发新话题
打印【有160个人次参与评价】

行走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钢丝之上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62楼水之形 的帖子

您好,这段非常受教,家有小猪,在她的阅读上我到了瓶颈,不知道该如何办
孩子特点:
1,自己主意很大的孩子,很好的听读力,和理解力,爱恐龙,巫师、小魔女,前几天闹着要我念哈利波特,拒绝了。目前在念拉鲁斯小百科,和欧洲一套分级阅读,蓝黄已经结束,红级给小学高年级的,我不敢念了,在努力转移她的注意力。像年龄靠拢。真很闹心。书不念不行,但失去有效的控制----
2认字没有教,认大约300字,吃听读的老本累计的,很多低级书的字是都认识的,但很拒绝读,觉得没有意思和短。(她自己说的)
3 她部分超爱也听烂的书,我读错一个字,也会被揪出来,但书到她自己手里,就无限扩展了,小汤姆和弗洛哥托马斯就一起混了,或者她同学的名字就取代人物的了。
4 阅读在睡前的,自己选书。每天大约3000字,读不够就脸色给你,但睡得太晚了,我们吃饭在7点前,8点前我不管的。孩子需要消化食物。但我致命的欠缺,自己没有在0-3给她培养英文的辨音力,现在在补。每天15-30分钟。觉得那个紧张啊。在这里是否有建议给我,先谢谢了。期待有人给我英文辨音力启蒙的书单,目前在用儿歌作主要手段。
罗嗦一堆,先拜谢了。期待解剖和回复。.

TOP

嗨!早点看到这个贴子就好了,可惜我家孩子大很多,无法缩小重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2-5-21 13:00 发表 \"\"
您就介绍介绍吧,要上亚马逊买还要读英文书太费劲了。
有中文版。名字是“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_格拉德威尔”。.

TOP

回复 100楼胡豆妈 的帖子

TOP

回复 97楼aochuanhui 的帖子

英文的教育,跟我家的素质教育方向、时间没有冲突,也就是说,家里长期积累的语感,可以涵盖一些应试。

但是数学有比较大的冲突。.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2-5-21 13:17 发表 \"\"
以我切身体会,有不经过训练就被名校挑中的孩子,那就是个神话和传说。

这个跟面子并没有特别的关系,当然也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绝对不是主要的。至于内心的纠结到底是什么,可能每个家长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 ...
还没想清楚。个人初步的感觉,是市场化以后,就业市场发生了变化。
ZF在就业上似乎在强调个人的能力。但个人能力的提高是站在学生和家长立场说的。ZF取这样的立场是一种错位。他们要做的是扩大就业渠道。但事实上,民营企业不断地受到打压,就业需求乏力。
传统的教育体制不适应市场化需求,家长的思想也有个待转变的问题,如此造成教育体制出来的人和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化经济的需要。

所以,两个问题,一是需求乏力,二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ZF和体制的事情,我们管不了。唯一能做的是想清楚市场化经济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

这又说到教育目标的问题了。好像有点歪了。.

TOP

下面谈谈我的数学另类启蒙。这里我要谈一点,我对这个帖子http://ww123.net/thread-4564875-1-1.html有着强烈的尊敬之情。这是几个热心的家长长期努力的结晶,对于大多数孩子数学的启蒙有着堪称经典的示范作用。我的启蒙可能只对某一些孩子有点借鉴作用。

在谈这个另类启蒙的前头,我再谈一下我为什么要到外界环境倒逼、摒不牢了才开始。首先她婴童期的表现令我大跌眼镜。一个女孩,到三岁才勉强开口,妈妈都喊不清。但是这个哑巴在两周岁不到的时候就知道数和真实事物的对应。一旦可以说含糊的话之后,就很难缠,跟我抠逻辑。我说中午睡觉前不可以吃饼干,这个胖子说那么晚上睡觉前可以吃饼干。一定程度上,斗智斗勇中,她优化了我的语言逻辑。

我很清楚如果我顺着她的优势去做的话是什么后果。我家已经有两个早期数学比较好的孩子,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我大表弟。大表弟的数学敏感性还要光彩夺目。因为我们早期数学好,所以被轻易地冠之以“聪明”的名号,这给我们的自我认识设置了极大的阻碍。一个孩子数学好到一定程度,在老师眼里可以不受约束的,所谓一白遮百丑。这对孩子的情商发育,对孩子的自我约束力的形成,都不是一件好事。我在父亲的逼迫下还积累了一定量的人文知识,姨夫对大表弟更为宠爱,没有逼他读任何人文方面的课外书。因为大表弟凭借他的数理化在省重点中学已经横行天下了。但是我认为我们的童年,如果不很早被扣上“聪明”的帽子,可能会对自己更早地有更好地认知,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谈得上自我教育。我不希望女儿重蹈我们覆辙。所以我父母发现我女儿数的对应时,他们很欣喜地告诉我,我就决定听之任之,希望她自然成长,同时把重点放在在引导她的语言。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14:24 编辑 ].

TOP

回复 10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感觉, 父母在对儿女的教育过程中, 要不时地去拉一下他们的" 后腿" , 在学校或者大环境里, 扬长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 尤其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羡慕会令孩子自觉地去强化自己的优势, 但是, 补短, 这样吃力而且短期内绝对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父母不揽过来还能指望谁揽过去呢?.

TOP

回复 105楼ccpaging 的帖子

谢谢指路!:).

TOP

回复 106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谢谢指路!:)您和CC老师是不是约好了一起看过这本书?怎么都知道啊!.

TOP

回复 110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对的。在我自身成长过程中,数学好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自认为自己挺聪明的,看不上努力。这个一直到大学高年级才转变。我在读研的时候,我的二师兄,被公认为是聪明的人。他的体验跟我一样,他说他真讨厌别人说他聪明,他被“聪明”二字耽误很多。他说如果不是他那么早被发现“聪明”,他会努力很多,他的发展也会更加全面。

这真的是成长的代价,是切肤之痛。所以,在处理女儿这件事上我是非常小心的。我现在更加强调孩子的努力和求知欲。.

TOP

回复 113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们那个年代的教育, 绝大多数, 家庭教育都是缺失的, 大家都好像杂草一样生长着, 偶尔碰到长的好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好意思居功, 只能夸奖" 聪明" ~
但" 聪明" 这东西, 只能保一时的成功, 不能保一世的成功, 所以, 西人在评价学术潜力的时候, 会把persistence放在最先, 但对于我们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 大概只有到后面遇到瓶颈时才会有机会发觉这个秘密~
其实,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 就是挫折教育而已, 小时候走的跌跌撞撞, 慢慢腾腾, 长大后, 遇到瓶颈自然会习以为常, 也更容易坚持下去了, 我想LZ刻意不人工打磨女儿数学方面的天赋, 用意就在于此罢?!.

TOP

回复 113楼水之形 的帖子

国人对数学的理解是大有问题的。

其一是把数学中,特别是平面几何中应用的逻辑推理当作逻辑的全部,进而把这部分的逻辑等同于数学本身。

其二是过分强调抽象的“思维能力”而忽略数学本身的内在联系,忽略数学“实在性”的一面,好像有了“思维能力”,数学以及其它学科自然不在话下。满论坛讨论“思维能力”,讨论奥数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反对奥数的人也还是着眼于“思维能力”而反对奥数。

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上,再偏颇地刻意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害处很多;而且正如水老师指出的,可能要到比较大了才能看出来。.

TOP

我在着手做数学启蒙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解放她已有的逻辑能力。我很清楚计算的薄弱对逻辑的羁绊。一个孩子,逻辑再好,计算不行,出来的答案也是错的。最关键的是,计算不行的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题目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事到临头,我选择在一定程度内提高她的计算能力。由于她对规律很敏感,我从这里入手。先是凑十,然后是凑二十,最后是凑百。我小时候的凑整的体验还记忆犹新。当可以凑整时,那种感觉就像舌尖从果冻上划过,就像手从大理石光滑表面上滑过一样。这种感觉,我一直不知道怎么称呼它,也许这就是最初数学带来的愉快吧。如我所愿,女儿很快能体会到这种愉悦。当凑整没有问题之后,计算基本没有大问题。虽然速度还是不够快,让我妈摇头,但是我觉得不妨碍她逻辑的发挥了,就这样了,进一步的练习留给小学吧。

在解放了她已有的逻辑能力之后,她基本上就能混进班级中上水平了,下一步就是提升她的视觉吸收力。视觉吸收力,中文的阅读在做,是一个很好的协同作用。但是孩子的发育是很有意思的,即使每个字她都认识,她都可能理解有偏差。如果这个题目是我念出来的,她的准确率就高很多。我很清楚这是必由之路,原来我想这应该是小学一二年级提升的能力,但是现在要做,那就做吧。

我从邻居那里拿了一些她们在外面学习的题目,让女儿自己做。至少三分之一的题目存在视觉理解有问题。女儿一般会来问我这个题目什么意思。在一开始,我会给她解释。过了两个礼拜,我不再解释,让她猜。小朋友会很苦恼地说:“妈妈,我猜不出。”我说猜不出也要猜。她说怎么猜也猜不出。几个回合之后,我说你念给我听。她会念的,没有一个字不认识。念完说:“妈妈,啥意思啊?”我说还不懂是吧,再念一遍,大声点。第二遍,还是不行,我说不行就接着念,再来一遍,再大声点。有的题会这么念五遍。一小部分题会在反复念中她理解了题意,一大部分题还是做不到理解题意。我就问她哪个词你不理解?我解释一下。解释个别词语之后她还是不能理解,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我说:“算了,就这样吧。”女儿被我弄得很困惑,有时会气得跳脚说:“妈妈大坏蛋。妈妈就是不想告诉我。”我说:“对,我就是不想告诉你。我告诉了你,你是记住的还是想通的呢?有本事就自己想,不要求妈妈。”她有时被我气得哭,我妈也批评我,说我不是在教小孩,是在作弄小孩。她爹也说:“人家在问你问题,不是在问你要钱。”.

TOP

回复 118楼水之形 的帖子

好贴,最后一段很有场景感。.

TOP

回复 10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感觉你是要刻意的阻止孩子少年得志,希望孩子能大器晚成.

TOP

我这么做有我的考虑。第一,以她的记忆力,读三到五遍,即使这道题她一时不理解,想不出,这道题是刻在她脑子里了,她可以随时想起;第二,以她的性格,那道没搞清楚的题目在她心里就跟鞋里的一粒沙一样,总会让她硌得慌。孩子毕竟是孩子,某些题她花挺多时间弄不清,她的内心也会沉睡。这个时候,我会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提醒她还有题没搞清呢。这对她来说是蛮折磨的。困知勉行,这是我信奉的主动求知的过程。困顿了,才会去求知。所以先给予折磨,让她困顿了,同时她能够随时想起,这就给她一个随时思考的环境。虽然我对她是否会随时思考没有特别大的把握,但是我必须这么做,我祈求上天能够把我的安排酿成果实。

折磨之下,她爹不满了。这位同学忘记了自己是怎么困知勉行的。就跟困苦的老爹挣了足够的钱,想着自己孩子不要受苦,决定给多给孩子钱一样。我说你是知识暴发户吗?然后她爹跟着她一起骂:“妈妈大坏蛋。”有时这两人愤而出走,到小区里去遛弯。我说你们在背后怎么说我都行,就是不许教。她爹还算是有理智,虽然气得要死,还是忍住了。我后来背地里跟他谈就算最后这道题她真的做不出,我们必须得教,我也得先要让她有思考的过程,有困顿的感受,然后再教,起码她有豁然开朗的体会,这种体会是很珍贵的。另外,你自己也是学理工的,也是讲究感觉的。一门学科的感觉哪里来,不就是比别人多做错,比别人多走冤枉路吗?冤枉路走多了,拿到一个新问题,自然会知道哪些路更接近于正确的道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2-5-21 13:17 发表 \"\"
以我切身体会,有不经过训练就被名校挑中的孩子,那就是个神话和传说。

这个跟面子并没有特别的关系,当然也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但绝对不是主要的。至于内心的纠结到底是什么,可能每个家长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 ...
我也认为,不经过训练就被名校挑中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天才也不行。.

TOP

回复 120楼aochuanhui 的帖子

是否能大器晚成,要看天意,看她自身的资质,看她的造化。

但是我绝不会加速她少年得志的。.

TOP

回复 120楼aochuanhui 的帖子

遵循一个简单的道理,什么年级做什么事儿。也就是顺其自然。即便小时候有可见的数学天赋,也不可忽视人文的底子而专攻数学。有人会说,先把数学弄上去,再尽可能寻找机会补足。其实,这不太可能。
一是人文方面的学习最适合在小学、初中阶段,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二是在学校里边,数学好,会不断地受到培养和挑战,根本停不下来去补人文。

所以,好的办法是保持数学的天赋,让它慢慢地生长。先把人文做好。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21 15:28 编辑 ].

TOP

回复 124楼ccpaging 的帖子

"好的办法是保持数学的天赋,让它慢慢地生长。先把人文做好。"
理论上是正确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孩子和"数学神童"的差距, 对他们的自信和自知是个大挑战, 不是每队孩子和家长都能轻易地跨过这个坎的, 而这个坎的高度在孩子看来是远超过家长的估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2-5-21 15:22 发表 \"\"

我也认为,不经过训练就被名校挑中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天才也不行。
我也是这么认为。因为即使是天才,很会分析,面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题型,也是需要时间去思考的。而幼升小的考试中,不会有思考的时间。.

TOP

引用:
原帖由 Moonfollower 于 2012-5-21 15:39 发表 \"\"
"好的办法是保持数学的天赋,让它慢慢地生长。先把人文做好。"
理论上是正确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 孩子和"数学神童"的差距, 对他们的自信和自知是个大挑战, 不是每队孩子和家长都能轻易地跨过这个坎的, 而这个坎的高 ...
老实说,自信和自知都不依赖于超过别人。知道各人有各人的特长,才是真正的自知,从而有自信。
而对于有数学天分的孩子,切不可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以期维持天分。宝剑锋从磨砺出,好的天分需要更多的磨难去激发。否则,天分可能被软化和稀释掉。.

TOP

回复 128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这不是她无法理解的题目,如果这个题目是我念出来的,她多半会理解
她自己念,就有问题。有问题,当然要多念几遍。多念几遍,之后自己在平时随时想起,有一小部分是会自我贯通的。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但这是自我贯通的体会。另外的,我在后面也会说到,一定时间内,真的不会的,我会讲解的。

而且,我说过,我的做法不是普适的。可能只会给一小部分孩子一点借鉴。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16:02 编辑 ].

TOP

有过自学体会的人,应该知道自我贯通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是多么珍贵。这种感觉会驱使你进一步去自学。而且这种体会多了,你在学新的东西的时候,你会有感觉,你知道你已经到了哪一步,离贯通有多远,还需做哪些努力,你都会有感觉。.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15:57 发表 \"\"
有过自学体会的人,应该知道自我贯通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是多么珍贵。这种感觉会驱使你进一步去自学。而且这种体会多了,你在学新的东西的时候,你会有感觉,你知道你已经到了哪一步,离贯通有多远,还需做哪些努力, ...
雨过天青.

TOP

没想到多年后幼升小这么难。教育局真可恶啊。

如果今天,我有点不知所措了。做家长、做孩子都太难了。.

TOP

回复 124楼ccpaging 的帖子

经过幼升小, 我已经可以预见以后的小升初孩子会在数学上花不少时间. 趁现在有时间, 确实要抓一抓人文方面. 不过似乎很难. 仔细看过论坛上的很多阅读贴, 包括水老师和007的,但还是没有找到适合我娃的办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15:57 发表 \"\"
有过自学体会的人,应该知道自我贯通的感觉是多么美妙,是多么珍贵。这种感觉会驱使你进一步去自学。而且这种体会多了,你在学新的东西的时候,你会有感觉,你知道你已经到了哪一步,离贯通有多远,还需做哪些努力, ...
这种过程也是反反复复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雨过天晴的。.

TOP

回复 127楼ccpaging 的帖子

道理上我是绝对认同的,担心的是具体操作,孩子如果能明白这些不受周围老师和孩子的影响,就不是孩子,而是孩子他/她爸他/她妈了~~.

TOP

回复 136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我这个我特同意你的意见。孩子不可能不受老师和孩子的影响。这种问题我遇到了,还很麻烦的。我反正是动用了监护人的否决权,现在回想,还是觉得那段时间很难熬。.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2-5-21 19:06 发表 \"\"

这种过程也是反反复复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雨过天晴的。
当然。孩子有孩子的贯通,成人有成人的贯通,在不同的层次的贯通。.

TOP

回复 138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说的是小朋友,他们随着年级增长,见识不断增加,思考深入,于是这个贯通也逐步逐步地扩展,而且还会很有兴致地跟家长说说,真是非常有意思。.

TOP

回复 136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是这样的。最后都要落实在行动上。如水老师一样,尽管我们在公办小学,压力不大,但还是有。不只家长要站稳脚跟,还要关注孩子。

五上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事儿。老师让同学每天抄写公式。其实,打心眼里我赞同卢梭的话,不要教给孩子他们还不明白的东西,也不要他们死记硬背。在我看来,与其这样反复背反复抄写,不如一次一个公式的仔细推导一遍。但是,我遇到的困难是必须先跟儿子讲明白这些事儿。很难。因为在当时来说,背公式是有用的,长期如此的害处还未显现出来。而且儿子正处于叛逆期。我只有先说服他,才能给老师写信。最后,老师也认可了。儿子也想出了应付差事的办法,他想跟我说,我摆摆手:“你自己做就好了。具体的做法就别跟我说了。”

类似的事情大大小小的还有很多。赞同考爸的话,妥协是肯定会有的。如果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平时抓住机会,多跟老师聊聊。已经很难了,最好不要再有多的彼此误会,避免内耗。.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21 19:53 发表 \"\"
平时抓住机会,多跟老师聊聊。已经很难了,最好不要再有多的彼此误会,避免内耗
是的,家校沟通很重要,否则老师和孩子都会觉得你在给他们找麻烦~~.

TOP

回复 141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也不怪老师。人和人之间的不理解往往意味着沟通不够,彼此猜疑。.

TOP

回复 121楼水之形 的帖子

小水掌控得很好。
从幼生小开始,这样的情形在我们家一样发生。只是我自己总是掌控不好,孩她爹责怪我替孩子思维了。

我女儿天资不高,为此我总会忍不住地替她完成她需要的思维过程。这么做非常糟糕,我心里明白的,就是摒不牢。
当年从女儿幼升小的经历让我明白孩子的教育处境后,我们选择了离开。先是体制外,后是加拿大再是米国。一晃5年了,回首5年,也是感触颇多。其实到了哪里,做家长的那份心是放不下的,家长的自我成长和认识提高要先于孩子的成长,我慢了一步。所以读小水和其他优秀的家长们写的帖,我不断的再反省~~~.

TOP

回复 139楼悠优 的帖子

很赞同你的感受。但在我的观察中,有的时候,孩子的贯通有点爆发式的,突然性的。我有时能感受到孩子阶跃式的思维,不仅仅是我的孩子。不过我知道前期应该方方面面的因素应该有些具备。我把这种阶跃式的贯通称为sparkle。理想状态的成长,就是让孩子不断积累,不断发育,然后开始有一个、两个sparkle,再等sparkles,等到这种sparkle越来越多,这个人就是在飞速地成长,他就成了一个不仅仅是学习的人,还是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

即使我明白这个道理,在这段应试中,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一直等下去。我发现孩子接触某方面的知识,如果给多一点时间,让这些知识发酵(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发酵的),她会在某个时间段就有贯通。但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等,我只能让她在比较浅的层面贯通。

但即使是很浅的层面,我也要让她有这个体验。因为这个美好体验,是孩子能够有兴趣自发探索的动力。后来我的孩子做了一件事,还是让我欣慰的。这个慢慢说。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20:39 编辑 ].

TOP

回复 102楼小土豆07 的帖子

你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中文的视觉阅读跟听力阅读脱节,书一到孩子手里就开始内容大串联,这是因为她不是在看书,她是在想书;另一个是英文的辨音的问题。

后一个问题,我推荐你去询问不二周助。我的孩子0-3岁也没有听英文,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要说每一个音要发准,这个,中文她还做不到呢。我还在随时随地纠正她“灯”、“等”、“冷”、“顶”等等这些有后鼻音的发音。

前一个问题,我感同身受。我的孩子也存在中文的视觉阅读跟听力阅读脱节。所以我打算这个问题坚决不能在英文上重演。这个脱节很要命的。当我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的时候,我哄她认了大概两百个字。但是认识又怎么样呢?遇到每一个字都认识的路牌,我哄她念给我听,她说:“我不认识。”

但是我不能妥协,如果妥协,她的视觉阅读就成大问题。能看的书太浅,没胃口看;想看的书,生字又太多,没能力看。我在孩子中班第一学期中间,断然中断了持续了两年多的读中文故事,除了后来为了奖励她认字认得好,我重又读了一点书,这种以前每天必做的功课就这么断掉了。当时很心痛啊。我知道如果我读下去,她的理解力还会提高,但是我不能继续制造这种脱节了。她是这么犟的一个人,她不肯屈服的,仍旧不肯认字。以前她根本不要她爹读书,嫌平铺直叙,太难听。后来有段时间,她很讨好她爹,让她爹读。最后把她爹也折腾得受不了,也拒绝了她。她又犟了大概一两个月,饥渴难耐。这个时候,班上有些小朋友认挺多字了,她不想落后的心理帮助了她,终于开始认字了。

前后大概一年的时间,从我中断讲故事,到她自己能地读故事。.

TOP

刚刚经历了严酷的幼升小,越来越感觉,没有接受那些专门培训机构培训的孩子,以后越来越难以原生态的状态考入名校了

人数太多导致学校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孩子的表现,只能用考题的分数来划分孩子的水平。 所谓不经训练就能考入名校,不光需要天资,更加需要足够的运气.

TOP

引用:
原帖由 pp_dream 于 2012-5-21 20:12 发表 \"\"
孩她爹责怪我替孩子思维了。

我总会忍不住地替她完成她需要的思维过程。这么做非常糟糕,我心里明白的,就是摒不牢。
眼泪水都要出来了~~~~~总算有人知道我不是折腾孩子了。其实摒牢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啊。她是我亲生的孩子,又不是仇人,顺顺当当地教难道不好吗?我看她想半天想不出,我也急啊。我也想这么顺汤顺水地教,以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我们家会太平很多。我左憋右憋,差点把自己憋出内伤来。我又不是神仙,平凡父母的情怀也是有的。女儿拿回来的纸上有五角星我也会开心。明知道我推一把,她就有一大把五角星,可是我不能去做啊。这个感觉怎么形容呢?就跟爱一个人却不能言语一样。

不能随便教啊。我自己深有体会。我总结过思维惰性的来源。对于开窍晚的孩子,思维惰性的来源大多来自于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就是过度做题,老师唯恐你掌握得不好,做题!对于开窍早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一般认为孩子接受力强,就会大量地教,太主动地教是思维惰性的另外一个来源。在我小学高年级的时候,我的接受能力又强,记忆力也不错,当时老师夸我胃口大。但是有一段时间,我对新的数学知识就等着老师教。反正教了我就会嘛,不教我自己也懒得想。到初中,我的数学老师说我虽然聪明,但是很懒,脑子懒。后来有一段时间,我蛮堕落的,表说主动思考,连作业也不交。慢慢地,老师觉得女孩吧,到中学可能就会不行了。就不大关注我了,课外小组也没让我参加。这个时候,我的思维反倒活跃起来了,数学重新给我快乐。老师说你怎么一会儿升天一会儿入地?我当时也想不通。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21:43 编辑 ].

TOP

回复 147楼水之形 的帖子

其实就是胃口问题, 这点, 房产商作的很好, 饥渴销售, 可以借鉴~~
但老实说, 现在外界压力那么大, 需要学习的东西那么多, 真的很难摒牢~.

TOP

回复 148楼Moonfollower 的帖子

还是有一点不一样。

摒牢之后,孩子的思考过程对孩子自身能力的成长至关重要。即使那道题,我到最后不得不讲,但是有这么个过程,孩子对题目本身是很熟悉了,一些错误的的、不够彻底的想法也在脑子里走过一遍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我的话的理解就很轻松,而且容易上高度,拓展。.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2-5-21 16:09 发表 \"\"
我可能体会到自我贯通的感觉是我到了高中以后,可能我当年的方法不对,可能其他原因,我不知道多大的孩子能够有这样的体会,所以我现在的做法就是放任孩子自己去琢磨,我完全不干预他的学习,除了英文阅读以为。
自我贯通,在幼年的时候会有的。只是孩子未必自己知道这就是贯通,这还是懵懂状态,不能形成清醒的意识。

放任孩子自己琢磨,这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佳的学习状态。.

TOP

回复 150楼水之形 的帖子

让孩子自己琢磨,自我贯通原本是我一直坚持的,尤其在数学上。基本就从来没有教过她任何数学加减上的东西,期待着她在生活和游戏中找到加减的规律。我家丫头也是对数字不敏感,直到现在还经常在板着手指头算10以内的加减。我也一直安慰自己,算术能力万一不能在学前融汇贯通,起码可以在暑假里突击培训,毕竟比起语文和英语需要长期的语感积累,小学的算术还是很好培训的。

但是经过严酷的幼升小,我也在反思我的做法是否太过偏激了。因为这种算术能力的缺陷局限了她的解题能力。 女儿的逻辑能力不错,找规律,分图形,简单推理,分类等等都没有问题,但一牵涉到数字,就很容易错。比如,排队的题目,前面几个,后面几个,总共有几个。 如果前面是2个,后面是3个,那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你一共6个小朋友排队。 但是一旦题目变成前面8个,后面6个,马上呆住,需要板一板手指才能回答。

这对幼升小的考试几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是为了以防万一提前买了学区房,女儿就只能去菜场小学报到了.

TOP

回复 118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也赞同让孩子自己“犁”一遍找问题解答的做法。
答案不是教育的目的,在思维过程发现思维方法才是。
但是你给她出的题是跳跃式的,不是循序渐进的,这就有点残酷了。
猜是要有基础的,没有基础就是蒙了。
幼升小太折磨孩子了。.

TOP

回复 147楼水之形 的帖子

我比你更過份呢!小混從幼兒開始,凡是未經思考的發問,我一概不作答,啟發啟發讓她再去想想。

小學一年級,她來問功課,我就指個方向,也不作答。她會想方設法套我的答案,我就隨便給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她喜滋滋地交差去了,隔了一天,又哭喪者臉拿著本子來給我看紅叉叉,我一臉無辜地說:誰規定父母非得會這些啊?還是別問我了,免得又錯。

從此,天下太平,功課就沒我甚麼事了。偶爾見我在旁邊,她會隨口問問,我也隨口亂答,她會狐疑地看著我,思忖著我的答案是否靠譜,最後還是自己想辦法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2-5-21 22:16 发表 \"\"

自我贯通,在幼年的时候会有的。只是孩子未必自己知道这就是贯通,这还是懵懂状态,不能形成清醒的意识。

放任孩子自己琢磨,这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佳的学习状态。
這是找到學習樂趣的重要過程,挖掘潛能,自我滿足,然後有底氣找尋或者接受下一個挑戰。.

TOP

回复 153楼混凝土 的帖子

高啊!

为毛我就做不到!这个帖子让我反省好几次了,接着反省ing~.

TOP

回复 149楼水之形 的帖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知易行难, 这个需要大智慧大定力才行, 孔子毕竟是圣人,孔子毕竟还有弟子三千~~

[ 本帖最后由 Moonfollower 于 2012-5-23 09:47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