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275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也谈鸡头和凤尾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也谈鸡头和凤尾

也谈鸡头和凤尾


      新来的,到精华区逛逛,看到一个很火的帖子,关于做名校的差生还是做不太差学校的尖子,很有启发,也很为现在家长的精神所感动。仔细看了主题和跟帖,有三个关键词“潜力”、“校风”和 “心态”。说得很到位。但是,究竟如何选择,还是要具体到每一个人,这种选择,恐怕到大学、到考研都会有的,只是目标不同而已。因为看到的、听到的比较多,有一点感触,想说出来给大家分享。我要补充的一个关键词是“教育理念”。不同的学校可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不同有时会使同样的选择方法产生不同的后果。我想从技术角度来表达我的观点。我跟踪了很多孩子,有的从鸡头变成了鸡身,有的从凤尾变成了凤身,但也有孩子,从凤尾变成了凤毛。对这个问题,以高中阶段教育为例比较容易说清楚,而小升初的道理是一样的。有这样两个例子:
      有一个孩子,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这所学校在非重点中排名第一。父母找了人、交了钱,把他送进了的一所区重点排名第一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风很好(现在已经列入市重点),孩子也有一点潜力,但三年下来,越读越差,很惊险地进了大专。是根据他的中考分数,以我的观察,本来应该能够进二本的。为什么,根据我的分析,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没有提供把“差生” 提高的机制。这个学校从领导层到教师,注意力在重点大学的录取率,课程难度偏高,加了不少拓展型的内容。40分钟一堂课,那些凤身们听得有点吃力,但也能跟上,少数凤头不但听懂了,而且在头脑中完成了新课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的沟通,只是苦了一些凤尾,一堂课,前面25-30分钟勉强听懂,后面的拓展部分就不能理解了,但又不敢问,于是一堂课只有25-30分钟的有效时间。一两个学期下来,成绩就拉下来了。不补课,就越来越跟不上。所谓“进去差5分,出来差25分”的情况就是这样造成的。这种情况不少,尤其在借读生中。小升初虽然没有考试,有的初中为了创品牌,争重点高中的升学率,也会拔高教育难度。
      另外有一个孩子,中考时卡线进了一所位居中游的区重点的扩招,交了两万元扩招费,成为一个“鸡尾”,但两个学期下来,他变成了鸡身,临近毕业时,偶尔还能尝到鸡头的滋味,他的进步令我惊喜。为什么这个孩子能有这样的进步?结论是教育理念。每年招生和新生入学,这所学校的校门口会有一条横幅,上面醒目地写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八个大字,每年高考发榜,她从来不渲染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但她的本科录取率令家长欣慰,这所中学现在已经是某大学的附中。
      上面两位同学的不同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的教育理念造成的。但是,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时,除了考虑学校的名气、孩子的资质和潜力、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外,有没有对学校的教育理念进行过研判呢?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进行“鸡头和凤尾”的讨论时,也要把教育理念的因素考虑进去,在择校时,也要研究一下目标学校的教育理念。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通,不知道在不在点子上。尽管我不是搞教育的,小孩也已经进了大学,但能和大家一起讨论,觉得也蛮有意思的。说得不对,欢迎拍砖。

.

TOP

进入学校的网站或BBS,但要注意分析;与该校学生家长交流,已获得准确的信息。.

TOP

这是一门大学问,比请家教、课外学什么的选择都要重要啊.

TOP

家长是把握方向、控制走向的,具体的教育的事让学校去管,我们就不吃力了.

TOP

我在大杂烩发了一个“敬老节,我们为自己准备了什么礼物”,请大家捧场.

TOP

回复 #24 HELEN爸爸 的帖子

真心谢谢前辈的提醒。是的,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顺便问一下,没有权限的限制吗,让我学习一下。.

TOP

回复 #28 HELEN爸爸 的帖子

俗话说“先进山门为大”,所以10月26日前上坛的,我叫一声前辈不算为过。我是在无意中看到这个论坛的,只是没有潜过水,扑通一声跳下来了,水花比较大,但还是不知深浅,前辈们抱涵。呵呵。
其实我现在也蛮痛苦的:
1、我的工作就是码字,所以看到码字就头疼。只是这个论坛对我胃口,所以有点“奋不顾疼”了。
2、我们单位还不算小,所以像我这样只会在双线报告纸上码字的人还有打字员帮衬。但是在论坛上要靠自己。我50岁学吹打,刚学会在电脑前码字,一分钟只能码10来个字。5555。。。。。
3、工作太忙,又在好几个论坛悠转,所以发帖、回帖不会及时。抱歉了。
4、“家有考王”说的太过,后悔ING。况且进附中是面试的、围棋升段是比赛的、奥数、化学是竞赛的、高中、大学是直升的,盘算了一下,考过的只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托福、GRE和德福,还有初二时那个计算机中级。所以“考王”也名不副实。吼吼。
5、一上坛就被揭了宝宝的底,对儿子的母校,说话有点不方便起来。把握分寸要费点脑筋滴。
但是,既然来了,就要把自己的的想法贡献出来,我会努力的,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

TOP

回复 #28 HELEN爸爸 的帖子

谢谢指导,文集已经编好了.

TOP

我家的也是兔宝宝。五月份的.

TOP

自己顶一下.

TOP

回复 #43 emily2002 的帖子

有一次有同事问我,到哪个牙科医院补牙齿好,我说有熟人的医院好。
熟人,可以用来比喻好老师。但是,好的医疗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环境,可以用来比喻校风。.

TOP

我旁听过虹口区一个中学的家长会,当时中考是两考分离的。校长在广播总动员,根据学校的情况,都让大家直接报中专和职校,因为考不进高中,就进不了好的中专和职校了。
我研究过杨浦区的一所中学,里面的好学生最后大部分进了中专。
我研究过长宁区一家民办中学,高二时已经为学生定位,直接考高职,集中力量只攻语、数、外三门(二本落下来后,大专投档只看三门)。
所以,真正名校的尾巴,在有的学校恐怕会变鸡头的,只是这些鸡头我们不愿做。
学校的两极分化已经很明显,好多中学没有读书的气氛,可怕啊。.

TOP

怎么不是,只是我不好把学校名字说出来吧。
杨浦区一家区重点,排名不是最后的,每年复旦交大加起来不到一只手。.

TOP

找到了一个学校,真厉害
     人杰地灵 "聪明小村"出了6位诺奖得主

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村位于纽约州韦斯特彻斯特县,是纽约市的一个郊区。黑斯廷斯村只有8000人口,但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是钻研学术的理想地方。

  美国纽约州韦斯特彻斯特县(Westchester)的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村(Hastings-on-Hudson)实在人杰地灵,虽然只有8000人口,但历年来却出了6位诺贝尔奖得主,可谓“聪明村”。 

  村上首位摘取诺贝尔奖的居民是195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泰勒,泰勒的独生女透露亡父钟爱当地的自然风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默顿是泰勒的邻居,其子罗伯特·默顿是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1962年毕业于黑斯廷斯高中,现任哈佛商学院教授。默顿说:“最了不起的是那所高中,教育一流。”

  1988年物理学奖得主泰因贝格也称赞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村学风良好,更于1951年举家从纽约市移居于此,居住了17年。泰因贝格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内维斯实验室工作,已故的1975年物理学奖得主雷恩沃特曾和他共事。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也是村上黑斯廷斯高中的1951年毕业生。此外,1975年物理学奖得主雷恩沃特和1996年经济学奖得主韦克瑞也曾是黑斯廷斯村的居民。

  黑斯廷斯高中桃李满天下

  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村位于纽约州韦斯特彻斯特县,是纽约市的一个郊区。黑斯廷斯村只有8000人口,但人杰地灵,风景优美,是钻研学术的理想地方。诺贝尔得奖者费尔普斯和默顿毕业于当地著名的黑斯廷斯高中。该校校区早在1863年建立,学校前身于1902年使用,第一批毕业生在1908年毕业,而现今的校舍在1911年建设完成。

  黑斯廷斯高中强调学生的学术追求,同时让有意投身商界的学生打好基础。学校重视学生的全能发展,学生除了修读学术科目外,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校出产了两名世界级学者,黑斯廷斯高中倍感骄傲。2001年6月18日埃德蒙·费尔普斯在意大利托尔·韦尔加塔大学接受荣誉学位。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

.

TOP

回复 #74 的帖子

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

TOP

我发这个帖子,主要是承接前一阶段大家的讨论,集中议论一下。我的主题的前提,是“是好的学校和不太差的学校”之择校思路。至于差的学校,那一定是要竭力避免的。.

TOP

同学可能是一个人一生的好朋友,特别是中学同学。不同的学校形成不同的人脉资源。我儿子在北大,中学的同学不少,这个学期在香港大学读书,上外附中的同学聚会时有两桌,如果出国的话,也有一批校友。这也是择校是要考虑的。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帖子有点意思,是不是建议管理员加为精华帖。也可以点digg  it..

TOP

回复 #93 的帖子

努力一下,往上跳一下。 .

TOP

回复 #100 的帖子

好高中的凤尾有三种人:
1、如楼上所说。
2、普通中学努力者。
3、普通中学考试超常发挥者。
其中,第二种人可能属于鸡头。呵呵.

TOP

做鸡头的好处之一,是他不断地受到良性的心理暗示,如果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孩子,他就会信心满满,不断努力。
所以,究竟做什么,也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的。.

TOP

回复 #109 的帖子

天天睡觉,那就徒有其名了。我在主题帖中提到过一种凤毛的。
因为究竟是什么,还要在高考中检验的。.

TOP

回复 #106 的帖子

我们的孩子也不是人上人。
在一年级的时候,与别的孩子根本没什么两样。除了大班开始下围棋,我们没学过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6-12-12 16:36 发表
我们的孩子也不是人上人。
在一年级的时候,与别的孩子根本没什么两样。除了大班开始下围棋,我们没学过什么。
还是讨论孩子吧。我们毕竟只有一个孩子。.

TOP

回复 #125 的帖子

是有点偏了。这个主题主要讨论如何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学校。.

TOP

这是另一个主题了。本主题是指同一类孩子,在两种角色之间的选择。你建议开的帖子是角色定位后,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去做。也和有意思的。.

TOP

回复 #134 的帖子

我就是一直拿第一的。所以只能2000元拿拿。呵呵.

TOP

回复 #149LUCK 的帖子

还有天鹅的说。 .

TOP

漂浮的感觉真好。然后,到了关键时刻,往上猛冲一下,进一个喜欢的学校。.

TOP

中招政策有调整,鸡头机会大增。继续讨论。.

TOP

听说是平均分配的。.

TOP

回复 #174丁海洋 的帖子

但是,过去初中的鸡头未必做得了凤尾,现在能办到了,毕竟是有了机会了。.

TOP

回复 #177小雨妈妈 的帖子

改革是为了平衡教育资源,是针对择校成风的;而高考是为了选人才,无所谓10%。.

TOP

回复 #179丁海洋 的帖子

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去争好学校的,我也见过不少。这种情况以后可能会少一些,但还是有。而新政策的出台,为穷人家的好孩子提供了一个机会。.

TOP

回复 #174丁海洋 的帖子

1、 好初中的凤身未必超过普通中学的鸡头;
2、垫底而成为凤尾的鸡头们通过努力也可以成为凤身;
3、每年的借读生、扩招生成为尖子的并不少见。.

TOP

寒假以后,要考虑择校了。先顶上来。这个帖子还不是精华帖,谁能点一下红色的“我顶”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7-1-15 22:39 编辑 ].

TOP

前几天,楼上701室的一个凤身保送清华的通知来了。.

TOP

回复 #213sxm 的帖子

701虽然也是上外附中的,但我们是新住户,他们又搬家了,没什么接触。一号楼倒是有一个附中的教研组长。也不打交道的。.

TOP

又到择校时,顶上来。.

TOP

回复 #216 dike开心妈咪 的帖子

那就选物理,上外的物理教研组长,至少是骨干教师吧,就住在我隔壁。.

TOP

回复 #230 llgj102 的帖子

我有过一个短帖,没见到什么好评。
http://ww123.net/baby/thread-4398860-1-1.html
论坛中类似的帖子很多,你可以去看看。.

TOP

回复 #232 heart 的帖子

.

TOP

各高校又开始生源争夺战了。
选高校其实也有鸡头和凤尾的。我们单位招聘已经开始关心初始学历了。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7-11-20 08:19 编辑 ].

TOP

回复 246#fanny妈 的帖子

所以要选择自己适合的。.

TOP

一般来说,应该相差5倍。即5=25.

TOP

老帖自己顶

小升初开场了,祝BBMMs为孩子找到心仪的、合适的学校!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2-27 13: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2-26 18:57 发表
小升初开场了,祝BBMMs为孩子找到心仪的、合适的学校!
小升初硝烟弥漫。认准目标,.

TOP

TOP

引用:
原帖由 徐志萍 于 2008-4-17 00:20 发表
???.

TOP

最近WW上的热贴,关于公办民办的讨论,实际上也同鸡头与凤尾的选择有关。.

TOP

搏二本 宁选“鸡头”不做“凤尾”

3100余名进入征求志愿程序的考生有超过一半选择放弃——
搏二本 宁选“鸡头”不做“凤尾”
在刚刚结束的一本录取过程中,本市3100余名进入征求志愿程序的考生中,超过一半以上选择放弃。他们为何白白放走一本的最后录取机会?记者了解到,许多考生抱着宁选“鸡头”、不要“凤尾”的想法,打算以相对高分加入二本竞争行列。   
不愿屈就冷门院校   
    一本按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4所本市院校和52所外地院校尚有招生计划余额。进入征求志愿程序的理科考生为2330人,文科为815人。究竟上一所一本的二流院校,还是进二本名校,成了摆在这些考生面前的选择题。   
    一位考生家长如此向记者计算“利害关系”:一本平行志愿录取后,有招生计划缺额的,绝大多数是外省市二流院校。一旦被录取,孩子一来要离开上海求学,让人牵挂,将来毕业回沪求职,又多了许多麻烦。与其如此,不如进入二本以高分投档,被一所好的二本院校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况且,在上海的用人单位眼里,对二本的名校认可度,甚至高于一些排名靠后的一本院校。   
轻易放弃一本可惜   
    至15日下午,填报征求志愿的考生尚不到3100余名考生的一半。当然,放弃征求志愿的,除了甘愿退居“二线”的以外,还有少数考生抱定非一本名校不去的想法,宁可复读一年明年再战,也不愿“屈就”。   
    “好好的一本院校不去,非得跟咱们二本考生抢名额。”沪上某高考论坛上,有二本考生如此抱怨,并认为由此会带来一本挤二本、二本挤高职的不良后果,吃亏的还是低分考生。   
    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往年也有近一半比例的一本征求志愿考生选择放弃。由此而失去就读第一批本科院校的机会,让人感到可惜。市教育考试院表示,虽然参加征求志愿的学校绝大多数是外地院校,但这些院校、专业不少都是重点大学或重点专业。而且,外地院校在沪安排的有些招生专业,有的是上海需要的紧缺专业,有的是上海高校未开设的专业,考生就读这些专业,可以在上海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本报记者  钱滢瓅
.

TOP

 8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