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从天父世界到你我之别

从天父世界到你我之别

从天父世界到你我之别
https://mp.weixin.qq.com/s/stTw_pbd5Bwvs4odMwWQ_Q

主日证道 | 从天父世界到你我之别

恩福教会  2018-11-28




出埃及记系列讲道
从天父世界到你我之别
出埃及记
二十二章1-15节

「人若偷牛或羊,无论是宰了,是卖了,他就要以五牛赔一牛,四羊赔一羊。人若遇见贼挖窟窿,把贼打了,以至于死,就不能为他有流血的罪。若太阳已经出来,就为他有流血的罪。贼若被拿,总要赔还。若他一无所有,就要被卖,顶他所偷的物。若他所偷的,或牛,或驴,或羊,仍在他手下存活,他就要加倍赔还。

「人若在田间或在葡萄园里放牲畜,任凭牲畜上别人的田里去吃,就必拿自己田间上好的和葡萄园上好的赔还。

「若点火焚烧荆棘,以致将别人堆积的禾捆,站着的禾稼,或是田园,都烧尽了,那点火的必要赔还。

「人若将银钱或家具交付邻舍看守,这物从那人的家被偷去,若把贼找到了,贼要加倍赔还;若找不到贼,那家主必就近审判官,要看看他拿了原主的物件没有。

「两个人的案件,无论是为什么过犯,或是为牛,为驴,为羊,为衣裳,或是为什么失掉之物,有一人说:【这是我的】,两造就要将案件禀告审判官,审判官定谁有罪,谁就要加倍赔还。

「人若将驴,或牛,或羊,或别的牲畜,交付邻舍看守,牲畜或死,或受伤,或被赶去,无人看见,那看守的人要凭着耶和华起誓,手里未曾拿邻舍的物,本主就要罢休,看守的人不必赔还。牲畜若从看守的那里被偷去,他就要赔还本主;若被野兽撕碎,看守的要带来当作证据,所撕的不必赔还。

「人若向邻舍借什么,所借的或受伤,或死,本主没有同在一处,借的人总要赔还;若本主同在一处,他就不必赔还;若是雇的,也不必赔还,本是为雇价来的。」

引言


我们在上一次思想了保护生命的律例典章,从第五诫不可杀人到具体应用以命偿命,到考察人的动机,所有的这一切把我们带到上帝的面光中来谦卑认罪,领受上帝在基督里面为我们预备的恩典。今天这个部分,我们要一同思想保护财产的律例。我们要一同思想三个问题:为什么(WHY)会有这样的律例?如何(HOW)实施以及对我们意味着什么(SO)。

我们今天一同在这里称颂上帝,但是礼拜结束后,我们还是回自己家吃自己的饭,除非有人邀请你去他家吃饭。这群以色列民共有一位圣约的主,为什么还有你我的分别,还有保护财产的律法呢?有一些激进的团体,他们说:「今天圣灵在我们中间,我们要凡物公用。」例如宗教改革时期的重洗派,他们要求取消私有财产。最后的结果是,大家一起把东西吃光,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贫困,腐败横行。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大实验已经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上帝在给他的子民的神圣的律法当中,为什么要有保护财产的律例?我们共有一位天上的父,为什么你的我的是有分别的?

多年前,一位宣教士请人吃饭,然后送给每人一本精美的中英文对照圣经。有位慕道友问这是送的吗,当中有位基督徒告诉他:「拿着吧,拿着吧,这是白白的!」好多年后我才意识到,我是白白地得到,但那些奉献的人付了代价。



-1-
WHY
为什么有这样的律例?

1. 对罪的遏制

为什么要有私有财产的律例呢?第一个原因是出于对罪的遏制。

今天已经有私有财产的划分,社会仍然有这么多问题。如果回到人民公社的时候,那会是怎样一种罪的蔓延?罪必须被遏制。我爷爷以前是村里的支书,我们村的人都讲,因着他不是那么「进步」,我们村才没有饿死人。那时公社伙食团吃完后,大家吃不饱了,每个人家里就会偷偷做一点。乡里有人专门来巡查,我爷爷陪他们巡查的时候,远远地就大声说话,人们就知道巡查的来了。人民公社以大公无私的名义,却把人心中的败坏激发出来了,最后带来贫穷和人心中的恶。

加尔文在他的《加拉太书讲道》中写到:「若我们都像天使那么清白无罪,能够自主且自我控制,律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加尔文在注解《申命记》24章关于财产的布道里面讲到:「毫无疑问,上帝透过律法要纠正我们心中太多的不信靠,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完全得到想要的东西。正因如此,人们总是互相争夺,从不满足;拥有越多,人越贪心,如同已经水肿的人还一直拼命喝水。原因何在?就在于不信靠上帝。我们没有意识到,上帝真正关注的是要喂养我们……人们贪得无厌,嫉妒心强,夺去很多东西,保存起来,永不知足。我们要信靠上帝,认识他乐于供应我们。」


2.对人类的保护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对人类的保护。

宗教改革时期的重洗派就要求取消私有财产,但加尔文在《出埃及记注释》中写到:「为了保护人类社会,每个人都有必要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有些人可以通过购买得到他的财产,其他人则通过继承权,另一些人通过受赠,每个人都应该按照他的勤奋程度或身体力量,或其他资质增加自己的份额。最后政治上的管理要求每个人都可享受属于自己的东西。」

加尔文并不是说你的就是我的。他接着表明:「如果要把财富转去帮助穷人,应该是一种自愿的行动,并非受到某人的胁迫。……保罗在吩咐我们要平等的时候,也很智慧地区分说,这种平等并非来自财产混乱和糊涂使用,而是来自拥有更多财产、更多资源的人自发和自由地解决他们弟兄的需要,且不是出于勉强或强迫。」

扎根在这个根基上,私有财产最强有力的辩护人是约翰•洛克。他最基本的立论在于人的劳动。很多自然资源是上帝给这个世界的,空气、水、土地、地上长出来的东西,都没有花钱。但是人透过不同的劳动使它们产生了不同的价值。人们透过把自己的劳动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就有了在整个共同体中我可以贡献出来的部分,那个部分就是私有财产。例如:一张白纸,不同的人在上面画,价值就不同,有的人画出来是垃圾,有的人画出来是艺术品;稻米作为原材料,有人做米饭,有人做饭团,有人做寿司,价格都不一样。劳动使这些自然资源产生了不同,也就产生了私有财产。洛克所讲的就成为后来资本主义的来源。

但很多人忘记了洛克的基督徒身份,当他讲劳动和自然资源的结合,自然资源是上帝赐予的,而人有劳动的力量、劳动的机会、人撒种后有收获,都是出于上帝。一方面要尊重界限,一方面需要看到,我们是一个共同体,共有一位圣约之父,需要彼此扶持。这是整个福音中的视野。福音是支持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是试图用国家的强力取消你我之别,废除私有财产,但是人能像上帝一样分配公正吗?不能!掌握分配职权的人常常成为社会败坏的根源。但资本主义注重了你我之别,却忘记了劳动和社会资源都是上帝赐的,忘记共同体相爱的责任。过去几十年,好些称为天灾的,其实是人祸,都是忘记了上帝的道带来的。无论是抹杀你我界限,还是把你我界限强调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都要以福音的眼光谨慎对待。

我近年看到,有的基督徒把财产全部奉献给教会,多年以后这个人却是伤痕累累。我还遇到过一个老板,他把所有财产捐给国家,自己过得很简朴。我当时还是初信,从《圣经》的角度想得并不明白;但我从人的本能来看,交出去了谁来管理呢?那些打着大公无私的人,其实是想要立自己的义,最终是失败的。在拥有什么上,你我有别;但是在上帝之下,我们是共同体,应该彼此相爱。


-2-
HOW
如何实施?

1. 消极性的方面

侵犯他人财产方面的罪必须得到惩罚,损失必须得到补偿。

跟前面的杀人相比呢,偷盗罪的惩罚是赔偿。在我们大街小巷的氛围,往往认为小偷该死,其实这样想不合乎神的律法。按照律法,其实应该赔偿。白天偷和晚上偷上不一样的。白天遇到小偷不能打死,白天你看得见,晚上因为你看不见,你不知道他有没有武器,有没有同伙,打死他不算流人血的罪。晚上是正当自卫,白天是自卫过当。白天和黑夜的分别,是对生命的尊重。

人比东西更可贵。是不是必须赔偿?律法中的精神是必须赔偿。如果他赔不了,就把他卖了。如果在今天,就罚他做一个月两个月的工作。偷牛和偷羊的赔偿不同,牛赔五倍,羊赔四倍。为什么牛羊有这种差别?牛需要很多训练才能用于耕地,对一个家庭很重要。如果找到了,双倍赔偿。透过这些体现公义。在拿单对大卫的指责中,在撒该的悔改中,你会看到律法精神的彰显。5-6节,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使别人的田间或葡萄园受损,都必须赔偿。烧秸秆时烧了别人的庄稼,点火的必须赔偿。


2. 积极性的方面

受托的必须付受托的责任。7-8节讲受托看管别人的财物,财物被偷了。两种情形,贼抓住了,赔两倍;没有抓住,就要到审判官面前,原文是要带到上帝面前,要来审查这一切。

困局就在这里,有的人起虚谎的誓言,这怎么办?9-10节讲到有争议性的物品,很可能是捡到的,或者购买了赃物。例如:你买了二手自行车,有人说是他的,就要到法官面前,物应该归原主。11-13节,受托有受托的责任。14-15节,借邻居的牲口,这里就是租,租别人的农具、牛马用。主人和你在一起是一回事,不和你在一起是另一回事。若有争议,就带到审判官面前。总的原则,受托有受托的责任。

消极性的方面,侵犯他人财产方面的罪必须得到惩罚,损失必须得到补偿。积极性的方面,受托的必须付受托的责任。有了这些基本原则,你是否可以对自己的灵魂说「你现在可以安舒了,你的财产稳妥了」吗?


-3-
SO
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里其实凸显了律法中的困局,律法中的困局还可以分析出好几个,在这里我主要讲两点。

1. 困局之一:若无敬畏之心?

如果一个人,一个社群中的人没有敬畏之心,所有的律法都会失败。8-10节,带到审判官面前,审判官原文作「神」。我们读到过所罗门在两个母亲中断案,你是否总能遇到所罗门,断这样的案子?有很多时候审判官一筹莫展,让人在上帝面前起誓。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这个律法能有效吗?敬畏之心可以让整个经济和法律运行的成本大大降低,没有敬畏之心,这一切注定失败。

福音中的出路在哪里?第八诫不可偷盗,一定和第一条诫命、第十条诫命连在一起。第一诫尊神为大;第十诫不可贪恋,人里面的贪心需要被除掉,但法律不能将其除掉,只有耶稣基督十字架的福音才能做到。藉着十字架,上帝对他的百姓说:「我把我的儿子都给你,岂不把万有一切的丰盛都给你吗?」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敬畏中有感恩之心。我们要操练以上帝的信实为粮,他知道我们的需要,给我们够用的恩典。

大格里高利曾说:「一些人认为旧约的诫命比新约更严厉,其实他们被这肤浅的理解蒙蔽了。在旧约里,吝啬无需受惩罚,偷窃才要受罚;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别人的财物,要拿四倍偿还,作为惩罚。在新约里,财主受到责备,并不是因为他拿了别人的财物,而是因为他不肯拿出自己的财产施舍给别人。他并没有以暴力伤害别人,他受指责是因为他为自己所得的而骄傲。」

福音直指人的内心,律法中的困局只有在福音中才能被解决。唯有十字架的福音改变人的心,就是看自己为上帝的管家,因上帝放在我们里面的满足,积攒财宝在天上。上帝给我所有的资源,都是为了让我在里面被塑造,透过我的管理和使用,让我的生命可以长起来。


2. 困局之二:谁愿意做看顾弟兄的呢?

受托是要负责任的,那谁愿意做看顾弟兄的人呢?受托是在爱里接受,而这样的爱是要付代价的,甚至有时你要付的代价是一个昂贵的代价。如果有人要出门,请你照看下他的猫,照看他的孩子,谁愿意?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圣约的群体中,是一个国度的子民,所以愿意付上爱的代价。圣经上的两个弟兄,第一个是该隐,他说:「我岂是看顾我弟兄的呢?」换句话说,他的死活、他的需要和我有什么关系?第二个是耶稣,他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他把我们从惧怕的心救出来。这些美善的事情,「如果你做在弟兄中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你们不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

所以律法中的困局,唯有在福音中才有出路。律法中的公正,唯有福音更新的心灵才能得以实践。甚至在律法都触及不到的地方,那里仍然有上帝的恩典和怜悯。愿上帝帮助我们!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