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重在活出信仰,而不只是在公司开查经班——孔毅访谈

重在活出信仰,而不只是在公司开查经班——孔毅访谈

重在活出信仰,而不只是在公司开查经班——孔毅访谈
https://mp.weixin.qq.com/s/S5W2f1K4m2xU6kppY_HFeg

重在活出信仰,而不只是在公司开查经班——孔毅访谈

原创: 境界君  ijingjie  今天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商道门徒】
受访嘉宾 | 孔毅
采访 | 王东莉
录音整理 | Tirzah、惠雯
播音 | Jacob
活出信仰不只是在公司开查经班
来自ijingjie
00:0021:15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境界电台”,有全部音频节目更新。

为防止失联
请点击左边
二维码关注
备用号:hisjingjie

我在成功的前28年做了很多敬虔的事,但不完全是敬虔的人。职场的成功是要得人的赞赏,让你永远想要更多。”“中文手机之父”孔毅说,神要我们献出自我,而不是在公司刻意做很属灵的事;职场80后、90后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别人羡慕的第一,而是找到自己的唯一。


坐在记者面前的孔毅先生,坦承在自己成功的前28年里,做了许多敬虔的事,却不算一个敬虔的人。如今转型为社会贡献家的他,奔波于太平洋两岸,帮助许多职场人士开创不一样的职业生涯。

孔毅的人生上半场,确实如一般人眼中的赢家。长在台湾、留学美国,孔毅的职业生涯从基层工程师开始,一路上行。英特尔授予他“iRAM之父”称号、摩托罗拉称他为“中文手机之父”,Linuxdevice.com则称他为“Linux智能手机之父”。

1995年至2002年,他担任摩托罗拉通讯事业部亚洲总裁时,带领团队在亚洲赢得手机市场霸主地位,业务收益从2亿美元飙升至40亿美元。“在摩托罗拉内部乃至整个中国通信业界,孔先生都是个传奇人物。”他曾经的下属、现为苹果公司副总裁兼亚洲区销售总经理的卢雷说。离开摩托罗拉十多年之后,同事聚会还是经常谈及他,除了敬佩他的创新能力,他对每个人的尊重与关怀,更让他们念兹在兹。

记者问这位现在更愿意被称作“孔老师”的长者:“现在您内心的满足,跟以前在职场上成功的满足有区别吗?”略微思索之后,孔先生回答道:“职场上的成功是要得到人的赞赏,让你永远希望得到下一个,因为这是世界上的东西。你永远是人多势众、耀武扬威、美化自己。而做自己命定的事情,神要你去得人,谦卑地去做,所得到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这从神而来。”



赢在拐点而不是起点

《境界》:您在《赢在扭转力》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和市面上常见的成功学、教你如何做赢家之类的书不太一样。

孔毅:我写这本书是想纠正几个错误的工作观念。

第一,很多人都认为成功的人是赢在起点的,所以,中国家长想方设法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误区。职场赢在起点的能力,凭的是学历、经验、证照,但职场如赛车场,有直道和弯道。在职场的弯道,你无法靠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而要靠完全不同的能力来解决弯道问题,即如何弯道超车。所以,真正成功的人并非赢在起点,而是赢在拐点。拐点是真正的关键时刻。

第二,人们曾根深蒂固地认为,成功要靠IQ,到了1985年,EQ开始被重视。到了2015年,我提出XQ很重要。XQ就是当你面对不确定时候的智慧,X代表未知数。现在是一个10倍速时代,环境瞬息万变,每年可能我们都会碰到一个弯道,而在时代变化慢的时候,我们可能在十年之后才碰到一个弯道。所以说当今XQ十分重要。

我们如何赢在拐点?我提出要靠扭转五力:眼力、魅力、动力、魄力、德力。

什么是五力?我举个简单例子:我读研究所时,第一次去工厂打工,我想到可以体验工厂生活了,兴高采烈地去报到。领班却告诉我,临时职位没有了,看我很沮丧的样子,他就给了我一把扫把,指着周围说:“你自己找点事情去做吧。”

那种情形之下,一方面我觉得很倒霉,同时又觉得有点气愤。这时我的情绪就被情感中心控制了,也就是魅力不足。我丢掉扫把就走,但是走了一半,我突然回过神来,我想,做工人也是体验工厂生活,扫地也是体验工厂生活。这样,我用眼力调整了观念,调整之后,我就回去扫地了。

然后,我决定即使扫地,也要扫得很干净,这个就是动力。扫干净之后,到了下午领班还没出现,我又很生气。我继续控制我的情绪,用魅力自己激励自己,想他让我去扫一小块地,但工厂里有办公室、车间、仓库等,我就再调整我的眼力,再去扫他没安排的地方。虽然扫别的地方,我还是要扫得很干净,这时魄力也出来了。什么是魄力?就是我开始不满现状,希望做得更多。到不同的地方扫地,认识了不少办公室的人,我都与人和睦,这就是德力。最后,工厂里的人告诉主管我做的事,主管觉得他对不起我,不久,他推荐我顶上一个薪资很高的空缺。

在我做工程师的6年中,我遇到7、8个这样的拐点。在做经理人的10年中,我遇到了更难、更多的拐点, 可能有20个,都靠这五力胜过。

《境界》:在您的经验里,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异可能对职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孔毅:这方面我有很多感触,我有一个讲座主题叫“如何突破华人的职涯瓶颈”,题目就起源于西方商业界对中国人的一些刻板印象。他们认为中国人很聪明,很会学知识、努力,有很大的企图心,在技术方面非常强,这些是好的方面。但坏的方面,他们认为中国人只顾自己,不顾团队。知识学得快,但缺乏好奇心,创新能力不足。企图心虽然强,但沟通能力很弱,不知道如何和人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所以达不到目标。

还有一部分人专业能力很强,但没有商业头脑,没有全局观等。最后,他们下结论认为中国人只顾自己,常常自以为是,让别人难以信任,所以,难堪大任。另外,在其他文化背景里,通常有10%的人特别厉害,10%的人特别不厉害,其他就是中庸的,但在中国文化里,他们觉得特别厉害的10%似乎不见了,特别不厉害的10%也不见了,似乎都被压缩到同一个层次里面。

这些问题我跟很多人讨论过,我们认为两样东西把中国人的头脑锁住了。

第一,是中国人的视野。我们的文化常要求我们去做急功近利的事情,比如什么最赚钱就去做什么,或者工作跳槽仅仅因为钱多,不考虑别的。功利主义的文化让我们做事情没有热情,从来不问我喜欢做什么,这些挡住了我们的视野。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会教育孩子:“你不准吃亏,多占别人便宜就是聪明。”这些观念很糟糕,如果你只顾自己,做一个小职员可能行,但如果你要做一个经理人,就很难让人接受你了,因为,做经理人不能只顾自己,必须要有大局观。

第二,创新能力不足。我们从小教育都用灌输的方式,我们被夸最聪明的人,是最会背标准答案的人,而且老师很权威,你不能问问题,也不能挑战他。这个原因导致我们以为标准答案会答了,就学会了东西,也让我们不求甚解,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不去了解标准答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缺乏好奇心的驱使,我们创新能力不足,而且,这样的教育还导致了我们一出学校就不学东西了,不知道自我学习、终生学习。


孔毅与大学生分享如何追求真正的卓越

80后90后需要找到自己的唯一,而不是第一

《境界》:这几年,90后群体里丧文化、佛系态度盛行,很多人反映90后职场群体不好管理,您的看法是什么?

孔毅:50后至70后,都是从苦环境出来的,他们从无到有,所以很容易安于现状,习惯服从环境,有机会做中产阶级就很满足。但80后、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宠爱,他们不容易安于现状。我并不觉得他们天生EQ就低,更多是环境造成的。再加上他们成长于资讯发达的时代,他们的愿望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有到优。当优做不到的时候,他的情绪就会很糟糕。以前天才是会念书的人,现在哪一个人能把潜能激发出来就是天才,所以解决他们情绪管理问题的办法,我认为要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唯一,而不要追求第一。

《境界》:的确,80后、90后特别愿意与众不同,对“独特性”有很强的渴望,但也常常处于迷茫的状态。

孔毅:我们每个人都要寻求意义,前几代人把意义放在赚大钱、做大官上,他们也不太会问:什么是我做事情的意义?80后、90后的家庭都比较富裕,他们更容易跳过奋斗与成功,直接追求意义。所以,让他们找到他们的唯一、而不是去追求第一很重要。

第一就是别人羡慕的,比如最好的学校、赚钱的职业,但并不一定最适合你。追求第一时,你得去适应别人与世界的价值观。而唯一,是神设计你的独一,是最适合你、符合你热情的,但不一定是别人认为最有出息的、最赚钱的。其实他们是最容易接受福音的一批人,如果我们真的了解、关心他们。

在职场找到和构建自己的“唯一独特性”很重要,因为“不同才有价值”。爱迪生说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和别人的差别只有这么一点点,你要找到你的1%是什么。好像我们在墙上用钉子打洞,对准钉帽的地方去敲,1%的灵感就是这个尖部,99%的努力就是你要不断去打那个钉帽。我们要善于去发现什么事情你做得比别人好,找到这个过人之处,你就认真不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要过度消耗在自己的弱点上,本事要学就要学通,先深后博。

任何人创业,我劝他们先找一个很小的池塘去做一条大鱼,而不要到一个大池塘里面做一条小鱼。很多人认为我到大池塘里,市场那么大,我只要找一点点就可以活下来了。其实不然,很多大鱼会把你吃掉,你在小池塘里面,你就容易变成大鱼。而且假如你的池塘选择得对,这个池塘会变成大池塘,你就变成大池塘里面的大鱼了。



神使用五连败改变我的心性

《境界》:仔细读这本书,会品味到里面蕴含着一种坚定的价值观。可否略述一下您的信仰经历?

孔毅:我出生在上海,不到一岁就到台湾去了。除了祭拜一下祖先,家里没有什么信仰。大二时,我参加了一个基督教的暑期营会,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基督教。大学毕业之后到美国留学,我就加入了一个查经班。从那时起,我跟我太太就没有离开过教会,我们工作搬到哪里,就加入到当地的教会,两个孩子也从小在教会中长大。我并没有很特别的信主经历,也没有发生什么让我陷入低谷的事情。

后来在创业过程中我遇到困难。反思以后我发现,在我很成功的前28年,我做了很多敬虔的事,但并不完全是一个敬虔的人。在我的人生上半场,我的工作和信仰不是完全合在一起的,我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照着神的意思去做,但在工作方面,我会下意识地说,这是我的决定,不是神的决定。

做敬虔的事和做敬虔的人是两码事。圣经有很多讲这些的经文,最经典的在《弥迦书》六章6-8节,“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最后,先知说,神更喜悦我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我们今天献时间、金钱、读很多经文、做很多祷告、在教会里做很多服侍,这其实都是在做敬虔的事,但神告诉我们,祂要的是我们的心,要我们献出自我,成为敬虔的人。神看重我们是怎样的人,远远大过我们在做什么事。

做敬虔事的人,是有人看得见,但是做敬虔的人,只有神看得见。做敬虔事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敬虔的人,但是,一个敬虔的人一定做敬虔的事。

《境界》:您是怎么完成从创业者到社会贡献家这个拐点的?

孔毅:我创业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五年失败了五次。如果做成是10分的话,我们真的每次都做到9.9,但还是失败了。前两次可能没感觉,到第三次的时候,我觉得不对,难道我的武功全废了?我开始想到圣经里浪子的故事,浪子说自己要去做一些事情,弄得一团糟之后,说我要回去找我的父亲。我觉得我就像这个浪子一样,我要回去。那我要怎么才能回去呢?我要做神在商界的使者,要把我的工作当作实践圣经的平台。这样做了之后,我以为半年或者一年之后神就会带领我走出困境,但是没有,神又让我在里面待了五年。

那段时间,我常常到圣经里去找答案。我想,神为什么会让摩西在旷野四十年的时间?我发现,神不是在教摩西一种技术或知识,而是要改变他的心性。摩西曾经心高气傲,神一直把他磨到成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他才有资格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因此,我就告诉自己,我还不够格,敬虔和品格都还不够,我要继续坚持。

在创业的公司,我有六个高管,他们每个人都告诉我,“你这么做,公司一定会关闭的。客户来,你跟他们讲实话,也不跟他们喝酒。上家不付你钱,下家时间一到,你就付他钱。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说出来。”确实,这样一来,十个客户有九个不跟我做生意,我们不贿赂的时候,十样东西九样不会下来。但这样过了五年之后,他们发现:奇怪,公司每个月都难过,但是都过来了。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后面?我没有刻意跟我的六个高管说什么,但他们都知道我是基督徒。所以,他们就自己一个一个跑去信主了。这样,我就很有信心了。

在他们都信主之后,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就跟我们合作。三个月之后,他们提出要收购我们公司。这样,公司一下子就有出路了,所有的员工也都有出路了。我留在公司六个月,交接完之后,我就全时间出来做企业培训和职场宣教。



难在用圣的方法把俗的事情做好

《境界》:从事企业培训咨询这些年,你发现基督徒在职场常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孔毅:一般职场的基督徒遇到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怎么把我的工作做好?
第二,怎么把我的工作做对?

具体来说,有些人说圣经上叫我们谦卑知足,那么我是不是不该期待在工作上被升级?做职业规划是不是就是不属灵呢?另外,有的人非常苦毒,因为老板总是把不好的工作给他,也没有加工资升级,我就这样忍下来呢,还是我应该据理力争?据理力争是不是就代表我贪爱世界?第三类,有的人说我在工作上已经做不好了,干脆就把它当作糊口的工具,我倒不如在教会里面发展,因为神应该更喜欢我在教会里做的事情。

第一类关于是否该在职业上追求上进,我认为对一个基督徒来讲,把你手边的事情做好非常重要。神既然给了我们才干、受教育的机会,给我们资源,我们要有所作为。假如基督徒都是一些事情做不成的人在教会里面抱团取暖的话,我们怎么去传福音呢?与老板关系有苦毒的人,假如你真的有凭据,就该据理力争;公义也是我们要坚持的,别人不公义你就该去纠正。

对在职场做不好就想跑到教会去服侍的人,我就跟他们讲,神不是只管教会里的事,神也管教会外的事情,不能简单地圣俗二分。教导信徒怎么用圣的方法把俗的事情做好,这才是难事。假如你用对的方式把你的工作做好的话,你传福音的效果远比你待在教会里传福音的效果大十倍甚至以上。当然,如果你的呼召确实是辞掉工作去服侍神的话,我为你感谢主,但你不能因为逃避工作到教会里面来。

还有基督徒问,我在公司里面遇到老板要我做假账怎么办?诚信在我们这个社会行得通吗?假如我总想到别人,我自己吃亏怎么办?这些类型的问题我会谈到靠信心,我会以但以理的故事来举例,神开始并没有跟但以理说,你这样做我就祝福你,但以理靠着信心去做,我们也需要靠信心。

《境界》:在华人文化圈,无论公司还是教会,权威式的管理相当普遍,感召式的管理稀缺。您的下属曾说:“哪怕不给工资,我也愿意为孔先生工作。”这个评价让人很感动。

孔毅: 我在摩托罗拉的巅峰时期,带领出来的全部是本地员工,不是从美国空降来的。我尽量培养他们,让他们每一位的潜能都被激发,不仅公司给的分红多,他们每一位都觉得自己对公司有贡献,而且在达到公司整体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也学到东西、成长了。

权威式管理的出发点是利己,老板定一个目标,激励员工的方式是威迫、利诱,主管只关注把事做成,不关注员工的培养和对员工的尊重。而感召式管理的出发点是利他,主管要把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协助他们超越自己,他愿意全力以赴去工作,他们成功了我就成功了,藉着利他再利己。

感召式管理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按才授职,把不同才能、不同性情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怎么能更深了解他们?要靠一对一的真诚用心的沟通,要倾听他们的想法,尽力尊重。第二,分工授权,让他们处在对的位置,让他们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可以做决定,而不是你做每一个决定,还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

《境界》:对基督徒企业家,您有什么建议?

孔毅:我建议基督徒企业家和高管,在公司不要刻意做传福音的事,因为信仰在于心,而不在于形。在公司开会的时候,你说我是基督徒,所以不能说谎,但一旦客户问你一个很有挑战的问题,你一下就说谎了,反倒做不了好见证。也不要把教会的祷告会或查经班带到工作中来。我创业时秉持的原则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公正、公平、公开,如果在工作中有祷告会和查经班的话,很快就会造成基督徒一派、非基督徒一派,那你就没办法让非基督徒认为你是公正、公平、公开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在做人和做事的原则上活出基督的信仰,做敬虔的人,而不是只做敬虔的事。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