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这部片子,建议大家跪着看

这部片子,建议大家跪着看

这部片子,建议大家跪着看
http://mp.weixin.qq.com/s/GYDpWuwc7zXy6OY-4pD2eQ

这部片子,建议大家跪着看。
2017-07-26 乌鸦 假装在纽约
《敦刻尔克》是最近很多人都无比期待的一部电影,可惜内地要到9月才上线。

我的朋友乌鸦(他的公众号:乌鸦电影)有点等不及,就跑到香港去先睹为快。

他写的观后感,有轻微剧透,但不会影响观影体验,恰恰相反,会提升观影效果。



好几年没去香港了,这一次,是为了诺兰的《敦刻尔克》而来。在尖沙咀的UAiSquareIMAX影院,我终于一睹了《敦刻尔克》的风采。




这部《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一部战争片,也是诺兰第一次执导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认为《敦刻尔克》是迄今为止诺兰最任性的作品。它必将引起极大争议,喜欢的人会敬若神明,不喜欢的人将弃如敝屣。



1、真实的历史

1939年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0年5月,德国装甲部队横贯法国,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

40万英法联军被包围在法国北部,开始向法国海滨小城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法文:Dunkerque),法国南部濒临多佛尔海峡的一座古城。从地图上看,它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要找到它的确切位置还得花点功夫。

但现在,40多万英法联军被挤压在这座小城里。如果他们被全歼,世界历史很可能会彻底改变。

数千名英法士兵等待从敦刻尔克海滩撤离

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穿过英吉利海峡,撤回英国本土。

此时,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德军的坦克离港口仅10英里。



英国士兵躺在敦刻尔克沙滩上,用他们的来福枪向敌机射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1940年5月24日,德军接到了希特勒下达的停止前进的命令。

关于希特勒为何会下达这个奇怪命令,历史学家持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是因为敦刻尔克地势低洼,遍布沼泽,不利装甲部队前进;也有人认为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仅凭空军就可以消灭联军;也有人认为是希特勒想与英国议和…...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总之英法联军因此获得了喘息之机。英国政府发动大批军舰、民船前来营救自己的子弟兵。



《敦刻尔克》剧照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而滑稽的一幕。

上千条各色各样的船向着敦刻尔克驶去。有颜色鲜艳的法国渔船,有运载乘客的旅游船,还有维修船、扫雷艇、拖网渔船、驱逐舰、救援船、雷达哨船……

有人开玩笑说:英格兰所有能漂浮的东西,全部都去了敦刻尔克。

这支难以形容的船队,由各式各样的英国法国人驾驶。

他们中有银行家、牙科医生、出租车司机、快艇驾驶员、码头工人、少年、工程师、渔夫…...他们中有娇嫩的童子军,也有古铜色皮肤白发苍苍的老人。(引用自[互动百科])


《敦刻尔克》剧照

一艘大驳船在泰晤士河上拖着几艘参加撤退行动的小船

他们中很多人明显是穷人,他们没有外套,穿着破旧的毛衣和卫生衫,他们穿着有裂缝的胶鞋,在海水和雨水中浑身湿淋淋的,彻骨的寒风中他们饥肠辘辘…...

这只奇怪的船队在炮火的轰击下,没有武装、没有护航,但他们却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在漂着沉船的海面,灵活地向前行驶着。

按照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计划,力争救出3万到4万人,但最终却救出了33万人…...

从敦刻尔克归来的英军士兵与女友拥吻

2、诺兰眼中的敦刻尔克

豆瓣8.5分,IMDB8.7分,表面上看《敦刻尔克》还是一如既往的诺兰式高分。

但如果减掉没看片就刷五星的脑残粉,你会发现本片的争议极大。

有人说是“为了拿奖走火入魔”、“无新意的流水账”,也有人说是“诺兰最好的作品”、“影史最佳战争电影”。

甚至还有网友说:建议影院特设诺兰厅,不要座椅,大家跪着看…...




电影一开场,几个英国士兵,游荡在空无一人的敦刻尔克城区里,空中飞舞着德国人的劝降传单。

其中一个小伙子捡了几张传单,还在烟灰缸里捡了一个烟屁股,正准备找个角落,抽着烟,拉个屎…...这时候,德国人的枪响了…...




当死里逃生的小伙子跑上沙滩,才发现,30多万英国士兵挤满了敦刻尔克沙滩:呼啸的德军轰炸机,轰鸣的炸弹,横七竖八的尸体…...






这个时候,诺兰开始搭建他的叙事迷宫。

电影分出了三条故事线:

第一条,沙滩上,三个士兵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敦刻尔克。

第二条,在大海上,道森先生驾驶着一条民船,驶往敦刻尔克营救士兵。

第三条,三架英军的喷火式战斗机盘旋在敦刻尔克上空,与德国空军殊死搏斗,掩护大撤退的英军。

这三个故事的时间维度是不同的。发生在沙滩上的故事是一个星期,发生在大海上的时间是一天,空中则是一小时。





诺兰把这三个时间维度,剪辑在了一起。沙滩的士兵,海上的民船,空中的战斗机,他们都在敦刻尔克,但他们处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里。

也就是说,发生一个事件,会在电影中出现三次,而且出现的顺序并不相同。这样的剪辑,构架出了烧脑的视听感受。对观众来说,观影障碍确实挺大的。





另外一方面,这部《敦刻尔克》有反故事、反高潮的倾向。

整部电影的故事极其简单,几乎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

人物对话极少,你甚至可以把它当成默片来看。

电影中的人物情绪也非常克制,很少出现大喜大悲的情绪。大型战争场面极少出现,还几乎没有血腥镜头…...

这一系列的处理方式,都决定了《敦刻尔克》与传统战争大片截然不同,与传统商业电影大相径庭。





据说,本片是诺兰“献给自己50岁前的礼物”。它确实很任性,很个人,很诺兰。

迷宫一样的叙事方式,除了让观众感觉很疲惫,它也为观众提供了从士兵、民众、飞行员三个不同的视角去看待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壮举,让观众多维度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

我个人认为,这部《敦刻尔克》是一部让观众最大限度接近战争的另类作品。




因此,有豆瓣网友评论:

“没有慷慨激昂,没有热血沸腾,没有英勇冲锋。只有惊恐的士兵,泥泞的海滩,阴暗的天空,求生的欲望,沉闷的气氛,压抑的绝望。战场就是炼狱,生命就是这么卑微…...”





3、你的敦刻尔克

电影结束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段著名演讲里: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作战…...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

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二战欧洲政坛最后一个硬汉:丘吉尔

现在,你看着这段文字,恐怕很难心潮澎湃。

但如果你能换一下心境,试想一下当时的欧洲局势:

除了英伦三岛,整个欧洲都在纳粹的兵锋之下。在美国不愿参战的前提下,英国想挽大厦之将倾,几乎已不可能。以当时的局势推测,整个欧洲必将沦陷,纳粹很可能将在全世界肆虐…...

你或许能体会到丘吉尔讲出“我们决不投降”时的悲怆与壮烈。

在诺兰的《敦刻尔克》中,将这种绝望的气氛营造到极致之后,再用丘吉尔名言结尾,或许这位天才导演对英雄主义的理解,就是这个样子吧。



丘吉尔还发表过另一段演讲:

“如果我们失败,那么整个世界,包括美国,包括我们所知和关爱的一切国家,都将坠入一个新的黑暗时代的深渊…...

因此,让我们忠于职守,倘若英帝国及其联邦得以永存,人们将会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当电影上映的时候,电影就不再属于导演了,它属于每一个观众。但无论你赞美它,或是批评它,你都很难忽视它,因为它是你从未见过的战争电影。

大家再多等一个多月吧,过了国产保护月,9月1日来告诉我,你们眼中的《敦刻尔克》是什么样子的吧......

但现在,我要先告诉你们我的感受:反正我是跪着看完的。
动图

本文首发乌鸦电影(微信号:crowmovie)

TOP

想看

TOP

期待

TOP

诺兰很会拍电影,叙事能力超强。。。不晓得这部会不会一如既往?

TOP

https://mp.weixin.qq.com/s/S_5-kAGEsEdPXLQdHo_kOA

《敦刻尔克》观后
原创 2017-09-01 和菜头 槽边往事


Danny boy
Declan Galbraith - Declan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里是一段课文,人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把大溃败转变为奇迹的事件。即便是对失败深恶痛绝的人,也会因为这次行动中英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无畏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同意这是一次伟大的失败,无损于英雄的荣誉。

诺兰在拍摄《敦刻尔克》之前,相同题材已经拍摄过多部电影。剧作家和导演怎么可能放过敦刻尔克呢?在这一段史实中,有太多极富戏剧性的事件,足够他们在银幕上表达他们对战争、人性的不同理解。敦刻尔克是一次成功的撤退,成功的撤退背后一定有一次巨大的失败,巨大的失败之后一定有一次惊心动魄的对决。一部好剧所需要的所有反转,敦刻尔克都能够提供。

诺兰会怎么做呢?他选择从哪里入手呢?他又会如何去表达呢?

同样是诺曼底登陆,在肯·亚纳金的《最漫长的一天》里,那是全景式的拍摄,战争的恢弘场面和士兵的真实处境,都用最为平实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同巨幅壁画。而在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里,却是用一小队人马,穿过满目疮痍的战场,在炮火纷飞去寻找一家中仅存的一个儿子。整部片子没有正面描写诺曼底登陆的残酷,但通过普通士兵的眼睛,让观众目睹了一切。

天才总能找到不同寻常的解法。

诺兰如此迷恋时间和空间的复杂结构,于是,他在《敦刻尔克》里把这种个人喜好发挥到了极致。从空间上,他把敦刻尔克大撤退分为三个部分:陆地(敦刻尔克)、大海(英吉利海峡)、天空(海峡上空);在时间上,又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尺度:一周(敦刻尔克撤退行动持续时间)、一天(民船过海接人时间)、一小时(英国皇家飞行员缠斗德军轰炸机,保护撤退舰船编队);对应了三组人:敦刻尔克的陆军和海军军人、海上的平民和幸存士兵、空中的英国皇家飞行员和德国空军飞行员。

这部片子最让人惊叹的是,诺兰把三种不同时间尺度下,在三地发生的不同事件,天衣无缝地裁剪到了一起,浑然一体。看上去却像是按照统一的时序发生,错落有致,层层推进,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混乱,反而强烈地增加了影片的紧张氛围。时间在诺兰的手下,柔顺得就像一只在接受主人挠痒痒的猫咪。这大概也只有电影才能如此表现,换成文字的话,单是这种描述方式就会让人觉得头晕眼花,完全失去了追踪故事进展的能力。

顺便说一句,诺兰的镜头都极美。无论是海滩、洋面还是天空,都是如此。在看电影的时候,紧张之余也别忘了欣赏诺兰镜下的景象。

《敦刻尔克》没有多少台词,只有人物的欲望,和人物在欲望下的选择。影片从头到尾都保持了极高的压力,保留了足够多的悬念。对于第一组海滩士兵,他们的悬念是能否在德国人炮火、轰炸和鱼雷袭击下得到一条船?对于第二组英国平民父子三人,最大的悬念是他们能否安然抵达海峡对面,最小的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活着回家?对于第三组皇家飞行员,最大的悬念是他们在海上迫降之后是否能够逃生,飞机上的燃油能否支持他们返回英国?

这就是诺兰版《敦刻尔克》的两大主题之一:幸存就是胜利。所有人都在挣扎求生,想要回家,当溃败不可避免的时候,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在这部电影里,有热泪盈眶的部分,但绝对不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诺兰没有拍出战争的伟大和壮美,只有恐惧、死亡和绝望。看完之后,让人对战争产生深深的厌恶之情,对人性在战争下的种种表现产生极为复杂的感受。但到了最后,却依然留了一线光明,让人对人性依然抱有希望。

正如在电影海报上写的那句话一样:When 400000 men couldn't get home, Home came for them(当40万人无法归家,家为他们前来)。

总有值得期盼和仰仗的东西。

TOP

这部片子国内终于上映了

TOP

前段时间正好在英国旅游,抢先看了这个片子。可能是我的期待值太高,看下来觉得有点失望。特别喜欢看战争片里的大场面,这里面很少,还有就是三个时间维度的剪辑,有点乱

TOP

把四十万人丢盔弃甲、仓皇逃窜吹成“二战”的转折点,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做为导演诺兰的功力的确深厚。http://culture.caixin.com/2017-0 ... =IOS&Sfrom=more

整个二战英国给我的印象第一会逃,第二会吹。

组织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英国元帅哈罗德·亚历山大(Harold Alexander),两年后又组织了一次大撤退——缅甸抗日联军大撤退。而在这次撤退中,英军抛弃了中国军队,使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据杜聿明粗略估计,10万中国远征军,最后撤回的只有4万,其中1万战死,5万倒在了撤退的途中,而这些牺牲的远征军将士是被四万英国逃兵当了盾牌。

[ 本帖最后由 天天の妈 于 2017-9-1 15:36 编辑 ]

TOP

回复 8楼天天の妈 的帖子

真相总是那么残酷

TOP

http://dajia.qq.com/original/24persecond/ldy20170902.html
观《敦刻尔克》
治愈历史的唯一办法是抵达历史

李多钰

治愈历史的唯一办法是抵达历史

2017-09-02我要分享 1
导读
《敦刻尔克》就是在这一刻的“放过”当中,治愈了历史中的痛楚、悔恨、羞辱,以及无处不在的失败感,赦免了被历史恐吓的人们,也赦免了历史本身。
看诺兰的《敦刻尔克》确实需要尽量好的观影条件。
这并不是一部常规的战争反思片,没有一个正义化身的主人公引导你思考,让你投入激情与回味,也没有家书、相片的亲情一刻,甚至也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战友,常规意义上的敌人,以及常规意义上的血肉横飞。它也没有纠结于历史的真假对错。
准确而言,这并非一部关于历史上的某个重要时刻的回忆。
所谓回忆,必然是有回忆者的主观印象和评判的,有适合于回忆者的需求的剪裁和取舍。而《敦刻尔克》并没有谁的主观印象、评判和裁剪取舍,它也没有某一方的立场判断。
它实际上就是赤裸裸地抵达历史现场,重新发动了一场战争。
如此一来,《敦刻尔克》似乎更接近一部硬科幻的观影感受。观影者在一种类似虚拟现实的体验中感受了这场以撤退为目的的战役,并可以用上帝的视角穿插进入陆海空三军的三条时空线,在三条时空线的平行与交汇中,浸入那场战役宏大而又具体的细节当中。
《敦刻尔克》剧照
《敦刻尔克》剧照
(以下可能有剧透,慎入。不过说实话,这部电影剧不剧透都不影响观看。)
陆上,一周,跟随一个英国士兵汤米逃出那片死亡海滩。
影片从一开场就毫不留情地把你抛进了一个到处是看不见的冷枪的街巷,敌人的传单乱飞,字幕一句紧似一句,音效密集,紧张的情绪瞬间包围全身。年轻的英国士兵汤米为躲避枪弹越过栅栏,然而枪弹又毫不留情地跟了上来;汤米越过法国盟友的战壕,一个法国兵对他大喊,“跑,跑,一直往前跑,不要回头”……
汤米在喊声中狂奔的那一瞬间,镜头仿佛突然拉长,越过时空,来到了那片挤满士兵的海滩。在一个难得和平而短暂的如厕中,他遇见了一个正在埋尸体的法国士兵,两个人于是搭成了逃亡二人组,一路抬担架、上军舰、军舰沉,上商船、商船沉,跳海中、海中漏油起火……这可怜的陆军士兵被水折腾得就像一个永无止境的溺水者。
空中,一小时,跟随三架英国空军喷火式战机编队“打灰机”。
这条时空线比陆军那方面“舒畅”一些,比起其他两条线来,这条线上起码有跟敌军的遭遇战,有打下敌机的小小胜利感,另外两条完全看不见敌人,只能被动挨打。
《敦刻尔克》剧照
《敦刻尔克》剧照
不过,空军线的紧迫感又是最强的,这种紧迫感用三个任务来加强:其一是时间,只有短短一小时,要打八架飞机;其二是油耗,只剩50个油,而且油耗表坏了看不见油耗;其三是海上迫降,从密闭空间中逃生。
诺兰在空军这条线上采用了80岁老爷机上架设IMAX实拍的办法,所以空军线实际上是这部电影中具有影史意义的一次拍摄,其紧张感甚至比《地心引力》还要真实得多。前面提到的硬科幻的观影感受,其实最主要是从空军这条线上来的。
与空中不断成功打下灰机相比,这个小型空中编队其实又是这场战役中最孤独的一个时空线,他们其实是在战友看不见的空域与德军战机周旋,尽管先后打下5架Bf-109、两架He-111、一架斯图卡,在真实的战场上,这种战果其实无人得见。所以,他们打干最后一滴油后,还要面对战友的质疑“你们他妈的那时候在哪儿”。这恐怕也是诺兰一定要还原这次不朽空战的心理动因。
海上,一天,跟随三个平民以及他们被征用的游船月光石号一路捞人。
他们最先捞上的是一位被鱼雷炸出了炮弹后遗症的哥们,这哥们在极度恐惧中还失手打倒了无辜男孩乔治。
后来他们又捞上了水上迫降的“空军2号”。
最后他们遇上了救援商船被炸沉后掉入海中的英国士兵汤米和他那群被折磨得快疯了的逃亡伙伴们……
月光石号最终成为一条纽带,连接了三条时空线,将水上迫降的飞行员、一路逃亡永远坐不上一艘不沉的船的陆军士兵带回英国老家。
《敦刻尔克》剧照
《敦刻尔克》剧照
事实上,时空的密码远远不止月光石这一艘游船。在这三条看似平行的叙事中,还散落着多处时空交错的密码。其中最有意味的一处是,那位得了炮弹后遗症的胆小鬼哥们,不仅在海上线里无意中打死了那位无辜的少年乔治,还在陆军那条线中,曾经以满员为由拒绝水中挣扎的汤米上船。那艘满载他逃生希望的小艇随后却被鱼雷打翻……
这看似该死的哥们最后问月光石号的船主道森父子,“他(乔治)没事吧”,道森父子“平静”地说“没事”。
这一句“没事”,把来源于战争的恐惧与罪恶还给了战争。它甚至比无数民船出现在茫茫海上时,更让人心潮起伏。
男孩乔治的故事后来登上报纸,了却平生夙愿。这个最不该死去的男孩,获得了他短暂生命应有的尊严。而那位“该死”的哥们,则被“放过”,没有负担地走向家乡。
战争像巨大的人性熔炉,炙烤着身处其中的那些恐惧的灵魂。然而,没有哪个个体应该经受战争的考验与洗礼,也没有哪个个体应该背负战争的创痛与后果。所有罪恶、恐惧、创痛,都应该交还给战争本身。
《敦刻尔克》就是在这一刻的“放过”当中,治愈了历史中的痛楚、悔恨、羞辱,以及无处不在的失败感,赦免了被历史恐吓的人们,也赦免了历史本身。
《一九四二》剧照
《一九四二》剧照
几年前,冯小刚拍了一部《一九四二》,试图还原那个地狱一般的年代。我相信小刚导演的发心,某种意义上与诺兰一样,试图抵达历史,让现在的人感受那个时空中发生的一切悲剧。然而,在那次抵达的尝试中,无人被从战争中赦免,所有的委屈与创伤,最终还是要由电影中的人物和血吞下,并用自己的一生甚至下一代的生命来慢慢消化和平复。历史依旧匍匐在地,没有得到真正的反思,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救。
我无法奢望《一九四二》变成《敦刻尔克》,因为,这样的历史或许也就是我们真实的从未被放过的历史。

TOP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10474147926019485739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就叫熊太行也行
09.03 16:08
阅读 6808
关注
我们终会老去,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老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文 ✎ 熊太行

影评圈基本上偏左,比如好多作者,无论男女,总是说我们今天看战争片是为了反战,这不对。

人类是暴力的物种,战争从人类诞生起就在进行了,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息。靠电影反战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

但战争片能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样的:

1. 战争有多残酷

2. 优秀的人如何抉择

3. 高贵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你去看《天国王朝》《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兄弟连》《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及《敦刻尔克》,其实讲的都是这三件事。三件事缺一不可,比如一部战争片如果没有2和3,就是一个割草片,妥妥的《二战无双》。

以下有剧透,但还是那句话,读完文章再看电影,你会看得更明白。

(一)

《敦刻尔克》的故事有四条线:

1.海军将军在码头上指挥舰船

2.一个英国士兵和一个法国士兵如何挖空心思努力上一条船

3.一对父子和他们的伙计如何开着自己家的游艇去拯救海滩上的士兵

4.两个飞行员如何和德国飞机搏斗

四条线的人各有命运,但在某一刻,他们交汇在一起。

电影里最亮眼的就是月光石号的船长了。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快60岁的一个老年绅士,有点儿洋葱骑士的感觉,说话十分克制,一出场就在卸自己的私人物品。他的船被海军征用了。

注意,这是一艘游艇,我们后面会发现,内饰都是好木头,非常精致。船长不是靠这艘船为生的人,他拥有这艘船是因为航海对他来说是一种乐趣。

他不像用一辈子挣了一条船的人那样对船怀有执念,他就是效力国家,要开船去敦刻尔克接英国的子弟们回来。他的小儿子跟他一起。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他们的帮工、17岁的青年也加入了。这孩子一看就是智力和见识都很平庸的人,但被勇敢的行为驱使,也想帮忙救人。

(二)

路上他们听见了喷火战斗机的声音,船长背对着飞机一耳朵就能听出来,称赞“这是我们能听到的最美好的声音”。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我没上过战场,但去过地震灾区,在只有徒步才能进入的区域如果遇到救灾的直升机,大家真的会发自内心地欢呼,一点都不会觉得矫情。

我有时候看见身边一些50多岁快60岁的人,非常为他们惋惜。他们失去了追求知识和发展技能的信心,不想了解年轻人,也不想了解更多东西。

许多中老年男性以爱国者和军迷自居,其实他们看到的只有电视台那几个嘉宾谈论的一点东西,他们不会像船长那样,去了解自己国家飞机的声音和性能。这些都是假军迷,他们爱好的,其实是强大的感觉。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路上三人遇到一艘沉没的扫雷舰,救下了唯一的生还者。这个人哆哆嗦嗦,完全不能说话了。

儿子对这个人有一点不快,老爸告诉他:“被炮弹炸过之后都会说不出话来的!”

这时落水的兵开口了:“是鱼雷,德国潜艇。”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看船长的年纪,他应该是在一战英军当中服役过。一战我们知道,是大炮、机枪、战壕和毒气的战争。船长应该见过那些在火炮轰击过后精神失常的人。

他也偷偷告诉儿子:“可能过一阵能好,也可能永远就这样了。”

船长描绘的,正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我们如果只看过《地道战》《地雷战》这样的电影,会觉得这是胆小鬼的表现。巴顿将军也不相信这种病,曾经威胁要枪毙一个得病的士兵。

但这种病确实存在。抗美援朝回来之后,许多患上精神疾病的志愿军士兵在精神病院里孤独终老。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人类适应战争,但几乎每个个体都很难熟练地使用暴力,战争严重伤害着每个人的内心自洽。

(三)

儿子因为恐惧,把崩溃的士兵关进船舱,士兵担心再一次沉船被淹死,逃出了船舱,回来威胁船长让他返航回英国。

“我们去哪儿啊?”

“敦刻尔克。”

“那里在打仗啊。”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是啊。我们去接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您都这么大年纪了管这事干哈?”

“就是我这个年纪的人导致了战争,才让你们上去拼命啊。”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士兵去抢夺船舵,争执中打翻了父子俩的伙计,那个十七岁的小伙子滚下楼梯,头伤得很重。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你知道吗,我一点不后悔加入海军青年团,我在学校的时候不努力,我跟我爸说,我毕业后会努力,会让我的老师知道我有出息……啊……我看不见了。”

电影里和现实中都是,大量失血会让一个人很快丧失视觉,还觉得冷。这个人快完了。

士兵也害怕了,反复地问“那孩子好不好。”不过这时飞机来袭,一架受损的英国战斗机迫降在海面,船长决定过去营救。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儿子对老爹的决定非常担心,他担心迫降的飞机会爆炸,他说没有看到降落伞,可能飞行员死了,老爹突然发了脾气:“他可能活着!”

一个睿智的老头为什么会突然爆发,等着看。

这个时候的飞行员正在跟打不开的舱盖搏斗,飞机马上要沉下去了。船长的儿子砸开了舱盖,飞行员得救。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月光石号要去搭救一艘扫雷艇上落水的人,崩溃的士兵也加入了帮忙的队伍。间隙当中,他还问船长的儿子“那孩子如何了?”

其实新救上来的士兵们已经知道那孩子死了,但船长儿子还是坚持说:“他会好的。”

他老爹赞许地点了点头。现在要让每个人都全力帮忙,不要去扰乱人的心神。

德国人的俯冲轰炸机来了,船长决定试试开挂,用船来躲飞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等它锁定了俯冲路径之后,我们突然转向……”

小船果然逃开了,飞机一击不中,去寻找更大的目标了。

大家要注意这一点,这是一艘小游艇,上面有几十个落水的英国士兵,还有一个飞行员,对第三帝国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打沉它。

但是击沉他,对飞行员来说无非也就是击沉民船一艘,不足以加一枚勋章,击沉一艘运输舰的成果要好得多。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我在《关系攻略》里经常提到“利益接合部”这个概念,其实飞行员的抉择,就说明了他和第三帝国的利益接合部很大,他要自己立功,帝国则要多杀死敌人。这个时候只要让他明白这艘船不容易打中,他就不会浪费油料和子弹了。

(四)

躲开这次攻击之后,得救的飞行员敬佩地看着老船长:

“您怎么懂这么多,您是专业人士吗?”

老头带着一点骄傲和忧伤:

“我儿子帮助了你们,他和你们是战友。”

飞行员不解地看着他的儿子,明明还是个毛头小伙子:“你是空军?”

“不,是我哥哥,他开飓风式战斗机,开战后的第三周,他就牺牲了。”

人家主旋律片也没有突然跪下喊一声“妈”什么的。

回想起老头暴跳如雷地冲去砸座舱救飞行员,才明白他在那上面投射了什么。

一个老头因为有一个骄傲的飞行员儿子,学习了关于空军的一切,最终派上了用场。所有丧子的压抑和痛苦,都在这一刻喷薄而出。

英国人抑郁的概率很高,有人推测因为雨天雾天多,也有人说是因为他们的文化。

老头绝对不会捞起一个飞行员就上赶着说“你知道吗,我儿子也是战斗机飞行员,牺牲了。”而是在对方发现蛛丝马迹,问到根由的时候,才说出一切。这点上来说,中国人和英国人有类似的地方。

船靠岸了,接应人员给他们送来热茶和食物,大家对这艘船装了这么多人特别惊讶。

但有一个人对露出制服的飞行员刻薄了一句:“呦呵,你们空军干嘛去了?”

卧槽,打掉了德国战斗机和轰炸机,最后迫降海面九死一生的人,轮到你来刻薄吗?

老头走过来,一句话就安慰了这小伙子:“船上的人都知道你做了什么。”

大多数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只有19~24岁,这个年纪的小伙子,很难忍受这样的委屈,一句长者的温言,于他们就是整个世界的宽慰。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各位姑娘们,男人群像的戏,又是战争戏,你们也许会觉得有点枯燥,你们也许不会对喷火式的油量有太多兴趣。但是这部片子,光老船长就足够值回票价。

什么样的男人是好男人?就是生活背叛了他,他遭到极大的打击和挫败之后,还能保有勇气,还能安慰其它被误解之人,还会对口吐愚蠢之言的人宽厚相待。

随后,这对父子找到当地报社,把死于意外的17岁小伙的英勇行为告诉记者。小伙子的事情真的被他的老师看见,为他感到骄傲。他的遗愿完成了。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在英国还有很多,德国开始轰炸英国各大城市的时候,所有人都在为战胜而工作。

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记录的是一个身体条件很差、不适合服役的中年男性,过了平庸的四十多年,战争开始后在街道里做了空袭纠察员。德军扔下一枚延时炸弹,很多英国人跑来看热闹,他用绳子圈出隔离带,跑来跑去驱散围观群众,最后炸弹爆炸,大家都没事,只有他壮烈牺牲。

(五)

指挥撤退的陆军上校曾经质疑海军每次只派一条船的决定,这时海军将军的背后,海平线上出现了万船齐发。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月光石号这样的船还有很多艘,每艘船上都有一个有故事的老船长,有的还有带着热茶和食物的老妈妈。在这一刻说一句“不列颠有全世界最好的人民”并不为过。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不能出海的老人也有很暖的。

士兵们回到港口之后,有个极老的老人给大家发毯子。有个士兵对他很不满意,“这人甚至都不愿意看我一眼。”

他对面的战友明白事情的真相。刚打完败仗,他们充满挫败感:

“可是,我们打了败仗,只是逃回来了而已啊。”


敦刻尔克:英国的强大,在于他们有这么多优雅的老男人
那个老爷子抬起眼来,伸手仔细地摸了这个孩子的脸。

“对啊,这就够了啊。”

他是个盲人。

我们最近100多年,强调的都是少年,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是一个35岁的中年人,我反而觉得不能把事推给后来人,推给子孙后代。

少年决定一个国家的锐度,而长者决定一个国家的韧度。

正是将军、船长、把啤酒塞进士兵们手里的大叔和发毯子的老爷爷,这些人决定了不列颠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

我们终会老去,但我们可以选择在老去的时候,仍然是优雅、勇猛、精进的老人。

p.s

上周和一个小粉红网文作者发生争吵,她认为敦刻尔克这场撤退本身不值一提,英国也不值一提,因为“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

我问了她一句,看没看过英国和美国给苏联援助的物资清单。这一下要了对方的短,架就这么吵起来了。

让对方明白自己愚昧无知不是好习惯,但我还是刻薄了一句,你要写言情网文,就认认真真去研究古代妃子之类的东西,不要往二战这个领域伸脚了。

苏联能在东线不垮,正是因为英国和美国提供的各种资源:战斗机(英国提供了2900多架飓风,就是船长大儿子开的战斗机,苏联人用备用零件组装成了3000多架飞机)、卡车、食品、被服和燃料。

英国日子过得惨一点,丘吉尔也提防斯大林多一些,给的就少一些;罗斯福家大业大,容易被斯大林影响,那就给的多一些。

今天是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就消灭敌人来说,中国的战绩一般,但是和法国相比,她挺住了没有亡国。没有那些苦战、死于防空洞的平民或者在战场上得痢疾伤寒的可怜士兵,也没有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

从这点上来说,没有打败仗的人们,这场战争就不会胜利。

—  END  —

熊太行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

©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取授权,微博请搜索「就叫熊太行也行」,公号请搜索「就叫熊太行也行」​​​

TOP

一如既往赞

TOP

@修罗陛下
《敦刻尔克》拍得真烂啊,和必诛相比,相距甚远,不可能让观众燃,不可能让人刷几遍,更不可能让军人和家属包场去看,更不可能到达56亿的票房这样的历史高度。作为一部描述二战的影片,竟然毫不掩饰地描述士兵们的恐惧,盟军内部的分裂,面对敌军枪口下的懦弱与自私都表露无遗,就这样的作品,怎么可能让爱国主义者掏腰包呢?不是应该宣传决策者的睿智、士兵的英勇无畏吗?不是应该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英雄光环护体带领大家逆转吗?不是应该多一些口号和呐喊吗?不是应该告诉士兵们,只要你们有英国护照,我们都可以带你回国,一个都不能少吗?撤退也能当胜利?烂片!我决定晚上再去五刷战狼,让爱国主义洗涤心灵。[doge][doge]

TOP

@足球上海滩姬宇阳
电影《敦刻尔克》里我最喜欢的角色,那位镇定的开游艇的英国大叔道森,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
真实历史上这位大叔名叫查尔斯·莱托勒(Charles Lightoller),曾经是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二副,并且还是获救的船员中级别最高的。
之后他还在一战中指挥HMS Garry 号驱逐舰击沉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
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他已经66岁了,但是依然义无反顾的带着儿子驾自己家游艇去海峡对面的战场拯救绝望的士兵,谁都没有想到一艘小小的游艇最后救起了130人(甲板55人,船舱75人)。
这位大叔在1952年去世,他的小船一直都在,还参加了2012的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纪念活动。
在营救行动中,莱托勒拒绝海军们驾驶他的船,他说:“如果有人能驾驶它,那个人就是我。”在德军轰炸机的不停轰炸中,在重重危险中,他竭尽全力地去救盟军士兵,他的游艇都快到了装不下的地步了,就连浴缸里面都站了4个人。
查尔斯·莱托勒在二战中也失去了一个儿子,那是他最小的儿子,名叫赫伯特·布莱恩,布莱恩是一名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1939年9月4号,他在驾驶威灵顿式重型轰炸机对德国的威廉港(德国北部港市)进行轰炸时,英勇牺牲。布莱恩在生前教过他爸爸如何躲避空袭。

TOP

回复 14楼yingyinc 的帖子

这是无比感人的,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的

TOP

http://mp.weixin.qq.com/s/zZNI2Kbi6OKLGdGAP-uqLw

呼兰胖子:大多数中国观众不配看《敦刻尔克》,因为他们理解不了
2017-09-04 海外电视2017





原创稿件投荐稿邮箱:gh_5b48bd735fff
\/

因为我的好朋友越众影视CEO闻正兵给了《敦刻尔克》以差评,所以,我在时间非常紧张的时候去为这部影片贡献了30元票房,不为别的,我就想看看这部影片差在哪里!

电影的开场,一声足以让所有人震撼的枪响,立即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地进入了战场。说实话,这种感觉有点像游戏,但是,这毕竟不是游戏。因为就在那个大男孩跑进盟军控制的街巷之前,他的好几个同伴已经失去了生命,尽管我们没有看到敌军,但是,我们却能听到子弹的尖啸,那是死亡的声音,死亡在追逐着他。接着,我们就要随着这个大男孩的视角观察这个海滩了。



这种开场方法,绝对不是中国这些导演能想出来的,中国的导演为什么缺乏想象力?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在小学的时候就被伟大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摘除了。中国的孩子在学校里只可以成为被爱国主义教育塑造的玩偶,绝不可以称为有灵魂的精灵,只要他有了灵魂,就立刻会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玩偶群里移除。他应该再也没有机会成为玩偶群体的一员,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做导演。

当然,他即便隐藏得很深,逃过了大手的剔除,做了导演,他的作品也上映不了。

不扯太远了,继续说《敦刻尔克》。接下来,电影就进入了海陆空和事件上的立体叙事。叙述了什么事?两个字:活着。四个字:想法活着。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将军,军官,船长、水手、士兵都是一样的想法。在战争这个巨大的血肉碾压机器前,大家都是脆弱的个体,求生是人的本能。

在影片里,除了几架德军飞机,和最后那个飞行员被捕时后面的几个德军模糊的影子,我们几乎没有看到德军的面孔,但是,影片里所体现出的那种恐怖却无时不在,无论你是在医疗船上,在栈桥上,在沙滩上,在运输舰上,在驱逐舰上,乃至在一只搁浅的拖网渔船上,一声爆炸就让沙滩上密集地人群倒下去一片,一颗炸弹就可以让一艘军舰沉没、一颗子弹就可以让一个士兵瞬间殒命。说白了,敦刻尔克的海滩就是一个十足的地狱,人人都只想逃离。不仅在敦刻尔克的沙滩上,海面上也同样是地狱,任何想接近海滩或者离开海滩的舰船都很难在空袭和鱼雷及远程炮火中幸存。



跟某些国家描写撤退的影片不同,《敦刻尔克》对恐惧的体现非常多,各种角度的都有。而某国的撤退影片,那都是战略大转移或者是去没有日军的地方抗日;都是充满着革命的英雄主义的,都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军官在炮火和飕飕的弹雨中,永远是镇定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硝烟和泥污的;士兵也从来都是英勇顽强,子弹打不完的,再或者就是肉搏战而且永远是主角不死的。当然,某国的电影里那一定是少不了脸蛋儿干干净净的美女的,因为英雄是需要爱情的。而《敦刻尔克》里没有美女,有几个女人的镜头,那也是女护士,而且也会很快死去,因为炸弹不会分辨丑男和美女。

《敦刻尔克》这部由三条故事线组成,在地面,士兵汤米和亚历克斯在敦刻尔克的沙滩上拼命求生,他们躲过了轰炸,躲过了鱼雷,躲过了德军的射击游戏,躲过了海面上燃烧的泄露燃油,终于活了;在海面上,英国人道森和他的儿子等人开着自己的船离开英国,他们拼尽全力希望拯救困在敦刻尔克的士兵,但是,在途中救一位对战争恐惧的士兵的时候,让一位17岁的男孩意外丧生。幸运的是,他们又意外地救了迫降在海面的柯林斯;在天空上,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柯林斯和法瑞尔与德军飞机展开战斗,他们的目标是击落轰炸敦刻尔克沙滩和英国舰船的德国战机,然而,困难重重,分分钟可能丧命,最后他们一个被击落,一个因燃油耗尽被俘。



听起来,恐怕你觉得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当你坐在电影院,你会发现要同时说清这三个故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三个故事分别发生在一个星期、一天和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也就是说,当电影镜头从一个故事切换到另一个故事时,你看到的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维度中的故事。

地面的故事讲到某一天时,海上的故事正发生在某一天中的某一小时,而空中的故事正处在紧张的一小时空战里的某一两分钟。为什么这样讲故事?因为事实就是:单次海上民用船只去敦刻尔克的营救过程需要用时一天,整个敦刻尔克撤退持续了一周,而空战一般都是在几个小时的短时间内结束的。影片里有一个片段,就是飞行员相互提醒要保证燃油能在敦刻尔克上战斗四十分钟,然后顺利返航。就是这样三个时间维度的故事,在导演的巧妙剪辑下,让我们似乎随时身处那种与死亡抗争的恐惧中。说实话,天佑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士兵,就在那片沙滩上。

因为影片镜头始终跟随着汤米这类士兵,镜头仿佛就是你自己的眼睛,你可能会认为是你自己在沙滩上奔跑,是你在躲避炮弹的袭击,此时,你不可能想太多,你只能争分夺秒、提高警惕,抓住任何一个可能求生的机会。在这点上,我觉得西方人至少是诚实的,求生的欲望是本能的,希望和绝望这种东西的感知力与国别无关,为什么某国的战争片总是一方勇敢无畏,另一方胆小如鼠呢?炮弹飞来,傻子才不怕,才不躲。

所以,坐在影院里,天佑一直努力在跟着角色的思维在思考。码头上的海军军官在想什么?陆军军官在想什么?沙滩上的士兵在想什么?开船去敦刻尔克的男人在想什么?他的儿子在想什么?那个在潜艇袭击中被吓破了胆的士兵在想什么?空中的两位飞行员在想什么?在码头上质问飞行员你们空军哪去了的士兵在想什么?码头上,低头给士兵分发毛毯的老者在想什么?那个因为意外死去的17岁的男孩临死前在想什么?当看着德军战机正向自己俯冲下来,闭上眼睛的海军军官在想什么?

当飞机没油了还奋力击落敌机的飞行员本可以跳伞,但最后一刻他选择了迫降拉上舱门那一刻在想什么?当天佑换位从每个角色的角度想了一遍后,我忽然得出一个结论:习惯了看《战狼2》的某些中国观众不配看这部影片。

这应该是一部很多中国人难以理解的影片,长期受到中国那种充满英雄主义和胜利场景的浸淫中国人不会理解几十万人被困海滩上,英国只能一艘船一艘船的派;中国人不会理解普通英国士兵面对炸弹和子弹为什么那么恐惧;中国人不会理解英国民船为什么那么勇敢,会在敌人的炮火和轰炸下义无反顾地驶向敦刻尔克的海滩;更不会理解一个意外死亡的英国男孩为什么会成为英雄;中国人也不会理解英国人对伤兵的优先和对尸体的尊重;中国人不会理解英国飞行员为什么那么勇敢;中国人也不会理解英国军官为什么要坚持到最后。

总之,这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这种价值观不是所谓的西方价值观,而是人的价值观。我相信,换个场景,譬如在当年的中国战场上,在中国军队撤离的时候,中国将军是怎么艰难地下了撤退命令?士兵又是怎样艰难逃生?老百姓又是怎么看着他们离去,当时的心情会怎样?我相信,很多感觉应该都是相通的。尽管英国人的文化素养要高一些,但是,当年的国军军官和政府官员的素质也不差,他们对百姓的爱也不会差到哪里?离开自己的国民,谁的心情都不会好;面对死亡,谁都不会不脊背往外冒凉气。



只有没有思想,只有没有人性的人,才会觉得战争是一场胜利游戏;只有没有恐惧感,只有缺乏基本的求生欲望的人,才会对死亡无动于衷;只有玩偶才会成为某只大手下的工具,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只有僵尸才会勇猛地向前冲锋,无所畏惧......不反思、不反战的战争电影,都是不是优秀的战争类电影,都是宣传工具;不晓得战争的残酷,不知道如果你死了,或者亲人死了就是难以忍受的痛的观众都不是真正的人,都是某种“僵尸”。

任何的将残酷的地狱用庞大的经费包装成酷炫的表演舞台的导演都是别有用心的教唆犯;任何将绝望、痛苦、血腥、死亡描绘成正能量的爱国主义的编剧都是实施毒品攻击的凶手;任何把无知当有趣、以为死亡以后还可以满血复活的观众都是战争到来时一定成为炮灰的傻缺。所以,中国观众只配看《战狼2》那种美化战争、浮夸祖国强大的宣传片,没资格看《敦刻尔克》震撼人心灵的没有美女的反战电影。

至于天佑那位给了《敦刻尔克》差评的朋友闻正兵,他并不是三观有问题,只是他对诺兰在时间线上的剪接有微词,对《敦刻尔克》场面不够宏大有些失望,毕竟是他被大制作惯坏了,看着诺兰用那区区一千多个人表现敦刻尔克沙滩上的四十万人觉得视觉上不够冲击,觉得诺兰用那么几艘船来表现当时海上的残酷不够花哨吧。

总之,《敦刻尔克》的目标观众不是习惯了《战狼2》这种爱国主义影片的中国人,他的受众应该是正常的人,是那些听见爆炸声会本能地趴下、被子弹击中会痛苦的嚎叫、在即将沉没的船上要拼命往下跳的普通人。至于那些面对死亡可以鼓掌,面对枪林弹雨不知道躲避的人,他们只配看《战狼2》,只配在类似吸了毒品以后的幻境中为别人送上大把的银子。因为他们过于狂热,思维过于受操控。

独立思考在这个国家是个稀有的思维方式,具有充满人性的情怀是这个国家的奢侈品。只有当我们的国民思维正常了,他们才有理解这部影片的可能性。现在,大多数国民不具备这个能力。

最后,我建议各位,去看看《敦刻尔克》这不有点像纪录片,很少台词的影片吧,它会告诉你在战争中,谁都是无助的弱者;它会告诉你,战争不仅会索去你的生命,还会让你精神崩溃。那位船长评价那位被鱼雷攻击吓破胆的士兵时说:他也许永远也恢复不过来了!有时,你不死有时也会变成废人,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恐惧对人心灵的伤害。

当然,天佑也要提醒各位,当你听到这部影片里的中文台词“祖国”的时候,请记住,人家的原文是home或者freedom,中文为什么这么翻译?也是价值观的问题吧!

TOP

http://mp.weixin.qq.com/s/817c26eSH5Z9d9jq2BBjXw

敦刻尔克:我们不忍直视的现实世界的真相 | 冰川话题
原创 2017-09-04 张生 冰川思享库


与其说诺兰在这部电影里讲述的是敦刻尔克这个让人难忘的历史事件,还不如说他是在描述一个百慕大三角沉船的故事。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张生

在我眼中,《敦刻尔克》是一部失败的电影,这是一个比敦刻尔克漫长的海滩还要巨大的失败。

诺兰习惯玩弄的分散开叉的情节线,在这部电影里并未能做到收放自如,几条情节线间机械生硬的咬合所产生的时间线索的紊乱直接导致了叙事的紊乱,而单薄的人物,概念化的动机,使得这部电影很像一个以逃亡为主题的电脑游戏。

而主人公英国士兵汤米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逃亡,一直到影片结束还在逃亡。只不过,前面是为了逃命,后面却是为了逃脱自己逃命后受到的良心的谴责。

但不管是逃命还是逃脱因逃命产生的羞愧感,影片给出的理由似乎都非常的概念化,那就是要从战火纷飞的敦刻尔克逃回英国的家乡,这被简化的动机使得人物如同被设定的机器人,从头到尾都像在打通关游戏一样重复着一个又一个简单的逃亡动作。

这让人觉得影片纵然有再多的枪声,炸弹和沉船,再多的死亡,效果再好的IMAX影院,全球再高的票房,也不能拯救它的失败。



▲主人公英国士兵汤米一直在逃亡

在影片的最后,终于逃回英国的托米面对自发前来码头为他们送来面包,热饮,还有毛毯的民众时,他开始对自己的逃亡行为感到羞愧起来,他忍不住对一个送毛毯的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实际上除了逃命什么也没干。

但此刻我却忽然感到这是诺兰本人在借人物之口祈求观众的原谅。

他似乎到了影片结束之际才如梦初醒,和主人公一起意识到自己的这部内容空洞的大片其实也是除了逃命什么也没干,所以他才需要请求观众的原谅。而且,他对观众能否原谅他心里完全没底,因为托米注意到,那个安慰他的老人根本就没有看他。而这其实也是诺兰对自己这部电影可能的失败抱有的恐惧。

而我觉得,与其说诺兰在这部电影里讲述的是敦刻尔克这个让人难忘的历史事件,还不如说他是在描述一个百慕大三角沉船的故事。同时,这部电影也是诺兰本人的“百慕大三角”,他自己也深深的迷失和沉没在那片看不见的大海的漩涡中。

因此,我认为这部电影表现的也并不是逃亡的托米们对敦刻尔克的海滩的死亡的恐惧,而是诺兰对久已消失的百慕大三角式的灾难的恐惧。这也是诺兰在这部失败的电影带给我们的仅有的意义,也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对我们的如今充满危机的现实世界的一个不详的隐喻。



▲敦刻尔克大撤退(历史图片)

敦刻尔克是一个敌人无所不在但却又不能看到他们的存在的冷漠随机的世界,这里自始自终没有出现过敌人的面孔,他们的存在是通过不可捉摸的枪声,鬼魅一样的敌机,不期而至的鱼雷来象征的。

而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现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似乎人人都能感觉到有一种危险正在逼近,可我们却偏僻无计可施。我们就像那些想逃离敦刻尔克却又被搁浅在危机四伏的海滩上一样无法逃离的人们。

然而战争与暴力的来临却又总是突然的,没有任何先兆,就像电影院的人工的黑暗里突然间响起的清脆的3D枪声一样,让人猝不及防,经常有观众被枪声震响耳鼓以后还以为子弹打到了自己身上。

而敦刻尔克的海滩上没有尽头的排成纵队等待撤退的士兵和天空中寥寥无几的与敌人格斗的飞机几乎不成比例,以至于那几个英军飞行员与德国飞机的空中的格斗也似乎变成了脑海里的幻觉。而那些看起来能够给他们以获救希望的庞大的铁甲军舰却随时因炸弹和鱼雷的袭击变成了一口口埋葬他们的活棺材。



▲诺兰在拍摄现场(左)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这部失败的电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个世界当下所处的这个压抑的现实。我们就像是搁浅在无边无际的喷着泡沫的海滩上的逃亡的士兵一样,等待的只是绝望和从天而降的莫名其妙的炸弹。然后就是更加阴沉的天空,更加阴沉的海浪和随着海浪被带回来的漂浮的尸体。

诺兰对大海显然情有独钟,就像荣格把曼陀罗作为自己的精神分析的原型一样,诺兰镜头下的大海也可以看成一种原型。只不过,与曼陀罗代表着和谐与圆满不同,诺兰的大海是没有阳光的,荒寒的,可怕的。

在诺兰的《星际穿越》中这样的大海曾经出现过一次,不过这一次更加阴暗,害冷,还带着虚无的泡沫。这实际上就是拉康所说的“实在界”,它就是我们不忍直视的世界的真相,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荒寒而残酷的大海。

而影片中英国士兵们的存在的意义也并不是为了救助未来,即孩子们的生命,反而让孩子为营救他们付出了生命。正是这个故事使得最后丘吉尔的那段著名的讲话成了可疑的谎言。



▲《星际穿越》中出现的场景

这就是百慕大三角式的灾难,它没有理由,不可预测,荒谬,非理性可以理解,但却足以吞噬一切。它的存在象征了我们对世界秩序的不稳定所产生的不安,同时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恐惧。

它产生于冷战时期的分裂的现实世界和人们的内心的无序与焦灼,在冷战消失后它曾经消失过,但如今这样一个想象的场景在诺兰的电影里再次出现了。

只是,这一次它的名字不再叫百慕大,而叫敦刻尔克。

现在看来,实际上,它从未消失,而且只要有动荡的世界存在,它就永远不会从人们的心中和脑海中还有眼前完全消失。荣格曾经把冷战时期出现在天上的UFO解释为人们的曼陀罗心理的投射,它寄托了人们对和平与美满的生活的追求,那么同一时间成为话题的百慕大三角就是代表了人们对于纷落的世界可能产生的毁灭性的冲突的恐惧,即对于这个充斥着非理性的偶然性的死亡的世界的恐惧。

因为,同样是沉船,如果说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这个巨轮的沉没还有爱情给人希望的话,这部电影里的船的沉没则让人绝望,但也许这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现在人们的情绪。

同样是拯救大兵,如果说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里那些拯救大兵的大兵和被拯救的大兵还带着勇敢和责任的话,这部电影里的对大兵的拯救则让人失望,而那些被拯救的大兵也让人觉得可耻。

而这就是我们当下我们这个世界残酷的现实。政治家的慷慨激昂的演讲与士兵的溃败,还有民众的无知的英勇与牺牲,一起构成了这部失败的电影中的对现实的折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实习编辑  莫子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