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父母,一门课程

父母,一门课程

南通二甲中学的凌宗伟校长在面向教师的阅读导读中重点推荐了美国柯尔斯滕·奥尔森的《学校会伤人》,其中谈及“学校七伤”——创造力之伤、顺从之伤、反叛之伤、麻木之伤、低俗之伤、完美主义之伤、平庸之伤。纵观我们的学校,这“七伤”中总有那么一二,甚至全部被言中的。由这“七伤”联想到一生起点的家,又有多少是不伤人的呢?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但事实上,家,往往也是伤人的摇篮。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去承认去直面那个伤害你的环境——家。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那样的“病”根竟深埋“家”中。心理分析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精神病可能缘于婴儿期”“从潜意识中所唤起的一些被遗忘的事情表明,儿童是尚未被认识到的痛苦遭遇的牺牲品”。当我读到这一处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它与我原先的想法完全不同。儿童纯洁的心理状态所遭受到的如此严重的创伤是何等缓慢而持续。但人们从来没有认识到,它们是成人精神病的潜在原因——由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成人对儿童的自发活动的压抑而造成的,而其中往往是与儿童影响最大的成人,尤其是母亲。《情感依附》一书中提到,经历过两种以上创伤的儿童,在30岁以后的生活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而研究夫妇冲突的中德心理学家通过家庭系统排列发现,原生家庭里往往有相似的模式是以前曾经发生过的——女儿的行为经常表现得像妈妈,而妈妈就好像外婆一样;儿子们的行为表现得像爸爸……排列个案中呈现的方式是:女儿的背后站着妈妈,妈妈的背后站着外婆,外婆后面站着上几代的女性。这就如同齿轮带动和被带动。这些相似性缘于孩子的忠诚。
     是的,我们的孩子是极为忠诚的,忠诚到“神化”父母——认为他们是全能的,只要有父母在,就不必担心。“8岁以前,孩子的思考方式是充满神奇魔力的,不合逻辑的。”(皮亚杰)而孩子将父母神化和理想化的同时,也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培育羞愧感的困境。孩子在受到父母的指责和打骂时,会在身体和情绪上压抑自己,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继续拥有父母全能的保护。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面对父母的缺陷,会使他们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唯有顺服,才能免于恐惧。弗洛伊德将此称为“自我防卫”(包括否认、压抑、解离、理想化等)。这些自我防卫出现在生命早期且在潜意识中自动运作。故而,其危机是不易被发现的。所以,孩子对父母的不快乐都是同样的忠诚——当女孩有个不快乐的妈妈时,处于忠诚,他会寻找一种方式令自己同样不快乐。环视周遭,我们会明显地发现,孩子是如何延续着上一代的情绪。母亲常被冠以“伟大”一词。然而,伟大的母亲“病态”的不少——母亲们在成为“母亲”的那一刻起,在人格上就发育不良——缺乏对孩子的信任。而孩子是否值得被信任,就如同天地是否值得被信任一样,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常常觉得孩子会出问题——安全的、人际的、能力的……“病了且长久病着的母亲”把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经过“爱”的层层伪装后,变成了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所以这样一来,母亲就需要过度警觉才能保护好孩子。可这不是健康的爱。这种不健康的爱,不是个案,而是铁一般的强度空气一般的弥散。
无数经验和研究已经证明,父母与孩子,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制造了孩子最核心的人格。这个人格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和敢于享受的幸福。过去,已无法改变,但未来,我们可以选择。二胎放开的中国,教育需要变革的首先不是课堂,而是为家庭的缔造者——父母——不只是一个角色,而是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每一个准父母或已父母都应该学习的——你可以不学习课程中的导言与结语,但你必须学习如何不制造疾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