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原创 2015-10-23 李夏恩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ID:ibookreview
『与422000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女王:“你们都谈了些什么?”

首相:“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几个小时前,在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中国有望与英国签订承建英国高铁二号线工程的巨额订单的消息传来时,网上很快出现了这个戏拟的笑话作为回应。毫无疑问,这个笑话让人想到一个多世纪前,英国人试图向中国推销铁路时所遭遇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


晚清时代的中国火车

中国最早的铁路确实都由英国人建造,1865年英人杜兰德在北京永宁门外修建了一条“长可里许”的铁路,这引起了北京人的集体恐慌,“劾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致大变”。而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铁路,也是由英国怡和洋行主持修建的吴淞铁路,但这两条铁路的最终命运都是被拆毁——中国保守派的官绅用尽各种理由和手段阻止铁路进入中国,相信洋人在华修建铁路用心险恶,乃是企图将势力通过铁路深入中国腹地,从此华洋杂处,“坏天下风气”,使广大对政府耳提面命的“良民”成为不服政令的“刁民”和“奸民”。

但现在,中国不仅早已接受了西方来的铁路,甚至还将比原始铁路更为高级的高铁卖给一个世纪前曾将铁路推销给中国的英国。情势似乎完全反转过来,而习近平主席应英国女王之邀访问英国的事件,也让人追想起一个多世纪前另一位中国高官访问英国时的情景,在爱国者看来,两者可谓霄壤之别。


《伦敦新闻图片报》所绘:李鸿章抵达英国,在南安普顿港上岸

1896年8月2日,当李鸿章从安南普顿港登陆英国时,在他面前的应当是一个老大帝国惨淡的末路——在上一年清日战争中,中国惨败,签订《马关条约》,丧师辱国,所以,作为一个战败国,他在国内所遭受的讥笑和轻蔑也应当延续到国际舞台上才对。但实际上,当李鸿章踏上奉使游历欧美之路时,却处处包围在欢呼和掌声中。就像战争中中国报刊大肆鼓吹的中国必胜论一样,李鸿章在国外所感受的也是西洋列强对作为一个大国的大清帝国无比的尊重和敬仰,这一点从各国高规格的接待标准就可以窥出一斑。随行的人员特别喜欢将这些盛大的接待过程细致入微地记录下来,发回国内,成为大清帝国和他的代表李鸿章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尊重的直接证据。

“君主特派高大而华美之礼舆四辆,各配双马,御者皆穿大红号衣,业已预伺道左”,李鸿章访英伊始,就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着实令人兴奋不已,而记录者特别记下当时“英国民人”对这位大国伟人的热烈之情:“闻风而来者,获见仪容,纷纷脱帽高呼,同声欢忭……当降车入门之际,门首之围观而欢呼者,一如其在车站前”。如果当时有媒体跟拍的话,一定会给英国安排李鸿章居住的考登侯故邸大门一个特写:“门内旗杆改悬中国旗帜,黄龙飞舞,益壮观瞻”。

当然,这次访问的重头戏,是拜见维多利亚女王陛下。这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被称为整个欧洲的老祖母,几乎所有欧洲的王室,都是她的子孙辈,她不仅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势力最强大的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同时也是维系整个旧世界体系的中介和象征。19世纪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与今天并不完全相同,维多利亚女王在政治上所发挥的显性和隐形的影响力是今天英国王室所完全难以比拟的,她会参与所有机要,对大政方针发表具有最终决断力的意见,所以,8月5日这天,在阿斯本宮,李鸿章所拜见的是全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统治者(当然,和慈禧太后对政治直接而绝对的支配权力相比,后者还要稍逊一筹),中国方面是如此记录这次会面的:

“既至正殿,傅相向上肃立。仰见君主端坐金漆椅,身御玄衣,首披白纱,左臂系白罗带,下悬金盒,已故驸马都尉德亲王小影在焉。君主之左,太子太孙妃、皇族爵妃及宫主、郡主、县君、乡君等诸贵女;其右,则太子、太孙暨拜德上公;其后,则宫中给事之男子,皆雁行序立,肃静无哗”。


李鸿章面见维多利亚女王

晚清读者读到这段描述时,脑海里所浮现出的,一定是戏文里上演“皇上戏”时的上朝情景,甚至连宣人上殿的礼仪都完全相同,只不过在中国是一位太监,而在英国则是首相。但接下来的礼仪却不尽相同,李鸿章没有像面见中国的慈禧太后那样行三跪九叩大礼,而仅仅是“行三鞠躬礼”,就像同治年间西方使节第一次觐见中国皇帝时的礼仪一样,而礼仪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西方对华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

这次觐见尽管在中国国际地位的意义上相当重要,但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却只是依礼答仪,李鸿章先用华语朗诵一遍给女王的颂词,然后再由他的长子李经方翻译成中文再念一遍:“上启大君主,使臣奉本国大皇帝钦命,航海至大英国,敬问大君主起居万福,圣寿无疆。今日使臣得觐玉容,更蒙礼接,实属三生有幸。更愿两国之交,永敦辑睦”。这些颂词听起来,和一名典型的中国官员在大朝会上对皇帝的颂词别无二致,而女王在接到国书后的答言经过中国人转译也变得像慈禧太后对臣下的“鸿慈训示”:“卿跋涉长途,远适我国,朕甚喜卿之至。卿言中英辑睦,正和朕意。”

这就是李鸿章与维多利亚女王对话的全部内容了。但其中的一个细节却可以体现出中英双方对对方的理解方式的差异。觐见之后,太子妃亲自为李鸿章和女王拍了一张合影。李鸿章想要为这张合影拟一个题跋,但根据谢濂在《劳谦斋公香随笔》中的记载,他却踌躇未下笔,最后是由一位叫林怡游的随员代拟题跋,是集杜甫诗中的两句而成的联句“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李鸿章“阅之大喜,盖上句切合女皇,下句切合肥之姓,典雅庄丽,而皆杜诗成句”。

但在译员罗丰禄将其翻译成英文时,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误译,因为他将“瑶池”翻译成了“伊甸园”,所以中国的女神“王母”,自然也就成了“圣母玛利亚”,而李鸿章所送给维多利亚女王的国礼中恰好有一尊大麻姑献寿的像,所以女王理所应当地将这尊麻姑像理解为中国风格的圣母像,“大为高兴”。

一般人可能并不理解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究竟有何宏旨,但实际上,在大英帝国这样的西方帝国眼中,帝国的扩张之路不仅仅是攫取资源和拓展市场,更重要的是传播帝国的文明,教化那些未开化和半开化地区的野蛮人,而帝国的文明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基督教信仰。所以教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让这些野蛮人皈依基督教的过程。在西方列强划定的文明版图中,中国实际上被划在半开化之行列,因此,当李鸿章所致送的麻姑像被当成圣母像后,自然显示了有一个半开化的蛮族规划于西方帝国的教化之列。

但李鸿章对此一无所知,中国方面的报道则将这一切看作是“英廷接待之优,尤属隆施异数”,故而李鸿章“至为欢喜”地接受了女皇赐给他的两具轮椅。他认为这两具轮椅乃是女王“嘱巧匠为造两椅,专合老年之用……此皆英匠别出心裁之巧制也”。但另外一位谙熟西方的随员却从中看出端倪,因为轮椅“实在是一般医院病人所用者”,并非是李鸿章所认为的专为老年人制造的巧匠奇器。当时中国所谓“病夫”的名声已经由严复、梁启超这样的中国公知创造出来,并且大力推广,所以这两具轮椅的真正意义,恐怕也不仅仅是文化之间的误读所能解释的了。


佩戴维多利亚勋章的李鸿章和英国首相合影

尽管这次女王的接见其实只是外交礼仪上的虚应故事,但却足以满足一个刚刚遭受重挫的大国的虚荣心。李鸿章在英国最后的荣耀是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他的是伦敦的金融界巨头——汇丰银行,地点则是在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举行地水晶宫。在这次博览会留存至今的一幅油画上,你仍可以在上面发现一个中国官员的形象,作为全世界各国向大英帝国献礼臣服的代表之一出现。而这场欢宴多少是有意无意将那场博览会上虚构的场景化为现实——“主宾几及三百人,门以外车马尘腾,宮以内簪缨云集”,一番觥筹交错之后,李鸿章看了专为他准备的烟火表演:“既有铁管通入自来水管,激发冰丝万道,复映以杂色电光。满园更遍悬百色花灯,皆使人神迷目眩”,最令他“喜动颜色”的是烟花竟然放出“火书华文”的“李中堂福寿无疆”字样。

但别具意味的是,这场绚丽的表演其实并非西方人所操持的,而完全是中国人在遥远的异乡逢迎称颂这位钦差特使的独运匠心:“公司中购用中华爆竹,寻常岁以百墩计”——这也是中国在一个多世纪前向全世界推销的最炫目的特色商品了。在事后,中方报道特别提及这场盛大的宴会所费不赀:“共糜英金至六千磅之多,以丙申腊月市价合算,每英金一磅抵华银六两一钱一分,实共需华银三万六千六百六十两”,这当然又被当成是大清帝国国际形象和李鸿章本人的又一次胜利:“英商之推重中堂,即此可知其诚意矣”。


李鸿章

也正是在这次访问中,李鸿章向英人保证,一定会在中国大力引进铁路:“凡本大臣在欧学得之诸课程,口必大开,喉必大响,必佐大皇帝于统辖之全地,用公平妥善之法筑造铁路,行驶火车,甚至极远极难之处,无不有四通八达之路,以运土产而便行人。此盖贵国首创之极可夸美者,吾华乃步其后尘也!”

慈禧太后:“洋人和你都谈了些什么?”

李鸿章:“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李夏恩,编辑:禽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