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85后杨太太的成长日记——愿在每天的祷告中记念他们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https://mp.weixin.qq.com/s/0a26UK-V4ypfcDJrkHc18A
杨太太 | 共学之难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7月20日


由于之前的学校遇见了一些问题,我们尝试共学了半个学期,最后以分道扬镳而告终(当时的情况可见《在家共学的初尝试》一文),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大家各奔前程。

对我个人而言,我倒并不觉得这是失败,因为不合适而分开,对每个孩子都未尝不是一种更优选择。从某种角度说,我非常感恩我们父母和孩子都能够有机会尝试这样的一种学习形式,从中受益,也对自己所期待的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知道共学因为提供了社交,具有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父母的压力和焦虑,仍然是很多家庭的首选方式,所以我也想把这中间的一些困难记录下来,愿其他选择共学的弟兄姐妹可以少走弯路。


共学的基础

我认为共学有3个最重要的“共”:

一、孩子的水平是否能够共学?

这个事儿很容易理解。举个极端的例子,若一个孩子六年级,一个孩子大班,这俩孩子或许可以在同一个地点读书,但是肯定是没有办法“共学”了。

但是两个孩子年级一样,是不是就能共学呢?也未必。同样是二年级的孩子,有的过去是在体制内学习,英语还未入门,有的已经浸淫在英语环境中多年,某些学科可能还已经超前了。

我们共学的实践,似乎比上面的情况要容易一些,可也有复杂的一面。我们的孩子过去都是同一个班级的,照理来说,大家水平应该差不多,但实际上上下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有的孩子实际上已经提前理解了很多内容,课程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有一些简单;
有的孩子有一些学习习惯上的问题,越上差距就越大,父母在家跟得也很辛苦;
有的孩子基础有一些问题,但父母不知道要怎么帮他们跟上等等。


孩子学习类型的差异

写到这里,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之前看了一本书,里面有提到孩子的学习类型:
有的孩子是视觉型;
有的孩子是听觉型;
有的孩子是动手型。

在学校里面,读书读得好的往往是听觉型的孩子,在共学里,进步最大的则是视觉型的孩子,因为除了老师上课,共学还增加了很多视频课的视觉刺激。但是动手型孩子往往是最吃亏的,因为在各种学习类型的孩子里面,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动手加深记忆。

我自己带数学课的时候,上的课程里面老师有让孩子动手摆弄材料来学习加减法。我发现听觉型和视觉型的孩子其实对这件事兴趣很一般,甚至有孩子直接问我可以不可以跳过这个步骤,直接做题目。

但是动手型的孩子就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他们会花很多时间来尝试——但传统的学校教学,对这些孩子的需求无法满足,因为有课程进度,他们动手的时候,其他孩子也很无聊,老师没有办法等他们太久。

可惜的是,动手型孩子的家长往往也不了解孩子的特质,有的家长会给孩子戴一顶帽子,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而动手型的孩子在这种长期的比较和打击中,也变得对学习失去信心。

明白了这个分类以后,我觉得我家老大可能是听力/视觉型的孩子,但老二就更像是视觉/动手型的孩子。我晚上在家给老二上课的时候,就特别尊重他动手的时间。而且我发现动手型的孩子一旦明白了以后,其实记忆长度比其他类型的孩子要长,也就是说,他们对知识一旦掌握,就很牢固。

所以我自己窃以为,动手型的孩子,除非是和同类型的孩子一起学习,不然就极需要父母老师的单独关注。这类孩子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共学,可能都无法获得量体裁衣般的教育。


二、家长的理念方式是否一致?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觉得最容易起冲突的是两点:

家长是相对更崇尚快乐教育还是相对更倾向严格教育。

我自己是更倾向严格教育的。我觉得学习本身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事,快乐的不是载种过程,而是收获结果的时候。当然,我不会故意搞得孩子很辛苦,但是我教育孩子周一到周六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如果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白天她自己时间没有好好利用,我是不会同意她晚上不做这些作业的。或许当天晚上是会做得很晚,但是假以时日她是能够养成习惯吸取教训的。

共学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家庭和我的观点并不相同,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要说孰优孰劣,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但当不同家庭的理念起冲突的时候,其实对孩子也不好。

我们共学的时候,每个家庭对作业的理解不同。我觉得共学不是混混过,每天要阅读,也要做作业的。但有好几个家长反映,作业太多,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太长,所以就没有阅读的时间了。因为阅读更重要,所以部分作业就不做了。

我本身是不介意其他孩子不做作业的,但是我也确实看到有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偷懒和懈怠的借口,这些往往又是他们自己父母的盲区,老师不论如何解释,家长除非自己教学,很难体会其中的问题。

家长对请外教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这也是我们共学中间最大的一个问题。有父母对请外教是持反对态度,有父母则把外教视为是孩子学习的必须。一开始的妥协,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就成为了观念冲突的焦点。

我个人对请外教这件事是一个折中的态度,所以两边家长的态度我都能理解:

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视频课本身是非常高质量的外教授课,而且这还不是枯燥的远程课程,视频课的外教会很贴心的在适当的时候提醒PAUSE,视频里还会辅之以动画等等。我觉得看视频课本身就是请了外教在家了,孩子对这些课程的掌握度也很高。但如果请外教来线下讲课,价格是一方面因素,外教本身的素质,外教是不是愿意备课,外教对课程教授内容的全面性,这都会是问题。

但对于想请外教的家长来说,他们认为外教具有和中国老师不同的思维模式,对课堂活跃度有一定的把握,对孩子的口语提高帮助很大。如果光靠视频课,无法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家长也担心,如果没有外教,孩子的口语水平会下降。所以不但要找外教,而且要找母语是英语的外教,外教的品格和爱心当然也是考量范围。

因为我们最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外教,所以这也是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地理因素

大家在哪里上课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我和龙树弟兄很谈得来,我对他的中文教育也很认同(可以参考他写的《【全职爸爸龙树】在家教育中文教材及教法实操秘笈(实景多图)》)。但他不可能来上海,我也不可能去北京,所以也没法调和。

即使是在一个城市里,大家也有不同的生活轨迹,比如在上海,即使住在同一个区,也不容易凑在一起。毕竟除了孩子读书,家长的生活工作,教会的远近,交通便利程度,租房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就我们自己而言,因为三个孩子的接送等问题,我们不太可能在家里附近之外的地方共学,这也给我们自己制造了很多限制。
  
我觉得上面的三个“共”里,各家至少要有一到两样是非常一致,才可能长期共学。但只要有一样不能调和,那或许就没法继续了。


实践操作的问题

上面这些可以说是共学的基础。有基础,人就能凑一起。

但人凑一起以后,日常的具体操作,也是一个难题。

从共学的互利性来讲,共学能给家庭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
省钱。经济角度是否好过自己弄?
省力。通过家长见的时间调配是否能够事半功倍?
省心。孩子的学术是否能够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因为孩子的叠加,省心省力省钱不一定是看起来的这么简单。比如在家里自己学习是没有房租的,但如果共学,可能就要租房,那经济成本其实反而是会增加的。

还有如果自己孩子是相对省心自觉的,那家长教其他相对顽皮的孩子的费心程度也是成倍增加的——这中间的协调就并不容易了。

显然,大家在考虑共学的问题上,不能只考虑自己家的省钱省力省心,也要考虑别人家的这几点,即“我能提供什么给别的家庭呢?如果已经脱离了学校教育,还只是单单指望别人来教好自己的孩子,这可能就会成为一种不现实的理想。

不在体制内的教育,好像是负重前行,背着自己家的行囊前行已经不易,若非有特别的异象和带领,一般没有人能够长时间再多背负一个其他家庭的重担再走的。

我之前参加了不少微信群,微信群里的家长都是在体制外谋求另外一种教育方式的。但是可惜的是,大部分的家长都对“亲力亲为”这四个字心怀恐惧。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脱离体制好像已经是走了很大的一步了,然后就是要想尽各种办法找到一个主内的学校或者是共学。如果主内的学校或者是共学也满足不了自己的期待,那就绝望了,只能再送回体制内了。对于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件事,一些焦虑的家长总是门外打转,诸多迟疑,不愿尝试。

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艰难那么可怕(也再次推荐一下婉茹姐妹的《学历不高的父母能在家教育吗?》一文)。

真正能够彼此建造的家庭,恰是那些自己亲自实践教育的家长们。我自己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结识了一个浸信会的家庭,与他家深入交流往往能有不少鼓励和启发——这是我自己最近最感恩的一件事。

TOP

https://mp.weixin.qq.com/s/7_KN_M6ovogqxmk6bbVhWA
杨太太 | 34岁的中年危机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1周前




我今年34岁,实足年纪。好像到了我这个年纪的女的,已经不行说虚岁了。

我从今年开始长白头发了。以前也长,几年长一根。今年开始一个月长好几根。更可怕的是,原来白头发不是黑头发变的,是新长出来的。看到头上都是细细小小的白头发,让我心里一惊。

杨先生倒是蛮好的,他总是拿日本女人安慰我。他觉得30多岁就不要和20出头的小姑娘比了,30岁有30岁的美,40岁有40岁的美,日本老太太到70岁也自有一种优雅。但是看着日本老太太70岁那个腿脚虎虎生风的劲,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比不上了。

明明是盛夏,心里却生出了秋天的悲凉。

我问一个朋友,我这不是中年危机。

朋友很肯定:对,这就是。




我朋友圈里的朋友大概都到中年危机的岁数了,所以时不时会看到大家转一些文章。之前华某公司裁员35岁以上的员工的新闻,常常让我有错觉,感觉明年自己就要失业了。

但我师兄看到这里大概要喷饭。每年我们刑事律师最忙的时候就是在暑假,但我今年暑假常常不在办公室,一副老吃老做的样子,好像自己一百年都不会失业一样。前几年我师兄偶尔还说说我,机遇就这么几年,错过了就没了。最近估计他已经对我放弃治疗了。

我倒无所谓机遇不机遇,只是看他忙得像旋风,我都帮不上,心里也很难过。

我也是没办法。孩子这几年,都是关键的时候。每天从看守所一出来,我就直奔回家。上海有个热帖,叫八万月薪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因为没有八万月薪,所以我选择暑假自己鸡娃。




鸡娃又是另外一个话题。还有一个热帖说,上海滩成功人士只有两种,一种是孩子优秀的,一种是没有孩子的。这种话听听笑笑就好,但是孩子的教育确实也花了我很多时间。而且这些时间就像无底洞,也不知道花下去到底有没有效果。

我感觉自己比起很多妈妈已经是幸运的了。杨先生绝不是丧偶式育儿。但是他对教孩子知识这件事确实没想法,所以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照顾我们饮食起居,帮我分担家务,对了,还有帮我缓解焦虑。杨先生也不容易。

有个姐姐说,又可以工作,又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教孩子,月薪18万的日子也没你好。

哎,准确地说,是月薪18万可能也没我累吧。




其实累也不是34岁的主题。尤其像我这种劳碌惯的,34岁以前也没轻松过。

34岁最难过的事,大概是发现说出口的话没有办法挽回,做错的事没有办法弥补,伤害的人没有办法说句对不起就一笑了之了。

有时候在路上走着走着,会想起以前做的傻事蠢事坏事破事。天哪,自己以前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发现自己34岁了,竟然没有办法面对自己过去的人生。

有时候半夜会难过得辗转反侧。24岁的时候想起来一些蠢事,大概会发个消息给对方,认真解释一番。但34岁的我,做不出这样天真无邪的事。所以错的,也只能放在那里。

这还不包括那些坏的。人做的坏事一般都是和蠢联系在一起。要承认自己是一个又坏又蠢的人,也真的不太容易。

无法自我接纳,才是中年危机的主题。




除了不能自我接纳,迷茫也是中年另一个症状。

教育孩子也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不是对的。工作也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不是值得。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迷茫到,很认真地在考虑是不是要放弃这份工作了。做刑事律师,大概是整个律所最没成就感的一个专业了。有人问我,你们打官司的胜诉率是多少?我笑而不语。这个话一听就是外行,刑事律师说什么胜诉率?治疗癌症的医生你问他治愈率?全律所能和我们PK一下的大概只有行政法团队了,他们代理民告官,个中滋味估计也很酸爽。

我甚至还为这件事和老大聊过。我觉得我做了好多事,但是最后什么结果也没有——其实这也是有点不客观的情绪话,想想我也做过一些结果也还可以的案子——只是对比之下,我若把这些功夫花在鸡娃上,孩子们长得不知道该有多好。

老大让我不要在工作上找成就感。工作也是为了主。




没头没尾的文章是本季的特色。

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结尾。可能就像20多岁的迷茫,活到了30岁就自然好了。34岁的迷茫,大概等到40岁就自然好了。

就把这些迷茫记录之。


各种升华的读后感

苏姐妹的读后感

你是庆祝你总算青春期告一段落进入中年危机了。不能总让我们危机,你也尝尝味道。

我们本来就都是又蠢又坏,只是以前要么不自知要么体会不深,认识主越多越认清自己,从这个角度看,不知如何自处倒是值得庆幸的好事儿,要老觉得自己跟朵花儿似的,我们怎么会需要主耶稣呢?

桃乐丝姐妹的读后感

我觉得人看自己就是会觉得很悲凉的。

但是在悲凉里,要知道神是必不撇下我们。祂也会负责到底。

杨先生的读后感

其实我在四五年前也有你这样的感受,不能接纳自己,也总是想起以前做的傻事。有时候会觉得有一些事当初如果是这样选择,是不是结果就会不同了。

刚好那段时间我也在学习自我接纳,我意识到既要学习接纳现在的我,也要学习接纳过去的我。过去我所做的傻事坏事,也和我所做的好事一样,一并成就了今天的我。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认清自己的软弱和罪。而这个过程,是能够帮助我们更亲近神的,因为为我的罪付上代价的是主耶稣。

我觉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何况我们过日子也是靠神的恩典。若不是靠着主,就光凭我们这两个人,哪里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阅读 1.8万
在看140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43
吴晓岚

杨先生真的是个宽厚知足的人。
97
Angela Lee

20岁的时候,担心自己过了30岁没车没房没老公有的除了年龄就是眼角纹会不会很惨...今年32岁,一次别离让我意识到人生从来都没有来不及的开始,瘦到了96斤,皮肤变好了,记忆力比高考时还好,一个月背完了托福单词书,陪大学同学准备司法考试,买了大提琴,尝试一下无师自通……我庆幸我别离的痛苦不是用心灵鸡汤和放飞自我去解决,鸡汤只能让人进步三秒钟,沙漠开江河的事只有耶稣可以成就。

毕竟,祂说:

我来,是要让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直到你们年老,我仍这样;直到你们发白,我仍怀搋。我已造作,也必保抱;我必怀抱,也必拯救。
70
皓敏

我34年的时候是全职妈妈,35岁再生了一小妞。这8年在家很值。做手工、讲故事、一起选料做衣裳,做烤巧克力饼干。感情就这样培养出来了……现在空巢了,看看他们个个都像模像的,心得安慰满足。 这就是生命的传承了。年轻的姐妹们,带着上帝给你们的恩典,爱心耐心恩待家人孩子。再一眨眼就快60了

TOP

https://mp.weixin.qq.com/s/WDv1KKJJT-hiVCMURAkPMg
杨太太 | 我们教养孩子的目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7月25日


对基督徒来说,教育孩子的目标大多都是教育他们“以神为乐”、“为神所用”。

但是教育孩子不是喊喊口号,我相信虽然我们的大目标是相同,但是每个家庭在这个大目标下,制定自己家庭独特的小目标,也会对生活产生一些指导作用。

我和杨先生过去在生活的大小事上都没什么目标,遇见事我们朴素的想法,就是我们尽量做一些我们觉得对的事,我们也尽量教导孩子去做一些我们觉得好的事。就酱。

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途中实际上会遇见很多复杂的情况,往左走有往左走的好处,往右走有往右走的好处;亦或是,往前走感觉很迷茫,往后走又觉得无路可退;还可能是,往上走有明显的缺点,往下走的损失又无可避免。不一例举。

我相信每个家庭虽然遇见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多多少少也都遇见过这些困惑。在这些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作出所谓的“最优选择”,就只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奔跑。这个过程中有执着也有舍弃,但首先,明确家庭教养孩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显然是很要紧的。


我们家教养孩子的目标是:希望孩子有开阔视野,有一技之长,将来他/她不论到哪里都可以扎根生活。

怎么会定这样一个目标呢。

我自己遇见过很多朋友,对自己现在的单位不满意,却对换工作这件事有一种巨大的恐惧。若是那些拿着铁饭碗的,这个选择对他们来说就更为艰难;很多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开始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而彷徨,仿佛自己的位置随时会被二十岁的年轻人所替代;很多人有钱想要移民却也不敢出国,因为不知道到了国外自己可以干什么。

我发现我自己过去所受的教育存有一些束缚的东西,好像人必须要活在某个框框内才感觉安全。这让我想起了我在野生动物园看到的火烈鸟,它们的翅膀都被折断,所以确实必须要在动物园里待着才安全,而且实际上它们也没有办法飞走了。想想动物园的名称居然叫“野生”,这何等讽刺。

我不想我的孩子是这样子的。


我和杨先生很爱看一个日本的综艺节目叫《全能改造王》,有一次看到一集是一个米国人帮助一个日本的搞笑艺人改造房屋。因为预算不够,所以要自己手动制作隔热材料。日本设计师演示了若干步工序,上下两层垫什么布,中间填充其他什么东东,好聪明好厉害,居然用很便宜的材料就做成了一大片隔热材料。但是这样的材料要70片,我当时就觉得,啊,天哪,那要花多少时间……

没想到那个米国人拿了几根废弃的木头,旁边打打敲敲,居然就搞出了一个半自动的机器。当时就觉得这个解决问题的能力实在是太厉害了。这让我想起我们小区里之前住了一对米国夫妻,先生也是去建材市场买了木板,自己回来打打敲敲就帮女儿做了一个滑滑梯。

这种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其实在父辈上还很常见,但不知怎么现在越来越少了。

英文里有一个词叫Pioneer,意思是开拓者。(这个词也有先锋的意思,所以少先队的翻译用的也是这个词)。我常常惊叹那些开拓者们的硬核的适应能力。造房子,开荒,种植,畜牧,开学校……几乎无所不能。如果打《文明》,开拓者也是我最优先造的兵种。电脑前一个按钮,他们就可以造出一座城。

在现代社会,在一个地方生存,或许已经不需要这么硬核了,但是能够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适宜的一技之长,仍然很好啊!
这个一技之长可以是语言:我认识一位弟兄,中英文都是母语,德语和日语也很不错,现在和他老婆在阿布扎比生活。
这个一技之长也可以是运动:我们之前在东北滑雪的时候遇见一个教练,我好奇地问他每年夏天干嘛呢,他说夏天他去海南岛教帆船。哇,我想他真的是全世界都能去了。


所以我对我家孩子将来的想法就是这样来的。

若是他们将来喜欢某一个地方,想在那里住,愿他们背起行囊就能过去了。
若是将来上帝呼召他们要去某一个地方传讲福音,他们过去以后,也可以像保罗织帐篷那样自己养活自己。

TOP

https://mp.weixin.qq.com/s/QkLA9S3hyaUpkh-BUNxJ8w
杨太太 | 我的信仰告白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1周前



最近某一个主日,我去了一个改革宗浸信会做客,看到了他们的小册子上,清清楚楚写了他们的信仰告白。









我觉得这样坦坦荡荡特别好。

是啊,大家都信救恩,大家都信审判。但是你信的那个和我信的审判,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呢?——若没有信仰告白,谁能分辨呢?




开这个公众号以来,我的信仰背景经常被质疑,有一段时间,还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我是某某异端的。

异端很多,我理解人家的警惕。

但我自己肯定不会觉得我是异端啊!可我也不知道如何表白自己,因为我的教会没有信仰告白,十年间也从来没有教导过神学。我以前不知道什么是使徒信经,别的信条就更不懂了。还有改革宗和福音派什么分别,浸信会和长老会什么差别,我也是最近一两年经过多位网友的教导,才晓得差别。

在和很多弟兄姐妹多次交流以后,我发现我和改革宗所信的确实是有一些不同的。但很遗憾的是,我平时只读圣经,对神学几乎没有研究,我也没有把握说我所信的一定是对的。

但我觉得自己所信的,没有什么必要遮遮掩掩,我可以坦坦荡荡地告诉大家。若我是错的,甚至真的已经走入异端,我也愿别人指出,更正我的错误。也愿神赐我智慧,让我可以分辨,让我能够借着真理更了解祂。




以下是我的信仰告白。

我与上面的这个浸信会所信的基本一致,但有几点不同:

1、  关于“限定救赎”的问题

关于IX这节,从文字表述上来说,我没有什么意见。我所信的和这个信仰告白一样,我也相信一个人信主,不是靠着自己。若不是圣灵感动,没有人有能力自己相信上帝。我也相信地球上只有一部分人被拣选。

但有一点不同的是,我知道改革宗认为基督只为了一部分人死,但我认为基督是为了所有人死了。

我知道在对于有一些人来讲,会觉得这中间有一些矛盾无法解释,我也知道约翰福音3:16的“神爱世人”的“世人”也可以翻译成“世界”,但我还是这样信的……

说句题外话。

我最早接触到的神学就是“预定论”和“限定救赎”。但清楚了这些概念以后,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对我的信仰生活产生了极大困扰:

我过去没有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单纯传福音,也把这个人交托在神手里,我觉得挺好。但了解了“预定论”以后,我在传福音之余,就常常产生消极的情绪:“是不是上帝没有拣选这个人?”——我当然知道这种消极是不好的,但是它好像盘亘在我脑海挥之不去一样。

其实,圣经本身对所谓“预定论”的表述是很美好的: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以弗所书 1:3-4 和合本

看,多么美好的经文。这原是极大的鼓励,而不是限制。

也是因为这个经历,我一直不愿意去多学神学。因为看到自己的里面的罪性,我觉得我神学了解得越多,恐怕未必会帮助我真的爱主,反而还会增长我的骄傲,就好像一个头重脚轻的畸形儿,头脑发达,四肢软弱。再次强调,我说的都是我我我我我自己,因为我了解我自己这个人的毛病。我完全不反对人家因为各种原因去学神学。(估计有一大波批评正在赶来,求轻拍。)


2、  关于成圣和重生的问题

我自己觉得我和上述信仰告白最大的分歧在于X和XI两节。我认同成圣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决定性的,一层是渐进性的。我也相信真的基督徒都是重生的。

我也认同一个人重生以后,行为是会有很大改变,但是,我不愿意用行为去论断别人有没有重生,我认为重生只和“信”有关。

对于我来说,我朴素的观点是,将来我在天堂看见的人,都是重生的。但是在那时之前,我觉得一个人是不是重生,只有上帝和她/他自己知道。

我理解从教会治理的角度来说,要有一些规矩,有一些人也必须被逐出教会。但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努力学习不用行为去论断别人,不要看到人家行得不好,就暗暗在心里想:“这个人还没有重生。”——啊,我觉得这真是糟透了。而且,我觉得论断别人的人,到头来也会论断自己啊:“我信主了还这么烂,我到底有没有重生?”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在批评弟兄姐妹,我只是单单不愿意自己落在这样的试探里。所以我一直在学习:圣经是对我自己说的,而不是让我拿来当小尺子去量其他人的。


3、  关于天国的问题

天国的问题并不在这个信仰告白上,从某种角度说,这也并不是核心的神学观。但是既然谈到了,我也一并说说我所信的。

我相信将来的天国不在现在我住的这个地球上。我相信我所住的世界是会越来越糟糕,将来是会被毁灭的。杨先生对此还有一个他自己个人的感动,他觉得有平行宇宙,天国在平行宇宙里的另外一个地球上。

我知道很多人诟病我这样的想法,认为这样的想法会带来“消极末世论”,就是会觉得如果地球将来都会毁灭,那么改变现在的世界就没有意义了。但我不这样觉得。对于我来说,因为知道这个世界是短暂的,所以我努力追求永恒里的奖赏。因为知道地上的所有的是暂时的,所以我愿把我的眼光放在永恒里。我也愿意传福音,总之,虽然我觉得天国在天上,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地上行义。




除了以上,关于其他的信仰部分,我所信的和上面的这个浸信会所表述的是一致的。

在此坦白我所信的,也接受大家的批评指导。



PS,

昨天我和我老公讨论这些问题聊到半夜十二点多。聊之前我还挺忐忑的,因为我发现我和自己教会里很多弟兄姐妹所信的并不一样,而我们过去又没有讨论过这些问题……结果没想到杨先生和我的观点居然还挺一致的。哈哈。蛮好,把他推出来,一起接受大家批评指导。

PS & PS,

我写这个信仰告白,并不是为了和弟兄姐妹争论谁对谁错,也希望留言千万不要发展成神学之争。因为讲真,我也不确定我肯定是对的。

但我觉得这些事没什么不可以说的,因为我就是这样信的。我想我这样说出来,讲不定很多遮遮掩掩的误会反而还解开了。而且这些问题平时很少有人告诉我,我也特别想要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置顶
万静雅

在基要的事上要合一,在不确定的事上要开放,在一切的事上都要有爱心。—奥古斯丁 我所认为基要的事就是使徒信经,若是认可这个,就是弟兄姐妹了,与他是哪个宗派无关。
11
作者
姐妹说得好。我也借此补充一点。其实我原来不知道什么叫“信仰告白”,有弟兄指出这样的标题可能会有狂傲之感,实际上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是“我对信仰的认识”,我非常赞同。我真的也无意在人家的告白上修改,只是因为缺乏知识和教导,我自己写实在是写不出来这么精炼的语言。我单纯想告诉大家我所信的,也愿意接受人家的指正,因为也没觉得我肯定是对的。所以也特此感谢大家的接纳。
24
置顶
路加

关于预定论的问题,路德宗一直有清楚的教导:得救是出于神的预定,不得救出于人的不信而不是神的预定。神预定在耶稣基督里救人。旧约有埃及法老的刚硬,藉着他对十灾的反应显明因为他自己的刚硬最终导致神任凭他刚硬以致沉沦。新约有卖主的犹大自己拒绝神的救恩。一方面救恩是神主动赐下的,同时救恩也是可抗拒的。可惜大多华人大多言必称加尔文阿民念,完全不提路德教会的观点。
14
作者
我觉得您这个表述和我所信的最为一致,我把您置顶了。很多人看到我对限定救赎有疑问,第一反应就是我是普救论者,这样望文生义就开始讲了,不太好。我也相信耶稣是为所有人死,但我也相信只有一部分人得救。再次说明。
5
王晓

虽然我们在不同的教会,但是所见略同呢,网上也有很多人说我们这个来自韩国的教会是异端,但我相信能遇见这个教会本身就是神的恩典,再加上人说的话本身也并不怎么靠谱,所以也不需要去理会。
74
作者
那啥,韩国有一个著名的异端,名叫“新天地”。我和他们信的显然是不同的,而且我也认同说这个教会确实是一个异端。我不知道您的教会是不是这一个,但是如果“网上很多人说是异端”,我认为还真是需要小心的。
22
Tu蜜蜜

我就特别信任您呢!无意中发现您的文章关注了,有一段时间天天看如获至宝。现在也追您文章更新,虽然我没有特定信仰,但您有信仰并尽量以身作则尊崇教义,真的很棒很棒!
45
作者
那还是为你信主祷告~!愿看到的人也都一起为你祷告~~
43
叔子

你说的这些我还不太懂。
    这是我的第二次留言,第一次留言时,我还没进过教会,读经也不是很认真。但今天看到你写文章了,我就想来告诉你,我进入教会赞美主听布道已经快两个月了,从刚开始的格格不入,觉得不好理解,看人家哭看热闹,就是哭不出来,以为哭就是心中哀愁,到现在,每次唱赞美诗我都会感动,我明白了,哭不是因为难过,是因为感动啊!被上帝天父的恩典感动啊!
   感谢杨太太,感谢上帝,让我一路跟着你,得以走入美好的路。我们不在一起,因为信仰,我们永远在一起。谢谢你!我爱主,也爱你!
35
作者
这么神奇啊……哇,弟兄你一定要继续坚持去教会哦
41
小z

【转发】我年轻时总是把信仰的基本要道看得平淡无奇,而对各式各样的神学争议趋之若鹜……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来愈能放下对这些争议和不解之事的探求(尽管我的理性依然无法接受一切含混之事)……现在我最为珍视、每日思想的就是教理问答中那些基础要道,它们对于我和所有人来说都是至宝贵的。——巴克斯特
35
施比受更为有福

我是改革宗长老会背景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派别?我记得唐崇荣牧师曾经说过(非原话),因为神是丰富的,人是有限的,人建立一个派别是因为深刻看见了神其中的一方面。
我觉得只要大家在基要真理上一致,就应该彼此接纳包容合一,不要去攻击诋毁和自己不一样的派别
17
作者
虽然据我所知长老会对浸信会还有很多诟病,但是你讲的我真的是认同的,哈哈哈
3
仰望星空

如果那个人是你的家人,是你的亲人,你会不会关心他/她是否重生了?
35
作者
我和你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好比我作为辩护律师。我的关注点就在于辩护,至于这个人判几年,这是法官要关心的,而不是我能决定的。所以我平时关注的点通常在于如何向这些家人传福音和为他们祷告,我不会去思考他们是不是重生了的这个问题。
1
jianping

对不起,样太,从你的回答看你是非常自已为师,不读圣经就随便指控异端!!  如果你是追求真理的 基督徒,请你贴出我的说明!
35
作者
你说我认为韩国新天地是异端那个啊?我确实认为他们是异端。随便你怎么骂我,我也要这么说。而且我还要说,说耶稣基督已经过时了,现在有个新的救世主的,都是明显的异端甚至是邪教。过去东方闪电也是这个套路。
4
ada秋

看到你们的困惑,好想基督新教的兄弟子妹们花时间了解一下天主教,虽然客观说天主教发展的慢些,甚至还被一些新教朋友误会为玛丽亚教…但是说到根基和教义方面是相当统一,2000多年来保持得如此这般至圣、至公,感谢赞美主。
33
作者
哈哈哈。讲真哦,我也曾经有你的想法,我也真的和天主教的弟兄聊了一下。但是我发现我所信的和天主教所教导的确实不太一样,尤其是祷告要带着玛利亚一起祷告……这点我真的不太能接受……于是我就留在了新教。但我也相信,天主教里是有真的弟兄姐妹的,我们将来也会在天堂遇见的。
13
施比受更为有福

预定拣选,虽然是一个奥秘,但我们却能看见其中上帝的主权。
耶稣为谁而死?祂只为那些祂在创世之前所拣选的人而死;传福音,就是为了去找到这样的人,而且这也是我们作为基督徒的责任。
29
作者
您讲得很清楚,但我和您信的不同。但我也把您的观点贴出来。
21
.

基督为全世界(全人类)而死,在教改家那里(包括加尔文)是合法的陈述(加尔文自己多次明确这样的表达过),在海德堡要理问答内也有类似的表述。 限定的救赎是后来的多特信条,和改革宗经院主义的发展产物,处理的是更加细致的问题。
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当教改家陈述基督为全人类而死时,大多数时候是指基督之死对全人类存在普遍恩典的益处:【提前4:10】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因我们的指望在乎永生的 神。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太5:45】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当多特描述限定救赎,基督只为选民之死时,更多是在强调代赎的彻底性和完备性(因此代赎范围必然是有限的)
但当今正统的改革宗(无论欧陆或者长老会),大多都同时持守:The free offer of Gospel的教义。这其实是多特原本就有的结论,含义是:神愿意所有人得救,福音的真诚邀请是面向所有人的,无论是否被拣选。意味着:【彼后3:9】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的指代对象就是所有人,无论拣选与否
19
万静雅

细读了一下,怎么觉得三个分歧都不是分歧啊,第一个并没写在信条里,感觉是不是交谈中的误解;第二条,推荐一本书,莱尔的《圣洁》、讲得挺清楚的、也不深奥,今年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了;第三个,其实也不在信条里,这个神学上目前也没停止争论,我倾向于神的国降临在人间,但我想隐秘的事属乎耶和华。ps:我现在就委身在一个改革宗浸信会,但我也不会认为改革宗比其他宗派更符合圣经或是更敬虔。我个人的信仰告白是使徒信经
11
作者
使徒信经我也信。而且我认为信使徒信经的就是我的弟兄姐妹。但是改革宗的弟兄姐妹貌似不是这么觉得的,确实使徒信经也说得比较粗......
17
程彬

使徒保罗经常讲到神的预定和拣选,目的是在于让人意识到在得救这件事情上,完全是神的主权和恩典,人没有一丝一毫可夸口的,是让人谦卑。其实每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会慢慢认识到,虽然好像是自己选择了基督信仰,但其实是神拣选了我们,甚至我们之所以愿意相信、能够相信的信心都是神赐给我们的。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只会更加的感恩、更加的谦卑。
5
作者
理解。也同意。但看留言和我有一样困惑的也不在少数。
5
Ruth

如果基督为所有人死了,又只有一部分人得救,那对于没得救的那些人,耶稣不是白死了么?这是在暗示耶稣的血对一部分人是没有功效的。
17
作者
你讲的这个是一个很常见的观点。但对我来说,这两者并不矛盾……耶稣是为所有的人死了,但是只有一部分人接受了他的救恩。但是我也同意这部分接受救恩的人,不是靠着自己,而是神的拣选。可能对你来说有点蠢,但我真的是这样信的......就像童女生子,三位一体,都不能用理性来论证......
2
Happy rain

其实我很理解你有这几点争议,但我不认同的你的观点,我认为这几个观点如果人不面对圣经基本上跟你的都是一致的。我的建议,这个教会我比较熟悉,既然你贴出来了不妨和牧者聊一下,不论谁对谁错,我的判断一定有收获。
16
作者
那啥,我就说一句:派别之间,甚至异端邪说,也都是面对圣经而来的......要举经文大家各能举一堆......完毕。
15
Sarah Xia

我一直认为 圣经像是一颗钻石,在不一样的年龄,能欣赏出不一样的美,从不同的角度也能感受到不同的美丽。
除了基要理论外(如三位一体,因信称义,耶稣死而复活,神再来的一天是未知等),其他的都不是绝对的。 但是也还是要提防异端邪教的。
在爱里,彼此包容是重要的。
如果因为自己所认为的绝对真理,而和其他信徒吵的面红耳赤,又有什么益处呢。
真理是上帝所决定的,我们不过是努力探索罢了,有谁能完全掌握神所决定的真理呢?
13
感恩

记得刚信主那会儿,我疯狂的读经。因为我想要知道上帝是谁,他做过哪些事情,我有太多问题需要在圣经中找到答案。信主多年后,我和领我信主的同事说,怎么我的困惑越来越多了?同事和我说一定是这样的。对上帝了解的越多,越知道自己的有限。没有一个解经家能说自己对圣经的理解是100%正确的。上帝很奇妙,圣经很神奇!圣经某些部分,上帝交待的特别详细,也很清楚明确,毫不模棱两可。但有些部分又似乎很吝惜笔墨,根本就是只字不提,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关于预定论,我曾经给我的发小传福音,当时她属于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她身边有几个佛教徒,一直让她信佛。最后她选择信佛,她告诉我,她最终选择的原因是:她相信是我的上帝拣选了我,而没有拣选她……她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我告诉她,上帝不愿一人沉沦,唯愿人人得救。耶稣是为所有世人死在十字架上,是在我们还作罪人(这里面包括所有人)时,他就为我们流尽宝血而死。靠着我自己,我怎么配得这恩典。我会继续为她祷告!
感谢杨太太有勇气能将我们这些基督徒的困惑、“争论”全部展示出来。对,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有困惑,对圣经有各种不同理解的真实的人。但我们对上帝的真实没有怀疑!
我认识的好几个不信主的朋友,就是通过杨太太的文章而愿意更多了解基督教。愿上帝赐福杨太太一家,保守这个公众号,通过这个公众号,祝福到更多的人!
13
Helen

我的信仰告白即是《使徒信经》: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
2. 我信我主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
3. 因着圣灵感孕,从童贞女马利亚所生;
4. 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5. 降在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6. 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
7. 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
8. 我信圣灵;
9. 我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信圣徒相通;
10. 我信罪得赦免;
11. 我信身体复活;
12. 我信永生。阿们!
3
仰望星空

如果你了解以后可能就会改变你的一些观点!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信仰的很单纯,可能觉得没必要了解那么多神学,只要好好信就可以了,了解多了反而容易产生骄傲的心理或者说不够单纯了。关于重生的事我想说,若一个人在世信主都不确定自己是否重生了,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了,那不是很可怕吗?圣经上说,信心若没有行为是死的,所以,悔改的信心必然带出悔改的行为,与悔改的心相称!
12
作者
1.改变观点并不一定带来生命的成长啊。2.我不去关心人家是否重生,不代表我搞不清楚自己是否重生啊。
2
James qian

随着信仰的深入,您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只是开始,其实信徒有没有受圣灵有没有重生,有经验的牧师还是能看出来的,重要的是要受圣灵,能够打通神人之间的通道!
12
作者
1、我觉得若是人家信的不对,就为对方祷告也温柔指正;若一个人不愿悔改,那就按规逐出教会或当他是不信的。但说来说去,我仍然觉得判断人家是否重生的意义并不大。2、您后面的那个表述,容易有一些误会。我自己是不相信圣灵的第二次洗礼的说法的,所以我也不是灵恩派的……但是我很同意圣灵的重要性

丹丹

天主教的祷告确实和新教的不一样。不过,信的也是独一真神,三位一体的神!至于祈祷,他们认为诸圣相通(类似天人合一,不知道我表达明白了没)就是说圣母玛利亚,诸圣人他们在天上的祈祷也和我们是彼此相通的,也是能帮助到我们的,我们也能为炼狱(新教好像没有)的灵魂祈祷,等等。。杨太太,就想听听你的看法,因为我也有困惑。。我好像也能接受
12
作者
我不能接受炼狱。我认为将来在天堂会遇见玛丽亚,但对她现在是不是能听到我的祷告持疑。何况玛丽亚也不是上帝,大家都拉着她祷告,她哪听得过来.....
5
思思

我也认识几个改革宗的弟兄姐妹,我也没学过神学,我一直觉得自己生命还很肤浅,所以一般读圣经读的比较多,其它的书我很少看,觉得自己的分辨能力没那么强,所以和他们争辩就很难,但我相信神是万有的祂知道人的心,我只是以简单的信到祂面前,也愿意委身我的教会,我也一直希望信祂的人在以后能够在真理上合一,一同荣耀祂的名,我们的神不在宗派里,而在我们的心里
11
作者
也借着您的留言回复各位改革宗加尔文主义者的弟兄姐妹:有人在信仰方面除了圣经很少读其他书,这并不是因为“傲慢”,而是因为“生命浅,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得懂”。有人不愿意讨论派别,也不是因为“傲慢”,而是因为“实在讲不过你们”。。感恩神给了你们很强的逻辑和思辨,谢谢......
1
jianping

耶稣来到地上就是给我们传讲天国的福音,启示录给我们揭示了人类最终的结局! 你说这些在圣经中没有明讲,不是重点,还和杨先生讨论出一个什么平行宇宙另一个地球之说....我只能祷告神赦免你对圣经歪解,不认真对待神的话,还自以为是之罪吧!! 谁都有不知之处,安静学习就是了,而不是根本不了解对方,就随便给别人扣异端!!!
11
作者
我们不知道将来天国在哪里。杨先生所谓的平行宇宙是他自己的一个亮光,我们把这个当是一个笑话分享的。至于异端么,我们觉得信使徒信经的就是我们的弟兄姐妹,对那个有修改的,原谅我的狭隘,我就真的觉得那是异端了。

丹丹

新教只谈到在世的人祷告可以想通,但是天主教更进一层,天上地下(就是灵界和世人)也是想通的,这样不是更圆满?
11
作者
这样说起来,东方闪电觉得闪电从东边发出直到西边,女基督已经被派来了河南。哇塞,我们和救世主在一个朝代,岂不是更更完满?——你看,这多荒谬。真理不是以是否完满为标准的。
11
Katherine Daniel

我和先生去的教会是浸信会,我读的神学也是浸信会神学院。很多宗派教义不同,但不妨碍爱神爱人做祂的工。杨太太,顶你哦,我和你的信仰告白是一致的!但我不是律师,口才有限文采有限,我不知道怎样去与别人“论”。总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尝试用自己的行为活出耶稣让我们活出的样式。如果有人连使徒信经最基本的真理都不赞同,那我更不会在其它经文上去“聊”。祷告继续祷告直到见主面....
10
郭信mike

我在美国一个比较传统的浸信会。我们教会牧师Rony 讲过这样一句话觉得很有感动。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因为是人,因为有限,我们注定有很多问题不知道答案。但是说到最后只有一个问题最重要,就是耶稣问门徒的问题, :“你们说我是谁?” 我们这个人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在永恒里是否与上帝有份。至于答卷上其他的问题,想不明白先空着也无妨,反正答对了这个问题有一天见主就全明白了哈。(林前13:12)
关于先定对错与否我不懂。但是
1.在教会中分辨教导是否合乎圣经是我们为自己属灵生命负责的表现。
2. 在教会中判断弟兄姊妹是否重生得救却不是我们的责任,很多时候这样的心反而是属灵骄傲的表现。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也应该按照上帝的话语去判断所听见的教导,却不必也最好不要随便判断别人是否得救。实践中,如果有弟兄姊妹的观点我们觉得不合圣经,应当凭着基督所赐的爱心诚实地指出来一起查考圣经,很多时候,上帝会借着这样的圣徒相通祝福我们,也祝福别人。使徒行传18:24-28 亚波罗被百基拉和亚居拉归正即为一例。
1
先林

姊妹,我不太明白你说的耶稣为所有人死的意思,好像你说的死和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赎不一样。假如耶稣的死和救赎有关,假如是为所有人死了,那似乎就普救论。如果这样,耶稣基督为何对文士法利赛人有那么多的指责?
今天读到以赛亚书41:8-9 ,
惟你以色列-我的仆人,
雅各-我所拣选的,
我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
你是我从地极所领(原文是抓)来的,
从地角所召来的,
且对你说:你是我的仆人;
我拣选你,并不弃绝你。

假如埃及人和那些钉死耶稣基督的文士法利赛人都能被救赎,的确是神的怜悯,可神的公义的属性如何彰显呢?

我越来越发现每一个有形教会都是不完全的,正如我们人不完全一样,这样才彼此搭配,不是吗?
9
作者
我相信耶稣为所有的人的罪死,但不表示所有的人都会得救啊!我相信只有一部分人得救的呀。但是不得救的那些也是因为神任凭他们心里刚硬,这并不妨碍我相信耶稣是为所有的人死这一点啊!
8
俞少钦

杨太提到玛利亚无法同时听取众信徒门的祷告,这一点特别有亮光。是的,如果一个人可以同时听取天下信徒的祷告,那说明他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这意味着她有神性(全知),这明显是违背圣经的教导。

圣徒相通是指活着的时候,人在圣灵可以彼此交通,并不是指可以超越生死还能交流,这样,不就是为交鬼打开了后门吗?既然可以与死去的玛利亚相通,岂不是可以和其他圣徒相通?若是某日我做一梦,一个新近过世的信徒带启示给我,我岂不是也要相信了?这种超越生死界限的相通说法非常危险。

圣经无论旧约和新约没有一处教导死人可以帮活人祷告,使徒书信也未提到玛利可以帮我们祷告这一说法,如果这方便法门是神赐给人的,使徒门岂不是要写下来帮助众信徒?因为保罗曾说:【徒20:20】你们也知道,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

玛利安娜~陶海琴

姐妹,那就是我们新教,唯独圣经,所以这么乱,教派6000多派,全世界大概
8
作者
唉,但那个祷告非得带着玛丽亚一起的教会,我确实也不能接受啊……
7
俞少钦

基本上我认同有限救赎,但是我认为这主要是从结果的角度来看的。

神确实只拣选了一部分人得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做逻辑推理说,因此神也就预定了一部分人灭亡。我觉得很多真理是不可以做非此即彼的逻辑推理。人得救是因为神的拣选之恩,但是人的灭亡却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罪",神不会叫无罪的人灭亡,人灭亡肯定是出于人自己的犯罪。

天国和地狱应该是一个属灵的概念,所以我从来不信什么网传俄罗斯挖到了地狱的传闻,也不信什么美国航天局拍到了天国。既然天国和地狱都是属灵的所在,怎么可能人肉眼可以看到拍到,既然圣经说耶稣拿着阴间的钥匙,怎么有人还信苏联人钻井能钻到地狱?难道耶稣关了地狱的门,人还可以靠自己钻到的?

所以我认为天国是一个属灵的概念,是将来要去的地方,不在地球上或者宇宙什么角落。

我记得有一位牧师说过,一个人要先好好学习福音,多传福音,这样,在理解一些艰难的教义上会有很大帮助,因为使徒门是先传福音,而不是先讲教义和神学,但是人在福音上有确实的信心,教义与神学是必须的,因为这个可以规范我们的信仰,也使信仰能被理解,这个叫做以信求知。
6
作者
神预定了一部分人得救,不能逻辑推理出,神就预定了一部分人灭亡——这句话尤为赞同
7
Lily Wang

关注你很久了,很喜欢你的分享和坦诚。坦白说,我以前跟你一样对浸信会的predestination很难接受,我也完全同意你所引用的约翰福音3:16节神是为全人类的罪死的,而不只是为他所拣选的信徒而死。我想指出的是,浸信会的教义也会非常同意这一点,同时相信神是有主权的神,祂在创世以先已经拣选了祂的选民,以弗所书1:4 说“就如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相信,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救赎或上天堂,所以耶稣也说天国的门是窄的,进去的也是少的。神预先拣选了我们的同时我们也有自由意志去选择祂,是互相的,同时神是掌权的。似乎听起来没有真的解决我们的困惑但这也显明了人的有限和神的无限属性。所以对我来说,关于我传福音的对象是不是神的选民不重要,重要是我尽心尽力地去传去爱ta, 结果就交给全知全能的神,因为结果在祂的手里。我只需要信靠和依赖祂,做神托付给我的使命就好了。[Chuckle]
4
作者
“浸信会的教义也会非常同意这一点”——莫非我去的那个浸信会因为是改革宗的,所以和其他浸信会也不同吗??
3
贝勒麻-Eva

感谢神,我们把目光多放在主耶稣身上,少放在人身上这是很重要的。有没有重生很简单就知道,活着时愿不愿意为了主去舍弃一些社会上的原则而去坚持神的诫命。至于得救,我们知道的有限不要强加解释不要多费时间去向人了解,这是属神的奇妙和权柄,到那日,主来了,一切都知道了。我们只需每天一点点进步,为主更新生命,包括自己的原罪,坏习惯,对人多一些信任,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多在生活中感受经历奇妙神的爱,主权,我认为这都是今生重生的证据。感谢神,以马内利
6
作者
简单来讲的话,我觉得我真的信的时候就已经重生了。我今天也不拿行为来论断自己,也不拿行为来论断其他人。但这不是说我不更新生命了……
2
F

姊妹服侍神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如果系统地装备一下,是否会更好?以马内利
6
作者
我觉得不一定哎,我怕我学了神学以后,连好好说话也不会了。

jianping

在你的头脑中,耶稣第二次降临在哪里?
6
作者
我认为圣经中没有详细表达,我也不关心这个问题。和天国在哪里一样,这并不是圣经的重点。但是因为钻这个问题,就连耶稣基督都要翻篇了,那就是异端。
4
qiqi


我跟先生在浸信会,要加会员的话需信徒洗而非婴儿洗,这我们觉得可以,但他们还要求你从认识上认为婴儿洗不valid,这就叫我们很头痛,因为觉得所知不多不能做此判断...真希望少一些这种限制
3
作者
对对对……我要把你的留言放出来
3
EE

改革宗长老会的飘过... 除了和浸礼那一点信仰告白不同以外,其他基本一致。不过,我自己还在研读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还没全部弄明白一切教义。个人觉得,弄明白教义对于以后解释给孩子很有帮助☺️
4
作者
我家孩子真不学这些......
2
玛利安娜~陶海琴

神学,就是学习神。这个要学的,有了信心要加上知识
4
作者
我觉得这个知识未必是神学......也可以是圣经本身......
4
ycsu

您好!我委身的教会是改革宗长老会。虽然我认信加尔文主义的“预定论”和“限定救赎”,但和您一样,自从知道这个教义后,在传福音时(甚至在代祷时),至今也常常会有困扰。原来是传了福音,或做了祷告,就带着盼望把事情交托给神,心里感觉很好。知道这个教义后,好像就不知道该不该盼望似的,有种失去“底气”的感觉。不知道是否和您的感受一样。

对于我来说,仔细思考教义和体察自己的内心,我发现导致困扰的不是这个教义不对,而是存在我自己心里的罪。有些不容易说清楚,大概是这样问题:在不知道神预定时,我能够仰望交托,为什么当知道神预定,就不能(不愿)仰望交托了呢?为什么知道神在救赎一事上完全掌权,我反而更没“底气”交托呢?我理解不是神完全掌权的“预定”教义不对,而是我里面有些自义或骄傲的罪与神完全掌权冲突。所以,我现在传福音和祷告时,一旦(经常)出现那样的困扰,就要提醒自己,神预定,神完全掌权,才是盼望和交托的保障,并承认自己的败坏,求神怜悯。

愿神在您困扰的事上帮助您!
2
作者
1.我信的和你不完全一样。我信的文章里讲清楚了。2.我同意这种感受是罪引起的。所以我不希望自己陷入这样的试探和困境,而且也觉得并不需要知道这些......
1
海角七号ynwa

宗教让人分离,信仰让人合一
圣经从没说过分派别,都是人定的
只要跟随的是主基督就好~
警惕异端,为还在异端的朋友们祷告~
4
作者
这话说起来容易,实操还是有点难......
1
俞少钦

虽然我也不是在改革宗教会,但是大体上我认同改革宗的信仰告白,这和我现在教会的教义有相当的不同。

曾经为此矛盾苦恼了很多年,但是现在我并不怎么惧怕这些矛盾,因为我承认我确实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只要在核心教义上基本一致,其他有争议的地方就让他暂时存在吧,给自己的成长预留空间,也给别人的成熟也预留空间,这也算是尊主为大,让神做神,自己并非全知。

而且有些教义上存在张力并不影响得救。
4
作者
我现在的困惑在于,我连我的教会信的是什么,好像也不是很确定。我只能说,我信的是这样的
1
Josiah Wong

狂热的“神学牛皮癣”们还是会找你来理论,等着受罪吧……
4
作者
暂时还真没有。感谢神。
4
一棵树溪水旁

基督是为所有人而死吗?圣经没直说,所以有争议很正常。这些问题也可以换种表达方式—-从人的角度切入。基督为罪人而死,所有愿意真心悔改相信耶稣基督代赎之恩的人都能得救。//姐妹你真棒

附件

微信图片_20190809115736.jpg (171.84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15736.jpg

微信图片_20190809115834.jpg (167.3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15834.jpg

微信图片_20190809115927.jpg (140.62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15927.jpg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101.jpg (161.46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101.jpg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140.jpg (166.38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140.jpg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203.jpg (171.26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203.jpg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225.jpg (62.37 KB)

2019-8-9 12:29

微信图片_20190809120225.jpg

TOP

https://mp.weixin.qq.com/s/J0-oALZU1QhGD2BtcCIGYA
杨太太 | 我们现在真的很少吵架了……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3天前


最近遇见老大,他总提醒我:“有事和你家杨先生好好说,夫妻别吵架。”

……估计是之前和杨先生吵架的桥段太深入人心了……

其实我和杨先生已经很少吵架了。现在别说吵架,哪怕是起争执,一年的次数大概也是一个手数得过来。

有个弟兄说,让我一定要把这中间的改变写下来。


PART 1

我想到我和杨先生最近一次吵架,是因为我们聊到老二的幼升小的事。他想让老二去报考他之前读的苹果学校,我当时就绝倒了——怎么经历了老大那一遭,你还不死心呢?你的观念怎么一点点都没改变呢?(见《记关于为姐姐囡择校的一次吵架》一文)

不过他自有他的想法。他觉得老大是老大,老二是老二,老大没去,不表示老二不能去。那天我们的状态也都不好,孩子们都睡觉了,我们俩在房间争得面红耳赤。

但后来我们就不吵了。因为发现吵架也没什么意义。最后我们很轻易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们把这件事交在神手里。

我们决定让老二还是去考考看苹果学校,我们也不走关系也不付赞助费,以苹果学校的录取率来说,他如果考上了,那也是个神迹。

如果考不上,我们就让他和姐姐一道,这条路同样艰难困阻,如果到时候走了这条路,那也是个神迹。

我们两个人从人的眼光里,彼此看对方的那条路,都觉得很困难,所以彼此也就深知,若是对方的那个能成就,那也是神在开路。

既然是神在开路,我们又有什么好吵。


我们两个人还是常常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发现我越来越能接纳他很多在我看来奇奇怪怪的想法,而且也并不为此而困扰。(最初开始学习接纳的操练可见这篇《关于"接纳先生"的学习日记》)

比如在我的逻辑里,我觉得每天晚上打游戏这件事很浪费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看看书学习学习啥的。但是他就觉得他在家已经做了很多家务,每天都休息也未尝不可。

以前我可能会为了这些看法不同而苦毒难受好一阵子,但现在我就觉得没有关系。并不是说我认同他的说法,而是看到,这个问题靠我自己解决不了,也未必非要现在就解决。


最近常有感触,人的改变和选择,往往是在某个时刻,神给我们的环境和机遇使然。即使在当时吵得天翻地覆也好,或者当时计划得天衣无缝也罢,当某些措手不及或意外惊喜发生的时候,我们的选择往往也和过去的想法完全不同。

既然是这样,又有什么好吵呢?

把每天都尽力过好,也为这些事一起祷告,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过法。



PART 2

这种秀恩爱的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写完就会被打脸。写完上面那段的第二天,我和杨先生就吵架了。

我因为外出出差5天,出门就没有带家里钥匙。在这五天里,杨先生带娃是辛苦,但他也找我婆婆来帮忙,他也和朋友吃过饭了,也出门玩过了。结果就赶着我要回来的那一天,他先发消息给我,打探我大概什么时候到家,然后得出了我大概率晚饭前不会到家,他就和朋友出去踢球了。

我到家的时候,累得不行,幻想着到家就有热腾腾的饭菜,还有活蹦乱跳的孩子。可没想到,回到家按门铃也没人开门。因为杨先生把孩子丢我婆婆那,他自己正去踢球的路上呢。可怜我没带钥匙,坐在楼下被毒蚊子狂咬,然后我就生气了。

我觉得你明明知道我今天会回家,要不要抓紧这一两个小时也不能放弃踢球啊?平时也没见你这么热爱运动啊!

我气了大半个小时,杨先生带着孩子赶回来了。他和我说对不起,虽然我的脚已经被咬得无法辨认,但是我就不生气了。


(被花蚊子咬得惨不忍睹的脚到现在还没好……)


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们两个人在相处模式里都有一个突破:

杨先生以前是绝对不会为这种事和我道歉的,因为他是“道歉会死星人”。他可能用行动来表达他的歉意,比如狂做家务,狂洗碗,带我去吃好吃的,但是他就是不肯说道歉。如果遇见一些事情,他觉得他也有三分理的,哼哼,那他就犹如拿到了“不必道歉的尚方宝剑”——不道歉还特理直气壮。

我自己呢,是“生气就很难平复星人”。我一旦陷入某个自怜里,我就很难从里面出来。我要把我的苦毒通过很多方式来发泄,比如和他大吵一天一夜,又比如疯狂地打游戏三天三夜,还比如给关系要好的20个弟兄姐妹挨个打电话倾诉等等。因为他不说对不起,我这种自怜苦毒和愤怒还会翻倍,总有一种“这个世界到底还有没有天理”的忿忿不平。

后来我也不知道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但肯定不是某一个人先改变的,反正我们就是变了。如上,他会说道歉了,我也不会一气气很久了。

我觉得这不是某一种技巧,而是我们在点点滴滴的相处中,彼此积累了很多对方的接纳和恩典,然后我们的关系就好了。

因为关系好了,所以自然就不吵架了。


嗯,论一篇千字文是如何总结成了一句废话,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把此文送给杨先生,祝杨先生七夕节快乐~~


杨先生的读后感

我觉得我们找到了不吵架的出路,就是我们也会有争论,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不必生气,还可以道歉,这样就可以不用陷在争吵里。

其实我们以前关系也蛮好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从吵架里出来。



阅读 1.7万
在看121
精选留言

写留言
3
晓新

吵到要离婚了,他还是不道歉怎么办?
98
作者
智慧妇人建立家室;
愚妄妇人亲手拆毁。
(箴言 14:1 和合本)
58
大麦仔

我和老公每天饭前祷告都会说一句感谢天父给了我好老公/好老婆。家里吵架不愉快越来越少了,哈哈。一切交给神。供其他姊妹们参考,哈哈。
31
吴晓岚

特别能理解杨太太的这种状态,不知道某时,突然间就觉得吵架没有意义。以前一吵就陷入到了情绪里,拔不出来,两个人非要论个对与错。现在想来,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历的两个人,怎可能事事都想到一块,理解对方做法的缘起,接纳各自的不一样,就真的能化解好多不必要的争吵。
26
家有二宝

带孩子回娘家一个星期回来,看到脏兮兮的地板一放下行李就开始打扫,然后去到厨房我立刻崩溃了,一个吃了方便面的碗都长满了蛆没有洗。马上拍照给我婆婆,给我闺蜜,给他嫂子各种诉苦,这种日子能过吗?然而也就是气了半天就不气了,第二天跟他说起,我不奢望我带两个孩子坐几个小时车回到家你会煮好饭菜,但至少不要养一盆子蛆给我啊。然后我家先生说,你走一个星期我吃快餐都快吃吐了,只想快点吃到你做的饭,哪还有其他想法啊。听他说完不气反而想笑,一起六年了。两年前我还会因为这个事情跟他冷战闹离婚,现在不知道与其说是习惯了,不如说是我在改变,他也在进步。至少他会说对不起了,至少我生气后让他把碗洗了就马上去了。相信未来只会越来越好。不能更糟了
20
wt

和丈夫不怎么吵了,和孩子吵了哎,每天鸡犬不宁
22
作者
......忽然觉得我没剩下几年好日子了……
15
My house full of boys~ 柱子妈

我还是容易生气,不过总是到天黑就原谅他了,因为圣经里说含怒不可以到日落。
8
Kun

刚点开文章老公就凑过来,正好看到题图:呀!杨太这么小啊!我:她只比我小一丢丢好吧?老公:娃娃脸,你没发现她跟她老公都是娃娃脸吗!显得小!
12
作者
啊......其实是随手翻了张三年前拍的照片,那时候都还没有老三。现在我们两个都已经年老色衰了......
12
叔子

我和先生非常恩爱,但一年若吵一次架便感觉伤筋动骨,我几乎都会感觉没了半条命的样子,像怨妇一样想,我这一颗心碎了你都不知道。先生也会想,怎么爱的这样累!后来信了主,主说你要信服你丈夫哦。其实很早我就发现,很多时候是我无理取闹,任性,明明错了也要先生来哄。现在每次先生讲道理我会听,每次他都是对的。事情也很顺利。所以天父说得很对。我这根肋条骨不能支棱出来哦,要顺从就对了。
11
真信心

我刚结婚的时候吵架吵的不得了。甚至我都得了抑郁症。老公和我是通过牧师介绍之后闪婚的(因为都是剩男剩女)。我们都以为对方信心好。可是婚后发现彼此很多问题, 性格喜好完全不同。随着孩子一个一个的出生。我们的问题并没有减少。我甚至觉得婚姻是离地狱最近的地方。我就祷告神,"这样下去不行。为什么你不改变他? "我们都各自哀怨。直到有一天,神感动我做了另一种祷告:"我愿意顺服丈夫。"然后,奇迹就发生。老公先不和我吵了。即便吵了他居然先和我道谦。我什么都没做。我只是说我愿意先顺服。神就先改变对方这个顽固不化的人。现在我们也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我就闭嘴不说。(这也是神的作为。以前我一直说。)然后,老公就答应一起祷告。以前我家老二说:"妈  你如果不跟爸结婚是不是会很幸福啊?"现在他觉得我和他爸很恩爱。婚姻中如果有神的介入一切问题都会解决。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11
夏天里的小顽童

虽然我先生不是“道歉会死星人” 但我绝对是“生气很难平复星人” 看到杨太太杨先生一路走来 这么多恩典 也觉得自己会有点盼望了

cherrychuci

我还是经常和我老公吵架,尤其是他玩游戏不带孩子时,真的很生气。杨太太你有什么劝勉吗
7
作者
先从接纳开始吧,不要指望自己改变他,而是可以为他向神祷告
6
杨彬慧

我现在就用开心就好安慰自己
3
作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甜甜

杨太太真美丽,用了什么护肤品,皮肤真好
6
作者
现在的女的都会易容术啊……刷一层粉......
6
yanzi

喜欢杨太太的文章。现在的妻子大都陷在“凭什么”之中,难得有杨太太与先生这样的相处。“凡事相互效力”,我一直相信这句话的力量和神奇。
6
珍珍

谢谢杨太太的分享,我最近跟先生也是一直因为一些微小的事情容易争吵,三分有理就理直气壮的先生和他不道歉就憋屈好久好久的我,看到这篇文,特别感同身受呢。希望主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沟通,不争吵,不说苦毒的话,祷告着去沟通~谢谢主~谢谢杨太太~
6
Sasha

哈哈哈,深夜读给我家的杨先生听,一起讨论,很感恩,我弟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朋友出去打麻将了,久到我几乎忘了以前因为这个事情我是怎么和他冷战几天几夜的。。。感谢主。

郭愉虹

感谢杨太太的分享,我想有些问题我们确实应该学会感恩,毕竟比我们过的更差的人都没有抱怨。但是有时候我看到更多的是我们的妥协。双方都改变才是改变,单方面只能说你习惯了妥协了。比如家有二宝的读者,字里行间我看到的就是妥协。不知道现在还会留一盘蛆给您.希望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而不是仍然发生却要等您回来再再您面前处理。当然这只是我看到文字表达出我作为旁观者的看法。为何改变的总是我们自己,需要反思的总是我们,其他人并不觉得他们做的有问题?当然,这样子我们又陷入混沌中。
5
作者
......有一篇《不要把先生框在我的应该里》,推荐您读一下。
4
阳光雨露·百合

我和你先生都有了一個共同重大的突破,就是会说道歉的话了,也是最近的事。以前就算知道做错事他也是像你先生一样做些补偿行為,却从来不开口说“对不起”,最近真的是神在他身上动工了。
4
果妈魏媛

我们也是,今年吵架0次,争嘴3次,但每次之后都让我们更和睦平安,感谢主,最大感触就是妻子管好嘴,吵架发脾气就是中了魔鬼的计,所以绝不从。我觉得杨太太可以把自己的期望早点说出来,我的经历是这样更好,不然以男人的那种思想,我们只会失望➕不满意……
3
Jinglin

真的不能接受老公打游戏浪费人生,但是杨太太接纳并为此祷告,是我的榜样
3
作者
榜样谈不上,相互鼓励吧
2
谢静

当初那么清瘦俊朗的小伙子被你养得现在这样油腻,是不是因为把吵架的劲儿都用去吃饭了
3
作者
那时候他胖,后来他又瘦回去了,但是我又胖出来了……于是我选了这张照片啊哈哈哈哈哈
2
葛莉

这篇文风好可爱,没有说教和凌厉,就是一个女生在自我剖白的过程。我在乎的点是链接文章里的几句话,因为我一直苦于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父母分开早,循规蹈矩上学工作结婚,也没有学过什么爱好特长,即使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也很苦恼。 但是今天不苦恼了,因为我不再自己的能力为偶像,神现在安排我做好妻子的本分,我就认真教养两个孩子。以后神有用到我的地方,希望他尽管安排。

L

被毒蚊子狂咬后来擦什么呀?咬了有留下疤痕么?
2
作者
不知道呀。我好像一直对疤什么的无所谓,现在全身上下都是疤。哈哈哈
2
shelly正能量小姐

哈哈,两个人若是能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尽量理解对方的话和行为,基于爱,能包容就包容吧,能理解就理解吧。
2
伍星云(Alinna)

真的要跟杨太太好好学习。今年是结婚第七年,又刚刚生了老二,我们又陷入到生完老大时那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状态。前几天主日还因为他说我冤枉他说了我笨这句话而在教会弟兄姊妹面前大吵一架。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有神有教会,估计我俩早离婚了。
2
何慕

“这种秀恩爱的文章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写完就会被打脸。写完上面那段的第二天,我和杨先生就吵架了。”这句话仿佛说出了我的心声!!结婚三年,依旧吵架,知道伤感情还是会吵,也会跟朋友诉苦,都说因为我太在乎他了,怎么可以不在乎呀☺

TOP

https://mp.weixin.qq.com/s/Wz5aBrmskom6fVnLliuNFA
杨太太 | 经历拖延症的二十天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昨天看了境界公众号的《当女博士遇上拖延症》一文,对我帮助很大。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个礼拜,我也正在经历拖延症的痛苦。这篇文章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让我把这个很糟糕的经历分享出来。




几个礼拜前,我开了一个庭。案件有一点复杂,在庭前会议的时候,我就提出了管辖权异议,诡异的是,一直到开完庭,这个管辖权异议也没得到法庭的明确回复。审判长就说:“先把庭开完,你把管辖权异议放在辩护意见里。”

虽然可能因为管辖问题整个庭审都是白忙活,但出于对法庭的尊重,也出于对被告人权益的保护,我还是把这个庭给开完了。那个庭从白天一直开到了晚上,虽然累坏了,但家属挺满意的,就连好几个其他被告人的家属都在庭后给我竖了大拇指。

没想到,这就是我长达几周的噩梦的开始了。




我们刑事律师开完庭以后,要赶紧写一个书面辩护词交给法院,几乎每次写辩护词的时候,我都好像便秘那样痛苦,因为辩护词并不是简单地把法庭上讲的咕噜咕噜写下来就得了(不得不说开庭实在是我所有工作里最爽的一部分):

法庭的辩论阶段,专业的刑事律师一般都是脱稿的,根据辩护大纲就开始讲了。律师可以说很多口头语,可以举很多生动的例子,也不用把法条和证据一条条列明——但是书面的辩护词,不论是结构还是语言,都严谨得多。

以前做助理的时候,老大开庭的时候我就狂记,但回来写辩护词的时候,有时仍然会觉得困难。因为一方面要把他即兴辩护的精华在书面的辩护词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辩护词的结构,还要把法条和证据中可以支持的部分补充进去。

我印象最深的事是,有一次周三开完庭,我一直到第二周的周一还没有写完辩护词,老大就着急了:“我以前写辩护词都是当天回来写完,第二天交掉的。”还有一次,我拖了好多天,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写,就写了A和B两个版本给他看。他耐着性子好不容易看完了A版本,不料我又拿出了B版本,他当时就绝望了。他好气又好笑地和我说:“你这是写辩护词,还是在考我?”




当然,这些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我也从助理,到独立律师,最后到了合伙人(是最低级的那种)。

随着现在的案件越来越复杂,动不动就数个(甚至数十个)罪名,刑事辩护词也越写越长,当天晚上就能完成辩护词的好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比如老大最近办了个案子,光辩护词就写了四万字,最后寄了一本书给法院——他这四万字肯定也不是一晚上写完的,哼哼(天哪,我怎么报复心这么强……)。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主内的另一位名律斯律师。对了,有很多姐妹以为斯律师是我的老大,实际上不是的。我的老大是另一位主内名律,他现在在为流泪谷的牧师辩护。其实他巨有名,但因为我写了《我的基督徒老板》、《得知老板要去读神学院以后……》等文,很多人居然叫他“杨太太的老板”,让他常常三根黑线。

说到斯律师,和斯律师合办案子的时候,我发现斯律师有两个好习惯,值得年轻律师学习:
一是他真的什么时候都在读书,站在风尘仆仆车水马龙的马路边上他看非口水书,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我没有一点夸张);
二是他有一接到案子就写好辩护词的好习惯,虽然开庭的时候他也是即兴,但是开完庭他稍作修改,马上可以把辩护词交掉。

然,我这个案子的辩护词虽然没有庭前写,但也不用写一本书。况且案子在检察院的时候,我们律师意见,补充意见都寄了两大份,其实就把这些东西拼拼凑凑,都可以搞一篇不错的辩护词了。

总之,其实案件事实我都了然于心了,其实思路和素材也都有了,其实这工作也不是那么困难——但是,事情却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我们团队有帮帮带的好传统,好了,现在轮到我们团队的小弟兄律师先给我写一个辩护词,然后我来修改的时代了。

小弟兄律师写了一个星期。我几乎没有催他,其实这时候我心里就已经有点拖延的苗头了:因为他写不完,我就不用改嘛,能拖几天是几天。

最后他发了一个15页的辩护词给我,可我打开看了前三页,就感觉有点绝望。

在此必须说明,我绝望并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只是这个辩护词的结构思路和我想象中的有一些不同。我想要修改,但是我不知道从何下手,想着要是自己重新写一篇,工作量也很大。于是,当天我毅然把这个文件关掉,我想:“明天再说吧。”

从这一天起,我每天心里都惦记着这件事,但是每天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始这个工作。有几次我已经把这个文件打开了,但是看了几眼,心里就生出了各种负面的想法:
“啊,看起来要干很久,今天没什么时间了,还是改天吧。”
“啊,今天想要开始的,但是我没有把案卷带回来,不核对证据不能写辩护词的,还是改天吧。”
“啊,这个案子好复杂啊,法官也没有催我,还是改天吧。”
“啊,这个辩护词开始就要写管辖权异议,但是这个好烦啊,还是改天吧。”
“啊,我要是辩护词写得一塌糊涂,法官心里是会暗暗鄙视我的吧,今天状态不好,还是改天吧。”
……

总之,每一次我打开了这个文档,几乎原封不动,就又把它关上了。



虽然我的外表看起来一切如常,在这个几个星期里,我还是陪孩子学习,还是写公众号的文章,我会见了N个当事人,解决了N个问题,每天还是打N个电话,还去外地开了另外一个很复杂的庭,但是我心里好像被压了一块石头,每天都感觉非常不舒服。

因为压力大,我每天都很想买东西。因为买东西很解压啊。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我还顺便写了《杨太太 | 购物清单 2019.8》一文。

其实我平时是那种“今日事,今日若不毕,今日就睡不着”的人,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几个星期里,我没有一天是睡好的。

说到在外地开的那个庭,因为我知道那个庭也很复杂的,所以按照我本来的计划,我是要在去外地以前,就要把前一个辩护词写完的。不然两个辩护词一起弄,更加来不及了。但是遗憾的是,临到出发,我还是没有写完。

随后,我又想得美美的。要出差6天,我就干脆把这个辩护词在那里一起写掉,哼哼。出差那几日,我除了会见和开庭,主日去礼拜,其他时间我宅在酒店完全没出门,我一直在看那个马上要开庭的案子——但是我心里是知道,我还是有一点点逃避心理,就是随便干啥别的都好,我就是不想写那个辩护词。

那个庭作的也是无罪辩护。开完庭除了家属给了我很多肯定,审判长居然也表扬我了。那天我挺开心的,然而我前一个案子的辩护词还是没动笔。

其实那一天我心里是知道,神给了我很多怜悯的。因为在准备案件的过程中,我发现本案有一关键证据并没有列在案卷中,法庭和控方说他们要一起再找找,所以我以庭审并未结束,还要再次开庭质证为由,暂时就不用写这个辩护词。




然后我又从外地回到上海了。

我过去也有一些些轻微的拖延症,但也从来没有一次好像这次这么严重,一拖就是十几二十天。

因为拖得时间太长,这个辩护词就像噩梦一样萦绕着我。除了这个辩护词以外,在这几天里,忽然还冒出了两个律师意见和两个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要写。但是因为这个辩护词没有写,我觉得我还是要先把它写完,我才能安心地做其他工作。对了,我还有一个考试要参加,但是也是一样的,因为我觉得要把上面工作的事情都搞完,我才能安心复习……

其实在这个过程里,我自己真的非常不舒服,因为我没有一天觉得自己完成了当天的工作。难过的时候我也会祷告,我也求神光照我的罪。后来又一天,我终于发现我的问题是在于,我其实心里是在追求完美,也不能接纳自己就是一个“能力有限”的律师,我可能写的辩护词就是很烂的,可能法官和检察官就是要鄙视我……但是上帝怜悯我,祂把这些案子带到我面前,也给我能力,好几次写辩护词的时候我真的就是靠着祷告写完的,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真的不行。

在这期间,我的身体也非常虚弱,脸蜡蜡黄——可不是吗,每天都没睡好,已经好几周了。所以我还去看了病。昨天,是我复诊的日子,我想,我看完病以后,一定要去事务所把这个辩护词写完——根据我行走江湖三十余年的经验,我在家是很少能把这种大活干好的,一定要去事务所摊一桌子证据,饿着肚子喝着白开水,才能写得出东西。

结果,医生建议我要做手术。我问医生,我能今天做手术吗?医生吓了一跳,嗯,也行……那一刻,我发现我情愿做手术,我也不想写这个辩护词!真的,毫不夸张地讲,躺在那个手术床上,我盯着天花板,我心里还在想着那个辩护词。我还想要不要晚上查经不要去了,赶紧把辩护词写完吧?当然最后我还是选择去查经了……查经多快乐啊!

躺在医院的床上,师兄给我发消息,他说我辛苦了。我和他坦白,案子多是一回事,但我觉得我实在是自作自受……



感谢神,就在昨天,境界发了那一篇《当女博士遇上拖延症》。我已经被拖延症困扰了几个礼拜,你们可以想象,我看到那篇文章的标题的时候,就觉得这篇文章是一篇及时雨。打开文章以后,看到姐妹说她虽然可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有完美结局的见证,但她仍然愿意分享,我很感动。

下面还有个留言,我也觉得特别好笑:“还好这是一个文科博士,要是一个理工科博士,估计早就已经身首异处了。”这句话套在我身上应该也是适用的:还好我是一个刑事律师,要是一个非诉律师,估计早就已经被团队祭天好几次了……

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再次激起了我的勇气,不论写得好,写得烂,我都要把它写完。

我今天开车去单位的路上,又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我很想和人聊聊,但是也不知道和谁聊。我想到了我的姐妹,但是她工作上压力不大,我觉得她不能体会我的感受。

于是我和杨先生打电话。杨先生问我干吗呢,我说我就想找他聊聊。

杨先生沉默了一会,他也知道我最近因为写不完东西所以压力很大。他单刀直入地和我说:“今天你一定要把你的东西写完,不写完就不要回家了。”

我吓了一跳:“为什么啊?”

他说:“因为你写不完东西,你压力就很大,你压力一大,就觉得很累。然后你在家就开始消怠,所以我最近其实也很辛苦的。”

我问:“那我万一写到很晚很晚再回来怎么办?”

他说:“那你也写完,大不了我叫妈妈来帮忙。”

我又问:“有个小朋友晚上约好了来我们家的,怎么办?”

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如果你晚上回来不了,你就去和人家妈妈把这个事情推掉,你就告诉人家,今天那你要加班。加班很正常的,人家能理解的。何况你怎么知道你肯定来不及写完?”


我好像被点醒了。

到了单位,我打开电脑,打开文档,打开案卷,去好厕所,倒好白开水(仪式一定要到位)。然后我闭上眼睛,开始祷告。

“亲爱的阿爸天父,求你让我从拖延症的罪里解脱出来,因为靠着我自己做不到,我已经拖了那么多天也写不完了。求你帮助我,让我今天可以写完……”

睁开眼睛,从修改管辖权异议的部分开始……最后写了一个满满20页的辩护词。一看表,一共花了四个小时。

我又高兴,又难过。四个小时就可以干完的活,我居然拖了二十天!

虽然这几天还有两个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和两个律师意见要写,但我觉得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晚上下班回家,还赶上了吃晚饭,我想我可以在这几天里,把后面的这些东西写完的,然后我就可以开始复习考试了。


今天从事务所写完辩护词回来的路上,我一路都在感恩。回来就写了这篇文章。

其实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有点犹豫。把这些事写出来,感觉上会对我的职业生涯造成致命打击……谁会愿意找一个犯拖延症的律师呢?但是冒着这样的风险,我还是想把这些事写出来。

写到这里,我流眼泪了。

我们行业有一句话叫“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可见受拖延症困扰的同行并不少。

人都是这样,事情多了,就烦啊!人烦了,可以找律师,但是律师没有办法逃避,我们收了钱,就是为了替人担这些烦心事。

我在工作中,常常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处可靠,但神并不放弃我。虽然我一塌糊涂,但是神的爱却一直浇灌我,祂的怜悯和恩典在这二十天里我常常能够感受到。

愿有一天,你我都不再需要Deadline,就可以快快完成手上的工。

TOP

https://mp.weixin.qq.com/s/mJ_1-LSPqAyuL8VzchDTxA
杨太太 | 男朋友不信主就分手?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前天




今天看到某个主内的公号,回答一个“男朋友不信主,我该和他分手吗”的问题。回答的人言语暧昧,大概也是本着温柔的心,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但是寥寥数句,他的答案是很清楚的:如果耶稣对你很重要,那你就分手。



额……我觉得这个答案太糟糕了,虽然我不是传道人,但还是忍不住,就想说说我的看法。





事实上,和一个不信主的男朋友谈恋爱,也分好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女生信主以前就已经和男朋友在谈了,是谈了以后,后来才信主的;

第二种情况是,女生信主以后才和男朋友谈恋爱,当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但肯定也是很喜欢的;

……



众所周知,和恋爱对象提分手不只是自己的一个决定,也是关系到了人家的情感的。被分手一般都是很痛苦的,而且这种痛苦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显然,对于上面第一种情况,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信主了,就不顾自己的感情和对象的痛苦,想想耶稣,就提分手了……不好意思……大概是我生命太浅,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人的决定。



所以,我首先想要反对的,就是这种泛泛的“网上解答”的模式。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不同,我也不认识她,也不认识她对象,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我怎么回答?真正好的回答,是花时间去倾听,去陪伴,把她带回到神和圣经面前,而不是丢一个完美的方法给人家。



相比较这样寥寥数句给个答案,我更喜欢看人说自己的经历和软弱,今天境界发了一篇文章《当女博士遇上拖延症》,对我就很有帮助。教导的文章还缺吗?喜欢看扎心的买一套唐崇荣讲道集,估计可以看一年。但是那些愿意说自己失败经历的见证,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自己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也没有和对方有关系,就这样给个答案——这样的回答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律法套在人家头上,人家做不到,就软弱了。



如果辅导者不愿意自己花时间,网友嘛,大家都理解,那还是鼓励人家回到自己教会找自己的牧师聊聊比较好——毕竟牧师和她总不是网友。何况,有的时候该说“不可以”的时候,也要有人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作为一个不熟悉的网友,这话怎么说得出口呢?





其次,问这个问题的姑娘,显然是动了想要分手的念头。但是她到底是为什么要分手呢?真的是因为男朋友不信主吗?



有人觉得“不信主的男生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就没有花很多时间陪我了”,好像男人信主以后就不这样了似的。有人觉得“不信主的男朋友和家人交往没有界限,不懂结婚以后和父母分离的道理”,老实讲,信主的懂了道理也未必行得出来啊。



多少人和不信主的分手,想要找个弟兄,其实就是为了追求“婚姻美满”呢。追求婚姻美满本身并不错,但如果和对方分手,只是因为对方有地方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那这种分手真是枉然。因为谈下一个弟兄的时候搞不好弟兄的行为表现更差。毕竟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基督徒是一群自己就已经知道并承认自己很烂的人。



如果只是把信主当成是一个要求,希望找个信主的弟兄,自己能在婚姻生活中更舒服一点……额,恕我直言,这种梦还是早点醒比较好,因为对方找个姐妹,搞不好也是这么想的。结婚以后,大家两相失望,两个基督徒离婚的,我也不是没见过。





写到这里,大家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在说,和非基督徒结婚是无所谓的事。



事实上,我也写过自己的经历和看法,我也认为基督徒是要和基督徒结婚的。(见《从“基督徒一定要嫁给基督徒吗”这个问题开始剖白》和《从“讲条件”的择偶观说起》等。)



但是,如果姐妹已经和非基督徒恋爱了,我觉得出于怜悯对方的心,提分手还是要谨慎。如果是我,我可能会祷告求神让我明白,我也等待神的带领。



因为我情愿我被对方亏负,也不愿意去亏负对方伤害对方。



其实若我立定心志跟随耶稣,很多时候对方也会受不了的,比如说,信主的姐妹不愿意有婚前性行为,就这条,就已经把80%不信主的男生打败了,估计他们自己就会提分手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了,这个人不是神给的。



在对方信主前,我不会和他结婚。这点我也会坦白告诉他。可能这也会耗费我们彼此的青春,但是既然当时谈了,这时间就是为当时的选择付上的代价吧。



若圣灵借着我的改变也感动对方,他也决志信主了,那岂不是也是美事一件吗?——顺便说一句,到那时候姐妹就会知道,对方的坏毛病不会随着他信主就消失得无隐无踪。





最后,我也不觉得我比写答案的那位高明到哪里去,因为实际上我也提供了某种答案,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实在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耳光。



但我深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要迷信别人的答案,能够回到圣经,单单从神这里找到安慰——本着这个愿望,这个耳光就让我自己打吧。





杨先生的读后感



我也不喜欢那个文章里的答案。这个答案,你套在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问题上,都是对的。因为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让对方去思考,耶稣对你来说是什么——这个答案显然没有针对性。



都说要传福音,那与其和马路上的人传,还不如和不信主的男朋友传福音,我们彼此之间还多了一层关系。从人的眼光看,可能对方看起来不会信了,都是绝望。但在人看来没有出路的时候,往往是神工作的开始。你怎么知道对方一定不信主呢?想到我们的神,是在困境中给人出路,带给人盼望和安慰的神。







阅读 1.1万
在看141
精选留言
写留言


置顶
Money

是我看过,最令人感动的答案

作者
也借你的留言说几句。我这篇文章主要想要安慰的是那些“已经和不信的在谈了,内心其实也并不想分手,但是也愿意遵行律法,可是想到分手就好难过舍不得难以面对的姐妹。”至于那些本来就想要分手的,不管什么原因,那就分手呗。感情又不好勉强,也不用非从圣经里找理由了。

置顶
罗书华

也是我为了快速交差,没有写的周详,发现确实如杨太太说的,少了几分怜悯,愿主赦免我的过失!感觉要误人几分。谢谢杨太太的撰文提醒!

作者
其实您这一小段话,比那一篇都要安慰人。很少有人愿意当众说我自己错了,谁没有一点借口呢……就凭这一点,我觉得我就不如你。也谢谢你的接纳。

置顶
罗书华

杨太太,在下就是解答者了。是的,网上的问答有很大的弊端,网上的评论也是一样的——我们很难知道别人具体情况以及心里怎么想。比如我就会被误解了。但现实中我就从来不劝人分手,我只会在他们打算开始一段不合适的感情前尽力阻止,不管ta交往的对象是否信主,我不会劝他们分开。我不能叫她分手,而是让她问自己当初为何开始的……我的意思是,分不分不要紧……处理自己跟耶稣的关系、回到福音来思考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才是要紧的。不过我可以理解各位不喜欢这个答案。我尊重杨太太的努力以及欣赏杨太太的怜悯心肠。以马内利!

作者
感谢解释。您的留言极真诚,也抱歉我的误读。看到我们彼此在主里,大家并不是一有不同意见就互撕,真是为此感谢神。

amazingID

我重新看了一遍问题,已经说的很清楚,男朋友没有要信主的意思,请你看清楚问题再来答好么

作者
男朋友现在没有要信主的意思,就表示他将来不信主了?因为他现在不信主,就可以随便伤害了?

钟敏

若还没恋爱,就找主内弟兄吧,若已在恋爱中,就向对方传福音并安静等候神不要着急去进入婚姻,若已在婚姻中,就多看看以斯帖记吧

作者
阿们

蔡vity

我觉得跟基督徒结婚固然好,因为信仰一致。但是跟不信主的人结婚也时可以的啊,有个词叫“求同存异”,我尊重你的宗教信仰,你尊重我无宗教信仰,不也挺和谐的 , 没必要强迫人家要信教。

作者
这个我不同意的。因为圣经教导还是挺明白的。具体可以参考那一篇“基督徒一定要嫁给基督徒吗”。



题图是八千代星空玻璃杯吗?大爱。

作者
对的。这个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的时候,我送给杨先生的礼物,寓意“一辈子”。顺便说一句,杨先生当年也是一位“完全没有信主的意思”的男朋友。

侯小猴

那如果他就是为了和你结婚才信主的呢

作者
这个问题我7岁的女儿是这样说的。她说:“如果将来有一个不相信上帝的人要和我结婚,我不会答应的。就算他说他信了,我也会等一等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相信了。”我听到的时候吓了一跳,我说这是谁教你的,她说没有人教她,她自己就是这么想的。看到小孩子的信心这样单纯,他们不考虑年龄,单单考虑神。

Shelly正能量小姐

我就是这种情况。我是信了主后才和男朋友在一起的,他虽然还不信,但尊重我的信仰,这一点让我觉得有安慰。如果有一个人出来跟我说,我一定要跟他分手,那么我一定会很受伤。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个内心很柔和的心。他现在对基督信仰的看法,跟我当初没信是一样,我宁愿相信他只是还没被神触碰。杨太太的观点总是能体会我们肉体的软弱,我真的很感谢。我也相信神的大能,所以持续为他祷告和守望。希望他真的能被神翻转。哈利路亚。荣耀赞美都归给神。

丁霞

我觉得信与不信的不能相配,是神对我们的一种温柔的保护和劝诫,神并没有把跟谁结婚放进十诫,而是各种旁敲侧击,实在是怜悯我们的软弱。热恋时,我们想不到三观不合会导致那么多的问题和痛苦:孩子该送公立还是在家教育?十一奉献是不是太多了?婆婆和媳妇有矛盾丈夫该怎么办?领导暗示我贿赂晋升该咋整?周日你为啥非要带孩子去教会不陪我?这些矛盾婚前我们很少会去想,但结婚几年后,它们会像虱子一样爬上来啃食你的幸福感。有句英语说“don't flirt to convert”,因为他也许为了得到你而暂时信主,你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在教会结婚,但鞋子里的沙子,只有你自己觉得疼。

作者
我完全同意的。但是这个和谈恋爱了不开心,找个借口分手,是两回事。

郭甜甜

杨太太,如果是不信主的男友主动提分手呢?那姐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分手呢?

作者
如果是我,我会答应的啊。因为这就不是神给的,何必勉强。

cyining

我先来搬运一下原问题的答案:
“啊,姐妹,你是为何开始这段感情的呢?如果你是为了救他,是无需做他女朋友的。
你一定是被他吸引了,他应该是个很棒的男生。
欣慰的是,你也知道基督徒婚恋的标准。所以,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或许,我建议的是,福音对你来说、耶稣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我想,人生可不止“找了一位不信的男孩子做男朋友”一个问题。”

1️⃣回答问题的人是教会传道人,不是随便找来的网友;
2️⃣这个答案没有说 “如果耶稣对你很重要,那你就分手。” ,而是把提问的女生的关注点从婚恋拉到了耶稣和福音上,引导她自己去思考,我觉得很妥当;
3️⃣泛泛的“网上解答”的模式有它存在的意义。互联网上人与人的关系是匿名的,可以起到面对面时达不到的鼓励效果。神会借助互联网的存在来彰显他的大能,不能一巴掌拍死这样的模式。

也许这个女孩不敢跟教会里的人谈论这个问题。也许她看到这个答案之后就有了勇气去重视自己的信仰,向周围的属灵长辈求助。也许她想明白了之后并没有选择分手,而是用神的爱去爱她的男朋友,将这段关系交托给神去掌控。

综上所述,原问题的回答我觉得很巧妙,是一个蒙神喜悦的回答,是一个引导人归向神、倚靠神的的回答。望采纳。


作者
1.和我想法不同的答案我基本都精选的,不要搞个文章下面全是支持自己的,多没意思。2.我觉得不和自己牧师聊,找个网友聊,本身不是好习惯,这本身需要被引导。3.大概是因为我自己是律师,绕弯弯有技巧的回答见太多了,就觉得这位传道人技巧有余,诚意欠奉。

Lina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是否在一起”的最好的答案

作者
谢谢肯定。但是想要骂我的也请不要有顾虑,骂我的我也会精选的

Wàn小静

接上,不过,就我的经历来说,这种拉扯太难受,尤其对于女性,很容易为着情感而在信仰上妥协,各种挣扎啊。价值观也渐行渐远,进入婚姻会更痛苦。所以我要说的是,三观一致很重要!!~基督徒与基督徒也有三观不合的……

作者
两个人信主,两个人一起不去教会,也很多的。所以我觉得关键还不是彼此之间三观合,关键是我我我我我自己要仰望那位创始成终的上帝。

St. Jesse Wong 黄小黄

这不是耽误两个人的时间吗?如果花了太长时间,到结婚的时候,因信仰的缘故,暂时不结婚,最后分手收场,对两个人伤害更大。分手之后,原本不信的一方就没有机会信主?非得要在恋爱关系里忍耐等候对方信主不可?

作者
若对方要走,我不拦,我感谢神。若对方愿意和我一起经历神,我也不伤害他,我也感谢神。这是耽误时间??那信主是为了经历神呢,还是为了速效找幸福呢?

Karen

不信住就不结婚?

作者
这是我的看法。因为我不觉得上帝会给我配一个不信主的老公。与其结婚以后再离婚,还不如现在先不结

稀饭问答

天主爱义人,也爱罪人。受不受洗,有没有基督徒这个标签我觉得都不是最重要的也不影响天主对个人的爱。重要的是这个人到底有没有遵守良心遵守十诫(哪怕他并不知道来自主)有没有爱心。所以两个人分手谁提都可以,只是不可以基督徒这个标签来偷换概念自己想分手却不肯直面实际上是自己不够爱的想法。这样就是本末倒置。若自己真爱主,既要守住主的诫命也要有爱人如己的精神,具体情况具体自己分析,根本不需要问别人向别人要答案。

作者
...不得不说,我的看法和你截然不同。爱心是神来的,守律法是从信来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基督徒,外面行得再好,十诫看起来一条不犯,也是枉然。

党向

信主的姐妹不愿意有婚前性行为,就这条,就已经把80%不信主的男生打败了,估计他们自己就会提分手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了,这个人不是神给的。
赞同!

Money

可以聊聊杨先生怎样改变想法的

作者
这种问题都是套。标准答案就是:圣灵感动。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哈哈哈

骑士精神

我是大学接触并且接受这份信仰的,毕业后也的确想找一位主内姊妹相伴,但因为一些原因使我对于从主内寻找姊妹有些失望,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但就在几个月不久前因为线上读书的关系结识了现在的女朋友。相识九天我们确定了关系,首先我跟她明确了几件事,一我是基督徒,不会改变。二我现在很穷,你可能做好跟我吃土的准备。三婚前不同居。她给了我很好的回答,一她不会干涉我的信仰,并且尽可能会去接触,但不希望我强迫她(截止目前每周末她还会提醒我去聚会)二一起吃苦没关系,吃土我自己吃好了。不怕吃苦。三她说还担心我会提相反的要求,不知道怎么拒绝。这样整好,最珍贵的留给婚姻。当我宣布出来后有个别弟兄姊妹提出过指责,委婉地说是劝我分手。但我没有。慢慢地我也越来越发现女朋友身上很多的闪光点,善良,质朴,善解人意。。。我不愿放下她,也不会放下她。让我想起小时候家长教育孩子说别跟谁谁一起玩,会学坏。。。任何时候一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作者
结婚以后,若你真的是要跟随神的,你慢慢就看到那个分歧真是难以弥补。

骨中骨

杨太太,我也看了那个原文,并没有看出是你理解到的那个意思。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也觉得从回答里理解到的是,与其追问要不要分手,还不如去审视自己的信仰,在经历和等候里慢慢地就知道上帝的意思了。反正我感觉到的是这样。不过你这篇又更加具体了。我觉得你的是一种补充。

晓摩

只想说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劝基督徒嫁娶基督徒。这一点我很赞同提摩太凯勒牧师所说的,当你与配偶谈论灵魂里最深的体验和感触时你的配偶无法理解,久而久之你就不会想再告诉Ta...也就是说,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结合,要么与神合一与配偶不能合一,不好意思是灵魂体都没办法达到神所赐的那种合一,要么与配偶合一与神不能合一,只有共同的信仰才能“三合一”,圣经说,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否则...痛苦。

作者
我也是这么劝的,真的。但是不要因为害怕和自私,就随便伤害人家......

St. Jesse Wong 黄小黄

在恋爱关系里,为什么非基督徒可以提出分手,而基督徒却不能提出分手呢?

作者
这不是可以不可以的律法问题。而是在爱里,我不愿意伤害对方。至于我自己,我有耶稣基督爱我啊,但他没有啊……

稀饭问答

爱肯定来自天主,这是确定无疑的。人人皆是罪人,你不信他,没有按照你的做他也爱着你,而且没有天主就没有爱可言。这也是我确信的。不过我之前表达的那段话可能让您有点误会,其实那段话是针对没有接触过基督教信仰但是一辈子都在行善的人(遵守十诫爱人如己),在这样情况下哪怕他不懂但他做了那他可以得救(根据教会最新教导)。毕竟天主是无穷奥妙我们无法揣测他的意图。而且一本圣经有n多版本n种翻译还有n个伪典(正典也是教会统一确认筛选)。如果有1000个人解读,大概每个人心理都有1000个耶稣。我想并不是每个人的耶稣都是一样的。只能说在教会教导下,尽量按照主的教导去做。我们能做的就是包容开明普世。至于最后谁能升入天堂只有主审判知道。人无法论断。所以这段话并不单指您今天提的这个该不该提分手这个问题了。既然提到这个话题,我就讲几句自己的看法(哪怕对大家来说根本不重要)谢谢杨太提供这个平台。

作者
......对于不信主但一生行善的人,神会怎样审判他,我不知道。总体来说,我看悬啊,因为人心诡诈......但神都知道。另外,看了您的回答,我有点明白为什么加尔文主义者的基督徒会说天主教是异端了......

scarf

杨太太,你好。你在主里的个人观点基本我都认同,你的文章我也挺喜欢看的。还因为你的一篇文章关注了简单妈妈,也同样得到很多属灵帮助。但是我看你的文章,尤其是评论区你的回复,让我觉得你说话比较“冲”,不太柔和。可能跟你的职业有关吧。就觉得有时候,一些留言其实也是在虚心探讨的,你的回复却带着一些“刺”。一句话说得合宜,如同金苹果落在银网子里,我想主也是希望我们说话柔和一些的吧。说话方式若不对,可能也会令一些初信者跌倒。这是我关注你长期以来的一个感受,之前没有说,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感到文章一开始的语气就带刺,也显得有些骄傲。就想表达一下。或许,你可以就这件事祷告看看,主是否也带领你有一些改变。感谢主。

作者
你讲得对。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特别的经历,包括圣经人物也各有不同。这样看来,神对每个人也都是不同的带领。我们要的不是暧昧的指向一个“答案”,而是明确的指向“上帝”。无论什么境地,哪怕已经“走错一步”也要多多思考神。

作者
是啊,走错一步,未必退回来就是对的。还是要跟随神。

amazingID

每个人信主的经历,婚姻的经历都不同,但是个人的。我不敢说他以后会不会信主,为何要选择面对更多的试探,经历更多的痛苦?

作者
从痛苦的角度说,我完全赞同你。如果没有谈恋爱,那就不要去经历这种事情了。但是!但是!你们已经谈恋爱了啊!因为不想自己经历痛苦,就让人家去痛苦,这是基督徒的做法?

阿光

“毕竟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基督徒是一群自己就已经知道并承认自己很烂的人。”

这样表述是否过于偏激了,有罪和很烂是两码事吧

作者
我不是加尔文主义者,但我也觉得我自己烂到根里,实在是没救了的那种。

Jiao | Joanna

今天看了境界女博士的文章,太多共同的心声了,还去留了言。
当年我和我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就是我信主,他不信,那个时候,我异地求学,有次参加团契,大家知道我男朋友不信主后,大部分都劝我分手,还有一个过来的姊妹,说她老公不信主,她有很多痛苦的经历,后来她说她跟神祷告,如果他老公不信主她就去死,后来她说神怜悯她了––她老公信主了。但是这个痛苦的过程她作为过来人不愿意我们经历。这个姊妹的分享出于好心,但她的观点我并不全认同。当时男友在准备考研,我如果提分手对他来说绝对是打击,对我来说也不是出于爱。后来我仍然坚持跟男友在一起,我们经常和弟兄姊妹聚会交流,他后来慢慢的真心信主了。现在我们进入婚姻,虽然会遇到很多难处,但有主同在,彼此扶持,遇到事情会选择一起祷告,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幸福了。
为什么要强调是“真心”信主,因为我见过为了获取爱情,一方假装信主的例子,结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奉劝姊妹们的是,男友能信主最好,但不要把“你要不信主,咱俩就分手”这种话挂在嘴边,信仰胁迫不来,或许在恋爱关系中,更多的让对方感受到“信耶稣真好”比胁迫更奏效。不过,进入婚姻真的有必要等对方信主后~

安知其

毕竟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基督徒是一群自己就已经知道并承认自己很烂的人。

真的很喜欢这一句

小香瓜儿

我个人觉得,如果还未谈朋友的姊妹还是耐心等待神的预备!因为我们和他们本不属于一个枝子!



也说说我的经历鼓励大家,我是慕道的时候跟我男朋友在一起的,那时他没有信。我也挣扎了很久,一直跟神说:“若不是你的心意,就拿开吧。”也跟神说:“他那么多问题,一定不是你的心意,不如帮我割舍吧。”神后来回应我:“哪个不是罪人?”我最后明白了,原来不是对方有什么问题,而是我一直想要完美伴侣,而不是想按神心意改变我自己。后来我对神说:“即使他是撒旦派来的,那就让神你借助我多拯救一个人吧!”最后我们一起受洗了,也准备结婚了,新一轮属灵争战又打响了。但是,若你没有足够坚持跟对方拉扯的心,没有足够耐力忍受很多的泪水,没有对神足够的信心的话,我劝你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跟不信的人开始,否则不是对方跟你一起信,而是你被拉回到世界,这种情况我也看到过不少。

Ring Hoo

另外我想补充,杨先生说到,那个答案是『万金油』,没有针对性。
我认为圣经的普遍原则本身就不需要『针对性』。
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就在当下,我在经历。我还是希望作为有众多粉丝的公众号发声,能够慎重,对真理负责。

作者
感谢留言,也允许我保留不同看法。

s y

我想说,跟不信主的男友谈恋爱压力很小,一旦结婚了,遇到事情,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会很尖锐,如果他的父母也不信的话,就更矛盾重重,到时候你会很痛苦的。

葡萄枝

未结婚还有选择,祷告交托仰望主,如果是在结婚以后妻子信主了,丈夫就是不信,这个十字架还是挺重的。
妻子要尽力去作光作盐,每天为丈夫祷告,
自己家人都不相信,还怎么向别人传福音?
特别羡慕夫妻都信,共同赞美主,共同祷告,共同去聚会,共同见证主,多么美好的事情!

Zuoting

我和丈夫都信主,可是一遇到婆媳之间的事情时,总觉得丈夫特别在乎婆婆,怕婆婆受一点伤害,甚至我听到婆婆背着我和丈夫说我不好时,他居然一声不吭,觉得好受伤

作者
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你,但是我也见过先生不信主的,婆婆背后说妻子不好,先生就因此离婚的。。从这个角度看,想想你家先生一声不吭已经是很不容易,突破了他的原生家庭的观念了......

梁博

我也看了那个回答,当时感觉就是太笼统了,可能会给那个姊妹带去负担。
你这个回答很中肯。

张家大妞

很多类似问题给出的类似答案都偏律法性,个人认为

作者
同感

1234

感谢杨太太的“补充”,其实在某号这个范范的回答下面,我的留言,某号并没有精选放出来~哈哈这个不重要~
神看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

作者
他也没精选我的。估计不同看法颇多吧。

保罗

文章不能说写的不好,但是看完我很害怕,害怕有些姐妹被误导,最好还是要把上帝的原则说的再清楚点好,“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毕竟恋爱中的人很容易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结婚后再清醒就晚了。信与不信的婚姻就是一个火坑,与其有掉进火坑的危险,不如宁肯忍受伤害快快分手,避免更大的痛苦。

作者
话说在之前写过的啊……文章里也有链接。不过说句题外话哦,信与不信结婚是火坑这种话,除非你自己正在经历,不然这样说出来貌似不太好......何况确实也未必是真的。

侯文杰

看到杨太太说不信主就分手,这一点不是正常人的做法,个人有点不同的意见。圣经有很多不合常理的要求,例如饶恕,有人很重的伤害了你,大多数人会巴不得对方也受同样的甚至更重的伤害,对方不遭报应都嫌不公平,哪会想什么饶恕呢?!圣经那些看似愚蠢实则高明的命令都是让我们得益处的,这是自己受重创才明白的,所以,原则上听圣经教导为妙,个人感受高于圣经原则要受痛苦的。

作者
你举的圣经上这种不寻常例子都是极度怜悯对方,极度在意对方感受的......怎么轮到我这里,普通的怜悯对方不对了呢……

sunny 永兰

传道人的回答是模糊了点,说了:我建议,我想~之类的,表达内容却不能同理到对方,在这之前也是肯定了姐妹。不知道姐妹是怎样的性情,如果是遇上我这种感性的类型确实会更难过,虽然我不会用网络形式求助,只是个人习惯的方式不同,但看杨太的文会被同理到,受安慰,杨太用的方式一般是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去感受。只能说是不是每个人不一样所以能服侍到的人群也不一样?传道人感觉像弟兄,感觉他也是尽心想要安慰和指引他人的,这份心意我想主不会指责吧,只是果效怎样,也需要有更多生命的成长,以生命影响生命。辅导婚恋问题一般需要牧者夫妇一起参与更有果效,可以从男女不同的思维看问题,体恤求助者,杨太夫妻一起服侍这个公众号虽然不完美,但这种方式比起杨太个人服侍还是要更全面。感谢传道人的热心,同时也感谢杨太合宜的补充,盼望姐妹在团契里,也更在祷告寻求神中得着安慰与指引。也盼望众肢体连接于一个身子在基督里合一。

作者
阿们

张Sir~律师咨询18553976057

有时候,那句话是对的:主内的择偶观比非主内的还要高——属世标准不少的前提下,再加上一条“生命好”的标准…
辅导过一位对自己比较认可的姊妹婚恋,她因为对一位弟兄的外在(即“属世”)条件不满意,就想找借口分手。我几乎软硬兼施地“逼”她放弃分手的想法…就目前他们结婚这几年来看,感情还算不错。这是另一种辅导方式

SANDRA

我觉得你写这篇文章也是因圣灵感动,自己也在这种光景中,祷告灵修,重新回到祂面前,全然交托给祂,因祂实在爱我,也爱他。神的爱医治怜悯,赐平安喜乐活泼。

St. Jesse Wong 黄小黄

提出分手的人,就代表这个人不仁慈,没有爱吗?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捆绑个人良心的?

作者
提分手可能会伤害对方。真的伤害了,那就去和神认罪啊……律法守不全的啊!老实说,我自己遇见不喜欢的,我也说分手啊。但是我不要拿基督徒的律法来当挡箭牌……

靳迪

见了太多本着给对方传福音谈恋爱,谈到不得不结婚,婚后又不幸福的弟兄姊妹。既然承认自己是罪人加烂人,提出分手又何妨?岂不知又有多少所谓的等候是因着自己的私欲和不顺服呢?

作者
这个我也同意的。要分手就分手,找什么基督徒的借口。

St. Jesse Wong 黄小黄

提出分手一方的人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我爱你,不想耽误你的时间,所以要提早分手,把伤害值降到最低。因为信仰,我不知道你将来能不能信,我很难把握。

作者
这不是谈话技巧的问题,而是心里到底是在意对方的时间还是在意自己的时间。如果是在意自己的时间,还这样说,这不就是自私加虚伪吗?对对方的伤害还加倍了。但反之,如果真的对方已经年龄很大了,出于体恤对方,对方也完全能够体会,也就离开了,那何来伤害呢,那我觉得这还是很美好的见证啊。

李德惠

一直很喜欢杨太太的文章,不过,这篇文章持保留意见,叫人这样做或那样做都是不符合福音的。揣测当事人的分手动机也不符合福音。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恋爱遇到困难来问我,我会说,上帝的原则是很明确的,但人都有软弱,所以你如果真心想顺服上帝,就要真心祷告求上帝帮助你。平时交往保持男女界限,特别是女孩子,有了感情难以自拔,以身相许后更难自拔,一个底线,对方没信主,坚决不能进入婚姻。

董卯卯

真的会有两种结果:1.三观不同,你的十一奉献,周天按时聚会,参加团契小组学习,婚前拒绝性行为……他若能接受,就有给他传福音的机会!2.从始至终他很抗拒你的信仰,甚至要让你放弃信仰,我觉得对方信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选择结婚,那也要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

作者
对方让你放弃信仰就说明对方不会信主?我一直觉得信主的主权在于神,而且是圣灵的工作。但很多基督徒搞得好像可以弄一个信主推算器一样,这样真的好吗……



乍一看标题还以为杨太太转发了某公众号的那篇文章看了评论,主内公众号这样的交流很好,真的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同样的困扰。信仰的原则该持守,但不能套用同一个公式去解决问题,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才客观合理。

家有二宝

我是那个不信的女朋友,当年还是男朋友的老公在我们认识一个月就问我,信不信基督教,我说没信过,他说要信才能结婚哦,一开始没当一回事,后来他又提过几次,我感觉到这是很认真严肃的事情,主动向他了解基督教,并让他给我圣经带我去教会。到第二年我们就领证了,在此之前他谈过几任女朋友都被他妈妈否了,但是到我这我们没有见过面,但他妈妈电话里已经同意让我们结婚。他也说,历任女朋友都说会信,但没有个真信的,唯有我真的跟他一起研读圣经,去教会参加洗礼班。他就很有感动我的确是上帝为他预备的。感谢上帝通过我老公拣选我

皮蛋

作为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又是慕道好些年还没有信主确据的人,一边哭一边听完了拖延症的帖子,很久没有读到如此安慰我的见证了,总是不知道基督徒如何对付“软弱”,好像大家就是抽象的说着说靠着主就可以了,对于我来说有时知道去祷告有时就觉得很无力,为什么祷告但是还是没有变化为什么祷告主还是没有给我信心?今天还在想,主真的会拣选我吗?......听完帖子发现就是自己实在太多罪不知道也没有认......看杨太太的文章时又发现自己倒是个法利赛人的好苗子,因为我也看了那篇文章,只是想着自己一定不要找没信主的对象,但真的心中毫无温柔,毫无爱心,完全没有体恤人情绪的心.......求主彻底的更新改变我,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能彰显神的荣耀

eclipse

评论里有肢体说到基督徒的三观,应该是大差不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
您没结婚吧……差别不要太大哦!有人想要homeschool有人坚决要去公立;有人想要自己住,有人坚决要妈妈来帮忙;有人想要多生孩子,有人一个也不想要......

eclipse

说的很对,但是作为感性的姊妹,我觉得挺难的,一位是自己很喜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一位是我们看不到的耶稣。这样自己其实挺难保持一个清醒的属灵的头脑。。所以这题作为旁观者来说真的很难有一个正解。

刘建设

是的,那个公众号回答是略显唐突和不周全。您的观点比较合理,也很贴合实际。我们就是你说的情况,当时我们的想法和你很像。

Josephine

杨先生的评论真是在这大家活着都已经很不容易的世上让人感到一丝安慰。

1234

我想回复一下名叫“scarf”的姊妹,不知您是否有作过公号的运营,往往一篇文章推送出来后,楼下的留言,当然是每一条都有看到的,但是不能保证每一条都能够回复的,或者耐心长篇回复,因为每个人留言时间不同,而运营者不可能24h盯着文章等着回复留言~
看到留言了,可能是正在吃饭前,开车/等车前后,所以会快速回复一下。
这是我经营公号的感受。
所以我能理解杨太太对于留言的回复。

作者
谢谢理解。不过我觉得她说的也没毛病。

恩丽

才有时间来看看评论,杨太太和这位罗姊妹的对话都能使人听了得造就。尤其是那句有不同意见可以坦诚交流,真的是为此感谢神!你们俩都是很棒的姊妹!

作者
他是弟兄......

诺妈

杨太太,感谢你的文章,赞同你的观点!
从这个恋爱交友的问题,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比较棘手的婚姻问题,就是离婚。
我领受到圣经中神对婚姻的观点,是祝福的、积极的。我周围的弟兄姐妹在说到离婚问题的时候,都是不赞同离婚的,常引用的经文是“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我觉着疑惑的是,不在主内的婚姻,也是神配合的吗?

作者
我也不赞同离婚。我相信只要能结成婚的,这婚姻就应当尊重。

春雨

先分手,先传福音,等信了,再说谈恋爱的事 也不迟吧。真是一个破口,有风险。桌子上的人怎能轻易把桌子下的人拉上来呢?谁拉谁更容易?

作者
先分手,人家还和你联系?另外,会毅然决然分手的,可能也不是我这篇文章想要安慰的人......

谢静

“想到我们的神,是在困境中给人出路,带给人盼望和安慰的神。”——说得真好!

———————
看到大家的留言,我才意识到原来提分手是一件伤害别人的事。我一直认为如果大家摆明了是不合适的,就早点提分手好。毕竟恋爱是期待走向终身相伴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想法太缺乏联盟,太武断了。我要是看到信主的姐妹和不信的男友在一起,我还是心里有点惋惜的。但是,如果是神计划的一部分,无论以后怎么走,我想他都负责到底。

海上绯嫣

感谢作者的文章,与众不同,本人目前就是这个阶段,想过主动放弃的,看了你的文章,耳目一新,我需要替对方祷告,传福音~~~~不提分手~~

葛毛毛

我男朋友现在也不信主,但是我和我的家人的意思都是先让他认识主,接下来的事,就完全交托给神吧,毕竟我们都是不完全的,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gourmetqueen

真正的怜悯是爱心与真理的平衡,不是怕伤害对方的感情而不分手,而是为了对方灵魂的好处,不管在恋爱哪个阶段,都勇于承认自己错了,承认自己低估了信仰的重要性,向不信主的一方道歉,然后分手。宁可被认为是渣男渣女,也不要耽误对方的得救。当你自己在恋爱时没把主放在第一位,而是把“不伤害对方的感情”放在第一位(其实这个说法很多时候只是借口),对方也只会把认识主当成锦上添花或者业余爱好,而不会当成首要的事情来追求,即使号称信了主,也无法把主放在首位。

gourmetqueen

再举两个真实的例子,另一面的:
1.我同学出国信主,之前在国内有男友,但等了很久对方也没办成出国。后来男友终于出国,等了多年的我同学马结婚,婚礼时男友声称自己信了。若干年后,男方出轨离婚,也不再去教会了。
2.我团契的姊妹,信主后找了喜欢的男生,对方不信主,谈恋爱多年后也不信,分分合合多次,终于对方信了,结婚。然而男生在属灵上的成长一直很慢,信主多年仍然无法一同服事,也完全没法做家里属灵的头。姊妹含泪跟我说,当年错误的选择,虽然神怜悯他信了,但她不知道多少年才能享受主里一同服事的美好。

gourmetqueen

就我个人信主二十年观察到的,只要是在婚前和不信主的谈了恋爱的,不管是信主前就谈了的(您说的第一种情况),还是信主后谈的(第二种情况),都是分手了结果比较好。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1.我们团契辅导的好兄弟,信主前与女友同居好几年,去了一个福音大会后信主,当晚搬出来,跟女友解释说:“我很爱你,但我现在信了耶稣,不仅不能继续同居下去,更不能和你继续交往下去了。我非常抱歉,但希望你有一天能明白。”女友大怒,觉得他是渣男,但冷静之后想起他的种种好处,想了解什么神能改变一个明明还爱着她的男人,结果三个月后信了主。两人复合,现在一起全职服事主。
2.我们教会刚信主不久的一位姊妹,还不了解“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的时候,和一个不信主的男生相亲成为男女朋友。后来教会去多了,发现不能跟不信主的结婚,马上和男友分手,并解释清楚。男友选择继续来教会,她把他完全交给教会弟兄去关怀,自己并不接触,结果一年后男友信主,重新来找她。两人现在已婚两娃,在教会一起服事主。

作者
我也不能说你不对......但是我和我老公结婚十年了……他在我们婚礼前信主了

侯文杰

杨太太没弄懂我的意思,我是说,饶恕,爱仇敌之类的命令都是违背人的天性,但却是神的命令。谁愿饶恕啊,才不愿意呢,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是为了我们的益处,老实说恨人本身也是痛苦的。所以说是神的命令要高于个人的感受,就这一点不同的领受。

胜虎ji

人毕竟是人,谁的观点都不比谁强到哪去!
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不多。

TOP

https://mp.weixin.qq.com/s/an4ErmHweFVKvw_gis0PUA
杨太太 | 收养之难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昨天在火车上看了一个纪录片,关于■新▲疆■阿尼帕妈妈收养孤儿的,看得我眼泪哗啦啦,心里特别有感动。

像收养孩子这种事,我过去是从来不考虑的。在上海,养一个孩子都累得要死,我们三个孩子也绝对谈不上轻松。何况我们的孩子都很健康,也没有遇见过需要生病看病的事,那就是一个无底洞了。而且,作为律师,我经常会看到各种奇怪的案子,我也会担心收养的孩子长大以后成了白眼狼……

但这些年,基督的爱真的激励着我,我越来越觉得:若是我有能力行善,就当去行。

对我来说,想要收养一个孩子也不算是一个冲动的决定了。自从2017年4月写了《今夜我为小撒母耳祷告》一文以后,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我去某郊区看守所的路上,会经过上海福利院,每次经过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良心就被敲打了一次。

想起那句经文: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
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
——箴言3:27

我们家是有很多困难,但我们绝对不是养不起多一个孩子的家庭。我也知道,按照收养法,我们这样已经有孩子的家庭,不能收养健康的孤儿,我们只能收养残疾儿童——但是没关系啊!残疾儿童也很好。我们也愿意给他们爱的。




昨天下了火车,回来的路上我就一直在祷告。昨天晚上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杨先生,我原以为他会反对,觉得再等等什么的,因为我这几天出差,他一个人带三个孩子真的很辛苦。

但是杨先生真的是很善良的人,他并没有反对这件事。他觉得好像我们领养了2只小猫,也都是各种际遇,神就给我们了——若是神觉得我们准备好了,我们遇见了那个孩子,彼此心里也就会有感动了。

我们昨天甚至还谈论了很多细节。我说以我们家庭的条件,那些需要高额医疗费用不停做手术支持的孩子,我们家供起来也有困难,但是,比如如果孩子只是缺手缺脚,我们是完全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带他去装义肢,也可以带他去康复。——我们真的一点也不介意这些事。

我还听说,一些大龄的孩子,其实很多人是不要的。大家都喜欢找个小小的孩子,没有什么其他记忆的,就认自己作妈妈的。但是我觉得大一点也没关系。因为我们给他的是一个家,我们也不求他回报我们什么——本来养孩子不就是这样的吗?

可能多一个孩子,我们的日子会不如从前,我们也换不起车了,孩子会少上培训班,但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也多了很多机会来操练爱心。这些难道不比家里开好一点的车,多上几个培训班要更珍贵嘛。我们在世上的日子或许辛苦,但是神在永恒里也奖赏我们,越想就越划算。

唯一一点,我在想,我们一定要手续齐全,因为我要把这个孩子也加到我家的户口上,因为我们还要帮他/她也办护照——若我们出国旅游,我当然也要带着他/她。






而且我真的觉得收养孩子是一个能够为神作见证的好机会。

若是我们以后去儿童乐园,人家或许也会问:“为什么这家人已经有孩子了,还要收养一个残疾的孩子?”

或许一旁的人就会告诉他:“这家人是信耶稣的。”




今天早晨我5点起来祷告。



随后到了上班时间,我就电话收养登记中心了。我把我们家的情况告诉了对方。

对方问我:“所以你有孩子,只是出于公义的原因想要收养孩子对吗?”
我说:“对的。”

电话里的人客气感谢寒暄了一番,随后告诉我上海市现在有2000多个家庭在排队等待收养……

她的意思是,我非要登记排队也行。但是我家已经有孩子了,就把机会让给那些无法生育和失独的家庭吧。

我当然也不会和那些家庭来抢孩子,照顾孩子很累的,我们深有体会。只是这件事我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头,所以我不死心继续问:是不是全国都是这个情况?她说:据她所知,是的。

我再问:那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孩子,人家都不要的?

她说,按照法律规定,14岁以上的孩子就不能被收养了。也会有一些家庭设置一些年龄的条件,比如5-9岁,或者希望收养更小的孩子。但是也有很多家庭就是想要收养孩子,他们都是没有设置条件的,他们就想要个孩子。

这剧情急转直下地让人太意外,我当时语塞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奇怪,如果有2000多个家庭都在排队等待,那照道理,福利院里根本就不该有孩子出现了呀!但是实际上我看现在上海福利院孩子也很多的。

她回答说,福利院也会考虑家庭的匹配程度,还有孩子自己的意愿问题等等......




这篇文章被杨先生删掉了很多内容。

他说:“让你删掉一些内容,是因为那些内容里有一些误导其他人的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你并没有透彻研究过,本身也是你自己道听途说的。

在这个福利系统里,也有很多有爱心的人。包括接你电话的这个人,她的态度也很好。在你原来的说法里,你没有顾念到这部分人的付出。

最后,感恩神给我们的爱心,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爱心并不是出于我们自己的。”


阅读 9726
在看117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5
置顶
Angela Wang

杨太太,能请教一下,什么样的人可以合法收养吗?
8
作者
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51
Grace

我也是被领养长大的,感谢神。
17
作者
感谢神
47
欧尼

抱着孩子看的,泪目了……杨太太,我真的特别佩服你,我才生一个孩子,孩子刚满月几天,我就心里暗暗下决定说不要再生了,一个就够了。还跟老公商量说以后孩子大一些了我们就自己可以玩了。一个孩子经济压力也小,也不用再经历生育的痛,坐月子的痛,养孩子的难。你带三个孩子已经这么不容易,居然还要再领养。我真的觉得神给你的产业多而又多,因为你的心是被神扩张了的器皿,里面满满是爱……也谢谢你上周亲自给我打电话,我真的特别惊讶你会为了我的留言给我打电话。现在宝宝已经很乖了,晚上不闹觉,睡眠也很规律。虽然白天还没有特别规律,但也能自主入睡了,真的很神奇。感谢主!也谢谢你~
25
张惠-Sarah

我看了杨先生的回答,真的是周密完整佩服。
17
MarionHuang

感谢主!我们的好处不在祂以外,祂的恩典够我们用。
3
沙沙

因为有那么多重度脑瘫、唐氏综合征、罕见病的弃儿在福利院里,如果杨太太和杨先生愿意收养,那真的感谢主,登记的时候,如果你们说你们愿意收养这样的孩子,那可以向收养中心说明的,那肯定能很快登记很快收养的——收养残疾孩子没那么难,只是收养健康孩子比较难吧。
15
作者
并不是的。因为我们已经有孩子了,所以按照法律,我们只能收养残疾的孩子。现在说排队2000个,不是说健康孩子2000个家庭在排队,这里面已经包含了非常非常多愿意收养残疾孩子的家庭。
7
林珍

也许收不收养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挣扎学习,由原先的不考虑到现在的愿意去收养这已是极大的突破,也许神要的也只是我们有愿做的心。为你们点赞!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激励,真的太美了
11
作者
我准备去排队的。
11
牛芳

原来有健康孩子的家庭可以领养残疾孩子 我都不知道 我以为有了孩子就完全不能领养孩子了呢 谢谢你这个信息
10
月亮

杨太太,你的经历和我很像,想法也和我很像。静待后续。我一直以为在中国只有没有孩子的家庭才能收养。现在看来不是没有可能。谢谢你!
8
靓靓

我以前在福利院的儿童部做过一年多的义工。里面很多的残疾的孩子是没有人收养的。登记排队的都是要收养那些健康刚出生的孩子,有些还指明要男孩。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几个残疾孩子(一个是哑巴,一个是乙肝,还有一个是脚有问题的,都是女孩子)都被收养了——但都是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为什么?这里面的情况有些复杂,也许你懂的~)其他的残疾孩子还是在福利院里,年复一年。每个孩子都盼望着被人收养。我确实不太相信有2000多人排队收养残疾孤儿,而福利院里还有那么多翘首期盼被收养的孤儿——而且所有地方的福利院都是这种情况?建议你们去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的福利院问问吧。
3
作者
电话里的工作人员很肯定地告诉我,各地都是在排队。至少我现在得到的信息是,不管是大龄的,还是残疾的,都是有人排队要的。至于是为什么么,我这里倒是有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但是为了不误导人,我就不说了。
8
Cecilia

感恩你们有这样的爱心愿意照顾那些没有家庭的孩子!我曾经做过2天志愿者在一个孤儿院陪伴那里的孩子,孩子们很多是唐氏儿童,他们可能没办法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但是从他们眼睛里你会看到真正的纯净。
1
James qian

我相信你们绝不是一时热情,乃是被神的灵所感动!
7
作者
这种事也很难有热情的……
7
缪佳果

一边看一边眼泪水淌淌滴,之前新加坡的同事也是给我看过他们收养的孩子,家里有一个姐姐了,又收养了一个妹妹,他们是米国身份,为了收养中国孩子不息很多次往返大陆办齐手续,妹妹是先天性黑色素缺乏症,白头发白眼睛,但姐姐抱着她像自己的娃娃一般爱护,也是深深摸到我,他告诉我刚开始他非常反对领养,但他姊妹和女儿祷告了一年多的时间,主也预备了这样一个宝贝,他说带妹妹回美国他们去公园玩的时候,老外问他姊妹这个娃的爸爸在哪里,其实他就在旁边直接被无视了以为爸爸是白人因为妹妹是白头发。
主祝福姊妹,若这事是出于神,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感谢赞美主!
7
YUANG

我虽然还单身,但收养孩子也是我多年的心愿,杨太太也提醒了我,可以为这事多多祷告。
3
孙娟Rebekah(乔巴)

或许这个2000人排队是假的。人家怕我们一时兴起,需要给我们时间缓冲,考验下耐心,看你的想法成熟不成熟,考虑清楚了没有。
求收养登记电话。
5
作者
我相信这个2000个人的排队是真实的。我完全感受到了电话那头的诚意。而且她并没有阻止我领养,她说如果我想要登记也可以,无非就是排队。电话可以参考上海福利院官网上的电话。如何捐助,如何做志愿者,如何收养,都有电话。
5
高景

因着基督的爱给你如此的胆量和爱心这件事情本身已经荣耀神,很多家庭以至于我自己也是不敢想的…我不会特意为你祷告求神给你收养一个孩子,只求神按他的旨意行事,让杨太太一家无论何时,无论是否收养成功都祝福满满
1
沙沙

你如果提重残(脑瘫,唐氏,罕见病),应该会很不一样的。因为大部分能接受残疾孩子的家庭应该也限于手术矫治过的先心和唇腭裂之类的轻残,而福利院里现在基本没有这样的孩子。
4
作者
我看了上海福利院的网站里的照片,没看到唐氏儿。因为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刚才又重新电话他们,告诉他们,唐氏儿我也可以接受的。但是他们告诉我,2000多个人排队,是一个意愿。我也可以去排队,也可以去填意愿,但是要轮到我了的时候,他们才会再来看福利院给他们的孩子和我填的意愿是不是匹配。
2
大脸猫

杨太太,看着这篇文章心里很感动。当初我怀孕10周时孕反严重跟你联系过,后来还对你发脾气了,向你道个歉,可能你已经快忘了……下个月我宝宝就要出生了,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样心存爱心信心盼望,做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妈妈!
3
作者
真心不记得了……
3
范鑫

涉外收养会给福利院带来数万美元的收入,这是一个高达数百亿的垄断产业。以前出现过福利院从人贩手里买孩子,然后给外国人收养的情况。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收养受重视程度比国内收养要高。
同时现行的收养法是配合当初计生政策制定的,为了堵住大家利用收养多生孩子的可能。近几年呼吁修改收养法的声音很多。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国家庭只喜欢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弃婴非常“抢手”。

属神的收养是关注“没有父母的孩子”,属人的收养则关注“需要孩子的夫妻”。一些基督徒收养残疾弃婴,还在教会受到白眼,这也是华人教会的一个特色了。
最后,一个重要信息是,圣经中是有“收养”这个词的。如果你在英文圣经中搜索“adoption”,就会发现“收养”对我们的信仰来讲是何等重要,在和合本圣经里面它被翻译为“得儿子的名分”。
3
俏峭QQ

在这个世界里要保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其实很不容易,会有各种解读让你备受打击。但是还是要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尤其在年岁日长,阅历日丰的时候,确实能体会施比受有福。保持善念,又有能力做到本身就是让人欢喜的人生状态啊。
3
甘甜

杨太太可以看看牧羊地儿童村,如果暂时没机会收养,助养也是可以祝福到很多孩子的。很久没有为收养孩子的事情祷告了,你的文章也提醒了我。



收养孩子,确实更能操练信心,有利于家人孩子学习付出,但代价很可能是舍己的,因为从小接触的环境不同,大一点的孩子思想习惯已经固化,改变起来的话可能比再生一个养大还费心,要有心理准备呦,很考验信心坚固程度的
3
作者
想到在永恒里的奖赏,我觉得是值得的。而且我今天还问了老大,老大觉得:“那当然要接他们来我们家。”让我很感动。
3
o.筱杏橄.o

杨太太第一篇看到泪目的文章。让我也受到很大的感动去做收养的事。但我还很清楚,自己私心还是太重,能否对孩子们付出代价同样的爱,能否承受残疾孩子的负担……但是从自己所生孩子身上,见证了神非常非常大的荣耀和恩典!也希望神能够给我这样的感动和力量

蔷薇

收养不容易,真心的爱收养的孩子更不容易。收养之前一定要先问自己我是不是确定收养这个孩子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将来的情况有多难,我都会爱他一生如图爱我亲生的孩子一样。如果觉得自己不能做到,那就不要收养。因为没有爱的养会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心灵伤害。
3
作者
对,我也是这样想的。若是来我家,就是我家的孩子,不过是从人家肚子生出来的而已,来到我家的,就是我家的孩子。
3
幽静&秋夜

和杨太太一样,之前一段时间我也想过收养孩子,我没有您的经济条件好,其实我是想收养一个年龄大的孩子,觉得他们需要爱❤️。既然有了14岁年龄限制,我想定时去福利院陪伴孩子们是否可以给他们带去爱,就要离开职场的我想去福利院陪伴孩子……
神给我们那么多的爱心我们要给出去,传递神的爱心。
1
啟瑞

期待看到姐妹下一篇收养话题的文章。家里已有两个孩子,也想了解更多同类家庭条件下如果收养
2
作者
残疾孩子不受其限。
2
雪不白

我从出生60天到5岁,一直由内蒙古的一个县城的众教会的众多弟兄姐妹领养,就是接力的那种。在这个村子三个月(比如:王弟兄1个月,李姊妹20天,张弟兄15天,赵姊妹25天),下一个村子再两个月,再下一个村子五个月,就这样,一直到我五岁。后来读了教会的学校,接受过『救世军』的帮助,读了神学院。现在在辽宁全职传道,前两年也在上海的一间教会服侍过。当基督的生命在我们的生命中被彰显出来的时候,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神迹。

作者
感谢神!
2
Erin-温温同学

嗯是的,我相信是真的。之前汶川地震时我也曾想过收养一个孩子,了解后才知道有多难 这2000个排队的人里应该包含了不少国际友人吧

Esther

为姐妹和弟兄的爱心感动到流泪!在上海养一个孩子都够忙累的了。我家早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大呼小叫下出门,路上还忍不住训斥几句。等孩子进了校门,看着她的背影赶又开始自责,还来不及多想,又匆忙赶着上班。不敢想象有三个孩子是怎样的情形!姐妹夫妇还想着收养残疾孩子,只能感谢神!曾经认识一位云南少数民族的弟兄,捡到一个患有血管瘤的女婴,因无人收养,只能自己养大,如今12岁了,因经济困难和婚姻破裂,曾寻求收养,却始终未找到合适的家庭....
2
作者
这种收养更多的是手续很难办的问题。
1
菊莲,Julia

我听我朋友说,她们福利院5万块钱可以领养一个孩子。但是都是有点缺陷的孩子
1
作者
不如直接把福利院的名字说出来,大家都蜂拥而去,不是更好

玫瑰格斗

世人的儿女双全固然好得这个荣耀也没得着,既然不给儿子也不想要了现在后悔的是不应该生二胎,一个孩子多轻松干嘛人生这么累,我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没要二胎,要的儿女双全的也是多的,我很另类,心里不服神的安排,罪恶心魔吧
1
作者
我觉得两个女儿满好的。我自己也有2个女儿。人生如果就是为了轻松,那一个孩子也不要,可能是最好的。

徐晓云XiaoYun

厦门,龙岩,有寄养家庭的形式。我在厦门接触的一位姐妹,是个寄养妈妈,她陆续照顾了20多个孩子(身体有缺失,future hope会负责手术等),直到他们被收养离开。有些孩子与她生活了几年,有些孩子几个月。
1
作者
寄养很多没有合法手续,感恩神给这位姐妹爱心。但我个人不太能接受。后面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安全感,又不得不分开,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太伤痛。

沙沙

根据我所了解的,如果设定一些残疾类型,不一定容易匹配,因为,断手断脚通常不会被遗弃,你说的应该是缺手缺脚,但这类型疾病发生概率本身就小(产检大畸排查大部分都能排除),被遗弃概率更小了,更多的是合并症之类的。如果的确是有负担,去养育一个一般家庭不愿意或无法养育的孤儿,那好感恩,也希望主能成就!祷告!
1
作者
我看过一张上海福利院的一个孩子的照片,他就是缺了一只脚。我觉得我还是挺理性的一个人,如果一个孩子后续需要非常大额的医疗支出,那我们确实未必有这个能力。客观来说,我们行善也要考虑自己的能力。但是缺手缺脚的,或许别人嫌弃,但我们是有能力可以帮助他的啊。
1
✝文黎

你好杨太太看到你这篇文章很高兴,我家虽有三个孩子但是也想领养,但是不知道现在领养对夫妻双方的收入是不是有限制呀?希望以后你有更新的领养信息可以更多分享出来,谢谢!

郭甜甜

我知道有些城市是主内弟兄姐妹创办的孤儿院,那边也很多孩子需要人收养。不过你提到可以收养大一些的孩子,使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可怕的新闻,一户人家收养的13岁左右的男孩,趁大人不在时,rape了这家人的两个小女儿。提醒一下,大些的孩子要注意他在孤儿院所经历的种种,他的身心是否健康,如何保护你家未成年人不受其不好的影响。
1
作者
这种事我也想过,但若因为这样的无端端的猜忌就不去行善,我觉得是不好的。亲生儿子把爸爸妈妈杀掉的新闻年年有,但是这不是我们不养孩子的理由不是吗?
1
yy哦

我以前教会有个姐妹,自己生了两个,领养了两个,现在开个培训班养四个小孩,真的特别佩服她的爱心,也想找机会问问她怎么领养
1
范鑫

上海和成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条以“育婴堂”命名的街道,因为在这两条街上,曾经有信耶稣的人收养那些被中国人像垃圾一样丢掉的婴儿,做他们的父母,就像“神在他的圣所作孤儿的父”(诗篇68:5)
当年“成都教案”的起因,是民间盛传教堂里有洋人拐骗中国儿童取双眼制药。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这是外国人要这些“没用的”弃婴,唯一可能的用处。

yoyo

我认识一个像杨太太你们这样的家庭,前几年成功领养了两个大龄的脑瘫女孩,他们本来有个健康男孩……而且没听说很困难…可能各地有不同
1
作者
感谢信息提供
1
Ginger Smile

【林后8:12】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看到那么多肢体都有心愿去收养,真的好感动,因为我的家里人就极为不同意...主祝福
1
Glare

哈哈,你居然付之行动了,佩服!我一直也觉得收养孩子很感动,但是我老公hold不住,当然,我也可能hold不住。看看身边美国家庭,收养四个有病的孩子,真的是出于基督的爱。这个事情也是要交托

沙沙

有些罕见病看照片是看不出来的,比如神经母细胞瘤呀之类的,还有一些疾病是有后遗症的,比如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啊之类的。电话咨询受挫,可能也是因为收养中心不太相信会有这样的爱,能让人真的愿意接受重残儿吧,毕竟他们也不明白基督的爱。所以才提出你可以去登记。你真的去登记,也一定会遇到质疑,但如果你提出的原因有信服力,会被考量的。这也是浇个冷水,设置些障碍,作为前期筛选。况且,人真的很有限,也有刚开始很有感动,但毕竟收养涉及到儿童的成长和一生,过程相对复杂严谨,也是对儿童的保护。别说重残儿,连健康儿都听说过领养后被解除收养的。若真的主许可,也有祷告后的感动,那杨太太可以继续。也可以关注唐氏儿脑瘫儿的照料养育和后续,包括就读就医矫治资源等。
1
作者
我准备过去,填表,然后写上:想要残疾,断手断脚的那种。
1
farfarselena

一边读一边眼泪就下来了。我自己的心也再一次被扎了。我身边的外国朋友家庭,长期住在中国的,基本都是在自己健康的几个孩子之外又收养一个身有残疾的中国孩子,唯一的动机就是基督的爱。我实在常常心觉惭愧,然而扪心自问,就是没有勇气迈出信心的一步。为你们祷告,若是出于神的,他必成就!
1
汪倪燕

是因为那些孩子很多都病得太重了,有些是两性,需要做手术,有些是严重脑瘫,有些甚至很快就会死去的。我去过那里,不是道听途说,是儿童村创立人亲口告知的。
1
卿卿18610414994

我们也有领养的想法,身边也不少家庭想要领养,因为有很大的需求,我们四处打听过,甚至联系玉树那边的义工打听过,地震后有很多孤儿,但是中国人领养非常难,外国人很容易。人家明确告诉了我们原因,真的很无奈。求神怜悯这些孩子吧!

汪倪燕

联系牧羊地儿童村看看,那里好多孩子据说是福利院也不要的,Tim会给孩子们治病,并等待家庭收养
1
作者
福利院不要的孩子是为什么不要呢?是因为父母健在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也赞同杨先生的话,道听途说无端猜测也不好。
1
Rena祝平安

很多人说为什么中国孩子那么容易被外国人领养走?
其实一点也不容易,我在米国认识一群领养家庭。外国人领养手续也特别特别复杂,而且特别贵!有的家庭已经在祷告中跟孩子建立了深深的连接,最后在被繁琐的手续中不得已“失去了”本已在心里和灵里接纳为家庭成员的孩子……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孩子就超龄了不能被领走“回家”了
1
大灰狼的太太

我以前的教会就有司琴的残障姊妹是孤儿,她们没有被领养,但教会去孤儿院关心她们,帮助她们,后来读了职业学校,组建自己的家庭。我儿子学校有一对夫妇,她们十一月就要去中国领养孩子,他们自己也已经有三个孩子了。

Cicely

我在北京,我身边有两个姊妹正在办理收养手续,其中一个办理手续过程中跟大家分享过目前收养残疾儿童国内家庭比国外家庭容易。你所说的情况,确实听起来有点奇怪。
1
作者
那我们也先去排队吧。

Emmanuel

寄养是否可行?虽然住几年要换地方
1
作者
对孩子是很残酷的事。可以参考《今夜我为小撒母耳祷告》那篇。
1
林杨

杨太太你俩太有爱了,为你们感恩!我老婆看后震惊,第一反应是:问问她我家老二收不? 哈哈,说笑了。相信那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这段时间也时常想起你的阿姨,在为她的信主祷告,也为你能顺畅的和她传福音祷告。所爱的丈夫离去,可能正需要有这样一位神有这样一个团契走进阿姨的生命和生活中

Yujiao

感谢天父,也许我们在感叹有那么多可怜的孩子时候真的忽视了有那么多有爱心的家庭和为这些孩子付出的人,当然还有看顾他们的上帝

玛利安娜~陶海琴

所以啊,没有孩子的家庭收养小孩子都很难,你三个小孩子,就就不要和没有小孩子的家庭去,排队了

作者
很多人留言告诉我,其实真的还是有很多残疾儿童其实是没有人要的。所以我想还是去排个队吧。但是我们并不是非要怎么怎么样的那种家庭。但如果神给我们一个孩子,我们就大大感恩。

Wenwen

我也想收养孩子,因为确实是传福音的好机会哈哈哈,这个孩子进入家庭就认识了耶稣基督,真真是改变了命运和生命!残障儿童一样值得拥有无条件的爱!养父母也可以透过对身体缺陷的孩子的爱,切身体会到身体缺陷者的处境。现今的社会喜欢高端体面,人往高处走,需要有人关注那些“被社会遗弃”的人

玛利安娜~陶海琴

收养齐全,我看见我们上海市的有些家庭没有小孩子,收养外地的小孩子,都上不上上海市户口,能上户口的都是开后门或,假的证件

作者
这种事我也不会做的。所以也求神怜悯吧。

贺佳

每当看到歌颂外国人大义收养中国孤儿的文章,内心感到很无语。中国成千上万排队的家庭只能在绝望中度过余生。

作者
一部分的原因也确实是因为一大部分的中国人只愿意收养健康的孤儿。。

你好哇!钉痕

杨太太,请问那个■新▲疆■妈妈的纪录片名字是什么呀

作者
不知道啊……火车上看了个没头没尾的片段。你可以搜索一下“阿尼帕妈妈”,新闻挺多的。

刘文洁 Wenjie Liu

好巧 奴隶社会今天刚发了Tim Baker和他创立孤儿院的故事 看得泪目

TOP

https://mp.weixin.qq.com/s/DuUBdS2-YVnTfUoYnCVTZQ
杨太太 | 京剧之美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我小时候特别讨厌听戏曲,电视里如果开始播放戏曲了,我就直接转频道了,因为实在是听不下去,也根本就听不懂。据说我外公是喜欢京剧的,但是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家里没有其他人喜欢戏曲,我也从来没接触。

后来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无意中在油管上听了一段京剧片段《坐宫》,拍案叫绝,百听不厌。《坐宫》是《四郎探母》里的一个片段,我后来又去看这个《四郎探母》的全集,觉得还不过瘾,回国以后还专门买票去上海著名的天蟾舞台去看这出戏……(这事儿在《聊聊我家孩子的音乐启迪》里也有提到)总之,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听京剧的。

这段坐宫我反反复复听了几百遍,我听的唱这段的两个京剧演员叫于魁智和李胜素。当时因为对京剧完全处于无知状态,所以并不知道他们两个实际上就是现代京剧界的两大腕儿。但是腕儿就是腕儿,可以这么毫不夸张地讲,看过了这两人演的《坐宫》,再去看其他人演的,哎呀呀,真是看不下去。

昨天晚上睡觉前看到他俩现在为了推广京剧艺术,居然还上综艺节目,还要被那些后辈演员评头论足一番,心里感慨不已,所以特写此文,想表一表我对京剧,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到现在为止,我对于京剧的欣赏能力还是很有限,但是至少消除了很多原本对京剧的误会。我现在回想起来,之前之所以不喜欢听京剧,是因为电视里播放的京剧大多是联欢晚会上,没头没尾的,热热闹闹的,几个片段,其实什么都听不出来。

还有啊,大家肯定也知道了,京剧化妆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这个原因,我看于魁智和李胜素好几次去央视演出,都是素颜上台的。虽然这两人长得那是没得说的好看,但是因为没化妆,手里还要拿个话筒,那手上的动作,眼神的情意,都是大打折扣。

其实京剧好像话剧一样,也是一幕幕,故事性很强的。而且并不是全本都是唱的,中间是有不少对话,不少对话都是京剧中的亮点,令人捧腹,但在综艺节目中肯定就被省去了。

另外,虽然是唱的,但是这些唱的本身也传达感情。有时候舞台上两个人,一个人不停唱,另一个人一动不动,实际上,那就是那个唱歌的人的内心旁白;京剧节奏的快慢,实际上也是表达情感。小时候特讨厌京剧那种拖沓的音,但实际上,那种拖沓往往是表达内心的悲怆——这大概也是少年人无法体会的。

还有的时候,通过一些很简单的小动作,就能够让人想象出一幕极丰富的场景。比如在四郎探母里,公主一听到杨四郎马上要说出他是谁了,她赶紧让他噤声,然后俩人左看右看有没有人,然后摆出一个进屋关门的动作,然后公主再让他接着讲……类似这些小细节,都要通过看全本的京剧才能体会到妙处。

我个人认为,京剧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什么灯光,没有什么布景,每次场景的摆设都极简单,却能光从演员的表演和演唱中,表现出极丰富的情感。


下面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看的《四郎探母》这出剧。据说1998年中国京剧院第一次去台湾演出,演的就是这出剧。演得在场老兵都泪涟涟,张学良将军也喜欢得不行。——那次也是于魁智和李胜素去演的。

四郎探母一开始呢,就是杨四郎杨延辉坐在宫里唉声叹气:

本宫,四郎延辉,乃大宋磁州人氏。父讳继业,人称金刀令公,我母佘氏太君,生我兄妹七男二女。只因十五年前,沙滩赴会,只杀得我杨家东逃西散。本宫被擒,改名易姓,多蒙太后不斩,还将公主匹配。今日韩昌奏道,肖天佐在九龙飞虎谷,摆下天门大阵。宋王御驾亲征,六弟挂帅,老娘押粮前来。我有心过营见母一面,怎奈关口阻拦,插翅难飞,思想起来,好不伤感人也……

现在的电视剧真该学一学京剧,我过去以为京剧全是拖拖拖,但是其实京剧剧情其实非常紧凑的,杨延辉唉声叹气一完,他老婆辽国铁镜公主就上场了。公主带着婢女,婢女抱着阿哥,天气真好啊,花红柳绿啊,想邀请驸马一起游览,但是怎奈驸马一直不开心。

让我引用一小段他俩的对话,大家感受一下:

公主:我说驸马,咱家有礼了!(施礼)
杨延辉:哦,公主不必多礼(还礼),快快请坐!
公主:(坐,端详四郎)我说驸马,自从您来在我国一十五载,一直都是朝欢暮乐的,我瞧您这两天,怎么总是愁眉不展的,莫非您有什么心事不成吗?
杨延辉:本宫无甚心事,公主休要多疑!
公主:还说没有心事,您瞧您那眼泪可还没有擦干呢!
杨延辉:这个……(尴尬地擦拭眼泪)本宫心事倒有,慢说是公主,就是那大罗神仙也难以猜透啊!
公主:别说是您的心事,就是我母后的军国大事,咱家我不猜便罢——
杨延辉:若猜呢?
公主:也能猜它个八九不离十。
杨延辉:好吧,今日闲暇,我倒要请公主猜上一猜。
公主:好,闲着也是闲着……(从宫女手中接过阿哥)宫婢,看坐向前。
宫女:是啦!(将坐椅搬向台口)

这么一小段,驸马的知书达理,公主的俏皮可爱,观众都能够感受到了。顺便说一句,这两个人的口音还不同。驸马因为是大宋人士,说的话是宋朝的官话,有点现在的河南口音。公主呢,是大辽人,说的是现在的北京口音,标准普通话——而且还带着北京姑娘的俏皮:“闲着也是闲着”。

接下去的戏就更有意思了,公主就开始猜了。

先猜是大辽女王,也就是她妈妈,把驸马怠慢了。驸马赶紧说,不不不,想太后乃是一国之主,慢说是没有什么怠慢,即便有什么怠慢,又能拿她老人家怎么样啊。公主就笑了,对。又猜,是不是夫妻间冷落少欢?是不是思游玩那秦楼楚馆?驸马都说不是。

公主想着想着就开始自己生气了:“莫不是抱琵琶您就另想别弹?”驸马着急了:“想本宫乃是被擒之人,多蒙太后不斩,反将公主匹配,说什么抱琵琶另想别弹,你说此话,岂不愧煞本宫……”说着说着又哭了。公主哑然失笑:“猜的不对,再猜也就是了,您哭的什么呀?”

后来看着杨延辉难过的样子,公主就知道了:“莫不是您思故土久离中原?”杨延辉惊喜极了,但是这时候他心里又绕弯弯了:“贤公主虽女流智谋广远,猜透了杨延辉腹内机关。我本当上前去求她婉转——且慢!必须要紧闭口慢吐真言。”

公主追问:我说驸马,咱家猜了半天,到底是猜着了没有啊?
杨延辉:心事倒被公主猜着,不能与本宫做主,也是枉然!
公主:您说出来,大小拿个主意也好呀!
杨延辉:公主啊,我在南来你在番,千里姻缘一线牵。公主对天盟誓愿,本宫才敢吐真言。
公主:怎么着?敢情还要咱家盟誓不成么?
杨延辉:正是。

后面一段是公主逗他玩儿,说自己不会起誓,很是有趣。最后公主说:“你当真我连誓都不会盟么?阿哥您抱着!(将阿哥递与四郎)待咱家盟誓了!”然后公主就认认真真跪在地上起了誓。

杨延辉一看公主起誓了,他就打开话匣子了:“你当本宫当真姓木名易么?”
公主:“呦!(哑然笑)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您是木易驸马啊?”
杨延辉:“非也!”
公主气死了:“非也?啊哈!来在我国一十五载,连个真名实姓都没有,今日说了真名实姓便罢,如若不然,奏知母后,我要你的脑袋!”

杨延辉震骇悲痛,浑身抖颤开始唱了:“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没想到说到关键的时候,阿哥小便了……杨延辉和公主说,你怎么让阿哥来打搅啊?公主也不开心:您说您的,还能拦着我儿子不让撒尿吗?——这段也很有喜剧的冲突。

但后面一段杨延辉表家园说家谱的,也真是让人难过。
贤公主且听某表一表家园。
某的父老令公官高爵显,
某的母佘太君生下我弟兄七男。
都只为宋王爷五台山还愿,
潘仁美诓圣驾来到北番。
你的父强宋王双龙赴宴,
某弟兄全上阵赴会在沙滩。
某大哥替宋王席前殉难;
某二哥短箭下死得惨然;
某三哥被马踏尸如泥烂;
某五弟弃红尘削发深山;
某六弟掌帅印三关征战;
某七弟被潘洪射死高竿;
某本是杨……。

公主:(神情紧张)噤声!
(公主快步出宫门,探查是否有人埋伏在外偷听,四郎随后,二人看后无人又回坐)
公主:我说驸马,到底是杨什么?
杨延辉:(接唱哭头)啊,贤公主,我的妻呀……某本是杨四郎把姓名改换,得攀你贤公主前世有缘,也事出偶然!

好了,公主一听,吓得浑身是汗了。然后就是著名的“坐宫”片段了。

各位都看到这里了,一定要点开看一看。虽然不是我当年看的那个高清版本,但是这个也勉强算是不错。




篇幅有限,后面的剧我就先不剧透了。比如公主后来是怎么偷令箭的,杨延辉后来回来没回来,这些都鼓励大家自己去看全本吧。

但透露两个小片段。这部剧还有一点让人特别称奇,就是让人反思“人情”和“大义”之间的矛盾。

佘太君见到杨延辉以后,听完他的故事,没有骂他背信投敌,反而是问他:“夫妻恩爱不恩爱?公主贤德不贤德?”听到儿子说铁镜公主实可爱以后,老太太居然还在儿子的搀扶下,向辽国遥遥一拜——这胸襟,真是让人动容。

随后,杨延辉听说他妻子还在人世,又前去见他的结发妻子。结发妻子一身丧服,痛苦不已,抱着他不让他走,这段也让人十分动容。


现在,李胜素其实已经50多了,但是一上妆,看她演戏,仍然是满满的少女感,她演的就是娇俏可爱,感觉比我还年轻。



我昨天晚上看了其他人演的《武家坡》(这是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改日我还想写一篇文章:一样是去外国娶了公主,一样也算有情有义,但为啥杨延辉就是比薛平贵讨喜),看了李胜素和其他人演的,对比之下,其他演员演的简直如泼妇骂街,但是王宝钏实际上是丞相之女,李胜素真的是把那个端庄的气质演出来了,然而又不缺情感。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自行对比一下。

李胜素是梅派的,由她,我大概也能想象梅兰芳先生在世的那种让人惊为天人的感觉,实在是情感细腻,不但唱得好,演得也佳。

再说说于魁智,看某综艺节目,主持人居然还问他的香港太太当年为啥看上他?我觉得主持人你是不是眼睛有点瞎……长这么帅一男的,演的还都是王侯将相,气质出众,鹤立鸡群,谁看谁不喜欢呢?我有一次还看了于魁智演的《智斗》刁德一,想起了陈佩斯的那句话:“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因为太帅,他演刁德一完全没有说服力啊。

我超佩服京剧演员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是一幕幕背下来的啊!不只是台词,还有乐曲,还有台步,还有动作……他们每次几乎都演得一模一样的……人家都说律师记性好,但我觉得我可能真不如他们……


我昨天看那几个综艺节目的演员对他俩评头论足,他俩还谦虚不已,十分感慨。因为以这两人在当今京剧界的地位,根本是不需要出来上这种节目的。京剧在票友这还是有很大市场的。我感觉他俩如果来上海演出,应该也是一票难求的。我相信他们上这些节目也是为了推广和传承这项传统艺术。

所以若这两位老师有机会看到我这篇文章,我也想告诉他们,您二位的付出是大有作用的。至少我一个85年生的,若不是看了你们的戏,是决计不会喜欢看京剧的。也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同时,希望这篇文章也能让更多的中年人,青年人,少年人,也能拔冗对京剧了解一下——明天正是中秋佳节,看《四郎探母》很是合宜。

TOP

https://mp.weixin.qq.com/s/Fm9zePYg5pnQwUGj8P3nng
杨太太 | 面对自己变老的失望感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受刺激太深,这次就不放图了)

上回早晨4点多去某区看守所排队会见,第一名去的老律师4点整就到了。再一问,老律师今年70岁了。我和老律师谈得来,相聊甚欢。

聊开了,老律师忽然来了一句:
“看你的年纪,你应该也已经退休了吧?”

我瞬间石化了……退……退休了?我看起来有有有那么老了吗?

老律师发现失言,赶紧补了一句:
“哎呀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把你说老了,你看起来才四十多。”

——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的瞬间,总是在这样措不急防的时候。
  

朋友们都安慰我,老律师老眼昏花,早晨4点光线也不行,你千万别和他计较。

但是受到这种暴击以后,这种话都安慰不到我了啊:我自己老了我还不知道吗?

以前出门停车,摇下车窗,和保安小哥发发嗲,人家就放行了;甚至以前开车不小心,被交警蜀黍拦下,人家一看小姑娘一个,也就算了。现在这一招已经完全失去了效果,偶尔一个不当心,和人家习惯性发发嗲,看到人家那个惊恐的眼神……我才想起来自己已经是个老阿姨了。

甚至是某看守所的有钱的大佬,招个女律师定期去会见,都要指明:28岁以下。(啊,找律师还年龄歧视,活该大佬你没法取保候审啊!)虽然这种活我也不屑做……哎,但是还是有一种被人嫌弃的感觉。


年轻的时候,对脸上的皮肤是特别关注,眼睛上出现的一条小细纹,就可以让我每天涂三层霜坚持个把月。那时候很注重自己的肤色是不是均匀,鼻翼有没有黑头,脸上的晒斑要怎么把它们美白回去……

很客观地说,30岁以后,这些烦恼都不复存在了。因为所有的这些问题,不过是一支遮瑕效果好一点的粉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衰老问题,并不是靠一点粉底就能回避。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法令纹就是会越来越深,整个脸就是会越来越塌。甚至是原来我从来不担心的头发,现在已经快掉光了。年轻的时候你瞥一眼阿姨,就觉得阿姨看着老,却没有想过为什么,其实原因有很多,阿姨有色斑,阿姨头发稀疏,阿姨两颊下垂……


这些也只是脸最初的崩坏,身材的毁坏就更致命了。人到中年,基础代谢变差,人就难免发福。连原来瘦得好像竹竿的杨先生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这让我胖起来的时候没有觉得孤独——可能他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两个人就一起变胖。

昨天我看了一个京剧演员演《武家坡》,她原来是一个扮相好,演唱佳的旦角,但是因为中年发福,演王宝钏的时候,确实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感。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居然出来了张这么有福的脸,字幕就更恶毒了……想想人发福也算是自然现象,居然还影响事业。

不过我们做律师的,倒是显得老一点好。我们所有个86年的同事,虽然比我还小一岁,但看起来有一种谜样的资深感(实际上也确实很资深)。我有时候很想仿效他,在头发上撒一点白粉笔灰,也拍出这种资深的效果。但看看自己的白头发,感觉不用撒粉笔灰我也很快就能看到这一天了。


以前遇见重要场合,偶尔化个妆,就有惊艳的效果。现在重要场合,不当心就把脸涂厚了,产生了惊吓的效果。

我看到朋友圈里上了30的姑娘们,上图已经没有不磨皮的了。每次大家相见,易容术也已经无法改变衰老的本质,每个人心里看对方都在嘀咕:“天哪,她为什么要刷这么厚的粉?”殊不知对方大概也是这样看自己的。

想到徐峥说他面对秃顶的解决方案就是五毛钱剃了个光头,我现在也基本对自己采取了破罐子破摔的策略。我现在出门旅行甚至都不带粉底了,因为带粉底还要带卸妆油,带了卸妆油还要带化妆棉……其实清水擦一擦,多方便,反正现在手机出片都会自动美颜。


或许有人要来和我推荐各种仪器各种方法各种瓶瓶罐罐,但是“如何让自己保持年轻”并不是我这篇文章的重点——何况一直看起来特别年轻,我感觉也未必是好事……

我难过得点,可能是在于“如何接纳自己‘就是老了,而且还会一天比一天更老’的事实”。
  
写到这里,其实我也很想把文章拗到一个高度上,因为基督徒的盼望并不在地上,而是在那“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的天上的基业里。我若好好思想一下基督的恩典,说不定还能用一下经文:

所以,我们不丧胆。
外体虽然毁坏,
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哥林多后书4:16

但实际上,我对自己衰老的身体的失望感,是如此真实。这几年越发明显,每次照镜子看到这张脸的时候,都还是会暗暗觉得难过。

毕竟老阿姨也曾年轻过。


我现在34岁,暂时还在这个点上没有释然。

就记录一下这个片段。

或许有一天等老得牙齿都掉了,我就明白地上这些事终将会过去,这些本来也都不是什么很要紧的事。

但真希望我不要到牙齿都掉了的那天才明白。

TOP

https://mp.weixin.qq.com/s/-Mx-lI_qoLjd9UgMO_-RHg
杨太太 | 我的问题都是因为人家的毛病引起的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在《在最忙的暑假里放暑假》一文里提到了家里修水管的经历。后来终于修好了。现在再回想起来,竟然有很多不一样的看见。


最初发现漏水,是因为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衣帽间的一块壁纸上有小虫,墙纸也有一点起皮。这面墙的宽度只有30公分,平时也不会留意。那天仔细一看,发现墙壁居然是湿的。

这面墙壁里面是水管,但是是那种很粗的水管。照理来说,这种水管不会自己破,而且这种水管如果漏水,那也不可能像这种渗水,那种漏,肯定一漏就是很大面积的。

所以我当时就判断,肯定就是楼上哪里漏水,渗到我家了。

一点点漏水,问题也不大,虽然觉得有点烦,但我就让它去了。房子嘛,时间长了总有点毛病。自己还觉得自己对邻居挺宽宏大量的。

但是我讨厌小虫,我就买了驱虫喷雾,努力地把小虫驱除了一下。几个星期里面,进出衣帽间的时候都会看到这面墙,心里总觉得有点烦。后来发现小虫不但没有减少还越来越多了。墙壁和柜子之间的缝隙又很小,也没有办法根除,才痛定思痛想要解决。


我们找物业去和楼上的邻居商谈维修事宜。楼上的邻居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家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在他家也看不出水管有任何坏掉的痕迹。我们本来担心他们不愿意配合修理,但是邻居非常好,而且很爽快,他们觉得:“既然是我们家造成的,而且给你们造成了麻烦,那虽然不修对我们也没有影响,但为了你们的益处,我们还是要修。”

他们自己承担了修理费用,花了几天时间,把他家整个卫生间的瓷砖掀了,挖地三尺,把管子全部补强。维修人员向他们保证,楼下绝对不可能再漏水了。

楼上的邻居和我们说,留了个尾款还没付,让我们观察几天。恰逢那几天上海梅雨天气,等到出了梅,天气热了起来,再去看,才发现,墙壁不但没有好,还反而湿得更厉害了……而且原来只湿了一面墙,现在有三面墙都湿了。


我把物业喊来,物业说管子在墙壁里,不打开墙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啥情况,束手无策。我狠狠心,那就把墙砸开。看看到底是什么毛病。——我本来很不想要砸墙。因为这个房间是衣帽间,砸墙的灰很大,清理也不方便。但到了这个时候也没办法了。



砸墙的师傅来了,墙也打开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搞了这么大个工程,还是看不出哪里漏水。



这个地方并排有三根水管,用手摸一下,三根水管都是干的。师傅说,如果想要找病症,必须要把柜子挪开,把侧面墙也砸开,这样才能看得清楚。

但既然想要解决,那就解决到底吧。我们又重新找了师傅,把一面柜子拆开。


随后,把墙砸了,终于找到了漏水的地方,原来是插在大管子上的空调管漏水了。但是师傅说,如果要修好,还要把另外一面柜子也拆开,把那个墙也砸了,才可以修,不然他的手没有可以操作水管的空间……



最终,这个大工程花了我们2个月的时间,几乎把整个衣帽间都拆完了,才把一切都修好,涂料,复原,恢复原状。最后师傅还给我安了个插座,我装了个除湿机,以后都不担心房间太潮衣服发霉了。


写了那么个啰里啰嗦的过程,感谢大家居然看完了。

为什么会有启发,因为在这个修墙的过程中,我自己的生命好像也在一起被重建。

我过去看我身上的问题,就好像看那小小的30公分的一面潮湿的墙,确实它们也都很隐蔽,也不容易被发现,但是这小问题,却让我经历很多不舒服。

最终,等到我终于下决心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人家的问题。

——嗯,我过去常常感觉,我的问题都是因为人家的毛病的引起的。

我有听很多姐妹分享过她们婚姻的问题。好像从没有人和我说:“我的婚姻有问题就是因为我自己的问题。”大家都是说:“我的婚姻有问题,都是因为老公的种种问题引起的。”

我自己也不例外啊,如果能找到的话,我第一反应也会去找人家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没教好?因为老人宠爱啊!
为什么会乱发脾气?因为孩子不顺服啊!
工作为什么出纰漏?因为助理没提醒啊!
甚至是像自己为什么没有每天读经祷告这种问题,我找理由都能找到我老公身上:因为他每天晚上打游戏啊,没有给我创造良好的灵修环境啊!

通常问题到了这里就无解了,因为别人很少会改变的。
我和老人说要如此这般,老人是做不到的;
我和孩子说,孩子通常都虚心接受,然而屡教不改;
我和助理说要这样那样,可助理没法一天就长成资深律师;
我和老公说不要打游戏了,老公是不太可能采纳这个建议的……

但是很感谢我们的邻居,他们那个水管确实有点漏,但是他们把问题担下来了以后,让我最终没借口可找,自己家水管的问题才无处可匿。

这个过程也让我思考,为何我不一开始就愿意先审查自己呢?为何我好像就是吃死了,肯定是人家家出的毛病呢?

而邻居家的态度,也让我觉得他们真是担待了我们的软弱,我若是遇见这样的事,我是否也能和他们一样,为了他人的益处,就愿意自己舍己呢?


再说那个修水管的过程,也像极了我自己生命重建的过程。开始就以为是一个小问题,殊不知里面的问题这样大,真的把外面的东西挪开以后,里面甚至已经糟糕到了一个可怖的地步。甚至我认为不需要破碎的,其实也需要破碎……

最后就到了一个地步,除了顺服,好像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了。

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不知不觉间,那个问题就解决了。看起来好像只是解决了一个小问题,实际上却完全不同了。

TOP

https://mp.weixin.qq.com/s/H8wT_t2u1kqHKJ3uBhoxVA
杨太太 | 我要重新做人了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想要重新做人的时候,有的人,比如我,好像下过好多次这样的决心。但是我还是想说,这次和过去不太一样。

我这次真的是想要重新做人。


一、犯罪了以后,和上帝认罪就行了?

最近,我们家有一件大事(这事容我日后再表),借着这件事,我对自己过去的信仰状态和生命状态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我发现我过去的信仰状态处于一种因无知而自满的状态,同时,还伴随着一种“自由主义”,简而言之,就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然后认罪就好了”——当然,如果你过去和我这样说,我肯定也不会承认,但是实际上,我现在回头看,我发现我对罪和罪的后果,就是有一些轻视,所以基督的恩典,到我这里,也变得有点廉价。

例子有很多,随便举一个我过去的心态:大部分的时候我周日都会去教会主日敬拜,遇见开会出差旅游生病以及特别特别累的时候,我就不去教会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不管哪个教会,都没有人规定我出门旅游还非要找一个当地教会。大家都给恩典嘛,好像也都很理解的。我自己也觉得我已经做得蛮好了:
要知道我以前去周日去得很少的,我现在已经改变了;
要知道教会里很多人主日去得比我少多了,而且我们还要拖家带口,我们多么不容易。

但是细想一下,我自己总觉得好像还有哪里不太对。


二、我对“犯罪”这件事真的上心吗?

最近给一个特别要好的律师姐姐传福音,她随她先生在一家教会已经慕道了好多年。聊到后面,她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思:“基督徒我也见过啊,从行为上来说,也没什么好的,区别无非是你们比我多了认罪的权柄——你们认罪了,上帝就原谅你们了——无非如此咯。”我本能辩称:“可能你的教会有一些问题,但并不是所有基督徒都是这样。”结果她特别真诚地补了一刀:“那你的教会呢?你们教会的基督徒信主以后生命变化都很大吗?”

那一刻,我哑口无言。

我不是没话可说,我可以说很多。我也不觉得她说的是对的。我是可以说出很多点,我和过去不同了(事实上我也告诉她了),但是我诚实面对自己,我发现连我自己也难以否认,很多时候我就是她说的这样。

这个律师姐姐除了不信主,你简直挑不出她有任何一点毛病,她的行为比我强。甚至在她先生出差的时候,她还会顺服她先生,每天带她女儿一起敬拜灵修读经(注意是每天)。如果礼拜天的主日崇拜也算一个出席率,我甚至相信她一年的出席率也比我高。

——想想这是一件多么滑稽的事!


三、罪和软弱的区别是什么?

在这个背景下,我重新开始思考“罪”是什么。

我发现我里面的问题是,很多时候我分不清什么是“罪”,什么是“软弱”。因为对待这两者的态度实际上应该是不同的:
我对待罪,应该是要恶狠狠地认罪,而且要悔改;
而对待软弱,我自己可能无能为力,那我就要祷告,求神怜悯,也求神给我更多的力量。

但是我长期以来,对这两样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我就问我现在的传道人,什么是罪,什么是软弱呢?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他举了一个例子,我感觉很受启发,分享如下。他说:“如果一个人星期六晚上看电影看了通宵,那实际上他是不节制,那是犯罪,我们的身体也是神的殿。随后呢,第二天,他去了教会参加敬拜,但是因为太累了,他睡着了,那这就是软弱。”(当然,这个软弱实际上是前一天的那个罪所引起的)。

我随即就想起,我自己常常也会这样没有节制,甚至为了好好休息,我周日就直接不去了——那实际上,这其实是两条罪。从我的专业看,这两个行为,还得“数罪并罚”了——这是使我有亏损的。

另外一个长老给了我另外一个更扎心的例子。有人要做手术,考虑要不要给医生送红包——这是软弱,他也可以让别人为他的挣扎代祷。但如果他随后真的送了,这就是罪了。

深究后,我就发现我过去因为没有区分“罪”和“软弱”,很多时候就把对待这两者的态度给混淆了:我把“罪”当成了软弱,原本应该要认罪的,但我就觉得是因为“我自己做不到呀”,于是就轻视了那个罪,结果也就谈不上悔改。


四、不是说“口里承认,心里相信,就必得救”嘛?

但是我还是不太死心,因为我觉得这样子好像“太律法了”,我过去的观念,是信主主要是要谈“信心”,你看,罗马书不也说:“口里承认,心里相信,就必得救”嘛!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罗马书 10:9-10

过去也一直有人和我说:“不要出于律法,而要出于甘心”。所以我信主以后,大部分的时候,确实就是躺着等待神改变我,仿佛只要信主的时间长了,我就自己会改变了一样。

恰逢最近教会就在查《罗马书》,我就问传道人这个问题了。他给我的回答,让我还挺服的。(传道人简直像字典一样,啥啥都知道啊……)

他说:“我们现在的人觉得‘口里承认’比较容易,‘心里相信’比较难。但是对于初代教会的弟兄姐妹,反而是‘口里承认’比较难。因为那时候基督徒在遭逼迫,口里承认耶稣是主,很多时候是要被丢去斗兽场,要被当蜡烛点,要被钉十字架的。”

我一想,确实是这样。这样看来,所谓的“口里承认,心里相信,就必得救”这句话,实际上本身也包含了行为了。

再一想,可不,圣经其他地方也确实是这样讲的:

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雅各书 2:18-20

惭愧啊惭愧。真是要悔改啊!


五、表表决心:我想要重新做人了

回到文首,其实最近的变化和我们家的一件大事有关(日后一定会表),随着这些思考,我发现我思想上确实有一些变化。反思过去这些年,我越想越惭愧。看到自己里面的外面的不堪,我真是想要重新做人。

想一想,就从下面两点开始。

这里要特别说明,下面这些并不是什么强制性规定,我也绝对不会拿这个去要求其他人。我给自己下面这两条,完全是因为我我我自己想要重新做人,我觉得这两条也是我提醒自己今天蒙恩典的标记。

有人说,我们今天已经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这我完全同意。但是今天,我的看见是:在恩典之下,我也要背起我的十字架效法耶稣。

1、愿以后风雨无阻,主日必达

讲得直白一些,我以后每周都要去教会礼拜。当然,如果是遇见实在紧急的事,或是遇见自己躺病床上动弹不得,那我肯定也会灵活变通。但是,加班、旅游、疲惫……这些并不在“实在紧急的事”的其列。

我在下这个决心的时候,也想了一些极端情况:
比如周一要开庭,我周日就要飞去,那怎么办?但是想想,是不是有可能参加完主日再去,或者干脆再提早一天,我去当地参加主日?
又比如如果法官就定在周日开庭,那怎么办?但是想想,我是不是可以和法官提前说明情况,因为我是基督徒,我周日是要礼拜的,恳请法官大人也可以另择一日开庭?——这样倒是一个很好的做见证的机会了。
还比如,如果是在旅游,也找不到当地教会怎么办?但是想想,是不是可以做旅游计划的时候,就事先规划好这一点呢?这点真的完全不可克服吗?如果实在是没有,我们是不是全家也可以在撒哈拉沙漠正中央一起敬拜神,也仍然把这一天分别为圣呢?

想到有基督徒运动员,为了参加主日,而拒绝礼拜天参加比赛,从而错失奖牌。(这是电影《烈火战车》的主角,他后来到中国来传福音,解放前夕死在了日本人的集中营)比起人家那个,大部分时候我不去主日的小困难简直是浮云。

这个礼拜六一整天,是我们律师事务所的一年一度的合伙人会议。本来跟着事务所出来开会,我基本就不考虑主日了,但是最近的事敲打着我的心,我纠结了一下,随后定了礼拜天一早的大巴车回上海参加主日。

我和其他合伙人解释为什么要早走的原因,人家还觉得很稀奇。别人问我:“基督徒是有周日去主日的义务吗?”我和他们解释,并不是一个义务的问题,神让我们周日去主日既是敬拜祂也是让我们得安息。

随后,我发现,周日去主日,也确实是基督徒与其他人的一个分别为圣的标记,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我没有觉得我被律法捆绑,我觉得我心里还挺平安的

2、愿以后若杨先生不在,我就不喝酒

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
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
——箴言20:1

因为上面这句经文,有的基督徒认为喝酒这件事就不好,还有的基督徒则认为小酌也无妨。但是所有的基督徒肯定都会同意,醉酒是不好的。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
乃要被圣灵充满。
——以弗所书5:18

我酒量么,还可以。过去常常在和人喝酒中找到快乐。偶尔有喝多的时候,自己走回房间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昨天发生了一件事(不要急,下一篇就是说这个事儿的),让我对喝酒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于是今天我就下了这个决心。将来若是再有人想要找我喝酒,就请把我老公一起叫上吧。


杨先生的读后感

“求神成全。”

TOP

https://mp.weixin.qq.com/s/7n5bG-AT_rrmLA0xgErOiw
杨太太 | 一个关于喝酒的故事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礼拜六,是我们律师事务所的全体合伙人会议,晚上是我所浙江自贸区分所的开业仪式,随之是晚宴。

晚宴上,我到邻桌给我们事务所主任敬酒。

说到我们这位杨主任,不由人要夸一夸:我们所有的合伙人聊起他,都要竖起大拇指(这是很不容易的,要知道律师是一个自视甚高的群体,但我们就是都服他)。他宽容,关怀,接纳,他绝对不会背后给你穿小鞋,而且还会给你介绍案子!说起来,我们事务所,哪个团队能说自己没有受过他的恩惠?真的,他就是天生有领导力的那一种人。

我也喜欢他啊!像我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合伙人,他也很重视,人前人后都是夸。有一次他甚至特地跑过来找我,专程敬我一杯酒,说谢谢我们这些青年律师愿意留在事务所,也谢谢我们给事务所做的贡献,我们的付出他心里都晓得……啊,我何德何能,我哪配啊!(敲黑板!为什么我们事务所从60后到70后到80后到90后,人才完全没有断层?这种细节都是关键啊)。

总之呢,我敬咱主任酒,不是出于应酬,而是出于真心。




我自认我属于那种酒品还可以,酒量还凑合,酒胆特别大的类型:只要你敬我,我总归陪你喝一杯。对我特别好的,我总归也要敬一杯,我干杯你随意,表表敬意。

晚宴上,我在杨主任那桌茅台酒就已经喝了好多杯。随后我们一大群律师去沙滩烧烤,大声唱歌,大口吃肉,好不快活!沙滩上,除了红酒,还喝了不少土制杨梅酒。红酒多少还有点味道,但那杨梅酒甜甜的,特别好喝,下肚的时候一点感觉也没有。

主任也陪我喝了好多杨梅酒,到散了的时候,和我最要好的周律师还有对我最最好的柯律师,送我们回房间。
  



周律师,和我认识超过十年了。他自己都惊讶:“什么?我们只认识了十年吗?”我入行就和他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后来那么巧,大家竟然又先后加入了现在的事务所,这一呆又是好多年。



他和我师兄是特别好的相声搭档。我师兄信主以后(见《今天我师兄信主啦!》一文),他大受刺激:“什么?连你师兄都信主了?”在此之前,他已经慕道了很多年,在我师兄信主后不久,他也决志信主了。

我们先送主任回房间,到了房间,原本还想喝几杯好喝的杨梅酒,但是被周律师坚决拦了下来——我当时还觉得特别奇怪,大家都没喝多嘛,干嘛拦着咯。但是周律师不让,我也就罢了。

我们在杨主任房间又聊了几句有的没的,我发现周律师一直都在盯着我看。聊了几句,他就拉着我起身给主任告辞,随后,他和柯律师一起送我回房间。酒店特别大,送我回房间要走10分钟的路,他们送我到房间,看着我进房,他们就走了。然后我就睡觉了。

一大早醒来,居然还有点头晕。暗想不好,昨天回来的时候一吹风,就上头了,果然还是有点喝多了。真是幸亏有周律师和柯律师送我回来——而且他们送我回来以后,自己还得走个10分钟才能回到他们的房间。




到这里,看起来还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同事之间互助互爱的酒桌故事对不对。

高潮来了。

我给周律师发了微信,谢谢他昨晚的照顾,他回了我一句:“嘿嘿。你师兄不在,有的事总也要有人做。”

咦,我就纳了闷了。关我师兄什么事儿啊?我师兄白天和咱开了一天的会,晚宴没参加就赶回去了。赶回去干嘛?陪他老婆过生日。所以他昨晚上不在。

我想想,师兄要是在的话,遇见这么坑爹的杨梅酒,他肯定倒得比我还快啊!我回他:“他在了还得你做,他比我还不靠谱。哈哈哈哈。”

周律师回:“不会的。你师兄会看谁喝多了把他拖回去。”

我不服气:“那他自己喝多了咋办?”

周律师回:“也会有人把他拖回去。但差不多去年开始,他就基本不会过量了。”

我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啊,我当时就特别惭愧,特别特别惭愧。

首先,想起了我们老大张律师(不熟悉的可见《我的基督徒老板》、《得知老板要去读神学院以后……》等文)。他刚好出差,也没有参加合伙人年会。想想若是昨天他在,他肯定也会提醒我节制饮酒,还要体恤他人。

随后,对比我师兄,对比周律师,我看到了我内心龌龊啊!有时候和别人喝酒,我心里也会钻出来一些恶作剧的想法,要是人家是被我一杯灌倒,我甚至还会有那么些小小的成就感。喝酒除了聊天畅快,好像这也是一个乐子。

但是大家都是基督徒啊!看我们老大,看我师兄,看周律师,他们真是活得比我强。即使在这样的小事上,他们有爱心,也在为人着想。

而且让我很感动的是,老大的很多行为,影响了我师兄,而我师兄的行为,又影响了周律师,他们彼此效法,弟兄同事之间这样有爱,何其美好!

我再一想前一天喝酒的场景,我就能理解,为啥周律师一直陪着我,一直看着我,一直拦着我。他这哪是陪我们喝酒,他这是在做随时待命的救生员啊!喝多的人,哪会觉得自己喝多了?何况这土质杨梅酒,后劲真是大!天哪!

我当时就回复他:“我以后真的再也不喝酒了。太可怕了。”

他发了捂脸的表情,估计当我也是说说。




是啊,我一个三十多岁的人,说不喝酒,哪有这么简单?想以后,领导敬酒我不喝?那是不是敬酒不喝要喝罚酒?

但是我真的是被他们的良善给光照到了(基督徒彼此之间,真的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我懊悔了大半天,我是真心想要改变,所以我昨天立帖为证,写了《我要重新做人了》一文。

我下了个决心,以后若是杨先生不在,我就不喝酒了。

为什么?

喝酒是使人快乐,但是一喝多就不是好见证。而且酒一喝起来,人就是难以节制。喝酒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喝一杯没事。但是喝一杯没事,再喝一杯也没事啊!仗着自己酒量还可以,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呀。

身体状态也有好坏,状态好的时候,三两半斤下去一点感觉也没有。状态不好的时候,日常吃日料,两杯梅子酒一喝我就上脸了。——那如果遇见特别坑的酒,特别坑的状态,一杯我就酒醉了呢?谁送我回房间?难道每次都要靠周律师或者是我师兄这样的好人救驾?何况,如果我老公不在,哪个送我回去,不都是试探吗?

想我平时多么小心谨慎,但这一喝酒,我都不像我了。我干嘛要给自己套在这个试探里呢?

我老公若是在,他不但可以给我判断情况,告诉我该喝不喝,而且我顺服他喝酒,我心里也舒坦。万一我一杯就倒了,他还能送我回家。——而且,杨先生的酒量比我好多了。哈哈哈。




想到以后再有事务所晚宴,我不能再有那种一杯下肚的爽快,每次人家找我喝酒,我也要开始推三阻四喝橙汁,啊,这张老脸往哪里搁,我心里也蛮难过的。

但像是我星期天不上班,当我立志行善,神总是很开路的。也愿神在喝酒这件事上,也给我很多怜悯和恩典。以后要是再有人问我,我就把这篇文章发给他,倒也是个见证。

最后,向杨主任表白:以后要是我老公不在的话,我就不找您喝酒了。反正喝了那么多回,咱对您的敬爱,您早就都感受到了。哈哈哈。


后记一

我把这篇文章发给周律师看了以后,他提到了我们老大张律师对他的影响和很多张律师为人处世的细节,让我很感动。他还提起了,这次合伙人会议,他自己还和我们另外一位基督徒合伙人廖律师聊了很多,也从廖律师身上看到了很多基督徒的坚持。

说起来,我们所里基督徒还真是不少,掐指一算就有七八位,感谢神。

后记二

教会里一位做销售的赵弟兄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和我分享了他的见证,让我大受鼓励:

“作为多年的销售,我是属于烟酒不沾,神还让我活到了现在,算是很大的恩典了。作为销售,要拒绝喝酒还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不管在哪家公司,业绩也都不错。销售的酒局特别多,我就是常常成为扫兴的那一个,习惯了也就没啥了。”

“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是基督徒,哪怕我不说,同事领导也会帮着说。后来基本的常态就是我领导每次帮我挡酒,所以也没人再敢来敬了——神的作为也是很奇妙的。客户的话,需要靠喝酒才成单的一律不接,也活得挺好。这就更说明一切是神的恩典,而不是因为自己酒量好。

“反正神的恩典总是够用的。”


阅读 4791
在看82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22
赵颐

看了那个做销售的赵弟兄的分享,很感慨。在某些特定职位上的弟兄姐妹受的试探是格外地多的,选择这样的行业也需要神格外的恩典和怜悯。回到杨太太的话:“反正神的恩典总是够用的”
9
作者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赵弟兄说的。其实也不是赵弟兄说的,是圣经说的嘛。哈哈哈。

TOP

https://mp.weixin.qq.com/s/LQflpgP7d-aoUQ8LDiEiHQ
杨太太 | 也谈万圣节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这篇文章并不是在鼓励大家过万圣节,也不是鼓励大家不过万圣节。



这篇文章试图讨论的是,我们是否认真查考过我们里面的心是怎么样的。





老三幼儿园搞万圣节活动,要求孩子们穿自己喜欢的角色的衣服来参加。我心里是有点反感,所以当杨先生让我给老三准备衣服的时候,我就和他提出,我不想让他们参加,这一天我可以自己带他们。



杨先生也有点反感,觉得我莫名其妙。但是我觉得真理是站在我这一边,所以我就当着杨先生的面,向教会的传道人问了这个问题。



“问个问题呀,我们小朋友有个万圣节活动。我老公觉得就是个变装舞会给孩子找个乐子,但我觉得不妥呀。当然我肯定也愿意顺服他,我不让他们去幼儿园我自己还得请假一天带孩子。但是也想听听你有啥看法吗?”



传道人平时给我的感觉,像字典一样的,我找他问个什么问题,他的条理清楚的经文和教导哗啦啦地就涌来了,所以我本来的想法,是我觉得他肯定会支持我的呀,终于有人可以教导我老公了……



结果传道人问了我一句:“你为啥觉得不妥?”



我答:“我觉得可能会得罪神呀。现在得罪神的事我一件也不想做呀。”(好了,属灵高地已经被我占据了。)



不料他又追问:“你为啥觉得得罪神?理由是?”



我想了想,回复:“群魔乱舞啊,有点以鬼为乐的意思。而且我感觉我让孩子去参加这个活动容易模糊他们的边界。但我老公就觉得这就是个洋人的清明节。”



传道人回复:“这个问题我还在思考。但是给你分享个有趣的现象:我在国外呆过的教会教义上算是很保守的,但是都不反对过万圣节。到了那一天,好像这个问题不存在一样。都不会讨论过万圣节合不合乎圣经。反而国内的教会很纠结。”



我继续说:“我们是最多穿穿蜘蛛侠,但是那些小朋友的老师,妖魔鬼怪都有,女巫,南瓜怪,骷髅,我觉得小朋友会做噩梦。而且可能因为中国人本身就有拜死人的传统,所以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有可能得罪神的话么我就不去做了。”



传道人答:“对,所以你守住自己的良心,挺好的。我目前对这个事情还没有立场……但我不会那么快地说,过万圣节是罪。虽然有基督徒这么觉得。——但我也不敢肯定过万圣节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忽然就觉得蛮好笑的,我答:“没事,我听我老公的。你如果觉得你教导完毕了么,就让他做决定嘛。以后上帝问我,我就说要怪就怪你们。反正你俩总有一人会背锅。哈哈哈。”



传道人三根黑线:“我还没教导呢……我是真的不知道。我那时候也没问老外们怎么看,因为他们压根没觉得有问题。”



我老公在群里直接回复:“这锅我来背。”



——虽然我不想去有我的理由,但我也绝对相信,杨先生的心里也是清洁的。两相之下,我就选择顺服他了。





我今天看到满屏的反对过万圣节的文章,我并不是反对这些文章所表达的愿意追求圣洁生活的意愿,我觉得愿意追求圣洁生活的心是好的。



但是我也确实见过一些姐妹,一边不过万圣节,一边也练瑜伽——万圣节不能过,那瑜伽能不能练呢?我还知道有基督徒,认为围棋实际上也是糟粕,那围棋能不能学呢?



所有写万圣节的文章里,我最喜欢这一篇:《被福音翻转的万圣节》。也推荐一下。



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点,是这篇文章帮助我思考我里面到底在想什么?我的孩子的里面到底在想什么。



我自己在说:“不能怎么样,因为怎么样”,“不能怎么样,应该怎么样”的时候,很少关注“我为什么纠结?”以及“我自己里面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好比说,我以前爱打游戏。打游戏是犯罪吗?也算,因为一打游戏打很久,这就是不节制的罪了,要认罪也要悔改。但是再深究下去,打游戏其实也只是一个表象,我为什么爱打游戏呢?这个本质原因我搞了很久才搞明白(见《由电子游戏而来的启发》一文),但这个本质问题解决了以后,我好像真的就从游戏上得了释放。



——所以,在我的个人经历里,我现在会觉得,搞明白里面的那个原因,可能更有意义。





最后,我蛮欣赏传道人说“我是真的不知道”的态度。




杨先生的读后感



我想到几点:


一、你在反对这些东西的时候,你的理由是,“可能不讨神的喜悦”,但是你的标准是什么呢?你的这些标准是圣经的标准还是人的标准?其实深究起来,清明节吃青团,春节放鞭炮,最初的原因背后都有一些拜鬼神的东西。甚至圣诞节交换礼物的习俗实际上也来自于圣诞老人而不是耶稣,但大家也都欣然接受。这其中就有一个多重标准的存在。所以我们更需要审视的是自己当下的内心是什么,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凭自己的心意,有巫婆我就反对,粽子我就接受——这些不都有“祭拜”的概念吗?



二、我们在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心意是什么?孩子的心意又是什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受我们很深的影响。当你告诉孩子,参加万圣节的就是拜邪灵的时候,实际上孩子就很纠结。因为一边看起来非常好玩,一边又要听父母的话。这对于孩子来说,这实际上就成了捆绑他的律法,未必对他有所益处。



三、我们去日本的时候,不也去东大寺旅游吗?(我插嘴:“我们是去参观,不是去拜佛。”)是的,这就是区别。我们在谈万圣节的时候,区别也在此。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多看圣经,多学习圣经,因为这能帮助我们更明白神的心意是什么,神的标准是什么,而不是落在我们自己的标准里。当然,我们做事也凭自己的信心,如若我们的信心是软弱的,那就远离这些试探。



四、最后,在上面这些事情里,惟有瑜伽与其他不同,这是我个人明确反对的。因为瑜伽除了肢体修炼的部分,还有精神修炼的部分,包括灵修和冥想,这在我看来是十分危险的。




小暮姐妹的读后感


查验我们里面的心是怎样的,如果我们的心软弱,就远离试探。


里面的敬虔胜过外面的纠结。


(当然,里面敬虔也不是躺着就有的。)



赵弟兄的读后感



传道人和《被福音翻转的万圣节》的观点和立意大部分我都认同。但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


一、即便让孩子过万圣节,如果是装扮成一些卡通人物我还能接受,但我不会同意他们打扮成骷髅、僵尸、吸血鬼之类的,因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题外话:之前有些弟兄的公司搞年会,需要男扮女装之类的,我也是强烈反对,鼓励弟兄拒绝,理由相同。



二、我不认为过万圣节就是拜鬼或交鬼,我也很同意杨先生的观点:去寺庙参观我也觉得完全没有问题。但我确实不会鼓励孩子过万圣节,理由是哥林多前书第八章,这不是犯罪,但却可能会绊倒人。因为有不少人基督徒过万圣节就是拜鬼,我为着他们的益处,为着不绊倒他们,我选择不过万圣节,不是律法的要求,而是出于爱人的缘故。同理,如果一行人去寺庙,同行的基督徒如果有人觉得这也是拜偶像,那我就不去参观了。如果我和我妻子去到一个姊妹需要蒙头的教会,我会建议我妻子蒙头,虽然我不认为这是圣经的教导,但这样做是出于爱人的缘故。



三、我觉得灵界和超自然的事都是真实的,我们又了解太有限,我个人会出于谨慎而选择不过万圣节,但这点仅是我的个人观点。


阅读 8583
在看76
精选留言
写留言


Gloria

最同意这一点: ''我觉得灵界和超自然的事都是真实的,我们又了解太有限,我个人会出于谨慎而选择不过万圣节''

作者
我也特别赞同。但“为良心的缘故不做一件事”,和“做了一件事就是犯罪了”,这是不一样的两件事。前者应用的经文是罗马书14或者林前8,后者应用的经文是林前5。今天满屏的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把林前8的问题用林前5来处理了——这是我看完大家留言后,想要表达的观点。

小蛙

我不愿我的孩子过万圣节,不是觉得过节就一定是拜鬼,也不是怕鬼,而是不想孩子有任何沾染污秽或者与黑暗权势有任何瓜葛。这和从不去参观寺庙同理。
就好像杨太太前两天分享的,耶稣并没有禁止喝酒,可是圣经里就有这么一种拿细耳人清酒浓酒都不喝,就为了将自己分别为圣。
不是要怼,也不是反对杨太太的观点,只是想分享下自己的想法作为一种参考哈。

作者
理解。其实今天满屏都支持你的观点。反对过万圣节已经成为了中国基督徒的一种属灵正确。



"我在国外呆过的教会教义上算是很保守的,但是都不反对过万圣节。"并不是这样的!至少我待过的国外的浸信会都是反对过万圣节。“好像这个问题不存在一样” 真是扎心的一句话!何止不谈万圣节,为了zz正确,LGBTQ之类的“敏感”话题都不谈,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难过+痛心

作者
现在“不过万圣节”才是政治正确吧。在这种风气下,说“我真的不知道”的传道人,挺不容易的。至少我所认识的这位传道人,真的不是一个为了讨好人而说谎的。所以实际上你的这个留言是有点论断了,痛心也是白痛了。

冯海

我在美国,在保守的州,保守的教会,我深知美国所谓的保守教会也有向世俗妥协的危机和倾向。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想要与世俗为友就已经与神为敌了,哪怕戴上所谓“宽容”、“娱乐”、“儿童心性”的面具,仍是与神为敌。你那位传道人观点的基础是“国外保守的教会都不谈万圣节”,所以我们也就语焉不详,这根本不是理由。因为我们信仰的根基是圣经真理,而不是国外保守教会对此所持的立场和态度。很多时候看不清楚,是因为不想看得太清楚;不想看清楚,是因为不想表达态度和立场;不想清晰地表达立场是因为惧怕人(包括不想扫人家的兴致,或者怕被人藐视敌对)。

王瑾Joyce

抛开信仰,中国人自己的鬼节躲避不及,为何要过西方的鬼节招鬼?小孩子也就看看南瓜灯还能接受,给他们看其他鬼怪异灵,对他们的脑海影响总是不好的。回到信仰,我们是应该过上帝喜悦的节日。

作者
这就好像在说,旅游景点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去寺庙?(实际上我们去奈良的时候就是去了东大寺的……)好吃的食品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吃粽子吃青团?(实际上我今年也都吃过……)圣诞节传福音不好嘛?为什么要效法圣诞老人给礼物?(实际上我年年都在给……)我想,这是杨先生想要表达的观点。

小琳

坐标美国,我们教会不庆祝万圣节, 在庆祝万圣节才是政治正确的学校,我的孩子不穿costume, 在学校说因为爱主耶稣,我们为他骄傲!当天晚上教会也会组织小朋友,讲真正的来历和为什么不庆祝这个节日。感谢主。

文仔

我想没几个人吃粽子会想到屈原吧,送礼物也不会可以归功给圣诞老人,但看到人画成鬼的样子就真的是想到鬼啊,因为是明明的鬼怪摆在眼前……我更喜欢英国教会在万圣节举办的light party,同样是孩子聚在一起,吃糖果开心的玩耍,但是意义不同。我们是黑暗中的光。

陈守琴

喜欢杨太太和杨先生看问题的角度。不过西方教会对待万圣节的态度不是我们判断过不过这个节日的标准,神的心意才是。通鬼的、暗黑性质的节日显然是不出于神的。中国教会发展、复兴的速度之快,在于对神的话的谨慎。中国教会很努力地在归正一些节日中的一些错误的东西,包括圣诞节。春节、端午节由来太久错误的仪式太根深蒂固,已经很辛苦在纠正了,没必要再来一个西方的一看图标设计就很明显不符合我们基督教文化的节日,再给它挤一个空间出来搅扰我们的信仰。不管过的时候良心清不清洁,这个节日一看除了热闹好玩其他的内容就不大光明、积极,好,那咱们就不涂这个热闹过!

Jenny Liu

我生活在北美,也是来了这里之后才认识基督教信主的。我想提醒一下,其实国外的教会妥协的也很多,他们认为没问题的事情并不能取代圣经。我们评估一件事情能不能做要回到圣经里找答案。我很同意最后那位的观点,我们基督徒做的选择如果会绊倒人那就不要去做了。圣经也说了: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顺便提一下,我们教会是不过万圣节的,但是我们把孩子召集在教会玩圣经游戏。顺便告诉他们为什么我们不妥协。

Anne

想知道为什么你文章里说灵修也是危险的事?因为我觉得灵修就是默想圣经上的话,加上祷告,。心里觉得是平安的。我是真的不太明白,而不是觉得你说的是不对的,想听听你的见解。谢谢!

作者
我老公说的不是"灵修是危险的",而是"瑜伽的灵修是危险的"……因为瑜伽的灵修的对象根本就不是上帝啊……

主小羊陈太咩咩

万圣节的内涵和粽子节月饼节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所谓万圣节有一个点是绕不开的:鬼怪。我们不装扮成鬼怪,置身这个节日中,多少受影响。粽子节月饼节更多是家人团聚互相祝福的意味,万圣节却是狂欢。有人想,因为吃粽子吃月饼是OK的,圣诞节交换礼物也是OK的,所以参与万圣节的一些部分也是OK的——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因为没有必须的关联,这么想的人更多是想通过比较去验证自己的正确以求心安而已。或者简单点说说,万圣节和其他其他所有节日相比,最危险,也最容易绊倒人。既然我有选择自由,我会远离。

冯海

放眼我家邻居们为万圣节摆出来的凶杀场景、鬼魔道具、幽灵造型,所谓的“西方保守教会”不明确反对万圣节,我们就跟着没了底气,我们的底气难道是西方吗?我们的良心不会不安吗?西方教会或许是因为争战太多,觉得不值得在每个山头都拼命——连同性恋是罪这样的话题说得都胆战心惊,何必为万圣节这种事再得罪世俗文化呢?但中国的教会难道就非得跟从西方教会立场,难道就不能自己分别为圣、为真道站住吗?参与万圣节,无论打扮成钢铁侠造型的孩子如何可爱,都与扮成吸血鬼造型的孩子一样,有份于这黑暗权势的狂欢与夸胜。在与罪争战的日子里,一切都是表达:明确表达是一种表达,语焉不详也是一种表达。要留意我们的表达,到底是合神心意,还是合世界的胃口。我们在西方的保守教会牧会,我们明确反对基督徒参与万圣节!光要照在黑暗里,盐不能失味,抵挡罪不能退后!

作者
我觉得有人为了圣洁,不过万圣节挺好啊。但是直接说不能过万圣节,甚至说过万圣节就是把儿女交给撒旦,这个就.....过万圣节和同性恋两个等级啊。。。同性恋涉及的圣经直接的原则,非常明显的。过万圣节这个是有讨论空间的。

.Kay

好奇杨先生希望孩子过这个节的理由是什么呢,让孩子热闹一下?还是幼儿园的要求就不想推却?过节总是有庆祝目的,好比中秋是庆祝团圆,那万圣节是庆祝什么呢?国外教会不反对就证明这件事不值得“小题大做”么?

作者
推荐看我推荐的那一篇文章,我看了以后还挺感慨。那篇文章能解释您的这个问题。

云之溪子

啊哈哈,我们这边也讨论的很热闹呢。我个人的观点哈,反正我是不同意我家孩子参与那个节日的,理由嘛,就是看那些东西不舒服,而且也不觉得有必要去过那个节。

Esther

耶稣教导我们祷告: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救我们脱离凶恶(或译:脱离恶者)。 主耶稣何等爱我们,体恤我们的软弱,甚至不让遇见试探,而不是我们去试探经历。谢谢主,一直住在我们心里,引导我们当行的路。

作者
哎,姐妹你讲得是对的,只是没看懂杨先生的意思……所以过年千万不能放鞭炮,因为那个是在拜年兽,清明节千万不能吃青团,因为那个是供品,端午节不能吃粽子,因为那个是祭奠屈原招鬼的……我觉得姐妹不要遇见试探,也只能如此了。。。

维多利亚时代

搞清楚这些节日的来历和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坏树怎么可能结好果子呢?其实我很少过节,为什么要过节呢?看看旧约以色列的节日,我们或许能明白为什么要过节,以色列人的节日是为了纪念上帝的救恩,如今我们依靠基督的救恩天天在他里面,岂不是每天都应该纪念他吗?为什么还要纪念与他无关的节日呢?既然天天纪念他,为什么又要过复活节,圣诞节呢?这些都是有历史来源的,一些是为了对付异教同一天的节日设立的,一些是为了专门纪念救恩设立的,从这个角度看,是因为我们常常像以色列人一样忘记恩典,主日的设立也是如此,就是为纪念基督的救恩与新约,世俗的节日当中,哪一个是为了纪念基督的呢?既然不纪念,为什么要刻意去过呢?难道只有节日才能使人放松快乐吗?本不是如此,所以在讨论过节的问题上是我们的信仰生活是否能合乎圣经真理的写照,或许不是拜鬼,但也拜了贪婪、自私、钱财、快乐等等,我个人不过万圣节,既然它是个节日,就一定有纪念的对象,对象既然不是基督,只要把这日当作平常就好了,同时,我也反对过万圣节,这种试探是明显的,基督告诉我们要远避试探,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督徒确实不该过万圣节,很多时候,我们是被世俗牵着走,而不是向世界宣告基督的福音,所以我跟倾佩那些在这样的异教节日里敢于向无知世人传福音的信徒,呼召他们从这无知的虚空当中得释放,在他们面前,我们是何等羞愧!

,银库

如果不是提倡,那你发这篇倒是给了很多基督徒参与万圣节的理由和借口了。可以贿赂良心。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

作者
如果你觉得过万圣节是犯罪,那你就不要去。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确实不能就下了一个结论说,去了就是犯罪——那又何来贿赂良心之说呢?

黄晓昕 Xiaoxin

还是没明白灵修和冥想为什么危险呢?

作者
请看定语……“瑜伽的灵修和冥想”才是危险的……

Esther

我在美国的朋友有一个见证,有一年过万圣节,孩子就一起放南瓜灯,后来南瓜拿回家,装晒衣服的夹子。后来儿子就一直夜里做噩梦。他们就只有为此祷告,有一天谢饭祷告的时候,孩子突然说妈妈我们把那个南瓜扔了吧。扔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噩梦了,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过万圣节。总之我看到万圣节戴骷髅面具都感到不适。

黄晓昕 Xiaoxin

哈哈,不是抬杠,真心不太明白为什么瑜伽的灵修和冥想是危险的呢?我不是基督徒只是身边有基督徒朋友,所以比较感兴趣,又觉得杨太太文章特别真诚,所以很爱看

作者
哦……那讲起来就复杂了……因为灵界是真实存在的,不是圣灵就是邪灵……好像你把家里门一开,这来的会是谁……想想就可怕啊……

小丸子

我在“国外”教会我们年年都有过不过的讨论。据我了解大的美国教会,不会叫万圣节而改为fall festival。包括很多幼儿园都有变装庆祝但名字都叫fall festival。我们教会有个非常热心的传福音的阿姨会带着一群小朋友或者青少年在万圣节同样也走出去,别人是敲门玩trick or treat,我们这群人会制作一个传福音小卡片,不是问人家要东西是给人家发东西。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棒。主不是说了,无论得时不得时,其实我们都可以传福音。另外,很多时候我们在庆祝节日的时候没有仔细想过我们在庆祝什么,包括这个节日的传统是怎么开始的,为什么要庆祝,很多节日早就违背了初衷。这一切其实都会变化也都在变化,感谢神,只有他是不变的。

芳芳05542

内心不平安就不过万圣节呀

作者
是这个道理。

宠棒的妈

寺庙还是不去的好,那里都是拜偶像的,灵界是真实存在的,那里其实很“脏”的,除非神给你特别带领,去寺庙给哪个和尚尼姑传福音灵性敏感的基督徒去了寺庙或者接触异教的人会很不舒服,回去需要大量读圣经,洗刷污秽。

作者
所以你看,每个人的信心程度确实不同。我们去看东大寺,我们是去看那个木造建筑的,确实很美。你可以说你出于谨慎就不去了,但是如果说我去参观就是犯罪……EMMM,我也会不太赞同。

白羊

我认识一位很敬虔的外国弟兄也是牧师,神学根基很深厚,他提到的,恰是杨先生所说的,就是我们常常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他们家也是好几代的基督徒,都特别敬虔,但是他们不反对过这个节,然而他们也没有去扮妖魔鬼怪。正如杨太太所说的,我们自己的心心里的动机,心里的清洁最重要。

赵洲(Paul Zhao)

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就万圣节的起源,对比较宗教学的质疑,如何看待邪灵说,如何看待节日的处境化。相信带给大家更多信息和思考。https://mp.weixin.qq.com/s/NTG01EiuJIe4dYUw8yN9yQ

作者
我这里也有一篇英文的《Can Christians Clelebrate Halloween: An Explanation & A Rejoinder》by Colin Clark。写得也蛮好。也推荐一下。不过实际上你也知道,这种速食时代,我不觉得有谁会真的去看……

Ting

觉得杨先生的第一条理由既有高度又逻辑缜密

作者
杨先生今天的读后感特别长。他坐在我对面哇啦哇啦和我说了半天。

维多利亚时代

还有一个我想说的,关于圣经中以色列的节期几乎都是与敬拜有关的,圣经中曾记载以色列坐下来一同吃饭,接着就站起来快乐,冒犯上帝的日子,也就是说,节期本来就是与敬拜有关的,古代近东国家,所有的重大节期都是用来祭祀敬拜这个国家的神,因此,节日纪念本身就带有敬拜的意义,而且这种纪念敬拜是有规范的,在旧约,上帝自己亲自指明敬拜的地点、形式与参与人,所以,今天我们世代的世俗节日,追根究底就是有敬拜的含义,可能随着时间渐渐淡化了,到绝对无法推翻它当初设立的目的,并且即便世俗节日已经不再具有实体纪念意义,但它还是吸引人去参与、了解,最终就是引进试探,然后在进一步败坏人,耶稣说,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的酵可以发团,就是说一点点罪恶与败坏就可以污染整个群体,在以色列得胜耶利哥后,亚干的犯罪就是显明的例子,旧约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因一个以色列人犯罪而导致整个国家、支派不断败坏的例子,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一时快乐去故意忘记神藉着圣经给我们的警戒,那我们就是那嘴唇尊敬祂、心却远离祂的假冒为善之徒了

Anson MA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 神已经收纳他了。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 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 神。
(罗马书 14:1-6 和合本)

向着太阳的葵

不过万圣节仅仅是出于一个谨慎。

.Kay

嗯呢,这篇文章作者的解读很美好,但也只是把这个节日美化了,但如果孩子问起来这个节日的历史和意义,是否可以说我们不是拜鬼只是玩一个变装游戏?

作者
孩子问你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历史和意义,你会如何解释?粽子你吃不吃?很明白地说:我吃的,我吃蛋黄+肉的。



我既不练瑜伽,也不过万圣节,也不去寺庙参观。因为在试探中得胜的最佳方法就是远离试探。我甚至还谈不到爱人,是自己生命的有限不想陷入试探。

Sunnie F.

今天可以庆祝Reformation Day!

安海波 平安如江海

看文章之前我的立场和你是一样一样的,以为也谈"一样的万圣节",越读又越发现"不一样的思考"了,现在,看完文章之后,我又像你一样一样的了。还有就是,我家弟兄与杨弟兄的观点是一样滴……

Sandy

嗯嗯!感同身受!和外国很敬虔的基督徒在一起时,他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祝福我们节日快乐,包括这周,甚至经常会办party,而国内基督徒反感的声音的确也很大。我也曾矛盾过,但感谢神,祂从不是把我们圈在条条框框里的神,祂看的是我们的心。个人如今也从反感扮鬼怪的人变成包容。

Rose双辰

图太萌了!!!

作者
这其实不是在一个万圣节的活动上拍的。但是确实也是在万圣节期间装扮的。

阿拉蕾Jane

为什么瑜伽危险?若有空能简短回复吗?谢谢姊妹。

作者
他讲得蛮清楚啊。

郑春灵

我们这边教会都不允许基督徒去参观佛寺 , 我去旅游参观了佛寺 就被群殴.额 我只是去参观而已…我搞不懂这些人恐惧啥?当然我也觉得这个教会不适合我,就没去了,这个教会在我们本地永远一小撮 而不是开放的心态去容纳所有事情的发展 也不是用祝福的心看待其他宗教信仰 总是批评其他宗教信仰,我觉得上帝肯定不是这样,肯定是祝福基督徒也祝福非基督徒…不喜勿喷

路人丙Zoe

“我为着他们的益处,为着不绊倒他们,我选择不过万圣节,不是律法的要求,而是出于爱人的缘故。”非常同意赵弟兄的观点。

我还有个方法来解决日常难以决定的问题,就是问自己:what would Jesus do?基督是圣洁的,我们虽无法成为圣洁,但可以追求更像他。当你这样问的时候,你就会有答案了。

作者
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真的未必会得出“耶稣不过万圣节”的结论。我倒觉得耶稣未必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Tata

终于有中肯的了

作者
其实我个人和满屏的文章的观点差不多,但显然杨先生的观点并不同。我觉得他的观点也挺好的,这件事并不是那么一边倒。这样看的话,这篇文章还是挺有意义的。

Aaron |哲纶

刚好又是宗教改革纪念日,要不大家都装扮成改教家们出去玩吧…

qiqi

杨太太又挑了一个会被怼很惨的话题,霍霍,勇气可嘉!这个话题看起来基本无大家都满意的解,可能倒是可以让很多读者学习彼此相爱而不是相论断吧……

稀饭问答

借杨太平台说几句真心话:不参加或者不想参加或者看到大家纠结参加不参加,都是各抒己见。就我所了解的,其中“万圣节”直译是“一切圣徒的节日,诸圣瞻礼”,是天主教大公教会和希腊叙利亚埃及正教会,梵蒂冈和君士坦丁堡册封的所有圣徒们的节日!在这一天,一切圣徒使徒信徒圣灵相通,得见天国。其中美帝为首的一些新教派,因为不承认圣徒之圣神性,将其改为充满妖魔鬼怪的活动,背离神圣意义!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使徒信经》为纲领性文件,尊重圣经也会尊重信经,二者都具权威性。所以不去参加也是很正常的。

刘芥鑫

所以我们更需要审视的是自己当下的内心是什么,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凭自己的心意。非常赞同。
也赞同弟兄不绊倒人的观点,有些事是有人在上面软弱,有如吃肉吃素,为了爱选择不做

HelenJi晓晓

刚好今天有弟兄分享了这篇主内文章
【意见分歧时彼此接纳的十二条策略】
https://mp.weixin.qq.com/s/fjHQZvs_LWxavw7IWHlLHA
第一,了解你是信心软弱的,还是信心坚固的(罗14:1)
第二,分辨有争议的看法和道德命令之间的区别(罗14:1)
第三,不要轻看那些与你不同的人(罗14:3)
第四,将审判之权柄留给神(罗14:4-5)
第五,心里要意见坚定(罗14:5)
第六,为主而行(罗14:6-9)
第七,思想你自己将要面对的审判(罗14:10-12)
第八,定意不做绊脚石(13-16节和20-21节)
第九,拥抱上帝国度的真本质(罗14:17-19)
第十,保持安静和清洁的良心(罗14:22-23)
十一,建立你的邻舍(罗15:1-3)
十二,使得教会的和睦与神得荣耀成为你明确的目标(罗15:4-6)

Rainbow梦

耶稣降生时,三个博士也带来了礼物 ,不知后来怎么变成圣诞老人送礼物了?!

羊咩咩

唯一让我受用的是,不要练瑜伽。太及时了。打算以后伸展身体时操练起来。看来就此打住。就是跑步吧。全然交给神。

Xinxing

赵弟兄的读后感很有共鸣,望转达,棒棒棒!

我去异地,对于参观拜偶像等宗教旅游景点来说一直排斥,当时一位年长的弟兄也以哥林多前书这段话劝慰过我,现在回想起来领会更加深了

边晓明

我们家娃今天也穿着蝙蝠侠的衣服去幼儿园了。我不觉得这样得罪神,因为他在家里也会假装自己是蝙蝠侠,也知道这不是真的。

作者
阿门

Xiumei Cao

看姐妹的评论中几次提到鞭炮,青团和粽子,我想姐妹是认定了对基督徒来说,过春节、过清明节、过端午节是不存在争议的。可是如果问基督徒清明节要不要上坟烧纸?不知姐妹会怎样回答。
吃青团放鞭炮被人无视我觉得是因为它们作为文化符号没有那么强烈的负面意义和影响。而万圣节不同,不管自己的孩子穿着多么可爱的化妆服,这个节日给人的直接联想还是僵尸、骷髅、墓碑、血手印、黑蝙蝠...,传达着黑暗和死亡的气息,不然也不会有鬼节一说了。我们既已出黑暗、入光明,为什么还要把自己跟黑暗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呢?
当年我还不知道这个节日的含义和来历时,跟外国学生一起刻刻南瓜灯,买一些糖果大家交换下,真的有很纯真的感觉。可是成为基督徒以后,尤其是看到对这个节日有很大的争议后,我的良心告诉我不应该再参与,否则真的是在做绊倒人的事。

作者
你说的我都同意啊。我反对的是拿林前5的态度来对待林前8的事。

君君Kathy

【哥林多前书6:12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个人觉得,过与不过万圣节,驱使我们做出决定的不应该是惧怕,而是对神的爱。

作者
杨先生让孩子去参加万圣节,他出于的是对孩子的爱。他也没有不爱神。我觉得你不参加万圣节是好的。我和你一样。但是也不能因此说我先生就是不好的。

Crystal

杨太太,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当众人都说我们好的时候我们就有祸了,神的真理正是与世界、与世俗相违背才受到世界的恨恶,耶稣才被钉上十字架的。真理不会改变,正如耶稣不会改变一样。

作者
谢谢你认同我的观点……但是忽然就连到耶稣了……这个转弯好像有点大……我有点反应不过来啊……

安知其

3结合林前第八章,和个人经历。之前我去旅游,景点也是不避讳庙宇的。但是我有个同学的女朋友也是基督徒,她旅游也是不进庙宇的。有一次我跟同学一块去玩,进到庙宇参观,然后我这同学就问我,为什么你作为基督徒,也进庙宇呢?空气突然安静。。。。所以我觉得进庙宇这件事,是对基督有损的,那我就不进去了。所以我觉得过不过万圣节,都是其次,大部分人也就是图一乐呵,开心热闹嘛。但是如果你周边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和软弱的基督徒,那么,这个节日不过也罢。如果周边人都理解,觉得这个节日和六一儿童节并无差异,那么,过又何妨?
4所以,我既不支持杨太太,也不支持杨先生对这件事的看法。
因为圣经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也要做盐做光。
此外,我也确实很反感啥事都反对的教会,真的有点太律法主义了。

作者
其实林前5和林前8就是很好的两个对比。林前8或者罗马书14运用在这里我完全赞同,但很多人的问题是把林前5运用在这里了,这就不好了。

阿树

这个回答是不是符合神的心意的,是不是符合对方问的问题呢?包括最近看了几篇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的文章也是看不下去,看不下去是因为,我觉得通篇看完,我只知道不要惹神生气,因为神不喜悦。但是我在想,并不针对案例本身啊,也不解决提问的疑惑,如果是学校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必须出一个节目必须过,咋办?能不能具体一点呢?至少我看来,渴慕神,肯定是需要搞明白很多神的想法,不能来一句神不喜悦结束的,这样搞得只是害怕神,那怎么体现爱神,爱一个人肯定是想更多了解他,了解他为啥不喜悦,以及怎么做才能让他喜悦,神也说了,要圣洁像鸽子,灵巧像蛇,传道的时候,也要学着他们的样子。唔,你写的是我看到最满意的,感谢分享!

作者
你的观点我也保留意见……我看到很多家长是为了讨好学校,不敢忤逆老师,甚至做出更糟糕的事,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杨先生选择去,是为了孩子找乐子,他自己信心也大,心也清洁。我同意孩子去,是因为顺服先生的决定。和“学校老师要求”没有半毛钱关系。

軍醫Ezra

同理是不是可証:雙十一不能參與網購,因為是拜馬老師、拜瑪門的節日

土豆

我们家老大去年上幼儿园也遇到类似情况,被要求做一些妆扮准备(我内心起初是抗拒的,毕竟这种令人很不舒服的群魔乱舞般的妆扮,实在是不清楚会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后来我还是亲自和儿子一起动手做了一个蝙蝠侠面具和披风(我想尽可能让这个看起来是正常风格的化妆舞会啥的),而且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因为类似万圣节这种情况,我还是会担心,毕竟一些不太正常的审美或者价值观无形的疯狂输入,难免潜移默化的来影响着孩子……我的想法是直接对孩子提前输入:用一个先入为主的思想来占领一块思想的高地,给孩子讲圣经里的鬼和地狱还有基督作王的事实……

小多Dorcas

今晚刚刚和学校老师过了万圣节~感觉就是吃好喝好玩好。确实如牧师所说,外国弟兄姐妹并不像我们中方一样纠结这个,大家扮演的很开心(没人扮演鬼怪,多是电影或书籍中的人物)…… 一起分享些传统的点心,南瓜派,饼干,苹果汁or苹果酱,烤棉花糖,各种运动及传统活动~个人感觉还是蛮享受其中的,我同意杨先生,仔细思想内心动机确实更重要……

薏如

终于等到杨太太来谈这个节了我们今年换了一个幼儿园,园长是基督徒,所以今年根本没提过节的事儿我还觉得特别轻松。外面商业氛围下气息很浓。孩子也想玩儿,我的想法穿个爱莎或者美人鱼衣服玩玩我不反对,但不能主动去参与,更不能画的乱七八糟的。我也肯定告诉她们,我们不过这个节。我坚信即是我不是基督徒,我也肯定不会过这个节的。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真好,没有对错,没有正反方,大家各抒己见哈。

侯文杰

有点个人可能不一样的经验,这些气功啊,瑜伽之类的,的确是非常危险的,我少年时练过气功的,的确会有奇异的现象,加上我后来找神婆给孩子看病,(那时还没信主)就老是鬼压床了,大白天也见过。非常恐怖。也真的建议弟兄姊妹远离这些异教的东西,不沾为妙!

CD XIAO

同意杨太太与传道人所说的。 我也真不知道。 但是我只能说我们领受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我觉得我们要分别为圣那我们就不过,你觉得没事就去过。 但是想起一件事,娃幼儿园小班时,那几天发烧,我想怎么一下子呢。 后来好了去幼儿园发现他们在过元宵。 究竟元宵意义是什么我也不太懂,但是看着装饰的树上挂着好多红色的许愿纸,看到就不舒服。 所以感恩神让我们免去这所谓我不喜欢的事情。

MicahMama

此文写得好!转,借来作为我最近被友圈各种恐吓刷屏的回应。

Steffie

我本人是不鼓励孩子过万圣节的,但是如果有孩子来我们家敲门,还是会准备糖果。我们英国的教会是有在万圣节晚上办活动说是celebrate the light. 但我也有非基督徒朋友非常反感这个活动,因为他觉得如果你不同意小朋友去要糖果,那应该去淡化它而不是弄另外一个活动强化这个概念。我们之前小朋友自己没有提起前我们万圣节一直是当普通的一天在过的不去讨糖也不去教会的活动。但现在有不是基督徒朋友会问我们你们应该不去要糖的哦?那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去了。所以很同意文章末尾弟兄的评论,因为耶稣说我们没什么不能做,但如果有其他弟兄姐妹或者你到朋友觉得我们作为基督徒不能做什么的时候,那出于爱和不绊倒其他人的缘故,我们就不去做。

Yangling

“还有精神修炼的部分,包括灵修和冥想”,不知道姐妹对现在健身房这部分了解多少?多少基督徒还在转发“练瑜伽毁了千万女子身体”这种造谣的文章。我们这边美国教会有组织练瑜伽的活动。教会一般没有庆祝万圣节的活动。传道人提到的应该是换了名字的庆祝活动(不一定是万圣节当天),叫秋收节或者Truck and treat。没有吓人的东西,但小孩可以打扮,可以拿糖。

张铱芸

瑜伽和万圣节有什么关系

作者
其实本身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提到了,杨先生就顺便聊了几句。确实有人不过万圣节,但是练练瑜伽——这在我看来,确实也是莫名其妙。

Esther 小羊羊

孩子们本身并不懂万圣节的意思,他们就是觉得是个有意思可以穿有趣的喜欢的衣服的节日,还有糖果吃(我猜)
我们班级有个小朋友期待这个节日好久,因为可以穿他最爱的zoo keeper 衣服,
我们会把这个节日叫做 CUSTOME DAY,可以穿自己喜欢的造型,但是不可以穿恐怖的。让大家带糖果然后分享给是朋友们。
(跑题了……)

Katie

很棒的文章,谢谢分享。我跟先生几年前也有类似经历,他说其实圣诞节最初也是外邦人拜树,献祭婴儿的节日,是传教士将这样的日子基督教化的,但是很多人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节日而来显示自己跟神的关系。神从来不会因为我们的行为来审判我们。对于孩子,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卡通人物的服装,以及跟很对陌生人要糖果的娱乐过程,至于万圣节对于成人而言的意义,他们的更加单纯没有警觉。作为父母不是不由分说地阻止他们参加,而是有意识的加以保护和用神的教导来引导他们建立自己正确的辨别对错的能力(良心)。我女儿四岁的时候去参加了一次万圣节的活动,她虽然很害怕,但是还是觉得很好玩,5岁时她还是想去,并告诉我她不怕那些打扮起来可怕的人,回来的时候又问我跟她爸爸说为什么有人想要扮成鬼和可怕的样子,所以我们跟她解释了万圣节的来历和发展历史。最后这位5岁的小姑娘很严肃的告诉我们说,“妈妈我决定以后再也不过万圣节了。虽然我很喜欢穿卡通衣服,和糖果,但是这样的事情我随时都可以做,不一定要等到万圣节.”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作为父母不帮助孩子们建立独立思考,正确的良心,只是在行为上加以约束,等他们长大了面临的试探和挑战更加严峻。

作者
感谢分享

Lan Li

我在美国一个很保守的华人教会,每一年万圣节,我们教会都会有单张讲万圣节的来历,但是不会强制要求每个人要怎么过这一天,因为福音的时代是不需要律法的。我特别同意Anson Ma引用的那段经文,前段时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我的一个不信主的朋友要把他家人在国内花高价所求的道教的符箓寄到我家,一开始我内心里是很愤怒的,也想过寄过来我就给他扔在院子里,这种不洁净的东西休想进我的屋子。然后跟我老公说起这个事,我老公恰巧也引用了同样一段经文,说拜过偶像的祭祀物尚且可以吃,不是比这个更可怕嘛。我仔细思考了几天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像杨先生说的,反感、反对的到底是什么呢?会让我跌倒吗?会让别人跌倒吗?我的做法是出于爱吗?若是我把那个包裹扔在院子里,我的朋友是会有什么感受?他不会觉得我们圣洁,只会觉得“你们基督徒高高在”,这不是我想要的,这是把不信的人推离福音。过不过万圣节也是一样的,孩子们想去参加party而我们禁止,如果我们因为这件事和他们闹得不愉快,也并不是出于爱。实用角度说亲子关系不好,当他们真有了困惑也将不会和我们探讨了,我们就失去了以后在属灵上对他们引导的机会了。我今晚仍然会带他们去参加另一个教会举办的温和派party,但是也会聊天一样分析分析什么是万圣节,然后等待他们长大后有一天能选择自己的答案。

俞雯清

很高兴看到有基督徒可以客观的看待万圣节这个问题,每年看见满屏的都是声讨万圣节的,把过万圣节直接等同于拜魔鬼了。今天我带着我女儿第一次和她的朋友去讨糖,两个孩子们穿着小女巫的衣服受到一家家人的热情接待,而且在每次拿到糖后都学会感恩,大声说谢谢,绝不是只有负面效应。其实只要不崇拜魔鬼,不去追求恐怖,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在其他家庭都庆祝节日的时候,完全可以积极引导,而不是如临洪蛇猛兽。我和我老公(德国人,路德宗的)讨论过中国基督徒对于万圣节的强烈反感,他提到,第一,本身这是一个先于基督文化的古老节日,只要注意区分,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宗教节日。第二,路德宗本身就不相信灵界的存在,所以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个玩玩的节日,与基督信仰没啥关系,并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中国基督徒反感很大程度也和传统文化有关,因为中国文化里面就是信鬼神的,所以在中国基督徒眼里,庆祝万圣节立刻等同于拜鬼神了 。

Ran

我觉得这种事情就是凭信心了 每个人领受的都不同 谁又能说自己百分百了解神的心意呢 信心强的就按照信心强的领受去做 信心弱的也凭着自己能做到的地步去行 不互相论断我觉得是起码的底线 毕竟每个人和神的关系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弟兄姐妹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 只要不是违背自己信心就行了 (比方说明明内心对过万圣节感到不安 但是碍于各种压力没有勇气说不)

Demi

小朋友学校这一天是装扮活动,老师强调要打扮正面形象并与WS无关。和先生讨论,10.31对于这个日子我们还是有保留意见,出于不平安,没有去哎……即使早先买了钢铁侠

慢慢

如果教会会友们马上要在这位传道人所在的教会举行一次盛大的万圣节 cosplay 活动,这位传道人还会说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办 这样的话吗?整体上看,若众会友都热衷于万圣节的装扮或者是娱乐活动,这本身就不正常,因为整体的行为一定是这个群体的内心现状的表现。满屏不建议过这个节的文章整体上是符合圣经的,这个现象不当指责,如果教会在这方面都少有文章出来明确态度的话反而奇怪。只是考虑对个人而言,过 和 不过这个节的行为要从你的动机来审视,而不是行为本身来判断,这位牧者不是不知道众信徒可不可以过这个节,而是不知道你这个信徒过这个节的动机是什么。你的问题聚焦于行为,传道人的回答让你聚焦于自己的内心。其实这位牧者不关心万圣节可不可以过,因为这个节对于他和当地文化背景下的信徒而言完全没有必要,他关心的是你属灵的动机。

成都_周翔

帮瑜伽说一句吧,基督教传统中也不排斥冥想的,比如“明阵”(天主教传统,新教很清楚不许用这些来灵修,但也不禁止这些用于提神醒脑当咖啡)。所以瑜伽的灵修冥想,只要不去观想那些怪力乱佛,也是无碍。哪怕就是佛教传统,正念的冥想也只是要让人从大脑思维中临时挣脱出来一下。乱搞观想的瑜伽确实不练也罢,初学可能分不清楚

作者
噗。基督教的冥想和佛教的冥想是一回事?

Davinci 昊

有点明白杨先生杨太太的意思了,如果觉得参加万圣节party是拜偶像的话,那么就请不要双标,像吃粽子、吃青团这些纠结起来都是拜偶像的,那么时刻都要警醒。而不是只对那些不熟悉没有好感的事物上论断它的不好,对于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却百般解释它的正确性

作者
是,杨先生是这个意思。

Xin

我觉得我们不能像法利赛人一样走进律法的教条。所有的困扰都出自于我们内心的纠结,神注重的是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形式。学校和教会这时候组织活动都不提万圣节这个名字,我们自己也不装扮鬼神,如果我们内心没有敬拜鬼神的意思,就高高兴兴去要个糖,有什么可纠结的呢。如果我们内心觉得有困扰,那就不去,也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ZLQ

同意一留言观点,仅觉得万圣节就是个costume day,当然血淋淋的装扮之类的也不OK;但出去玩是不去寺庙的,特指中国的寺庙(我也不懂为什么其他的就觉得OK)。同意姊妹说的凭信心而行。

徐晓云XiaoYun

早上小组一位姐妹纠结要不要孩子参加幼儿园的万圣节活动....
我就哒哒哒哒滴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后来,看到朋友圈分享一篇文章,睡前看到你这篇文章,都转发到了小组群。
我想,这还是要各人自己去做这个决定,借着这样的机会查验下内心。

我不过,我不鼓励过,不反对过,看到朋友圈很多人的打扮才知道万圣节来了(没关注....)。孩子们的确只是为了玩,都很开心装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

也许以后可以特别拿出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去装扮,让他们讨糖吃糖。

对于孩子来说,大概也只是大摇大摆的装扮跟吃糖果。

TOP

https://mp.weixin.qq.com/s/x_gFuna7ksuuWmcYpFOQwg
杨太太 | 应该不应该?可以不可以?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一、“可以不可以”的双重标准

基督徒常常讨论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甚至为此吵得不可开交。要列出来的话,可以列一张清单,讨论一整年:

基督徒可以嫁娶非基督徒吗?
基督徒可以练瑜伽吗?
基督徒可以入D吗?
信主的孩子可以戴红领巾吗?
基督徒可以佩戴佛像吗?
基督徒可以参加万圣节活动吗?
基督徒应该把孩子送去公立学校吗?
基督徒可以参观寺庙吗?
基督徒可以嫁娶离过婚的人吗?
基督徒周日可以不去聚会吗?
基督徒可以游戏打通宵吗?
基督徒可以吃血吗?
基督徒可以避孕吗?
基督徒非得交十一奉献吗?
基督徒可以吃星巴克吗?
基督徒开公众号传福音可以收赏赞吗?
基督徒开公众号可以接广告吗?
……

有意思的是,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对这些问题有双重标准:

比如我过去一直坚持基督徒不能佩戴佛像的,却对孩子佩戴红领巾没有什么疑虑

——细想,这两者不都是佩戴一个不认主的标志吗?

我认识一些朋友认为基督徒不能参加万圣节的,却觉得送孩子去公立学校没什么毛病……

——万圣节不过是一天,公立却要9年教孩子无神论,岂不更严重?

其实我也没法回答这些问题,建议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问题一定要咨询自己的牧师长老传道人。

(如果你还没有教会,或者你和牧师无法交流——那这个问题真心比上面这些问题都要严峻得多了……)


二、区分“凭信心”的事和“犯罪”的事

我在写《我要重新做人了》一文的时候,认识到了“罪”和“软弱”的差别。也作了一些思考。

今天这一篇,也是想要讨论另外一个界限观的问题,我最近发现这个界限观对我处理问题很有帮助。

过去我的界限观混沌一片,常常在各种事情上和老公纠结:
孩子要不要去读公立学校?我和老公吵半天。
孩子要不要去参加万圣节?我和老公吵半天。
要不要让老人带孩子?我和老公吵半天。
……

过去我觉得上面这些事情按照圣经原则,都是不可以的,所以我没有办法顺服老公的决定——两个人意见不同,看见不同,一聊起来最后不就吵了嘛!

但最近,我发现很多时候,我的问题是:

我把“软弱”当成了“罪”来处理;
我把“凭信心”的事情,上升到了“守律法”的问题。


三、如果先生的决定并不涉及“犯罪”……

举个例子来说,关于过不过万圣节,适用的经文显然是哥林多前书第8章的内容:

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 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 神。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
——哥林多前书 8:4-9

保罗说得好!昨天万圣节的话题也讨论了半天,这里就不再多谈了。

但我们会因为一个人过万圣节,就把他逐出教会吗?

并不会。

但是我昨天和杨先生聊起对万圣节的时候,就好像过万圣节这是一件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事。为什么我怀着这样大的热情声讨万圣节,却没有对清明节进行这样声泪俱下的声讨,是杨先生引发我后面去思考的问题。

那对于我来说,既然这件事根本就不涉及犯罪,我为什么当时不顺服,还要试图去搬救兵呢?


四、因着信,在“不犯罪”的事上操练顺服

以前我们还为了孩子要不要去体制内的学校吵架,见《记关于为姐姐囡择校的一次吵架》一文。

但是送体制内学校就是犯罪了?好像也不尽然吧!这也是一件凭信心的事不是吗?有的人信心小,就没送了;有的人信心大,也就送了。

教会会因为一个人送孩子去公立学校,就给他惩戒,把他逐出教会吗?

并不会。

我发现,当我在和先生说“不可以”和“不应该”的时候,区分先生的意见到底是一件“各凭信心”的事情,还是一件“犯罪”的事情,是很重要的:

如果先生要做的决定是一件涉及犯罪的事,比如说他如果要我去堕胎,那是杀人的罪,那我就应该找兄弟姐妹、牧师去和他好好谈一谈,而且我应该也不会顺服他的决定。

但如果先生要做的决定并不是一件涉及犯罪的事,比如说他想送孩子去体制内学校,那我在这时候要做的,是回到神面前,操练自己的信心,看到神在我孩子的身上是掌权的,看到我们的婚姻关系的合一是重要的——这样,因着我对神的信心,即使这件事在我看来非常重要,我也仍然可以操练顺服。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杨先生昨天会说,他觉得多听自己牧师讲道,多和弟兄姐妹一起查考圣经很重要——因为这会帮助我们更了解上帝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而不是用人的标准在各样事上说一句“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凭己意自己来判断。


五、对待“各凭信心”的事的正确态度

我晓得有的教会认为上述这些都是罪,那教会对这些事的态度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哥林多前书第5章里“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更大的问题可能是虽然教会也认为是犯罪,却也无动于衷,任凭大家各自沉沦。)

但如果教会并不觉得这些事已经上升到了犯罪(比如我的教会),那么我自己个人,在和我老公,在和兄弟姐妹讨论这些“各凭信心”的事情时,我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罗马书14章。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

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罗马书 14:1-6

想到过去杨先生也是凭着他清洁的信心在做一些决定,也不过就是圣经上“各凭信心”的事情,我却总觉得“不可以”和“不应该”就在这里和他大吵大闹,想到这里,就未免有些羞愧。

当我自己在说,我是信主的,也相信上帝在万事上都有主权,那作为我来说,我又有什么理由在这些“并不是犯罪”的事情上,不顺服先生,叽叽歪歪,心里苦毒,甚至起了离婚的念头呢?

要知道,离婚那才真的是犯罪啊。


最后

很感谢昨天写《也谈万圣节》一文后,大家对我的各种提醒,我觉得都挺好的,大家对我的爱心我也感受到了。

也愿我每天都对罪敏感,在各样事上操练,而不是每年就高喊那一天。


阅读 7313
在看63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17
Wendy Wu

其实一言以蔽之,讨论开头那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人要学会独立思想神和神的道,亲自建立和神的关系,而不是执着于说服别人或者与别人争论。我喜爱杨太太是因为自己的逻辑和想问题的方式和杨太太很相似,看到杨太太大部分的观点我都想由衷说句“俺也一样”,但慢慢发现其实不该当脑残粉,因为我俩对有些问题的信心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会完全不介意把孩子送去公立学校,我不会让孩子过万圣节,我不愿意去参观寺庙。这信心的大小涉及到内心的平安,盲从别人的做法甚至盲从牧者的教导不一定有平安,吃到的东西一定要消化。有任何决定和想法,人都要亲自去思想和琢磨神的心意,按照自己的领受去行(见过很多人虽然听从了牧者,却绝不主动思考,就是为了省事,以至于误会了牧者的意思,还让牧者背锅);在自己不清楚如何去行的时候,能放慢脚步更加谨慎地去行。求神赐人谦卑和敬畏,使人有热心“昼夜思想神的律法”,做比说重要,做之前要听也要想。一句话,跟神关系好就够了,努力认识神就对了。
16
Pauline

还有“能不能去星巴克消费”这样的问题,反对的人说是星巴克老板支持同性恋,盈利的一部分会用于支持同性恋。那我们是不是也不能去吃兰州拉面,因为他们肯定会拿他们的收入去敬拜阿拉~也不能在信仰共产主义的老板那里消费,因为他收入的一部分肯定会用于支持共产主义~在淘宝买东西要先问清楚卖家信什么,确定他不会拿他的收入支持烟酒行业、色情行业、买香烧钱……然后,就可以坦然无惧的消费了
9
作者
你这就属于信心大的嘛。对于信心小的,就可以参考罗马书14章,对不对。
2
郑春灵

终于看到一个相对中肯的文章 关于基督徒孩子上公立学校 基督徒婚配非基督徒的文章了
14
作者
……你如果问我个人意见的话,我的孩子是不上公立学校的,但这件事是关乎信心的。但基督徒嫁娶非基督徒,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认为这可能是犯罪的……因为圣经实际上有这方面的教导。例如尼希米记13章中,尼希米是斥责诅咒了这些这些人,他还说:“以色列王所罗门不是在这样的事上犯罪吗?”
5
稀饭问答

个人见地:作为基督徒十诫是必须恪守的,当地当时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是适当尊重的,除此以外我们信主的人,都可以凭着信望爱(大部分事情都是没有明确规矩只看善恶存乎一心)去做一些事或者不去做一些事,这样信仰带给我们的才是开明自由包容。毕竟那才是新约的意义…
12
作者
这个我保留意见哈。新约并不是把旧约的律法废除了,而是成全了。所以信主的人,实际上行得是会比旧约要更有义的。如果就守个十诫就好了,其他我随我善良的心意,那搞不好活得还不如法利赛人呢……至少神的忿怒,神的公义,他们是懂的。
5
稀饭问答

大部分人都是灰色动态变化的,大善大恶的人都是少数。有的对错是非曲直,只有神(天主)可以判定了。软弱的人类随着良知良心做事并承担相应后果。若我个人按照一个标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最底线原则下保持最大灵活变通,最大灵活变通下保持最底线原则。我们每个平信徒有待修炼…
10
作者
看到你信的是天主,我就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观点如此不同了……但是我真心觉得,神父和你的想法也未必一样……要不要你还是去问问神父关于这个问题?

玛利安娜~陶海琴

姐妹,这个就是我们新教的特点,我们特地去问了,上海市区教堂里的主任牧师,她回答我们一个教堂里的牧师都对每节圣经的理解不一样,我们就唯独圣经,没有了下文
8
作者
我觉得吧,这是三自教会的特点,不要说这是我们新教的特点......

天天

杨太太你好,我信主不久好多道理还不太明白,我想问下你为什么你说离婚就是犯罪了呢?有圣经根据吗?
8
作者
可以咨询你的牧师。如果还没有教会,首先就考虑要先找一个教会。这事特别迫切。

七号家具甄真

我觉得只要问下自己愿意吧就可以了。不愿意就不要做。其实有的神还是讲的很清楚的。
8
作者
你若没结婚,我觉得你完全可以按照你说的这样做。但我结婚了,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要顺服先生的。

张莹

我觉得我们的信仰最大的是原谅和爱。这么多标准感觉不是原谅是定罪。圣经上不要我们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好了,其它的标准都是我们自己加的。加的多了,原谅就少了。我没认真想过这些事,我觉得只要遵循圣经就没事,即使犯错神也会因为我们的回转原谅我们,祂要我们的心不是行为。当然要谨守自己的心,尽量不去犯罪。
7
作者
这个我也保留意见......我们的信仰的核心是“主耶稣为我的罪上了十字架”。说爱当然是对的。但是神对我们的救赎才是关键啊!我以前也是你这样想的,但现在发现,恩典是白白得来的,但接受恩典以后,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神,不是躺着的。

MM说我是外星人

请问杨太太有没有考虑过 有个语音呀?有时候忙的时候不想刷手机,可还是特别想听您的分享
7
作者
不考虑啊……我又不讲道,我搞语音干嘛……
7
LILYzhao

加油。这些事情没有最终的标准,日子如何,力量如何,基督徒在一些事情上,最重要的不是完全意见统一,而是能够彼此饶恕,彼此相爱,彼此造就.
7


感谢主,我觉得杨太太这样的思考很有益处。我们的确是要各样事上为着荣耀主做,操练在各样小事上衷心,对罪敏锐,及时悔改。悔的目的是改,最终是有行为的改变。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神造人的是源于爱,目的是让我们于天国有份,神做事不需要我们,但是我们却需要各样事上被主陶造,操练,逐渐成圣,直到见主面交账的日子。
2
冯海

“健康教会九标志”有篇文章,讲牧会原则,有两种情况:1,信徒犯罪(牧者需要纠正他,帮助其脱离罪);2,信徒缺乏智慧(牧者可以根据情况,给予时间让其成长)。“犯罪”和“缺乏智慧”是两回事情。昨天看到杨太太关于万圣节的文章,相当难受,因为很喜欢杨太太和你的文章,但你自己也说是“成长日记”。既是“成长”,就有空间,但你这么真诚,我就开始反省自己:人家一个信徒都开公共号写文章,努力发光作生活见证,我一个师母光看人家的公共号,自己不花时间精力为主写公共号,我好意思在心里批评杨太太一个成长中的信徒用不成熟的观点事实上做了教导的工作吗?!我一个成长中的师母为啥不开自己的公共号呢?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申请公共号的旅程……谢谢杨太,真心的!你先生是好人,但是好人的看法不一定对,我们都需要成长!
6
作者
作为我来说,我有疑惑,我和我先生提出了,我也问了牧者,我也把过程如实陈述了。将心比心,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守望

副标题《也谈万圣节后记》。
6
作者
不妥。因为不是要和人家来互怼,实际上这篇是另外一个话题。
3
Xinxing

基督徒在已信主的前提下,明知主的心意,还嫁娶非基督徒。很多教会有这样的例子,绝不能出来说是见证,求神怜悯。人的软弱和犯罪,不表明神看这个问题有双重标准,保罗在婚姻的教导上是很清晰的。
5
作者
软弱是软弱,犯罪是犯罪,这是两回事。我觉得大部分教会在教导这个问题上的时候,都是在以“犯罪”的标准在教导的,但是实际中,遇见这样的,有的教会好像也不会要求这个基督徒认罪悔改……这就不是一个“求神怜悯”的问题了。对吧。
2
自由的鱼

党说,党员不能信基督教
5
作者
有写过一篇《好文推荐:基督徒能入党吗?》,当时差点没被口水淹死。有空的可以去翻翻看看那篇的留言,精彩至极。
1
Glare

你养了三娃,居然还能养俩猫儿??!
5
作者
虽然你的关注点有点怪......但是是的……就是图上这俩色。哈哈哈

deep&firm

杨太太您好!主内平安^_^有个问题我内心挣扎了很久,基督徒可以在公立学校当老师吗?如果可以,我们需要按照教材经进化论还是告诉孩子们认识神创造的。我很纠结,每到这个问题、很痛苦…
5
作者
姐妹你好。1.当然可以做老师。2.其实主内的科学教材也教进化论啊,也会对比进化论和神创论的区别。3.我自己不强迫别人信主,但我会告诉别人我是基督徒,以及我个人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至于别人是否接受那是别人的事。
1
Demi

我们读的主内国际学校,却也偶尔为一些事挣扎!怎么办呢?除了仰望和交托,唉
4
作者
其实细想起来,也是一样是“拜偶像”的问题,我自己过去也是被教导要拜“才能”为偶像,读书好,人生就好了。实际上这是一个谎言啊。我也是走了很多年,才稍稍走出来了一些,也同你一起反思共勉哈。

凡事感恩

杨太太,关于给故去的亲人烧纸这件事怎么看?我很迷茫…
4
作者
问牧师啊!

DMY

就是区分“凭信心”的事和“犯罪”的事的标准在哪里?是按着经上所记吗?还是按是否被教会驱赶?
比如经上没有明确记着"不能过万圣节"所以是凭信心的事,经上记着"不可杀人",所以杀人是犯罪的事。
还有,讨论凭信心和犯罪的区别,会不会陷入试探当中?这个区别,对于我们的信仰是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4
作者
我个人认为,是以圣经的原则为标准的。因为圣经是有整全的启示的。所以不能说,经上没有记的事,就一定不是犯罪了。但是如果经上记着是犯罪,那肯定是犯罪了。我觉得区分这两者十分重要,因为如果都说自己是软弱,那就不会好好认罪了。当然,不懂的时候,询问自己的教会和牧师,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1
Janet

回覆杨太的答覆“但基督徒嫁娶非基督徒,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认为这可能是犯罪的……因为圣经实际上有这方面的教导。例如尼希米记13章中………”
认为尼希米那时代是有那时代的特殊性与时代性的,你看尼希米记后面还让人家结婚有孩子的家庭离婚呢,只因为配偶是外邦女子,这放在今日信仰观点也是非常不妥,我的观点也是鼓励基督徒找基督徒,信心小的最好找同是基督徒的,身边好些信心大的基督徒找了非基督徒老公,老公婚后信主的也有,还是各自案例要去询问神。
3
作者
新约也有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我自己和我老公领证的时候他也没信啊……但我还是觉得犯罪了那就是犯罪了,我认罪悔改好好过日子啊!当然,我不一定是对的。各位多看圣经,多问自己牧师,好过问我
1
蚂蚁教授

我认为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结婚,是软弱,而不是犯罪。
1
作者
我有可能是错的。你可以自己看看圣经,也可以问问牧师啥

Glare

因为我拉到最后发现边上站着俩娃,你和老公手里都抱着“生物”,惊叹难道有老四,放大才发现是一娃一猫,边上还瘫着一只。佩服佩服,也许是我们太弱,心中欢喜很多娃,但现实就是两个都养不动

作者
哈哈哈。对的。我们有两只猫。它们和孩子们有很多互动

TOP

https://mp.weixin.qq.com/s/vBCnSbgHxmcgbTg4wQUKOA
杨太太 | 在一个刑事律师的眼里,什么才是真实的?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要去看守所会见。

看守所不同于监狱,这里呆的人通常是涉嫌犯罪,在等待审判的状态。因为他们并不是罪犯,所以也不需要像监狱囚犯那样劳动。

我的当事人在最初的时候,状态通常都是高度紧张,纠结异常。我们之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谈案子,细节,法律,证据……但是几个月以后,当事人就会渐渐适应看守所的生活。情商高会做人的当事人,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做到监室的二排头,甚至是排头——这是监室里的特有称呼,这意味着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成了监室里的“管理层”。

但不管是不是排头,只要当事人对自己的案子了然于心,对司法实践状态有了个大概的概念以后,人在艰难困苦中的乐观精神就开始显露,他们常常就会呈现出人性中的另外一种状态。




刑事案件的周期很长,我接的案子大部分都比较复杂,从接案到结案,一年以上是常态,两年三年不稀奇。于是乎,在见了十几次几十次以后,当事人见我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他们每次也会和我寒暄几句。

“徐律师,你好啊,最近有个电视剧很红的,XXX,你看过吗?”
“没有……我没时间看……”
“啊哟,太可惜了,真的蛮看好看的。”

“徐律师,你大热天过来这么辛苦啊!工作不容易啊。”
“我还好,你吃苦了。”
“我不苦啊,我们监室开空调,还放冰块。你看,我长裤都穿起来了。就在刚才,见你前面,我还吃了一碗绿豆汤解暑。”

“徐律师,我推荐你看几本书,XX,XX,XX,这几本书对我蛮有启发的。”
“……我也想看啊,但是我最近忙得要命,哪有功夫看这些闲书啊?”
“……确实啊,其实我在外面的时候,我也没空看书。但是在看守所里没什么事做,反而看书的时间特别多。”

“徐律师,你转告我老婆,我都过得挺好的……我现在下象棋下得非常好,水平突飞猛进。”
“……你们除了象棋还有其他棋类活动吗?”
“现在没有了。原来还有围棋,但是有个想不开的居然吞围棋自残,现在管教就只给我们小巴掌大的中国象棋娱乐了。”

……

每次到了这种时间,我就会一阵恍惚,都不知道到底是他们在坐监,还是我自己在坐监。

有人以为自己是自由的,
实际上却受着捆绑。
有人看着是在坐牢的,
实际上却是自由的。




看上去我在看守所外面,但是我一点也没有逍遥自在的感觉,实际上我的时间并不由我分配。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一个四线小城市等飞机,我的飞机还要3个小时才能来。就在刚才,我收到短信,它居然还晚点了。为了一个电脑插头,我也和我的当事人一样,不得不坐在水泥地板上。

这个星期我出差了4天。刑事律师就是这样,平时其实也没闲着,但着急的事情一来,就像消防队员一样,不得不扑上去。

写到这里,想到我认识一个做销售的弟兄,和常人不同,他推掉了不少业务,就是为了把生活三分:一分在家庭,一分在服侍,还有一分才是工作。看起来他作了好大牺牲,少赚了很多钱,要知道大部分销售恨不得三分都扑在赚钱上。但如今想起,他这样的作法何其智慧——这样的人生态度才不是被金钱摆布,而是真正是做了金钱的主人啊。

是啊,我想要学习,却没什么时间看书。我想要好好休息,人却被这不冷不热的天气弄得感冒鼻塞。我想要锻炼,没时间没体力,家里对面的健身卡,办到现在一个多月了我还一次没去过。

——倒还不如在看守所的当事人,他们的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好几个当事人的高血压脂肪肝,一进看守所就都得到了有效控制。还有个当事人,原来血糖从来没下过10,进了看守所血糖一直在4点多,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有的当事人在看守所里居然还能学日语,几年时间里多了一门技术。我自己大部分的当事人进去以后因为刻意健身,肥肉少了,人反而还精神了不少——看守所怎么健身?有专门的囚徒健身手册,不需要器械,而且据我目测,能坚持下来的效果都非常好。

有技术的当事人在里面还能炒股,律师每周见几次,听听新闻看看K线图,收益率都能高达80%-90%。这种当事人通常都是因为“内幕交易”进去的,但是看看人家的交易记录,啧啧啧,我也会对蜀黍的判断表示怀疑:你看,人家真的是用实力证明了,他不需要内幕消息也能赚大钱。

若是这样看,就更觉得可笑了……我忙东忙西做一个月,赚得居然还不如蹲看守所的同志一天赚得多。
  



人进了看守所以后,三五年也放不下的通常是亲情和孩子。不能自己陪伴孩子长大,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是所有这些当事人最大的遗憾。

所以对比之下,我们这些在看守所外面的人,最大的优势,不就是能花时间陪孩子,能花时间陪老人吗?所以我做刑事律师的时间越长,我越觉得人生无定,反而越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我感觉这些年我的心越来越柔软(当然和我的信仰也有很大关系),有时候只是和老公孩子道一声晚安,我也会开心好久。早上起来,全家人坐在一起,吃一个早饭,我就有一种胜过富豪榜首富的感觉——我猜想富豪榜上的首富也没有办法能像这样每天吃早饭。

如此看来,钱的用处实在是有限。

这几年,我甚至开始觉得,金钱实在算不上是上帝所赐的产业,只能算是日用的饮食一类的日常供应。因为金钱无定,不知道怎么就没了——在刑事案件里,蜀黍查封银行卡,几千万说没也就没了。但是孩子却是实实在在的上帝所赐的产业,因为即使透过永恒来看,自己的孩子也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产业。

所以商事律师大概永远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刑事律师会这样重视亲情;就像我大概也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商事律师会情愿找保姆带孩子也要每天扑上自己去加班。




想起之前和一个姐妹聊天,她先生生意颇大。谈到人生无定这个话题的时候,她略带得意地告诉我,他们知道,一旦涉嫌刑事案件,中国的保险就不能赔付了,所以他们去某地购买了保险——这样,即使她的老公将来出了意外,包括刑事案件,她和孩子下半生仍然可以衣食无忧。

我听了差点笑出来。人是得过得多顺利才能生出这样的自信,居然会把下半生的无忧都押在保险上。我想起路加福音12章的那个故事,肚子里翻腾了半天,终究还是没在她面前讲出来。

感谢神,借着我的工作,让我常常思考,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
我们所追求的,什么是有意义的,而什么不过是浪费时间,生命空付?
在那不能回头的日子,我回想今天,我会觉得什么是有价值的,而什么又是我会后悔的?

最后,贴一段我们团队老大张律师今天写的:

“今年以来,多番喝茶……我的自由乃至生命,是主耶稣基督的。”


杨先生的读后感

想到很多人在从事了这样生生死死人情冷暖的职业之后,心就变得越发刚硬,对这些事也麻木了。但你每天看着社会的另一面,心肠反而变得更柔和了——这是要感谢神的。

TOP

https://mp.weixin.qq.com/s/DMPx434aloEH7722dnfm-A

杨太太 | 今天是杨先生决志祷告十周年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今天是杨先生决志祷告十周年。巧的是,我们约了新教会的长老在上初信栽培的新生命课程,今天刚好是第一课。



(嗯,是的,我们换了新教会。我们现在在一间浸信会聚会,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个星期会写一篇文章专门说这事儿。)









说到这个新生命课程,也有个令人感动的开始。



上个星期,我和杨先生就他打游戏的问题讨论无果后,随手发了个短信给长老,说了一下和杨先生关于他打游戏的一些对话,以及他自己对打游戏的看法。我觉得我们“要爱惜光阴,因为这个世代邪恶”,但是杨先生竟然和我说,他觉得这句经文不是这么解的。



我原来以为长老会安慰安慰我,鼓励鼓励我,让我要有盼望啊啥啥的。不料,他很快回复我:“看起来,杨先生要上新生命课程啊。我明天来安排一下。这个礼拜可能来不及了,下个礼拜开始吧,好吗?”



什么?下个礼拜就开始了?天哪!我真的难以形容我当时是有多么感动!









于是,就在今天,我很感恩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时间,一起来上这个课,让我们有机会系统地重新审视我们的信仰。



杨先生也很感恩。他说这些年下来,他也发现了,他和我的信仰在很多方面的观念存在着一定的落差。虽然差别可能不大,也没有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但是这些落差实际上还是影响着我们的关系。所以他也很愿意借着这个课,让我们的信仰能够进入同一个框架。



他相信这样的改变,会对我们的合一的关系有益处。我深以为然。









今天的课一开始就很有意思。在谈论中,我们聊到了“说一个你日常认罪的经历”的话题,杨先生居然愣住了……啊,我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一直觉得我自己这人毛病挺多的,所以我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在认罪。
但是杨先生呢,他各方面行为都挺好的,所以他自己觉得他没什么罪,所以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没什么认罪。

长老看看杨先生,杨先生爽快地接受了这个说法:“是的,确实是这样。”

长老很温柔地说话,但是也毫不客气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杨先生的问题。随后他说杨先生的问题是需要更多神话语的光照。圣灵和圣道是不可分割的两根支柱。基督徒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得罪神之处,就必须先认识神是怎样一位神——这需要通过神自己的话语来认识。

我觉得他的意思总之就是一句话:还是因为杨先生读经太少。长老也建议杨先生要养成每天读经的习惯。

杨先生说:“我觉得每天读经的这个习惯蛮好的,但是我觉得对我好像没有必要啊,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方式不同啊。”

杨先生的歪理邪说一大堆啊,他开始和长老说他的成长方式了:“您看啊,有的人呢,是通过每天读经的积累来改变生命的;但是我呢,我是通过那种突然改变的方式——比如有某一句经文,忽然击中我,然后我就改变了。”

长老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日积月累的读经还是很重要。”

杨先生不死心:“嗯……我可能讲我的情况还没有讲清楚。虽然这种感觉难以言述,但是我感觉我自己里面的生命就好像一棵小树苗在健康茁长地成长。比如说我前一段时间去查经,每次查经我都有各种各样的看见和闪光,然后我就感觉圣经好像光照到了我,啊,小树苗就好像被照到了阳光的感觉,就长大了。”

长老笑了:“这是神对你特别的恩待啊。圣经好像我们的灵粮,好比如果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我们不可能每周只吃一顿饭啊。也不能因为自己每周只吃一顿饭竟然还没饿死,就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健康。所以每天的读经还是很重要。”

最后,长老很严肃地和杨先生说,他甚至是要用牧者的权柄来建议杨先生要每天读经。我看到杨先生想了想,很郑重地点点头,就答应了下来。

我当时真的很高兴。因为我知道我家杨先生,他懒得敷衍别人。他是一个“不轻易答应什么,要是答应了就一定会尽力去做”的人。我相信杨先生若是每天读经,生命必然是会不同的。

我和杨先生说:“你那哪是健康茁长的小树苗啊!你这是千年古莲子,沉睡了十年,今天终于才发芽了好嘛!”






随后,长老给了我们很多关于读经的建议,很多都很实用。随后,在仔细询问以后,他给我和杨先生布置了不同的经文选段让我们阅读。他还建议杨先生和我从每天读经15分钟开始,以养成每天读经的习惯。

罢了,他很认真地对杨先生说:“我也不会放过你的。我每周都会来问你读经的进度。我记一下今天的日期(他真的拿出了一个IPAD在记录)。你要在2个月里把新约通读一遍——这不多的。其实2个星期就能读完的,但是我们放宽一点时间,2个月你可以把新约读完的。”

我看看杨先生,因为前面一来一去的对话,他真的被说服了。我本来也暗暗会有点担心,人家对他提了一个原本对他来说是天方夜谭的要求,他会不会觉得反感。但是后来看到他的表情,我觉得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发现杨先生笑了——他没有感觉被律法在要求,反而露出了“因为老师布置了有趣的作业”的那种微笑。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他和我说,他想想,每天读经真的蛮好的。他到现在圣经都还没有通读一遍,对新约书信也不熟悉。若能够系统地了解圣经在说什么,确实也很重要。

我表面假装镇定,很文静地回答:“嗯。”
其实心里在高声大吼:“当然是这样!你终于开窍了!”





今天的课也解决了我的很多问题。

比如,我过去总觉得,信主明白了一个道理或者律法以后,如果“刻意去做”,那就是“陷在律法里”了。应该要“顺其自然”地行出来才是好的。但是长老告诉我,“律法”和“律法主义”是不同的。行律法是好的,但律法主义是要避免的。

我们能够行出律法的那种“毅力”,其实也是来自于神的,所以我们仍然感谢神,也不把这功劳归在自己头上。





我自己最近深觉,过去的十多年都有点糊里糊涂的。我和长老开玩笑,我说杨先生好像是一位慕道友刚刚信主,我么大概就比他多信了个一年吧。

想到这个课我们应该在十年前就上的,可我们糊里糊涂就过了十年,心里就有点难过……但是一想到,神有祂的时间,或许杨先生和我的生命都要开始翻转了,我就又觉得信心满满,特别高兴。

晚上,杨先生还是在打游戏。但是他今天提前结束了游戏,随后,我发现杨先生他居然开~始~看~圣~经~了!

TOP

https://mp.weixin.qq.com/s/OQezy1GcdDTANSO_CU_Adw
暂停公告七:我换教会了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第七季特别短,有几个原因:

一、我换教会了,我加入了一间浸信会

就在这几个月里,我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

我换了个教会,我现在在一家浸信会聚会。想想真是神奇,开了这个公众号以后,接触了各路人马,一路被天主教会的姐妹各种安利,被改革宗的弟兄骂到狗血淋头,差点被灵恩派的姐妹拉去读神学院……

……是的,虽然麦种出版的《反驳加尔文主义》这本书完全说服了我,然而我最终认定了一个加尔文主义者来做我的牧师……这真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不可思议事件之一。


昨天也是我正式加入教会成员的日子(其实我现在真的好像结婚那么开心)。

所以我也想对原来的信仰进行重新审视,我过去持有的一些神学观念,我已经修正了一些,还在继续修正中。我现在还在进行基要真道课程。我想要花时间停一停,好好思想一下,沉淀一下,反省一下。

在此,也要向原来XRZJ教会的弟兄姐妹道一声再见。因为我们原来的教会一直是分了N个小组聚会,所以没有办法一一和你们再见。我知道很多人一直到现在还以为我还在,所以也借着这篇文章和你们告别。

关于换教会的文章,就等下一季再说吧。原谅现在我在热恋期,说什么都不太客观。先推荐一本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购买途径可见《九标志新书《何谓健康教会》出版啦》)

二、想预留时间来参加门训

我的新教会鼓励门训文化,我也有了一个门训对象。

我过去也听说过一对一的门徒培训,我一直以为就是教会的牧者对我的一对一的培训,或者是生命比较好的弟兄姐妹会带带我啥的。实际上学习了以后,发现并不是这样。门徒培训并不是一种制度,而是一种文化。

教会鼓励我们自己找自己的门训对象,所以我不是等着被门训的那个,我也可以门训别人。门训的形式也有很多,大家会彼此委身一长段时间,可以一起读经也可以一起看一本书。每个人都可以在门训中找到自己的保罗,也找到自己的提摩太。我发现门训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地布满了教会,让这个教会不会沦为一个“星期天俱乐部”,弟兄姐妹在周间也可以多交流并常常思想神。

就在前天,我确定了我的第一个门训对象。
姐妹邀请我说:不如你门训我吧!
我想了想:好啊!我们相互门训嘛!不如我们一起找一本书一起读吧!

所以我想把这里停一停,就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关心她。我很喜欢我的这个“对象”,她是我见过的少见的聪明姑娘,我觉得我从她这里可以学到很多。



三、年底工作非常忙

年底工作非常忙,12月和1月都有会议要参加组织。

除了各种案子年底都要开庭了结案了以外,我还欠我师兄一篇万字专业文章,我知道我已经拖了很久了(师兄对不起)。

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好。虽然我真的想到这个文章就犯头晕,拖延症各种发作,现在还处于怎么写也写不出来的阶段,虽然我工作真的很忙,虽然家里也有很多事情……但是我想要把这篇文章写出来。。。



虽然第七季就这样结束了,但我觉得我肯定会回来。因为新教会给了我很多新的看见,我觉得我有很多很多很多事情想和人家分享。

预测第八季会在2020年4月开始。敬请期待。

TOP

https://mp.weixin.qq.com/s/gcy2aeaQ2mkPwP8gI0jQ2Q
杨太太 | 聊聊我师兄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6天前




新一季就这么开写了。



这一季是冒着生命危险开写的。



因为我之前答应师兄要和他一起写一本书,然而现在因为太忙太忙了,我打算彻底鸽了他。



他问我,为啥不写了,我说没时间——我又搞工作又搞家里,我是真的忙。



他说,好多年前叫我写一个一千字的取保候审申请,我也是拖拖拉拉;结果转身我写了个一万字的公号文,把他气得高血压。



为了让师兄身体保重,我决定第八季开篇第一篇,就来夸夸他。





我和师兄有个共同的师父(见《我的基督徒老板》、《得知老板要去读神学院以后……》等文),他比我大几岁,今年在申请咱们律所的高级合伙人。他的业务能力、领导能力啥的都是杠杠的,这就省略几万字,在此不多夸了。



一眨眼,我们在一起工作,已经七年了。我们团队也从最初的三个人,发展到了八个人,如今在上海专业做刑事的团队里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一支。







我们和人家团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是老大不务正业,是我们团队这些年“只进不出”的国企特色——来了就没有走的。这在律师这个流动性挺大的行业里,在这个很多人在搞KPI淘汰,请助理不给工资的时代,我们这个团队也算是逆潮而行。

  



可以这么说,我们团队里每个人都被师兄看成了是宝贝。虽然每个人都是一大堆毛病,但是在他看来好像都是亲生的一样。



首先就是我这个亲师妹了。感觉这些年师兄为了拉着我进步,真是操碎了心:



看我不思进取,他出钱让我去香港参加培训。
看我不想学习,他说他会帮我报销上万的考试费。
看我懒得考试,他就在我们所刑委会开会的时候说:“我们徐律师马上要参加一个特别难的考试,全英文的,大家一起预祝她能考出来……”把我顶在杠头上,我除了吐血复习还能干啥?


然后是我们原来的助理小王律师,师兄特别担心他独立以后的案源问题。他常和我说,让助理独立,不能好像就简单把人家往水里一推,浮得起来就学会了游泳,浮不起来就沉在下面了。师兄为小王律师精打细算,想尽各种办法帮小王来度过律师这个最难的过渡期。



还有我们另外一位助理小程律师,因为他还是实习律师,没法跑外勤,现在主要做法律研究和笔头工作。但是师兄特别敏感地就发现他的工作量其实特别大。于是师兄给他加了工资,然后又给他配了个特别能干的实习生。



甚至,有一次有个小姑娘来应聘,她大概因为担心自己已婚未育会不会受歧视,就说自己不会很快生孩子啥的。结果我师兄特别认真地和人家说:“我们是一个长期合作的团队,就算你真的生孩子,那也只是一个很短的时期啊,何必担心呢?”



那一刻,作为女性,我特别感动。



这些年,想要挖我的律所也有好几个(敲黑板,敲黑板),但是我家老大和师兄对我好,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走。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能看上去岁月静好(实际上是真的鸡飞狗跳),还偷偷写个公号,是离不开师兄为团队的负重前行的。



  

要说师兄的缺点么,就一句话:刀子嘴,豆腐心。



首先,是特别不会夸人。他夸人的风格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和张律师聊天,我们忽然发现你是一个女的,忽然我们就理解了你的各种作了——我们过去常常都把这点给忘了。”



……你看,有这么夸人的么……



但是我升律所合伙人那一年,他给我写了个推荐信,结结实实地夸了我一把,什么认真努力咯,团结同事咯,我特别感动。



虽然长着一张不走心的嘴,但他又特别地心细如尘。



看他平时嘴上没几句好话,生活工作上的各种事,他却能设身处地地为人先想一步,而且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爱人如己”。



我家着火,他第一个赶过来。我生病了,他让我赶紧休息。所里有女同事生孩子,他让助理给人家买个小礼物恭喜一番。就是实习生,过年的时候,他也会给人家包个年终红包,让人家开开心心过年。



写到这里,还想到一个细节。师兄看我们中午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他在办公室常备了各种吃的,压缩饼干啊,开杯乐方便面啊。——虽然是很小的事情,却有家人的感觉。



我觉得我们所里很多同事都是被他的这种真性情所打动。因为他对你好,是掏心掏肺地对你好,也并不保留什么。

  



最后,这么多年,我和师兄从来没有红过脸啊。



以前常常把他搞得想吐血,但是我嘴巴甜啊。而且看师兄对我那么好,我也有发狠的时候。



我记得好多年前,师兄约我一大早去会见,我怕我睡过头,晚上11点奶完孩子,我就开车去看守所门口睡在那了——啊,那么多年都没有告诉过师兄这个小秘密,师兄你现在有没有一点小感动,写书的事情要么就这么放了我吧。哈哈哈。





但是我和他之间有没有啥让我遗憾又后悔的事儿呢?



是有那么一件。



2017年的双十一,我家老三刚出生没多久,师兄晓得我很久没干活了肯定没钱花,他就给我在微信上转了个一万块的红包,让我能在双十一能开开心心地买买买。



我脸皮薄啊,这么大的红包我哪能收?结果就没收下。



为什么不收呢?没道理不收啊!当初收下多好啊!



——为了这件事,我后悔了两年多,一直后悔到了现在。

  



阅读 1.4万
在看157
精选留言
写留言


置顶
debbiepearl

不务正业的老大回来了吗?

作者
问得好!老大今年也回归了!案子快快快快到老大的碗里来……

阚宇

1、树立人物不全面、不生动,主人公高超的职业技能呢?高雅的业余爱好呢?弄得他就像个老好人一样,不够写实。

2、我就说我们需要配备睡袋和帐篷。钱就从那一万块里出吧。

作者
1.真的!漏了你那个高雅的业余爱好:说相声。我师兄说相声是被邀请参加商演的那种。超专业的!2.我们买帐篷又不是地震赈灾,哪要花一万块那么多啊……剩下的9800你凑凑整年底包给我吧……但是你不要一次性给我,我脸皮薄......

TOP

https://mp.weixin.qq.com/s/gYlhEZHN6QHUZ2A8mObodA

杨太太 | 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白细胞上帝应该都认识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这几天朋友圈被冠状病毒刷屏了。

不瞒各位,看到各种消息,我也害怕。

我在上海,这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城市。我每天会去很多封闭的空间,遇见很多人,如果他们中有超级携带者,以我这个从不锻炼的小身板,我感觉自己大概就在劫难逃了。

所以我也尽自己的能力做了该做的事,勤洗手,给家里消毒,口罩通通拿出来(现在临时健身好像也来不及了,所以只能让肥肉继续躺着……)。

我们也避免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场合。原来像这几天休息日,我们肯定要去逛迪士尼、水族馆……

——现在全免了。


但是有一些事情还是难以避免。比如今天是我们老三预约打疫苗的日子,我们要带她去社区医院。

从昨天开始我就很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去。

我和我老公两个人商量了好几次:
一方面我们都希望赶紧把老三的疫苗给打了,因为这是她18个月大的时候就应该打掉的疫苗,我们拖拖拉拉拖到了今天,她都2岁多了。
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担心她人小体弱,外面的冠状病毒肆虐,她万一被感染,那可怎么是好。


我们希望从其他地方找一些理由,让我们来决定:

比如老三最近有点咳嗽流鼻涕,但没发烧,是不是不适合打疫苗?
护士说:没关系。

那我们年后来打会不会更好?
护士说:不会。

而且人家护士还很爽快地补了一句:“你们担心冠状病毒吧?如果是担心这个,那年后人潮回归,岂不是更要担心?”

好吧……找理由的尝试,就这样流产了……


我们又希望找一些其他的方法让我们可以安心,比如口罩。

家里的N95口罩,以及小孩子的口罩,我都准备好了。

虽然结果我们也知道,老三太小了,她根本不肯戴口罩。

想到以前去医院看到过的那个打疫苗的人流,我心里就发怵,然而并没有什么好办法。

……所以找方法的尝试,也失败了……


最后杨先生做了个决断:“就去打掉吧。”

那一刻,我反而好像轻松了。

我忽然发现,找理由也好,找方法也罢,最后我若想要安全感,还是要回到我对上帝的认知里。


我今天后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从过去无神论的角度来看,我每天遇见的人,遇见的事,其实都是随机的。所以我是不是会感染病毒这件事,根本也是“碰运气”:
运气比较好,我就没感染;
运气特别好呢,我就感染了。

万一感染了,还是得继续“碰运气”:
身体素质好一点,我就熬过去了。
身体素质差一点,我就挂了。

但是实际上,我每天遇见的人,遇见的事,确实是我的自由意志的选择,然而其实也都还在上帝的手里。


圣经里有一句话,仔细想想,是蛮震撼的: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
——马太福音10:30

初读这句经文的时候,难免也会像小孩子一样地心里暗暗盘:“上帝真的知道我的头发有几根吗?”毕竟我的头发还有许多,不是那种头上掉了琳达只剩阿曼达和温迪的类型。

但随即就释然。这是位创造宇宙的主,祂知道我头发有几根,这又有什么奇怪。

我想到我身体里的白细胞,它们努力地帮我抵挡各种细菌病毒,然而我都从来没见过它们。我不知道它们听从谁,又是如何工作。我不知道它们的寿命长短,虽然它们此刻就在我的身体里保护着我。

但我相信,从我出生到现在,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白细胞,我的上帝祂都认识。


诗篇91篇在现在这个时候给我很多安慰:

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
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我要论到耶和华说:
他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
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

他必救你脱离捕鸟人的网罗
和毒害的瘟疫。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
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
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

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
或是白日飞的箭,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
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
——诗篇 91:1-6

各位看到这里,也不要误会,因为圣经里从来都没有应许说,基督徒就不会感染病毒了。该做的防护措施都还是要做的,我也确实都做了。

但我知道这位上帝是爱我,我也知道在永恒里,我与祂是在一起的——这确实让我蛮有安全感的:

我相信我所经历的事,背后都有祂美好的目的;我相信我将经历的事,祂都必会给一条出路。

——所以在人看起来不平安的时候,基督徒仍可以有平安;在人看来苦难的时候,我们仍可以有喜乐。


杨先生的读后感

“我很少为这些不能掌控的事而担心纠结,这也是神的恩典。

但我觉得在这样的时候,祷告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多祷告。”


阅读 2.3万
在看438
精选留言
写留言


Joseph

佩服和学习弟兄姊妹的信心。但是,作为一名主内的呼吸科医生,还是建议大家最近有小的、不是危急的事情尽量不要到医院和任何人流密集处。总的大环境,肯定比在媒体上公布的复杂、严重。毕竟很多病人在没确诊的时候,其实往往也是传染源,等确诊时不知已经传染多少人了。关键是现在没有有效药物!现在我们呼吸科的医生压力很大,明明没有打败敌人的武器,还是被迫往前冲。我们连日战斗在一线,身心疲惫,我只能讲这么多了。比非专业人士更了解疫情的可怕,我承认我软弱了,我要悔改,请弟兄姊妹迫切祷告!求主怜悯我们!

西风无限

有信仰很幸福。

作者
若在这时候信主也是极好的

f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
七年前癌症做肿瘤切除的手术前,就是这节经文给了我最大的勇气,也是这些年来我最大安全感的来源。
天父也借着疾病,使我更多的认识祂,信靠祂。并且在七年后的现在,奇妙的使我通过公务员标准的体检,进入法院系统工作。
只希望在今后我所不知道长短的生命里,做一个祂所喜悦的儿女,活出祂希望的样子。

程程

小孩子不会被传染

作者
这是胡说八道。只是说现在暂无孩子被传染的病例而已

Alex大姐姐穿

TOP

https://mp.weixin.qq.com/s/noh-VIZvF-Pu0KIA8sJQ0g

杨太太 | 陈姐妹在武汉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一早起来,看手机,看到武汉机场、火车站、城市公交都暂停营运,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和我很要好的陈姐妹,她现在还在武汉。

陈姐妹是我闺蜜级的好朋友。她这次是1月19号回去武汉的。去的时候,她比一般人的警惕性是更高的,那时候武汉的情况已经初露端倪。

——但后来的严重程度是超过所有人的预想的。


杨先生听说他们一家在武汉,吓了一大跳。忙问,为什么他们要赶着这个时候回去?

我告诉他,陈姐妹的爸爸的病很重,几周前进了ICU,她之前还赶回去陪伴和照顾了一周,这次是带着孩子去见外公啊——本来也是提前就定好的行程。

杨先生叹了一口气:“这是要去啊,这是没办法的事。换我们也会去的。”


我想到的时候就为陈姐妹祷告,前天从外地回家的路上,我还为她祷告。祷告的时候,不知怎么想到了上帝带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我求神把她从武汉平平安安地带回家,就像上帝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平平安安地带出来一样。

我的朋友圈也完全被武汉的事给刷屏了。看起来这个病毒的潜伏期很长,好像携带者也不一定会有事——但是这岂不是更恐怖,因为谁都可能是携带者,也完全无从预防了……

这几天在各种群里,我感觉武汉人都遭到了歧视和暴击,我其实也很为他们而难过——明明遭难的是他们,我们却还避之不及——这恐惧的心情背后,或许也是缺乏爱心的表现。

今天还看到各种对“逃离武汉”的谴责——可我们都是普通人,换成我们,我觉得也未必做得比他们强。

想到在风暴中心的陈姐妹,就更为她担心难过了。


上周我和陈姐妹还打了个很长的电话,我听她分享她陪伴爸爸和给爸爸传福音的事。她和我说得很详细,这个过程中她经历到神的大能,也真正去体会永恒的生命。

她尤其提到了很多圣灵在她身上的工作,但是并不是平时所听到的那种神叨叨的那种神迹奇事,而是圣灵如何帮助她敞开心扉,让她可以流畅平安地和周围人传讲福音。她说,她最大的变化是从“我应该”到“交给神”,从“寻求人的帮助”到“真正呼求神”,从带着重担传福音,到自己心里真有深深的平安。

这个分享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为什么新一季这么早就要开了?是因为我也想给我爸爸妈妈传福音。我不想到了那个时候,才求圣灵让我有机会开口。

我有一个小小的审阅组,我会在发文章前,让审阅组的小伙伴们看一眼我的文章——这一季,我把我的爸爸妈妈也拉在了里面。——这在以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事情,因为我对他们并没有那么敞开嘛。感谢陈姐妹的见证给了我很多鼓励。我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人,我不愿意死亡将我们分开。


写到这里,我流了眼泪。

我还是担心陈姐妹和她的家人。她家老三才2岁呢。我也没有办法说他们肯定就没事(我也真的是太会得罪人),因为上帝没有给我这样的应许——甚至搞不好我们家都自身难保呢——但是我还是想抱着神的大腿,求神让我们一定都要平安。

前天看到她发了一个视频,是她家大哥哥,小心翼翼地搀着小妹妹走楼梯,一步一步,慢慢地来。老二就在旁边耐心地等他们走楼梯……其实是很普通的时刻,很朴素的事。但我看了好几遍,时间好像都静止了。

我也明白以后我俩应该会在天国里再见的——但若神愿意,我还是想我们俩都能活到七老八十还有牙齿可以唠唠嗑,以及即使到了那时候,先生孩子也都健健康康。


今天,陈姐妹发了一条朋友圈:

“武汉封城了。
各位亲,我们全家还在武汉。
看看是否属于可以离开的特殊情况。
如果走不了就不走。
神必有美意。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请大家安心。”

TOP

https://mp.weixin.qq.com/s/2B1hOnOdLpt6htox54QXng

杨太太 | 转一封牧函
原创 不愿留名的长老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杨太太注:这是今天收到的一封牧函,我看了非常感动,也给我很多提醒。故而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各位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


最近各种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铺天盖地,不知这是否会搅扰你我内心的平安,我们是否还有平安?


耶稣上十字架前,给门徒最后的叮咛中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


什么是世人所赐的平安?我想放在当下就是“保证你和你全家不被病毒感染”。如果我们所渴望的是这种平安,那我们一定会忧愁,一定会胆怯!因为耶稣说祂赐的平安不是像这样的,那表示基督徒并不一定能免于病毒的侵害。其次即使今天我们免于病毒的侵害,往后还有各样的危险等着我们:如车祸、疾病、地震、战争等,谁能保证自己一定不碰到这些灾害呢?这都能叫我们忧愁和胆怯,即使我们过关斩将,所有灾害都被一一逃过,最终还有一个谁也过不了的关卡:死亡。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什么是耶稣所赐的平安呢?经文紧接着说“你们听见我对你们说了,我去还
要到你们这里来。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约14:28)


基督教信仰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永恒性。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耶稣所赐的平安就是:有一天祂必要再来接我们到天家。就如同一位慈爱的父亲,望眼欲穿等候着接他的儿女回家。并且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无论世上还有多少苦难,都无法拦阻那日父来接我们回家,因为祂已经胜了世界,这就是父所赐我们的平安。这在基督里的平安永不动摇,永不失落,永不衰残,终必成就!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我们可以做什么?



1. 勤读圣经


假期前立志多读经--假期中找各种借口不读经--假期结束又懊悔读经太少……
如果我们过去常陷在上述的恶性循环中,这个春节很可能是神给我们的机会,在这个不适合常常外出聚餐的春节里,神亲自拿走了我们很多的借口,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时间去读祂的话语。当世人在不断地刷新闻时,我们可以选择关上手机,来读神的话语,新闻存不到永远,神的话却长存。



2. 为众人祷告


如果我们过去觉得不知道该如何祷告,不知道该为谁祷告,那如今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来操练祷告。因为有太多我们可以为之祷告的人和事,虽然我们很多人不在武汉,我们实际能做的也有限,但我们可以为众人祷告。祷告是基督徒和世人分别出来的重要标记,因为我们相信,当我们祷告时,天父在垂听。而这位垂听祷告的天父,祂的能力大过我们一切的经验、理性和判断。求神常将怜悯的心肠放在我们里面,让我们为众人祷告。



3. 传福音 见证神


在这个大部分人都恐慌的时候,我们在基督里的平静安稳就会成为美好的见证。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们身上照常显大。因我们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



在这段时期,也许更多的家人和亲戚开始看到人的渺小和有限,思考人生的意义,我们祷告求神让这成为向他们传福音的契机。我们常作准备,当被问起心中盼望的缘由,便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4. 彼此接纳,彼此相顾


在这段时期,基督徒对此事也可能会有不同反应:有人照常吃喝,毫不挂心;有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有人只戴口罩;有人全副武装。有人外出聚餐,有人闭门独守。



首先,以上不同的反应都不是在犯罪。在此前提下,根据圣经的原则,我们不要彼此论断,而要彼此接纳,彼此相顾,正如罗马书14章和哥林多前书12章保罗所教导的:


罗14:14 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林前12:22-26 不但如此,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它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我们俊美的肢体,自然用不着装饰;但神配搭这身子,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免得身上分门别类,总要肢体彼此相顾。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


愿耶稣基督的恩典,让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存谦卑的心,彼此代求,共奔天路。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





最后特别声明:这封牧函不是我写的(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因为这位长老不愿意留名留姓,所以本文起名叫《转一封牧函》。

TOP

https://mp.weixin.qq.com/s/anIw8MJ9I5leGDitonA_hQ
杨太太 | 宅在家的日子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我们在上海,没有和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接触史,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没有疑似或确诊病例,这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

比起朋友圈里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们过的可能是大部分人正在过的日子。


要说这几天生活的变化,我反而觉得是更从容了。

因为知道假期可以延长一些,也不用出去走动拜年了,外面能逛逛的地方也基本关门了,全家无处可去,就感觉时间多出来了好多。对我们来说,既多了很多做家务的时间,也多了很多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光。

网上有很多人嚷嚷着宅在家里无聊,我倒觉得感恩,人生中大概总共也没几段这样清净的时光。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工作了,是一点点也没想工作的那种。以前度假也电话不断,这几天大概是因为搞电话推销的人还没回来上班,连手机都安静了。原来朋友圈每天信息爆炸,现在也没啥好刷了,就是疫情和防控,需要知道的,我们已经知道了。


解决了心理的恐惧以后,生活好像过回了本来应该有的样子。

过年前家里鸡飞狗跳没时间整理的房间,现在基本都干净了。过年前大包小包爸妈送的好吃的,现在终于有时间消化了。甚至是家里唯一一条活着的热带鱼,现在也有时间每天端详一番。

猫咪趁着家里人多没事就往房间里拱一拱,我们则特别小心不要让它们咬到窗台上的水仙花。水仙花没养好,过年了也没开花,现在每天多浇水,希望元宵节的时候可以开。

我有机会留心观察杨先生每天在干嘛,我看到他弄孩子起床,烧饭,给我们削一些水果。我还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还会在早上我陪孩子们读书的时候,一个人在房间安静地读一会圣经。


老大和老二在最初的几天时间里,大小争端不断。我也有好几次上火。可能因为大家平时相处并没有现在这么多,很多相处的问题原来并没有暴露出来。

我发现老二没事做的时候特别喜欢去ZAZA他姐姐(沪语ZAZA有点“惹惹”的意思,但是俏皮的那种),老大呢则不喜欢他这样,她很喜欢用讲道理的方式和她弟弟来论述。老二讨厌听道理,老大就火了。

于是在有一天早晨,我们一起学习了下面这段经文,这是耶稣和门徒说的一段话中的节选:

“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
——约翰福音 15:11-13

我以前也读过,但是从来没有体会过说“彼此相爱”是一条命令啊!
                                                                                                   
神没有命令我们彼此揭发,彼此指出对方的缺点;祂也没有让我们以“帮助别人成长”为己任,也没有命令我们看到人家的毛病一定要告诉对方——相反,祂命令我们要“彼此相爱”。

很感恩啊,我们以前也有一起学习经文,但是每次总觉得今天事情好多,必须要在多少时间里结束掉——我很少这样从容地和孩子们一起讨论。


为了让老大可以操练如何爱人如己,我安排她每天花一个小时,陪老二读英语。也同样为了让老二也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我们把妹妹每天都会弄乱的小厨房地区包干给了他,他现在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来整理。

从年初三开始,老大和老二就恢复了学习。看到他们这几天渐渐恢复了学习状态,也觉得很感恩。



我们凭着信心,偶尔也出门。很高兴看到老三也终于掌握了戴口罩的新技能,她现在还会很熟练地往下拨一拨口罩,接过别人递来的糖,塞在嘴巴里,然后再把口罩蒙上戴戴好,非常可爱。


这几天,疫情还在继续,但生活也要继续。不然等疫情结束,我们又如何自处?

《陈姐妹在武汉》一文中的陈姐妹还在武汉,我看到她在认真学习改良煮鸡汤的技术。

TOP

https://mp.weixin.qq.com/s/QVxTACoinpYJ--Ihi2nnRQ
杨太太 | 我发现我儿子很爱哭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我儿子快六岁了,他从小就挺爱哭的。

杨先生让我不要特别在意,因为他小时候也是一个感情很充沛的人。我看到杨先生现在对人充满了同情心和同理心——这种同理心使他的情商达到了某个超高的程度——我觉得好像也挺好的,所以我之前也一直没有很在意。

直到最近因为疫情没法出门,我们每天在家一起学习,我才发现我儿子爱哭的程度,是和我过去所看到的,所想象的,完全不同的。


我过去觉得我蛮了解我儿子的,因为我们也没有和老人一起住,家里也没有住家阿姨,他一手一脚,几乎都是我们自己拉扯大的。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24小时的相处,包括陪他学习,看他打游戏,我觉我好像生了一个新的儿子一样,我对他有很多新的认识,包括他很爱哭这件事。
  
我儿子他都哭一些什么事情呢。

早上姐姐带他读英语,姐姐很温柔,一点也没凶他,但是姐姐努力纠正他的菲律宾口音。一个单词纠正了3次以后,他就哭了。

我给他上的数学课,每个单元有小测验,他有一次考试没有考100分,他又哭了。

姐姐和妹妹一起玩游戏,他过去求加入,遭到了拒绝,他就哭了。

因为外出,错过了好玩的节目,回到家他又哭了。

还有一次,我给他的口算题设置了时间。看着那个倒计时的数字不停闪,他算不出来,一着急,他又哭了。

……

我这才发现,他和我们都不一样,原来他挺追求卓越,不太能接纳自己的错误,和很多应试型选手不同,他在压力下的表现反而更糟糕。


但同时,我又看到他很多美好的一面。

比如他非常爱学习。

每天早晨吃完早饭,他就坐在沙发上,按照他的话说:“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上英语课了!”那种欢快的神情,常常让我和杨先生震惊。

毕竟我们两个学渣从来都没有热爱过学习。


他也充满了同理心。

他对妹妹非常好,今天妹妹贴了一些彩画,妹妹贴完就不要了,但是他把这些彩画一张张剪下来,又贴起来,帮妹妹贴了一本COLLECTION BOOK(收藏书),然后一页页给妹妹重新来讲。

他喜欢给妹妹讲故事,甚至陪妹妹玩过家家。

妹妹玩过家家基本是破坏性的,所到之处如龙卷风袭击。但是他会帮妹妹把小动物模型一个个收拾好,把小兔子的家的家具全部摆好,甚至把妹妹搞得极其混乱的小厨房也重新摆放整齐。

摆放整齐以后,他又端端正正坐回了沙发。我问他:“你呆呆坐在那里干嘛?”

他眨眨他的大眼睛,特别无辜地说:“啊,不是还要上课的嘛?我在等你给我上课啊!哦,你等一等,我还要先上个厕所。”


因为他是老二,在我过去一贯的印象里,他好像比姐姐同龄的时候要幼稚很多。

比如姐姐画画,好像都是信手拈来。但是老二画画,喜欢找一本名叫《How to Draw Almost Everything》的书——这本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怎么画的教程。他喜欢看着那个来画画。虽然画得也是一言难尽,但是他很喜欢。

但是这几天,随着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发现,他的数学比姐姐同龄的时候强很多,而且我一直觉得英语很差的他,居然还能用英语来写作。



这几天姐姐和他一起在读英语,那个软件里还有几年前姐姐大班时候的录音——我发现姐姐和他现在的水平也就差不多。

所以说他不如姐姐,很可能是我的错觉。


我最近每天都和他在一起,也常常努力引导他看到他自己的一些问题。

我们也一起祷告,祷告求神能够帮助他来处理自己的受挫感,对自己更接纳,也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发现我没有被他特别爱哭这件事所困扰了。

相反,我考虑的问题是另外一个:他之前每天在学校,他也是这样常常哭吗?如果不是,他又是如何处理那些负面情绪的呢?

而我对他的情况其实并不熟悉,因为他一直在学校里嘛……那我可能会一直基于一个错误的认识,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我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帮助他,以及教导他来接纳他自己呢?


坦率说,我自己蛮内疚的。自己的儿子,弄到了今天,自己都谈不上很了解他。

我还想到了一些其他事。他的老师不信主,他们对他一直谈论上帝的事觉得很滑稽。我儿子之前还很难过地和我说,他的哪个同学还不信主,也笑他所信的上帝并不真实。

——想到他在家里那么小的事情就会哭,在学校遇见这样的事恐怕也是强忍着泪水。

我们把孩子送去学校是图个省事。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我们想象得可能要复杂得多;他们所经历的,可能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困难。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若不是花很多很多时间去陪伴去交谈,即便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很可能也谈不上了解。

若是上帝愿意,愿这样陪他的日子可以再多一点,再多一点。
  

阅读 4713
在看77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3
十二月

我的姑娘也感情比较充沛,可是我却总跟她说,要坚强,勇敢。哎,这就是老母亲的差距啊。。。。
14
作者
可是我儿子哭并不是因为胆小啊……不是因为胆小,为啥要他勇敢?
8
Laura(江南雪)

谢谢杨太太的分享。我和你有同感,我儿子也很爱哭,他14岁,正在青春期。看了你今天的文章,我忽然觉得我一点都不了解他。但是我每一次听他祷告,我觉得天地开阔,因为他能够为桥底下的乞丐祈祷也会为非洲难民祈祷!
1
麦子

他哭的情况跟你写得一摸一样,受挫能力差,不能接纳自己,还有一个原因很孤立不合群
小学了,受挫能力应该提高了,就不哭了
6
作者
其实留言里有人写到了。自己小时候也很爱哭,看起来好像大了就不哭了,但是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其实一直都没有学会。看起来好像是受挫能力提高了,其实不过是在某些点上麻木了,也并不是真正能接纳自己......我觉得这些都是需要父母去引导的,而不是好像说:嗯,不用管,长大了就自然好了。

TOP

https://mp.weixin.qq.com/s/HWa7CvrOlJrvzOKuuICeWg

杨太太 | 上海人“真的信”的好榜样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最近网上都在传上海人“怕死”的段子。



诸如全国四分之一的口罩都是上海人买的,上海人自觉隔离都不出门。还有今天还看到了一个上海人“北欧式”排队的视频——人和人之间都相隔了2米远,看着特别有喜感。



上海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



确实和网上传得没什么差别。我身处其中,最大的感受是:



“大家对抗疫情都是来真的。”



我举几个例子:



我们的小区里有不少外地住户,以前过年,小区的车总是要少一半——大家都回乡过年了,但是今年小区的车一点没少,说明大家都在小区里。可是,小区里真的都没有人。大家都选择在家散步而不是去小区散步,甚至保安同志已经拒绝让快递员进小区了。



我所有的朋友圈都在聊疫情,无一例外。所有的微信群,也都在聊疫情。连一个打羽毛球的群,现在羽毛球的消息一条没有,也全在聊这个。过年的时候,和父母公婆吃饭,也在聊疫情……



真的是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在谈论。





其实这个冠状病毒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死亡率2%,然而很容易感染的病毒嘛。



但是有这个2%的死亡率,大家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重视到重视,从将信将疑,到真的信了——然后所有人的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模式,都被改变了:



中国人过年不放鞭炮,我见过——但是中国人过年居然可以不串门,我行走江湖三十多年也是第一次看到。还有,上海人最注重孩子读书了,但是以前屡禁不止的补课班,现在也统统没了。



关键是,这些事并不是人家拿枪逼着我们的,都是我们自觉自愿的。



其实我们这些躺在家里的上海人,绝大部分,都是没病的。我们身边也没有任何一个朋友得病,除了网上的视频,在生活中,我也没有听说过哪个真实的邻居得病——但是我们还是立时三刻就改变了。



听到疫情那么严重的那一刻,我们就作出了决定,然后行为统统都跟上了。



为什么呢?因为真的信嘛!



因为大家真的都相信这个疫情及其严重程度,所以也都自觉配合执政掌权者,希望尽力可以把疫情给控制住。





我今天忽然意识到,哦,原来“真的信”是这个样子的!



说起来,其实蛮滑稽的。我们基督徒的信仰,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点之一,是我们号称是“因信称义”的。



啥意思呢?



其他宗教主张“教人向善”,就是宗教告诉你怎么是好的,然后你就照着去行善。



但是我们的信仰不是“靠着好行为”来得救的,上帝如今看我们是义人,是因为我们“真的信”。因为这个“信”,我们就与世人不同了。



但是我以前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活得这么“信”过!



这就好像“我是知道疫情的,所以我想到了就戴戴口罩,应付应付就够了呀”——这是真的信嘛?



——这是多么讽刺啊!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数量及其庞大的群体“真的信”的榜样,居然是从一群非信徒的行为上所看到的。





其实我从初信,到愿意“应付应付”,也都过了好多年……生活中还有很多朋友自称是基督徒,但是从他们身上一点看不出“信”的影子。



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啊!

我嘴巴上说,我相信上帝是爱我的,但是老公我要自己挑的;
我嘴巴上说,我也很爱上帝的,但是礼拜天的聚会,我想不去就不去了;
我嘴巴上说,我是信得过神的,但是要我凡事顺服丈夫,哼哼,想得美;

可是,你想想,一个人如果真的相信疫情,他去公共场合怎么可能不戴口罩呢?

同样啊,一个人如果真的信上帝,相信圣经中记载的这位大而可畏的上帝,他/她怎么可能不敬畏祂呢?一个人如果真的相信耶稣,相信耶稣是为我自己的罪付上了代价,为我可以不用下地狱,耶稣自己被钉死在了十字架,这个人又怎么可能会陷在罪中还不愿悔改呢?

我们都知道:冠状病毒的致死率是2%,可是“不信”耶稣的致死率,是100%啊!


我还想到一些其他例子:比如很多人会诟病基督徒的“不够宽容”,人家同性恋是真爱啊,你们干嘛要反对?——可如果人真的认识到罪,如果真的相信圣经上记载的罪的恶果,我们肯定就会作出我们的选择啊!

有一些问题是性命关天的原则问题嘛!




回到同性恋,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是不是感觉基督徒实在是温柔得多了……)。我们爱这些人,但是我们也恨恶罪,因为上帝恨恶罪,所以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在这些事上投赞同票——但这仍然不影响我们继续爱他们,也为他们祷告。


写完这篇文章,再读罗马书,感觉就又不同了。

我们在恩典之下,
不在律法之下,
就可以犯罪吗?
断乎不可!
——罗马书6:15

扎心啊!

TOP

https://mp.weixin.qq.com/s/6K2vPaWcp9NAPoNDaQGjjA
杨太太 | 嗨,你还好吗?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前几天,杨先生拿着新闻给我看,一个叫“西贝”的餐饮企业的老板说,如果疫情像这样,他们可能撑不过三个月。我们很喜欢吃西贝西北菜,也很喜欢这家店做生意的风格,爽爽快快,服务也到位。想到以后搞不好连西贝也吃不到了,我们就有点难过,而且,我们也惊讶于这么热火的一个生意摊子,居然可能说倒就倒?



杨先生在证券公司工作。他们单位很智慧地让他们轮班上岗。2月3日股票开市的时候,他在家里。我看到他在看大盘,嘴巴里不停地嘟囔。我小心翼翼地问他:“今天开市怎么样?”和他说话的时候,都能够感受到他语气里的崩溃。



——虽然大家有一些心理准备,但是可能情况比他想得更糟糕。





有个开培训学校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已经开始录制线上课程。过去已经购课的家长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如果后续没有新客户,他们可能也撑不了多久。



和我很要好的一个弟兄,是做摄影师的。他昨天和我说:“我忽然意识到,疫情来的时候,我就失业了。我木知木觉,刚刚才发现。”



其实不只是摄影师,律师行业显然也受到了影响。隔壁做国际贸易的律师据说已经哭晕在厕所,我是刑事律师,以往不论经济好坏,我们很少受到波及,但是这次,我觉得我也快失业了。



最近大家足不出户,治安好得已经到了“夜不闭户”的级别,传统的治安案件基本销声匿迹,经济案件一时半刻可能也不太会有新的来了——其实犯罪率下降,是好的,说明大家日子太平了,我也是受益者——只是我原来以为像我们这种行业总有一口饭吃的,现在觉得自己还是天真了。



真的一直有饭吃的,大概也只有丧葬业了。



——又到了一个要单单靠信心来相信“耶和华必有供应”的时候了。





我看到群里有人在讨论今年大学生们的就业形势,我心里又是一阵难过。就是那种,虽然自己也曾经经历过那种难处,可是如今又完全帮不上忙的难过。



我们家钟点工阿姨告诉我,春节过后,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人找她干活了——别人都怕疫情传染,就不让她去了。



……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们给她包了个开年红包。



昨天晚饭的时候,虽然家里还有菜,虽然外卖根本送不到家,但是我们还是点了西贝外卖当晚饭。



——共克时坚,不能是一句空话。





其实前几天我特别烦心今年的业绩怎么办,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家里的吃喝开销怎么办?



反倒是我师兄(见《聊聊我师兄》),平时都催我要干活的,他现在反而和我说:“今年不要考虑业绩了,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好了。”他还在关心我们在外地的助理,口罩是不是够啊,提醒人家不要特别着急回来。



他的话给我很多鼓励和温暖,所以今天我也给一些朋友发了短信,就问问人家:



“嗨,你还好吗?”



“我们都好。”



——感恩在这样难的时候,我们虽然难以见面,但我们都还在一起。





最后,今天最让我感动的是小万工的文章《武汉人自救指南&怎样切实有效帮助武汉人》还有《如果你在武汉,需要帮助,请联系我们》。



(如果你对她不熟悉,可以看一下这个公号当年超红的第一篇文章《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或许它也曾经在你的朋友圈出现过,也曾经感动过你。)



她和她的先生都是基督徒。(她先生的两个弟妹和她公婆也都是基督徒。)



小万工在圣诞节刚刚生了老三,他们夫妻现在在武汉的一个小县城。我们上海人要坐双月子,想想她这是月子也还没出啊。外面疫情这样严重,他们除了照顾小宝宝,还要照顾老大和老二,也不知道她现在家里是否有什么困难。



——但是她居然还天天在上网,还在想着怎么帮助大家。



我今天也给她发了消息:“嗨,就问你一件事,你们自己还好吗?”



她回复我:“我们一家都挺好的。”



——感谢神!



感谢神的供应;

感谢神的恩典够用;

感谢神让我能在这样的时候,看到这样这样美好的见证。

TOP

https://mp.weixin.qq.com/s/xh0E_7QrFiRDLkZ_OdyyCw
杨太太 | 我为经济献一计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题图是公众号“简单妈妈”作者一家,他们父母都是基督徒,家里有五个孩子,可以参考《12个孩子的家庭,彻底翻转了我们的育儿理念》、《出生在五个孩子的家庭,起跑就比别的孩子慢吗?》等文)


这是一篇严肃的文章,嗯,我是认真的。

据说今年年底,因为大家过年都宅在家里,会有一波“疫情宝宝”扎堆出生。借着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大们说一句掏心窝的话:2020年放开生育政策吧。

——这不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更是一件能够解决眼下经济困局的及时举措。

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说“多子多福”;
圣经上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另见《关于“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想到的……》一文)。

——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


我们国家的生育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现在平均每个家庭只有1.3个孩子,这意味着到2100年,中国可能就只剩6亿人口了。中国失去人口红利以后,无以为继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和失去增长点的经济问题,都将成为动摇根基的根本性问题。

(很多学者和专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共同的看见,比如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现在居然也成为了一个人口问题关注者,这边随便贴一篇《梁建章:2019年出生人口是否只有1100万》。)

如果我们的生育率能够回归到2.2的正常人口更迭水准,新生婴儿不但能在当下拉动内需,而且等这些孩子长大,又会是一批新的健壮的劳动力。有更多年轻人交金,老龄化社会的医保缺口才会得到改善……——这些都是国家当下迫切需要的。

为了能让“疫情宝宝”开开心心落地,而不是下个月各个医院人流部门人挤人,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具体细则可以慢慢再制定嘛。

(关于基督徒对流产的看法,还可以参考《无辜的小生命》一文
http://downloads.creation.com/fr ... nocents-Chinese.pdf


但现在更多人担心的问题是,由于这些年相反方向的宣传,即便马上开放生育政策,可能也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周围很多夫妻都对要生多一个孩子恐惧不已,给再多的钱也不想再要一个了。独生子女家庭的教养模式,是倾尽全家的精力和财力来培养这个孩子,于是很多人对多子女家庭就有一个误解,认为若不是自己的精力和财力多一倍,自己就不能再多要一个孩子。

其实以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大部分家庭家里即便再多一个孩子,也不会吃不饱穿不暖,我身边的朋友们不愿意生育的主要原因有两条:
一是认为教育孩子成本非常高;
二是认为照顾孩子无人手。

可这两条都和孩子多少其实没啥关系,就像我们以前宣传的,生孩子会导致贫穷一样——可生活里也没见哪个有钱人多生孩子就变穷的,也没见哪家穷人少生孩子就变富有了——这种逻辑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这一篇文章并不想要去反驳他们的想法(字数也不够啊)。

按照我国现在的情形,学资本主义国家多生孩子多给钱,是没啥用了——一方面咱们估计也给不了多少钱,另外一方面这也不是当今中国父母的痛点。所以,我想,既然中国父母最重视教育,大大们不妨就可以从教育政策着手来改变人口政策,即:

对多子女家庭进行高考加分政策。


我建议,对多子女家庭进行高考加分政策:
三宝家庭高考加8分;
四宝家庭高考加10分;
五宝家庭高考加15分;
六娃家庭高考加20分。

其实放眼社会,愿意生养的家庭数目是有限的,这个政策的目的,就是刺激这些愿意生养的家庭再多生一两个孩子,以达到生育平衡的目的。——对于不愿意生育的家庭,现在不论出什么政策,都是没用的。

有人说,这样对独生子女家庭不公平。

可怎么就不公平了呢?为什么三八红旗手的孩子可以加分?不就是因为这些妈妈为国家做了贡献吗!那这些多子女家庭多养孩子多付出,他们多养孩子,就意味着,他们多花了钱拉动了内需,他们多花了精力为国家培养后代,并且他们的孩子将来长大还给社会交金交税——给他们的孩子高考加点分,又有哪里不公平呢?

这个政策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多宝家庭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容易溺爱独苗,一些农村的多宝家庭可能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就是秉持天生天养的理念,父母对孩子付出较少——这个政策的出台,也会使这些家庭意识到,如果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即使生了很多孩子,国家的好政策也还是享受不到啊。

各位也不用担心高考有失公平。

即便是六宝家庭,看起来加20分好像很多,但是如果本科线是450分,起码你也得考到430分才能上大学。我想起我自己高考的时候,学渣渣的我离清华北大的距离也不只是20分。

——所以这个政策不过是在有限的一个档次里对孩子的分数进行调整,在差不多的情况下,对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多一些倾斜,仅此而已。

对于那些重视高考的独生子女家庭或二胎家庭来说,这个政策出台了以后,他们仍然有选择的权利:

既可以选择再多生一两个孩子为国作贡献,使老大高考时轻松些;
也可以选择集中精神好好培养家里这一两个孩子,那这几分的差距也能回来——不论选哪种,都可以促进教育,拉动内需。


最后,这个政策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国家不需要花钱,只需要画饼啊。

不是我瞎说,这个政策一落地,我国五年内生育率马上破2,十年内生育率可能破3,A股相关产业股价狂涨,还能推动一波改善性住房的房价。


最后的最后,每次写到多子女家庭的问题,就有一波朋友要来和我辩论,现在生三胎是不是合法的问题。

请持有这个疑问的读者朋友们仔细阅读《生三胎违法了吗?》一文后再留言。(友情提示,找个女律师来单挑辩论法律,让自己心塞气郁甚至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都是很大的。)

答案是:即便是现在,生三胎也不违法。谢谢。

TOP

https://mp.weixin.qq.com/s/fJR2KxgCC9YbfLFZLaL8Ww
这是一篇关于接纳丈夫的重修课作业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昨天我和杨先生吵架了。双方的观点是这样的:



我:“我赚得比你多很多,我工作比你辛苦很多,我鸡娃时间比你多很多,凭什么我每天都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你每天都有时间打游戏?你就不能每天少打一点游戏,甚至不打游戏,然后帮我多分担一点家事吗?”



杨先生:“我也有工作,我也有做家务,我还负责家里人的一日三餐。现在拿快递还要去小区门口,我也有照顾孩子,我已经做得很多了,我每天就是需要休息的。打游戏是我休息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觉得鸡娃很累,你可以选择放养,我对你对孩子都没有什么要求,为什么你对我就有这么多要求?”



以下省略我发飙后的控诉词一万字……



(真的,不是我瞎讲,以我控诉的水平,我要是做检察官,搞不好也能评个优秀公诉人啥的……)





因为杨先生压根不觉得他打游戏是一个问题,所以我昨天真的非常生气。气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先后在两个群里对他发了飙,还把他魔兽怀旧服练到60级的一个账号里的5个背包里的所有物品包括他的坐骑都给烧了。嗯,大概就是这样。



长老夫妇知道了以后,在我们4个人的小群里,提醒我要祷告。我说我祷告了呀,虽然比较短,我是这样和上帝祷告的:



“如果是我的问题,请你指教我。如果是杨先生的问题,请你管教他。”



杨先生回了一句:“阿们。”



你看你看,他居然还阿们,他压根就不觉得他有问题。啊啊啊啊真是气死我了。





本来我的打算是,我晚上要和他谈判。讲真,我很想说,你再这么打游戏我就要和你离婚了!但是知道离婚是得罪神啊,所以我想,我可以这么说:“以后你不能打游戏了,或者每周只能很少的时间,不然的话,我我我我我就半夜起来把你的辫子给剪了。”——想到杨先生被我剪了个荷包蛋发型,我就觉得很解气。



但是后来,长老给我打了个电话,打了整整60分钟,完全把我给说服了……



以下是我的思想转变过程,写出来也希望对其他人有帮助吧。





长老主要表达了四个主要观点,分述如下:



一、一千万两和十两银子的故事



长老和我说了一个经文,就是马太福音里,那个一千万银子和十两银子的故事。



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马太福音 18:21-35





长老大概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其实从情理来说,那个欠人十两银子的同伴是不对。你问人家借钱,人家也借给你了,可是你老欠着不还钱。这欠钱的人被下在监看起来好像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但是呢,这个故事偏偏有个大背景,就是那个被欠十两银子的仆人,他自己刚被主人免了一千万两银子的债务。



——不是一千两,是一千万两啊!



在这个背景下,他再去问他的同伴追讨那十两银子,似乎就很不妥了。虽然看起来正义在他这里,可是实际上他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



我自己是一个是非观很强的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其实以前婚姻辅导的时候,长老也和我说过,在家里不能总谈对错,我总是不理解。但是昨天,他举了这个经文以后,我忽然就明白了。



原谅弟兄,接纳丈夫,在这点上是差不多的:就是我自己实际上受了上帝很大的恩惠,上帝免了我的债何止一千万两,他直接送了一条命给我,钱哪里能买命呢?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去揪着丈夫的这个缺点,那个毛病,那我又把上帝的恩典置于何地呢?



——不要说同伴欠了我十两,就是同伴欠了我一千两,那比起一千万两也不是什么大数目啊!为何我不能就免了他的债,如同上帝免了我的债一样呢?





二、关于我的收入比杨先生高很多的问题



讲真,这个问题在这段时间一直挺困惑我的。因为我喜欢做全职妈妈,我总觉得我要出去上班是因为要顺服我老公,因为他赚的钱不够多,所以我要补贴家用,完了因为我赚得多,反而能让他轻轻松松,还有时间打游戏了……我觉得我自己好可怜啊。



长老很认真地问我:“如果杨先生出去赚钱,你在家带孩子,你觉得可以吗?”



我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啦,我求之不得啊!



长老又说:“那杨先生赚钱,你在家,是顺着你的心意了……但是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哦,万一杨先生赚得不多,你们的生活质量会差很多那怎么办?”



我继续斩钉截铁:“那也没怎么样啊,大不了把车子也给卖了。”



他让我不要回答得那么快,仔细想想:“万一杨先生出去努力工作,家里照顾得也少了,你家务也要多做很多。他很辛苦很努力工作,很晚回来,一个月可能也只有几千块的收入。然后你可能就得像有些传道人太太那样,去菜场买菜的时候舍不得买肉,每天只能吃点素菜。”



我:“……额……为啥他那么辛苦那么努力,一个月只有几千块?”



长老:“哈哈,因为上帝给每个人的天赋和恩赐不同啊!那万一上帝就是只给了他这点能力怎么办,你也只能接纳他呀。他确实已经努力了呀。”



我:“……”



长老:“而且你要思想更多真实生活的细节,比如你不是很注重孩子的学习吗,那如果家庭收入少了的话,孩子的学习的预算肯定也是要砍掉的,兴趣班肯定都不能参加了,很多教材都不能买了——其实很多宣教士他们的孩子也是这样清苦长大的,他们是负担不起很多你们现在所用的学习资料的。”



我:“……”



长老:“所以如果杨先生出去赚钱,你在家带孩子,你觉得可以吗?你觉得可以的话,我可以和他谈谈。上次我问他,他是愿意的。”



……长老您老真的太狠了……那一瞬间,我忽然就很感恩现在的生活。我忽然发现其实我现在的生活,基本就是我所期待的生活,我很感恩上帝没有把我扔在一个买肉也舍不得的环境里。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现在的生活,包括我出去工作,其实是我自己的个人选择——我是可以不上班的,但我选择了去上班,让我们全家过更好的生活。感谢上帝,祂给了我很多恩赐很多恩典,让我也能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



其实女性能够走出家门工作,能够在家按照自己的心意带孩子,都是近一百年里发生的事——这也是上帝的恩典啊!过去的女性哪有这个福气,女的不太能出门,更别说工作。带孩子也要看公婆脸色,甚至连皇后娘娘生的儿子都要送去阿哥所也不能带在身边的。



所以既然是我的个人选择,也是上帝给我的恩典,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三、上帝的免费重修课



长老看我软下来了,他换了个轻松愉快的口气:

  

“其实根据我的经验,你老公打游戏这件事,很可能是上帝给你安排的一门课程。什么时候你能完全接纳你老公打游戏了,什么时候你老公说不定忽然就不打了——这样的例子我遇见过很多。”



对,我同意,是有这个可能,而且我也经历过类似的事。



“可是我已经很接纳我老公了啊!这十年我变化很大的呀!我我我觉得我已经走到头了啊!”



“可是上帝没有觉得够啊。你也确实没有全然接纳你老公啊。全然接纳就是他打多少游戏,你也都不介意了。那啥,你也知道上帝很爱你,祂看你这门课一直修不过,祂就一直给你提供免费重修的机会。让你可以操练接纳丈夫……”



我忽然想起了我大学重修的悲惨经历……瞬间我就清醒了……



还免费重修……额……



天父啊,谢谢你啊,这次这门课我这次一定会重修通过的。



正好群里有个姐妹安慰我:“求天父改变你的先生慢慢参与教育孩子,和你一起分担。”



啊啊啊,不不不,不用了不用了,我现在觉得已经很好了。



——这门课我感觉我已经重修了10年了吧……这次肯定会通过了……





四、杨先生的脾气是百里挑一啊!



最后,长老说,他其实很佩服杨先生。



因为在我把他优秀的装备统统都烧掉了以后,他居然没有生气,还在家里陪孩子做作业,还让我休息一会,还给我们做晚饭,还是做了很多家务。



——换做80%的人,早就发飙了,这会儿肯定在物理打架呢。



我想想也对,如果换成是我,我肯定也发飙了。你要是敢把我的游戏装备都删了,我我我肯定要把你的电脑给敲了……



但是杨先生没有啊,他居然都没有生气……



长老说,不要说非基督徒了,就是基督徒里,能做到他这样的,也不容易啊!这脾气是百里挑一的好啊,这不就是他的恩赐嘛。



不得不承认,长老讲得是对的。我还想起,谈恋爱的时候我也是各种发脾气各种作,那时候确实也是发现好像只有他受得了我……



所以其实杨先生并不是我看到的那么多缺点,他也有很多上帝给他的独特的恩赐。



  

长老不是一个捣糨糊的人,他和我说:“下个星期,我会单独约你老公出来谈的。”



不过我真的已经完全服气了。挂了电话,根据长老的建议,我赶紧找杨先生去道歉了:



“删掉了你的游戏装备,真是对不起啊。”



杨先生说:“你看到我在群里回你的那个‘阿们’了吗?(我看到了啊,那时候更生气了)其实我是很真心回的(因为你根本没觉得你有错啊,你当然阿们了)。不是因为你对或者我对,而是我觉得祷告是对的。你看,最后上帝确实有在我们彼此心里动工,你也平静了,我也没生气——祷告是有用的。”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我说:“我是一个很认真的基督徒,请你不要总是怀疑这一点。”



啊,那一瞬间,我是觉得很震撼也充满感恩的……



然后他又和我摆事实讲道理,告诉我,我看到的游戏时间里,其实包含了很多他排队的时间、挂机的时间,实际上他每天打游戏的时间并没有我估算得这么长。



“其实我一点都不介意你在群里讲我,但是你讲话一定要客观。不能凭感觉乱讲。”



我和他表达了,我觉得我真的要接纳他,这次这门课我重修一定要通过的决心。他笑了,他和我说:“反正我是真的很接纳你的,你知道的。你不管怎么样,我都是很接纳你的。”



我无话可说,因为杨先生确实是很接纳我的。从结婚到现在,我印象里杨先生几乎没叫我改变过什么事。有时候我早上赖床,用一根手指戳戳他,他就起来去弄娃了,也不会对我生气。



不过过去我自己很骄傲,我还错以为“他接纳我,是因为我非常优秀,没什么毛病需要改变”的缘故。





昨天我感觉我LEVEL UP(升级)了,精气神忽然就不一样了,今天连胃口也变好了。



感谢神。







长老的读后感



“昨天我犹豫了一下,还有一枪没有补,怕你太受伤。


我最后补一枪,跟文章不算直接相关吧:你有没有考虑过,其实可能是你欠你丈夫10两……然后你就觉得,不过就是10两嘛,你有什么好跟我计较的,把他一顿批。。。


哈哈,OVER”





杨先生的读后感



“这彩虹文看得我不知道说啥好了……



有时候觉得你这样的性格也挺好的,有什么毛病,显露出来,你就倚靠神去改变了。反而是我看起来好像蛮温柔的,实际上不及格的课都被掩盖了。



嗯,我也有我需要重修的课。”

TOP

https://mp.weixin.qq.com/s/U1B_3UZ4cEswVjaAZotc9A
杨太太 | 教会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六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20岁左右,我和表哥有一天经过某教堂,出于年轻人闲着没事干的心态,就进去看看,里面在唱歌。这首歌叫“坐在宝座上圣洁羔羊”。我和表哥都有点震惊,天哪,这赞美诗完全是流行歌曲的调调的嘛。

那天我是抱着敬畏的心坐在那里的,感受蛮好,但是我还是不懂他们在唱什么。

如今,我常常看到有慕道友朋友(基督徒把来教会寻求神但是还不信的人,称为“慕道友”)也和我20岁的时候一样,过来坐坐听听,听听歌,觉得蛮好听的,听听讲道,虽然嘴上说不错不错,但是实际上估计也不一定能听懂讲道吧。问他们感受,感受好像也蛮好的。

很多人对“去教会”的理解,就停留在“星期天的唱唱歌,听听讲道”。但我如今的感受是:基督徒真正的更多的教会生活,是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时候。

——所以如果单单就是星期天去教会,也感受不到任何感受,你也别焦虑,因为我觉得那也挺正常。


一、牧师

我很感恩教会里有一位为父心肠的牧师。我能在很多地方感受到他对我们的爱:在他审视单身姐妹的对象好像嫁女儿一样谨慎的时候;在他工作日晚上认认真真给我们读钟马田牧师讲道的时候——有时候想想,我自己做妈妈都不一定有耐心给孩子读那么长的文字。

之前,我有一天晚上和牧师抱怨,杨先生如何如何,一直在打游戏(关于这个问题,最后是我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翻转,见《这是一篇关于接纳丈夫的重修课作业》)。

当时我也在气头上,其实根本就没有指望牧师回复我,因为所有的牧师都很忙啊,而且牧师的太太那时候快临盆了。但是牧师回复我:“可能要和杨先生上新生命课程,一些基本的真理他需要知道。”

然后他又回我:“我安排一下。明天联系?可能要从下周开始。”

后来真的从第二周开始,牧师就在周间亲自给我们两个人开始上这个基要真道的课程。一共有七课,我们提了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他好像百科全书一样地一一解答。其中我很感动的一点,是他会区分他的个人观点,和他牧会的观点,并不把律法加给我们(他虽然觉得他的观点是对的,但不会把他个人的观点强加在我们身上)。

在这个课程上,他了解到杨先生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圣经。他很认真地邀请杨先生在过年前完整读一遍新约。他说他以前刚信主的时候就失恋了,失恋的时候他每天都很用力地读经(这个女朋友后来复合了成了他太太),两个星期就把新约给读完了。所以他觉得给杨先生两个多月的时间是绰绰有余的。

杨先生开始当然是推三阻四,但是牧师真诚又严肃地说他真的是在用“牧者的权柄”请他来读经,杨先生还是被震撼了。然后杨先生就答应了他。


二、弟兄

过去了一个多月以后,眼看着就要过年了,牧师家的孩子也生好了,可杨先生的读经计划还是只继续到了路加福音(大概完成了总量的1/4吧)。有弟兄知道了以后,热别热心地就给他做了一张表。
看到这张表以后,我和杨先生都震惊了……什么,每天要读那么多吗?

第二天早晨,又有几个弟兄来跟进他读经进度的事,杨先生半开玩笑地给我发消息:

“快告诉我读经的APP有啥好的。催得比老板还紧啊。”

恰逢我们家那段时间特别忙(我们家其实从来都没闲过),为了协助他完成读经计划,我有几天晚上陪他一起读经。我们电视也不看了,游戏也不打了,一弄好孩子就开始闷头读经了。

那个场景特别滑稽,我说:“杨先生,让我拍个照片发朋友圈吧。”他一边读经一边头也不抬地和我说:“就文字描述描述就行了。”


三、长老

因为我们的婚姻还是有一些问题,长老夫妇亲自来给我们做婚姻辅导(以下简称婚辅)。

我们在之前教会也做过婚辅,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也很少吵架了,更多解决的是一些更深层的问题。

这次的婚辅和过去挺不一样,每次长老都根据我们的情况给我们发了一堆材料,并且要我们看了以后来讨论。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里,我和杨先生的交流深度和彼此的关系,都有很大的长进。

我们过去因为一直吵架,恨不得每周都婚辅。这次,反而因为材料太多,加上杨先生“繁重”的读经任务,我们申请把婚辅延后一周,好让我们消化消化。

长老说:“我帮你们在那一天订了一个蛋糕,婚辅虽然没了,蛋糕还是会送来。”

那一瞬间,我真的好感动。


四、姐妹

我们教会蛮强调门徒训练的。

这里所说的门徒训练特指那种大家一对一,自发的,每周花一些时间见面或者交流,共同成长的关系。门训关系可能是半年一年,也可能更长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姐妹,我们会约着每周一起读一本书之类的——老实说,我世界上的朋友有很多,但是愿意每周都花时间来彼此陪伴的,并没有一个。

我以前在教会总是等着人家来培训我,但是后来有个姐妹和我解释说,门训就好像保罗和提摩太一样(圣经里情同父子的两个人),一个人当然可以和自己的保罗来门训,但是和提摩太门训也是对彼此很有益处的。

我那时候还是觉得有很多困惑,那要怎么开始门训呢?难不成就和别人说:“你好,我想和你门训,好吗?”那人家拒绝的话不会很尴尬吗?我得到的答案是:“不尴尬。就是这样的。”大家就好像打招呼一样,彼此问问对方有没有门训对象,也不要怕被拒绝,拒绝别人也是正常的。

我现在有两个门训对象,一个姐妹我和她正在一起读保罗区普的《人要怎样改变》这本书,我们每周通话一次讨论彼此的感动。另外一个姐妹有四个孩子,因为白天忙孩子一忙起来就没时间读经了,所以我们就约在早晨6点起床读经,6:30通话,讨论一下今天读的经文。

和姐妹们的深入相交,除了友谊,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激励吧。世界上的朋友或许也能很要好,彼此见面也会打招呼“你最近好吗”——但是关心我的生命和灵魂的,真的只有这些弟兄姐妹了。


五、成员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教会还有“成员制”的。解释一下,成员制并不是要收会员费的意思——

成员制只是明确了一个边界:“谁是这个教会的成员”。

感谢有弟兄花了很多时间和我解释什么是“成员制”的教会。其中最打动我的是:如果不是成员制,牧师怎么确定谁是他的羊呢?如果一个人三天两头不聚会,那牧师怎么为他/她的灵魂向上帝交账呢?

每每想到今天我的牧师有为我的灵魂向上帝祷告,我就很感动。

我发现成员制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关怀到那些被边缘化的人。我们过去可能和教会里的一部分弟兄姐妹相熟,但是另外一些被边缘化地弟兄姐妹可能也就这样被长期地边缘化。但现在因为成员制,我就特别知道“谁是我的弟兄姐妹”。教会也鼓励成员在周间的时候,为自己的弟兄姐妹一个个点名祷告——嗯,想想是这个理,爱人如己,总是也从身边的弟兄姐妹开始的嘛。

我加入教会以后,开始在周间主动去人家家里走访。我的想法也蛮单纯,亲戚朋友都尚且要走动,何况这是亲兄弟姐妹。这个过程给我很多感动和震撼,之后会另外写一篇文章。


六、总结

我很能理解慕道友的心情,因为我20多岁的时候特别不想信主的原因之一就是基督徒有每周日要去教会的“宗教义务”,想想就觉得头大,礼拜天懒觉也不能睡了,而且累了一个礼拜,到了礼拜天我娱乐活动很多的好嘛。如果偶尔去去教会,给心灵一点洗涤,那还可以。如果每个礼拜都要去,我肯定吃不消的,太浪费时间了。

但是如上文所说。教会并不是一个周日聚会的场所。我加入了神的家,就多了很多弟兄姐妹。

在教会里的美好充满了每个星期一到星期六——我过去不信主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这样美好的体验。


后记:

这篇文章写于两个月前,那时候还不觉得我们主日相聚是什么很珍贵的事。但如今,因为疫情线上聚会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我们在地上的肉身相聚是何等大的恩典。


阅读 8549
在看138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7
玛利安娜~陶海琴

读圣经打卡比较好,我们教会青年聚会的,每天三章,现在非常时间再加一打卡,每天十章,弟兄姐妹一起读,有彼此监督,彼此代祷告
29
作者
我觉得哪种方法都不重要吧……门训也只是我们的一种文化。我觉得没有哪种方法胜过哪种方法之说。你觉得受益就很好。
22
天慧Vivi

的确深刻体会到相聚是多么宝贵!期待疫情过后回教会好好拥抱一下姊妹们
11
Rena祝平安

好感动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 13:35 和合本)
从来没有人见过 神,我们若彼此相爱, 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翰一书 4:12 和合本)
10
容容

好有同感,感恩去到一个有为父之心的牧者的教会。真的是一种被牧养的感觉。
4
小欣277

《坐在宝座上圣洁羔羊》是赞美之泉的一首赞美诗,词曲作者是屏东和平长老教会葛兆昕牧师,因为是现代赞美诗,不是古典圣乐,所以曲调听起来像流行歌曲啊。
9
作者
嗯。其实我现在很喜欢古典诗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赞美诗叫《怎能如此》——强烈推荐一下。
5
Faye

这是您换了JH以后的事吧?还是之前的?您换JH的经历不知道是否合适分享呢?
7
作者
是换了以后的事情呀。之前教会的经历也有写过呀。你搜一下。
3
Jeanne

你的教会在哪里啊?看得我都想加入了。有个好的门徒培训系统太得益了
7
作者
我觉得换教会还是要谨慎吧,而且牧者也很谨慎的吧,也不是想加入就能加入的啊……
6
美好人生

谢谢姐妹科普,我终于明了什么是们训。弟兄姐妹之间的感情真的不一样,关怀彼此的灵魂需求,世界上的朋友很难找到,找到了也不容易那么有共同语言

TOP

https://mp.weixin.qq.com/s/wMgYWDUTrufxMDaLbHFgPw
杨太太 | 兄弟姐妹之间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我自己是独生子女,和表哥表姐也不算亲,小时候难以体会什么是兄弟姐妹的情谊,总觉得如果有个哥哥姐姐宠着我,那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后来读书的时候认了一大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那时候很流行——大概也是大家都有这方面缺憾。

及至后来自己有了三个孩子,才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并不是我过去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性格、脾气、秉性、兴趣都各有不同。


我过去常常以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最多是“红富士苹果”、“嘎啦苹果”、“老太婆苹果”之间的区别——虽然口感完全不同,但是咬下去肯定知道是苹果。——但实际上,兄弟姐妹之间的差异之大,甚至都不是“苹果”和“生梨”之间的差异,而可能是“苹果”和“青菜”之间的差异。

很多人家的孩子至少长得很像,但是我们家的三个孩子,不但性格各有不同,连长相也各有不同——要不是他们都姓杨,搞不好拉出去人家都不一定知道他们是一家人。


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家的孩子看到弟弟妹妹都很喜欢(这就很值得感恩了),我们也留下了很多他们第一次与弟弟妹妹见面时的温情照片。可是第一次见面时第一次见面,生活中的相处又是另外一件事。

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姐姐未必会天生就爱弟弟,哥哥也常常会把妹妹惹得大哭。老大和老二年龄差得近,就会有一些小矛盾,看似也无关痛痒,但真的闹起来,做父母的也是脑壳疼。

对了,在上海滩,大家还常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兄弟姐妹为了争夺遗产吵得你死我活,完全看不出一点点手足的情谊。我不知道我们的祖父母一辈是怎么教育儿女的,但是我自己有了几个孩子以后,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彼此搀扶,亲密一生。


今天晚饭的时候看孩子们在吃饭。今天我们点了外卖,孩子们各点各自爱吃的,老大吃的是腊肉饭,老二吃的是黄米凉糕。我看着他们很高兴地吃着各自晚饭,心里暗暗诧异:因为我和杨先生,既不爱吃腊肉饭,也不爱吃黄米凉糕。

我那时心里感慨:这些孩子们居然每个都会这样独特!而完全不同的孩子们,又怎么会生在同一个家庭里?

但随即想到是上帝把他们都放在我家里,心里就生出一种别样的温暖。

我看到弟兄姐妹之间的差异,让他们在日常相处中能够学习彼此接纳:

姐姐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她现在就在学习欣赏接纳弟弟妹妹的“幼稚之美”。我发现她渐渐不再说“你画得怎么那么丑”,而是竟然会鼓励弟弟妹妹“哇,你画得很好看哎!”而且她不是虚伪地嘴上说说,有时候完全可以在她的表情上看到她的惊喜感真的是发自内心:“哇,弟弟真的很厉害!真棒!”

弟弟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不考100分就要哭鼻子。但是偏偏有一个看上去什么都比他要好上一点的姐姐。但这几年,他也有很多改变,他自己也开始渐渐接纳姐姐和他的差异,也会主动邀请姐姐和他一起玩游戏,在输掉的时候,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妹妹从小就被大家宠爱,但是她也很懂得讨哥哥姐姐的开心。她早晨醒得最早,有时候她醒了,全家都还在睡觉,但她居然不会像哥哥姐姐小时候那样大吵大叫。她知道别人睡觉的时候不可以吵醒别人——尤其是姐姐,姐姐被吵醒会有起床气——于是,妹妹每天早晨都会自己在床上安静玩一会,等哥哥姐姐睡得差不多了,她才会邀请他们来陪她一起玩。

他们三个人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一起在家里快乐玩耍的时候,那场景真是好像交响乐那样美妙。


我过去和教会的弟兄姐妹不算特别亲密,弟兄姐妹交往的范围仅限于一个小小的圈子。除了这比较要好的十几二十个人以外,我和其他人,几乎都不太熟悉。我之前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的,教会那么多人,我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也不可能认识所有人啊。能有这些人要好,已属不易了。

直到我后来到了现在的教会(在《教会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六》一文中有简略提及,现在的教会是成员制的),可能因为我实实在在能知道谁是教会成员,忽然之间,“关心自己教会的弟兄姐妹”就好像不再是一个空泛的缺乏实操的概念,而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边界:“这里所有的教会成员就是我自己家里的亲弟兄、亲姐妹。”

对,其实所有的基督徒,都是我的弟兄姐妹——但是好像表哥表姐,和亲哥亲姐总有不同——我们学习关爱别人,也总是从关爱自己家人开始的。

我到了新教会半年以后,大概认识了教会里一半的人,在这中间,又有了比较要好的十几二十个弟兄姐妹。这几个弟兄姐妹,往往是性格相似,经历相似。

但是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不再止步于此,我也在努力认识那另外一半的人,努力和他们也建立关系。其实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有的人开朗容易交流,有的人内向,我都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开始聊起。

——可就像我在文章一开始说的,哪怕是在自己的家庭中,我也已经深深体会到,即便是有血缘关系的弟兄姐妹之间,也不是天然就会很熟悉,也不是天然就会很要好。


我最近越来越意识到:

我们要彼此相爱,不是因为我们彼此都有很多优点,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谈得来。
——我们要彼此相爱,单单因为我们是弟兄姐妹,弟兄姐妹就是要彼此相爱的。

我们是兄弟姐妹,不是因为我们做到了什么,通过了什么考试,有什么特别的能力。
——我们是兄弟姐妹,就单单因为上帝把我们放在了一起。我们彼此相爱,彼此接纳,就体会到上帝的美意。


林姐妹的读后感

我在教会里的体会是,由于大家都很清楚上帝的伟大和人的罪性,因此彼此敞开和深入交流时是安心的,也知道自己是被接纳的,既不用担心被误解,也不用费心去解释太多的基本观点,所以很容易就有深入的交流。

这样的交流和彼此代祷所建立起来的关系,有时候甚至可能超过血缘关系带来的亲密感。这虽然不是天堂里的关系,却是一种预演。所以称为弟兄姐妹是不为过的。

TOP

https://mp.weixin.qq.com/s/79zJl0fS45I-4snDsVnTXg
杨太太 | 这是一篇教会“家访”报告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上一篇《兄弟姐妹之间》说到了,我到了新教会以后,明白了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就是上帝放在我身边的亲弟兄,亲姐妹,所以我加入教会以后,一下子就生出了一个感动:

我应该去大家家里走走看看,至少要去一次嘛,因为哪有亲兄弟姐妹不走动的道理呢?

而且我发现,只有去了人家家里,才能真正明白别人的生活状态,体会别人的软弱,可能也更容易为对方祷告。

于是我就去了自己教会的几家弟兄姐妹家里做客。

本来想去了更多家人家以后,再写这篇文章,但是疫情让我的计划完成好像变得遥遥无期了,所以就先把之前的经历写下来吧。


第一家

我先去了牧师家。去的时候,是因为牧师太太的老三快生了,我想去看看他家有什么需要的。我在他们家坐了一个多小时,简直可以用“坐立不安”来形容我那天的感受。他家楼上在装修,正是敲墙的时候,咚咚咚咚咚咚地冲击钻,面对面讲话都挺费劲。

更要命的是,他家的老大和老二都还很小,都需要睡午觉——因为楼上装修,两个孩子入睡也很困难。我坐了半小时以后,实在是吃不消了,我跑到楼上去,很客气地和人家说,我是楼下人家的姐妹,楼下有小孩子,中午麻烦休息两个小时,让孩子睡个午觉吧。

姐妹的容忍度真的很高啊,她也感谢我,但是也让我别担心。她说他们装修最多再几天,肯定就不吵了,忍一忍也是可以的。

他家还有一个问题,是在一楼,真的晒不到太阳,这实在是太糟糕了。但是看到他们都很知足,觉得遇见了很好的房东,愿意长租给他们,这样就很稳定,不用担心搬来搬去——而且他们很喜欢他们的小天井,孩子也可以在那里晒太阳玩一会。

他们还很真诚地和我说,教会里条件不如他们的弟兄姐妹大有人在,他们很为自己现在的屋子而感恩。对,他们家是有一台双开门冰箱,然而他们家睡的大床,连床后靠一下的床板/垫子都没有——就是说,他们其实都没法靠在床上看书。

想到我自己家里的床头垫,我可讲究了,若不是头层牛皮的我还嫌不舒服,我心里就很惭愧。姐妹说:“什么床头靠板?哦,那个啊,我们一直没有的——这样搬家很方便啊。”

我那天在想,我们总是很容易一有软弱就找牧师,但是牧师家里也有牧师家里的困难,他们似乎天然就很难被关心到——我们真的是要一直一直为他们祷告。


第二家

去的第二家,是一个有四个孩子的家庭。那天过去,是因为四宝妈妈有一些收纳上的困惑,刚好我觉得我自己是收纳小能手,就想过去看看能不能出谋划策。

四宝家在高层,朝南有太阳。可是他家的人口密度太高了,两室两厅的公寓,我逛了好几圈,总觉得她家少了一个房间。

四宝妈家几乎每个抽屉里都是衣服,因为有四个孩子,小的两个还小,所以旧衣服都不太舍得扔掉。她家弟兄比她更念旧,几乎是什么都舍不得扔掉。这也不能扔,那也不能扔,家里又不大,那要怎么办才好?

后来我给她出了个主意,我说把阳台收拾一下,或许可以封出一个书房来,这样的话,大孩子的作业区域,可以和小孩子的游乐区域作一个区分。——这真是螺蛳壳里作道场,我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不料我的建议居然被姐妹采纳了,她后来还对我千谢万谢的。让我很感动。

站在她家的阳台上,我们在比划怎么放书桌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问她:“怎么你家有三个婴儿洗澡的澡盆?”——就算是老四还小,那也只要一个就够了嘛。她不好意思地和我说:“喏,就是洗澡的时候放水用的。”

我更不明所以了,洗澡的时候,放水不是放在浴缸里的吗?为什么要放在婴儿澡盆里?她说:“因为热水器水热得慢,所以用澡盆接着前面放的冷水,这样接到的水,还可以用来冲冲马桶什么,就不会浪费了。”

我从来没有这样过过日子,当时真的很震撼。我之前常常觉得我自己家里有三个孩子,生活上真的有很多挑战——然而去了她家以后,我觉得我从此再想到自己家里的条件,就单单感恩就好了。


第三家

第三家,去了一个单身姐妹家,她也是儿主的老师,我们家的孩子都很喜欢她。

她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和我去的是一个教会(见《关于伦敦苏豪堂历史的感人见证》一文)。我教会看到她的时候,因为她举手投足的不凡气质,我觉得她家条件是蛮好的。

但是到她住的地方做客,我感觉我又一次遭到了暴击。

她和另外一个姐妹同租一套小公寓住,她住的那一间房间,好像根本就没有窗户——其实那套公寓本来就只有一室户,她住的那都根本算不上是一间房间,原来就是人家摆个吃饭桌子的4平米大的过道厅而已。

因为这间“房”也没有门,她就睡在一个类似日式壁橱里面的床板上。我第一反应是,这晚上恐怕很冷吧,她赶紧说:“不冷不冷,你看,我有电热毯。”

她家几乎没有可以坐的地方,但是我还是看到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精致。她有一块很大的软木板,上面有很多她去看过的戏剧票根,有很多和弟兄姐妹美好的照片。她还给我递来了一杯现煮的茶,喷喷香,居然是桃子味的。姐妹甚至还准备给我烤个乳鸽吃,但是因为要送孩子,我就提前走了。

虽然房间很小,从门口到她的小桌子一共就4-5米,完全没有任何活动空间。但是我们坐在那里,还是聊天聊得很愉快,我了解到了很多她的想法她的经历。

我很震惊她明明是可以租更好的房子,但是她并不看重物质生活。想想这样的姐妹居然还单身……天哪,我只能说大部分单身弟兄一定患有严重的眼疾。


第四家

第四家去了长老家,对,就是那对给我们做婚辅的长老(见《这是一篇关于接纳丈夫的重修课作业》一文)。

这是给我最大震撼的一家。

首先,我开车开到了他们家的小区,我找不到一个停车位。找不到停车位的小区其实有很多,但他们家小区还是很特别,每辆车之间的车距大概只有5-10公分,而且连开车进去,都需要把车子的一边轮子开上花坛的边,走单边桥才可以开进去。

进了他家,我就更震撼了。打开门,有一条走廊,正对我的,居然是他们的邻居家。(我内心???)邻居的门还是打开的,看到邻居家有一个小电视还开着。

随后,左边是他家的房间,右边是他家的厨房、厕所和浴室。也就是说,他们家半夜起来上厕所,可能还能和刚回家的邻居打个招呼。

坐在那里的时候,忽然传来了蹬蹬蹬的声音,把我吓了一跳。长老笑着说:“这是外面的人上楼梯的声音,这栋房子是木结构,隔音不太好。楼上的手机震动我们在楼下也能听见。”

因为孩子睡觉,不便打扰,我在他家小小转了一圈,也是照不到太阳,也是没有任何物质享受,甚至整个房间里除了一张沙发我觉得都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

这位长老是一位代职长老,并不拿教会的奉献。他家的老大有严重过敏,两年多来没有睡过一个整觉,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老二,也是才几个月大。我在他家坐得时间最短,因为我们坐在厨房里,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坐……

我在想,如果是我,我大概一定要换房子,但是他们居然也很知足,也很感恩,居然还每个月给其他传道人奉献。

当这样的一个长老来和我说:“要定睛永恒”,我内心真的是震撼的。


第五家

第五家去了一个新生老二还在坐月子的小夫妻家。他家弟兄就是在《教会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六》一文里,给我老公画了个计划表的那个。

感谢神,我终于来到一个我觉得相对物质条件比较“正常”的弟兄家了,然而那天我仍然很震撼。

弟兄说他家小区门难找,说要到小区门口来等我。结果我还迟到了,可是看到弟兄的时候,他还是笑眯眯,一点都没有怪我。

到了他家,他家老大极其兴奋。我原来在教会里看他老大,是一个很安静的孩子,没想到在家里居然是个孙悟空,一个人的能量大概抵我家两个儿子。然而弟兄对他的儿子非常非常耐心,一点也没有发脾气,一点也没有威胁,虽然他的儿子满屋暴走,拉着他转圈,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温柔。

后来和他妈妈一起,我们三个人还聊了一会福音,他说他很想传福音给他妈妈听。我们还花了很多时间聊我老公的情况,因为他想和我老公建立门训关系,他还给我们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我印象最深的事是,他说他们家知道有老二以后,他在“买房子”还是“租房子”之间犹豫了很久,也听了很多弟兄姐妹的意见。最后还是决定租房子,这样就不会被房贷套牢,而且也还是可以给弟兄姐妹还有主内事工来奉献。他说他现在对奉献的理解是能够帮助他学习怎样管理地上的钱财:“很多时候钱花的地方也不知道和永恒有没有关系——但至少奉献出去的钱,肯定是花对了地方。”

临走的时候,我发现我居然忘记带礼物了。在上海,空手上门做客就是不礼貌的表现,如果月子里去看人家,居然是空手,那简直是可以到绝交的程度。没有礼物,那就包个红包吧,结果我那天居然没有带钱……

可弟兄一点都不介意,他说已经晚了,他送我下楼去。我看他拎了好大一个袋子,我以为他是顺手下楼倒垃圾。结果到了楼下,他把那个袋子给我,我才知道里面是一袋子的柑橘。他说:“看你刚才吃了好多柑橘,想你喜欢吃,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给你带回去吃。”

我让他赶紧回去,他还是走到小区门口,因为我真的一分钱都没有带,保安又不收支付宝,他还帮我付了停车费……还是那个笑眯眯的脸。我感觉我自己已经羞愧到尘土里了,我也不知道那天晚上是哪根筋搭错了,怎么会这样冒失。

回到家里,我和杨先生说,今天我去的那家弟兄,真的是我见过最像耶稣的人之一。他温柔,和蔼,不记仇,体恤他人的软弱。我太感动了。


……

其实我还去了几家人家,在此就不一一细表了。

成员制的教会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每个人确实都有每个人的问题,但几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健康的。

看上去好像是我去人家家里,但其实最后收获满满的都是我自己,每家人家都给我带来了很多感动,也让我更了解我的弟兄姐妹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等疫情结束了以后,我还是想要继续这个“家访”的计划,同时也邀请别人来我家,希望到时候会有新的记录,敬请期待。


阅读 6385
在看123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28
望云穿海

好感动,虽然我不信教,但是我很喜欢你的文章,写得很真实很有人情味和烟火气。从你这我感受得到生命的美好。不管生活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应当心怀感恩,这样未来才充满希望。
57
作者
也希望你有机会可以认识上帝。如果没有从神而来的爱,所谓感恩,都是阿Q精神啊……
27
碎小鸣Lucille

我觉得我真的是很少把眼光放在弟兄姐妹身上,都是放在自己身上……有困难了找弟兄姐妹,想一起玩了找弟兄姐妹,没有真正考虑他们的感受……希望能够成长……
21
Lisa梁瑞凤

看了姐妹的探访,我除了感恩还是感恩,虽然我和我家弟兄在北京一直租房子住,不过房子不小,那完全是沾天父的光,因为想做接待,家庭聚会而租的房子,而房租几乎去掉了我们接近一半的薪水,因为信心租的房子,神不断给我家弟兄加薪,目前仍然可以住在这个房子里。全然是神的恩典
14
花卷儿

最近我们夫妻俩在学财务课程,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重新定位自己管家的身份。钱赚来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更可以选择投资永恒。
14
机器猫

特别真实特别有爱。神爱我们,让我们彼此看见彼此陪伴,彼此顾惜彼此鼓励。
1
圈圈不是尖尖

很难理解……我家有固定资产超过一千万,先生创业,我自己有稳定的工作,但是我不敢生二胎,但是在先生赚到另一个一千万前,我不敢生二胎,担心影响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质量
13
作者
有人看着很有钱,其实还是穷人。有人看着很穷苦,心里却富裕。
10
胡珊

太震撼了“很多时候钱花的地方也不知道和永恒有没有关系——但至少奉献出去的钱,肯定是花对了地方。”
在伦敦我也是去的同一间教会,非常怀念那时候常常去弟兄姊妹家喝咖啡做饭吃的时光。
10
艾维

我常常觉得教会里看到大家都很好 其乐融融。如果我们只停留于此 其实并不能体验肢体真实的起伏坎坷。
还有个感触就是,人和人的悲欢真的太不一样。最近的段子 我一辈子想挣的收入总和是你股票一天的浮亏。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异有时候也会成为不能同理的鸿沟。
至于说经济条件 越来越觉得差距越差越大。很多弟兄姐妹比我们更不在意,也缺乏相应的财务收入多元化渠道,靠省很难攒到多少钱。
另外,文中的那些房子 每个都可以想象,每个又觉得好遥远(感恩最差的租房也有阳光)。感恩,神给我的日子真的很好。数算他的恩典。也帮助我可以看到别人的缺乏,尽上一己之力。另外就是提醒我自己,基督徒还是尽量简朴生活。
1
杨璐华

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很多地方居住环境之差令人难以想象。不光是文中几位,最近在找房子是看到了这个城市光鲜亮丽背后的一面
还有,为什么文中几位包括杨太太都这么爱生孩子呢?两个,三个四个。。。佩服佩服
7
作者
因为我们相信孩子是祝福。
6
简单就好(急事电联,回复慢)

看到这篇家访,真的好感动,因为我常常在房屋上软弱,我总希望上帝能如我愿给我换个有电梯的大房子。理由很充分,楼梯走不动了,但是我一动房屋的念头就问题铺天盖地的来,买房房被骗,买楼钱被骗。这几年所有的问题都围绕换房子,看了这篇家访,真的好感恩,因为我家的房子太阳从早晒到晚,我家房子物业费用低,我家房子对不爱运动的我是一种最好的被动运动,我家房子邻居也安静,我家房子…好多好多的恩典,上帝我是身在福中忘了恩。唯愿以后岁月我的钱都能花在和永恒有关的事情上。
4
lily-lmz

谢谢你写这篇文章,感谢上帝让我读到它。我一直提醒自己在这世上是寄居的,乃是因为不满意居住的环境,没想到与你到访的家相比,上帝是如此厚待于我了,我却不满足,不感谢,甚至抱怨,常常用寄居的来安慰自己。那些到访的牧士长老家如此境地,还节俭自己奉献教会,这是上帝在告诉我当怎样管理衪所赐给我的钱财。我整天数算的不是上帝的恩典,而是我所奉献的这点可以了吧。我当以好好奉献来感谢上帝的恩典。
4
戴磊

信与不信真的不同,别的不说,就说那个楼上装修的,我和我老婆一定会崩溃的……
刚开始想用知足常乐来形容,紧接着发现他们的这种状态还是和知足常乐不同。超出了知足的范畴,是从心里得到了安宁。
突然觉得这种快乐是我没法理解的,也可能是我一直想找的。
2
Susan符

谢谢分享!看到牧师和长老家里的情况有点心酸,作工的得工价是应当的,大人能吃苦,也要为孩子多着想,他们感恩知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JH有条件的话,也是需要更加善待神的仆人的……杨太太在第五家的情形太逗了
3
作者
我们教会对牧师算是好的。只是牧师他们不注重这些物质,自己把自己得的又给出去。这点让我很感动。
3
赵颐

成员制的好处之一就是教会弟兄姐妹之间更熟悉,不再停留在主日只是打打招呼的关系,而是可以有进入彼此生命之中的深入关系。最近我们家也刚生二宝,正好赶上肺炎疫情,但还是有弟兄姐妹不顾麻烦地开车大老远来我们家探望我们,给我们送东西。那一刻,也深刻感受到弟兄姐妹身上来自基督的爱
3
Sarah

一直觉得自己物质比较缺乏,在这件事情上也比较多的忧虑,发现对比起来,也没有那么差~定睛在永恒~为这个祷告~
3
非比

看杨太太的文字几年,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留言……因为看哭了,不是一个形容词,是真真流下了眼泪。神放在我们身边的弟兄姊妹真的太好了,以前我是动不动就要逃避关系的人,现在居然也在团契里努力操练,也只能是感谢弟兄姊妹的接纳 也看到杨太越来越柔软,感谢神。
2
Sarah橙

现在我也真的很感恩了,我不能承受没有阳光,所以找房子阳光 一定要充足的,现在住的有一个还算大的阳台,其实空间还很够我一个用的,之前我还有点埋怨小,想换一个.现在很知足了

彩云飞

我好奇的是你转会不久就这样去串门了,就是说在彼此不是很熟络的情况下是怎么做成这件事的,是你跟人家说我什么时候想去你家坐坐?因为对于我来说会比较困难,我在一间教会已十几年了,对有些弟兄姊妹的名字和情况都不知道,更别说去串门了
1
作者
对,我就是这样说的。具体原因参考上一篇文章。
1
Ivy†芸✨

感谢杨太太 这篇文章真的是对自己很好的一个提醒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定睛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 而忘记神已经给我们的祝福 就像夏娃在伊甸园里一样 神说院子里各样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 唯有那一棵分别善恶的果子不能吃 但夏娃去不知足 非要挑战神的权柄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外在环境或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但殊不知很多罪若不悔改 外在环境再变也一样有问题。愿神帮助我们定睛在福音和永恒上。

爱小羊

谢谢主,谢谢杨太太的文章,因为过几个月要生宝宝,想把家里的房子换成三室,但是又因为限购没办法进行,内心非常纠结,心中很有不满足,但自己却忘了当初买这个房时也是神莫大的恩典,今天这篇文章真的有提醒我,要满足,要走进弟兄姐妹,要定睛在天上,感谢主。

江丽萍(Lilian)

我爸说我才不信基督,在农村信基督都是很“没用”的人,要么生绝症了要么穷的叮当响,社会上没有认可之地才去教会…
我试图跟他解释,我跟他讲你看杨太太很有名的律师神也收纳,身无分文的人神也收纳

融城生

想说第三家,不是弟兄患有眼疾没有注意到那位优秀的姐妹,可能是姐妹眼光比较高看不上(追求她的)弟兄,我经常遇见,而我自己也遇到。

作者
很有可能



感触最大是,他们都敢在看似不太理想的物质环境下,生二孩,生三孩!

作者
还有生四孩!

林莹

昨晚我看了文章也一直很震撼,因为一直以来 我在奉献设总是有保守,然后后来家里多了一笔钱,其实也是神恩典,但是我拿去投资和创业,两边几乎都是失败了,现在又没钱了,当然和这几位家庭兄弟姐妹来说看上去还是好的,至少家里不愁吃用,可是我心每天很难过,为了那损失的钱财,我现在创业到一半又想放弃了,因为觉得看不到前景,每天祷告都是问神怎么办,我感觉真是不知道怎么说自己,我也想学习有关神国财务管理,把该用于永恒事业的投出去,因为我现在觉得其实多出来的钱我也不用,反而会长翅膀飞了,但是我就舍不得奉掉,那位弟兄讲的太好了,神国肯定会用在对的地方

Ivy†芸

还有教会成员制真的太重要了 我们在没有成员制和有成员制的教会都待过 对灵命的成长真是天差地别 因为有成员制的教会在讲道 教会组织 和教会纪律上都会有考虑 这些都是健康教会的标志 真心希望国内越来越多的弟兄姐妹能在健康的教会中成长

ling

谢谢你的这篇文章 我们一室一厅住了5个人 爸爸最近还需要把工作的东西搬回家来做 所以我累的时候就容易和邻居比较 和自己原生家庭比较 生出不甘 虽然理论上应该从自己克服从读圣经克服 但看到你写的别人的情况 反而得了安慰

晨玉(Chenyu)

最近因为一些对世界的看法和很多弟兄姊妹有分歧,对教会有些失望,杨太太的分享提醒我什么才是更好的弟兄姊妹的关系

Carol_安少嫡福晋

从复工以来 几乎都是很忙很忙 这个点写留言也是因为刚回复了工作的信息 歇口气看看文章 但是仔细看完 我觉得就像你说的“感恩就好了” 感恩有忙碌的工作 带来富足的生活 感恩就好了!

Sasha

虽然是你的眼睛看到,你的手写出来的,但是我实实在在也被震撼到了,不敢想换个环境给我,我会是怎样的。。。感谢主怜悯我的软弱,也盼望自己的生命能改变。保罗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TOP

https://mp.weixin.qq.com/s/zo9B7yKFDjUKJrXL3p98IA
杨太太 | 如果你想要离婚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
——马太福音 19:4-8

我是一个刑事辩护律师,这些年做的99%的案件都是刑事案件。我确实曾经为几个“被离婚”的人做过代理律师(见《聊聊我办过的那些离婚案件》),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做离婚案件。

这篇文章真心不是广告,相反,我想在一开始就表达清楚的是:

“如果你想要离婚,最好不要来找我。”

自从开公号以来,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主内姐妹关于离婚的咨询,大部分的问题都是集中在以下五种情况里:

生活琐事型离婚
原则事项型离婚
老公有外遇,我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被离婚的情形
离婚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前几天看到最近离婚居然都要排队了,于是就想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写给基督徒看的。如果你不信主,又想要离婚,那更不要找我了——外面那么多离婚律师,个个都比我强。


一、生活琐事型离婚

有一个关于离婚原因的调查报告,70%的人离婚都是因为生活琐事,这个比例远超过因为出轨而离婚的夫妻。可见,鸡毛蒜皮就是婚姻大事。

——本文数据图均摘自《2019年度上海市法院审理离婚纠纷案件大数据报告》一文

但是重点是,很多姐妹不觉得她想要离婚的理由是鸡毛蒜皮,因为这些矛盾在人的眼里看起来无比真实和重要:有的老公成天打游戏不关心孩子学习,有的定期给自己父母很多钱但是不愿意给丈母娘额外的贴补,有的每个月只给老婆很少的生活费还把新买的房子写在父母名下……

所以允许我在此对“生活琐事”做一个定义:如果你的先生不是同性恋,没有外遇、吸毒、严重的赌博、严重的家暴(这点后文会讨论)以及其他同上述事项相同程度的事项,那可能在这篇文章的分类里,你所遇见的就属于现在这一段“生活琐事”里。

对于这类的离婚,我个人的建议如下:

离婚在神眼里是恶事,离婚所带来的恶果甚至可能延绵数代之久。若是你敬畏神,也相信圣经,也看过各种罪的恶果,我建议你要慎重再慎重(我根本是不支持你离婚的),不要因此得罪神,这就是最不划算的事了。下面是对我有鼓励的几段经文:

智慧妇人建立家室;
愚妄妇人亲手拆毁。
——箴言 14:1

不要自以为有智慧;
要敬畏耶和华,远离恶事。
——箴言 3:7

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
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
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
——希伯来书 10:37-38


如果你还没有委身教会

其实我接触下来的这部分姐妹,大部分都没有正常的教会生活,在我看来,委身教会比解决眼前婚姻矛盾要紧得多——

看上去,好像是婚姻出了问题;
实际上,可能是你和上帝的关系出了问题。

我建议姐妹要有规律聚会,要有教会生活,如果你是在那种你和你的牧师相互不认识的教会(在此点名部分三自教会),或者你在教会里也根本没有属灵小伙伴——

那现在可能就是改变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有弟兄姐妹的扶持,有牧师归正的教导,远比找个不了解你的网络姐妹(比如我)要有用。


二、原则事项型离婚

我认为的真的会动摇婚姻根基的原则事项,就是我上面所罗列的一些:先生是同性恋,外遇、吸毒、严重的赌博、严重的家暴等等。

老实说,姐妹遇见这些事,来问我,我感谢姐妹的信任,但我大部分时候是感到无能为力,很缺乏智慧,因为很多事情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来咨询我的遭遇“家暴”的姐妹,大部分都是自己持有言语暴力在先,先生也并没有酗酒型或习惯性家暴,那这种情况我就不建议离婚,反而会鼓励姐妹也要回到神面前悔改。

我没有办法在本文给出一个框架型的结论。所以我的建议是,遭遇这些事,首先要祷告寻求神,也要询问属灵长者的意见——你的牧师,你的长老,他们是怎么看待的?(如果你还没有教会生活,请参考上一条。在这样困难的时候,有属灵的伙伴真是会给人很大的支持和安慰)

另外一条建议是,我觉得姐妹可以带着自己的牧师一起去找主内的律师咨询,也要寻求权益的保障,更要寻求神的心意。
  

三、老公有外遇,我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如果先生有外遇但是愿意回头,或者妻子仍然愿意挽回的话,我觉得是好的(光这句话我觉得我大概就要被不信主的骂了,但是本来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价值观就不同)。基督徒看婚姻为神圣,婚姻也并不是为了取悦自己,而是与对方合一,一同荣耀神。

大部分来问我这个问题的姐妹就是属于这种“并没有决定要离婚,但是想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情况。

我想鼓励这些姐妹要单单仰望神。如果想好要保守婚姻,就不要左顾右盼,首鼠两端。要明白即使是从经济角度来看,最大的损失是“离婚”本身,而不是“离婚少分到了钱”——能够挽回一段婚姻,真的比什么都强啊!

如果要想:“如果我努力挽回婚姻,但是对方却抹去证据,转移财产,甚至制造债务,那怎么办?”——老实说,这样的担心是没底的,你永远可以想出更糟糕的情况。

很多姐妹会问:“如果我保留先生外遇的证据,会不会在财产分割上对我有用?”

首先,你的“证据”要是真的是证据。若是就几条暧昧短信,不信主的法官只会觉得你作,在法庭上也只是自取其辱,感受会很糟糕的。

其次,即使你的证据真的是板上钉钉,能够证明对方是出轨,法官对于这样情况的财产分割仍然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有的法官在听了双方陈述后,会觉得对方出轨,但你也有问题,就裁判45/55分的比例分配财产。现实中,4/6分是比较常见的比例。

——所以即使你持有对方出轨的证据,你又能多分多少钱?能让对方净身出户吗?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如果遇见不好的老公,他们有的是办法一分钱都不分给太太就离婚。

简单来说一句话:若想要靠法律,来保护被出轨方的利益,并没什么特别保险的办法。

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问我,我会觉得,若我是因着敬畏神的缘故吃亏了,我就不用害怕,因为我过日子不靠分到的那点钱,而是靠着造天地的上帝。我相信我为了保守婚姻,陷入恶人的网罗,即使我什么都没有分到,神也会养我一辈子的,我在天上也必有赏赐。

——这才是我平安和盼望的源头啊,不然我和不信的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过大部分时候,说上面这些一点也不能安慰到这些姐妹……所以又回到那个话题,如果你还没有委身教会,还是要先解决这个问题,请参考第一条里面的相关内容。


四、被离婚的情形

还有一些姐妹是被离婚,以下是这种情况的一些讨论:

如果提出离婚的一方是基督徒

(虽然此时我满头都是问号),那我觉得适用的圣经原则是马太福音18:15-17。

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
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如果提出离婚的一方是非基督徒

那哥林多前书的经文说得很好:

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 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
——哥林多前书 7:15-16

既然经文说:“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我觉得若是被离婚的一方当即就同意对方的离婚,也没有什么不妥。

但奇妙的是,紧随这句经文,保罗又怀着慈父般的心肠说:“神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基于此,我的看法是:哪怕是被离婚的一方,若是感觉婚姻还有救,尽力一试也是好的。

这里顺便插播一下常规的法院离婚流程。

一般来说,对方第一次提出离婚,被离婚方坚决不同意的话,上海法院不判离婚的比例高达81%,这意味着,不想要离婚的一方有半年的时间,可以向对方展示自己想要挽回婚姻的决心和行动。


半年后,对方第二次提出离婚,上海法院判离婚的概率也仍然只有46%。想要离婚的一方甚至需要提出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的离婚。


是的,离婚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这么容易。即使是不信主的人,也知道婚姻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

同上,如果需要律师,可以带着自己的牧师一起去找主内的律师咨询。如果你还没有委身教会,请参考第一条里面的相关内容。


五、离婚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对于基督徒来说,不离婚的原因仅一条就够了:敬畏神。

因为经上记着说: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
——希伯来书13:4

我过去也爱提离婚(见《和杨先生一起走过的那些年》)。后来不提了,但是心里偶尔还是会有这个念头。近几年,越读圣经,越觉得罪真是可怕,因为不想自己沾染恶事,这样的念头都几乎灭绝了。

但是,我理解即使是真的姐妹,也有信心软弱的时候,所以我这里也提出一些离婚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希望你在离婚前可以反复思量:

1、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众所周知,离婚的同时就要解决孩子抚养权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要选择只跟爸爸还是只跟妈妈,不论怎么选择都很绝望——甚至有很大比例的孩子,也因此对婚姻产生了恐惧,和其他心理问题。有一些姐妹因为收入和工作的问题,并不能抚养孩子,就被迫放弃孩子的抚养权,这也是人间惨剧。

如果有两个孩子,双方都要求抚养权,法院通常会判一人一个——骨肉分离,情何以堪?

有人觉得,如果爸爸也不管孩子学习,有没有都差不多,那还不如离婚对孩子好。本人坚决反对这种没有圣经依据的哲学。有爸爸一起,当然比没有爸爸要好!(另可参考《也在父亲节聊“爸爸的缺席”》一文)

2、离婚后的生活问题

朋友圈经常有那种“女性当自强”的文章,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女性现在有自己的收入能力,就不用因为经济问题所以不敢离婚。

这话我也不同意,既然已经结婚了,两个人是一体的,总是想着将来要离婚的情形,这还能好好过日子吗?

而且离婚以后岂是只有经济问题呢?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少都会有影响的啊!你可以说,孩子接送都我父母来,那过几年父母老了呢?父母生病的时候,有个女婿上上下下帮衬一下是不是强过你一个人?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传道书4:9

是啊 ,两个人关系不好的时候,做什么都觉得别扭。但是人和人的关系是有可能翻转的,关系好了,就是面对面喝白开水,也觉得有趣得很

——请给自己,给对方,多一个机会吧。

3、离婚再嫁的问题

有一些姐妹,指望着和这个男人离婚,再嫁一个更好的——当时选错了嘛,这次眼睛睁睁大。

但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据我所知,有一些牧师的观点,是觉得基督徒离婚了就靠主过一生就好了,也不要再嫁了——因为基督徒离婚和配偶去世,还是两码事。

有一句经文我觉得挺震撼的:

大卫从乌利亚的妻子生所罗门;
——马太福音1:6

大卫把乌利亚杀了,娶了他的妻子拔示巴。照人看,拔示巴已经是大卫的妻子了啊,可是在马太福音,上帝居然仍然称她是乌利亚的妻子。

即使撇去上面因素,离婚的女性想要再嫁一个“更好的”,这个概率,本身是不高的。甚至若是拖着孩子,想要再嫁都很难——千万不要被日剧韩剧的情节所迷惑……

道理也是很简单的……你年轻貌美单身的时候,千挑万选选的这个老公,通常来说,是比你离过婚以后,年龄大一些容貌差一些,在和自己合适的不多的几个人里面,找到的单身男性要好一些的。

4、离婚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而不是很爽的一件事

有很大比例的人,提离婚是为了宣泄当时的怒气。甚至不少咨询我的姐妹,还会把这种怒气宣泄在我头上。她们会好像威胁老公一样地威胁我,如果我不给她们及时回电话,她们就要去离婚了。

这样的威胁是很可笑的,甚至很多人也是真的这样去威胁牧者的——可是你离婚,牧者又没什么“绩效损失”——如此表达自己的情绪,实在是愚妄。

但是人在怒气上头的时候,就是愚妄。有一些妻子会有一种感觉(很可能也是魔鬼的工作),就好像离婚了就可以报复老公一样。可是,即便离婚了,不是你自己要面对很多问题吗?为什么可以报复到老公呢?

我很认真地和各位在怒气中想要离婚的姐妹说一句:离婚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过程很漫长,给自己和家人的伤害都很大,好几年缓不过来,一点也不爽。想要离婚的人的内心苦毒,是很丑恶的,这种丑恶,甚至是让很多律师情愿不赚钱,也不愿意碰离婚案子。


最后,重要的事情要多说几遍: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是基督徒,如果你还没有委身教会,请参考第一条里面的相关内容,先解决自己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TOP

https://mp.weixin.qq.com/s/qnzyAq7m3BGimZt_TNSycQ
杨太太 | 刑事案件什么时候找律师最合适?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最近接了好几个咨询,用“痛心疾首”来形容我的感受一点不为过。“刑事案件什么时候找律师最合适”这是一个必须要普法的问题,故特写此文。



我先把本文结论告诉大家:

刑事案件,越早找律师越好。



——好比癌症早期能救的很多,拖到晚期就不太好了,是一个道理。





一、到了法院再请律师?



很多人对“请律师”的印象停留在这里:等案子到了法院请个律师,在法庭上律师和检察官唇枪舌剑一番,然后法官作出判决。



如果把刑事案件比喻成生了癌症,等案子到了法院再请律师,就好比是得了癌症晚期才想起来去请医生——是也有治好的例子,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回天乏术——但是即便如此,请个律师,肯定也比不请律师要强。



难道家人得了癌症,就让他死死掉算了吗?

——不,人该尽的力,总还是要尽的。



为什么说,到法院请律师是“太晚了”。



刑事案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负责侦查;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审阅案卷;

一审阶段:法院主持审判。



(一审之后还有二审,我国是二审终审制,但二审之后还可以申请再审,在此就先不展开了)



你看,案件到了法院的时候,一个刑事案件的进程已经过了2/3了,很多对案件不利的影响,已经是拗都拗不过来了。我国刑事案件的有罪判决率超过了99%。律师死马当活马医以后,案件争议若很大,审判阶段拖的时间还很长。



综上,到了法院再请律师好不好?

答:太晚了。但请了还是比不请好。





二、案子到了检察院就请律师?



有很多家属听说,在案件侦查阶段律师也不能看案卷,感觉就像是住院然而不能开刀,就觉得是浪费钱。



这种想法肯定是不对的。在侦查阶段,律师确实是不能看案卷,但是律师在侦查阶段同样有很多重要工作啊!



刑事案件到了检察院再找律师,是有点晚,但是总算还不是太晚。我们大部分无罪的案件,都是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起死回生的。



比如今年年头有个案件,家属在这个阶段请我作辩护人。结果遇见了个检察官,好说歹说不肯给从犯——在这个案子里,如果当事人没有从犯,那就不可能缓刑。于是,我和家属商量后,从软到硬,改变了辩护策略。我的书面的“无罪辩护”的律师意见第一条,就指出了本案公诉机关的软肋……最后,本案出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当事人现在也取保了。



(本案一波三折,公诉机关的软肋是什么?在此卖个关子,且听下回分解。)



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以后……



但我要特别提出一点,不少人是在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以后,才如梦初醒,想到要找律师,想要保护自己的权益,想要案子不起诉,想作无罪辩护……



这不是说不可以,《认罪认罚具结书》签好是可以反悔的,但是这样真的不太好……



好比你在七浦路买衣服,你从200块还价到了30块,人家说付钱吧,你说想想还是不买了,七浦路老板娘是要不开心的——同理,你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再反悔,公诉人内心肯定也是郁闷的。



常见的问题:

问: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上面建议了缓刑,法院会不同意判缓刑吗?

答:基本不会

问: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有没有可能检察官忽然发现其实我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就决定不起诉本案?

答:基本不会。

问: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有没有可能法院判决我无罪?

答:基本不会。



(意外和惊喜的概率,和买福利彩票中奖的概率相当。)



所以,不要等到《认罪认罚具结书》都签好了,回家翻来覆去忽然觉得不对劲了再来找律师。如果你对自己的案件是有想法的,就早点咨询律师。这样,律师也有充分的时间可以阅卷,和你讨论整个案件的可能性,为你作出最佳的建议。



综上,案子到了检察院就请律师好不好?

答:有点晚。但总好过到了法院再找。





三、案子在侦查阶段就请律师?



这里展开能说很多,篇幅有限,就说一点最关键的。侦查阶段有一个取保候审的黄金时间,就是在当事人被羁押后,公安机关尚未把案件移送去检察院批捕以前的时候。通常这个时间是3-7天,也可能是37天。



请在这个黄金时间里,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通常在这个黄金时间段,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都出来了。亲人刚刚被羁押,家属都没经过刑事案件,没有经验,心里慌张,没有专业知识,很容易就听信一些司法黄牛、黑心律师的说法:



“你给我20万,我帮你通关系,XX警官我都熟,我帮你搞定取保候审,保证人能出来。”



人出来了,这些家属就以为是这20万的作用,自然也不会追究。人没出来,再去问对方讨要这20万呢,一般的套路是这样的:



“已经通了关系,5万块已经花掉了。只能还给你15万了。”



这种行为是什么?这是典型的诈骗行为。在人家的伤口上还撒了一把盐,简直是恶劣至极。



还有家属会直接找看守所门口蹲守的律师(关键是他们还不便宜)……看守所门口的律师,基本都是“带话律师”……我理解是能理解,但是他们除了带话,基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啊,而且这些律师的素质还参差不齐。



在上海滩,好的刑事辩护律师,没有一个是在看守所门口蹲点的。



对了,顺便说一句——



好的刑事律师是怎么样的?



有几条TIPS可以供各位参考:



1、我所知道的好的刑事律师,都是专做刑事案件的。

如果一个律师擅长民事商事、投资并购、房地产案件等等——他多数就不会是一个很好的刑事律师,因为刑事是一个非常专精的领域。



这就好比一个医生精通妇科、内科、泌尿科,可能都是真的,但是他同时还有丰富的大型脑科外科手术的经验,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你在上海请律师,可以前往上海市律师行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对该律师自填的执业领域进行查询:

http://credit.lawyers.org.cn/



2、好的刑事律师,是不可能和你承诺结果的。

首先,按照相关法规,律师根本就不允许向当事人承诺结果。其次,好的刑事律师基本都不缺案源,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案子,就给自己背个不切实际的承诺。



3、好的刑事律师,是不通关系的。

找律师,和找医生差不多,都是专业人士,重点是要看:

他们有没有做过类似的案件?

他们对于本案的专业判断怎么样?

你作为家属,和他们的沟通是否顺畅?

——要知道刑事案件往往要一两年,如果你一开始就听不懂律师在说什么,那你迟早还要换个律师。



好的刑事律师,都是靠技术吃饭,是不通关系的。很多人觉得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不通关系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我也没有办法打破这种观念……很多人都会在走关系走到绝望了以后,再来找我们,但前面的弯路已经走了。



如果你也是基督徒,现在想要找关系,建议你反复阅读诗篇第一篇。我先摘录前面半段,给你感受一下哈: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
昼夜思想,
这人便为有福!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
按时候结果子,
叶子也不枯干。
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诗篇 1:1-3



综上,案子在侦查阶段就请律师好不好?

答:是好的。但如果还可以更早来找律师就更好了。





四、刑事案件什么时候找律师是最好的?



当你认为你可能涉嫌一起刑事案件的时候,你就应该要去找律师,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了。



这些场景有很多,举例如下:



作为公司的采购,你拿了供应商的一些礼品,现在公司在进行反腐败的内审,你还没有被发现。



作为销售你给人家送过钱,但是这种行为在行业内非常普遍,如果要抓,所有的行业销售都要被抓了。但是现在,你送过钱的某个对象听说已经被关进去了。



你和其他人一起参与了一场斗殴,其他人已经被公安机关叫去做了笔录甚至已经被关进去了,可是公安机关还没有来找你。



你所工作的公司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你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犯罪。



你做了某一种生意,前几年肯定是没人管的,现在好像开始严打了,你也不知道你这种生意是不是属于犯罪。



你听说有人举报你的某项违法行为,你觉得大多数情况来说“应该没事的”,但是你仍然想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



你是公务人员,和你特别要好的谁谁谁已经被留置了,你和他收钱的事情没什么关系,但是听说马上也有人要来找你问话。



……



上述例子里不少都是真实的案件,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在这个阶段找律师,等侦查机关从天而降,就失去了自辩无罪/自首的机会。

  

去年年底,有个当事人来找我。某外地公安机关认为他涉嫌某金融案件,打电话让他去自首,他不知道该不该去。我听下来,外地公安机关对本案的定性认识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坐在家里等着人家来抓他,实在是太危险了。



我给他的建议是,把自己相关案件材料整理归纳好,前往上海警方处“自首”。上海人和上海人,本来相对沟通就容易一些。如果上海警方认为这根本不是犯罪,很可能做个笔录就让他回家了。就算将来外地警方再找来,他也有一个自首情节。而且在这个笔录里,他还有机会在没有诱导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把事情说清楚,成为将来对他有利的一份证词。



这位当事人抱着侥幸心理,并没有听我的。一个月后,外地警方忽然出现,把他直接抓到了外地。家属再赶紧过来委托律师,我为这个案子急急忙忙出差了几次,家属还代为退了一大笔钱……好在最后人还是被取保了出来。



所以,除了文首的那个结论:

刑事案件,越早找律师越好。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

找了律师,律师的话,要听。

TOP

https://mp.weixin.qq.com/s/UcSAW7PIONPBVBtmLSfaxg
杨太太 | 一起做家务也是重要的家庭生活啊!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有一个好朋友家最近在闹离婚,虽然他们夫妻都不信主,但是我西格格又去做老娘舅了……

和他们聊了好几个小时,越听越听不懂,他们夫妻有个孩子,没有外遇,没有不良嗜好,那么多年连吵架都没吵过。他们所谓的一些矛盾,在我看来连矛盾都谈不上,都是每个家庭都会遇见的事情。

举个例子,丈夫希望妻子了解一下孩子入学,妻子虽然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在丈夫的催促下还是去了解了,然而丈夫心里还是有点不满意。
——请问,这算是什么矛盾?

但再深入了解,我猜事情的关键可能不在他们所认为的矛盾里。




这对夫妻的生活模式是我身边很多独生子女夫妻很常见的一种“依赖老人”型生活:

因为奶奶家的房子是学区房,所以孩子在奶奶家附近读书。白天送孩子上学,夫妻俩各自上班,下午孩子放学,父母都没下班,就由奶奶去接孩子放学。等夫妻俩下班,他们也不需要买菜烧饭,直接到奶奶家吃晚饭,也不用洗碗,就接孩子回家。

回到家里,家里的家务也不怎么需要自己动手,外婆基本包办了大部分的家务。

所以夫妻俩平时主要干嘛呢?除了上班,就是负责娃的学习。然而娃也小,没什么作业,所谓负责娃的学习,主要也就是晚上陪娃上一上网课。

遇见双休日,为了白天睡个懒觉,干脆孩子都不从奶奶家带回家过夜了——反正奶奶也都照顾得挺好的。

老人们么,总觉得小夫妻上班很辛苦,能分担一点就分担一点。奶奶带孩子带得多,嘴上说累,实际也是乐在其中。




因为小夫妻俩几乎什么家务也不需要干,感觉舒服倒是蛮舒服的。但是细剥这“舒服之下”的生活,又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他们不敢生二胎。因为生二胎,谁来带呢?外婆身体也不好,奶奶带一个已经忙坏了。家里带一个已经成这样了,怎么生二胎?

其次,夫妻俩的交流时间并没有因为家务少就增多了。因为工作也很累,回家也没什么好多聊的,晚上回家,你打你的游戏,我玩我的手机,彼此看对方都不顺眼:你觉得我对家里没什么贡献,我看你贡献也一般啊。

时间长了,大家都隐隐觉得彼此的感情好像也淡了,好像从爱情变成亲情了嘛。有的丈夫从这就要开始预备出轨了,因为觉得和老婆谈不来;有的妻子从这开始就积累苦毒了,因为觉得老公在家什么也不干。




我无意要批评这样的模式,你当然也可以说,他们夫妻说不定还有其他问题也不好说,每家人都有选择过自己觉得好的模式的生活的权利。

我会惊讶,是我过去常常觉得,如果和父母捆绑在一起生活,两代人之间比较容易出矛盾。但是遇见他们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样的生活模式,对夫妻关系本身,可能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我常听一些妻子抱怨丈夫不怎么带孩子(尤以新生儿的爸爸居多),说有了孩子以后,丈夫仍然每天打游戏,也不承担家庭责任——可是真的细究起来,家里的事情都是老人帮忙做掉了,爸爸也确实没什么事情好做啊!但若老人真的都不在,爸爸就会很自然地带孩子遛弯,给孩子洗澡。

我也理解有朋友会说,夫妻都要上班,和老人住也是无奈选择。但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和老人捆绑在一起的生活模式确实是有点点遗憾的。因为基督徒认为婚姻是要“和父母分离,二人成为一体”。虽然在现代社会,要这样做真的不容易,可能看起来也有很多牺牲。但我个人相信,既然上帝这样说,祂也必给我们足够的恩典,也会为我们的生活开道路。




我和杨先生都是英年早婚,现在回想起来,很感恩神在我们20多岁的时候,就让我们学习操练这些家务啊,烧饭啊,收纳啊,带娃啊等等一系列技能。

当时这样下决心的原因,正是希望能真正的“与父母分离,彼此合一”,虽然实行的过程中,甚至一直到现在,我们也常常会觉得身体很疲惫,但是我们两个人的感情确实是一年胜一年。我们两个人精力有限,孩子倒也适应了我们,反而也变得特别懂事。

有时候杨先生很累打几盘游戏的时候,我陪孩子玩一盘桌游;
在我葛优躺在沙发上累瘫的时候,杨先生会给我削一盘水果;
有时候周末的下午,我们都很累,老三睡午觉的时候,我们就一起躺在床上刷刷剧,给老大老二放一集电影。

过季的时候,杨先生会和我一起整理衣柜,我们把孩子们穿不下的衣服整理打包,常常一边整理一边想到他们小时候样子就会忍不住笑。逢年过节,我们请四位老人来家里吃饭,杨先生就烧上一桌好菜,就和他平时烧给我和孩子们的一样。

我们有个钟点工阿姨,但她每天来的时间不长。晚上收桌子洗碗我们要自己弄,时间长了我们就想到了让孩子们帮忙,现在老大和老二基本都可以收桌子,以及把碗筷放在洗碗机里。有时候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我们两个人也会忍不住相视一笑。

我们有事也大大方方请老人帮忙,但是没有老人帮忙的时候(甚至钟点工阿姨也回家了的时候),我们过得也挺好。因为不依赖老人,我们家庭在做决定的时候也能够享受自主和自由。比如我们生老三,父母虽然不解,但也没有反对。(我身边也有一胎二胎都是父母带的例子,但是从来没见过老人可以一下子带三个孩子的)

因为带惯了孩子,我们想要去旅游,就去旅游了。老人有时候也觉得我们的日子好像过得有点潇洒嘛,但因为我们也没把孩子塞他们家给他们添麻烦呀,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习惯看我们带着孩子东跑西跑了。




回想我们结婚十年的生活,这些鸡零狗碎的家务,组成了我们的家庭生活,更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共同经历。

再回想我们身边那些离婚的朋友们(我们见识十分有限),看起来理由各异,但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共性——有的罪,大概也是“闲出来的”——我真的从来没有遇见过“带娃带得很勤快”的,“做家务做得很卖力”的那一方,坚决要求离婚或是出轨一去不回的情况。

相关日记:
太太的技能
理房记
我家的经济史
聊聊在家吃饭这件事


阅读 2382
在看31
精选留言
写留言


lydia

前段时间和一个姐妹聊到你,她居然一直误会,以为你老公是全职奶爸,在家带娃后来我跟她说了你们两个都工作,她惊呆了

TOP

https://mp.weixin.qq.com/s/WJ-ZkgHe0b25_GDUY3l-Xw

杨太太 | 与“启动困难”拖延症斗争的这一年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职业考试。报名的时候就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师兄说这个证书很派得上用场,明示暗示我好多次,所以我就去报名了。



当时报名的时候,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一来是因为听说这个考试非常简单,二来多年以来我都是考试小能手,所以我觉得这个考试也会信手拈来,一两个月就可以搞定了。



但是呢,当我真的开始复习了以后,我发现这个考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实际上要记忆的内容还是挺多的,对语言的要求也有一点的。



再加上,这个考试有一个奇怪的设定:当你准备好了,就可以申请考试。一旦申请了,就必须要在一个月内把几门课都考完。——也就是说,这个奇怪的考试,并没有Deadline(最后期限/截止时间)。



这对我这种经常把Deadline当成第一生产力的人来说就很要命了:

因为没有Deadline,所以我就迟迟没有开始复习。
因为没有开始复习,所以我就始终都没有准备好。
因为没有准备好,所以我就一直没有报名考试。
因为没有报名考试,所以就没有那个一个月的Deadline……


我就陷在这个奇怪的循环里,大概有一年的时间。









对有的人来说,不复习么也就不复习了,不考试么也就不考试了。但我是一个装不下事的人。如果有一件事没有完成,这件事会存在我心里,一直折磨着我(据我观察大部分律师都有这种职业病)。



所以这个一年里面,我几乎每天都被这个“很简单”的考试所困扰。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办法开始我的复习计划。虽然每天都在想着它,但始终每天都有打扰这个计划的意外的事情发生。偶有几次痛定思痛决定开始看,也都是没几天就不了了之(在《经历拖延症的二十天》一文里也有提到这个考试)。








在疫情期间,有件挺意外的事发生。



因为每天都在陪孩子,在密切的陪伴中,我发现我儿子可能是ADD(注意力缺陷症)。我带他去看病,也看了很多书,咨询了专家,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我发现我自己很可能也有ADD——一来是因为注意力缺陷症是会遗传的;二来成年人ADD的症状之一,就是拖延症(关于ADD的话题另开一篇详谈)。



随后就到了这个暑假,我的工作骤然增多:



刑事律师每年有两个最忙的季节,分别是在年底和暑假。年底是因为法院会接连结案,暑假是因为公安会接连破案。有几个礼拜我甚至忙到从早到晚都在开庭,接连几天都没有时间吃晚饭。



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既然工作很忙,那就应该忙好工作再复习。可奇怪的是,工作越忙,我反而就越想要复习考试。

  







我的心愿和我的行动力呈反比发展。我寻求各种我觉得可靠的办法来帮助我可以集中思想复习考试。我用了番茄钟,我试了早起法,但是每一个办法好像都不持久。



期间,还有好几个弟兄姐妹开始问我,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第九季。我的回答就是,我在参加一个考试,等我考完了,我就可以开始写了——但是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根本还没有开始进入复习状态……

  

就这样,到了七月,我痛定思痛,给自己挂了个号,找了个贵得要命的精神病专家看我的ADD的问题——真的,我自己也觉得我实在是搞得太夸张了,但是我当时深受其苦,就想找个办法来解决问题。



专家很认真地听我的各种自述:我感觉我路盲,我复习难以集中思想,我是典型的“启动困难”,我有拖延症……可是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她觉得我是属于正常人和ADD的临界的状态,或者是有一个或多个的症状,但还达不到ADD的诊断标准。“另一方面,高智商者也会更容易产生注意力的问题,因为高智商的人创造力、发散思维、思维反应速度强,这有时会和维持长时间的主动注意产生矛盾。”



真是个会讲话的医生啊!



我向她继续询问:那像我这样的情况,要吃药吗?有什么办法改进吗?



医生和我说,药物是有帮助的。让我不要对药物有顾虑,但她觉得我也不需要用药。



在知道了我是一个基督徒以后,医生说:除了用药,还可以做默想和祷告练习。默想和祷告有助于专注,“不管注意力问题是否严重,专注于一件事情,本身就能缓解焦虑”。



我那一瞬间差点想要笑出来。我觉得我感受到了上帝的某种黑色幽默。祂竟然借着一个精神病医生的嘴巴,告诉我,我需要默想和祷告。



讲真的,在看医生以前,我很希望医生可以给我开个药,或者是教我某一个办法,我就可以一二三完成任务了。但是医生并不想这么做,她鼓励我要多观察自己,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问题。我过去也有和拖延症斗争的经历,但是那次可能没有这次更深刻。(见《经历拖延症的二十天》一文)



首先,如她所说,我确实在默想和祷告上没有花很多时间。尤其是默想,可以说几乎没有。当然,或者是因为过去的人手头没有圣经,所以他们全靠记忆,但我觉得若是每天读经,把神的话存在心里反复思想,一定是极好的事。



除了默想,我祷告也不算多啊,吃饭前睡觉前祷告也都是匆匆几句。因为现代人能干的“实事”太多了,所以就很难空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单单安静祷告,仿佛在我惯有的思维里,祷告就是一件很“虚”的事情。



可是祷告一点也不虚啊,相反,祷告真的是一种很好的操练。我想起自己之前偶尔也有几次祷告了一两个小时,然后感觉超好的那种经历。我想,这是因为,祷告会帮助我,从平时惯性的“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谦卑自己在主前。



其次,我发现我的问题,就是在于“启动困难”。但启动困难的本质,实际上是希望能够“有捷径可走,事情一下子就解决”:



因为觉得考试简单,所以恨不得三天就解决问题。但是三天解决不了,我就好像一个五岁小孩,不知道怎么来启动任务,怎么来评估任务,怎么来拆分任务了。



我在思考中,看到了我自己执行力中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是:我自己每天的工作习惯,就是把每天的待办事项,每周的待办事项都列表,逐一打钩。
缺点是:对于那种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来完成的事情,我非常不擅长“评估任务”和“拆分任务”。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我没有一次的暑假作业是完成的,因为我没有办法把两个月的作业拆分成两个月来做,我总是希望几天就能解决问题,然后因为几天解决不了,最终就不了了之。








我也总是希望可以有个办法可以解决问题,甚至是看病也是这样。反而是医生说了没有什么速效的根治这种拖延症的办法以后,我倒是踏实了——没有办法,那就踏踏实实复习呗。



可能对人家来说,这个考试是很简单。但是它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那么简单——那何不面对问题,评估一下我自己复习到底要多少时间,然后把复习计划完成。



虽然这个考试现在对我来说好像心病,我真的不太想要面对,但我也可以请人帮忙来评估任务,帮忙来拆分任务啊。



看好医生的那天,我把我的困惑和医生的建议都和杨先生作了分享,也请他帮我拆分任务。杨先生大概听了一下,就帮我列了一个每天大概要做的清单计划——哎,反正不是他复习,他来拆分尤其容易。







  

从这一天起,我开始复习了。按照杨先生的计划,他觉得我就干脆先复习掉一门,考掉一门,把Deadline启动起来,然后在剩下的一个月里把剩下几门考掉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里,我开始认真为这件事祷告。最初只有自己在祷告,后来让整个小组为我祷告,到最后,我甚至把这件事告诉了牧师,让教会所有的弟兄姐妹为我祷告……



参加第一门考试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紧张。结果考试真的不难,我发现我复习得过于充分了。随后我又参加了第二门考试,也挺顺利——原来真的是个挺简单的考试(虽然这句话真的很欠扁,就像司法考试,考出来的各个都觉得很简单)。



我现在满怀感恩。很感谢师兄推我去考这个考试。我觉得这个考试给我带来的益处,不是在于将来拿到的那张证书。而是在备考过程中,自己和“启动困难”的拖延症斗争的宝贵经历:



什么事情一旦开始做起来,后面其实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带着这个升级经验,上周我还一口气写完了一篇一万多字的辩护词——原本估计要拖沓很多天的(拖沓的时间主要都是在给自己搞心理建设),没想到居然当天就完成了。









现在我还剩两门考试,但是我已经不再焦虑了。我很想把憋了很久的这篇日记写完,所以我就动笔了(但是下一次的日记,还是要等我考完了再开始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也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弟兄姐妹想到的时候可以为我祷告。



感谢神。



嗯,第九季开始了。

TOP

https://mp.weixin.qq.com/s/i3RtgK6VLJVkRfBTkTW3JA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一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图片源于网络)
蜜桔观察日记


第九季里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蜜桔教会的一些观察和感想。

我2004年作了决志祷告,2006年才开始每周聚会,从那时起,一直到2019年,我都在自己原来的教会聚会(为了行文方便,以下就简称“原来教会”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几次想要换教会的念头,始终都没有下决心。我们偶尔为这件事祷告,直到2019年,杨先生也定意要换一个教会。我开始去其他教会拜访,最终决定委身在蜜桔浸信会(化名)。

蜜桔教会是一个健康而又成熟的教会。在这快一年的时间里,杨先生和我在蜜桔教会里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修正了自己过去的很多神学和教会观,和弟兄姐妹一同经历了很多事,也深深为神的带领而感恩。

在第八季的时候,有写了关于蜜桔教会的三篇:
《教会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六》

《兄弟姐妹之间》

《这是一篇教会“家访”报告》


在这一季,我想更多分享自己在蜜桔教会的观察和得着:那些我在教会的细微之处所看到的美好,还有我过去很多不对的观念——以及:

虽然每个教会都各有各的问题,但教会确实是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的。

求神保守我的口,愿我所说的是造就人的话。愿我过去的教会和弟兄姐妹也能因为我的分享而得益处。


蜜桔观察日记
第一篇
蜜桔教会的讲道

第一篇就从蜜桔教会的讲道开始分享吧。

第一次到蜜桔教会的时候,我被蜜桔教会的讲道深深吸引了。

我们过去的原来教会,并不是每周都有讲道。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大概两三个月才有一次讲道。最近几年,讲道的频率提高了,差不多每个月能有一次讲道。在没有讲道的时候,我们在主日就一起查经。

我知道很多人会惊讶得合不上嘴巴,但我过去一点也不为这个问题所困扰,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过去没有很喜欢听讲道。

我喜欢查经胜过讲道。因为查经有很多第一手自己思考的内容。在带查经的弟兄姐妹的带领下,我把自己的感想分享给别人,也从别人的感想中得到益处。所以我每次查经都很有收获,反而是在听讲道的时候常常会走神,有时候甚至觉得讲道烦闷不堪,然后就忍不住拿出手机来看。

因为原来教会的这种比较特别的模式,在过去十年里,我有幸在主日查考了很多经文,在这个过程里,我也对圣经渐渐熟悉。所以第一次到蜜桔教会的时候,我对讲道心里完全没有什么期待。但我听完那一次的讲道的感受,几乎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1、释经式讲道的魅力

首先,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一种讲道叫做“释经式讲道”。过去我喜欢查经,不喜欢讲道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教会的讲道都是东一篇西一篇的,这次讲哥林多前书某段,下次讲罗马书某段——让我感觉听讲道无法使我对经文有系统性的了解。

但是蜜桔教会的讲道是采用“释经式讲道”,就是按照某卷书,然后一周周,一篇篇,顺序讲下来。

我们原来周日查经,也有很多精华。带查经的弟兄姐妹也会作很多预备,同工们还会为了主日的查经来预查一遍经文,探讨大家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但总体来说,主日查经讨论的时间总是远大过于那些精华的闪光时刻,和牧师讲道,每三分钟就有一个亮点的感觉,还是完全不同。

那种感觉就好像,原来周日查经,大概一个主日有10-20分钟的精华,但现在这些精华浓缩成了一个多小时——听起来除了过瘾,还有满满的收获。

这次我出来看了不少教会以后,意外地发现,有很多教会牧师长老的讲道水平都非常高,并不是像我之前想象的,讲道讲得好的人凤毛菱角——至少在我看来,蜜桔教会的牧师长老的讲道水平,真的一点都不比唐崇荣牧师要差。

说起唐牧师,原来教会的讲道太少,我和很多弟兄姐妹一样,过去偶尔也会听听其他牧师的讲道。看起来好像是解决了一些眼前的牧养问题,但是实际上这样会使教会产生更大的问题:比如时间长了以后,喜欢听唐牧师讲道的我,就会和那些喜欢听偏灵恩的牧师讲道的弟兄姐妹的观点有不同——最后教会里大家实际上各有各的神学观,在很多问题上的合一则尤为困难。


2、讲道可以友好而又使人有收获

除了原来教会那种抽一小段经文的讲道以外,我在其他教会也听过一些讲道,总结下来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很艰深,带着很多神学理论,非常“慕道友不友好”的那种(毕竟像我这种加入教会时连“限定性原则”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听那种讲道就很容易走神)。

一种是主题式的讲道:定一个主题,然后从旧约新约到处拉很多经文来论述。这种讲道虽然浅,但是最后进到心里的除了那个主题,反而没有经文本身。


但我在蜜桔教会,才发现讲道原来可以这样扎根经文而又“深入浅出”,消化神学于无形。我举一个例子:

最近牧师在讲马太福音,一章章讲下来。两周前,他讲到马太福音14:22-33。

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散了众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怕,喊叫起来。耶稣连忙对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彼得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说:“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只因见风甚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上了船,风就住了。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神的儿子了。”
——马太福音 14:22-33

这段经文我在原来教会反复查了好多次,我当时也是觉得不太可能有什么新意了。但牧师提了一个点,真的是我过去从来没想过的:

他说很多人读这段的时候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彼得的信心上,彼得信心的前后对比等等。但实际上,这段经文让人安慰的地方是在于,虽然彼得的信心会失败,但是耶稣不会失败:即便彼得会小信,但耶稣不会任由彼得掉下海去。

啊,当时第一次发现,加尔文主义原来也可以这样安慰人(牧师是个加尔文主义者,但他并不要求我们也非要接受加尔文主义)。他没有在讲道中强插什么理论神学,但是在他的释经式讲道中,我就得了安慰。


3、精心准备的讲道很牧养人

我很感恩蜜桔教会的牧师和长老都有受过很完备的神学装备。他们也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在准备讲道上。牧师大概会花几天的时间来准备一篇讲道,长老因为带职,他一个月准备一篇讲道。

牧师说:讲道是教会最主要的牧养的方式,因为信道是从听道来的(罗马书10:17)。

我们原来教会并没有牧师,我过去也不以为意,因为我过去持有一个观点:就算是牧师,也有区分“有没有教导恩赐的”。而且那时候暗搓搓地觉得,如果去了一个每周都是牧师讲道的教会,那万一遇见了一个没有教导恩赐的牧师,那岂不是每周都要听得很辛苦。

可现在回头看,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牧师本身就是因为神给他“教导的恩赐”所以才出来做牧师的嘛!

对了,蜜桔教会除了上午牧师长老的讲道以外,下午还有一场其他弟兄的短讲。短讲大概15-20分钟,是由有讲道恩赐的弟兄轮流来准备并讲道的。我常常惊讶于教会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有讲道恩赐的弟兄!这样的短讲既给教会的会众提供了额外的牧养,又让这些弟兄有机会操练讲道,为将来的善工作准备。


4、在会堂里听讲道的体验

因为特别爱听牧师和长老的讲道,所以我开始听他们过去的一些讲道录音。我发现在教会里听讲道,和在家里听录音,完全是两种体验。

因为在蜜桔教会里听讲道之前,会有诗歌敬拜和祷告,人会预备自己的心。随后在讲道之后,还会有回应诗歌,让感动回荡在心里。有好多次,我唱回应诗歌的时候都会从心底感恩然后笑出来。但是在家里听录音,就没有这个过程。

此外,在加入教会的时候,牧师还给了我们一本小册子:《竖起你的耳朵来!(实用听道指南)》。这本小册子非常实用,里面甚至还有一段“怎样听糟糕的讲道”。

我也注意到,蜜桔教会的弟兄姐妹真的是在操练这本小册子,因为在每次讲道后,很多人会上前去和讲道的牧师长老讲几句——他们并不是有问题要提问要挑战,他们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收获告诉牧师长老,以此鼓励他们。

杨先生和我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也有很大的改变。我们从原来喜欢在主日无聊的时候看看手机,到最近几个月,我们完全不看了,我偶尔还会记记笔记——因为讲道的那些话实在是太经典了,觉得不记下就很可惜。并没有人强迫我们说:“听道不能看手机”,我完全是被讲道本身所吸引。

因为每次的信息都很明白,所以我们也开始会在每周的生活中默想和操练那些听过的道。有一位原来教会的姐妹来我们这里做客,那天刚好是杨先生在门口接待,她很惊讶于杨先生的变化:“啊,他看起来热情开朗多了!”
  

最后,也想借这篇文章,鼓励那些和我过去一样不爱听讲道的弟兄姐妹。

请允许我引用《竖起你的耳朵来!(实用听道指南)》里的一段话: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讲道的目的是把我们塑造成一群像基督的人。我们应该成为“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路8:15),这里“结实”就是指有基督性情的果实。当保罗鼓励提摩太在讲道中要坚忍(提后4:1-5),他提醒说圣经的目的和益处就是“教导”(我们应该相信什么),“督责”(我们不该信什么),“归正”(什么是我们不该做的),“教导人学义”(我们应该做什么)。讲道则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提后3:16)。

TOP

https://mp.weixin.qq.com/s/hGZCPji57-nSxvsApAQLgQ
杨太太 | 我们全家可能都是ADD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在《与“启动困难”拖延症斗争的这一年》一文里,提到了儿子可能患有ADD,我带他去看病的事。

ADD/ADHD,中文学名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本文以下简称ADD。在我现在的认知里,它实际上并不是一种病,也谈不上什么障碍,而是因为大脑结构不同,人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特质。

ADD的人大概的表现各有不同,但是逃不出的范围大概是以下:
做作业特别磨蹭;
上课会走神;
情绪易激动;
做事易冲动;
好奇心很强;
做事容易有始无终;
拖延症;
路盲或者分不清左右;
……

ADD的另外一个称呼叫“多动症”,但实际上,这个称呼并不准确。ADD的人未必多动,还有很多安静型的ADD。

据说人群中有15%的人都是ADD/ADHD,而且这类孩子大部分读书都不太好——但我觉得,也很可能是因为读书不好,所以他们的ADD就被发现了。事实上,人群中还有很多隐藏的ADD,高智商的ADD……

比如我们一家人。
  



最早是怎么知道儿子可能是ADD的呢。

我在教会有一位很要好的姐妹,她的儿子是ADD。她和我交流的时候常常说起她儿子的种种症状,比如朗读的时候会自己加字、跳字,比如“君子报仇十九年不晚”。

但她的描述让我很困惑,因为我们全家人都是这样啊。如果她儿子是ADD,那我儿子更加是ADD了。她录给我看她儿子读书的视频,我说我们全家读书都这样啊。她和我说ADD的种种表现,我还是觉得我们全家都这样啊,这有什么稀奇?

这种交流很容易引起误会:
因为在我的认知里,我觉得她对她儿子的行为过于敏感了,她儿子根本就没有病。
但她可能就会觉得,我儿子根本不是ADD,所以我也不理解她当一个ADD的母亲的感受。

当时我就和她开玩笑,我说不如疫情结束,我带我儿子也去医院看看,如果我儿子也是这个ADD,那她就多听我几句。反之,如果我儿子不是ADD,那我以后就再也不评价她儿子的事情,因为我不懂嘛,没感受嘛!

她当时就被我气笑了。她说和我赌30个西瓜。

——嗯。结果她输了。30个西瓜的债她到现在还没还清呢。




在得知了儿子有ADD以后,我倒重视了起来。正好这位姐妹也是研究ADD多年,所以她给我推荐了很多书,还有推荐了一位ADHD圈著名专家,我后来还自己去问诊(见《与“启动困难”拖延症斗争的这一年》一文)。



在搞完这么一大圈以后,我自己也俨然已经成为ADD的专家了。甚至有个姐妹和我说,她觉得我比她花钱听课的专家还要厉害,她觉得我讲得比那个专家要好。

不要妄自菲薄,我觉得她讲得很可能是真的。因为她的那个专家是孩子有ADD所以才潜心研究,而我呢,自己就是ADD,还嫁了个ADD老公,生了三个ADD孩子……

对了,当我告诉我爹妈,关于ADD的症状,我爹妈也是一脸困惑:“所有人不都这样嘛?”——嗯……我高度怀疑我爹妈很可能也是ADD。




有好些人问我,你到底是不是ADD?你到底有没有去确诊过?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已经不太重要了。

好比说,如果一个人身高2米,他就不需要再探究他自己是不是“巨人症”的问题了。因为就算是,就算不是,他都长到2米了,这个现实都不能改变了。所以他更需要面对的是:

身高2米对他的真实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他处对象可能有点困难,就算他自己不介意,对象可能还是有点介意。他可能会被很多活动所排斥,比如跳芭蕾,跳体操可能就不合适了——但他也会有适合的体育项目,比如打篮球,打排球,可能都不错。

他平时的生活可能也会有很多不方便(主要是在别人看来不方便),比如他的衣服要定做,进出车门都要低头,逛商场尤其要小心自动扶梯撞头,从小学习都会坐最后一排,别人可能还会给他起一些诸如“长脚”、“竹竿”之类的绰号……

ADD也是这样。

当我发现我确实和一些人不太一样的时候,我就无所谓是不是要冠上一顶“ADD”的帽子在自己的头上了。我更关心的是,既然我有一些区别于其他人的特质,那这些“特质”本身,对我的人生到底会产生什么真实的影响,以及我要如何与这些特质共存。

因为这就是我啊!这些特质在别人看来,或好,或坏,可这就是我啊!




后来我陆陆续续接触了很多ADD孩子的父母,我发现我自己是很幸运的,因为我爸爸妈妈对我是很接纳的。大部分ADD孩子的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完全接纳他们的孩子。

我觉得我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这件事:

好比是,ADD的孩子没有腿。他们的父母让他们跑,他们跑不起来,因为他们没有腿。他们的父母很着急,所以就拽着他们跑,可是拽着他们,他们也跑不起来。父母就很生气很心塞……

但是上帝没有给ADD孩子腿,却给了他们一双翅膀。遗憾的是,大部分ADD的父母不明白他们孩子是有翅膀的,他们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前进”的。更加要命的是,很多ADD孩子的父母,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的一对翅膀,所以他们也无法想象靠着除了腿以外的其他前进方式。

所以ADD的父母要教孩子的,不是让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固有逻辑,靠着腿来走路;而是需要用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翅膀来飞翔。

ADD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是有困难的。我自己小时候也是各种上课狂分心。我自己的经验是,我会分心,是因为课程的难度并不适合我。或是太难了,或是太简单了(所以我自己在教我孩子的时候,尤其注意“课程难度是否与孩子的知识体系匹配”这个问题)。但是学校教育就是这样,没有办法调节的……

但是如果父母愿意花耐心,来一点点弥补ADD孩子的那些因为课堂模式的弊端,而产生的“知识缺失”,ADD的孩子是可以正常读书的。而且客观来讲,读个博士可能有点费劲,但是读个硕士还是没啥问题的(捂脸)……

另外,因为ADD的孩子的“前进模式”与寻常人不同,所以ADD的孩子尤其需要“建立信心”。简单来说,当他们发现,用他们独特的方法,也能搞定事情,周而复始,他们就会越来越有自信,也越来越能够把自己的潜质给挖掘出来。所以父母尤其需要来“构建”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或者其他事情上建立“信心”,这对他们的人生是大有裨益的(再次感慨,普通人不也是这样么……)。
  



实际的例子我来举几个。

例子一

我小时候特别不擅长朗读,看课本读书基本一定会读错。在主日轮到我读经的时候,我真是要竖起十二分的精神,还要提前练一练。除此之外,我读书还会跳字,跳过来跳过去。我还记得小时候把“幽雅旅馆”读成“幽默旅馆”,让我妈妈捧腹大笑——不是因为我不认识字,就是单纯地读错了……

但那又怎样。

可能是因为ADD是靠着“想象力”在读书,我读书的速度特别快,可能别人读一本的时候,我已经把三四本书都读完了。我很容易就能从一页纸中找到我需要看的关键词句,然后就记下了。对于一些特别难啃艰深的书,我会反复读几遍,也就七七八八差不多了。所以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困扰,反而我还觉得“读书快”是上帝对我的一种祝福。

后来我做了刑事律师,这个优势就越发明显了,毕竟我们刑事案子的案卷是这样的:

(其实我暗暗觉得,律师里也有很多ADD……)



例子二

我和我老公,工作中还是比较严谨的。

但一到放松的时候,就很容易出各种状况。我们年初一起去石垣岛旅游的时候,两个人居然同时忘记带信用卡。虽然我们已经把住宿费提前付掉了,但因为我们身边只有一点点现金,也完全不够饭钱。石垣岛不是一个电子支付很发达的地方,除了全家超市以外,我们都找不到什么地方可以用支付宝,所以开始几天我们都在吃全家的便当。

但那又怎样。

我们整个旅行都非常开心!我们一直在祷告,也一直在找可以用支付宝的地方。感谢神,我们居然找到了一个旅行社,可以用支付宝,我们在那个旅行社,定了晚上出海看星星的活动,定了去其他小岛的活动,定了浮潜看珊瑚礁。

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家接受支付宝的吃石垣牛的料理店,全家在那里大快朵颐,恶狠狠地吃了一顿。



整个旅行我们都在自黑和自嘲中度过,每个听到我们故事的当地人都哈哈大笑。我们也遇见了很多好心人。

——看!存着多一点幽默,ADD的生活就并不比其他人更灰暗啊!


例子三

ADD的人很容易分心,无法多任务多线程工作。

上海话俗称:“做人一根筋”——说的就是ADD了。

我的单线程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们在家看电影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听我老公说话,评论。如果我老公要和我说话,我需要把电影暂停,才能听到他在讲什么。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时候,因为不能暂停,所以我们是完全不讲话的……

但是这种单线程,实际上对我的人生还挺有帮助的。

因为HOLD(把控)不住很多事,所以我会给人生做减法,专注在某些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我感觉这样的人生反而更容易成功不是嘛?(哈哈哈)

而且ADD的人虽然容易分心,但是他们专心起来又特别专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不知疲惫(废寝忘食也是ADD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我可以连续写作N个小时也不觉得时间飞逝):

缺点是,ADD的人特别容易上瘾,我也曾经打游戏成瘾。
优点是,当这种兴趣的指向是正向的,是对生活有益的事情的时候,ADD的人其实是可以做得比普通人更好的。

哦,对了,有很多证据证实,下面这位总统很可能也是一个ADD。



例子四

ADD的人有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解的。

比如ADD的人时间观念很差……

但应对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我觉得出门要1.5小时,我就预备提前3小时出门。然后我出门前不知不觉磨磨蹭蹭磨掉了1小时,但最后我还提前了半小时到,显得我还挺有时间观念的……

有的ADD是路盲,比如我……

原来在伦敦读书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和导航。London Map是一本书,真的是要了我的老命了……每次从教会或者饭店回家,我都是需要别人护送的那一个。结果有一天有一个姐妹和我说:“好羡慕你路盲,我也想让人家送我回家,可是我不是路盲……”——那瞬间还自觉路盲挺好。现在路盲就更不是问题了,手机导航,车载导航,都能解决……感恩科技的发展。

ADD的人容易健忘……

所以我有一本随身的小本子,把各种重要的事情都记下来。而且日事日清,周事周清。实际上比很多光用脑子记事的人要有效率多了……



(这本小本子是上海律协发的,每年给我们律师人手一本,特别适合ADD,所以再一次,我真的怀疑很多律师都是ADD……啊哈哈哈哈)

总之,ADD完全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弥补不足的。

(事实上,不论是不是ADD,每个人不都是这样的嘛!做人不就是扬长避短嘛!)




讲一讲,我是怎么对我的ADD的孩子的。

其实也很简单:当你真的接纳孩子,看他什么都很可爱的时候,你就没有什么困惑了。

很多父母指望着ADD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好”,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对。实际上ADD不太可能“变好”,所谓的“变好”,只是大家在长大以后,慢慢学习怎么和自己的特质相处,所以和周围人展现出来的差异性就越来越小了。

但是“如何学习与自己的特质相处”,却是父母可以从小来教导孩子的。

我觉得对孩子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转换成我爹妈从小对我的说教就是:“你只要努力了,哪怕考试不及格,我们都不会怪你。”

——实际上我爹妈知行合一,他们真的是这样的。我还记得我概率论不及格,我妈妈说:“这真不怪你,概率论真的太难了……”然后她无法强忍住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情,噗嗤一下笑出来:“你当时的脑子是怎么想的,怎么会去选概率论的?哈哈哈哈哈。”

很多爹妈和我反映,担心他们的ADD孩子将来“不能有好人生”。哎呀呀,要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句老古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觉得这句话很可能就是古代智者送给古代ADD父母的。哈哈哈哈哈。




帮助孩子摸索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是ADD父母需要努力的地方。

这有时候很有挑战,但是当你真的找到了合适的办法,就会觉得很有意思——ADD毕竟不是弱智,教得好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这说起来可以说很多很多了,我在这里仅仅举两个例子。

1、Checklist

我帮助孩子使用checklist(清单本),学习自己列待办事宜,列每日计划,因为这是对我自己很有帮助的办法——是我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工作方法。

孩子放学回到家,我问孩子:“今天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孩子答:“弹钢琴。”我纠正:“不对,第一件事情是要列一个计划。”

很多人对这个清单本有一个误会。觉得列了清单也没什么用,因为列了清单也做不完。实际上,我教孩子列清单,更注重的环节,是建立一个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每天能做多少事。而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检查清单,告诉他们,在清单中的哪件事,他们可能低估了工作量。

——因为ADD对任务多少很容易没有概念,从而给自己布置一大堆事,然后做不完,又很颓废和自卑,甚至长此以往,因为什么都做不成,就得了双向情感障碍。

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列清单的练习中,就大概知道自己每天可以做多少事,他们列的计划会越来越靠谱。等到这个时候,再去帮助孩子养成把自己列出来的计划“日清”的习惯也不迟。

2、Scrapbook


我儿子也是那种各种磨蹭,各种懒散,一做作业就各种横躺,我完全可以想象叫他背单词的时候他会露出的那种表情……因此我从来都没有让他背过单词,知子如我,这件事我连提也没有向他提过(哈哈哈)。

但我发现他对图像记忆很深刻。所以就利用了他的这个特质,我给他做了一本独一无二的Scrapbook(剪贴簿)。




这些是他平时练习里面不认识的图片,我一一剪下来,标好,贴好。这个方法对我儿子非常奏效(而且我还意外发现,这个事情对我自己本身也很减压)……

对了,这里要说一句,很多书上说,可以给ADD的孩子一样小玩意,让他们上课玩,这样会帮助他们不分心。我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如果你给ADD孩子一样小玩意,他的“表现”会好一点,因为他专注于玩手上的那样小玩意,就不会做出更“出格”的举动——可是,这种小玩意对于他上课专心,其实没有什么正向的作用。


我也在此劝各位ADD孩子的父母一句:不要指望着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BIU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对待ADD孩子,没有什么速效的办法。

包括药物也是,药物也不是吃了就解决所有问题了。不管孩子吃不吃药,最后还是要回到那些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帮助孩子建立一些规则、技巧,使他愉快地与他的特质共存。”(药物问题比较复杂,我也不是专家,本文就不展开了。)

其实吧,恕我直言,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也是上帝派这些孩子,来医治他们父母里面的某些症状也说不定。





其实,很多ADD的父母,因为对孩子的不接纳,对孩子真的造成了很多伤害……

但有意思的事情是,ADD是一个很不记仇的群体——不管他们的父母再怎么不接纳他们,孩子们基本都能够以善待恶。

细细想来,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画面:

一群说自己是“正常人”的父母,竟然无法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亲生孩子。

反而是那群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孩子,用他们真实善良的生命,努力拥抱着这个对他们极不友好的世界。


林姐妹的读后感

作为那位欠了三十个西瓜的姐妹,看了文章表示很感慨。

文末所说讽刺的画面,其实一直在我家上演。虽然看了很多书,研究了很多文章,学习接纳的功课却没有停止过。而且上帝先赐给了我一个超级专注的女儿,以至于在发现弟弟有各种ADD症状的时候,我的接纳尤为困难,因为我一直以为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专注的,受教的。

记得弟弟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家的阿姨经常跟我说,很少见我这么有耐心和温柔的妈妈。阿姨是见证我们生活最真实的一面的人。但生了弟弟以后,我估计阿姨会觉得我是个超级暴躁的妈妈。如果没有生老二,我大概这辈子也会自以为是个擅长教育,循循善诱的妈妈吧。弟弟的到来让我意识到,别说是教育孩子,我自己根本都还没有认识自己。有些罪,只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暴露出来,人在神面前,有什么可夸的呢。

和ADD孩子一起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满满挫败感是日常的状态。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得不学习放下掌控,学习交托仰望神。正好今天主日信息里听到,但以理为着耶路撒冷七十年的荒凉祷告。他显然不是要借着祷告缩短荒凉的年数,只是为着这样让人难熬的处境向神倾心吐意,因为离了这位神,除了面对荒凉也没什么盼望了。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与自己的特质相处,其实也是这样的。

因着对神的信心和盼望,知道神造每个生命有美好的旨意,不因人的标准而改变,也超越人的智慧。因着有一个ADD的孩子,我认识到自己的有限,也因此常常有机会鼓励到有一样问题的家庭,这本来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比起做一个可以开教育讲座的完美妈妈,这个世界应该更需要可以对别人处境感同身受,用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挣扎鼓励和安慰其他家庭的妈妈。


阅读 1.1万
赞101
在看87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espresso
4
Ms杨,看完你的文章我的心一下收紧了。我家女儿,从乐高老师,到钢琴老师,再到英语老师,反馈的一点都是说我女儿爱发神,上着上着课,就发神了,我查了一些关键词,却没找到结果。今天看到你的文章,我真的很担心我女儿,请问到哪里可以去确认。并且孩子马上进入小学,我不知道会不会给她带来更多的困扰?
作者
16
......我觉得你会有很多困扰,她本人应该还好

金魚花火
3
你儿子是ADD,其实不需要你用自己的例子去说明。这就好比症状严重程度一样,轻重不同。有的人是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有的不会。我相信真正的有ADD孩子的家庭应该是无法理解你的这种解释的。你也无法理解他们的痛苦。
作者
12
我觉得你说得看起来是对的,但是实际上,不能接纳的孩子的父母,不论症状轻重,都不能接纳的(而且你又凭什么把我和我孩子归为“症状很轻”的那种呢……)。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全家都是add还挺幸运的,我们谁也不嫌弃谁。

ying
11
我好像也是,我读书很快,可是一直跳字,每次小组读经,我都喜欢跳字或者改字,但是每次意思几乎不变,也没有太多人提醒我,也有可能我很大了,纠正无意义。但说实话,我这个人没觉得这个事情对我工作生活有太多的影响。我也硕士毕业了,所以家长们可能不需要太紧张吧!
作者
7
其实你仔细回想,或许也会发现一些其他奇特之处。但是就像你说的,找到了自洽之法之后,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也希望你的留言也能给那些焦虑的父母以安慰吧。

yipei
10
很难专心,拖延症,路盲。。。作者写的这些症状我都有,并深受其扰,所以严重怀疑自己也是ADD。这个特质可能并不严重影响学习(我已经博士毕业了),却影响我们完成一些自主安排时间的工作。我现在算是自由职业者,每天进入工作都要花很长时间跟自己的情绪作斗争,也有很多工作因为拖延错过了。正在祷告能找到自洽的方法。
作者
8
对,你说到点子上了。真的就是这样。

Melissa Xiang
10
但以理为着耶路撒冷七十年的荒凉祷告。他显然不是要借着祷告缩短荒凉的年数,只是为着这样让人难熬的处境向神倾心吐意,因为离了这位神,除了面对荒凉也没什么盼望了。
这段话很得安慰!

Joanne Dai
8
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吗???
作者
9
哈哈哈哈。以我对你的了解,你确实可能是ADD。你细细想想,你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也不是不肯下功夫努力的人,但是小时候学术成绩居然很一般,现在想起来,这不是很奇怪吗??但是,这完全不影响你现在奇思妙想,自己创业,艰苦奋斗,开了个独角兽公司,对不对?所以是不是ADD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脸猫
6
难道我也是ADD?
”满满挫败感是日常的状态。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不得不学习放下掌控,学习交托仰望神。"

要是没有这每天的挫败感,我也不会去努力寻找神。

片刻宁静
6
儿子可能是add儿童,今年九月份四年级,小学这三年,老师不停得向我投诉他,在学校也是天天被批评被挖苦,我也一度不接纳孩子打骂孩子,上学期结束时老师暴怒的投诉电话点醒了我,再一味的迎合学校“改造”孩子也无济于事,既达不到要求、也无法让老师学校满意。谢谢杨太太的这篇文章,很受安慰。

吴晓岚
6
孩子好像是ADD,从没想过自己也是,看到这篇,发现自己才是妥妥的ADD!

力里
4
自打去了上一家公司,才发现自己是个ADD。希望每个学习困难的孩子,都能有帮助。
我自己的感受,严重的学习困难(ADHD 阿斯伯格 发育迟缓 读写障碍)可以多途径找方法提升。
地球上的星星里面的主角小男孩,我个人感觉他是典型的ADHD和读写障碍。

Gump
4
刚吼完娃就看到这篇文章了。这些道理都懂,跟神关系好的时候也深以为然,可跟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就原形毕露。这真是病,得治。恰如文中所言,神把孩子给我们,也是要治好我们生命里的毛病。求主医治孩子受到的伤害,也医治父母的顽疾。

Jane
4
君子报仇,十九年不晚。我孩子可能是,小时候经常武松打鼠,大熊座写成大能座,改的时候又改成了太熊座但是也没多大关系,现在一样也很优秀。孩子小的时候我也焦虑过,也大吼过,相信上帝一切都有安排,上帝会保守我们的孩子

十v一
4
要不是这篇文章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多动症!虽然我挨了很多揍,但是痛苦的童年和少年使我认识了神,能够渡过幸福的中年和晚年,并且给我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张爱萍律师
3
很多症状都符合,好像也改变不了,我听课精神不集中三十多年了,路痴三十多年了
作者
2
握爪。但是不影响我们做律师对不对......

Meng Ke
3
好了现在我觉得自己除了一根筋、强迫症、拖延症、路盲症之外,又加了一个ADD。
叫外卖后接到外卖员电话:请问您在A座东厅还是西厅?我傻了,回答说:东?西?我也不知道哎,我分不清东西南北。外卖员哇哇大叫:不会吧!然后绝望的挂了电话。
曾把盐水鸭的招牌看成了“跳水鸭”还心里想:这个店名起的好有新意哦……
唯一骄傲的是可以一目三十行。初中时借同学的书看,呼啦呼啦的很快翻完,同学根本不信我看完了,最后翻出书中内容考我,我都答上来了,吓死人家....
算了都这把年纪了,这些病也不打算治了,继续随身携带吧……
作者
2
其实其他就只是add附送的而已。但是就像你说的,其实也没啥。
Meng Ke

ADD真是大方、买一送多啊……
其他的都能凑合应付,但是注意力很难集中这点,真是要了命了……
明明是单线程大脑、不能一心二三四用 偏偏还很难集中注意力,真是完美的矛盾啊……
人家是心头如小鹿乱撞一般,ADD是脑子里N只小鹿乱撞....比进水恐怖多了……
三分钟热度这个词,对于ADD来说时间长了点,可能也就专注三秒钟....但 却又很容易陷入上瘾的事情,another 完美的矛盾...
通通无解...
fine....
真想高歌悲鸣一曲It is well

蓓蓓
2
哎哟杨太太,你这篇文真的及时呢,我觉得我也是ADD类型,我很容易走神,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路盲倒是不会但是偶尔会记不住路,不过还是想问问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注意力不容易走神
作者
3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我的办法就是重要的事情多预留一点时间,走神了就回神继续干。不重要的事情就尽量不做了,比如看电视综艺这些,我就直接放弃了。

丰巢-patti谢
3
路盲,分不清左右,喜欢跳字,磨蹭,记忆力更差,但是对于一些特别的东西我又几乎是过目不忘,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ADD,也从来没有觉得都是这样的。因为好像大家都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只是自己脑子比较笨而已
作者
2
所以实际上你笨嘛?
丰巢-patti谢
2
应该是不笨的。只是自信心容易受打击。
作者
2
是啊。所以发现自己或者孩子的特质,就可以扬长避短,接纳他们,也帮助他们自我接纳,建立信心。

SherryNi雪映†
3
看完感觉自己和老公都是ADD(会不会所有人都会这个反应呢???)
读书时好像表现得不太明显,但是工作后越来越像

TOP

https://mp.weixin.qq.com/s/hWtaVjZQN-Psm__mKmFnzQ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二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蜜桔观察日记第二篇
蜜桔教会的诗歌



第一次去蜜桔教会的时候,我感觉蜜桔教会的诗歌很古典。当时听到了一首《怎能如此》,内心感动得不得了,——这首赞美诗现在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赞美诗。
蜜桔-怎能如此.mp3
来自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00:0003:40
但是我感动归感动,当时却没有开口唱——可能是习惯使然,也可能是怕自己唱不好。直到上教会成员课的时候,牧师发了一张纸给我,我才发现,我找的种种理由都不是理由,实际上自己过去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导。




这张纸非常有蜜桔特色,所以我就完整摘录了:

教会的诗歌敬拜原则

我们相信以下原则为大部分福音派教会所认信持守

限定性原则:我们必须按照神所设立教导的方式来敬拜他,其中包括教会的诗歌敬拜部分。
以真理敬拜:教会中所唱的诗歌必须在教义上纯正,基于圣经的真理。
以真情感敬拜:教会中的诗歌敬拜必须以真情感来敬拜神。
在真理中以真情感敬拜:敬拜中情感上的感动应该以真理为基础。不是出于真理的感动是空洞且无价值的。
唱诗原则:神的子民务要自己开口歌唱,而不只是听其他肢体歌唱。
会众同唱原则:神的子民务要同声歌唱,并且要彼此对唱。

蜜桔教会诗歌敬拜的价值观

以下原则并非所有教会都有一致看法。并且以下观点是蜜桔教会更为看重强调的内容。

传统圣诗:我们唱传统圣诗。我们看重教会两千年丰富的传统,我们也期待信徒了解这样的传统,并且与此传统相连。
现代诗歌:我们也唱现代诗歌。我们也看重圣灵在当今世代的恩赐,我们期待信徒了解优秀的现代诗歌,并且为此感恩。
广度:我们会在同一堂主日崇拜中既唱传统圣诗,也唱现代诗歌。我们看重为了别人的益处而暂时把自己的喜好放置一边,我们也期待信徒通过唱自己不那么喜欢、但其他人喜欢的诗歌来造就彼此。
歌声的优先性:我们将“能听到彼此歌唱”放到首位。我们期待会众的歌声是诗歌敬拜时主导的声音,我们期待的是乐器成为歌唱时的支持、鼓励和促进,而不是盖过或替代歌唱本身。
鼓励使用恩赐:我们看重使用神所赐的音乐在教会中敬拜神。因此,我们期待教会的成员使用神所给的恩赐,包括声音与乐器伴奏,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善用神的恩赐使得我们的圣乐事工趋向卓越,以此来敬拜至高神。




这张纸当时让我感动的点有几点:

1、第一次看到这张纸的时候,我向牧师提问:“什么是限定性原则?”牧师和我解释,大概就是说,有一些事情是有一些限定性的规则和次序的。我还记得他当时和我举的例子:“比如,敬拜的时候我们唱歌,但是我们不会做俯卧撑。”

他当时说了一句经文: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
——哥林多前书14:40

我后来在蜜桔看到的各种,几乎都有经文支持,比如蜜桔有牧师有长老,而不会只有一位,“因为在圣经里长老总是复数出现的。”

2、和蜜桔的其他教导相似,它很清楚地区分了什么是“大部分福音派教会所认信持守”和“并非所有教会都有一致看法”的部分。这样既可以避免“其他教会和我们不一样,就对其他教会的做法嗤之以鼻”,也可以不偏到另外一个极端“不管敬拜怎么样,反正都是一个样”的那种随意性里。

3、我第一次知道了,哦,原来我是应该要自己开口歌唱,而不只是听其他肢体歌唱的——这对我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新的律法”,反而是让我知道怎样行是合宜的,也是对我很有益处的——我觉得这就是教导的重要性。(有一些原来教会的弟兄姐妹过来做客,我发现他们也和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一样,听歌的时候虽然觉得好听,但是就不张口。)
  



因为知道了蜜桔教会的价值观是将“能听到彼此歌唱”放到首位,我后来在敬拜的时候就有努力歌唱——原来不唱不要紧,结果习惯开口一唱了以后呀,居然越唱越开心,越唱越喜欢。

蜜桔的诗歌敬拜让我感动的地方:

1、蜜桔教会的选歌

蜜桔教会几乎所有的选歌,歌词都是指向上帝并耶稣为我钉十字架的。大部分都是耶稣怎样,主怎样,上帝怎样——而不是“我”怎样。

蜜桔的诗歌本里有很多歌曲,是选了17世纪,18世纪的一些古典诗歌,同时,还有列明作词作曲者。有时候想到200多年前的圣徒,也是和我们同唱这一首歌,心里也会觉得很感动。

今天早晨,我们家庭敬拜的时候,我有教孩子们唱诗歌本里的《更加与主接近》。我告诉他们这首歌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船上的那个乐队放弃自己的求生,而在安静演奏的歌曲。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也会想到将来我们在天国也会与他们再见。



2、孩子与我们一同唱诗

我们原来教会,小孩子一去到教会,就钻进了儿主的房间——他们在那里会学一些“儿童敬拜诗歌”。但是在蜜桔,孩子们会和我们一起唱诗,直到牧师开始讲道,他们才去到主日学的房间。

刚开始,我很担心,孩子会不会坐不住?吵到我们也就罢了,吵到其他人敬拜多不好!但是牧师告诉我们,没关系的,他还教导会众,就是要学习在敬拜的时候可能会有小孩子的哭闹声。

然而,实际参加敬拜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坐得住。甚至连两岁多的老三,只要唱诗了,她就很安静——啊,音乐真是有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安排至少带来加了几个好处:
一是,孩子们和我们同唱诗歌,我们在周一到周六家庭敬拜的时候,就有很多歌曲可以选。

二是,蜜桔儿主的老师的任务真的减轻了很多!在原来教会,儿主的老师要把控这么多孩子一整个上午,真的是太辛苦了(现在想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蜜桔,儿主老师实际的教学时间就是一个多小时——而且也不耽误儿主老师自己敬拜。

我偷偷列了一张我最爱的歌单:
怎能如此
羔羊已得胜
哈利路亚,因十架
唯有基督
注目羔羊
不能朽,不能见,独一的真神
十架大能
……

我惊喜地发现,我们家庭的喜欢的歌曲竟然如此雷同,这些歌不但我喜欢,我老公也喜欢,孩子们也喜欢!可以这么说,到了蜜桔没多久,我们全家对诗歌的偏好就完全地“蜜桔化”了。

3、精心安排的诗歌敬拜

蜜桔有一位敬拜执事,专门来负责敬拜的相关事宜。到了蜜桔一段时间以后,我感受到了很多诗歌敬拜中的精心安排——这种对敬拜的敬畏的态度,使会众在整个敬拜中都更能有与神同在的感受。

在《蜜桔观察日记﹒第一篇》一文里,我也提到了,蜜桔讲道前会有很多诗歌来预备大家的心,随后在讲道后会有回应诗歌。因为回应诗歌的内容总是切合讲道,所以每次唱回应诗歌的时候我都特别感动。再随后,领主餐的时候也有主餐诗歌。

蜜桔教会对待诗歌敬拜的态度就很认真。除了会提前把歌曲录给大家让大家熟悉,每周敬拜执事还会组一个组,主日当天负责主持、祷告、司琴、带唱、念圣经的弟兄姐妹都会在一起讨论这一次的很多细节,甚至小到一些诗歌的细腻的处理,大家也会讨论。

对了,我还特别感动于投影的歌词中会有一些很贴心的小标记。这些小标记告诉你在这里声音会拖沓,在那里声音会上扬——哪怕是第一次听这首歌,也很容易就跟着一起唱。


阅读 2714
赞42
在看21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Ava
4
你去的这个教会跟我现在所在的教会在真理上和敬拜方式上简直一模一样 我们教会是reformed baptist church
作者
5
确实我们也是呀。

艾桃
3
很感恩能够看到杨太太的这篇文章,反思自己,很多时候都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敬拜神,而不是神想要的方式。祷告的时候我也习惯默声祷告,听到别人将自己的祷告说出来,自己却几乎没这么做过,以后也要试着改变。
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杨太太,如何平衡信仰和法律工作之间的关系呢?因为自己也将成为一名律师。
作者
5
推荐两本书:《律师的天职——信仰与法律工作》,《执业伦理与美国法律的新生》。

徐婧Melody
4
看了两集蜜桔观察,感恩杨太太找到可以委身的教会,也很感恩自己一直是在类似蜜桔这样的教会被牧养

冰灵
1
请问杨太太的文章都是前一段时间写的,然后集中在这段时间发出来吗?由于我自己也写公众号,也喜欢写东西,但是发长篇朋友圈和根据文章做笔记和留言就很容易,而写那种有主题有框架有头有尾的整篇文章就特别困难,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就感觉脱了一层皮,好痛苦,很难集中论述一件事情或一个观点,却又想法丰富,总是写很多想到哪就写到哪的碎碎念。

接上一篇关于ADD的文章,我想文字输出很多而没有头绪,也是一种注意力不集中的体现吧。
作者
2
不是啊……我就是昨天晚上写的两篇......

Thea
2
被种草这首歌

LH490

去年杨太太换教会的时候我也正考虑换教会。后来因为新的服事没有换成。看了两期蜜桔观察,发现跟我们教会很像。感谢主。整体的感受真像一个肢体说的——觉得自己目前的教会有各种小问题,一旦离开发现别的教会居然有诸如主日不讲道等跟真理相关的好多问题。

TOP

https://mp.weixin.qq.com/s/rI9Uj6L45X0Qj7ARRELR5g
杨太太 | 刑事律师何时作无罪辩护?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估计不少读者朋友看着这个问题会觉得很奇怪:

“刑事律师难道不是在无罪的时候,作无罪辩护吗?难不成还等被告人有罪的时候作无罪辩护?”

先上答案:

当我觉得被告人有罪的时候,我不会给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但当我觉得被告人无罪的时候,我也未必会给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我知道很多人心里对刑事律师最大的一个疑问是:

“刑事辩护律师为有罪的人辩护,会不会良心有亏?”

答:不会。

我们律师和公检法一起,也是“法律共同体”,没什么需要良心有亏的。

具体的理由我另开一篇吧。因为如果要讲明白,就要讲到到底怎么算是坏人?怎么算是有罪的人?我们国家的律师制度大概是怎样?和港剧的差别在哪里?辩护律师的工作是什么?辩护律师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或许读者朋友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先放一放,说不定你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也能被解答个大半了。




接下来说一说:

为什么“当我觉得被告人有罪的时候,我不会给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有两个原因,同等重要。

理由一:从执业伦理来说,我不愿意为了点律师费,就公然在法庭上说一个与自己良心有亏的观点。

我有时候在新闻里看到一些知名的案子,有律师高调宣布为某被告人代理,然后高调宣布他认为当事人是无罪的。这种做法,除了增加律师的名气,对案件本身毫无帮助,可以说,这样的律师是在吃人血馒头,我固然没他们出名,也对这样的做法嗤之以鼻。(本来这里下面还有两段,但根据杨先生的建议,我就删掉了,嗯。)

理由二:对我的当事人而言,若我认为他们有罪,还为他们作无罪辩护,这对他们也有害无益。

1、骗不了我的故事,同样骗不了法官

我自己第一次见当事人,会见时间都会很长,因为我要听一听被告人自己讲的这个故事。

有的被告人第一面就会和我说实话,有的被告人则不会——

有一个盗窃的案子,被告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和我说,他是和同伴一起约了去偷东西,但是实际上真的到了那里,他并没有进去那个房子。我问他:“那为什么房间里有你的鞋印?”他说:“因为我和同伴在进房间前换了鞋。我笑了:“可是房间里也有你同伴的鞋印啊。”他瞬间就无语了……

你看,你编一个故事,连你的律师都骗不了,真的还不如说实话。编这种故事到法庭上说,那就是上海话说的“作死”,有害无益。

有人担心,会不会刑事律师“教”被告人说一个故事,这样他不就圆了么?且不论这个“教故事”的难度,比如上面这个案子,他二人结伴去盗窃,房间里采集到两个人的脚印,窗口还有撬痕和指纹——你不是去盗窃,难道是过去做钟点工的?

还有啊,刑法三百零六条辩护人伪证罪了解一下好吗?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教被告人讲个假故事的结果,就是被告人还没出来,律师自己进去了。

在上面这种案子中,反而是认罪,把真实的故事说出来,更能打动人。真实的悔罪带着一种力量,是能够打动法官的心的。这个当事人实际上是一个孝子,他在法庭上和他妈妈相视而泣的那一刻,观者谁不动容呢?


2、认罪认罚能够让当事人早点出来

我以为,我们刑事辩护律师工作的KPI就两条:
被告人无罪。
或是被告人早点出来。

刑事律师接到案子的时候就会考虑清楚,这个案子的策略是1还是2。大部分时候无罪是想都不要想的,那我们的目标,通常就是让当事人早点出来。

先说一个负面的例子:

之前见过非刑事专业的律师,在庭审中反复纠缠对量刑意义不大的问题(这种问题我们通常会带过,并突出其他那些对量刑有实质性影响的问题),最后反而使他的当事人坦白被当庭撤销,看得我们几个专业做刑事的瞠目结舌。

刑事辩护不是这样玩的:你是认罪的,为什么要纠缠这种无用的细节?他这样的锱铢必较,在民商事案件中或许有用,但在刑事案件中,实际上对他的当事人起到了反面效果,他的当事人的缓刑很可能就没有了——就像是给病人用了最好的药,但是药不对症,也是枉然。

再说一个真实的丢卒保帅的例子:

我最近办了一个案子,当事人真的有点冤。他在一个诈骗案中是从犯,实际上,如果不是他之前昏头昏脑做的几份对他非常不利的笔录,光从证据和行为来看,很可能根本都够不上犯罪,因为他主观上其实也不知道主犯实际从事犯罪行为。

案子到了检察院以后,检察官觉得这个案子SO EASY,直接去看守所和他签认罪认罚协议,建议量刑有期徒刑三到五年。他在看守所的值班法律援助律师的指导下,也就把这个协议签下来了。但是回头想想,总觉得事情不对劲,想想自己要关五年,实在是太冤了。恰有同监室的人放出去,他就托人给家里带话:“想要请个律师”。

家属委托了我,我去会见听他讲了故事,又阅了卷,发现他的案子还是有一些棘手:

如果作无罪辩护,以我的经验,成功率基本为零(这里靠的就是专业律师的判断了)。但是如果按照检察官的思路,判三到五年对他来说,确实也太冤了。所以我们打算以无罪辩护作为抓手,来和检察官谈认罪认罚,或者和法官来谈缓刑。

我们仔细看了案子,包里揣了本十几页的无罪的书面律师意见,和检察官来谈了。检察官倒也很爽快,听了我们几个观点,她就明白我们的意思了。于是,我们那十几页的纸的委屈就还是留在包里,想要和搞清楚的事实就继续吞在肚子里。

最后,检察官重新拟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建议量刑一年半(也心细如尘地给当事人重新做了笔录,把我们提的漏洞统统补上)。经过法庭庭审,法院实际判刑九个月。当事人判了就出来了。

这个案子糊涂吗?我觉得还是一笔糊涂账。但有什么好说清的呢?当事人在里面,事情说清楚是其次,早点出来才最重要。这案子如果作无罪辩护,成功率不谈,当事人实打实起码关两年(这点后面还会详谈)。

  


然后谈一谈,

为什么“当我觉得被告人无罪的时候,我也未必会给被告人作无罪辩护”?

答:因为无罪辩护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还是以上面那个诈骗案为例吧。

如果检察官坚持她原来的意见,要给当事人量刑三到五年,那我肯定是会作无罪辩护的。

但这样下去,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来推演一下。

1、被告人丢了坦白情节,判得更重了

首先,法庭会认为被告人会翻供。不管你之前在侦查阶段是出于什么理由作的笔录,反正公安没打你,是你自己说的。如此,你在法庭上一翻供,你的“坦白情节”就没了。

本来检察官建议量刑三到五年,因为你没有坦白情节,很可能她的量刑建议就会变成“四到六年”。对当事人来说,这种做法与赌博无异。

是的,你没有看错,做无罪辩护,不但可能不会无罪,大概率的结果,是法院把你判得更重了。

2、无罪辩护的案子时间和金钱成本太高

其次,无罪辩护的案子,控方,辩方,法院都非常重视。非常重视的结果,就是会拖很长时间。

检察官已知辩方要作无罪辩护了,在审查起诉阶段就会考虑,公安的证据是否充足,如果公安证据不充足,她肯定会要求公安补充证据。这补充证据最多两次,一来一去,案子就可以延长5个月。

随后,法院对无罪辩护的案子肯定要适用普通程序,普通程序大概要多久呢,这是一个谜。很多法学院的同学们以为刑事案件的普通程序就3个月,实际上我办到现在普通程序能在3个月里就判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法院延长审限的技巧可以写一本书:本院延长,中院延长,高院延长,最高院延长的我也亲历过;还可以让检察院补侦,每次一补,审限就重新起算了;加上现在疫情,法院还可以中止审理,择日恢复……以我的经验,上面这个案子如果作无罪辩护,一审可能需要的时间在9-12个月之间。

然后,一审判了,你可能不满意啊,你还得上诉。上诉有两种,一种是特别快,那多数是庭也不开就维持原判了。但如果上诉法院开庭,还觉得律师说得言之有理,那就慢了……我估计他这个案子二审也要在6-9个月之间。

还有,我还没说完,万一,二审法院判一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那一审二审又要重新来一次……就算时间不谈,律师费也要付啊,这对当事人家庭也是不小的负担……

如此综合一算,只要认罪认罚在2年以下,签认罪认罚协议都是划算的。这就是为什么检察官提议一年半,我就签了。

(上述时间绝对不是我的猜想,我现在在办一个案子,因同案犯作无罪辩护,当事人从2018年关到现在,一审法院就开了一庭,第二庭还不知道啥时候开呢……)

3、无罪辩护的成功率太低

最后,我们国家的法庭上的无罪辩护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我个人也办过不少无罪的案子,但基本都是在公安和检察院阶段就不起诉了——检察院也觉得到法院和你掰不清楚没意思,不如就作个“存疑不起诉”了。

法院阶段的无罪案子……我只办过二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这也是万里挑一的案子了。还有案子,是检察官想一想,就自己撤回起诉了,法院也不会真给你个无罪判决(这里面其实还混杂着一个国家赔偿的问题)。总之,真的当庭判无罪的,我从业那么多年,还真没遇见过。

因为上述种种现实原因,无罪辩护在实际的法庭中,就是一个用来“为认罪认罚讨价还价”的砝码,以及“劝说法庭判缓刑”的把手。

做刑事律师无奈啊!




最后讲一讲,

为什么“有的案子,确实不能认罪”。

前面说了那么多,感觉无罪辩护好像是荆棘之道。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很多经济类案件,我都会劝当事人,如果法院说,只要认罪认罚就能缓刑,你就认。有的法院还会加一句,要把律师也解聘。——那也没问题。只要我的当事人能出去,我都能接受。

人在里面什么都做不成,有什么事情出去再说。我们在法庭上义正言辞,说得公诉人哑口无言,无非也就是为了庭后满脸堆笑和法庭偷偷说一句:“其实只要有缓刑,我们也愿意劝说当事人认罪认罚的。”

但至少有两种案件,我不建议认罪认罚。

1、当事人自己坚决不认罪且能自圆其说

如果当事人自己做好了长时间蹲看守所的准备,做好了无罪辩护可能会判得更重的准备,他就是有满肚子的委屈,坚持要作无罪辩护,我作为辩护人,我内心也确认他说的是真的,那有什么理由拒绝为他作无罪辩护呢?

什么人会这样?有一些传统犯罪案件,强奸、杀人,贩毒……这你叫人家明明没做过的被告人怎么认罪?认罪了,且不说刑罚太重无法接受,等到刑满释放,头上就顶了一顶“杀人犯”、“强奸犯”、“毒贩子”的帽子,他们自己能忍,家人孩子也不能忍啊。

2、信仰类的案件

我最近办了一个案子。当事人是一个70多岁的传道人。公安用了很多方式(考虑本号的影响,我已经非常给大家面子了),就是为了让他承认他信的是“邪教”。好巧不巧,之前关了他大半年以后也没给取保,在聘请律师一周后,法院给他取保了。

在这个案子里,我特别感动的点在于,他虽然到最后真的已经迷迷糊糊了,但仍然坚持说:他信的就是耶稣。不管别人怎么信,他就是信这本圣经。

——办案的同志实在是不了解基督徒,他们也不想想,这种案子,你让这个老传道认罪,岂不是就是让他“不认主耶稣”吗?你让他一个过几年就要去见主面的人怎么把这罪认下来呢?

所以这个案子,肯定是无罪辩护做到底的。

TOP

https://mp.weixin.qq.com/s/M5LVRoqIR9Tg-1WQDwyyTw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三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蜜桔观察日记第三篇
蜜桔教会的教牧公祷

蜜桔教会在诗歌敬拜之后,会有教牧公祷。教牧公祷,就是牧师和长老公开的祷告。

讲真,第一次去蜜桔的时候,我对这部分没有什么体会。我每次听冗长的祷告,基本都会走神。

我还记得在原来教会,因为分组聚会,没有牧师,长老也不是每周都来。所以主日敬拜的时候,这部分祷告的环节,就是有感动的弟兄姐妹轮流祷告,并没有长老带领。大家祷告的内容大概就是赞美,认罪,愿自己更亲近神。

我常常会希望这部分可以短一点,甚至有时候会因为其他人的祷告太长感觉自己听不下去(这当然是我自己的生命的问题)。

所以我第一次到蜜桔的时候,对教牧公祷毫无期待,实际上我也并没有听出这个教牧公祷有什么不同的道道。相反,那一次我的关注点完全歪了,我偷偷给杨先生发消息:

“这个教会的人颜值都好高!牧师也好帅!我第一次看见头发不多的人还长得这么帅的!”


玩笑归玩笑,大概去了几个月以后,我才听出教牧公祷的道道。

PART I

通常,牧师会先为教会里有特别重大事项发生的弟兄姐妹祷告。

有弟兄家的孩子罕见病发作,有姐妹马上要做手术,有姐妹马上要生孩子,等等。

我也曾经上过这个特别事项的名单。当时并没有想到过牧师会为我祷告,因为觉得和人家的事情比起来,我的事情也不过是微小。但听到牧师为我祷告的时候,我心里特别感动。


PART II

然后,牧师会为执政掌权者祷告,他每次都会点名祷告。

这个部分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要为哪个执政掌权者祷告。

前几个礼拜,上海台风天刚过,酷暑降临,牧师为全上海的交警祷告。他祷告的大概意思是说,因为上海忽然很热,求神可以保守那些在酷暑中工作的交警,因为他们是很不容易的。然后,他的话锋一转,他说,希望交警看到人们虽然知道交通规则,但仍然会故意去违背,愿他们在此中间就看到人心的堕落,也因此认识福音。

啊,我完全没走神,我被那个祷告感动到了。


PART III

接着,牧师会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基督徒祷告。

我印象中,他有为一些非洲国家的基督徒祷告,有为一些在回教盛行地区的基督徒祷告,有为一些在战争中的国家的基督徒祷告,等等。有时候听他讲一个国家的名字,第一反应会是:“哦,这个是地方在哪里?”然后在他的描述中,默默为自己的无知而惭愧。

长老有一次在闲聊中说起,他说将来我们去到天国,遇见非洲某个小国的基督徒,听他们分享他们在世上吃过的苦,我们就可以和他们说:“我们也曾在祷告中共同记念你们。”大家一定彼此都很得安慰。

我觉得这部分的祷告的美好之处就在这里,它让我们虽然身处地上,却盼望那永恒里更美好的家乡,盼望与各国的圣徒一同重聚的时候。


PART IV

随后,牧师会为弟兄教会点名祷告。

这些弟兄教会并不都是浸信会。也有很多独立教会,在建制中的教会,和长老会。

我在原来教会应该也是有听到过类似的祷告,在一些全中国都知道的教会受逼迫的时候,我们也曾为他们祷告过。但大部分时候,大家的祷告是没有这部分内容的。我过去的感受就好像,我们自己也在一艘自身难保的小船上,怎么可能再多去管其他教会的事情呢?

但现在听牧师的祷告,才有真正体会到其他教会的需要。有的教会的牧师生病,有的教会的牧师暂时无法上岗,有的教会在艰难的建制中等等。


PART V

最后,牧师会为我们自己教会的弟兄姐妹祷告。

这部分的祷告内容其实不长。有时候是牧师对我们的一些美好的祝福和愿望(因为认罪祷告在教牧公祷之前的部分已经由其他弟兄做过了)。有时候这部分内容也让我挺感动的,它让我想起一节经文:

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
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
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
——希伯来书 13:17

差不多就这样结束了。


这个教牧公祷对我产生的影响还是挺深的。

最最明显,就是我从这些祷告中,真真实实地明白了一句话: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
也要顾别人的事。
——腓立比书 2:4

我过去也有为弟兄姐妹祷告啦,但是这个最多只占了我自己祷告的10-20%的内容。因为我实在是有太多的事情要为自己祷告了。大部分时候是人家真的有很紧要的事,就像教牧公祷里PART I的部分,那我就祷告一下,其余的时候,很多时候我连想都没有想到过要为弟兄姐妹祷告。

来到蜜桔以后,我开始为其他弟兄姐妹祷告,甚至还有为其他弟兄姐妹禁食祷告,这在过去都是难以想象的。我想,教牧公祷给我设立了一个很好的祷告范本,其他弟兄姐妹也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就改变了。

我们现在会在家庭敬拜的祷告环节,为蜜桔教会的成员轮流祷告,孩子们也一起在这个过程里,倾听并了解教会的其他弟兄姐妹的需要。我愿他们也能够从小建立不单为自己祷告,也为其他人祷告的习惯。


记一个有意思的片段。

有一次,前一天我们在为一个儿主老师祷告,她还单身。孩子们都认识她,他们惊讶地大叫:“什么?水果老师还没有男朋友吗?”我说,对的,你们可以为她祷告。

后一天,我们为另外一个单身弟兄祷告,也求神给他预备合适的伴侣。老大和老二忽然相视一笑,老二问:“妈妈,这个叔叔是单身,水果老师也是单身,为什么他们不结婚呢?”

我也笑了,你们还当是童话故事呀,不是两个单身的就非要凑在一起的。大家都笑成了一团。


牧师的读后感

教牧公祷里的“教牧”的意思是Pastoral,教牧公祷就是有教牧性的、牧养性的祷告。所以你的理解是对的,公祷内容也是造就会众。

TOP

https://mp.weixin.qq.com/s/OTt9An6wq39wcBx8JEiq2A
杨太太 | 何必纠结先生改变不改变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前几天整理公号目录的时候,发现我在2015年曾经写过一篇《先生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改变?》,现在看起来这篇文章虽然有点啰嗦,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是我现在在挣扎的。



如果顺着那个文章的思路往下写,那今天这篇文章就该是“五年里杨先生真的有好大改变”。



但我细细想了一下,我觉得我现在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和五年前有很多不同。









先记一件小事。



上几个礼拜,我们事务所带家属一起去嵊泗团建。之前各种开庭,我忙到前一天晚上才打包收拾行李。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嵊泗,别人告诉我是一个在海边的岛,我以为是像夏威夷这样的,于是我穿了一双沙滩鞋就上路了。



谁料,嵊泗虽然是个岛,但是景点居然全是山……我们团队老大嘲笑我:“谁会穿沙滩鞋来旅游?”咳,不是你们告诉我这里是海边嘛!







我脑海中的嵊泗是上面这样的,然而实际上的景点是下面这样的。







老三还不到三岁,她的腿力劲也不行,全程就趴在杨先生的肩上。在那个悬崖峭壁的高高低低的楼梯上,杨先生顶着40多度的大太阳,就抱着她走了两公里路。按照我们团队老大的说法:“你们杨先生抱着这个孩子就像抱着一个热水袋。”——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我原本步行能力近似零,穿了沙滩鞋以后,再上上下下爬山,一个人都走得气喘吁吁,看着他我也很想帮忙。然而提了几次帮他抱一会,他都拒绝了我。



整个团建,他把我们都照顾得很好。老三旅游比较兴奋,早上5点多就起床了,杨先生也起来陪她出去晃晃。到了9点多我下楼吃早饭的时候,连民宿老板娘都对他赞不绝口。团建有跟船出海的活动,我有点怕晕,他就陪着两个大孩子去打渔;晚上打牌,我牌技不行,他就陪着大佬们斗了几盘地主。



整个团建对于我来说,基本就是吃吃喝喝加疗养,对于杨先生来说,大概就是一个吃苦夏令营。









2020这一年,我尤其感受到了杨先生对我的接纳。我不想做案子的时候,他鼓励我,休息休息对我是很好的,不想做就不要做。有时候忽然冒出来很多案子的时候,他又默默把家里很多家务都承揽,好让我安安心心地加班。



我身体好的时候,我说要运动,哪怕只有一两天,他也不会对我冷嘲热讽,相反还会秀一下他自己的肚子安慰我一下。我身体不好的时候,早上会赖床,他从来不会催我起床,每一天上午都是他起来去给孩子们穿衣服。



与之相对的,他每天每天晚上还是在打游戏;他还是不愿意参加我们的家庭敬拜;他还是很少陪孩子学习;他还是对工作晋升没追求;他还是不喜欢用高压锅炖肉;对了,他还很讨厌去看牙医,任由牙齿一颗颗烂掉也不肯去。



但这些细节问题,在他强大的“接纳”的榜样面前,好像都不再是问题了。









我知道有很多鸡汤文,一直都在教妻子怎么“驯服”丈夫,甚至是一些主内的文章,换了个词,换了个包装,其本质也是指望着丈夫要改变。——但如果要丈夫改变了我才能高兴,那我又何谈自己在基督里有自由?



我在杨先生的接纳里,看到了自己很多时候并不是做得样样可以夸口;也是因着这种反思,越发体会到了神对我的接纳。受他影响,也开始学习“完全的接纳”——就是不管他好的,坏的,这就是他。



学习接纳先生,这件事本身,就挺让我挺得释放的。



原来我特别讨厌在我复习考试的时候,看着杨先生在那里打游戏,这让我觉得我好惨——为啥只有我要考试,为啥你不能上进——但现在我们各人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要看书,我就看书;他想要打游戏,我觉得也挺好的。



今天我很郑重地向杨先生表达,本人不再限制他打游戏的时间了。



对我来说,这也下了好大一个决心(可不是!见《这是一篇关于接纳丈夫的重修课作业》一文)。



我觉得这没什么可以自夸的。是有一点点原因是出于我微弱的信心,但还有一方面或许是因为我们到了蜜桔教会以后,这里有很多弟兄很关心杨先生,我觉得我们家的处境,和过去也发生了很大的不同。



自从到了蜜桔以后,在不经意间,杨先生有很多改变,他也开始读经,也常常带我们祷告——细细想来,他的变化还挺大的。









我现在常常会感慨,上帝创造每个人都这样独特,比如我们一家人,杨先生,我,三个孩子,脾气性格都各有不同(或也是最近因为《我们全家可能都是ADD》一文,对此特别感慨。)。



——为什么你要改变我,我又要改变你,为什么我们不能就活出我们自己的样子,彼此接纳呢?



就好像我盯着孩子,想他们能够多认字的时候,总觉得他们愚钝难教,但等不在意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居然自己可以念书了。



——既然相信上帝对他有美好的计划,我又何必纠结他会不会变,何时会变呢?



以上,写在2020年七夕,也纪念我们结婚十一年。





杨先生的读后感



我觉得接纳对方首先是要从接纳自己开始,但是接纳自己并不是要放纵自己,相反,在包容自己的时候,要分辨从神而来的恩典,还有自己的软弱。



我发现,当我还在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的时候,实际上我还是不接纳自己的。因为自己的软弱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反之,从我的经验来说,当我可以接纳自己的软弱的时候,我也就能接纳和理解别人的软弱了。



因为知道胜过软弱对人来说就是很难的——改变自己的软弱都是要靠神的,更何况是改变别人的软弱呢。其实大家最后都是要靠神的。

TOP

https://mp.weixin.qq.com/s/EZvMn3-wVjrCMWfypJ5-sg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蜜桔教会的儿童服侍






蜜桔的人不算多,但孩子非常多。教会里二宝几乎是标配,三宝也不止我家,除此还有一个四宝妈。

可能是因为孩子多,也可能是因为教会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蜜桔的儿童服侍(儿童看护+儿主)是我迄今为止,从中国到外国,见过最好的。没有之一。

用英文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kids friendly的教会(意思就是教会的环境对带孩子的家庭非常友好)。




我知道在有的教会,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服侍规划,如果一个妈妈生孩子,可能会有一两年无法规律参加主日。在很多教会里,主日敬拜的房间不适合小婴儿长时间呆着,也没有专门的弟兄姐妹对学步期至托班年龄儿童进行看护。如果父母家里没有老人帮忙,想参加主日还真是有点困难。

场地也是另外一个问题。在上海这样的寸土寸金的城市,很多教会舍不得规划大面积的房间给儿童服侍。也愿借着这篇文章,表达一下有孩家庭的心声,希望教会的预算和服侍可以身边的弟兄姐妹开始。——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中间可能涉及了教会的内部交流,服侍结构,经济预算等等,在此不表。




但蜜桔对各个年龄的妈妈和孩子都非常友好。

在蜜桔的主堂旁边,有一间小房间,是专门的母婴室。这个房间的玻璃是单向玻璃,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却可以看到外面。房间里有沙发、尿布台、洗手台等等。小宝宝的妈妈可以在这间房间里,一边喂奶,一边听讲道。

对于1-2岁的孩子,蜜桔有一个面积感人的房间,是作为儿童看护的房间。在房间里有玩具有书籍,更重要的是,每周有4-5个成员会担任儿童看护。而且这间房间的地垫,是主日前后都会清理加消毒,要擦好几遍的。

幼儿园的孩子就去小班,小学的孩子就去大班。大班和小班,每周各有2个老师上课,老师的备课之认真,令人叹服。我在家长群里,每周课后还会收到当日的上课内容和课堂报告。

初中以上的孩子就从大班毕业了,蜜桔会建议他们直接去听讲道。因为蜜桔的讲道非常浅显易懂,初中的孩子应该是可以听得明白的。对了,刚刚过去的这周就办了蜜桔教会第一场儿主毕业典礼!两位在儿主长大的姐姐毕业了~!(撒花一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例如蜜桔还专门找空气质量检测过来测了一下房间里的甲醛浓度等等,一切都合格了以后,才让孩子进去。每个房间都有空气净化器。除了滑滑梯、学步车这些玩具,儿童洗手台、儿童小马桶这些设施,甚至还有专门的儿童行军床,可供孩子睡午觉。




我们家之前因为想要换教会,所以也暗暗和神祷告。我希望新的教会要具备如下几点:
信仰纯正,且说得清楚自己信的是什么。
从家里过去车程30分钟内可到。
有成熟的儿主。

当我第一次到蜜桔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儿童设施已经不能用成熟,而是要用完美来形容了。但随后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因为我发现,儿主老师,加儿童看护,每周要有8-9个弟兄姐妹啊!这还不算参与打扫卫生的!——因为蜜桔教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教会,所以蜜桔教会到底有多少人在参与这些服侍?而且这些服侍又是如何井井有条地运行着?

我知道在有的教会,儿主老师的排班有一段时间像抽壮丁一样的困难。儿主老师是一个很容易被透支的群体——不知道蜜桔的弟兄姐妹会不会也有这样的问题呢?




带着这些问题,经过这大半年的观察,我的报告如下:

1、设立专项的执事

蜜桔有设儿主执事,也有儿童看护执事。在蜜桔,长老负责教导,执事则负责教会事务性的事宜。牧师教导我们,长老和执事都是教会的圣职,也没有高下之分(关于执事和长老,希望有机会可以另开一篇)。

这两位执事都是有智慧的姐妹,但和其他执事一样,并不是八面玲珑型的那种。这两项服侍能够井井有条,主要还是她们真的招募了很多弟兄姐妹参与服侍。

儿童看护需要弟兄姐妹最多,有多于1/3的成员都参与了这项服侍;而儿主执事对老师的培养很有讲究,但她同时又招了很多助教老师,助教老师并不需要很多培训,也不需要备课,只需要负责孩子的纪律即可。

2、豪华的儿童看护

蜜桔的儿童看护面对的是1-2岁的孩子。生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父母平时几乎无法脱手,我很感恩儿童看护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一周真的有半天时间,可以安息下来,好好听讲道。

蜜桔教会觉得,儿童看护不需要特别的经验。把孩子的安全看好就好。但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要付代价。我有几次去瞥了一眼,发现儿童看护里,大人和孩子的看护比例基本在1:1-1:2左右。


因为不能指望1-2岁的孩子把这间房间弄得很干净,所以这间房间每周都需要打扫。蜜桔教会打扫卫生的工作是全教会成员轮流的。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轮流打扫。一年轮到我们自己家大概4-5次。我们也参与打扫了几次。令我感动而又震惊的是,这项工作居然有很清楚的内容和指引。细节到抹布放在哪里,要怎么消毒,都有很具体的指引。

3、合适的服侍安排

在《蜜桔观察日记﹒第二篇》里提到过,我们原来教会是一到教会,孩子就冲进儿主房间,导致孩子和大人分开敬拜,儿主老师要带一整个上午,非常辛苦。但是在蜜桔,因为诗歌敬拜是孩子和大人一起的,所以儿主老师真正上课的时间,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使老师的课程很精炼,也使孩子的注意力相对集中。

可能是因为每个岗位的设置都不会过于辛苦,所以在蜜桔教会,服侍完全没有抽壮丁的感觉。反而执事们会很小心安排大家的服侍,避免让大家透支。

有姐妹担心我这篇文章会不会滋长其他一些教会里面爸爸妈妈的“消费心态”,大家是不是会看自己教会的儿童服侍越加不顺眼——但我觉得,有消费心态的教会,消费心态在教会里一定是比比皆是的。因为这中间有很多教会的牧养问题以及所导致的弟兄姐妹的生命问题,也不要单单让儿主来背黑锅。

我和杨先生在蜜桔并没有参加任何和儿童有关的服侍,但在蜜桔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真的觉得参与服侍好像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这个月,主动提出了参与教会的服侍。可以选择的岗位有很多,也受到了大家的鼓励。最终经过祷告和反复考(jiu)量(jie),我们有分别报名加入设备组和敬拜组的服侍(关于这部分或许也可以另开一篇)。

4、注重信仰教育的父母

我知道在很多教会,父母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教导孩子认识神。儿主对于这些教会的父母来说,就像是系在孩子脖子上的一根救命稻草。孩子一周受到60小时的无神论的冲击,就指望着主日上午的1-2小时的儿主来修复了——在这样的教会,可想而知儿主老师的教学压力是该有多大。

蜜桔教会提倡家庭敬拜,父母非常注重信仰教育(之后也会另开一篇——话说写一篇文章怎么莫名其妙就欠了三篇了)。

这就使得:

父母明白,教导孩子认识神,主要是自己的责任。
——我知道有不少父母指望着孩子一个周日上午的儿主课程可以抵消每周60小时的“没有神的课程”的影响,老实说这确实不太现实。

蜜桔的孩子对圣经的熟悉程度,也是令人感动的。
——有时候看老师的课后报告,看到孩子们对一些并不算很常见的圣经故事细节也能够讲述,心里也觉得很欣慰。

5、孩子在大堂也没事

之前有一位其他教会的姐妹分享说,觉得在教会无法带孩子一起查经或是听讲道。因为大家都不带孩子,如果让孩子和大人坐在一起,自己内心也会觉得很别扭。

但是在蜜桔,因为牧师教导大家,就是要习惯和孩子们在一起敬拜。所以虽然诗歌敬拜的时候难免就会吵吵闹闹,但习惯了以后,反而很有家的感觉;在牧师讲道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孩子抱在手里听讲道,偶尔发出声响,父母也不会如临大敌。

我们老三很喜欢蜜桔教会。每个礼拜天一听说今天是要去教会,她就非常高兴:“我喜欢去教会。”

有一次,刚好轮到杨先生在上面读经,老三抱在我手里,坐在下面看着他,发了一会儿呆以后,她疑惑地问我:“这个人是爸爸吗?”大家都忍俊不禁。


桢姐妹的读后感

作为儿主执事,我的感想是,从外面看到的我们主日学确实很好,但这其实是教会牧养和弟兄姐妹的生命一道的结果。

我们借鉴了很多的经验,也恰好有一些本来就是一些教育行业的弟兄姐妹在。我们弟兄姐妹的生命也在成长,从教会架构和组织上真的不错,教学计划和内容长老也定的很好……

不过,我昨天看了一些文章,我还是觉得在神看来我们要是在使用的是我们的忠心那是最重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有亏欠的,所以还是要保持警醒……


王姐妹的读后感

作为参与看护服侍的姐妹,看完儿主的那篇观察,我也想说说一些参与看护服侍的感想。

我原本严重恐育,看到小孩子就手足无措,一点都没有爱,哪怕是对自己家的外甥外甥女,相处起来也觉得不自然。报名参与看护服侍,主要因为想挑战自己爱的荒芜,培养自己对小朋友的爱心。

这两年下来,我的恐育症被逐渐治愈了,对小朋友的爱也日益增加了。回想了一下,一个原因在于小朋友的外表上往往都有父母的样子,我忍不住就要感叹神的创造这么奇妙;第二个原因,是看到原本调皮的小朋友在父母的智慧教养下行为和品格上的改变,比如更懂礼貌了、更顺服老师了、更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我很被此触动。

虽然我们都是罪人,但孩子依然像一块璞玉,可以被雕琢,被引导走义路,教养孩童,是与神同工的金子般的工作。参与看护服侍,感恩可以帮助父母们在主日安静地听道,我也更感恩自己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被造就。现在我也开始参与做儿主小班的助教了,感觉这条操练自己、打怪通关的路也往上升了一级。


桃姐妹的读后感

关于执事

作为蜜桔的儿童看护执事,我真的在这个服侍上完全体会没有任何经验能力能依靠,唯有靠神的怜悯和弟兄姐妹的帮助。

比如,当初装修儿童看护房间的时候,都是大家出谋划策把设备配齐的;看护房有专用的消毒液和抹布,还在热心而有经验的弟兄姐妹提醒之下装了防撞条/窗户安全锁/摄像头,前几周因为地垫总是擦不干净还特地把地垫拆了洗…分享这些不是想说我们设施有多齐全,而是觉得为弟兄姐妹的细心和爱心而感恩。

另外还有姐妹翻译了一个《看护需知》作为服侍的入门手册。(杨太太注:第一次看到这个需知的时候,非常感动。附一图让大家感受。)




第一次来的时候确实觉得面积感人,现在孩子多了竟然也只是觉得刚好够用…只能说神的供应是不会闲置的。

虽然杨太太有很多称赞,而且最近确实新来了好多有娃的家庭。我只能说感谢神,但同时最近也一直在警醒:不要让儿主和儿童看护这些对家庭很友好的服侍会渐渐作为一个''特色''来吸引家庭人士。因为这些不过是大家践行教会之约的结果。

关于看护

好像也就略多于1/3的成员参与看护。看护是众多服饰中相对不需要技巧但是尤其需要细心和爱心(还有体力!)的服侍,所以《看护指南》和大家平时看护后的交流反馈就比较重要。但我还是感到比较亏欠的一点是,有的孩子依旧是非常黏着妈妈,因此有时候看护也无法完全帮到孩子''消磁''而让父母专心听道。

我一直都还是挺期待看护结束后大人和家长可以引导小孩子把玩乱的玩具放回篮子和柜子里。虽然保洁的弟兄姐妹也能做好清洁工作,但是这样的操练可以避免隐秘的''消费者心态'',也是践行彼此相爱。但是,实际上看护的弟兄姐妹真的很有爱心,每次都会把玩具整理好才离开。

服侍安排

我们每周有5个看护的弟兄姐妹,但是是分上下半场的(成主期间2名看护,讲道期间3名看护)。所以让服侍的人不至于劳累一整个上午,也不至于同时让这么多弟兄姐妹忙于服侍而无法听讲道。

看护的安排,我的原则是每三个月只会安排两次,一次上半场一次下半场。所以人手够多是每个人不至于太劳累的前提,而大家注意到教会的需求则是基础。我们蛮多看护是单身/没有孩子的弟兄姐妹,也有很多之前是“孩怕患者”(包括我)。所以没有很多人是有经验的,但是大家是愿意回应需求的。所以排班的时候也会注意搭配有经验和不太有经验的人一起服侍,在服侍过程中也是很好的学习。

看护不只是看着大家玩以防打架,而是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游戏/故事书中,和他们建立关系(哪怕他们还不会说话)。有的时候会抢玩具的时刻,那也不要回避这个很好的管教时机。更有经验的弟兄姐妹还会组织大家一起玩游戏/听故事,还能顺利实现1v5,本人超级敬佩。

TOP

https://mp.weixin.qq.com/s/PWSMp8a4xv0qMjSp8W9Eng
杨太太 | 聊聊我们家的家庭敬拜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约书亚记24:15







这篇文章里说的家庭敬拜,就是家人每天花一段时间聚在一起,唱诗、读经、祷告。



(不信主的朋友请先别走,你可以直接拉到第五段,或许你也能从这些基督徒的日常生活的信仰实践中得到一些启发。)



有一说一,家庭敬拜这件事,确实是我转会到蜜桔教会以后,经过牧师和长老的教导,才在家里实践起来的。(关于蜜桔教会,可以参考这个专辑:《蜜桔观察日记》)



我原来一听“家庭敬拜”这个词,感觉是那种属灵得不得了的事情,好像只有牧师长老家里才会搞。像我们家里,杨先生属灵生命一般,我生命也好不到哪里去的这种,带三个孩子一起“家庭敬拜”这种事情,以前是想也没想过。



所以,从有这个遥远的火星概念,到接受了很多相关的教导,到听了身边弟兄姐妹很多可行可靠的见证,到感觉自己家里也可以试试,到真的在家里试试……也花了半年时间。



最后还赶上了疫情那一波大家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的特殊情况,家庭敬拜才算是真正有了雏形。



感谢神。









最初我邀请杨先生来带领家庭敬拜,他十动然拒(十分动容然而拒绝了我),搞得我很被动也很生气。



生气是因为,你不是家里的头嘛,带领家庭敬拜就是一家之主的重要工作之一好吗,我觉得我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他就是不肯。



那时候咬牙切齿,恨不得牧师长老都来好好管管他,但后来有个弟兄安慰我,他说若是杨先生勉强带领家庭敬拜,可能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也只是虚伪的法利赛人式的信仰——倒不如就由我来带家庭敬拜。



我想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而且关键是,杨先生虽然是个好脾气,但是固执起来很要命。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十头牛也是拖不动的。









牧师和我说,家庭敬拜很简单的,唱诗、读经、祷告。我咬咬牙,也就开始了。



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以及杨先生的不配合,最初的家庭敬拜,只有我和老大和老二。对了,还有一个老大的同学,远程连线参加。



说起这个同学,也是很有意思。他从小是个皮大王,他爸妈都不信主,我女儿和其他几个同学,给他传的福音,他就信了。信了以后,他和他妈妈说:“我想要看圣经。”他妈妈向我求助,我就送了他一本。随后,他又和他妈妈说:“基督徒主日要去礼拜的,我也要去教会。”他妈妈又来向我求助。我被他单纯的信心给震惊了,难以想象这是一个8岁孩子说的话。



疫情期间因为也没有线下聚会,所以疫情期间,我们家庭敬拜的时候我就也一起在线上带上了他。









唱诗



最初也遇见了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一开始唱诗,我们发现我们会唱的共同的诗歌很少。所以我们每个礼拜会反复唱一首歌。但是即便这样,对我那个不识字的老二儿子来说,这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过好在诗歌的副歌部分往往很雷同,所以他一起摇头晃脑地加入副歌的部分,我也感到十分高兴。





对了,最近因为我预备加入司琴的服侍(之后另写一篇细谈),我在练习司琴的曲目,就也尝试在敬拜中加入了钢琴伴奏。但因为暂时还做不到“看着简谱编左手伴奏,同时还能唱歌词”的一心三用。所以今天我们在唱《注目羔羊》的时候,我也邀请杨先生加入,带孩子们一起唱歌。今天最后出现了十分搞笑的场景:弹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忘记我弹到哪里了;以及我因为不唱歌,越弹越快弹得飞快,杨先生几乎都要唱断气了……





感受就是,家庭敬拜,不需要什么伴奏,其实简单清唱就很好……



读经



在读经的部分,我尝试了好几种以后,最终决定还是亲自带孩子们查完了一整卷的马太福音。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有点痛苦,因为福音书中间有一些部分对我们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来说真的不好懂。但是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们能够大概知道耶稣的一生是怎样的,也不会错过许多精彩的细节——这些细节也是曾经感动过我自己的细节。



但是查完了马太福音以后,我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不能再继续这样折磨我自己了……可以等他们大一点以后再作尝试。所以最近这段时间,我现在在找新的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圣经材料,之后也想试试《童心归主》……





(之前也尝试了一段时间的要理问答,感慨一下浸信会的儿童要理问答真的对儿童很友好)



现在暂时,我们每天就读几节比较简单易懂的圣经箴言。



比如今天,我们读的是这一节:



你不要嫉妒恶人,

也不要起意与他们相处;

因为,他们的心图谋强暴,

他们的口谈论奸恶。

——箴言 24:1-2



我顺便和孩子们科普了一下以后或许会有人诱惑他们去抽烟,去拗分(哦,这是个多么具有年代感的上海话词语),甚至去吸毒。他们应该怎么办。



祷告



在无数次为我们自己的需求祷告了以后,受牧师教牧公祷的影响,我也开始尝试每天为教会里的一位成员,或者是一家子来祷告(见《蜜桔观察日记﹒教牧公祷》一文)。



我们教会有一个家庭,老大是我儿子的好朋友,老二是一个“蝴蝶宝贝”。这是一种罕见病,那个孩子好像蝴蝶翅膀那么脆弱,浑身上下都是伤。父母料理起来也是非常吃力。所以每天到了祷告环节,我儿子总是想着要为他们一家祷告——这让我十分感动。



但我们还是一家家轮流着来祷告。今天,我们为教会里的一位弟兄和他的未婚妻祷告,他们都是我们教会的成员。这位弟兄有全职服侍的决心,我们也求神兼顾他们的信心,也给他们充足的供应。









除了上面的三元素,我在家庭敬拜中还加了一些符合我家孩子具体情况的内容。



谈心



和孩子们的谈心,换成高大上的说法就是“德育教育”。



他们平时的一些不顺服,懒惰等等的问题,平时都是随时看到随时指出了,但是因为在事情的档口,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也更看重孩子行为的结果。但是在家庭敬拜的时候,因为我们不慌不忙,我们坐在一起,我就有机会可以再好好听一听他们的想法,也说一说我的观点。



我觉得这个部分有时候简直就像高三老师的鸡血晨会那么神奇——孩子往往会很感动,在随后的一整天,甚至一整个月,在某些点上,都有令人惊奇的表现。



有一段时间,外面盛传孩子的抑郁症的问题。我想,每天和孩子谈谈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或许是能够扼杀抑郁症于萌芽的——什么事情能和爸妈说出来,感觉就好一半了。



有时候孩子提的问题,我也没有办法帮他们解答,比如爸爸为什么最近脾气特别差。我会为他们的爸爸辩护一下,也感谢他们告诉我他们的感受,然后我们也一起把这些疑惑放在祷告里,求神亲自看顾爸爸,也求祂使爸爸信心刚强。



(我觉得和孩子一起祷告也是个实事求是和认真的态度,因为孩子的很多问题我就是解答不了也解决不了,勉强给个答案,只会让孩子觉得“下次不要告诉你了,告诉你了也没有用。”)



品格教育



在他们在某一些问题上有比较突出明显的问题的时候,我会拿出一些主内的品格教育的书,就里面的一些具体的品格,和他们逐一来解释经文,甚至让他们背诵部分。







我想,孩子们好的品格就像是扎根在好的土壤,是能够让孩子们走得长远的基础。



之所以选择这类书,是因为我相信圣经的话语本身就是带着能力的,也愿圣经的话语亲自改变孩子们的生命。



喻道故事



我找了本喻道故事,每天在家庭敬拜中间,给他们穿插讲几个。这些喻道故事非常有趣,在笑声中又能给孩子带来很多思考。









因为知道家庭敬拜可以听故事,由此产生了一个神奇的效果,我儿子每天都会问一句:“妈妈,今天我们什么时候家庭敬拜?”



(顺便说一句,大家千万不要问我是什么书,因为我担心这本书说完没得故事讲了,就搜了一下,发现市面上起码有四五种喻道故事的书,都相当不错)









像上面这样的家庭敬拜大概要花多久时间呢?



我们老大8岁,老二6岁。我也掐了一下时间。大部分时候,敬拜的时间大概在15-30分钟。偶尔几次,我讲得非常煞根,他们两个人已经接近不耐烦的崩溃,也就是40分钟。



——你看,其实家庭敬拜一点也不占什么时间。



相反,倒是家庭敬拜定在每天什么时候举行,这个问题是有点讲究的。



我尝试在中午,在下午,在晚上,我感觉效果都不如在早上好。之前疫情阶段,我们也确实都是放在早上的。但是考虑到开学以后,时间会有很多变化,所以最近我也尝试把这个时间移到晚上晚饭以后。



今天也是第一次,我们晚饭以后,带老三一起参加敬拜。老三在叛逆的两三岁,对什么都不喜欢。为了迁就她,我们就一起坐在地上,才过了一分钟,就听到了奇异的声音,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老三开始大哭,我们才发现是她撒尿在了地上……



虽然第一次尝试有点失败,但是因为最近看了一本名叫《家庭敬拜》的书,我更加下定了决心,还是要让老三适应一起参加我们的家庭敬拜——就像她和她的哥哥姐姐晚上睡在同一间房间里,一切都是这样自然。









对了,还有那位不愿意加入我们家庭敬拜的杨先生。



我有真的邀请他,但是也很尊重他。



我在邀请他的时候,也没有把那本《家庭敬拜》里面,引用司布真的话讲给他听:



“我不相信会有一种真正跟随耶稣、却不在家庭中操练祷告 的人。我们可能没有来自圣经的清晰命令,但我们相信这与福音的特质和精神是一致的,也是圣徒的榜样所称道的。对基督 徒来说,忽视家庭敬拜会是一种很奇怪的不一致。”

——司布真《抑制祷告》

(都市帐幕讲坛第51卷)



也没有和他引用彼得前书的经文,告诉他使徒彼得认为不仅教会长老应该操练家庭敬拜,而且所有基督徒丈夫们都应该这么做:



照样,你们作丈夫的,也要合情合理的与妻子同住。要体谅她比你软弱,要尊敬她,因为她是和你一同承受生命的恩典的。这样,就使你们的祷告不受拦阻。

——彼得前书 3:7 (新译本)



(嗯,杨太太实在是狡猾狡猾滴)



我自己很感动于这本书里所说的,家庭敬拜是我们能够带给孩子美好的家庭回忆,宝贵的家庭传统的最佳途径。



……即使孩子不能明白读经、祷告、唱诗的内容,至少这个孩子开始知道家庭敬拜是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仅如此,孩子长大了也相信家庭敬拜是家里生活的一个正常部分,而且作为一个成人,他们不需要像这样的一本书来教导他们家庭敬拜的优先性和如何去实施。通过教训和忍耐,你将会在家里建立一个可以代代传承下去的宝贵传统。

——唐﹒惠特尼《家庭敬拜》



我也把杨先生会加入甚至带领我们的家庭敬拜这件事,放在我的祷告里。若有读者朋友看见,也请一起为我们代祷。





阅读 3896
分享
赞65
在看61
精选留言
写留言


香草酚蓝
置顶

最近很高产的杨太太,PS:为你们代祷,也希望我们也能引入家庭敬拜。
作者

可以看一下这本书《家庭敬拜》:https://cn.9marks.org/toolkit/ebook_familyworship/

娟娟

基督家庭真好!
求神给我预备一个重生得救的弟兄

有祂

姐姐囡真的太美好了,带着她8岁的同学信主,求神激动杨先生早日加入家庭敬拜中来!愿你们的家庭可以祝福到更多的人

阿姚

开放二胎没多久,你们怎么有老三?
作者

请参考《生三胎违法了吗?》一文:https://mp.weixin.qq.com/s/UJmaa3rk2FdSCVDxqNKuTQ



一起勉励啊最近我家先生带着我也开始了家庭敬拜,想着为了肚子里的宝宝做好榜样,不过也很为以后家庭敬拜时间纠结,我家先生比较忙。

TOP

https://mp.weixin.qq.com/s/4EgTUEayOPX1elmw9WFKUw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五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蜜桔观察日记﹒第五篇

蜜桔教会的成员关怀









我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聊聊在教会里被边缘化的感受》,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弟兄姐妹给我的留言之热情,是我完全没想到的。这些留言或真心,或睿智,我甚至还装了两大篇文章《《聊聊在教会里被边缘化的感受》的留言锦集(上)》、《《聊聊在教会里被边缘化的感受》的留言锦集(下)》。



在我写那篇文章之前,我从来没想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教会里感觉自己被边缘化。



那篇文章里提到的姐妹,我在最近有和她长谈了一次。其实过去也有道歉,但我想最近这一次,我们的关系应该是得到了比较彻底性的修复。



因为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我之前在原来教会里感受到边缘化,并不是这个姐妹个人引起的问题。事实上,引起这个问题的本质,除了我自己的生命问题(反省多年),还有教会治理的问题。









在写那篇《聊聊在教会里被边缘化的感受》文章的时候,其实也有人留言略略提过这和教会是有关系的。但是我当时缺乏知识也缺乏想象力。我觉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事情怎么可能和教会治理,教会制度有关系,瞎扯吧。



但是事实上,好的制度确实是能够避免很多问题。我还记得大学读法学院学习法理学的时候,老师举的那个例子:两个人分蛋糕,如何分能最公平且让两个人最满意?是拿尺吗?是拿秤吗?答:一个人来分,另一个人来选。



类似的,我的看法是,蜜桔教会的成员制和会众制,就已经决定了,一个教会成员在这间教会,想要感觉自己被边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几乎每个人在教会里身兼数职的服侍(这个期待另外开篇再谈),每个成员都挺核心的。









关于成员制和会众制的书,我等等后面列个清单。有姐妹和我说,这种制度没有圣经依据——不不不,你千万不要误会,人家还是有很多圣经依据的。如果你愿意查考的话,相信能够从这些书里找到答案。



但这篇文章主要是讲成员关怀的,所以我仅以我有限的理解,来和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成员制和会众制,或许也能勾画出一幅简单的画面。



关于成员制


曾经有个三自教会的牧师和我聊这个话题。她问我,成员制难道是像精品店的会员,入会的时候要先缴纳一笔钱?我当时差点喷饭:当然不是这样!我问她:你的教会有多少人?她说,大概4000-5000人。但是如果再问,具体人数呢?具体是谁呢?她就说不上来了。



但在成员制的教会,牧师真的可以清楚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成员制的教会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

牧师清楚,谁是他的羊。
成员清楚,谁是我的弟兄姐妹。


很多教会说起来是没有成员制的,但是实际上,这里面也有一个隐性的成员概念。你也会说:

“这个人是我们教会的……”;
“这个人是偶尔过来做客的……”;
“这个人是谁谁的老公但是他还不信……”;
“这个人是今天第一次来到我们中间……”;


但这种“隐性的成员”概念会在“核心圈”和“做客圈”之间,产生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

“这个人是谁,好像看到过几次,但我不确定他是不是我们教会的,我不熟悉他。”


要命的是,我不熟悉的人,其他弟兄姐妹可能也不熟悉,甚至长老也不熟悉——因为内向的人,他也不挑着人内向啊——所以这些弟兄姐妹感觉到在教会被边缘化,无法融入教会,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也不能单单就怪他们自己有“生命问题”是不是……



关于会众制


在《聊聊在教会里被边缘化的感受》一文里也提到了,原来教会是有一个“核心同工”的圈子。这不是问题,任何教会都有,蜜桔当然也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核心同工会有视觉盲区,核心同工做的决定不一定全是对的。在很多教会,普通的会众要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和核心同工讲清楚,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毕竟人和人的想法都不同,搞不好核心同工之间偶尔还要闹个别扭呢。



然而会众制就是,我们会定期召开成员大会,蜜桔的同工会会把动议提交成员大会,所有的成员一同来讨论决定蜜桔的很多重大事项。这些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长老执事的选立、成员的加入和退出,一些具体的事工是否进行等等。



也因为这个设置,所以在很多教会做核心同工,或许是能够体会到一点“权力”的滋味,但是在蜜桔,对同工来说,这个试探会小很多。



很多人对会众制的看法就简单浓缩成了“投票”两个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原来常常听说过一句话叫:“教会不是一个讲民主的地方。”emmm,我觉得你可以这样理解,会众制并不是单纯的民主,会众制是体现了“圣灵在众人心里的印证”。



我自己经历了几次成员大会,我觉得比投票更可贵的是大家热烈的讨论过程。当教会里发生某些有争议的事情,同工事先告诉大家,我们思想也一起祷告,随后在成员大会上拿到台面上来,弟兄姐妹一起讨论的时候,魔鬼就很难离间我们的合一。



(之后在写后续的关于选立执事的蜜桔观察系列中,还会有更多关于成员大会的讨论细节的描述)









回到今天的观察主题,成员关怀。我想分几个主题来谈谈:



1、定期关怀性的同工会



蜜桔的同工一个月会有两次同工会,一次是关于教会事务的,一次是关于成员关怀的。在关于关怀的同工会上,因为很清楚的知道谁是教会的成员,所以同工会按着成员,看看有没有关怀上的疏漏。



我的理解是,这个关怀当然包括弟兄姐妹“生活上”的需要,但同时也包括了对弟兄姐妹“属灵上”的需要的关怀。我知道在很多教会,有弟兄因为工作,有姐妹因为带孩子,有几年不参加主日聚会,也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在蜜桔,这样的弟兄姐妹就会被大家高能的关怀。



我知道在很多教会,会觉得,哎呀,这样去“关怀”人家,会不会让人感觉很“律法”,反而把人家推得更远了。但我觉得在蜜桔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来,因为加入成员的弟兄姐妹,对福音的认信都是清楚的,这些提醒是能够彼此造就的;

二来,大家平时相互之间就有很多属灵上的交流,聊起这些话题也完全不尬。





2、区分成员和慕道友



我知道有很多慕道友朋友会觉得:“啊,你千万别对我太热情,我就喜欢你们leave me alone(别管我)。”



我想成员制的作用之一,也是区分了成员和慕道友。对于慕道友朋友,我会注重福音性的信息交流,也会因为这个社会的文化,尤其注意关怀的尺度。但是对于教会的成员,也是神放在我身边的兄弟姐妹,我觉得真的是怎么爱都不过分,大家也都是可以彼此安然接受的。



但有意思的是,我知道有一些“基督徒”也会和慕道友朋友一样觉得:他们不想要融入教会,就想像上餐馆儿一样,过个主日,然后走人。这样的基督徒,或许还不了解圣经的相关教导,不知道要委身在一个教会;又或许是“自以为是基督徒”也不自知。



我知道有一些教会对这些基督徒是很有“恩典”的。就是你不想融入那就不要融入啦,我们很“有恩典”地等待你成长啊——但是长此以往,因为缺乏归正和教导,这些朋友的盲区始终都没有照到,不管对教会还是对他们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事。而在蜜桔,牧师会教导这部分弟兄姐妹扎心的真理,也会鼓励他们要加入教会。





我知道在有的教会还有一些弟兄姐妹,他们不怎么“讨喜”。很多弟兄姐妹对这样的“怪人”是自动划了一个圈,离他五尺远。但是,他到底是不是基督徒呢?还是说他其实还不信主,是需要补充很多福音性的信息给他?——这些基本的重要的问题,反而是一直到人家离开了,也都没搞清楚的……



在蜜桔,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果他很“怪”,是因为在真理上有偏差,那牧师会鼓励他继续来聚会,继续了解圣经真理,但暂时就不会建议加入成员;

但如果他很“怪”,但确实是一个基督徒,他通过了成员面谈,通过了成员大会,那不论我感受如何,他就是上帝放在我身边的弟兄姐妹,我看他是宝贵,因为他增加了我们教会的多样性。



我觉得上述种种并不是在给人贴标签,相反,成员这条边界线给了我很多智慧,让我知道如何与教会里不同的人来相处。





3、小组和门徒培训



我们原来教会主日是“分小组聚会”的,时间长了,在不同小组的弟兄姐妹,彼此完全都不认识。但蜜桔的小组,和主日的聚会完全不是一回事。



小组主要是周间的一次小聚,或是一同看一本书,或是一同查一卷经文。同时,我们也花很多时间,来一起讨论彼此的代祷事项,和教会里其他弟兄姐妹的需要,也为大家一起祷告。



我觉得小组对我们融入教会大有好处,但牧师会强调我们要“弱化小组”的概念,而增强“门徒培训”的文化(因为圣经让我们看到的全会众的彼此连接,简历关系的范围是全教会,而不局限于小组)。



门徒培训在之前的《教会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六》一文里也聊过。就是在教会里大家自发的,一对一结成对子(实在不知道找谁,牧师还会给你推荐),定期关怀,彼此造就。我现在有2个门训伙伴。我感觉,门训就好像一张大网,交叉着组成了教会关怀的毛细血管。





4、对关怀作出计划和预备



我们教会中有老年人,也有长期病患。让我很感动的是,教会对于这些人,并不是“想到哪儿是哪儿”,而是有很充足的计划,也在预算中有一些很特别的设立,包括对他们可能会发生的疾病、意外所作的一些预备。



同时,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教会也有很切实的长期的关怀计划。我之前知道蜜桔的关怀组会给贫困的老年肢体送米送油送饼干,但我直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上门探访关怀的频率是一周一次(瞬间被感动到了)。



讲真,我觉得这是“关怀他人”很现实也很落地的表现。因为你关怀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两手空空地说一句“哎呀,你太可怜了,我为你祷告。”



——当你真实地去关怀一个长期在需要中的人时,你一定会有计划和预备,不然岂不就成了一个假冒为善的人吗?



这个设立对我自己也很有启发。我们家原本就是遵行十一奉献的(见《分享关于十一奉献的一些经历》一文)。到了蜜桔以后,因为被这些关怀所感动,我们在聊家庭预算的时候也聊到了这个话题。



杨先生出了个主意,他说,我们可以从我们家的支出里也取十分之一,把这十分之一设为我们自己家的关怀基金,给到身边那些有需要的弟兄姐妹,而我们自己也可以从中学习简朴生活。





林姐妹的读后感



我们作为历史上第一批,很可能也是最后一批独生子女,其实在亲密关系上都有一些障碍。至少对我来说,主动去关心另一个生命,建立一段关系是不容易的,常常觉得尴尬和没有必要。即便很早知道圣经教导我们要爱人如己,我们互为肢体,但是到教会里面对面时,还是觉得缺乏动力去找一个陌生人搭讪,即便认识的人也仅限于普通寒暄。



蜜桔对于成员的明确教导,首先让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去关心哪些人,优先次序应该大致如何排列;其次这样的关心有真理做支撑,我会觉得很有安全感,不用惧怕被拒绝或者误解;通过跟不同的人有亲密的沟通,年少时那种自我中心的局限被打破了很多,比较能够看到不同生命的精彩和需要。



成员制看起来有些教条冰冷,实质却是可以很直接地帮助到每个生命的。




夏弟兄的读后感



有一个跑题的感慨……作为成员课的老师,我看到许多来上成员课的弟兄姊妹,其实都非常期待这种真实的生命的交通,因为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是渴望效法基督去坦然地爱与被爱。



有些弟兄姐妹听说成员大会上,大家都可以了解教会事务的进程,参与教会事务的决定,也都表达出极大的向往。



当然,我都会进一步说明:这种参与并不是民主,也不是凭着个人的喜好,而是在长老们的教导和带领下,按照圣经教导一起判断、决定——这甚至能帮助基督徒们更加成熟更加合一。





桃姐妹的读后感


成员制确实很有助于我们关注到''边缘成员'',不会有落单的羊。而且其实成员制也能帮助我们很快识别出哪些人是新朋友/访客,从而主动上前迎新(尤其最近新朋友特别多)。



因为教会觉得“新人接待小组”可能成为一个全教会操练接待文化的替代物,让人觉得“接待”只是“接待小组”的工作,而不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所以蜜桔没有设置介绍新朋友环节/专门迎新的服侍人员——有个牧师说:“与其用一个替代物营造一个虚假的热情,不如留以空白,让成员看到缺乏并主动填补,最后形成全教会的接待文化”。



但我觉得,相比起关怀成员的意识来说,我们在迎新的主动意识方面还是相对弱的。我本人经历了好几次和新朋友解释成员制不是“排外”:毕竟从新人到成员的过程,至少也要经过两个月,也需要成员们付上时间的,这期间的建立关系也是蛮重要的。





珊姐妹的读后感



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啊。比如,年轻人不是很主动关心老年肢体,很多人没有主动聊天探访。有娃家庭容易只关注谈娃,忽视单身肢体;或者有小娃的家庭没有精力去认识新人,以及更主动负代价和拓展自己去接待……我想,那种很有生命力的,如同藤蔓有机、蓬勃交织在一起的门训文化起码再过个5-10年,透过不断祷告、教导,才能更好形成。

TOP

https://mp.weixin.qq.com/s/FkwCe6MRGUg9Mb2-q2CYJw
杨太太 |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买保险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前言



经常有人问我:杨太太,你们家买保险了吗?到底买什么保险比较划算?



事实情况是,我们家除了车险,没有买其他商业医疗/人寿保险。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高大上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什么特别适合我们家并且特别划算的保险项目。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一来真的是因为有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而且常常上升到我认为不必要的属灵高度。

二来是因为商业保险的规则真的很复杂,但保险销售又往往把商业保险这件事描述成了“必需品”,使很多人心里困惑甚至到了有压力的程度。



所以想说说我们的看法。



特此注明:以下这篇文章的出发点都是我们自己家的情况,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有很多保险销售都有一些销售话术,在此一一回应:



I



问题一:你给车买保险,但是不给人买保险,是不是人不如车?(在此省略对我观念落后陈旧批判100字)

答:我给车子买了交强险也买了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后者我选择的额度应该是100万或者150万,但我购买这高额的车险的初衷,不是为了自己买的,而是为了“万一撞到其他人,可以有足够的钱可以赔付给对方。”

而我们家人没有购买“商业保险”,是因为我们每个月交“社保”,已经有了最基本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我们有医保卡,医保卡的钱哪怕全部花完,我这个年纪也只需要负担一半医疗的费用(年纪大了以后貌似负担得还更少)。

我和杨先生就这个问题今天还作了一个讨论。为什么我们买车险的第三者责任险而没有买商业医疗险,主要是因为第三者责任险赔付的范围非常广泛,规则也十分清晰——它就好像我们的“城镇医保”,几乎所有时候,一旦出了问题就可以马上使用。

但商业医疗险则非常复杂,我们至今没搞清楚规则,也不知道买了以后生了病到底能不能赔付,生病了还要拿着个小册子一一来对。想到万一得了病不能赔付,我非但要付医疗费,还要继续付保险费,直等到下次我生小册子上的病,才能等到保险公司的钱……

我们两个思维简单的人想到这个场景就决定还是不买算了……


II

问题二: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保险只不过是分散分摊风险损失的手段而已。面对客观存在的风险,因为觉得简单就买了,复杂就放弃,那干脆承认自己不买是因为懒或者笨不是更简单么?


我想,如果我购买了一样产品,我总归要知道这样东西是什么。但是对于医疗保险来说,如果那些合同让连“赔付范围”这样最基本的事都搞不清楚,那我还付钱,我付的不是“保险金”而是“智商税”啊……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分散风险损失的手段不一定只有保险这一种啊!

举个例子来解释我们的困惑。到点了,人人都要吃饭。你让我上餐馆,又营养,又好吃,大家也都去吃了。上了餐馆一看,一桌餐要先付3000块,那也行吧,但你总归要告诉我,我付了钱以后,今天咱要吃点啥对不对。

你说:“不不不,到点了,你就必须要吃饭。不吃饭对你身体不好。”

你说得对,我确实要吃饭,但我选择回家自己烧饭吃……(后文还会列举一些其他的分散风险的方式)


III

问题三:你看发达国家的居民……(在此省略人家先进的保险理念300字)

答:我们身处的中国,和很多欧美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是处境不同的。

中国的公立医院虽然有点挤,但是看病实际上是极为便宜且方便的。我在英国看病的时候,如果想要享受免费的医疗,首先要从区域诊室开始排队,一般预约周期在1-2周。区域诊室认为看不了的病,才会推到医院去。

区域诊所的医生其实是看不了什么病的,验血什么的机器也没有,化验要送去医院,等一周才能出结果。而且国外的医院验血的抽血量大概是我们的5倍吧,我还曾经遇见过他们说“天气太热了,送去医院的血液过期了,请重新预约来一次”的情况。

我也曾经半夜急诊,去NHS(英国公立医院系统)看病,这个经历让我终身难忘:半夜急诊,各个都是急得吃不消的病,前面30多号人,只有一个医生,慢悠悠地看病……最后也没看出来一个啥,就开止痛片,然后说,如果要彻查,可能还是得从区域诊所开始排队……

所以如果中产阶级想要在国外享受比较好的医疗水平的话,确实是需要去私立医院的。国外的私立医院就有点贵(根据本人的实际经历,普通的私立医院也并不比NHS好到哪里去,真的要看好的私立医院,那就是辣辣贵),所以他们就需要购买商业保险。

但是在中国,公立医院急诊的效率还是有目共睹的。即便不是急诊,你花个198块,就可以让超级专家给你问诊——很多时候也不需要什么套路,只要你看病当天早点起来排队,看病根本不是问题。

即便是你不想排队,在上海,顶级的私立医院,也就是伦敦普通的私立医院那个价。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医院,即使不买保险也能购买医院打折卡,保险完全不是必要选项。而且遇见大病,还得回到公立医院看专家门诊——这与很多欧美国家的差别是很大的。


IV

问题四:那你要不要考虑我们的高端医疗保险?(以下省略对高端医疗保险承保范围的介绍300字,大概就是说,生病了别说国内了,哪怕是去美国看病也可以赔付)

答:高端医疗保险真的蛮好,但是保险费太太太太贵了。别说我们一家人了,即使只投一个人,我觉得对我们也算是不小的负担。

而且高端医疗保险是消费型保险,今年如果没用掉,这好几万块的保险就扔水里了……与其如此,我还不如购买私立医院的打折卡呢……

对了,那个好几万块,我们还可以省下旅游,吃吃喝喝,开开心心,搞不好还不容易生病……哈哈哈哈哈哈。


V

问题五:从家庭保险规划来说,要购买相当于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年收入5-10倍保额的保险……因为顶梁柱在其承担家庭责任期间的突然身故,会让家庭家庭收入紧缩,面临房贷、车贷等带来的高额债务问题等等。

答:这话看似蛮有道理的,但细想还是会觉得这话经不起推敲。

家庭收入的顶梁柱在其承担家庭责任期间出问题的种类太多啦!“突然身故”只是其中概率不是很高的一种啊……比如,顶梁柱忽然失业了,这个概率是不是会比忽然身故的概率要大一点——

顶梁柱失业,保险赔吗?不赔。

而且更糟糕的事就出现了,如果当时购买了高额的保险,顶梁柱失业了,这个家庭就要面临一个两难抉择:到底是继续很痛苦地每年交保险,还是我们把之前交的保险金都丢进大海里。

除此以外,还有更常见的顶梁柱出轨的问题……

顶梁柱出轨,保险赔吗?也不赔。

如果家庭的顶梁柱忽然出了问题,剩下的家庭成员,应该首先考虑的不是怎么维持房贷、车贷的问题,而是考虑是否需要卖房卖车,或者租房租车,以配合自己现在的实际经济收入不是么……

有保险销售就会说了:“那如果你购买保险,你可以不卖房啊!”

但是这对我们家来说,是一个悖论啊!假设,我现在有房贷,已经很痛苦了。每个月竟然还要另外再支付几千块来购买一个“以防万一”的保险,那我不是更痛苦了吗?我为了一个“万一”,我现在那么痛苦,我何苦呢……

我觉得“人寿险”的本质,是一种理财。

那既然如此,就未必“只有保险一种理财方式”。作为一个朴实的上海人,我会觉得如果我有每个月几千块的闲钱(事实上并没有),我可能会选择再购置一套房产,因为在上海,房产抵押变现还挺容易的。

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也可以拿钱去购买外汇,购买债券,购买新股……总之,一样是理财,我干吗非要交给保险公司来理财呢?我自己理财不好吗?(虽然我们也没啥财好理)


VI

问题六:万一你死得早,不想给家人留一点钱吗?

答:首先,我相信,如果我死得早,神也会看顾他们。

我们确实不是赤贫家庭,并不缺基本的生存的钱。孩子们若是长进,就会自己赚钱;孩子们若是不长进,金山银山瞬间化为乌有的故事,我工作中见得也不少。

而且就是因为考虑到我可能会死得早,所以我想留给孩子们更珍贵的回忆,所以我才会努力家庭敬拜(见《聊聊我们家的家庭敬拜》一文),所以我们才会常常带他们出去旅行(见《带着孩子去旅行》一文)。

所以我才会每年推掉若干案子,反而花很多时间在家陪伴他们。——而不是为了交商业保险,我越发努力工作,不敢辞职,很多加班,也没有更多时间陪孩子。我觉得这完全是南辕北辙的嘛。


VII

问题七:我们国家马上要征收遗产税了,如果你现在购买保险,还可以为后代省一笔钱。


第一,我们国家暂时还没有征收遗产税……我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购买保险的理由。

第二,在这个问题上,我很欣赏我爸爸说的一句话:“如果你将来要付遗产税,你要为此感恩。因为说明你至少有一笔不是通过你双手做工得来的意外之财。”

(说句题外话,有这种奇葩爸爸,你也就能想象为什么有我这样的奇葩女儿了……哈哈哈哈哈)
  

VIII

问题八: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作为基金,当某人出险时保险公司赔付保险金给最需要的人,这种“大家帮助大家”的互助机制,与公益事业“扶弱济贫”的机制非常契合。


答:你去某某咖啡店买一杯咖啡,咖啡店承诺会给某某爱心工程捐献一块钱——但是我到底要不要买咖啡,不是为了那一块钱,总体还是为了咖啡到底好喝不好喝。

——不然,我为何不把买咖啡的钱直接捐给爱心工程,不是更直接,还多了十几二十倍。

同理,购买保险,我首先考虑的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而不是这是不是一项“公益事业”的问题。

为什么没有购买保险,就是因为我根本搞不清楚“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虽然我是律师,但是保险合同我竟然看~不~懂~。

明明是商业公司,也不存在什么垄断地位,但是起草的合同比中国移动的还难懂——而且合同的言里言外都是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还没有签合同,就想着怎么可以不赔付,恕我直言,我没有感受到一丝丝的诚意。

据我所知,有很多律师都和我一样没有购买商业保险。

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我想到了一个关于“公益事业”和“扶弱济贫”正面的例子。我们每年有投我们的律师行业互助金。我们这个互助金连合同也不签的,因为规则如此简单:

我们每人每年交500块钱。如果生病了,可以凭医疗收费票据,报销“现金支付-自负”部分的钱,每人每年最高报2000元。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次性的500块钱,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负担得起的。

我们能看到这个互助金虽然赔得也不多,但是确实是有“互帮互助”的精神在里面。

它的规则清晰明确,很有诚意,简简单单就很好。



IX

问题九:合理规划钱财,预备以预防风险也是圣经的教导也是基督徒的义务,不购买保险等同于试探神。


答: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合理规划钱财,适当预备确实是圣经的教导。基督徒也完全可以通过买保险为家人和自己负责。但是,购买保险不是唯一的“合理规划钱财”的途径。

和其他事情一样,到底要不要买保险,还是要参考个人或者家庭当时的处境,以及是否有合适的保险产品。

另外,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个人很不喜欢聊着聊着,忽然这些无关的问题就上升到了一个属灵高度……关键这个属灵的观点我还不太认同。


最后,回复两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X

问题十:杨太太,你支持基督徒卖保险吗?


答:我觉得保险销售是一份工作,正经合法,做得好也能荣耀神,我从来没有觉得基督徒不能从事这份工作。

(我过去曾经写过一篇《电话销售的代价》,那篇文章反对的是那种拿着“来路不明”的顾客信息,对潜在客户进行轰炸式的推销的销售形势。我接到的99%的电话,我都完全不知道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我的电话的。客观地说,这种买卖公民信息的行为,是违法的,而且是要坐牢的。这是我所不支持的。)

但如果身边朋友问我:“我要去当保险销售了,你觉得怎样?”我多数是会觉得“不好”。

原因是,这份工作从业人员门槛太低,社会评价低,做的人多,赚钱的几乎没有,即便做了几年,也很难说自己掌握了一个“人无我有”的生存技能。

——是的,我是那种很传统很古板的,希望自己和孩子们都有一个“人无我有”的生存技能的那种人。不管是律师、牙医、宇航员(哈哈哈),还是木匠、修车、裁缝……我个人喜欢这一类的工作(另见《我们教养孩子的目标》一文)。

然而我在生活中遇见更多的是这种情况:

全职妈妈想要出去上班,贴补家用——要记得哦,最开始出去上班是为了赚钱补贴家用的。

但转了一圈,又想要照顾孩子,又想要兼顾事业,又没有专业技能,感觉时间自由的好像只有微商和保险了。遂入行。入行了以后经过培训,就觉得自己家里才是最需要的,不顾先生的反对,就花了一大笔钱,购买了公司产品。

——明明最初是想要贴补家用,结果一份产品还没有卖出去,自己反而还倒贴了不少钱,而且是每个月都需要继续倒贴。

为了这样的事情,有的夫妻直接吵架,有的先生选择隐忍,但过了几年,忍痛不再续保,甚至是先生提出离婚的,我也是见过几对。


XI

问题十一:杨太太,你支持基督徒买保险吗?


再次重申,以免被骂:我不反对买保险。

但我不觉得商业医疗保险是一种“必需品”,我认为它是一种“期望品”,甚至对很多家庭来说,它可能还是一种“奢侈品”,大家是应该按照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提前6:8

鉴于它不是必需品,所以在购买前就可以思考一下,有什么家庭“必需”的开支被节省了,反而是把这个“期望品”提到了一个不必要的高度(《太太的技能》一文的“理财技能”中有讨论到这类问题)。

对我们家庭来说,没有买这类保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高大上的理由,就是没遇见什么觉得很划算的保险产品。而且按照我们家的情况,如果真的要通过购买保险来取得“保险”,每个月所需要支出的数字是非常大的。

想想也对啊,毕竟保险公司也要赚钱的,我相信他们的利润也是可观的(不然怎么养这么多销售呢……)。且不论他们那些用蚂蚁号字体打印的根本看不懂的合同,即便就是按照保险销售告诉我的数字,掐指一算,加上通货膨胀,总觉得买保险并不“保险”。

再加上,我们还有一些每月固定的奉献和支持的项目,想到虽然暂时没有多余的钱购买地上的保险,但反而充足有余就在天上积攒了一份保险,我觉得还挺值的——但这完全是基于我们个人家庭的情况,不一定同样适用其他家庭。

对了,之前还听一个弟兄讲过:有一个理论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有四个孩子,其实这六口人就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即便不买保险,遇见风浪也可以通过互帮互助彼此度过——这也算是另外一种除了购买保险以外的分散风险方式。

——想想还真的颇有一番道理。按照中国保险销售的思路,这样的家庭确实是没有合适的保险。大部分的中国保险,都是卖给“三口之家”的。


XII

最后,深愿保险公司能够拿出多一点简单易懂不烧脑,经济实惠送温暖的保险产品,少一点洗脑销售,少一点行业套路。

也深愿基督徒的保险销售不要总是拿“属灵的道理”出来说事,正如康来昌牧师所说,“没有基督教牛肉面,只有好吃或者不好吃的牛肉面。”

TOP

https://mp.weixin.qq.com/s/yTKrE6RZQjt9H0s-OEW0fQ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六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昨天




蜜桔观察日记﹒第六篇

蜜桔教会的执事









执事和长老、牧师的区别在于,长老、牧师主要负责教会的教导,而执事则不负责这块,他们主要负责教会的具体事务。



我知道在有一些教会,执事和长老的职责是混同的——但这样的缺点,是长老可能会负担很重,也很可能无法花更多时间在准备讲道和教会牧养上。



我知道还有一些教会,不设立执事,但是有很多同工做着类似于执事的事情——现在我会觉得设立“执事”,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尊重。



——我第一次在蜜桔教会听到牧师说:“执事和长老一样,都是教会的圣职,没有高低之分”的时候,内心非常感动。









这里也顺便提醒一句题外话。



我知道在有一些分组聚会的教会,这样的教会通常没有牧师(可能是因为牧师通常不太能接受分组聚会的做法,关于这点之后另开一文)。这类教会每个小组都有负责人,负责人做的工作有点像执事,但又不完全是。



在教会内部,往往对小组负责人有一些特别的称呼(为免误会,在此就不罗列了)。我知道这些职称对弟兄姐妹来说,可能是无所谓,但是对调查“邪教类”案件的警察蜀黍就很困惑了,也很容易产生误会。我也曾经在案卷里亲眼看到过蜀黍问弟兄姐妹:“XXX是不是圣经上所设立的教会职务?”你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是。”



至此,我又要搬出那句我很喜欢的经文了: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

——哥林多前书14:40



和其他蜜桔观察日记一样,我绝对不是想说“只有蜜桔的做法是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的”,也绝对不是想要说“蜜桔的做法是唯一正确的”,但是我想蜜桔教会有很努力地很规矩地在实践我们认信的圣经原则。



“我们教会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什么?我们这样做的圣经依据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平时的时候能牧养会众,在关键的时候还能救命。









在蜜桔,有很多种类的执事。之前在《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一文里提到过,因为孩子多,所以有儿主执事和儿童看护执事。



牧师说他原来在某某教会实习,那个教会还有专门的“婚礼执事”。有人觉得太夸张了,教会居然还有婚礼执事。但是实际上对那个教会是很必要的,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几乎每周都有婚礼。



我原来对“执事”这个职务的观念都是模模糊糊的,因为在过去的教会生活中,除了牧师和长老是“高光”的,执事就像是教会里没有名分的小妾一样。直到来到蜜桔,才知道执事也是圣职,是受尊重的,也才知道他们的工作具体是什么,对教会有多么重要。









下面记一下之前参加的一次关于“选立执事”的成员大会。



那次成员大会我们是要选立一位“后勤执事”,后勤执事主要是负责给教会添置各种东西的。大到空调投影,小到抹布肥皂,是需要很多耐心、细心和智慧的。



原来的后勤执事因为刚生了孩子,精力有限,所以辞职,同工会向她过去的工作表达了高度赞赏(据说我已经踏入了水深之处,所以特贴一篇文章回复有困惑的弟兄姐妹《圣经支持女执事吗?是!》)。



接着,同工会也提名一位新的后勤执事的候选人,方便称呼,就叫她木姐妹。因为讨论的就是木姐妹能否担任后勤执事,所以成员大会的时候,木姐妹回避,我们大家开始讨论。



通过长老介绍,我知道她是原来后勤执事的副手,对教会后勤的事务很熟悉。大家开始提各种问题,有出于关心的问题,包括“听说木姐妹刚刚换了工作,她的精力上是否能够胜任?”等等



我因为对后勤组的事务一点都不熟悉,所以我也举手提问:“我们教会的后勤组一共有多少人?她是否有足够的人手能够帮忙?”



牧师的回答让我意外和动容:“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后勤组有多少人。但我觉得这样的‘不知道’其实挺好的。因为执事的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牧师和长老能够更专注于牧养教会的工作。我所知道的是,到现在为止,后勤组运营得还不错,但是具体的细节,就是执事根据神给他们的智慧来决定的。”

  







随后,牧师趁着这个机会,还鼓励我们,如果有谁想要做执事甚至是长老,这是好的。因为圣经说:



“人若想要得监督的之分,就是羡慕善工。”这话是可信的。

——提摩太前书3:1



他鼓励我们可以向同工会建议提名长老,也可以提名自己。如果看到教会的事务上有什么缺乏,也可以建议设立新的执事岗位。



其实我原来也接受过类似的教导,说到如果一个人看到教会有什么问题,那很可能是神对你自己的呼召,那你就可以自己去填补这个问题,而不是好像“消费者”一样,就指望着教会同工去改变。



因为原来的教导,所以我几乎从来不提什么问题,因为我怕“要自己去补足”。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个教导本身虽然没错,但是从实际应用层面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切实际。因为教会有很多事工,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对夫妻就可以完成的。



在蜜桔教会,执事可以招募人手,也有预算,也不是靠着他们自己一个人就能够把事情都干下来的。









最后,我们在祷告后开始投票,有一票弃权票,没有人投反对票,木姐妹就当选了新的后勤执事。当她从侧堂走进来的时候,大家开始鼓掌,欢迎我们新的后勤执事。牧师和长老给她按立。



我和大家一起感恩,神给了我们这样忠心愿意为服侍摆上自己的姐妹。





阅读 2112
分享

TOP

https://mp.weixin.qq.com/s/NfK58QOv4xIi8oQyWRKjdQ
杨太太 | 和孩子们说上海话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收录于话题 #亲子日常系列
16个




每次写关于孩子学英语的文章(如《上海小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也来谈谈学英语这件事》等),就会有读者朋友留言:

“为什么你们不在家说英语呢?”

答:因为我们在家都说上海话。




我和杨先生都是上海人,但是我俩说的上海话还有点不一样。

杨先生是上海本地人,本地人讲的上海话,叫“本地话”。本地话的口音和上海话不太一样,说快了我听不懂,一些词语一直到现在我还有点搞不清,比如我总是把“鲫鱼”听成“甲鱼”。

因为我公婆只讲本地话,生活中也常常会闹笑话:我婆婆说囡囡“睡起”了,她想表达孩子睡着了,但我就以为是睡醒了。等她说了囡囡“觉了”,我以为是孩子睡着了,但她实际想表达孩子睡醒了……




在本地话里,本地人把去上海市区说成“去上海”,杨先生从小是在“上海”读书,他就练就了可以在“本地话”和“上海话”之间自由切换的本领——我觉得也是蛮结棍。因为本地话和上海话太接近了,我反而觉得很难学。

上海话,就是上海人说的语言。但是“上海人”这个词,在上海的语境里,狭义是指“出生/长大在上海,然而祖籍不在上海,会说上海话的人”(如果祖籍在上海,也出生长大在上海,那就是“本地人”;如果不是出生长大在上海也不会说上海话,那就是“新上海人”)。

一群以宁波人为主的外来人士,在混居在一起,结合当时各国来沪的“泊来语”,竟然发展出了一种稳定的新语言。想想也是蛮厉害的。




在我爸妈年轻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上海话”的口音,分辨出你来自“上只角”还是“下只角”。我爸妈都以他们纯正的“徐汇”和“黄浦”口音为荣,所以他们从小对我说上海话“咬字”的要求非常高。

比如“我”不是“无”;
“男人”不是“难人”;
“变态”不是“变太”
……

长大以后,我发现上海话说得标准的好处还是挺多的——我有个同事说:“上海话是上海的密码”。我觉得这句话挺经典的。

——有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感觉当两个人一同切换成上海话开始讨论的时候,事情就有一大半机会能谈成。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以及其他一些不在本文讨论的原因,现在上海小囡不会说上海话的情况,竟然越来越普遍了。

其实不只是上海话,各地的方言都在衰微。

但方言真的很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我记得有一次在香港坐的士,我操着非常不标准的广东话和司机聊天。因为说得不标准得我自己都难受,所以我问他:“你是觉得我和你说普通话好呢,还是我说广东话好?”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当然是广东话啦!”(我觉得香港广东话的难度只有广州广东话难度的一半,因为遇见任何不会讲的词,都可以随时插一个英语单词进去,毫不违和)

在上海,当一个新上海人说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时,上海人也都会佩服得翘起大拇指——要把上海话说得标准,还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有时候会遇见一些外国人,上海话讲得很地道,像这样的“毛脚女婿”,肯定是能让上海丈母娘“轧台型”的。




上海话还有一点其他功能。

上海话因为声调相对普通话更丰富一些,我数了数也有6、7个调(据说广东话有九调,至今没搞清),上海人模仿其他语言的口音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

之前学过一点点韩语,韩语里有一个元音,发音和上海话“碗盏”中的“碗”的音几乎一样。韩语老师和我说,上海人学这个元音,一句话就解释完了。但不会说上海话的,解释起来就费劲了:这个音是介于“u”和“ü”之间的一个音……

就像其他语言一样,多说一门语言总是多一些乐趣,会上海话的孩子除了听懂“一刚一刚一刚”(意为:他竟然说他傻),也会听得懂“汰脚水没烧”的歌……在此也顺便向平纪先生问个好。




上海话和普通话其实不太相关,偶尔孩子会把“头颈”说成“脖子”,我们纠正以后,也就记住了。

过去的一些小品相声里常常有丑化南方口音的嫌疑,但实际上当上海人说普通话的时候,除了前鼻音和后鼻音确实区分有困难,其他还是很正常的。

我家三个孩子的普通话口音也是各有不同。姐姐是普通话,妹妹跟着巧虎学的是台湾腔,弟弟则不知道从哪里学的单田芳口音。
弟弟朗读诗《螃蟹》.mp3
来自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00:0000:18
  
  


很多人问我们,你们孩子是怎么学会上海话的,因为爷爷奶奶总是喜欢和他们说普通话。

其实我们爷爷奶奶遇见孩子也会说普通话。我们没有秘诀,就只能在家里和他们多说说上海话而已……

我们之所以和孩子说上海话,也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但很希望能够在他们这代仍然保留这门语言——语言本身也算是历史的见证吧。

TOP

https://mp.weixin.qq.com/s/MvKj0OeKTMnNXpd32shcXA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七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收录于话题 #蜜桔观察日记
12个

蜜桔观察日记﹒第七篇
蜜桔教会的教会之约

加入蜜桔教会的时候,我签了一个教会之约。我当时还挺不理解的,加入就加入了,干嘛还要签什么约?

问了牧师,才知道这和“委身”有关。先和慕道友朋友解释一下,什么是“委身”。圣经是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翻译而来,英语在翻译相同词语的时候通常用的是commitment。中文则用了“委身”。



如果看commitment的含义,就会发现这个词语实际上是包含了丰富了含义。之所以中文会用“委身”,我猜测是因为“委身”有女子嫁人的含义,就是“以身相许”,这倒很应下面的这句经文: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
——罗马书 12:1


扯远了,聊回教会之约的话题。

我也是那天听牧师讲了以后,才发现了委身婚姻,委身教会的本质,实际上是我们彼此之间签立了一个约。婚姻我们签立的是“至死不渝”的婚约——只有死亡才能将这个约结束——细想婚约的本质,也是含着神美好的祝福。

但教会之约,我过去确实没签过。

我希望自己能够言必信,也因着律师的职业病,我签字前都喜欢逐条细想。所以我就把蜜桔的教会之约拿来,认认真真地审查了一番。


蜜桔教会盟约

一间地方教会的成员是在一个共同的盟约下彼此连结的,这个盟约是由关于我们如何作为基督的教会共同生活的承诺。教会之约是每个成员互相的约定,是我们对教会生活的期望的总结,是教会伦理的宣告,也是圣经给我们的标准。我们在教会之约中总结了我们如何承诺共同生活,并且它是基于圣经的。我们接受这样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盟约,是传承了历世历代的圣徒们向着神和向着彼此之间对如何在教会中活出福音所作出的保证。

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使用教会之约。我们要求所有加入教会的成员签署这个盟约,我们也在成员大会之前和其他场合下作为一个基督的身体一起重新宣告和承诺这个盟约。透过这样的对盟约的宣读,我们尽力保守我们自己远离个人和集体的罪。同样我们彼此激励在一个更大的盟约的亮光下生活,这个盟约就是由神的慈爱而来,由基督的受死而印证,由我们的救主基督持守到永恒的新约。

我们相信,神的恩典已使我们悔改与相信主基督,并把自己交托给祂。既已宣告了我们的认信,并奉父、子、圣灵的名受了洗,现在我们靠着祂的恩典,庄严且满怀喜乐地坚定我们彼此之间所立的约。(约1:1-12;太28:18-20)

1.      我们会竭力藉着我们的生活和教义,彰显神的荣耀,永远以祂为乐。(罗5:11;林前10:31)

2.      我们会竭力为圣灵所赐的合一而努力并祷告,用和平彼此联络,不轻易生气恼恨对方,随时愿意尽一切努力达成和好。(弗4:2-3)

3.      我们会以肢体之爱携手并进,彼此关怀、彼此看顾、彼此守望、彼此担当、彼此体恤、彼此劝诫和勉励。(提后2:15;林前5:1-2;来3:12-14)

4.      我们会竭力使本教会在真道、圣洁、爱心及各样增进其属灵益处的事上不断成长。(弗4:12-16)

5.      我们不会停止或放弃聚会,也不会忽略为自己、家人和别人代祷。(来10:24-25;林前11:23-26;雅5:16)

6.      我们承诺会为肢体的快乐而欢欣,也会竭力带着温柔与同情承担彼此的重担与哀伤。(罗12:15;加6:2;雅2:14-17)

7.      我们将努力以我们的言语以及清洁仁爱的生活,忠心恒久地向家人和朋友传福音作见证,以期使他们的灵魂得着拯救。(提前1:5;提后2:22,24-26;彼前3:1,15;弗6)

8.      我们会竭力谨慎在世上的日子,拒绝和抵挡不敬虔和属世的各种私欲,公平交易、工作尽心尽责,行为举止作他人的楷模,避免背后说闲话、毁谤他人以及不义的怒气。(弗5:15-21;彼前2:11-12;约一2:15-17)

9.      我们会竭力把本教会合乎圣经的事奉忠心进行到底。为此,我们要恒心持守教会的崇拜、圣礼、惩戒、教义、福音和教导等事宜,建造主的教会。我们会甘心乐意地定期捐献金钱,用以支持教会事工的开支、周济穷人、支持教牧,以及向万国万民广传福音。(太28:18-20)

10.  当我们迁居往外地时,我们将尽快加入另一个合乎圣经的地方教会,在那里继续实践这约的精神以及从神话语而来的原则。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们全心仰赖圣灵来帮助我们的软弱,基督的中保之恩来洁除我们的瑕疵,父神永不止息的慈悲来怜悯保守我们。愿主耶稣的恩惠、神的慈爱和圣灵的感动常与我们众人同在。阿们!


蜜桔教会盟约很简单,一共就只有十条。我认真细看了以后,觉得我都可以接受,而且实际上,这些约本来也是圣经的教导,我本来就应该遵守的。所以我就签字了。

奇妙的是,当我郑重签字了以后,我因为这个教会之约产生了很多全新的感受。




首先,在当时签好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归属感”。好比我和杨先生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也很相爱,但是领结婚证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当我们领结婚证的时候,我们彼此都想清楚了,我们一同立约,进入婚姻。

我过去也谈过恋爱,客观来说,结婚和谈恋爱,是完全两码事。“加入教会”的美好感受,和弟兄姐妹在灵里的联结,就像是结婚那么好。以至于我在加入蜜桔教会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晚上睡前只要想到了这件事,我都会开心地笑出来。




其次,因为教会之约的2、3、4条,蜜桔教会的弟兄姐妹常常会彼此提醒和勉励,这使蜜桔教会真的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氛围。尤其是第2条,给了我很多反思——因为教会里会有不开心的事,往往都是因为第2条啦。

我和蜜桔教会的弟兄姐妹倒完全没有任何不开心,但因为这第2条的教导,我后来在加入蜜桔教会以后,也主动去和原来教会的弟兄姐妹联系道歉并恢复了关系。




第三,我觉得教会里大家在基本问题上的想法都一致是很重要的。这基本问题可能包括了大家对基本教义的理解以及对教会之约都是认可和接受的。

我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困惑于身边的弟兄姐妹好像谁和谁都信得不太一样——后来加入蜜桔以后,看了教会信仰告白,有恍然大悟之感,理解了只要大家对信仰告白上的问题的看法是一样的,那就非常好——这也是信仰告白的意义之一嘛。

教会之约也是这样,大家彼此对待这些基本的问题都有相同的看见,是教会生活的基础,而且这本身就会减少很多问题的发生。




第四,第10条也给了我很多提醒。我过去想到搬家这些事,几乎都不会考虑教会的问题。大部分时候想要搬家,都是因为想给孩子换个学校,想搬到学校附近去住。我也认识很多弟兄姐妹,是随学校不停搬迁的。但若是这样,实际上也是显示了我们心里真正在意的东西是什么。

我还常常会收到一些邮件,是关于找教会的求助。在蜜桔教会,如果有成员迁居外地,牧师会非常在意他在当地是不是有合适的教会的问题。想想也是啊,如果我搬到一个地方住,我总归是要考虑,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有没有孩子合适的学校,不然我不会贸贸然过去——教会也是一样,如果我真的把属灵的事看得很重要,我可能就会先尝试找到合适的教会,再决定要不要搬过去。

TOP

https://mp.weixin.qq.com/s/Wdhib-XyEKhyV9Ilh0bvmw
杨太太 | 身边的“神迹奇事”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我常常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关于“神迹”的分享:

“牧师按手祷告,多年顽疾得医治”;

“大家一起禁食祷告,恶性肿瘤就消失不见”;

“原本是宫外孕,但是经过祷告,宫外孕自动转到宫内去了”;

“事工缺乏资金,忽然就收到巨额奉献,金额刚好就是所需用的”;

……



最近的一次,在朋友圈看到的“神迹”,是在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发生爆炸之前,说是有一个距离爆炸源仅仅一英里的教会,教会牧师在爆炸当天忽然有奇怪的感觉,就把34名同工和240名孩子都赶离了场地,随后爆炸就发生了。



我自己也经历过一些神迹,比如家里火灾以后刮发票刮到了一万块;比如宫外孕了两次以后居然生了两个孩子(见《关于杨太太》一文)。但是这些只是我信仰生活中极偶尔发生的事。虽然经历过这些“不寻常”、“小概率”的事,但坦率说,大部分时候我还是会对上面的这些“神迹见证”存有一些疑问。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经历的那些“神迹见证”至多只能让我知道“这个世界真有神”,却没有办法让我遇见问题的时候“单单倚靠神”。所以,在大部分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我也没有办法让这些遥不可及的“神迹奇事”来鼓舞我的信心。



直到这几天,我对“神迹奇事”这件事有了一点新的看法。







  

我们教会上周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上周主日,我们和往常一样,唱诗,祷告,听讲道,回应诗歌,然后进入主餐环节。长老就和原本一样,告诉我们主餐的意义,我们大家对罪和救恩低头默想祷告一分钟,然后,我们大家起立,一同唱主餐歌的前三段,上周的主餐歌是《注目羔羊》——一切就和以往的主日一模一样——忽然之间,长老停住了。



我们刚好站在第一排,看到他在东张西望,然后长老发话了:“今天的主餐的饼……是还在后面吗?”



只见一个同工脸红地飞奔而出,他老婆向长老解释:“饼放在车上了。”



我当时瞥了一眼当天讲道的牧师,那么巧,这天还是兄弟浸信会的牧师过来讲道,这位牧师以严格犀利出名,我看到他嘴角掩饰不住的微笑——我心里想,他是不是心里对我们教会也会产生一些论断?感觉这么奇葩的事是不是已经够得上“敬拜中的重大责任事故”了。



随后我们先领了杯,又重新唱了诗歌,然后饼拿来了,我们大家一起领了饼。



我们后来还去安慰那对夫妻,不要太放在心上。他们倒是心态很好,姐妹笑着说:“无数次担心忘记带饼,今天终于发生了——还好,只是在车上,而不是在家里。”



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不料今天的讲道就讲到了这件事,让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有了升华:



这对小夫妻,家里有一个新生儿,还不满2个月,他们结婚多年,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先生是医生,经常要加班,姐妹操持家务已经非常辛苦,还同时担任了教会的关怀执事。但他们完全没有要求减少在教会的服侍。就在上一周,我还看到这位姐妹在安排一些关怀探访的事,而今天敬拜的时候又刚好是这位弟兄带唱诗歌。



我自己生了三个孩子,我当然知道新生儿到一个家庭的时候,父母的手忙脚乱的样子。即便是老三,刚来的时候也让我们忙活了好一阵子——何况他们还是老大,还是最没有经验的一次,姐妹还在摸索小宝宝的睡眠规律,小宝宝晚上还要起来好几次……



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其实完全可以暂停服侍几个月,大家也都可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提出,相反,还是满心欢喜,全力以赴地在参与教会服侍——



啊,这,不就是神迹吗?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昨天和我的一位嫡亲师哥吃饭。



这位师哥,过去也是我们老大的助理(见《我的基督徒老板》、《得知老板要去读神学院以后……》等文),如今已经是上海滩的一位名律。



我们之前聊得不多,他和他老婆都不信。有意思的是,他还叫他老婆“糊涂主义者”,他说他对不相信唯物主义又不相信上帝的人的称呼就是这样。那时候我还暗想,哎呀,哥,那你不是把你自己也讲进去了嘛……



直到去年八月,和他聊天的时候,他忽然说到了他一直在网上听唐崇荣的讲道,感觉接受不了其他神学的讲道了。



我问他:“你是基督徒吗?”



他说:“不是,慕道中。”



我想,那很厉害啊,慕道的朋友能听唐牧师的讲道的真不多。当天的聊天就结束了……



后来九月的时候,我自己换去了蜜桔教会,经历了两个月的教会生活,我深感“传福音不给人家介绍教会简直就是耍流氓”。所以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我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我和他说:



“哥,你家住哪里附近,我准备给你推荐个教会去看看。”



随后,我就给他介绍去了他家附近的兄弟浸信会。接着,我几乎都没有跟进这件事了。



十二月的时候,他和我说,很感谢我给他推荐的教会,牧师很棒。他在思考,如何能在执业过程中以荣耀主的方式工作,他遗憾他自己懂的太少。



等今年再和他联系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但他信主了,他老婆居然也信主了!他们除了参加主日聚会,还参加完了成员课,又有长老夫妇带他们每周六上了新生命课程,整整上了十二周。上完了这些课以后,他和我说:



“我觉得我过去对罪的认识太肤浅了。”



得知他们即将要加入那家兄弟浸信会,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这位哥哥过去是个工作狂人,而那家兄弟浸信会的牧师是有名的严格,这个教会可不是那种容易混日子的类型。我说:“我听说你们教会的成员是主日上午下午都需要参加敬拜啊?”他老婆爽快地回复:“对啊,我们知道,而且我们已经坚持这样聚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昨天还聊到,我说他们应该多去传福音。我信主很久了以后,常常会忘记慕道友的时候的感受,但他们现在刚信,两边的感受都很明白。他老婆不停点头,我看到他们真的有很认真地在考虑甚至在规划传福音这件事,这也让我很感动。




就在今天,他们通过了他们成员大会的投票,不日就要受洗了。



我非常非常感动的点,是在于,在这位师哥信主的事上,我真的什么也没做……我只是给他介绍了一个教会,就说了一次,但他竟然真的带老婆一起去了!他们竟然还真的都信主了!他那样一个在人看来地位名望高不可攀的人,竟然这样谦卑,听到福音就信了——真是感慨神在人心中的工作!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神迹啊!(这件事都快让我成为加尔文主义者了……)









昨天吃完回家的路上,我和杨先生在聊天。



我之前一直怀疑杨先生到底是不是基督徒,直到杨先生和我一同通过了蜜桔教会的成员面谈,也通过了成员大会的投票,正式加入了蜜桔教会以后,哪怕他也和我说他是一个认真的基督徒(见《这是一篇关于接纳丈夫的重修课作业》一文),我还是有很多怀疑。



刚好也是昨天,长老教育我,如果总是这样怀疑,真是要认罪悔改,因为这样怀疑,实际上是对和他面谈的长老同工不信任+对所有成员的不信任+对圣灵的不信任……总之就是对神的不信任。



我昨天和杨先生说,我要和你道歉啊,其实我是很感恩你是一个基督徒的。而且回想这件事,觉得很神奇,总感觉当初是稀里糊涂嫁给了你,现在回头看,却看到神在这件事上的工作和美意。我是稀里糊涂的,神却并不糊涂。



杨先生说:“其实你认识我的时候,你自己也不怎么去教会。但是因为想让我信主,我们就常常一起去教会。我们相互促进,生命就有提高。几年前有一些时候,你自己主日不想去教会,但却总是希望我可以带着孩子去教会。其实我也很想说‘我也想在家睡大觉’,但是想想,终究还是带着孩子去了。其实那时候心里也是很苦的。”



我想起了那时候的光景,不禁也惭愧了起来。



想想杨先生和我两个人,过去就是糊里糊涂,及时行乐,我行我素。和我那优秀得不行的师哥师嫂不同,我对“罪”的问题从来没有什么纠结,因为我本来就是烂得不行的人。



我还记得我以前说过一句“名言”:男人就像隐形眼镜,有日抛的,有月抛的,有半年抛的,但是不管怎样,一年总要抛一次——像我这样一个,对委身一段关系极无安全感的人,居然也已结婚十一年了。



但不管我们烂成什么样,神没有嫌弃我们,祂抓紧我们,祂给了我们丰富的供应,给了我们三个孩子。今天回首过去,我们两个在主里的生命,和彼此的关系,都有了很颠覆性的翻转。



这不就是我们所经历的神迹吗?十年前,谁能想到我们彼此会变成这样呢?









圣经里有一卷非常短的书叫《约拿书》(非常简短有趣的故事,强烈推荐)。约拿书里有两个著名的神迹:



一个是约拿因为不愿意顺服上帝去尼尼微城劝他们悔改,故意往反方向上了船,最终被抛在大海里,但神却让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随后神吩咐鱼,把他吐在旱地上。

还有一个神迹,是在约拿记的最后,神让一棵蓖麻一夜长大,又让这棵蓖麻一夜枯萎,以让约拿理解祂的主权和祂的怜悯。

但我今天发现,我过去忽略了《约拿书》里最大的一个神迹:

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
——约拿书 3:3-5

看这个描述多有意思。尼尼微是一个“极大的城”,走完全城要三天。但是约拿进城,感觉很敷衍地就走了一天,等于也没走遍全城,而且只说了一句特别简短的话(希伯来文原文里只有六个字),尼尼微人从最大的到最小的就都信了神。

——啊,我觉得,这就是从约拿时代,直到今日,一直一直在发生,而且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时常鼓励我信心的,最大的神迹奇事。


阅读 9716
分享
赞225
在看179
精选留言
写留言


卫红

阿们!我也越来越觉得,使刚硬如石头的人心变成肉心,以及被耶稣换成新心,这就是神迹!

Jennifer Qian

我昨天也在主日学查经小组里分享: 结婚整整十年才有了一个孩子的我们应该深知是神迹了吧!?!不然。生完后,各种不信,各种困扰,各种怀疑,各种借口不去教会。但是2年多过去后,回头一看,还是天父没有遗弃我们,一步步背着我们过来的。我以前对出埃及的犹太人很嫌弃,觉得他们亲身体验了那么多神迹,仍然不信。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感谢祂!一切荣耀归于祂!

薇薇

我这个话题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最开始,甚至现在吧,都喜欢听神迹奇事。但同时我又非常多疑,也恰好懂得一些自然学科的知识,所以虽然爱听,但又常常会质疑。就像杨太太你说的,也许能让我相信世界上有神,但是不能让我遇到事情单单依靠神。后来我慢慢发现,神迹奇事本身并不能让人信道,能让人信的只有神凭借种种的安排和启示所透露出的智慧和爱,而且我觉得他也不屑于用神迹来让人信。因为凭神迹的信是沙滩上的房子,水一冲就倒。信仰是神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然后让它慢慢长大发芽,这个过程本身,是每一个信教的人都必须经历的。也许我曾经希望神迹可以让我快点相信,可是那并不是神迹可以做到的。最后我想说我也非常喜欢约拿的故事,因为他的心路历程太有共鸣了哈哈哈。信道,所

Weijialing

用信心的眼睛,留意神每一天在生活中的工作,与神同行,参与神的工作。

TOP

https://mp.weixin.qq.com/s/9ZIAKpHc5tH3OkedEuK1eg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八篇
原创 杨太太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今天

蜜桔观察日记﹒第八篇

蜜桔教会的主餐







我知道有很多教会的主餐是一个月领一次,通常放在每个月的第一周。我还记得我奶奶对我去教会的要求就是:“平时工作忙可以不去,但是领主餐的聚会一定要去。”——她可能是出于怜悯年轻人工作忙的角度,但不得不说,这种妥协式的信仰真是害死人。



蜜桔教会每周都领主餐。我以前也觉得无所谓,因为好像主日领餐,领了么就领了,不领么就不领了,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后来发现,每周领餐还是挺不同的。









蜜桔教会的主餐是在讲道和回应诗歌之后。由牧师或长老带领。



在引用著名的经文:

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 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当自己省察, 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体,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

——林前11:27-29



之后,他们会向大家教导:



“主餐是为重生悔改、并且被地方教会确认的基督徒所预备的。在蜜桔浸信会,我们邀请所有教会的成员领受主餐。如果你是访问我们教会的基督徒,已经受洗,并且你有所委身的地方教会,并且是和我们传讲同一福音的教会,我们欢迎你与我们一同领餐。



如果你还没有受洗,或者你还不是基督徒,并且没有委身任何教会,欢迎你观礼,暂时不要领受圣餐。但愿你们也在神面前与我们一同认罪悔改,信靠那为我们死的救主,成为神家里的人,可以在将来一起领受圣餐。



接下去我们用一两分钟的时间来到主的面前,省察自己的罪,并且支取赦罪的应许。”



在这1-2分钟以后,牧师或长老会为我们祷告。



如果仔细听这个祷告,会发现这个祷告中往往包含了很多赦罪的应许,听着这些经文,真的是非常安慰人的。



有一些常见的引用的经文: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约翰壹书1:9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这恩典是神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

——弗1:7-8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现在我们既靠著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罗5:8-9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林后5:17,21









祷告毕,我们一同起立,同唱主餐歌曲,通常会唱前几段。



牧师或长老拿起饼教导:



“主耶稣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11:23-24)’



因此这杯和饼,在其他场合为普通之物,但现在因着基督的话和我们的祷告,为此神圣用途被分别为圣。”



随后,他们会为饼祝谢感恩:“在蜜桔教会,我们的做法是各自分吃这饼,作为我们个人跟随基督的记号。”



在领完饼后,就是领杯。



长老和牧师会为杯祝谢感恩:



“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我们蜜桔教会的做法是,各人分到杯后等待其他人,然后一同领受这杯,作为我们圣约共同体的合一象征。”



等到大家都领到了杯以后,他会说:



“耶稣说:‘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路22:18)”



在大家一起喝尽杯中葡萄汁以后,我们会一同唱主餐歌曲的最后一段。



随后牧师或长老会用一句经文给我们祝福,我印象比较深的他们用过的经文有两句:



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民6:24-26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

——林后13:14



然后就平安散会了。









其实就这样平铺直叙地写出来,感觉好像也平淡无奇,但亲历其中,却给我很多感动。



1、仰望耶稣



我最感动的点,是在于,这个主餐的仪式,让我知道我周复一周都在等待见主耶稣的那一日。我们主日开始的时候,主持的弟兄会说:今天是主后2020年9月6日,我们一同来敬拜这位伟大的神——啊,想到我们已经等了2000年多,主再来的日子真的是近了。



所以当我听到牧师说:



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

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

——马太福音26:29



——我都会很感动。想到我这一杯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领受主餐,或许下一次就是和主耶稣在父的国里同喝新的那一次,就觉得很有盼望,内心也很欣喜。也就特别愿意在接下来的这一周里也要跟随主。



我很感恩,蜜桔的主餐,能够让我定睛在天国里的主耶稣。





2、提醒身份




有一次,牧师在说完那段“主餐是为重生悔改、并且被地方教会确认的基督徒所预备的。在蜜桔浸信会,我们邀请所有教会的成员领受主餐……”之后,有一些额外的教导。



他说:“我知道有一些弟兄姐妹,会因为觉得自己上周哪里做得不好,得罪了神,或者因为还陷在罪疚感里,就不领主餐。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恰恰因为我们总是有得罪神的地方,所以才更需要神赦罪的应许。因为主餐本身是蒙恩的管道。只要此时此刻,你真心愿意从罪中悔改,信靠基督的宝血,你就可以凭着信心、按着神的应许领餐。如果你正陷入很严重的罪当中,不知道是否能够领餐,你可以在聚会结束后与牧师面谈。”



我当时听了特别感动。



我觉得每一次的主餐,对我也是一个“身份上的提醒”,它提醒我告诉我,我今天的真实的身份。



我很感恩,每个礼拜都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接收这样的提醒。





3、关于圣约共同体的感动



我过去领了很多年的主餐,但是感觉都是稀里糊涂的。虽然是和大家一同领了餐,但是对我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改变。



我过去很看重个人跟随基督的经历。大概的心态就是,人家读经不读经,不管我的事情,那是长老的事,反正我自己是真的信就好了。



后来发现,这样的心态的最大的问题是,不管这个想法多么有效率,多么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我的属灵知识,但这不是圣经中给基督徒所展现的画面。



——圣经教导我们是在一个教会里互为肢体,我怎么可能不顾这个“圣约共同体”而独善其身呢?



我很感恩蜜桔会在领餐时让我有机会重新默想这件事。



《注目羔羊》是我们很常唱的一首主餐诗歌,最后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信心感谢因此我们站立,

来主前,我们必记住。

神圣呼召跟随基督脚踪,

如祂身体在世上。



你痛苦,我们今愿受,

我们等你国度降临。

是我们在主圣桌前,

预尝羔羊宴的凭据。




每逢和大家一起喝完杯,随后再一起唱这首诗歌的最后一段的时候,心里总是满满的感动。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