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旅沪医话——冯界之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旅沪医话——冯界之

经方治验——小儿高热
黄某,男,1岁另4个月,2 014年8月25日1诊。
其母代诉:高热6天。
病史:从8月20日感受寒邪,开始发热,体温从38.4°C,升到39.4°C.在当地医院治疗,给予头孢类药口服,退热栓塞肛门。用退热栓后体温下降,但药效过后,高热又会出现。先后加用过清开灵、小儿至宝丹等药无效,来就诊时诉,昨夜体温39.7°C。
刻诊:高热6天,咳嗽2天,昨夜咳嗽较重,一天不吃饮食,流清涕量多,肛门微红,口渴喜饮,自汗,咽红上有痰涎,大便稀软,指纹不显,苔薄白,质淡红,脉浮数。查体:R:24次/分。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心率12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及病理性杂音。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26(8.00-12.00×10^9/L).中性细胞绝对值:1.68(2.40——4.80×10^9/L) 。淋巴细胞绝对值:2.85(4.00-8.40 10^9/L)。
诊断:小儿高热。风寒夹热证。西医诊断:病毒性支气管炎。治以祛风散寒佐以清热。柴胡桂枝汤加减。
处方:桂枝6克  白芍10克  黄芩6克  柴胡6克  制半夏4克   生姜3克  大枣10克  炙甘草4克        1剂

2014年8月26日2诊:咳嗽、流清鼻涕减轻,气喘、自汗,苔薄白质红,脉浮缓。中午已能吃一小碗稀粥,今日15点体温37.7°C.心率110次/分,呼吸36次/分。原法加味。
处方:桂枝6克  白芍10克  黄芩8克  柴胡8克  制半夏4克   桔梗4克   金银花10克   生姜5克  大枣12克  炙甘草4克   2剂   
   
2014年8月28日3诊:发热、气喘止,咳嗽减轻,干呕,咽红,清涕少,苔薄白质红,脉浮缓,指纹不显。心率100次/分。呼吸28次/分。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用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黄芩8克  柴胡6克  制半夏4克   桔梗4克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胖大海6克  北沙参10克  炙甘草5克   僵蚕10克   蝉蜕10克   远志5克   紫苏叶10克            3剂

2014年9月1日4诊:咳止,胃口好,大便正常,苔薄白质红,脉浮缓, 听诊:未闻干罗音。诸症已止,用调理脾肺中药善后。

按:患儿初起为感受风寒,本应用解表散寒中药,一般都可1-3天退烧。但因为服用了头孢等寒凉药,后又加服清开灵、小儿至宝丹等大寒清热的中成药,导致了寒邪被遏,不得外解;起到了引邪入里的作用。所以寒邪嚣张,高热6天不退,引发急性支气管炎,并向肺炎发展。病虽较为急重,但小儿脏器轻灵,随拨随应。1诊时辨证准确,用柴胡桂枝汤,服药一日,发热就从高热降为低热,再服2日,发热、气喘止,咳嗽减轻,病入坦途,后用小柴胡汤加减收功。小儿发热,病愈后,善后调理很重要,否则容易留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后遗症;有的成为易感儿,反复发热,反复患肺炎。这种情况,更应在发病的间隙期调理。

[ 本帖最后由 中医冯界之 于 2014-11-8 19:16 编辑 ]

TOP

冯界之(冯介之)介绍

冯界之(冯介之)介绍
标签: 健康        分类: 旅沪医话
一、专业特长
1、妇科及其他:不孕不育、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乳腺增生、多囊卵巢 、月经失调、痛经、带下、急、慢性盆腔炎、痤疮、子宫脱垂、子宫腺肌症。儿科病、小儿多动症及学习能力障碍 、儿童体质调理、糖尿病。
2、颈椎、腰椎病,各种疼痛、失眠、抑郁症、精神病。长于针灸推拿。
3、消化系统:反流性食管炎 、急、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 、 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腹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肝胆肠道病。
4、呼吸:久咳、慢支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咽炎、鼻窦炎。
5、心血管: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扩心病、中风瘫痪。
6、泌尿生殖系统:急、慢性肾炎,肾衰,及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
7、对中医治疗肿瘤、脑出血、脑梗塞、癫痫、帕金森、抑郁症、脑供血不足、脑发育不良、痴呆、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病、脑萎缩、梅尼埃氏病、梅杰氏病及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皮肤病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总之,擅长治疗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原因不明性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同时患多种疾病的患者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二、个人简介

1、自幼学习家传中医,青少年时代广拜名师,曾拜成都市名中医建国前就有四大名医之称的廖全彬、彭州市名中医方南君等7人为师,中年又师从四川的国医大师王静安学习中医。
2、精通中医,又懂西医。曾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西医知识。
3、早临床,17岁开始在家中的诊所临床诊病。18岁到20几岁就能治愈脑溢血,肺水肿、肠伤寒、空洞型肺结核大出血,后来整理成论文在《四川中医》和《四川中医函授》发表。只不过改为了中医的病名,《中风真闭假脱证》、《虚喘脱证》、《湿温入营》、《咯血证治》。
4、1979年参加全国中医药人员选拔考试,以彭州市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本科档次中医师。从事中医工作50年。曾担任四川彭州市卫校、温江地区中医提高班、成都中医学院函授班教师。曾在自家中医诊所及多家医院从事中医儿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科、中医内科、中医肿瘤科、中医脑科及急诊科、住院部工作。后到成都市一家三级医院,全国中医示范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基地从事心肺专科及带教工作十多年,直至退休。,我从小熟读中医经典及大量古代、现代医书,治病以经方为主,兼及各家。有五十年的临床经验,诊疗水平极高,在《易经》、《内经》、《伤寒》、《温病》、临床各科都有论文发表,是中医界少有的通才、全才和临床家。
5、发表专著一本、论文28篇,均为第一作者,部分被评为优秀论文。其中、曾治疗过大量的肿瘤患者。2006年6月在甘肃中医杂志发表《专方专药治肿块》论文,总结了良性肿瘤以行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恶性肿瘤,以通阳为主,攻瘤为辅,留人为主。总结出了扶正解毒方等数十首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方剂。我的长子用我的经验方扶正解毒汤,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气阴虚证,进行了科研,获宜宾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年在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术会发表论文《阴阳胜复贯医易》,收入《医易荟萃》一书,用中英文正式出版,向全世界发行。1992年参加国际心病学术会,发表《阴虚肺胀的辨证施治》,对阴虚肺胀的病因病机作了系统的开拓性的论述。1993年《针刺环跳穴治疗胆囊炎腹痛》被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针灸大会评选为大会交流论文。1995年在首届国际易医学术会发表了《八卦与人体生命过程》。近年推出了湿热咳嗽的系列论文:2001年1月《湿热咳嗽的辨证施治》在英国主办的《世界名医论坛》杂志发表;2001年12月《三仁汤在湿热咳嗽的变通应用》在《中医杂志增刊》发表;2003年3月《古代医家论湿热咳嗽》在《中华中医药杂志》发表。2003年12月在国家级《中华中医药杂志》发表论文《胸痹从肾论治》。《湿热咳嗽的辨证施治》先后荣获香港国际学术会世界知名医家金奖、泰国医药金象奖、世界华人知名医家金奖。《八卦与人体生命过程》荣获加拿大温哥华欧亚传统医学新进展暨世界知名医学成就颁奖大会学术金奖。2000年1月被中医研究院评为贡献金奖。2002年11月被卫生部、文化部、科委等八部委组成的鉴证委员会评为医学界百名中国医学创新名医之一。
2005年8月23日被批准晋升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分享:  分享到微米  分享到新浪Qing

TOP

冯界之——旅沪医话—医案—小儿低热

旅沪医话—医案—小儿低热
标签: 健康 医案医话        分类: 旅沪医话
秦某,男2岁,2012年2月29日1诊。居住:重庆市云阳县。其母代诉:低热14天。患儿2012年2月12日在浙江某医院做全麻右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后发高热,输液3天后转为低热;患儿不会行走,不会爬,不会说话;至今已低热14天,输液及服西药未效,特来我处中医治疗。刻诊:发热,早晨体温37.5°C,下午38.5°C面色淡黄,精神萎糜,形体消瘦、纳差、咳嗽、鼻塞、呕吐、吞咽不利、饮水则咳呛、呃逆、口多白沫、弄舌、大便3天未解、上次大便带红、肛门色红、阴茎两旁色红、睡眠时手足搐动,手足凉、指纹青紫入气关、苔白腻质红、脉滑数。体检:P:110次/分;R:28次/分;听诊:偶闻干罗音;双侧巴宾斯基症(+);有癫痫1年,发作则四肢僵直,双目上视,意识丧失;手足冷则发痫。辅检:头颅MRI+MRA,颅内(-).双侧筛窦炎。24小时动态视频脑电图:“异常脑电图,睡眠期少量痫样放电。”中医诊断:小儿低热。湿热证。西医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癫痫(全面僵直发作.)处方:
荆芥6克   紫苏叶6克   桔梗5克   胖大海6克   栝楼仁6克   制半夏3克   黄芩6克  黄连3克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薏苡仁20克   石膏10克  白豆蔻3克  板蓝根6克  苇茎20克         3剂
服法:水煎160毫升,每次20毫升,每2小时1次,1日5次。
   2012年3月6日2诊:服完3剂中药,发热、汗出已止。咳嗽、鼻塞止。呕吐、吞咽不利、饮水则咳呛、呃逆、口多白沫、弄舌减轻;仍大便带红、有时呈羊矢状、肛门色红、阴茎两旁色红、指纹青紫。此为胃肠湿热,转方以芍药汤加减。处方:
    白芍15克  黄芩6克   黄连3克  制大黄1克  川木香6克槟榔6克  制半夏5克  吴茱萸3克  藿香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神曲10克  炙甘草3克           5剂水煎60毫升,每次20毫升,日3次。
2012年3月12日3诊:大便带红止,大便先干后稀;肛门色红、阴茎两旁色红减轻;指纹变淡。以健脾和胃清热善后。处方:         黄芩3克   黄连2克    制半夏5克  吴茱萸3克  党参12克   白术15克   茯苓10克   益智3克   神曲10克  炙甘草3克           5剂1日1剂,水煎50毫升,1次25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2912年3月18日4诊:肛门色红、阴茎两旁色红止;精神好转;纳差、吐白沫、手足冷减轻。仍用上方加减巩固疗效。带药回家。处方:
      黄芩3克   黄连2克    制半夏5克  吴茱萸3克  党参12克   白术15克   茯苓10克   陈皮10克   干姜4克   竹茹6克   天竺黄3克  枳实5克         5剂1日1剂,水煎50毫升,1次25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按:湿热郁于三焦,熏蒸肌表则发热、汗出;湿为阴邪,旺于阴时则午后加重;湿热郁于脾胃,运化失常则面色淡黄,精神萎糜,形体消瘦、纳差、呕吐、呃逆;湿热郁肺,肺气不宣,咽喉不利则咳嗽、鼻塞、、吞咽不利、饮水则咳呛;湿热夹痰湿则口多白沫;湿热引动心火则弄舌;湿热郁于肠道,大肠通降失常则大便3天未解、损伤肠络则大便带红、湿热下注则肛门色红、阴茎两旁色红;湿热化风则睡眠时手足搐动;湿热阻遏,卫气不能敷布则手足凉;指纹青紫入气关、苔白腻质红、脉滑数都是湿热之象。1诊时处方用荆芥、紫苏叶宣肺,领邪出表;桔梗、胖大海清咽利隔;栝楼仁、制半夏化湿祛痰;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薏苡仁、白豆蔻、板蓝根、苇茎、清化湿热;胖大海配瓜蒌仁又有润肠通便之效。药合病机,故服后发热即止。2诊时以清化肠道湿热为主,兼和胃消痰;以后各诊时加入健脾药收功。可惜由于经济原因,发热的新病治愈之后,患者未能留在上海继续用中药治疗癫痫旧疾。

[ 本帖最后由 中医冯界之 于 2014-11-10 21:39 编辑 ]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医案—廉泉一针,擅治风寒暴喑

1、穴位特点: 廉泉穴属任脉,是 任脉、阴维脉交会穴。位于人体颈部前正中线,在下颌下缘与舌骨体之间,下颌下缘1寸处取穴。《说文解字》:“廉,仄也。从广,廉声”。广为高屋,就是堂,堂的两旁收敛的部分,比较仄(狭窄),就叫廉。 《释名·释言语》:“廉,敛也”。所以廉有收敛的意思。《説文解字》:“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      
廉泉穴名的含义是,任脉中呈气化状态的精微物质,在这里被收敛,凝聚成津液,从廉泉穴内像泉水一样流出,濡养口腔、咽喉。
2、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强,中风失语,舌纵涎出,舌干口燥,口舌生疮,咳嗽,哮喘,聋哑,喉痹,消渴,饮食不下等证;并且擅治暴喑。
3、操作技法:患者仰卧,头稍向后仰,选定穴位,常规消毒,用2寸长的毫针向舌根方向斜刺1——1.5寸,快速捻转2分钟左右,病人咽喉部有较强酸胀感后出针。
4、、验案举例:
吴某,女,49岁,2014年7月13日初诊。本院职工。
主诉:声音嘶哑2天。
病史:昨日感受风寒邪气,引起声音嘶哑.未曾治疗。
刻诊:声音低,嘶哑,说话不清。苔薄白质红,脉浮缓。
中医诊断:风寒暴喑
治疗:在患者的廉泉穴下针,快速捻转2分钟,有较强的酸胀感后出针。出针后患者声音嘶哑已除,语音清亮。观察15天,声音嘶哑未发。
按:本案是风寒外束,经络痹阻,津液不能敷布,濡养咽喉所致的暴喑。针刺廉泉,可以表散风寒,疏通经络,使津液能够敷布,以养咽喉,所以能治暴喑。

TOP

冯大夫你好,请问一下,多发性肝脏血管瘤,去年体检首次发现,当时最大的为2.6*3.4cm,今年体检最大的为3.6*4.3厘米,医生说是良性肿瘤,但还是想调理一下,争取能小些,不知从中医的角度,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日常生活该注意些什么?预后如何?谢谢

TOP

提问请到中医主任医师冯界之的报到帖

[ 本帖最后由 中医冯界之 于 2014-11-22 22:13 编辑 ]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旅关于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问题回答

问题1、小儿16岁,9月发生过一次心悸,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为:9次长间歇性为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室早1次、窦房结游走节律房早2次。
西医医生认为不需治疗,想请问医生,是否需要中药调理,平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回答:1、西医医生认为不需治疗,严格说来西医是无法治疗,只有让它发展到症状明显了,出现心率过慢、眩晕;再来安装起搏器;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靠按起搏器来治疗。2、需要中医调理,中医辨证治疗和放松功,针灸,点穴都可以针对病因,起到改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营养心肌,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使病情逐步减轻,不至于发展的更严重。当然,调理的时间比较长。如果是二度二型,治疗起来就要更困难一些。在临床上,很多西医认为需要安装起搏器的病人,经我用中医治疗,可以不必安起搏器。3注意事项:保持心情平和,遇事不要激动;避免受凉、感冒、潮湿;不饮米酒、黄酒、红酒、白酒,不食辛燥食品,以免诱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加重病情。避免劳累,不做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学生军训,可以请医生开病情证明请假,避免猝死。锻炼以散步为主,不要跑步。4、经过中医调理,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都会消失。
问题2、中药调理是否能使阻滞情况完全消失?还是戴上这个帽子就再也取不下来了? [/quote

回答:为什么你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看是受西医的影响太大了,有的西医认为戴上这个帽子就再也取不下来了,事实上,很多ll°l型房室传导阻滞都是用中医治愈的。中医不但能治ll°1型房室传导阻滞,对ll°ll型,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西医认为需要安起搏器的,也有很好的疗效。
     但是,影响疗效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是要树立坚定的治愈疾病的信心。我在临床中,治疗了一些不治之症,有的是几十年,跑遍了上海各大医院,越治越重,但仍不言放弃,后来遇到我,终于重获新生。我在新浪博客中发表的乳糜尿、lGA肾炎,都属于这种情况。但有的依从性差的病人,即使是小病,病情有点小的变化,就停止治疗,那怎么能治好病呢?中医治病,与西医不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病症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用药也需要不断的随之变化。有人对这个过程,作了形象的比喻。中医治病,就像鹰抓兔一样,兔就是病,中药就是鹰;兔子在地上是不断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奔跑,因此,用药也需要随时调整治疗方法,兔子向东跑,药就要向东追,兔子向西跑,药就要向西追。所以选对医生,配合医生也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

TOP

旅沪医话 ;冯界之 —— 一句英语,说服老外

一Peter先生是美籍韩国人,来中国旅游,仰慕中医的神奇,经友人推荐,特来我处就诊。他不懂中文,只会美语和韩语,韩语我是一窍不通,于是就用我的川味英语和他交流。他得了3年胃病,一直在美国治疗,吃过西药,也在美国做过一段时间的针灸,服过一段时间的中药。他说:“没有效果。”当我提出用针灸和中药为他治疗时,他起初坚决拒绝,说他试过。我告述他,我的针灸和美国不同。他终于同意试一次,并说;“有效就再来。”我知道,大部分的美国针刺,都是以四肢为主的浅刺法,对他这种脾阳虚寒证的胃病,很难见效。《灵枢·五邪篇》说;“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因此我采用以腹背为主的深刺温针法治疗。一次针灸下来,他就觉得有效,但仍拒服中药。
今天下午,peter先生就要乘飞机返回美国了,早晨医院刚开门,他就来要求再做一次针灸。我一边给他针灸,一边给他讲,他这病,应吃点温阳散寒和胃的中药。并对他说;I’m sure this medicine will heip you a great deal .(这药肯定会对您有好处。)
这句英语,打动了peter先生,他连连点头,同意带一个疗程的中药回国。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关于小儿肺炎后的答问

标签: 育儿  
提问:我家14岁男孩,年初高烧不退后重度肺炎,从3月份开始中药调理,期间也是随着天气变化小感冒,鼻涕,喉咙痒和痛断断续续,但因为在喝中药基本也是几天后可以恢复。6月底开始在龙华医院冬病夏治敷贴。原本想九月可以停掉中药,可是最近冷暖变化大,昨天开始又有点喉咙痒和咳嗽了。麻烦请问中药喝那么长时间付作用大吗?现在是想停中药又不敢停,因为初三了学习也很繁忙。谢谢。



回答:1、肺炎后中药调理很重要,否则会留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还会成为易感儿,导致肺炎反复发作。全世界每年因患肺炎死亡的儿童有30多万,大部分是这种身体很弱,抵抗力很差,反复患肺炎的儿童。具体调理应请中医辨证施治,处方开药,坚持治疗。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调理一段时间,可以收到好的效果。患儿就会少感冒,即使感冒,症状也很轻,容易治愈,不容易发展成肺炎。2、中药有上、中、下三品,有的有副作用,有的没有副作用。辨证准确了没有副作用,辨证不准有副作用。因为不知道具体用的什么中药,也不知具体的病情,所以有无副作用的问题,无法回答。

[ 本帖最后由 中医冯界之 于 2014-12-2 11:44 编辑 ]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关于孩子的身高的回答

标签: 育儿 健康       
冯医生您好,家有男孩99年,目前身高只有168厘米,并且今年以来只长了2公分,作为男孩的妈妈心里非常着急,中医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长高呢?谢谢 [/quote]
一、回答:1、15岁,168厘米,很不错了。2、正处于窜个儿的时期,会继续长,以后女孩会长到18岁,男孩会缓慢的长到25岁,3、据科学家研究,人的最佳身高是100厘米,今后科学发展到有能力控制身高了,就会把身高控制到100厘米,因为身矮的人心脏泵血的距离短,组织器官需血量少,心脏工作起来不累。人的消耗小,寿命长。所以外星人的身高,都控制在100厘米。说这些的目的是让你们不要太着急了,大人的情绪会影响到小孩,使他心情焦虑,既影响长高,又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4、孩子的身高主要决定于遗传,在加强营养和锻炼的情况下,孩子的身高一般是父母平均身高再加10厘米。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5、中医认为,帮助长高的方法就是脏腑阴阳的平衡,五脏中以脾、肾最重要,肾主骨,肾的功能正常,就能主骨生髓,骨骼发育正常,骨骼生长区(骨骺)不要过早闭合,当然孩子就能长高了。脾主运化,食物在胃中消化之后,要靠脾的运化功能,运化到全身,营养脏腑组织。如果脾胃不好,人体内各个部位,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当然就长不高。调理不是蛮补,要补不足,损有余。这就要求医生先要知道孩子何处不足,何处有余;如肾本来不虚,再补肾,就会导致性早熟等副作用。所以调理一定要在好的中医的指导下,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才行。
二、关于孩子的身高的回答之二
原帖由 yangn1844 于 2014-9-22 14:56 发表
医生:
请教医生:
     您好!家有小儿,二年级,8岁,只有42斤,形体很瘦,身高只有123左右。一直以来,饮食量不大,一直处于被逼吃饭的状态。现在面部有一块小白。大便基本是1-2天一次,如果蔬菜或者水果少吃不吃,基本是2天大便一次。脾气比较急躁。由于经常运动,所以身体尚可,不大生病。去年,曾经得过胃炎,近期,看吃饭老是打嗝,吃饭也经常走神,要么拼命往嘴里塞。
    问医生如何调理小儿身体,日常饮食要注意什么,可否推荐上海市比较好的医生,谢谢!..
回答:回答:1.男孩,体重比最低正常标准少了2.4斤。身高比比平均身高少了7公分。肝脾胃调理好了后,体重、身高都会增加。2、证属肝胃不和。不是饮食能解决的,应找个好中医调理。上海的中医,我认为首屈一指的,当然是我自己了。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关于子宫肌瘤的答问。

标签: 妇科
1、病员提问:冯医生,我今年44岁,长期来一直有子宫肌瘤,多发性,但都不大。每年体检都是让随访。
40岁后,每次月经后隔一两天仍会有少量出血,而且一般都要不干净一两个星期,有时甚至一直淋漓至下次月经。
到医院看过几个专家门诊,吃过西药,也吃过中成药,还是没有改善。
请教了

回答:1、子宫肌瘤用中成药很难对症,所以很少有效。2、治疗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好的快,有的好的慢。但总体治疗时间较长。3、目前化包块的中药涨幅太大,一般的病人很难坚持用药。所以我目前治疗的病人,大多是有商业保险的。4、子宫肌瘤是个大筐筐,具体是什么病要靠病理检查。子宫肌瘤中最容易治的是炎症性包块,一般1个月之内可治愈。您这种情况,经过许多治疗无效,应能排除炎症性包块,看起来是实体肿瘤了,不可能短期内治好。较大的子宫肌瘤,在继续长大,有子宫癌的可能,所以要B超复查。5、您目前子宫肌瘤引起的阴道出血,中医叫崩漏,中医治疗效果很好。6.子宫肌瘤可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7.能治好子宫肌瘤的中医寥若晨星。



2、病员提问:谢谢详尽的答复。
之前,还有一次看专家说是排卵期出血,是免疫力低造成的,目前还没有药或治疗办法的。
不知道有此一说法吗?

回答:回答:排卵期出血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病理性的排卵期出血,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治疗,如果出血多,时间长,可请中医治疗,只要把证看准了,用药后效果很好,我治疗过大量的排卵期出血,现在还有病人在治疗。不过,您这不叫排卵期出血,您这叫子宫肌瘤出血。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医案—气滞血瘀挟湿热痛经

标签: 妇科       
气滞血瘀挟湿热痛经
叶某,女,29岁,2013年8月3日1诊。居住地:上海建国新路。
主诉:痛经12年。
病史: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痛经。服西药治疗,只能暂时止痛。刻诊:经前1周腋下酸胀、疼痛,小腹痛,小腹有压痛,月经来后第1天痛止。月经初潮14岁,6/28天,上次月经4月11日,有血块,呃逆,白带黄,苔白黄质红,脉缓。1年前行子宫肌瘤剜出术。
诊断:痛经。气滞血瘀挟湿热证。治以疏肝理气,清利湿热。
处方(颗粒剂):柴胡12克   当归20克   白术20克   香附子20克
刘寄奴20克   泽兰20克   黄柏6克   苍术20克   土茯苓30克    薏苡仁20克    砂仁6克   延胡索20克   姜半夏6克   川芎12克
7剂

2013年8月10日2诊:带黄、呃逆,苔薄黄、前半区无苔,原方加减。处方(颗粒剂):柴胡12克   当归20克  赤芍20克    路路通10克
刘寄奴20克  王不留行20克  黄柏6克  苍术20克  土茯苓30克   薏苡仁20克  砂仁6克  延胡索20克  川芎12克  桂枝6克   
7剂
2013年8月13日,来说:“今天是月经来第2天,这次月经来不痛。”

按:经前1周腋下酸胀、疼痛,小腹痛,小腹有压痛,经来有血块为实证,为气滞血瘀;白带黄,为有湿热;呃逆,为湿热干胃,胃气不和;苔白黄质红,脉缓,是气滞血瘀挟湿热的舌象、脉象。1诊时处方用柴胡、当归、、香附子、刘寄奴、泽兰、延胡索、川芎疏肝理气、行血祛瘀;黄柏、白术、苍术、土茯苓、薏苡仁、砂仁、姜半夏清化湿热、健脾和胃。诸药同用,起到了疏肝理气,清利湿热的作用。。
分享:  分享到微米  分享到新浪Qing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医案—气滞血瘀挟湿热痛经

标签: 妇科
气滞血瘀挟湿热痛经
叶某,女,29岁,2013年8月3日1诊。居住地:上海建国新路。
主诉:痛经12年。
病史: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痛经。服西药治疗,只能暂时止痛。刻诊:经前1周腋下酸胀、疼痛,小腹痛,小腹有压痛,月经来后第1天痛止。月经初潮14岁,6/28天,上次月经4月11日,有血块,呃逆,白带黄,苔白黄质红,脉缓。1年前行子宫肌瘤剜出术。
诊断:痛经。气滞血瘀挟湿热证。治以疏肝理气,清利湿热。
处方(颗粒剂):柴胡12克   当归20克   白术20克   香附子20克
刘寄奴20克   泽兰20克   黄柏6克   苍术20克   土茯苓30克    薏苡仁20克    砂仁6克   延胡索20克   姜半夏6克   川芎12克
7剂

2013年8月10日2诊:带黄、呃逆,苔薄黄、前半区无苔,原方加减。处方(颗粒剂):柴胡12克   当归20克  赤芍20克    路路通10克
刘寄奴20克  王不留行20克  黄柏6克  苍术20克  土茯苓30克   薏苡仁20克  砂仁6克  延胡索20克  川芎12克  桂枝6克   
7剂
2013年8月13日,来说:“今天是月经来第2天,这次月经来不痛。”

按:经前1周腋下酸胀、疼痛,小腹痛,小腹有压痛,经来有血块为实证,为气滞血瘀;白带黄,为有湿热;呃逆,为湿热干胃,胃气不和;苔白黄质红,脉缓,是气滞血瘀挟湿热的舌象、脉象。1诊时处方用柴胡、当归、、香附子、刘寄奴、泽兰、延胡索、川芎疏肝理气、行血祛瘀;黄柏、白术、苍术、土茯苓、薏苡仁、砂仁、姜半夏清化湿热、健脾和胃。诸药同用,起到了疏肝理气,清利湿热的作用。。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医案-肝胃同病——崩漏

标签: 妇科
邓某,女,34岁,2012年3月15日1诊:主诉:月经量多,每次15——25天,已5个月,加重2个月。患者2011年8月做人工流产、安节育环手术后,月经期延长,近2个月加重。未曾治疗。刻诊:本次月经经期22天、量多有血块、胃脘痞胀、纳差、呃逆、经前胸胀、白带多、苔白舌尖边深红、脉缓弦。诊断:崩漏:肝热胃气不和证。治以清肝和胃。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2克   赤芍30克  川芎3克   白术30克    栀子6克   丹皮12克   茜草30克   败酱草30克   蒲公英30克   地榆12克   藿香20克   厚朴10克   制半夏10克   砂仁10克(后下)                     5剂
2012年4月13日2诊;服药后胃脘痞胀,纳差、呃逆止,继续服用,白带多止;4月份月经7天,血块少,量正常,舌红少苔,脉缓。原方加减善后。处方;
柴胡3克   当归12克   赤芍30克  川芎6克   白术30克      丹皮12克   茜草30克   败酱草30克   蒲公英30克   地榆12克   藿香20克   吴茱萸6克    麦门冬10克     5剂
按:肝经郁热,灼伤胞宫则经期22天,量多有血块;热壅肝经,肝气不畅则经前胸胀;肝经热邪夹湿下注则白带多;肝气犯胃,胃气不和则胃脘痞胀,纳差、呃逆;苔白舌尖边深红、脉缓是肝热胃气不和之象。1诊处方中治以柴胡、当归、赤芍、川芎、、栀子、丹皮、茜草、败酱草、蒲公英、地榆清肝泻热、凉血止血;藿香、厚朴、制半夏、砂仁、白术健脾和胃。共凑清肝和胃之效。效后尚需引血归经以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医案-月经过少

分类: 妇科
陈某,女,28岁,2012年5月13日1诊。主诉:月经过少1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月经量显著减少,不到正常的一半,经期准。未曾治疗。刻诊:头晕、疲倦乏力、嗜睡、稍微走一下路,就很累;冬天手足凉、咽喉经常发炎、咯痰白稠量少、口苦、早晨腰酸痛、久坐腰酸、全身酸痛、经量极少、吃螃蟹后腹泻、口干、苔少质深红、脉细弱。诊断:月经过少。气血不足、肾阴虚夹湿热证。治以补益气血、滋补肾阴兼清湿热。处方:
党参30克   生地黄30克   当归15克   麦门冬15克    北沙参30克   枸杞15克   补骨脂30克   菟丝子30克   羌活10克   独活20克   秦艽15克   苍术30克   黄柏6克     15剂
2012年6月3日2诊:口苦、早晨腰酸痛止,全身酸痛止;疲倦乏力、嗜睡、稍微走一下路,就很累减轻;仍头晕,大便4次/日,不成条。原方加减。处方:
黄芪30克,党参30克  丹皮12克  赤芍30克   白术30克
杜仲30克   麦冬15克    续断15克   砂仁6克(后下)  川木香15克   茯苓15克   菟丝子30克   当归15克   钩藤30克(后下)  生牡蛎30克(先煎)                    15剂
2012年6月24日3诊:月经来量少止,头晕止,疲倦乏力、嗜睡、稍微走一下路,就很累止,泻泄止,仍口干、咽干有痰,舌红少苔,脉缓。上方加减,巩固疗效。处方:
黄芪30克,党参30克  丹皮12克  赤芍30克   白术30克
杜仲30克   麦冬15克    续断15克   砂仁6克(后下)  川木香15克   当归15克   桔梗10克   金银花10克   射干10克  15剂
   2012年7月9日4诊,诸症消失,再用原方加减善后。
      黄芪30克,党参30克  茯苓12克   远志12克  白术30克   杜仲30克   当归15克  续断15克   砂仁6克(后下)   当归15克    菟丝子30克   枸杞15克    桔梗10克   黄芩6克   15剂
按:气血不足则月经量显著减少、头晕、疲倦乏力、嗜睡、稍微走一下路,就很累,冬天手足凉;中气不足则吃螃蟹就会腹泻;湿热熏蒸则咽喉经常发炎、咯痰白稠量少、口苦、口干;湿热损伤肾阴则早晨腰酸痛、久坐腰酸;湿热窜于肌表、经络则全身酸痛;苔少质深红、脉细弱是气血及肾阴虚,兼夹湿热之象。1诊方用党参、生地黄、当归、麦门冬、北沙参、枸杞、补骨脂、菟丝子补气血养阴益肾;用羌活、独活、秦艽、苍术、黄柏清燥湿热。诸药合用,共凑补气血、滋肾阴、清湿热之功。以下各诊,随证加减,症状消失后用归脾汤加减善后。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医案-不孕-妊娠感冒-先兆流产

分类:妇科
  20013年6月4日收到小A丈夫的报喜短信,他的小孩今天出生了,我热烈祝贺他们喜得贵子。喜庆之余,深感这孩子的降生确实不易。录病历于下。
             1、   不孕症
小A,女,27岁。2012年7月2日1诊。主诉:婚后1年多不孕。
患者1年前曾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子宫肌瘤,2011年8月做了宫腔镜肌瘤切除术,但1年后复查,子宫后壁长出子宫肌瘤1个,22mmx31mm;左后壁长出子宫肌瘤1个,30mmx30mm;后壁下段长出子宫肌瘤1个,17mmx21mm,部分外突。医生告之,有子宫肌瘤,不容易受孕。于是转请中医治疗。刻诊:自汗,上半身多汗,手足心灼热,头晕,经来小腹胀,胸胁胀,烦躁,咽喉痛,咽干,经常感冒,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舌深红少苔,脉弦滑。诊断;不孕,阴虚血瘀证。治以养阴活血祛瘀。处方:
     玄参10克  麦冬15克  桔梗10克  黄柏10克   紫花地丁30克  桂枝10克   茯苓15克    丹皮12克   白芍30克   桃仁10克   水蛭6克   穿山甲粉6克(分冲)  牡蛎30克     15剂
2012年7月26日2诊:头晕、烦躁、咽喉痛、咽干、均止,腹泻2-3次/日、腹痛则泻,肠鸣、仍汗多、手足心热、舌深红减,脉弦滑。
麦冬15克  桂枝10克  茯苓15克  丹皮12克  白芍30克   桃仁10克  牡蛎30克   炮山甲粉6克(分冲)   水蛭6克   三棱15克    莪术15克  海藻30克  鸡内金30克   白术30克   15剂
2012年8月19日3诊:自汗减少,大便稀,手足心热,舌淡红无苔,脉弦滑。
黄芪30克    党参30克  炙甘草6克  白术30克  当归12克  川芎10克  黄芩10克  生地黄30克   砂仁10克   续断18克 15剂
2012年9月15日4诊:胃嘈杂、腹胀、腹泻、手足心热、带多舌黄、自汗大减舌深红无苔、脉弦滑。
黄芪30克   党参30克   白术30克  陈皮10克  炙甘草6克   当归12克    柴胡6克  升麻10克   山茱萸20克   牡蛎30克   吴茱萸10克   鳖甲10克   蒲公英30克   黄柏6克     10剂
服药后诸症消失,已怀孕。
                     2、妊娠感冒
2012年10月14日5诊:孕39天,3天前恶寒发热、鼻塞未服药。刻诊:发热、体温38.5度,大汗出、床单湿透,咽干痛、吞水痛,口苦、口臭、口鼻气烫,头痛、腰酸、四肢痛、乏力、小腹痛、舌红少苔、脉弦滑。诊为妊娠感冒。风热证。治以祛风清热。处方:
     金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荆芥10克  薄荷10克   桔梗10克   黄芩12克  石膏15克   芦根20克  柴胡6克  白术15克   砂仁10克    3剂
2012年10月20日6诊:发热、汗出、四肢痛、小腹痛、口苦均止,咽痛轻、吞水不痛,腰酸减轻,咽干躁,腹泻、1日2次。苔薄白尖深红,买弦滑。处方:
     山药10克   麦冬10克  桔梗10克  北沙参6克  白术10克     砂仁3克   甘草3克         3剂  
                  3、先兆流产
2012年11月4日7诊:有子宫肌瘤的孕妇,最容易流产。建议服中药保过4-5月。刻诊:畏冷、呃逆、小腹隐痛、腰酸、舌尖红少苔、脉滑。处方:
黄芪6克  当归4克  川芎2克  白芍6克  熟地10克   党参6克  白术6克  砂仁3克  糯米30克   黄芩3克  麦冬5克   甘草2克         10剂。
1011年11月26日8诊:腰酸、腰痛、小腹抽掣痛、梦多、舌红无苔,脉滑。早孕11周另5天。B超:早孕。孕囊与宫壁之间不规则低回声区,大小17x25x25mm(出血).多发性子宫肌瘤。诊为先兆流产。气血虚、肾虚夹热。治以益气补血,补肾,清热。处方:
熟地6克   白芍5克  川芎3克  当归3克  党参6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2克  黄芪6克  黄芩3克  续断6克   阿胶5克  杜仲9克  砂仁3克  糯米30克      10剂
2012年12月3日9诊:腰痛止,腰酸、小腹抽掣痛减轻。上方加菟丝子9克,续服10剂。服后诸症消失,停药。

TOP

我也开通微信公众号来讲养生了

各位网友大家好;
    最近我和我儿子冯韧一起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zhongyifengren),旨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为大家介绍如何运用中医知识来治病,养生。目前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文章,欢迎大家关注。关注方法: 查找微信号zhongyifengren, 找到微信公众号“著名中医冯韧讲养生”,点击添加即可。回复:“体质”可以查阅我的深度文章《九种不同体质的中医养生方法》;回复“养胎”可查阅我儿子冯韧的深度文章《怀孕期间的养胎之道》;回复“乳腺”可查阅《冯医生教你轻松解决乳腺增生》。此外,您还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消息,阅读我们发布的所有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一起来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华养生。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育儿必需知道的三点

(2014-12-28 08:00) [编辑] [删除] 转载▼
标签: 医案医话 育儿        分类: 旅沪医话
1、家长不要自己当医生
孩子病了,该怎么办?有的人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吃点没关系。喜欢自作主张,随意给药给小孩吃。他们不知道,中药副作用虽小,但是用药也很谨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泾渭分明。如果寒证用了寒药,热证用了热药,就叫做药用反了。药用反了,往往会造成病情急转而下。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尚不能准确诊断小孩的病情,更不用说一般的家长了。最近我看了一个10岁的小孩,咳嗽了4天,苔白黄、质深红,咽红充血,脉浮数,明显的是肺热证,应该用辛凉解表、内清里热的中药;家长却用葛根汤颗粒来治疗,葛根汤内有麻黄、葛根、桂枝等,属于辛温解表类药,服后病情加重,出现气喘,才到我这里诊治,小孩初看还没有什么大问题,精神也还可以,但听诊时发现肺部有干罗音,心跳的很快,心率在120次/分以上。查血:白细胞16.53  10Λ9/L。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小孩的白细胞1万6千多,说明感染已比较重了;在不发热的情况下,心跳很快,说明细菌的毒素等物质进入了血液,引起心脏功能障碍,小孩经过治疗,病情很快治愈了。但是当时再不到医院,病情继续发展,很快就会导致心衰,出现休克,那时就危险了。所以小孩的病一定要由医生来处理,并且要及时治疗。不要轻信“咳嗽就吃柚子皮”之类的养生节目,那样做,只会延误病情。
2、小孩最怕心衰
小孩的心衰,发展的很快,从心衰到感染中毒性休克,往往就是几分钟的时间,我年轻时在四川的一个区人民医院工作,一天来了一个3岁的小孩,体温39℃,听诊肺上有湿罗音,诊为肺炎,当时患儿一般情况尚好,开了处方,在等待注射时,不过2分钟,患儿突然倒地,面色苍白,不省人事,经紧急抢救,患儿终于被救活。但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医院之外,特别是距离医院较远的地方,后果不堪想象。小儿肺炎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大概有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球菌引发的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疾病。
3、查血常规,就是救人的命
又有一次,一个2岁的小孩,喝了地上积的雨水,拉肚子,小孩的父亲背着他到乡卫生院治疗,一个年轻医生给他诊病,牵着小孩在地上走了几步,看他一般情况还可以,就开了一天的药,分3次口服,小孩的父亲拿上药,抱着小孩就向家中走去,走了20多分钟山路,发觉小孩不行了,连忙跑到区医院来,到了医院,急诊医生就告诉小孩的父亲,小孩的心脏已停止了跳动,虽然经过尽力抢救,但是已无回天之力。这个小孩是因为吃了脏水,患了中毒性痢疾,到乡医院时,细菌的毒素已进入了血流,发生了毒血症,只不过在外部还看不出来,如果这时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一定很高了,立刻输入有效抗菌素,就能救这小孩的命。可惜当时接诊的医生经验不足,未曾化验血液,使这小孩失去了救治的机会。
退休前,有一年我去海南岛三亚市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恰逢某省儿科学会的理事长也来参加这次会议。我和理事长是老朋友,谈话中,理事长说,最近他正在处理一起医疗纠纷,并向我咨询对这问题的看法。事情的经过是,有一家三甲医院,晚上一个家长抱着一个小孩,来看病,值班医生开了一天的止咳消炎西药,分三次服,第2天,小孩死了。我说:“这个小孩的情况很清楚,患的是肺炎,症状不典型,病情的严重性,接诊医生没有看出来。肺炎死人也是常事,有的医院一晚上都要死3个小儿。”理事长说:“病家提出2条医生的责任。1、抱小孩来诊病前医生在看报纸。2、没有化验血常规。我说:“第1条,医生晚上值班,没有事,看个报纸有什么错?只要看病的时候没有看报纸就行了。第2条,没有化验血常规,确有不妥,但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医生提出验血,病家不同意,责任在病家,医生就完全没有责任。因为这种病,除了经验极丰富的医生外,一般的医生确实无法分辨病情是轻还是重。只有通过查血才能发现感染很重了,才会立刻抢救,患儿才有生存的希望。如果医生没有提出查血,虽然说不上什么医疗事故,但是有一定的瑕疵。”听了我的意见,理事长表示,非常同意我的看法。查血很重要,但在临床上,很多患儿的家长,都不愿意给小孩查血,我经常都跟这些家长说,查血就是救一个人的命。

TOP

旅沪医话—冯界之—漫谈中医心身医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句话是说,阴阳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也就是得阴阳正,这样的人的精神活动才能正常。精神活动异常有“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两种情况。

1、得阴阳正的人:我年轻时常对病人说:“有什么事值得焦虑?人家一对老夫妻,两天没吃饭了,还高高兴兴的。”这句话,说的是我小时侯的邻居中,有一对老夫妻,都70多岁了,整天都乐哈哈的,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忧,什么是愁。1960年,那时我14岁,正是饥荒年代,一天,老夫妻已经2天没吃饭了,坐在家门口,不忧不愁,神情淡定。到了中午,老夫妻的50岁的儿子,不知从那里搞到一个烧饼,(四川叫锅魁。)老夫妻一人吃了半个,吃得兴高采烈的。后来老婆婆活了96岁,老爷爷活了93岁。

长寿老人,在兴趣、爱好、饮食习惯、运动方式上可以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天性乐观,心平气和。遇到不顺利的事,既不忧愁、悲伤,也不哀声叹气。不会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样,成天忧愁:“侬今葬花溪流水,今后葬侬知是谁?”遇到好事、喜事,也不过分欢喜,不会像南宋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捉住了金兵的首领——金兀术,就大笑而亡。

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脏腑功能正常,阴阳气血无偏胜偏衰,心理活动才能正常。这样的人就是《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的:“得阴阳正,平和之人,无为惧惧,无为忻忻,婉然从物,肃然自新,谦谦君子,蔼蔼吉人。”这样的人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必享高寿。

2、因郁致病:精神方面的病,中医称为郁证,郁证有因精神创伤而得病的,叫因郁致病。亦有因为患其它病后,导致精神忧郁,就叫做因病致郁。二者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最近,我诊了一个病人,是一个60岁的老太太,她有一个闺蜜,是个40岁的中年妇女,就住在她家,两人关系很好。2年多以前,中年妇女想开一家公司,但缺钱,老太太很支持,就借了200万元给她。也没有抵押,甚至连借条也没打一张,讲好半年后归还。但半年后,公司运行欠佳,中年妇女无力还钱,好在还补了一张欠条。200万可不是小数目,是老太太一生的积蓄。钱收不回来,老太太一天到晚,忐忑不安,忧心忡忡,这样又过了一年,老太太到德国去看儿子,加上旅途劳累,一下飞机就觉得胸痛,送到医院,开了一些口服药,胸部仍痛,回国后做了次按摩,胸痛加剧,到上海一家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一支血管已堵塞95%以上,于是就给老太太装了支架。好在借钱后2年,中年妇女终于把欠的钱还了,老太太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这个病例就是由于长期焦虑、忧愁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是典型的因郁致病。

情志失常,不但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也可以使已有的疾病加重甚至死亡。多年前,我有一个熟人,是开个体诊所的,他请了一个中医学院的退休教授来坐诊,教授擅长妇科,业务很好,给我这熟人赚了不少钱。一天,遇到这位熟人,我问他,业务好吗?他说:“我已停业了。”我大吃一惊:“搞得那么红火的,怎么说停就停了?”他说:“老教授去世了”。我说:“老教授身体一向很好,怎么一下就去世了呢?”他说:“老教授平时有高血压,服药控制的不错,那天休息,就约了几个朋友到我家打麻将,做成功了清一色,赢了一大笔钱,心情特别激动。一会儿老教授说:“头有点晕。”几个朋友劝老教授到医院,老教授说:“没有事,休息一下就行了。众人将老教授扶到里屋躺下,就又开始玩麻将。过了一会儿,见没有动静,众人到里屋去一看,老教授已不省人事,急忙送医院,但由于脑溢血,出血过多,没能抢救成功。

我说:“那就又请别的中医嘛。”他说:“ 好中医极少,是稀缺资源,哪里去请?后来请了个较年轻的医生,半壶水,差点搞成医疗事故,颇费周折。后来心灰意冷,就关门停业了 。

这件事里的老教授就是因为精神因素导致疾病加重而去世的。

3、因病致郁:再讲一个因得病后,导致精神障碍,使病人很快死亡的事。多年前,我在四川一个国家级示范中医院工作,一天早上,从乡下来了个病人,男,50岁,是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背痛了一个多月,在乡下当作扭伤、风湿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我给他诊断后,告诉他,这病决不是扭伤、风湿;具体是什么病?需要照个胸片才能确诊。当时照个胸片,不过就是30元,但病人一口咬定他是扭伤,要求给他开点药就行了,死活不愿照片。经我再三做工作,最后终于去照了片。过了一会儿,病人拿着胸片和报告,偏偏倒倒的走进了我的诊室,耷拉着脑袋,躺在椅子上,闷在那里,一言不发。我把侯诊的病人看完,已是下班的时间了,才问他:“照片怎么说?”他说:“肺癌晚期了?” “谁给你说的?”“我们村上,几个肺癌病人,他们的报告上都写着这几个英文字母。”我给他谈了很久,主要从两方面谈:1、不一定是晚期肺癌,有一位中央的领导干部,CT诊断是晚期肺癌,用了最好的抗癌药,还是去世了。尸检时做病理检查才发现,不是肺癌而是肺结核,机器检查,出错是难免的。如果早知道是肺结核,用抗结核治疗,人就不会死。2、即使真是晚期肺癌,现在也是慢性病、常见病,用中药调理,可以活很长的时间,完全治愈的也不少见。但是病人始终拒绝治疗,不愿服中药。闷在那里,临走时说了一句话:“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我刚花了几十万,建了一座三层的大楼房,又花了几十万,给儿子买了辆重型卡车。

后来这个病人的同村人来我这里诊病,我才知到,他回去后,饭吃不下,觉睡不好,心情不能平静,一天躺在床上长吁短叹,拒绝治疗,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患了病后,出现精神障碍,是典型的因病致郁,恶性肿瘤患者中,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接近100%。

4、心身医学:当今世界,随着疾病谱已由感染性疾病为主,变化为以心身疾病为主,西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了心身医学模式。

研究精神活动和身体疾病的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就叫做心身医学。而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把形体和精神活动看成一个整体,主张调理精神,用来治疗形体方面的疾病;也可以通过调理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来改善心理方面的疾病。在养生方面,主张形神兼养,养神为上。王冰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由于中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1992年国际心身医学学会权威人士指出:“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国中医学寻求智慧。”

5、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身医学研究的对象。   

符合以下条件的疾病叫心身疾病;

·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

•       精神因素可使原有的疾病加重。

•       通过心身治疗病情可有好转。

心身疾病涉及临床各科,有200多个病种,主要的有:肩背痛、腰腿痛、胆囊炎、便秘、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植物神经紊乱症、低血压、失眠、心律失常、焦虑症、脑动脉硬化,抑郁症、脑梗塞、厌食症、昡晕、肥胖病、神经性头痛、心脏神经症、慢性胃炎、胃肠神经症、慢性肠炎等。

     患了心身性疾病,一定要及时请中医调理。

TOP

肺癌

旅沪医话—医案— 肺癌 (2014-05-04 17:09:17)[编辑][删除]转载▼
标签: 健康 医案医话        分类: 旅沪医话
60岁,2012年3月14日1诊。主诉:肺部手术后1年。1年前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肺癌,即行肺部手术,后又作手术切除右肾,术后身体渐衰;1月前因眩晕在该医院诊治,给服氟桂利嗪胶囊及头晕2号10剂,未见疗效。刻诊:形瘦、乏力无神、头晕、屋旋、恶心、吞酸、脘胀、脘痞、胃脘凉,喜热饮;饮食极少,吃不完小半碗稀饭;便稀、口苦、咽干、咳嗽多白绸痰、苔黄厚质红、脉虚弦、重按无力。诊断:肺癌。肝旺脾虚、胃气不和证。
治以平肝和胃、益气健脾。自拟方:
钩藤30克   生牡蛎30克   制半夏12克  厚朴15克   杏仁12克   砂仁15克(后下)  藿香20克   陈皮15克   茯苓20克   白术30克   党参30克   吴茱萸10克   黄连1.5克    7剂
2012年3月26日2诊:屋旋、恶心、、口苦止,大便已成条,头晕、吞酸、脘胀、纳差、胃凉、脘痞、乏力无神减轻;黄厚苔已退,舌中心有小块薄黄苔。原法继进。
生牡蛎30克   刺蒺藜30克   制半夏10克   煅瓦楞子30克
吴茱萸10克   干姜10克   党参30克   白术30克   甘草3克
黄连1.5克   枳壳10克   陈皮10克          7剂
      2012年4月9日3诊;胃口好转,一顿能吃一碗稀饭,头晕、胃凉、吞酸、脘胀、纳差、脘痞继续减轻,精神好转,仍用原方加减。
     生牡蛎30克   刺蒺藜30克   制半夏10克   煅瓦楞子30克    砂仁6克   干姜10克   党参30克   白术30克   甘草6克   山药30克   川木香15克   芡实30克    黄连1.5克   15剂。
追访: 服后诸症消失。
按:头晕、屋旋、口苦、咽干为肝阳偏亢之症;肝热犯肺,则咳嗽多白绸痰;肝木克脾,脾虚则乏力无神、饮食极少,吃不完小半碗稀饭,便稀;伤及脾阳则胃脘发凉、喜热饮;脾虚胃气升降失常则胃气不和,出现恶心、吞酸、脘胀、脘痞等症;苔黄厚质红、脉虚弦、重按无力,是肝旺脾虚之象。一诊方用钩藤、生牡蛎、左金丸平肝,《医方考》:“左金者,黄连泻去心火,则肺金无畏,得以行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吴茱萸气臊味辛性热,故用之以为反佐。”《医方集解》也说:“此足厥阴药也。肝实则作痛,心者肝之子,实则泻其子,故用黄连泻心清火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则肝平矣;吴茱萸辛热,能入厥阴肝,行气解郁,又能引热下行,故以为反佐。因中气太虚,故黄连只用小量,小量黄连不但不伤胃,反有健胃之功。用制半夏、 厚朴、杏仁、砂仁、藿香、陈皮理气和胃。用茯苓、白术、党参益气健脾。诸药合方,共凑平肝益气、健脾和胃之效。

TOP

冯大夫,老年人患上了湿疹,中医有办法治好吗?

TOP

回复 21楼applebrain 的帖子

回复:用中药针灸,进行调理。有很好的疗效。

TOP

回复 22楼中医冯界之 的帖子

谢谢回复,有成功案例吗?能短就医地址和大概费用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applebrain 于 2015-8-25 13:45 发表
谢谢回复,有成功案例吗?能短就医地址和大概费用吗?
回答:成功案例很多。已短

TOP

月经不调

冯医生,本人40刚出头,月经不正常几年,刚开始越来越少,后来就不来了,这次已大半年不来了,验血诊断,卵巢早衰,像我这样吃中药调理,还会再来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yunyun1204 于 2015-9-3 15:41 发表
冯医生,本人40刚出头,月经不正常几年,刚开始越来越少,后来就不来了,这次已大半年不来了,验血诊断,卵巢早衰,像我这样吃中药调理,还会再来吗? ...
回答:有可能来,但调理的时间较长。

TOP

冯界之:中医已是“阴极阳生”

转至《问健康画报》杂志·好医生俱乐部
好医生俱乐部 》  好医生 》 
冯界之:中医已是“阴极阳生”
  2015-09-02
    冯界之,主任中医师。现在上海三爱中医门诊部工作。1946年12月生,四川彭州人。擅治疑难病,危重病及妇科、儿科、内科疾病。

    曾在多家医院及家中诊所从事儿科、妇科、针灸推拿、内科、肿瘤科、脑科及急诊、住院部工作。后到成都市一家三级医院,全国中医示范中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基地从事心肺专科、肿瘤科工作十多年,直至退休。治病以经方为主,兼及各家。

    发表专著一本、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国际刊物或国际学术会发表论文28篇,部分被评为优秀论文。曾治疗过大量的肿瘤患者。先后荣获香港国际学术会世界知名医家金奖、泰国医药金象奖、世界华人知名医家金奖。加拿大温哥华欧亚传统医学新进展暨世界知名医学成就颁奖大会学术金奖。2000年1月被中医研究院评为贡献金奖。2002年11月被卫生部、文化部、科委等八部委组成的鉴证委员会评为医学界百名中国医学创新名医之一。

    采访/唐晔 编辑/刘彦杰

    采访笔记

    “中医,既是一种文化,也是科学。不管盛衰,都在那里注视着你,你说中医没落了,其实一阳已生,如在冬至。”

    冯界之,主任医师,中医世家,川中名医,擅治疑难杂病

    上海三爱中医门诊部。年近七旬,说一口川味普通话,但不妨碍与这位老人的彼此心照。他的金句俯拾皆是,“药用对的话,是香的,病人会抢着喝。”“中医大家,都是全科医生,就像个百货商场,因为任何病症,都可以八纲辨症,先辨症,再辨病。”“学中医是要有基础的,沙子上建不起塔来。”

    他是杂家,各色疑难都看,他用药重,用味少,这些,他说得益于青年时期紧紧追随过的七位川中名医,以及在彭州通济区人民医院医院每天一百多个病患的车轮大战。

    一个中医人是要有底蕴的,他的底蕴是从小的古文修养,“十四岁就熟读灵枢素问,金匱要略,汤头歌诀。”他精通填词做诗,是四川最大的诗词组织——诗词创作研究会理事,喜用满江红,生查子,满庭芳,虞美人等多种曲牌,他写的一手好字,他的作品墨迹未干,便被抢去收藏。“年轻时,我还是象棋冠军,有奔袭四十里下一局棋,然后回家的痴迷。”回忆当年以一当十的盲棋大战,以及与川中甲级棋手第一名的周复生的一盘和棋,他意犹未尽。

    他谙熟易理,在他看来,医与易的结合,是真正治未病,“能告诉你半年后将注意哪些脏器的变化,人生将有怎样的改变。这是博大精深的先知先觉。”

    他自有他的仰望者,“叶天士拜过十七位老师,我远远不够,他是我仰望的。其实,川中、彭州也有大师,唐宗海,还有火神派郑钦安。”

    川中大医

    四川,彭州。

    元代诗人汪元量《彭州歌》赞:“彭州昔号小成都,城市繁华锦不如。尚有遗儒头雪白,见人犹自问诗书。”元后虽降为彭县,却是巴蜀精英汇聚之地,后世中医七大派“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唐宗海先生,便是彭县之人,其友“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称赞他“活人有奇术”。

    唐宗海的妻子姓冯,出身正是彭州当地的中医世家冯氏,而冯氏在当代的传承人,便是下文中所要讲到的川中著名中医——冯界之。

    冯老是1946年12月生人,幼年历经乱世,家学渊源,从小就开始跟随父亲背诵诗词歌赋,汤头歌诀,幼年时候父亲早逝,14岁初中毕业,因为家庭的问题,不能继续上学了,就回来在自家诊所跟着舅舅专学于中医。舅舅在看病的时候,他就在旁边抄方。

    这个诊所,一直办到了1979年。那一年,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下发了一份文件,说现在医院中的中医医生太少了,真正的中医在民间,要在全国的民间中医中选拔一万个人,其中四川有八百个。通过层层考试,冯界之以彭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本科档次中医师,。曾任四川彭州市卫校、温江地区中医提高班、成都中医学院函授班讲师。后来工作调动到成都市唯一的国家级示范中医院,三级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基地的彭州市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直至退休。

    冯界之治病以经方为主,兼及各家,有五十余年的临床经验,中医诊断极准。过去在区医院的几年,医生相当少,他就看全科,在空地摆个桌子,两个学生各站一边抄方。在桌子这边诊断完毕,就说“银菊黄芩紫菀瓜霜百部南星苏芥”然后马上去看桌子对面的病人,继续开方,每天最多上百个病人。在这般车轮大战之下,他的医术也得到了很快的提高。他的学生也都说,能够有机会跟冯老学习,实在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技承七师

    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叶天士,少时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先后拜名医十七人,后人称其“师门深广”。少年壮志的冯界之也曾立志效仿前人,无奈时代变迁,令拜师学艺一途有所阻塞,后来他曾跟随学习的名医,算下来共有七名。

    其一就是自家舅舅,将家传的医术倾囊相授。其后又广拜名师,民国时就有四大名医之称的廖全彬,彭州市名中医方南君,儿科四大名医之一、国医大师王静安等,都曾对冯界之有过指点。

    其中,廖全彬老先生是伤寒派,纯粹用经方治病,敢用药,治重病、危病,是他的特长。冯界之十七八岁时,曾有一个朋友鼻血长流不止,他见其属血热征,即开了一方“犀角地黄汤”,但用药量略有保守,仅用白犀角一钱,生地一两,丹皮四钱,芍药二两,皆常用量;第二日无明显效果即引至廖老先生处。开方“乌犀角三钱,生地半斤,丹皮二两,白芍四两”,一服,血即止,令冯界之大为佩服。当学徒时冯界之看见老师们用中医中药治好了许多肺炎、肺脓疡、肺水肿、急腹症、脑溢血、脑炎、肠伤寒、咯血、吐血等急重病。1960年人民医院一个乙型脑炎病人,高热到42度,用尽各种办法不能退热,由卫生科主持中西医大会诊,我的师傅廖全斌老师参加了会诊。他坐在角落里,口含长烟袋,抽他的叶子烟,并不发言。别人众说纷纭,没有个结果。最后会议的主持人点名请他发言,他说:“这个病没有必要会诊,你们要治你们就治,你们不治我就治。”于是大家都请他诊病处方。他断为暑温,气营两燔证。处以犀角白虎汤:乌犀角3钱石膏八两知母三两甘草一两梗米二两服药1剂,高热即退。面对大证能如此淡定,原因不外乎治得多,有成竹在胸而已。

    方南君老师,喜欢在自己的名字君下面加个“火”,自称“南方君火”。1962年冯界之响应刘少奇主席的号召,参加彭州市中医班拜师学医4年,毕业后个体行医。中医班特别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对《伤寒》、《金匮》、《内经选读》都要求背诵。得益于中医班4年的苦学苦背,后来冯界之在温江地区中医提高班和成都中医大学函授班讲《内经》时,每讲一课,都先行背诵原文,超常的背功,令学员深感惊叹。读中医班时在彭州当地的师父,便是方南君老先生。方师对妇科病相当有研究,经方、时方,都融为一炉。所以当时他的病人多则上百,少了也有七八十。在一旁负责抄方的冯界之,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冯界之的另外一名老师,是镇上的一名著名老中医,陈义才。他的特点是擅治常见病,危重病。病人比较广泛,儿科妇科,什么都看。有一次我跟陈师去山里出诊,这是一个肺痈病人,有“脓成则死”的说法。西医叫做肺脓疡,陈师先用桔梗汤排脓,后用人参蛤蚧散加减收功,出诊几次,就将这位卧床两个月,气短难续,住院治疗无效,西医嘱其回家准备后事的病人治好。这也为后来冯界之的“全科”精通打下了基础。

    一直到年过而立,冯界之开始在每个星期放假的时候跟随成都市国医大师,“儿科四大名医”之一王静安学习,这时的他,也已经因为医术精湛而小有名气,很多的中医学习班,都会找他去讲课了。

    求学西医

    冯界之的父亲,少年时拜在川中名医杨白鹿门下学习中医,民国时期,杨白鹿在四川国医学院教妇科。后来冯界之的爷爷意识到了西医的长处,便要求冯界之的父亲既要懂中医,又要懂西医,让其考上四川华西大学系统学习西医,也正是在华西大学,冯界之的父亲得以与其母相识,并在不久后喜结连理。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中医之一的施今墨,他的女婿祝谌予拜施老为师,学成中医后,在施老的要求下,又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攻读西医4年。可见民国时期的中医,也认识到,要学习西医知识,为中医所用的重要性。同是学西医,但与现在的中医西化,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或名为中医,实为西医完全不同。后来彭州市著名的西医内科医生,四川省政协委员,肖义庚先生,是冯界之父亲的朋友,冯界之小的时候就常在他家里玩耍,称呼他为“肖伯伯”。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肖氏弟兄医院享誉巴蜀,后来肖老的兄长到了四川华西医学院工作,肖老就到彭州市人民医院当医生。

    身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母亲对于冯界之,有着一样的“中西医贯通”的要求。让冯界之先跟名医李建堂学西医,后来又跟肖老学了一段时间西医,差不多了的时候,肖老给他写了一张条子,对他说,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学习的话,就去找这个人。那是一个最著名的西医医生,彭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方面的权威,犹以心脏专科为长。平时在第二线,其他医生有什么疑难病就都去找他。这人叫张士熹,

    可惜的是,冯界之与他只有两面之缘。他很喜欢教冯界之,但是当时正值“四清运动”,不堪折磨,遗憾离世。

    “我第三次再去时,找不到他,就去询问护士。哪知护士认为我是找张老看病的,当即开口骂我道:“他死了,你跟着去死,其他医生就医不了你的病了?”

    冯界之低头不语,默默离去。那位无缘再会的老师,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典范,其风其骨,皆是后世楷模,却在那个时代,遭受了种种不堪的待遇,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大家之道

    四年前,冯界之来到了上海。七十高龄的他,在三爱门诊部全职坐诊。而他的新浪博客,认证为“著名中医冯界之”,几年间也有数万的访问量,他写的微博的点击量达到70多万人次。他在其中发表诗词歌赋,撰写专栏“旅沪医话”,亦是自得其乐。

    中医大家之道,身上一定要有很多的传统文化素养。冯老从小就会写诗填词,在四川时就是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彭州市唯一的一名理事。他喜欢“诗仙”李白,“小李杜”之李商隐,“诗鬼”李贺的诗。在各种诗词刊物上发表诗词100多首,并精选了其中的85首编为《冯界之诗词注释》。几十年前曾写一首七言绝句《大栀子花》:“此花开放是端阳,若市门庭灸正忙。品罢酒肴钩月上,绮园对弈有流香。”乘兴而作,充满了闲情逸趣。他说,端阳,正合艾灸。

    除此之外,冯老还擅下象棋。小的时候就爱下,初中时全校都知道,他的乒乓球和象棋都是全校之冠。后来他去和镇上的高手切磋,慢慢地,高手也赢不了他了。也下盲棋。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与甲级棋手第一名的周复生下的一盘和棋,他犹自意犹未尽。

    十七八岁的他,一到星期天的时候,就不顾辛苦,一大早起来,步行到四十里外的彭州市棋园下棋。当时棋园里经常有几百个人,他走过去转转一看,就说:“今天怎么没有下好棋的?”管理棋院的人就说:“下好棋的没有来呀?”他便哈哈一笑,坐下品茶对弈,到傍晚,又跑步40里回家。

    除了诗词、象棋,冯老还快意书法,书房所挂“剑胆琴心”四字,足见功力。

    口述实录

    《问健康画报》:您自己的治病风格是什么?

    冯界之:用药少,我的处方一般就是10味、12味药,最多不过14味,用量会比较大,这是因为受到川医用药习惯的影响。风格主要是继承了老师的偏好,后来又根据自己的体会,融汇一炉,慢慢形成的。我算是经方派,但是也不排斥时方。

    《问健康画报》:您现在主看的是哪些病?

    冯界之:我从小就学得比较杂,现在也主治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来上海的医院工作后,各个科室的疑难病、危重病都找我会诊,结累了几十例有效的会诊病例,准备今后在《旅沪医话》一书中出版。很多人问我,你是专哪一科?我就说,大医生都是全科,什么病都看,小医生才会只看某一个科。这就像做生意一样,有的人只是摆地摊,还有的人能够开百货商场。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函授班时,我常对学生们说:“你们将来出去,是摆地摊还是开百货商场,就看现在是不是用心学习了。”

    专注于一门还是相对容易的,要博采众家,熔为一炉,那就是大师级的人物才能够办得到了。

    《问健康画报》:中医是什么?在面对西医的冲击时,应该怎么办?

    冯界之:中医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传承。辨证施治就需要不受西医病名的限制,不要去想什么病我该用固定的什么药,那是西医思维。很多病人会问我,说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中医该用什么药?我回答他们说,西医的病,找中医来开处方,那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用中医思维,先辨证,找准病机,针对病机治疗;再辨病。知道了一个大的方向,才能够不迷失。

    《问健康画报》:现代中医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冯界之:现在药材的质量比较差,这是最大的问题了。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少了,已经到了一个低谷。《易经》里面讲:“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就是说阴阳相生,有低谷就必定会有高山。中医是讲阴阳的,阴阳是有胜复关系的,《易经》和中医都讲阴阳胜复。有胜气,就必有复气。使中医衰退的胜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使中医振兴的复气。现在中医的现状是“阴极阳生”了。以前会逐渐衰落,主要是因为学中医的人受到了限制,收入也少,导致中医学生大部分都改行学西医去了,限制中医的政策逐渐在改变。传统中医光是学了不行,必须要有人带,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没有医生愿意带,所以学中医经常没办法进步。我们中医从古至今都是师带徒培养出来的,但是从60年代开始被一刀砍掉了。以前师带徒培养出来的人,拿不到证,进不了医院,现在这些问题在逐步解决。社会蹉跎了几十年,是时候改变了。

    《问健康画报》:一些传统文化修养对于我们学中医有好处吗?

    冯界之:这就像修大厦一样,大厦是不可能在沙滩上修出来的。平白无故地去学中医是学不好的,必须要有足够的修养,比如说诗词歌赋,这些就是底蕴。传统文化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的部分都是几千年中国人民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地域,经过长期的实践,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中医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传统文化的基础,学习中医就容易多了。那真是“秀才学医,笼内捉鸡。”

    《问健康画报》:在您看来,药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冯界之:香味。药只要对症了,对病人来说就会是香的了。例如前几天有一个三岁多的小孩子来看发烧,我当时诊断为乳蛾,肝经郁热证,给他开了泻青丸加减,药用龙胆草、栀子、大黄,石膏,,羌活,防风,金银花,蒲公英。他的母亲挺着急,觉得孩子没吃过中药,不知道这么苦能不能吃得下去。我说,只要和他的病情契合,药就是香的。果然,开始喂小孩子的时候,他又哭又闹,但是一调羹吃下去以后,就想吃第二调羹,吃完第二调羹,然后就过来抢杯子,自己一口气把药都喝完了。

    《问健康画报》:易经与中医有什么关系?

    冯界之:易理是可以和中医结合治病的。我十几岁就看易经,在讲课的时候,就会讲易经。1990年参加首届国际周易研讨会,发表论文《阴阳胜复贯医易》,1995年参加首届国际易医学术会,发表论文《八卦与人体生命过程》。易理和中医治未病的观念很契合,中医和易理的结合,哲学的结合,也许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问健康画报》:能举几个您治病的例子吗?

    冯界之:1、乳糜尿、血尿:苏某,女,50岁,从22岁时开始,患上丝虫病,发生乳糜尿,以后又出现血尿。开始时服西药海群生有效,但后来就无效了。乳糜尿、血尿仍然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28年来奔走于上海各大医院用包括手术的多种方法治疗,反复住院,耗尽家财。现在病情严重,对治疗已丧失信心。来诊时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形体消瘦,一身乏力,眼黑头昡,乳糜尿和血尿、每5-10天发作一次、一次数天、有时连续发作一个多月。血尿时多血块。现在看来,面部、眼睑、口唇、指甲都已苍白,血红蛋白已在6克以下,需立即输血。但患者因家贫,拒绝住院输血。我先用治疗气随血脱的中药,补气益血,后用治乳糜尿、血尿的专药使乳糜尿、血尿彻底不发,患者恢复健康,精神充沛。(详见冯界之新浪博客?旅沪医话)

    2、iga肾炎:傅×,男56岁。2008年3月11日免疫病理诊断为iga肾炎。:随即病休。三年来在上海各大医院肾病科治疗,用西药效果不明显,病情逐渐加重,自认为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现症:乏力无神,面唇发绀,咳嗽气喘、动则难以续接,心悸心累,整日嗜睡,睡时没有劲翻身,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两肺慢支、肺气肿,间质性肺炎。经冯界之用补益脾肾、温阳化水中药治疗5个月,患者诸症消失,恢复工作。(详见冯界之新浪博客?旅沪医话)

    。3、中风昏迷:吴某,男,70岁,2012年4月21日1诊:主诉:言语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昏睡2个月。患者2012年1月20日早晨去买菜,开始感觉头晕,1月30日头晕加重,家人急送患者到上海某三甲医院就诊。头部CT检查:脑干、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右侧枕部多发脑梗塞,部分软化灶。经急诊对症处理后回家。2月1日因呕吐数次,再次到该院就诊。查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咖啡色样物体。头MRI示:双侧小脑半球蚓部、双侧丘脑、基底节区、左侧枕叶、左侧额叶及双侧顶叶多发亚急性梗塞灶。考虑为基底A尖综合症,立即下病危,收入住院。给予抗血小板、脱水、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降压、降脂、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一度好转。2月24日患者再次出现嗜睡,呼叫不应,考虑为消化道出血和卧床出现的肺部感染。给予止血、抗感染,并多次输血、血浆、白蛋白。消化道出血停止。于3月28日转入上海某脑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入院后一直由西医诊治,但病人仍不清醒,遂于4月21日来请主任中医师冯界之会诊,冯界之处以平肝潜阳,清化痰热中药,使患者清醒,继续治疗,肺炎控制,精神抖擞而出院。但此等重症,出院后若无中医高手调理,难免预后不良。(详见冯界之新浪博客?旅沪医话)

    4、不孕:小A,女,27岁。2012年7月2日1诊。主诉:婚后1年多不孕。

    患者1年前曾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子宫肌瘤,2011年8月做了宫腔镜肌瘤切除术,但1年后复查,子宫后壁长出子宫肌瘤1个,22mmx31mm;左后壁长出子宫肌瘤1个,30mmx30mm;后壁下段长出子宫肌瘤1个,17mmx21mm,部分外突。医生告之,有子宫肌瘤,不容易受孕。于是转请我用中药治疗。调理一段时间后怀孕,生一男孩。(详见冯界之新浪博客?旅沪医话)现在每年有数十人来我这里备孕和治疗不孕症,通过治疗,很多人怀上了宝宝。

    5、痛经:王某,女,36岁12岁来月经,即发生痛经,14年来辗转于上海各大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痛经,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以至于去到医院,医生就会对她说,你这病莫法治,治不好。每到月经之前,就发生头痛,小腹痛,相当剧烈,在床上翻滚,冷汗淋漓,用头撞墙,直至痛晕。2014年5月27日来我处治疗,诊断为脾肾亏虚,气滞血瘀。采用经前治标,经后治本。调理数月,诸症消失。

相关推荐

[ 本帖最后由 中医冯界之 于 2015-9-3 18:2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