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12345
发新话题
打印【有54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何时转入国际课程学习?

以下的问题可能就是本贴主题的细化:
1。体制内考上国外优质大学的,究竟是体制内的教育的优点起了作用,还是这些学生本身就是尖子,其实把他们一开始就放在体制外的跑道上也能取得类似的甚至更好的成绩?

2。如果体制内教育对申请国外大学来说有其优点,那具体是什么优点?能否copy过来作体制外补充?具体实施方案是下一步的问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martzoe 于 2013-6-19 09:43 发表
嗯,你说得对。孩子现在的能力只是把她和其他参加学校面试的同学区分开来了,当然还有运气成分在内, 进入小学后那是另一番光景。

我们家的情况有点不同,女儿本身属于幼儿园里的边缘人物,既不是老师的宠儿也不是 ...
思路清晰的妈妈,心态也好,确实适合做体制外的家长。特别赞你这句‘我们家长也没有在她与老师和小朋友的交往中使力,也是希望她从一开头就能平和地接受一个不是人群中心的独特的自己。’.

TOP

回复 198楼F爸爸 的帖子

"因此,当孩子英语基础,听,说,读,写达到一定基础,就具备进入国际课程学习平台。" 如F爸爸所说,在进入国际课程之前,要在体制内教育环境下达到这个高度的英文水平,是只有靠父母的家庭教育和规划了。有点纠结的是,课余时间总是太少,没有量铺上去,质的进步难见成效。
当然这个思路走下去,母语是胜出很大一截。.

TOP

想起前几天参加女儿小学新生指导日活动,小学部校长在临近结束时问家长们今天半天的信息分享会下来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觉得头大吗?累吗?想想孩子们此后在学校的日子经年累月都是以双语进行学习的,所以更需要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深以为然,双语并行真是不易。.

TOP

非常深刻的讨论,受益良多。
我的大儿子今年9月上小学,我们也选择了体制外教育。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在旺网上学习了大量关于国际课程、国际教育的帖子,不少优秀的父母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让我这个门外汉对上海目前的国际课程有了基本的认识。最后我们决定从一开始就走国际教育的路,让他从零开始,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TOP

回复 205楼taomm 的帖子

对哦,感觉现在的旺旺在体制外教育的信息量上相比其他网站有优势多了。.

TOP

回复 206楼smartzoe 的帖子

物以类聚.

TOP

【公立?私立?国际学校?好文,给正在焦虑的父母们】

转一篇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有点长,但这个妈妈的纠结也很典型
-----------------------------------------------------------------------------------------
为孩子教育问题所操的心,让很多家庭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涩和艰辛。择校如一场战役,段凌选择让一双儿女辗转于公立、私立、国际学校和国际班,却逐渐感悟到,什么样的路径都可以到达目的地,只是沿路看到的风景不同而已。  

口述◎段凌 主笔◎吴琪  

>>理想与碰壁

      我们一家2005年搬到北京时,大儿子在上小学五年级,小女儿正准备进幼儿园。来北京之前,我们生活在海南,儿子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作为家长,我和老公对于教育问题并不是没有思考,但是当时的资源很少,想法也有些过时,比如阅读,带儿子去过很多次书店,书架上孩子看的书很单一,我们能找到比较好的书就是四大名著简写版了。因为老公工作调动,我开始关注北京的楼盘。在网上查找楼盘信息时,进入了各个楼盘业主论坛,结果发现大家谈的全是择校问题。不仅是小学升中学的家长很紧张孩子能去哪所学校,哪怕是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家长们也有一套一套的讲究。但给我带来冲击的不是紧张的择校,是在家长们择校过程中讨论并传达出的西方教育理念。

    本来我对于搬迁到北京兴趣不大,海南的生活很舒服,生活成本还低。可是查询了不少论坛后,我发现我原来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外界。而网络上北京的家长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这种气息虽然陌生,却让我相当兴奋。我感觉北京的资源信息很丰富,平台更大,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一家义无反顾地搬到了北京。

    我们在北京买了房子,儿子就近上了一个小学,我准备在他小升初的时候,争取让他进重点。小女儿需要上幼儿园了,我在打听幼儿园的过程中,发掘到各种教育论坛和博客,开始接触西方教育思想。北京的不少家长都有海外工作或留学的经历,他们大大打开了我的视野,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经过仔细比较,女儿被我送进了一所新加坡人办的双语幼儿园。几年后,要给女儿选小学了,我选了一所很小众的私立学校。后来我发现,这里几乎集中了北京市所有另类的家长。这所学校是一个对教育极有热情的高材生创办的,租了一个不大的场所作为校址。学校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收费比一般私校低,主要是为了实践大家的教育理想。家长们的受教育程度很高,思想特别活跃,对办学的参与程度很深。于是这么一群眼里闪着理想光芒的人聚到了一起,他们希望避开应试教育,以西方教育理念为基础,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个性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爱中自由成长。

    学校的办学形式向西方学习,小班授课,老师的办公桌设在教室里。无论是老师的工作氛围,还是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都特别温馨和真诚,家长们去了学校感觉很贴心,小孩子也过得非常愉快。

    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家长们发现问题了。这样的学校虽然非常人性化,可是招募到的老师,教育热情高于专业能力。因为学校首先找的是有爱有教育理想的人,这样它的招募范围就变窄了。再加上这所学校待遇不高,也不像公立学校那样稳定,对老师的吸引力有限。所以进到这里当老师的人,往往有理想有爱心,专业水平却很不整齐。比如我的儿子在海南上小学时,学拼音对他来说不是一个问题,可我女儿却学得糊里糊涂的。我是那种对孩子盯得不算紧的妈妈,有些家长几乎全程介入教学,一堂一堂地在学校里听课,发现老师教学水平不高,在家长会的时候提了出来。

    家长们慢慢发现,大家抱着很大期望的私立学校,它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却又产生了另外一些问题。当大家发现这里的教学质量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高之后,有能力的家长就自己在家给孩子补课。每个家长的想法也不一样,有些家长认为,借助学校这个宽松的环境,家长可以腾出应试的时间,搜集各种资源,亲自把握孩子成长需要的各个环节。可是对于多数家长来说,送孩子到这里来上学,希望他们自由成长的同时,也希望学校提供一套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在这一点上,家长们的想法特别活跃。比如有个孩子的妈妈,她在外企工作,去北欧出差机会很多。每次出差,她都利用空余时间去北欧的学校听课,回来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落后人家100年了。她说,北欧的小学老师已经在用分组讨论的方法教学,上课学生们看自己感兴趣的读物,然后向老师提问题,老师根据孩子各自的兴趣点来教学。我听了后也特别神往,感觉有点类似于日本儿童读物《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教学模式。

    有一天这所学校的体育老师生病了,刚好让提倡分组讨论的这个妈妈去带一下课。她虽然不懂体育,把孩子带到操场后,她问孩子们希望今天怎么上体育课。孩子们七嘴八舌,这个家长就把孩子按照相近意愿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各自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位妈妈跟我们说,这就是分组教学法。北欧的孩子上课并没有固定内容和标准答案,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孩子对学习兴趣的不同要求分组讨论,在独立思考中学习。

    可问题是,越是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就越高。老师必须有很广的知识面,灵活的思维方式。而我们应试教育培养的老师,怎么去实现家长们的这些要求呢?这位妈妈跟学校商量,就算你们不能全天都用分组讨论的方法,那能不能在部分副课上实验这样的教学方式。但显然家长的想法远远超出了学校的能力,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慢慢地,一部分家长就有了碰壁的感觉,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国外的理念在中国的土壤里开出的花儿,不一定就是鲜艳的。公立学校好比肯德基、麦当劳,它的问题在于过于标准化的程序,但至少基本教学不是问题。公立学校的问题是课外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们选择的私校,连课内教学都成为问题,那就是连标准程序都没有达到。我女儿在这所学校读完了小学二年级,我们感觉到孩子这样下去,跟公立小学的孩子基本功相差越来越大了,必须给她转学。这时我才感受到,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有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一位家长站起来说:“我们的孩子不是小白鼠,不是用来做教育实验的。”家长们以为自己看得很清楚了,可是实际上无论是搞教育的人,还是家长,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具体到一个新类型学校的成长,或是在引进西方教育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学校、家长和社会都需要积累经验,我们的孩子客观上就成了小白鼠。

>>不会回到体制内

    私立小学的道路没走通,后来听说这所小学又撑了一两年后,因各种原因解散了。我女儿这拨同学的家长们,也各奔东西。不过我并没有受打击,我觉得女儿在这所学校最大收获是品格教育,学校在她心里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让她有了最初的爱的能力,这将使她终生受益。我至今都坚定地认为这比她知识上的进步重要得多。只是做妈妈的都很贪心,要了这个还想要那个。每一种选择一定有利弊,但无论哪种利弊都是一种经历,经历没有对错,经历也使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原本受北京的家长们影响很大,对于西方教育非常认同,谁知道实施起来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而且如果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了另类学校,孩子就很难回到主流教育模式里边了。即便是偶尔感慨还不如回到主流教育里去,但这也只是家长在重重压力之下,想要逃跑到更安全、更熟悉的道路上的一种本能。

    我考虑到女儿性格不是特别乖巧的那种,如果去公立学校性格会受压抑,所以我和老公商量后,希望她去一个既不像公立学校那么功利,又不像之前那所过于理想化的学校,我们选择了另外一所私立学校。它的课程和公立学校一样,很多老师也来自公立,但是整个管理比公立人性化一些。结果没想到,刚转去这所学校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女儿每天放学后,一上车就痛哭。因为她之前在我精心挑选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老师对孩子特别温和,而这所学校的老师对孩子要求高,急了也是要骂人的。我女儿完全接受不了,天天跟我吵闹:“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说话?”“老师又骂我了,我要回去。”我和老公这才意识到,幸亏给她转学了,不然她一直生活在一个温室里,接受不了真实世界没有特别关照她的情感。可能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教育程度高,人和人之间就是特别客气,学校的彬彬有礼和外部大环境是一致的。可是我们这儿还没到这个程度,真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没那么客气,女儿必须适应真实社会。

    就这样闹了一个学期,女儿痛苦,我们家长也承受了很大压力。终于她慢慢适应了,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态度有差异是正常的,也明白了这个世界不会因她的不喜欢而改变。她曾经很抱怨的一个英文老师,脾气比较急,和女儿冲突不少。一次开家长会,这位老师告诉我们,她因为个人原因即将离开学校,说着说着老师自己就哭了起来。我回家后将这个消息告诉女儿,没想到女儿第一反应就是抓起电话,打给这位老师,说老师你怎么可以离开?你哪也不能去!最后家长和孩子们硬是把老师留了下来,这也是我感受到私立学校独特的地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谊特别深刻。

    那一刻我也突然发现,孩子的成长远没有家长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女儿哭闹了半年,我也没见她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有什么扭曲。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遇到一点挫折,就会造成很大伤害。回想我们家长,在现实和网络的交流中互相影响,好像潜意识里以公立学校为敌,听到的都是公立学校的弊端。可是我后来发现,身边朋友的孩子们,无论是上公立小学还是公立中学的,学校课余活动也很多,不是所有公立校都是那种一天到晚死念书的。

    离开主流学校,是想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有过小学一二年级的经历后,我发现西方教育移植到中国有诸多水土不服。回头一看,公立学校的孩子也没有想象中的扭曲,家长们的心里百味杂陈。

    实际上大多数家庭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都会考虑经济因素。那种完全不在乎花多少钱的家庭,至少我身边没有。在北京让孩子接受私立或国际学校教育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定都很好。家长在选择这条路时已经做好了即使卖房,也要让孩子在国际化道路上走下去的准备。经历过不同学校之后,我有些意识到,中国不同教育模式之间的区别,被人为夸大了。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择校问题,我会告诉他:幼儿园和小学,让孩子就近入学吧。在我看来,不同学校出来的孩子,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

>>摆脱不了的应试教育

    我对公立学校并不是没有了解,2006年我儿子小学升初中,进了朝阳区的一所重点学校。他没有北京户口,问题反而变得简单,直接交了几万元赞助费就进去了,可能前几年的竞争没有如今这样激烈吧。这所学校是百分之百的应试教育,我儿子初中这三年,几乎没有在夜里零点之前睡觉。每天都是做不完的作业,他放学回家后,吃饭、喝水、拉屎都要汇报一下,因为如果他为这些事情多花了时间,夜里零点之后就又要往后拖一阵,才能完成作业。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连发会儿呆的时间都没有。那三年我跟儿子的斗争,就是怎么让他能在零点之前睡觉。

    我觉得儿子实在太累了,曾经到学校跟老师沟通了一次。老师二话不说,随便叫了身边几位学生过来,粗声问:“你们都是几点睡觉的?”几个孩子都说是晚上21点或22点睡觉,弄得我无话可说。后来我又仔细了解了一下,原来这些孩子课间不休息,中午不休息,全部用来做作业,这样才能夜里早睡一点。实际上孩子们的全部时间都被作业占领了。

    这三年我儿子的变化也挺大,他小学毕业的时候,还是一个爱好很广泛的孩子,我带他去学书法,他提出来还想学国画,对生活很有热情。初中三年的应试教育下来,我儿子变成了一个整齐的理科男,除了必须完成的事情,他对社会话题、读书看报之类的,半点兴趣也没有了。对未来毫无想法,跟他说什么他也提不起兴趣,失去了好奇心,一切都等着被安排。我儿子初中这三年,我看着他忙碌,却触摸不到他的灵魂。我如果不推动他,他什么事情都不想干。这就是题海战术的魔鬼训练,带给孩子个性的侵蚀吧。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三年家长应该做点什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之外的乐趣。可是家长即使真想做什么,也插不进手,他所有时间都在写作业,家长能做什么呢?

      我和老公期望孩子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希望他走出去看世界,希望他的人生有更多体验,希望他的未来有更多选择。也因此,我儿子初中毕业后,我让他去读国际课程。我的亲戚朋友常对我说:你得放手了,问问孩子自己的意见。实际上他每走一步,我也征求他的意见,问题就在于他没什么想法,你告诉我怎么走就怎么走呗。

       我又开始研究北京学校能提供的国际课程,比如IB课程,国际认可度很高,但是它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语言要求非常高。A-level课程偏理科,中国学校将它单一化了,对英语要求反而没有那么高。

      我考虑到儿子英文水平不够高,并且他偏好理科,给他选了A-level课程。开始选的是一所私立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全是中国人。学校的管理者认为,教学还是中国人行,中国的学校并不容易请到好的外教,还是应该用中国人的方式来学国际课程。我对这个学校挺认同,可儿子读了一阵我发现问题了,老师们用中文讲授英文课程,儿子的语言问题难以提高。他以后要去国外读大学,在这里并没有解决他的语言问题,而是把矛盾推后了。我儿子这时处在青春叛逆期,不愿意背英文、不愿意考托福或雅思,我们那段时期和他冲突特别大。

      所以他在这所私立学校读了一年之后,我决定给他转到某所著名公立高中的国际班,基本全是外教上课。可是没想到这两年更让人痛苦。从全中文环境一下过渡到全英文环境,很多孩子难以适应,上课根本听不懂。外教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管得很少。每个班虽然配一个中国班主任,可是不像公立学校那样考核严格,班主任压力不大。国际班的同学是为了考国外大学走到一起的,平时彼此没什么联系,上完课就回家,也没有任何校园文化。

      这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想帮孩子,他却正值青春期,反弹特别大。这时候我开始怀念儿子初中时,公立学校那种保姆式的教育了。老师比家长还急,一个班几十号人,老师并不是只关注特定的孩子,而是对每个孩子的一点点进步和退步都不漏过。一次我儿子考数学的时候,有道题目不会做,空着没填交了上去。老师为这点事又让我去学校,陪着一起挨批。因为老师认为,即使儿子算不出答案,至少应该把推理过程写一点,不然太不认真了。每次我去学校,也都能看到别的家长陪着孩子挨批。公立学校的老师工作量真是超乎想象,我一天到晚被老师追着,觉得节奏太紧迫。可是从老师角度来说,一个人管几十个人,那得多强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啊。

      到了国际班之后,我感觉儿子一下子被甩出了大队伍,没人管了。这些不以高考为目标的孩子,一方面要参加高中会考,拿到高考毕业证书;一方面要拼命适应国际课程,争取被国外大学录取。孩子的压力非常大,可是他们一下子找不到学习国际课程的方法,很多人成绩退步特别大。一次开家长会时,有位家长当场发飙了,她问道:“我初中那么优秀的孩子,现在为什么变这么差?”她很痛苦,找不到答案。

    还有一些家长对国际课程完全不了解,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学校不太行,是不是换一个体制就好些。体制解决不了学习能力的问题,这个体制下不行,换个体制仍然不行。更何况国际课程还有语言的问题。而语言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科成绩。关于这一点,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估计不足的。

      为了让儿子成绩提高,我又急着给他找家教,教他SAT、TOEFL等。一对一的私人家教很贵,通过私人关系找到的是300多元/小时,通过机构找的需要四五百元/小时。儿子还得同时补好几门课,儿子出去补习一次,一两千元就没有了。走这条路的家庭,经济压力越大的,对孩子要求往往越高,家长的情绪也最容易失控。走这条路的孩子,没有退路,只能往前。我感觉到空前的压力,如果跟着中国教育的大部队走,孩子辛苦,大人相对来说会省心很多,因为这个担子是学校和家长一起扛。如果让孩子继续在公立学校读高中,至少这条路会很清晰,现在把孩子从公立体制里拉出来了,如果我们的孩子拿不到国际课程的文凭,又没有高考成绩,是不是把孩子这一生给毁了呢?如果参加高考,起码有书可读。你一本考不上可以考二本,二本考不上去三本,再不行就是大专、中专。可是我们选择了一条非主流的路,孩子不可能再回去。

      而国际课程有着比较高的淘汰率,比如IB课程,它是国外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去考的,对母语是英语的孩子来说都比较难,何况是我们中国人呢?孩子要想取得国际课程好成绩,仅凭国际班的两年学习很艰难,最后成了“洋应试”,用典型的应试方法去学习国际课程。走非主流道路,家长需要付出的金钱、精力和心理压力,这条道路的艰辛,实际上超过了很多家长最初的预料。

      既然回不去公立体制,儿子只能背水一战了。那两年我一直逼儿子,他在最后时刻考了雅思,拿到6.5分的成绩,进了多伦多大学。他是那种典型的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传统教育给了他理科扎实的基本功,但也让他失去了对周遭事物的热情。虽然最后的结局不错,考上理想大学,但是我更期望他能通过外面的世界,多看,多体验,多经历,更期望这些经历能激发他内心的热情,使他的人生多一些色彩。

>>女儿仍走国际路线

    虽然在儿子背水一战的时候,我特别怀念公立学校保姆式的教育,但轮到给小女儿做选择时,我还是把她送进了国际学校。 我女儿同学的家长,有不少人是大学老师,他们自己都说国内的本科没法读,水平差。我认为儿子的被动局面,是因为他接触国际课程比较晚,后来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快速提高英语,压力非常大。我希望女儿比较早接触全英文环境,这样她会轻松一些。我原本打算女儿小学毕业后再去国际学校,一打听才发现,这几年国际学校变得特别火爆。家长们认为:最终是要送孩子去国外读本科,可国外本科对英文的要求非常高,过去内地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出国读研究生,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专业性强,对英文要求还不是特别高。可是本科是综合类的教育,涉及范围高,对英文要求其实更高。那么为了适应国外大学,最晚初中应该让孩子接受全英文环境。可是小升初进入国际学校越来越难……于是提前到小学。

      我们不得不提前一年,做出不少努力,才如愿让孩子上了一所不错的国际学校。本来女儿在原来的学校成绩不错,进了这所学校之后发现英语落后了一大截,因为这里的孩子们英文能力都特别强,所以女儿英语得补课。现在想上国际学校的人数剧增,竞争水涨船高,走这条路的竞争激烈程度比公立学校已经毫无区别。

      现在我女儿进了国际学校的双语班,还没有转到完全的英文班去。看起来女儿如愿进了一个不错的学校,但是我现在一刻都不能懈怠。北京的很多国际学校或是国际班,学校为了保持很高的毕业率,如果学生在毕业前一年的成绩不好,学校会劝学生复读或是离开。这些被淘汰的孩子,只有出国这一条路可走。我曾经也激烈思想斗争过,是让孩子在国内混文凭,还是让她进入看重能力培养的IB课程,答案自然是后者。

      我曾经很痴迷于教育论坛,觉得上面的家长都是同道。可是我待的时间长了,发现论坛里边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可是大家愿意说出来的,都是好的一面。

      我现在已经尽量不上教育论坛了,有些竞争我不去参与了,不然大家走在一条跑道上,你看到别人已经跑远了,自己能没有压力吗?我越来越感到,孩子们教育方式的竞争,实际上是家长之间的竞争。这个竞争是个无底洞,没有标准,没有底线,可以使家长们变得很疯狂,去钻牛角尖。我无法给自己划定一个界限,我也无法做一个超然于世的妈妈。我只能尽量做到在各种信息到来时不断调整心态。离主流方式越远,家长和孩子的压力越大。虽然我给两个孩子都选择了接受西方教育,可是看那些公立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当中也有人出国读本科。凭心而论,无论走哪条路,都能达到同样的目标,家长应该根据自身和孩子客观条件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其实选择太多也未见得是好事。北京这么大一个平台,信息量大,资源多,家长往往又容易陷入选择焦虑中,生怕自己一个选择失误,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我有个朋友,她的孩子比我家大,每一步都走在我前边。在我最纠结的时候,她告诉我说,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无非是选择了一段经历,跟到达什么样的终点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要看你更愿意她经历怎样的一段路程。她的这段话让我卸下重担,让我从选择的焦虑中走出。是的,经历没有对错,不同经历带来不同成长,更带来不同风景与领悟。我常跟孩子们说,我们没有钱也没有房子给你们,我们的钱全投进了你们的教育。我们能做的是尽力为你们搭建更大更高的平台,但是能不能飞,能飞多高,就得看你们自己了.

TOP

“我常跟孩子们说,我们没有钱也没有房子给你们,我们的钱全投进了你们的教育。我们能做的是尽力为你们搭建更大更高的平台,但是能不能飞,能飞多高,就得看你们自己了”
----楼上这段话,敏感孩子会理解为“房子和钱都给我读书了……”
我觉得,这样是很危险滴~.

TOP

感觉这位妈妈好像每次做决定前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选得是什么路。.

TOP

回复 208楼merry77 的帖子

这个妈妈不了解西方课程,就像一个人想去自由行,却没有把功课做足就出发了。对很多东西,要看出它的本质究竟是好是坏,还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学习能力,包括对孩子一个长远的规划。特别在中国很多东西都被理想化了。.

TOP

楼上的各位 - 谁又能说自己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是明明白白,笃笃定定的呢?这位妈妈在选择前做了这么多的功课应该是尽力的了。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确实不同,能够在某个点做彼时认为合适的选择就够了。选择后经历,我挺认可这位妈妈的人生感叹,经历没有对错,不同经历带来不同成长,更带来不同风景与领悟。她能把这翻一般人少有的经历跟大家分享,我觉得心有戚戚焉。.

TOP

其实选择国际课程,对于家长的要求更高。必须了解国外教育中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了解周边各个国际课程的特点和体系,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再为自己的孩子做出恰当的选择。在同时,还需要关注国内教学中有益的那部分,通过家庭环境为孩子补上缺失的那一块。.

TOP

任何选择都会有成功和失败,谁也无法预料结果,但肯定的是,失败者将被成功者讥笑,成功者将被吹捧,然后再来新的一批成功和失败者。.

TOP

其实选择走哪条路都可以,没有成败之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只是道路的开始,后面的路怎么样才是关键,所以我说感觉这位妈妈好像每次做决定前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选的是什么路。她懂得选择,却不懂得如何走自己选的路。.

TOP

再来学习下.

TOP

回复 208楼merry77 的帖子

今天刚看到,觉得这篇选题和内容都做得很好,而且内容很真实,虽然发生在北京,但也是和上海的情况一样的。同在蓝天下,同为中国人,处境差不多的。

看了这个故事,深深感到:知道的越多越痛苦啊!本来在海南过着舒服的日子,为了孩子教育跑到了上海,结果从此就没轻松过。要是不搬家,也未必不好呢。.

TOP

分享最光荣!.

TOP

简直就是围城。.

TOP

几年过去,再看本贴,还是很感慨的。

我觉得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做选择最头大的问题是:不可逆。一旦选择了,就一条道走下去吧。所以在岔道口所做的选择很重要,尽可能多了解多做功课。但也有些选择是不得已的,因为条件所限,或者其它原因。

我有时忍不住会患得患失,其实就是当年走了其他一条道,我还是会患得患失。患患就患患吧,患过还是埋头往前走,反正没得可退。

[ 本帖最后由 pp_dream 于 2014-6-28 00:03 编辑 ].

TOP

我再上来说一下,我有很多朋友选择读体制外的初中对接体制外的高中,IB或者其他课程。在国际高中阶段的GPA总体上是无法和体制内转的好的孩子相提并论。甚至英语也没有什么大的优势!.

TOP

原因是现在体制内初中的家长也非常注重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学习,现在是一个资源很多的时代,只要孩子自己要。。。。体制内的好孩子关键是早早地学会了一点:自己要!.

TOP

回复 22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以为问题可能是
A:这些孩子及父母被小学体制内教育教怕了,非常感冒,所以开始全盘西化
B:体制内孩子的理科水平之高(作题海战结果)是公认的。所以他们上课听的云里雾里也没关系。一看老师写的公式就知道在讲什么了。
C:英文托福,Sat我们都有应试刷分班。(国外有多少人会干这事?)背诵的童子功的确非一日能养成的。
    体制外孩子由于从小很少有英文阅读习惯,进入中学看绘本没意思,看同龄的纯文字一时看不了,父母往往也没意识及能力陪读故事书,走中式苦背往往又不干。
   而国外孩子从小泡图书馆,图书馆有专门配置,从音频书,电脑,CD,给二三岁孩子讲故事的专员............妈妈们拖儿带女在里面,一张借书证可借五六十本书或更多。所以国外孩子理科比不上我们,文科不是一般的强。
  所以比左比右就都有点难。.

TOP

看到旧帖子又顶上来了  WW有价值的旧帖总能常翻常新啊。.

TOP

一晃眼,女儿在体制外已经上完一年级了。我对学校和课程都很满意,最满意的一点是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主动学习者,自学能力巩固并更加强化。

另外关于体制外教育的市场变化也看在眼里,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一开始就选择体制外,类似学校的生源越来越有得选了,一年过去了,女儿学校的录取比例大幅下降,越来越热门。我一直觉得学习的主角还是孩子自己,好生源对于一个想成为好学校的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眼见女儿同学的家长们对孩子培养方面的精益求精,无论学业、运动和艺术方面都很有要求。所以我相信未来的趋势是体制内外那种学业水平方面的差距会越来越小,而体制外教育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更会显现。.

TOP

另外我友本来已经下定决心让她和我女儿同届的儿子走体制内了,但读了一年以后还是决定转到体制外。这是由很多细节决定的,比如政治宣传还要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参加了,比如领导视察,预先指定同学预先准备问题和答案,比如让孩子在嘈杂的餐厅里的舞台上演奏音乐等等。

可能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学校可以洗脑,家长可以反洗脑,但是一方面学校洗了哪些脑家长未必都能觉察到,另一方面一边洗脑一边反洗脑,很容易让孩子变成见鬼说鬼话见人说人话的实用主义者,虽然无碍生存,但有阻发展。.

TOP

回复 226楼smartzoe 的帖子

赞“无碍生存,有阻发展”.

TOP

这是一个好话题,纠结得很多.

TOP

 228 12345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