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人物访谈-------如何参观奥赛博物馆

张老师,我曾经带过不少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有我自己家的孩子,有同事朋友家的孩子,但总体感觉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难保证,总是开始的时候还能认真看展品,或者看介绍听讲解,到后来就走马观花了。效果总是不是很好。我在想,是不是孩子每次接受的能力有限,我们应该在去参观前做点功课,把着重要看的三五幅画列出来,先给孩子看网上图片,了解背景资料,然后到实地去看的时候效果会好些呢?.

TOP

《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是为庆祝“中华艺术宫”开馆,而由中华艺术宫和奥赛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的大型油画艺术珍品展。展览汇集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集中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通过柯罗、米勒、库尔贝、博纳尔、勒帕热、罗尔、雷诺阿、巴比松艺术家群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来展现风起云涌、人文荟萃,充满变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绘画艺术。
.
展览分为8个章节:“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米勒”、“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画家‘梦蝶’”、“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孩童”和“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其中,既有艺术家个体和单个艺术题材的专题,也有注重对比的综合章节——通过展中展的灵活方式,多角度反映“法国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等在19世纪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形成、发展与衍化,进而探讨艺术与自然人文、社会更迭、时代变革之间的微妙交融。

展出时间:2012年11月16日-2013年2月28日。
展出地点:中华艺术宫第17展厅。

章节介绍:

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法国自然主义的萌芽和开端(巴比松、柯罗)-关键转折(库尔贝)-典型代表(米勒)-发展(写实主义)-变化及影响(题材内容的变化)。

第一章节
“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以柯罗和巴比松画派入手,对比库尔贝的风景、静物,体现“自然主义”注重刻划真实对象这一显著特点。

第二章节
“米勒”。米勒的作品相对风格突出,刻划对象和画面内容相对较为纯粹(田园风景和农忙),故而单列一章节;特别是首次对农民这个群体进行深刻的刻划,既尊重客观符合现实,又饱含了诗意。
库尔贝《泉水》
第三章节
“写实主义”。从库尔贝开始,从艺术理论和绘画实践两方面,对现实场景和普通对象进行刻划描绘。和前两个章节不同的是,这个部分的艺术家开始注重联系和表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避免场景化的同时,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作品用色方面延续米勒的风格,在相似色的使用中突出丰富的层次。

第四章节
“自然主义”。这一章可以被看作是诗歌化的“写实主义”。作品多数刻划了野外劳作场景。面对真实的场景,艺术家赋予了诗歌般的面貌风格,又兼具了近乎摄影的高超绘画技巧;色调较为明快透亮,用色丰富跳跃,着力表现轻松自然的画面关系。

第五章节
“画家‘梦蝶’”。这个部分的作品兼具了传统和创新。一方面,肖像画创作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手法在新时期无法被完全抛弃;另一方面,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对肖像画创作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所做肖像的对象都是艺术家的友人,甚至是艺术家自身。

第六章节
“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章节展现了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中,诸多艺术流派创作的世俗人物肖像,展示它们与“自然主义”的相互交融、借鉴,以及写实手法对时代人物(特别是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刻画。

第七章节
“孩童”。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孩童这一群体的关注得到前所未有地提高,甚至通过立法禁止童工。同时,考虑到“自然主义”的风格特点,特别策划和挑选了以“孩童”为主题对象的作品,画面富于情感、活泼有趣。

第八章节
“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这是突破的,并且富有当代精神的收尾章。按照人们的惯常理解和认知,“自然主义”往往被认为主要表现农村生活、乡郊野外,自然轻松的风格是脱离于沉重现实的。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社会矛盾积聚,艺术家无可避免地投身并参与到一系列变革中,例如:一、对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写实记录;二、对艺术范畴中“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升华;三、对人类自身的人本认识(对不同阶层的认知)。.

TOP

回复 6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非常感谢回复。
说心里话,我自己对艺术也不懂。这几年在陪孩子看博物馆的过程中,为了给他讲解,自己看书,找资料,一点一点地喜欢上了。但还是一个门外汉。
欧洲的油画,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才能达到自已欣赏的水平。我个人的感受是,欧洲的画大致有风景,人物,场景,历史和宗教几个主题,我自己每看一副画之前,也是需要查很多背景知识和介绍才能看懂。国内十来岁的孩子,对欧洲文化的接触不多,尤其是宗教和历史,如果让他们自己自由去欣赏,会不会看不懂呢?.

TOP

回复 9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有道理。
这个现代艺术,我们去看Guggenheim 的时候,不要说孩子,我自己真的也是看不懂。倒不是看不懂它是什么,而是不明白,美在哪里,呵呵。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这样幸运,没有这样的接受熏陶,培养感觉的机会,现在跟随孩子一起补课吧。.

TOP

回复 9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说个趣事。
带孩子去看毕加索的画的时候。在他那副《科学与慈善》的画前,居然看成:一个年轻人男子病得很重,他的父亲在身边陪他,另外一个护士手上抱着东西在照顾他。
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时候,他的判断依据是,床上那个人头发很短,是个男的,身边坐的人年纪看上去有点大,脸上很忧愁,应该是他爸爸,边上那个女人头上包着白布,是护士,手上抱着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想不明白这个画和《science and charity》有啥关系。
我的理解是,床上躺着病人应该是个女的,但画面不是很明显,边上坐的男人是个医生,他手里拿着个古老的听诊器,孩子对那个东西不认识,所以不能从那个细小的细节上判断出是医生。边上站的那个女的是修女,他很少看到修女,不知道其装束,修女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因为当时馆内光线原因,孩子头部有反光,没看出来那是个孩子。科学应该是指医学,慈善是指宗教。
因为画边没有介绍,我在现场用手机上网给他查资料,然后他才恍然大悟,再看一遍,才理解这画的主题。


请教张老师,如果孩子的理解有偏差,是应该给他指导呢,还是让他发挥自由想象有空间?对于这一点,我以前是选择前者,现在看你的指点,是不是我不应该去约束他呢?谢谢。

[ 本帖最后由 花前月下 于 2013-2-22 20:06 编辑 ].

TOP

回复 13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能有这样一个和老师交流的平台,真好。
我家孩子没有画画天赋,绘画水平很差。但我觉得这并不影响教他学会艺术欣赏,欣赏靠的是培养兴趣,然后慢慢积累,熏陶,潜移默化吧,最后形成一种气质或自身的修养。
希望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指点。
再次感谢。.

TOP

回复 21楼晴晴MM 的帖子

晴妈,这个解说词有文字版的吗?是否有售可供学习的?谢谢。.

TOP

回复 23楼晴晴MM 的帖子

谢谢晴晴妈妈。给你发短消息了。也想知道怎么加入志愿者,我有兴趣呢。.

TOP

回复 30楼may5li 的帖子

非常感谢啊。送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