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6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的智慧教养经(每日更新)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的智慧教养经(每日更新)

   旺旺网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好。

   我是林怡,我也孩子的妈妈,因为超级爱孩子,这二十年来潜心研究父母应该如何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对的方法去爱孩子。

   孩子虽小,他的世界却不简单。他们幼小的心灵有哪些神奇的本能?与家庭成员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联系?他们语言的内涵有多丰富?他们最需要什么?最害怕什么?……了解孩子的心,是爱孩子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受管理员的邀请,我来到旺网。我将在这个贴子里节选我的新书《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把我的经验和心得和妈妈们一起分享。我也愿意与旺旺的爸爸妈妈们一起交流。

   我的微博:http://www.weibo.com/linyiyuer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yiyuer
   林怡育儿网站:http://www.linyiyuer.com/
   
连载目录:

1、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2楼
2、3岁以前的记忆去哪里了?         8楼
3、孩子越小,情绪感染力越强         11楼
4、孩子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        16楼
5、宝宝“难带”,是在反抗爸妈?       22楼

[ 本帖最后由 林怡 于 2012-12-8 07:45 编辑 ].

TOP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毫无疑问,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拥有更广阔的未来,我们怀揣着百分百的爱心,呕心沥血在付出。可是,就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问题”。而当我们纠结于孩子的所谓“问题”时,我们给予孩子的便是自以为是的爱,有时甚至是一种伤害。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句话令许多父母为之惊心,可这却是不争的事实。20 年教子与早教从业者的经历,让我更深地领会了这句话的奥义。不管孩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剥茧抽丝地剖析下去,我们总能发现,问题的根源都在父母身上。在灵魂深处,我们与孩子是一体的。父母身上携带的任何信息,都可能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到,并对其产生影响。
既然如此,是否意味着其他人对孩子的影响就微不足道呢?当然不是。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任何关系都无法与亲子关系比肩,因此,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永远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心灵最好的“饲养员”。父母的角色当好了,其他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便可以被淡化,甚至消除,而孩子就可以从父母这里得到滋养,成长得更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亲子之间的这种关系带给了我们福音。只要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给他最好的爱,许多的担忧便会销声匿迹。在育儿的路上,我们便可以走得气定神闲。
要想不做“问题”父母,给孩子更好的爱,我们就要掌握爱孩子的正确方法——将孩子视为成长的主体,依循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需求,跟随他的视线和脚步,协助他、陪伴他慢慢前行。当然这需要父母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和孩子一起成长。
另一个难以跨越的教养障碍源于父母急切的心态。虽然“孩子的成长是急不得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很多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就陷入某种固有的模式,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的“错误”纠正过来:

孩子坐不住,常常左冲又突的,我要即刻给他按住,让他变文静些。
孩子胆小、内向,这不行,会影响他将来的发展,要逼着他去闯荡世界。
孩子发脾气了,这个坏秉性得速速修理。
孩子太敏感,这还了得,以后怎么适应社会?必须赶紧想办法,让他的神经变得坚强些……

我相信,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的担忧与经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孩子就像养花,每一种花都有他与众不同的特性。如果他是一株月季,我们就把他养成那株最美的月季,千万不要因为看到牡丹更富贵,就将牡丹富贵的特性赋予他;等他貌似成了牡丹,又嫌他缺少兰花的恬静与高雅,结果,总在纠结中难以自拔。懂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协助他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
林怡育儿会所成立后,我们做的最多的工作,是帮助家长们读懂孩子的心,了解他们作为不同种类“花种”的特性,以适合他们天性的方式协助他们成长。事实证明,家长懂得顺应孩子的心理需求,爱孩子就更有章法,对宝贝们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看到孩子们的状态越来越好,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很多朋友问我:“林老师,为什么不来我们这里开会所呢?”原因很简单,我只想把这个会所做得更精致,开多了,担心应接不暇,无法保证质量。也有不少朋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提出各种问题,期待我去解答,但是,因为时间与精力有限,我很难一一满足,只能尽力而为。正因为这诸多的原因,促使我萌生了写作这本书的欲望。我很期待通过这本书,分享我的体会与经验教训,让朋友们从中获得一些助益。
希望我在这里扑扇扑扇翅膀,以我微薄之力扰动一下早教界的气流,引发朋友们更多的思考。如果大家都试着贴近孩子的心,以正确的方式去爱我们的孩子,或许终有一天,真会引发早教界一场前所未有的蝴蝶效应呢!
那是我非常期待的!

林怡
2012 年5 月25 日.

TOP

.

TOP

下文呢,期待看

[ 本帖最后由 sallygaoyang 于 2012-12-4 10:11 编辑 ].

TOP

请继续!谢谢!.

TOP

支持,林老师请继续,谢谢啦.

TOP

没有下文了?.

TOP

3岁前的记忆去哪儿了?

  谈到3岁前的记忆,我特别想提到曾经困扰我多年的一个梦。这个梦可能让人感觉有些沉重,读起来不是那么轻松。但是,这是我切身的体验,对我来说,它比其他的案例更有说服力。于是,斟酌再三,我还是决定将这个梦与爸爸妈妈们分享。
  从记事起,我就时常被一个噩梦所困扰。奇怪的是,每次做这个梦,梦的细节总是惊人的一致,就像一个高质量的电影拷贝。梦境真实而清晰,这使我感受到的恐惧更加深刻而真切。这个梦总是从一个黑暗的管道开始。管道不大不小,刚好能容下我的身子,但又卡不住我。周边没有任何依托物或者可供抓握的东西,于是,带着极度的恐惧与无助感,我头朝下坠落……坠落……我多么渴盼有什么东西挡我一下,让这种坠落停止。但是,没有。坠落带来的恐惧是那么的深切,以致我感觉那条黑暗的管道很深,深得没有尽头。在坠落的同时,隐隐约约,我能听到一些含混的声音,这些声音增添了更多恐怖的意味。接着,我看到一个如豆的光源,就如我小时候见到的煤油灯的小火苗,在我眼前摇曳。这个黄色的光源显得有些浑浊,看得不是太真切,但是轮廓还算分明。它也是我恐惧的源头之一。我紧盯着这个光源,在极度恐惧中醒来。醒来后,那种恐惧的感觉依然真实,仿佛一切还在进行中。
这个噩梦困扰了我很多年,总在我状态不太好、比较疲惫的时候袭来。某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莫非这就是我出生时的记忆?奇怪的是,当我如此去认知这个噩梦之后,它便奇迹般地遁去了。很多年过去了,这个梦再也不曾搅扰我的睡眠。而今,这个梦带给我的不再是恐惧,而是一种温暖的感觉。
  这个坠落的梦困扰我多年,也直接引发了我关于3岁前记忆的思考,更对我养育自己的孩子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意义。
  这些年,我也接触到一些孩子,发现他们能够准确回忆起3岁前的经历。不过,他们各自的表现可能不太一样。
  会所有个小会员,在他1岁半的时候,有人为了逗他开心,即兴玩起了一个游戏——从地上捡起一片枯树叶,在两只手里倒腾几下,然后藏在某只手的手心里,让小男孩来猜树叶在哪里。小男孩看着人家玩这个游戏,似乎没有理解这个游戏的规则,也没有对游戏显现出特别的兴趣。大家觉得无趣,也就不再这样逗他。但是,时隔一年半,就在小男孩快3岁的时候,某一天,看到满地的落叶,小家伙居然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玩起了他1年多前看人玩过的“猜树叶”游戏。更有趣的是,因为他的手太小,每次倒腾完,那片树叶总是露了一大截在外面。可他一点儿都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个游戏里。而且,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玩这个游戏,谁教他玩的,这个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可见,他对这个游戏的记忆是以画面的形式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呈现的。
  琛琛1岁半的时候,有一次跟着奶奶出去玩儿,曾看到一辆卡车翻到沟里。过了很久之后,当我带他再到那个地方玩时,他竟然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我昨天在这里看到一辆卡车翻沟里了。”他混淆了时间,却清晰地记得那个场面。如果没有故地重游,不是那个场所触发了他的记忆,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再提起这件事呢。倘若他语言能力发展得不够好,即便他事后记忆被触发,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一切,我可能就会自以为是地判定他把3岁前的记忆弄丢了。
  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如果我们接他回家的路上问他学了什么,吃了什么,他往往回答“不知道”。于是,有的爸爸妈妈就会因此很焦虑,生怕孩子融入不了幼儿园的生活,或者学习能力有问题等等。但是,如果不给孩子压力,当遇到某个恰当的场景时,孩子的记忆却很可能被触发,于是,他所谓“不知道”的结论就会被他自己的表现所推翻——他可能突然念起在幼儿园学的某首儿歌,跳起老师教会的某个舞蹈动作,甚至开始描述他在幼儿园的经历。于是,他那些看似弄丢了的记忆经由某些画面触发,就会奇迹般地重现。
  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我们很难回忆起3岁前发生的一切,很多人就误以为孩子3岁前的经历对他不会产生影响,或者影响甚微。因为这种认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不太注意我们的言行,结果就会无意间对孩子产生影响,带给孩子很多负面的东西。直到某一天,这些影响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我们才想起要去解决问题,并把问题归咎于孩子自己。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我们身上,与孩子无关。我们对孩子的影响,从他一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3岁前经历的一切不会白白浪费,它们会以某种方式在我们心灵深处刻下印痕,通过潜意识发挥作用。潜意识不辨好坏,对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特别青睐。因此,在孩子的童年,给他们一些美好的、温馨的、奇妙的记忆,就相当于给他的潜意识输入了正面积极的养分,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曾在博客上发了一篇《3岁前的记忆去了哪里?》的文章。出乎意料的是,这篇博文很快就引起强烈的反响,一天之内被点击将近15 000多次,并且不少人在这篇博文后发表评论,声称他们清晰地记得3岁前的经历。
  一位网友提到:“我一直记得一个场景:我穿着橙色的衣服,扶着椅子站在地上(应该还不会走路),阳光从大门口照进来,很温暖。”
  另一位网友则写道:“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爱能带给彼此无尽的奇迹。3岁的女儿,重遇一岁半时的早教老师,一眼就认出他了,并且直接喊出他的名字,信任地坐在他的怀里,与他拥抱,就像一岁半时那样。相信,这就是爱的力量!”
正如上述两位网友提到的那样,儿时那些温暖的回忆确实能带给我们爱的力量。我自己,一直记得一个很温暖的场面:屋后,菜园子里。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曳,飘来阵阵淡淡的花香。蜜蜂嗡嗡着,在花丛中飞舞。而我,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留着当年流行的“西瓜皮”发型,拎着一个蓝色的塑料小手袋,满心欢喜盯着大门,等待爷爷出现。春日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暖融融的,让我安心、喜悦。那是我第一次准备去远行——跟着爷爷去十几里外的资江对岸看姑奶奶。那时,我不到3岁。
  那么多年过去,这个温馨的场面始终历历在目。每当想起这个场景,我的内心深处就有个声音响起:总有些场景值得重温,总有些未知令人期待。成人后,当我沮丧、悲伤、失落的时候,这个场景就会在我情绪极度低落时乍现,给我爱的力量。
  当然,一些负面的记忆未必都是不好的。我们不可能,也无须给孩子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毕竟,他将来终究要面临一个不完美的世界。如果完全没有面对挫折的经验,孩子长大后就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去自我调适。况且,某些负面的记忆也会触发我们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最终转化成正面的能量。很多艺术家的辉煌成就都得益于他们童年的创伤经历。
  了解了3岁前记忆的去向与作用,我们就可以尽可能营造一个温暖而充满爱的环境,带给孩子更多快乐而美好的早期记忆。比如,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爸爸/妈妈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去同一家店买他最喜欢吃的蛋糕;和孩子反复玩儿同一个游戏,几分钟就行。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给孩子的记忆银行存储些温馨的片段。
  当然,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孩子在3岁前有了一些创伤经历,我们也无须过于焦虑。放下它,淡看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宽厚的爱,他自然会从中获得疗愈。.

TOP

留名慢慢学习.

TOP

我关注了,呵呵呵.

TOP

孩子越小,情绪感受力越强

一个才几个月的小婴儿坐在婴儿椅上。他的妈妈坐在对面。妈妈双手握着婴儿的小手,正在逗孩子玩儿,看起来十分愉悦。小婴儿被妈妈逗得咯咯发笑,手舞足蹈。突然妈妈沉静下来,一脸漠然。小婴儿看着妈妈,继续叽里咕噜“说”着话,看妈妈没有反应,他一边笑,一边用小手拍打妈妈。妈妈依然一脸漠然。小婴儿再度尝试,想要吸引妈妈的注意,可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于是,他沮丧地哭了起来。
这是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这个实验表明,即便是几个月的婴儿,他们对妈妈的情绪也有着强烈的感受力。
另一个实验更加神奇。
同样是妈妈与婴儿面对面。首先,妈妈以愉悦的表情向婴儿表达一些愉悦的情绪。婴儿接收到妈妈这种愉悦的情绪,显得十分开心,手舞足蹈,不时咯咯发笑。接着,妈妈改变脸上的表情,表现得很不开心,或者换之以其他负面的表情,但表达的却是一些愉悦的情绪。婴儿依然显得很开心,似乎看得出妈妈的表情与真实的情绪有反差,认为这很滑稽,并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之后,妈妈再度变换表情,装出一副笑脸,去表达一些负面的情绪。婴儿看到妈妈的笑脸,显得很困惑,继而哭了起来。当妈妈再度以前两种方式跟婴儿互动时,他又表现得很开心。最后一个环节,妈妈以负面的表情表达负面的情绪,婴儿立刻又哭了起来。实验的结果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婴儿总是能揭开妈妈虚假的表情面具,敏锐地察觉到妈妈真实的情绪,并以咯咯发笑、手舞足蹈等积极的方式回应妈妈那些积极的情绪,以哭等方式回应妈妈的负面情绪。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婴儿对他人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感受力,并且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他会忽略表情,呈现情绪优先的特点。
出于好奇,很多家长私下也作过同样的尝试。结果发现,越小的孩子,对情绪的感受力越强,越大的孩子,越容易被表象所蒙蔽。孩子的这个特点,可以解释我们育儿过程中面临的很多困惑。
相信不少爸爸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耐着性子给孩子讲半天道理,他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挑战自己的极限,非要等到爸爸妈妈失去耐性,大光其火,他才意识到爸爸妈妈是动真格的,变得老实起来。这样的因果关系很容易给爸爸妈妈一个假象,以为爆发情绪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于是,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依赖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结果是,孩子的挑战不断升级,爸爸妈妈爆发的力度也随之升级,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我们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无视我们“耐着性子”跟他沟通的事实,“故意”挑战我们的极限,问题恰恰就出在“耐着性子”这四个字上。倘若有摄影师跟随我们拍摄,事后再回放我们与孩子交流的镜头,我们一定会发现,当我们“耐着性子”去说服孩子的时候,每一张“耐着性子”的脸上都隐藏着急躁、焦虑、不耐烦甚至愤怒等情绪。尽管我们试图隐藏这些信息,并自以为隐藏得很严密,但是我们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说话时的语气、语调、音量、肢体语言及我们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感受等,总会不经意间泄露秘密。而孩子往往会忽略我们那张“耐着性子”的好脸,直奔主题,透视我们内在的情绪,并受我们情绪的左右,产生恐慌、焦虑、委屈、愤怒等情绪。一旦这些情绪产生,孩子就很容易受这些情绪支配,失去安全感。为了重获安全感,他们不得不变本加厉去试探爸爸妈妈,“故意”挑战我们的极限。这就是我们“耐着性子”给孩子讲道理,而孩子并不领情的真正原因。
记得有一次,会所来了一个3岁多的孩子。上完课后,小家伙非要留下继续玩儿,不肯跟爸爸妈妈回家。眼看都快1点半了,妈妈“耐着性子”开始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回去吃午饭,但小家伙不为所动。爸爸妈妈一脸尴尬站在一边,眼看就要按捺不住了。孩子感受到了这种紧张的气氛,但他不想屈服,而是更加强烈地坚持要留下来。最终,亲子对抗升级,孩子倒地撒泼,爸爸妈妈完全没了主张。我走了过去,将孩子抱了起来:

“我知道,你不想回家对不对?”
孩子哽咽着说:“嗯。”
“你还想继续玩儿,对不对?”
“嗯。”
“你也不想吃饭,就想在这里玩儿对不对?”
“嗯。”

看到我理解了他的感受,孩子的情绪略微平稳了些。不过,他还在伤心地哭。我不再与他共情,只是安安静静地抱着孩子,轻轻拍着他的后背,等待他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孩子的哭声小了。与此同时,我感觉到一只小手在我的后背上轻轻地拍了起来。他在模仿我的动作。感受到这个动作之后,我意识到这场风暴很快就要平息了。果然,孩子把小脑袋靠在我肩膀上,完全安静下来。看到时机成熟,我温和地对孩子说了一句:“嗯,现在好了,你先跟爸爸妈妈回去吃饭,下次再来玩儿吧。”孩子高兴地点了点头,下了地,开开心心跟着爸爸妈妈走了。
我之所以能成功地解决这个孩子的问题,是因为我平静的表情背后没有隐含其他情绪,孩子从我的脸上读到了安全,从我内在的情绪上也读到安全。我的平静无形中给了他安抚,帮助他更快速地平息下来,并最终听从了我的建议。
我们的情绪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是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事实。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曾作过一个持续3年的研究,涉及169个样本,样本年龄范围在5~10岁之间。这项研究发现,具有较多负面情绪的父母,其子女的患病概率明显偏高,而性格开朗、幸福指数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明显偏低。这表明,父母的不良情绪可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因此,养育孩子,我们需要时刻牢记一个原则:哪怕不给孩子一张好脸,也要给孩子一颗“好心”。
既然小婴儿可以敏锐地察觉我们的情绪,那么,提升我们自身的幸福指数,消解我们的负面情绪,就可以提供更多正面能量喂养孩子内心,给他更多美好的回忆,一个快乐的童年。当然,我们不是神,难免会有烦躁的时候。不妨通过一些静心活动来协助自己摆脱这些影响,更积极地生活。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教我一招,屡试不爽。正在读书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微闭双眼,视线集中在鼻子尖,排除一切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坚持5分钟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实在没有时间,一两分钟也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如果这时脑袋里有什么想法,请不作评价,随它去,再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
冥想也是让自己的情绪变得平稳起来的好办法。时间不见得要多长,一两分钟也会有效果:闭上双眼,想象你的脚下有一座美丽的楼梯,顺着楼梯走下去,走进一座美丽的花园。那正是你梦想中的花园,有大片的草地,各色的花朵、树木,有流水、土坡,还有你喜欢的小动物……你喜欢什么,就想象里面有什么。走进花园之后,找个地方坐下来,或者干脆躺下来。清风徐来,花香扑鼻,流水潺潺,小鸟在树枝上舞着、唱着……观想着这一切,你自在、喜悦、充满了力量……等到准备好,睁开双眼。你会惊奇地发现,负面情绪不见了,疲累消失了,一切都在神奇地改变。.

TOP

回复 11楼林怡 的帖子

耐着性子---------这一段写的非常对 我们就是这样错误以为的.

TOP

小孩在3岁之前神力或者智力还是存在的,人长大了,就被社会教育成木头人了,因为大人们不断的把他或她的智慧磨没了,而只发展他或她的知识,长大以后的人就像是3脚猫,做什么事都不稳,都看不透。
有神力或者叫智力或者智慧,第六感,超感都行,有这种能力的成人在世间叫智者,就是高僧,或者佛陀基督一类的。近几十年应该越来越少了。深山老林里应该有吧。我们说智力不是指常人的那种,常人那种是知识,知识是可学的,智力或者智慧是天生带有的后天丢失的,是悟力。学的越多悟力丢失的越多。脑力,智力和心,只发展一项,而拼命打压其他,最后人把本性或者本质丢了。
按科学来讲,人与人的交流是能量场的交流。当能力频率对时,相互接受非常顺畅,人的能力场是受脑,心和你自我感觉来控制的,表情,穿着,只是皮相。耐着性子跟小孩说话,这种都是皮相,而其实里面的能量场已经变化了。大人们自欺欺人而已。
就譬如大人是个盒子,里面装的是能量,盒子是我们的皮相,3岁前小孩子和大人交流是交流盒子里的能力场,而不是盒子,换一个盒子装同样的能力场,小孩子也会和你交流,这也就是3岁前小孩子不认人的原因,当然人也是动物,本身带有自保机制,亲人会更亲一点。  
关于超神力,很多年轻人可能叫冥界,或者封建迷信一类的,在国外的研究其实已经很深了。我们把它丢了太久太久。很典型的就是道教。中国典型的智者是老子。
还有一点,“好心”比“好脸”更难做到,也就是说大人首先要学会拯救自己,学会接受自己,当困难困惑来临时,让自己接纳困难,宽容缺点。按老法说认命,当自己真正认命时。他就会放下困难和烦恼,来认真的对待小孩。现在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注意到这点,说明人开始注意本质了。是一个好现象。

[ 本帖最后由 洋囡囡妈妈 于 2012-12-6 10:06 编辑 ].

TOP

回复 13楼洋囡囡妈妈 的帖子

是啊!感觉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它本身包含着事物所有的信息,事物所有的呈现的面并不以好坏对错来呈现。但人类的语言把整体性破坏了,人类的语言不论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哪怕是中性的都只能呈现事物的一面。语言轻而易举就把完整的事物给割裂了。
这就是为什么早年发展人的感觉能力这么重要。七岁前尽量不发展逻辑(包括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尽量以感觉先导。七到十三岁,尽量减缓速度,慢慢发展逻辑。
可惜,现在的教育......一声叹息!.

TOP

回复 14楼清仪妈 的帖子

是的,所以有的小孩晚开口(4 岁时),其实是很聪明的。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实小的时候,尽量带小孩多接触大自然是对的。大自然的能量场是不得了的大,而商场,游乐园,或者是培训机构。充其量不过是狭隘的人的小范围。
大家都在拔苗助长。能推荐一些你看的书吗?我觉得你说的我没有看到过。
真可惜,我以前也是这样错误的带我宝宝的,18个月就上早教。而且是那种杜曼闪卡那种的,然后就是不停的培训班,把她想象的空间都禁锢了。开阔的心也缩掉了。我现在再慢慢改。我以前太傻了。一叶障目。

[ 本帖最后由 洋囡囡妈妈 于 2012-12-6 13:56 编辑 ].

TOP

回复 15楼洋囡囡妈妈 的帖子

我偏爱看东方文化的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提倡整体性,提倡人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整体性。而西方文化提倡逻辑性,提倡更细分更深入地讨论问题。本身这两者互相支持,互相辅助,原是相得益彰的。但现在西方文化一枝独秀,使得人的认识上呈现了分割割裂的状态。这种状态之严重,会困扰人类很多年。
现在,西方最流行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自我构建能力的创建吧!因为现在孩子大了,对心理学研究儿童的具体内容没有以前关注了。我记得我家娃小的时候,好像最流行的就是这个吧!它提倡地就是以自然的,整体的发展观看儿童。
其实,你看的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本好书。道德经是一本对整体性诠释得很好的书。.

TOP

孩子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

心灵感应,说起来总给我们很玄妙的感觉。但是,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很多相关的事实。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家五星级的酒店。洗漱完毕,豆妈将小豆放在床上靠墙的一侧。小豆立刻惊叫起来,连滚带爬地逃到了床的另一侧。为了尽可能离墙壁更远些,她甚至将小身子缩成了一团。看到小豆这副可怜模样,豆妈不由心里暗暗叫苦。这下坏了!今晚非挑战自己的极限不可了。
豆妈从小就怕挨着墙壁睡,尤其在家以外的地方,更是无法忍受睡在靠墙的位置。这跟她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有一次,豆妈借住在亲戚家。关灯后没多久,她突然觉得腿上有什么东西在爬。豆妈尖叫一声爬了起来,赶紧打开灯查看,结果发现床上、墙壁上居然爬着三两条不知名的小虫子。看到那些长着许多腿的小虫子,豆妈一夜无眠。那一晚的经历给豆妈内心深处留下了阴影。从此,她再也不敢挨着墙壁入睡了。此刻,豆妈就隐隐有些担心,如果睡梦中突然有小虫子通过墙壁爬到床上来,那可怎么办?理智告诉她,这家五星级的酒店舒适、干净,完全没有那样的可能性。但此刻,无论她如何说服自己,却怎么也摆脱不了心里发毛的感觉。豆妈心想,光自己害怕也就罢了,这小家伙怎么会跟妈妈一模一样呢?她可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啊!这实在太令人费解了!难道连这种癖好也遗传?豆妈确信,在小豆面前,她表现得很镇定,按说,小豆不至于看出自己内心的恐惧而受到影响呀。可是,小家伙的这种恐惧到底源自哪里呢?
实际上,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我们想什么,要什么,真正关心的是什么,恐惧什么,回避什么……一切都在他的监控之中。很多爸爸妈妈都还没意识到这点。正因为敏感地察觉到了妈妈内心的恐惧,小豆才会有如此表现。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也有过很多类似的体验。那时每逢先生出差,一到晚上,我就会莫名地有种恐惧感。当然,这样的夜晚,琛琛也会睡得很不踏实。奇怪的是,爸爸一回家,我不恐惧了,他立刻就睡得香了。看来,我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恐惧还是被小家伙察觉到了。
林怡育儿会所全日班开班之后,我们对孩子这种直指人心的本能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记得开班初期,有位妈妈在听过我的讲座后,毫不犹豫便将孩子送到了会所。孩子第一天进门的时候,妈妈郑重地将我介绍给孩子:“这是林老师。妈妈相信她。你遇到困难可以找林老师。林老师一定会帮你的。”妈妈对我发自内心的信赖影响了孩子,于是,在孩子还没有度过分离焦虑期的那些日子里,只要她情绪低落,就会第一时间来找我。每次她告诉我想妈妈或者有别的困难的时候,只要我协助她解决了问题,或者抱抱她,她的情绪很快就会稳定下来。
就以孩子入园这件事来说,不管去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不管带班的老师如何,每个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时的反应都不相同。一个谨慎的孩子,不管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他都会表现得比较谨慎,需要时间慢慢去适应。并且,这类孩子的爸爸妈妈或者主要抚养人通常也比较谨慎,或者他们对孩子的适应能力缺乏信心,总担心孩子适应困难,内心很焦虑。这一类型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进程就会比较慢。因为适应慢,家长就更容易焦虑,导致孩子也变得焦虑,适应起来更困难。如果家长接纳孩子比较谨慎这个特点,放松地面对,孩子适应起来反而会更快些。相反,一个活泼开朗、很容易接纳他人,对孩子的某些“问题”不那么在意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孩子通常也活泼开朗,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快就打开心扉,接纳老师、接纳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个别的孩子甚至完全没有分离焦虑的表现。因此,在《上幼儿园不用愁:宝宝第一次走向社会亲子应对指南》系列丛书的父母篇,我特别强调了一点——要帮助孩子尽快克服分离焦虑,首先爸爸妈妈自身要放松。爸爸妈妈放松了,孩子才会跟着放松,否则在孩子身上下再多的工夫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家庭成员内心深处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扰动,导致他的行为与状态发生改变。时间长了,看到班里哪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立刻就可以准确判断出他们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诸如:甲孩子的奶奶来了,妈妈正疲于应付婆媳关系;乙孩子的爸爸工作压力大,内心有些焦躁;丙孩子的爸爸派驻某国,爸爸妈妈正在适应中……孩子就像灵敏的心灵温度计,随时都可以感受到环境中“心灵气候”的变化。
从孩子的这些反应可以看出,在灵魂深处,我们与孩子往往是一体的。他们始终与我们息息相通。我们身上带着的各种信息都会以某种不知情的方式被孩子感应到,无形中对他施加影响。因此,我们焦虑,孩子就焦虑;我们恐惧,孩子就恐惧;我们对孩子不放心,孩子对自己就缺乏信心;我们内心充满了怨恨,孩子就不会充满爱心……反过来,我们快乐,孩子就快乐;我们放松,孩子就不紧张;我们自信,孩子就信心满满;我们富有耐心,孩子就不轻易急躁;我们内心满溢着爱,孩子的内心也会充满爱意……
孩子不仅可以敏感地察觉到家庭成员的内心,就连陌生人也不例外。
记得琛琛小的时候,我们有个邻居,总喜欢逗孩子玩儿,并且以把孩子逗哭为乐。院里所有的孩子,只要见到他,远远的就会尖叫着逃开。琛琛第一次见他便大哭着要逃离,尽管他那天是笑眯眯走过来的,看起来没有恶意,事实上也真没打算把琛琛逗哭。可是,孩子就是这么敏感。
我们经常会提到谁谁有孩子缘,或没有孩子缘,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发自内心喜欢孩子的人,不管哪个孩子见到他,都会由衷地喜欢他。即便很谨慎的孩子也会对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接纳他,最终跟他很亲近。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一见到小孩子就两眼放光。因此,我朋友家的那些孩子个个跟我很亲近。只要到了我家,他们基本都是乐不思蜀。
相反,一个不喜欢孩子的人,孩子通常跟他也会很有距离感。当然,也可能如我那位邻居一样喜欢孩子,但是喜欢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孩子也会本能地拒绝他。还有一种情形是,有些人内心深处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当孩子遇见他们的时候,也会感知到那种负面的能量,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从而拒绝对方。
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孩子,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体察他的感受,就会发现,孩子都是天生的心灵感应大师,无论我们内心起了什么样的波澜,小家伙都可以敏感察觉到,并以他特别的方式反映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孩子有这种本能,但这的确是事实。如果父母更细致地去观察孩子就会发现,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这种本能会弱化,甚至消失。也有少数人终生都感觉强烈,这类人可能会给人“大仙”一般的感觉。如果不懂孩子有这样一种本能,我们就很可能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作出不恰当的回应,给他带来负面的影响。相反,如果我们利用好孩子的这个特点,就可以不着痕迹地对其施加影响,使育儿这件事变得轻松。
首先,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孩子是个好孩子。我们这种坚定的意念,孩子可以察觉到。孩子觉察到了,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并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我们成天把孩子的“问题”挂在嘴边,即便一些问题他原本没有,也会随着我们的谈论慢慢随之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心想事成”,它完全符合“吸引力法则”,即你想什么,期待什么,坚信什么,担心什么,什么就会来临。
其次,我们要修炼好自己这颗心。只要我们自身心灵成长了,就可以避免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明白了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这层关系,当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说明就到了我们自我反省的时候了。因为,孩子的问题,根源往往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我们的问题被孩子复制了,或者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模式有待改进等等。也可能,孩子并没有“问题”,是我们自身不了解孩子有某些阶段性的需求,所以才会把孩子那些正常的表现误以为是“问题”。就算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在我们自身没有改变、没有成长之前,试图去改变孩子,效果也不会明显,甚至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导致他所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或者某个“问题”消除了,又引发新的问题。不过,我们自身的问题往往很隐蔽,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即便有人指出,我们也可能会本能地排斥。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这对我们养育好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就以小豆这个案例来说,只要豆妈自身的恐惧消除了,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挨着墙壁睡也很安全这样的想法,小豆自然会察觉到妈妈的改变,从妈妈心灵深处读到一种安全的信息,她内心的恐惧自然也会跟着消除。相反,妈妈的问题解决不了,却想让小豆勇敢地接受挨着墙壁睡这件事,那一定是徒劳的。
又或者,如果小豆妈坦然承认自己害怕虫子,而不去回避这个问题,换一种方式来引导小豆,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豆妈:你为什么不肯挨着墙壁睡呢?
小豆:我害怕。
豆妈:哦,你害怕呀!那你害怕什么呢?
小豆:不知道。
豆妈: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也害怕挨着墙壁睡。我害怕有小虫子。
小豆:会有小虫子吗?
豆妈:你觉得呢?
小豆:会有吧?
豆妈:那我们来找找看吧。

之后,带着小豆各个角落搜寻一番,敲打敲打床铺、柜子,看看有没有虫子跑出来。再跟小豆继续讨论。

豆妈:要有虫子,我们一敲打床铺、柜子,它们害怕了就会跑出来。我们找到小虫子了吗?
小豆:没有。可是,他们要是躲着不出来呢?
豆妈:那就说明它们怕我们。我们就不需要怕他们了。
小豆:要是它们晚上悄悄跑出来咬我们呢?
豆妈:你担心它会咬到你吗?放心吧,妈妈会保护你的。

经过这一番讨论,孩子的恐惧就会消除大半,甚至完全消除。即便消除不了,也可以得到缓解。倘若真的看见了虫子,顺便把虫子给消灭了,孩子就会从中获得力量。他会明白,原来虫子比自己弱小多了,并不值得害怕。
这些年,我遇见过不少爸爸妈妈,他们读了大量育儿类、心理学类书籍,结果反而变得很焦虑,在育儿这条路上战战兢兢,走得非常辛苦。他们的孩子不仅没有因此受益,反倒因为父母过于焦虑而受到更多的负面影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把书读偏了,用偏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事情,该重视的,我们要重视,但是如果重视过度,或者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孩子的行为,将某些行为的危害夸大,由此变焦虑了,就一定会事与愿违。焦虑是养育孩子的大敌。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不妨先放下纠结,放下焦虑,试着乐观积极地去面对。我们的心态改变了,孩子自然会察觉到我们的变化,跟着改变。当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不妨跟着感觉走。只要我们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我们和孩子的内心更加安宁、喜悦,通常就不会有错。
当然,要放下焦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比较难。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转变过程。因为人都有一些习惯性的反应,这些反应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并被固化,我们称之为习性反应。我们很容易就陷入同样的反应模式。避免陷入习性反应的最好方式不是强求自己改变,而是试着去察觉自己当下的感受与情绪:他这样让我很愤怒/很受伤/无能为力/有挫败感……虽然这样做不能立竿见影地从根本上解决掉我们的问题,但至少,它可以将我们的心拉回自己身上,防止我们一时冲动,做出无意识中伤害孩子的事情。并且,如果我们经常这样自我觉察,就能更好地自我反省,最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行事模式,让一切变得越来越易于掌控。
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有害的习性反应,需要经历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阅读一些身心灵修养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开展一些身心灵修养的活动,如瑜伽、静坐、冥想等,有可能的话去参加一些相关的工作坊,对提升我们的心灵修养会有好处。
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的自我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升自己。比如,我们可以试着做这样一件事:回想我们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记录它们发生时自己的年龄,并分析这些事件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是负面的,我们是否还会在某些情景触动下陷入当年同样或类似的心境?我们现在对某些事情的反应模式是否与父母当年的反应模式一致,或者与我们当年面对父母时的反应模式一致?抛开当年那些不愉悦的体验,它是否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负面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它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就会消除。这些事件带来的负面能量就会转化成正面能量。
以我自己为例。我父母有5个孩子,就我一个女儿。也因此,母亲会更偏爱我一些。那时候,农村唯一的娱乐活动是看露天电影。小伙伴们常常是一部电影赶好几场,翻来覆去地看,从不厌倦。如果在自己村里放映,我还能有机会去看,要是在邻村放映,那妈妈是绝对不准许我去的,当然这也是因为妈妈担心我的安全。其他一些离家远一点儿的活动,我也是不能参加的。于是,小伙伴们都开开心心结伴同行的时候,我只好独自窝在家里生闷气。时间长了,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我开始胡思乱想,或者花大量的时间去观察环境中发生的一切。比如,小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如何互相打招呼,蜘蛛如何捕食……
很多年来,我都认为母亲如此管制我,是导致我内向、不善交际的根本原因,并深以为憾。成年后,我发现,每当我遇到某些事情,我总会不由自主陷入同样的反应模式,而这些反应模式与我儿时对母亲的反应模式完全一样。意识到这些,我开始暗示自己:一切都过去了,我可以自己做主,我可以换一种新的模式生活。此后,改变悄悄发生了。
当然,在我自己成为妈妈之后,我也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对童年的经历带给我的影响也有了新的思考。其一,因为习惯了独自消磨时光,我耐受寂寞的能力超强。其二,当年的胡思乱想,使我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也因此,我常常会在独自一人的时候灵光一现,脑子里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成就了今天的我。其三,当年观察蜘蛛蚂蚁的经历让我变得很专注,只要我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完全不受打扰。这使我做事情注意力更集中,也更有效率。其四,当年生过闷气之后,我找到了自我排解的办法,这使我变得更坚韧,并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自我调整与变通。其五,在我换了一种方式看待我童年的这些经历之后,我内心的阴影消除了,也不再那么内向了。尽管我仍然很享受独处的时光,没事儿喜欢宅在家里,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交到更多的朋友。
童年那些曾经带给我负面能量的事件,都在这样梳理的过程中转化成正面能量,成为我养育孩子、从事早教事业、帮助自身心灵成长最佳的养分。要完成这个转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当我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拥有越来越多的正面能量时,孩子自然就可以从我们这里感应到更多有益的成分。不仅如此,我们以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对他未来的成长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
最后,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因为孩子具有心灵感应的本能,当他进入某个环境,接触到某些人表现得特别抗拒的时候,建议不要强求他。他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他的理由。尊重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TOP

回复 16楼清仪妈 的帖子

西方现在最上层的科学也已经开始留意整体了,他们好像叫宇宙观一类的,也就是我们的心中有佛。在国外老子比中国人受重视。老子的《道德经》我看了很深奥,是那种很老的几句话就概括整个的,我看不懂。最多看个不到3页,有没有现代解释的书。而且是不带偏执的解释的书,有没有推荐的。.

TOP

学习中..

TOP

回复 17楼林怡 的帖子

小豆是敏感性体质,指对人的情怀或者人与人交流或者自然界的感觉更敏感些。
小孩还是要多到大自然去。窗边的小豆豆是定期去寺庙(大自然)玩。
为什么要到大自然去。道教里提到了天之道。就是指的大自然的道。我们人归属于大自然,无论看多少心理学,科学,都只是自然之道的皮毛,对于大自然的规律,我们只有遵从。那么,如何去遵从,小孩子生下来白纸一张,把他放到大自然里,经常带他们去大自然,去感觉整个这个整体,这个教是教不来的,学也学不来的。.

TOP

学习了。。。。。。。.

TOP

宝宝“难带”,是在反抗爸妈?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在生理胚胎形成的那一瞬间,这个精神胚胎也随之形成。因此,婴儿一出生,他们就已经拥有了某种强大的精神能量与潜能,并非我们想象的只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也因此,即便一个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他最大的乐趣只是吧唧着小嘴舔食被角,我们也绝不可小觑他们。因为,他们一样以其独特的方式读懂人间百态。婴儿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已经四处撒欢的小家伙呢?
很多孩子夜间哭闹,睡不踏实,如果排除生理上受到刺激(如冷、热、饿……)或者健康方面的原因,他们极有可能是受到爸爸妈妈(陪伴他入睡的其他抚养人)的影响。记得琛琛几个月的时候,偶尔我特别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期待他赶紧入睡的时候,他常常是辗转反侧,不肯“就范”,甚至会比平时睡得晚许多。即便睡着,也是时不时就醒来,很不踏实,直到我定下心来陪伴他。我确信,他很清楚,妈妈试图把他哄睡着之后赶紧逃离,这带给了他不安全感,使他不敢入睡。相反,一旦我定下心来陪伴他,把其他事情完全抛开,他就会很快安然入睡。
孩子就像精灵一样,有着很多神奇的潜能。人间百态,无不在他们的解读范围之内。
让我们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就会明白孩子是如何展示他们这种神奇的本能的。
艾尔莎,3个月,一个法国小婴儿。她时常扭动着小身子哭闹不止,并伴有呕吐发生。断断续续地,这样的情形每天都要重复十几次。看到女儿如此痛苦,妈妈心疼不已。经医生诊断,这是典型的腹痛表现。但奇怪的是,经过各种细致检查之后,医生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问题。既然不存在器质性的问题,艾尔莎怎么可能会有腹痛的反应呢?
虽经多方努力,医生们最终仍无计可施,于是,他们推荐妈妈带艾尔莎去心理医生马塞儿•卢弗教授那里碰碰运气。见了卢弗教授,妈妈滔滔不绝,开始倾诉自己的苦恼。原来,艾尔莎有个哥哥,3个月的时候因心脏畸形而夭折,发病时也伴有呕吐现象。艾尔莎的呕吐与哥哥3个月时的情形很相似。这使妈妈十分担忧。艾尔莎一出生,父母便离异。妈妈因此深受打击,内心无比哀怨。不仅如此,艾尔莎的妈妈自己成长于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艾尔莎的外婆也在单亲家庭长大,同样由其母亲抚养。三代单亲的家族史,外加小儿子夭折,这些遭遇使艾尔莎的妈妈内心笼罩着宿命论的阴影。
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艾尔莎的妈妈认为她当年并不快乐。她一出生,父亲就抛弃了她们母女,母亲心情郁闷,对她态度粗暴,缺乏耐心,让她觉得自己不被关爱,并因此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与自卑感。
妈妈的这番倾诉使卢弗教授豁然开朗。卢弗教授认为,艾尔莎妈妈家族特殊的历史,及她自身的成长经历决定了她可能复制她母亲的教养模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艾尔莎。而婴儿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反馈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因此,他们能准确地从众多声音中辨识爸爸妈妈的声音,从众多气味中辨别爸爸妈妈的体味,对爸爸妈妈搂抱时的细微差异感受精准,并能根据对方搂抱的方式调整姿势,让自己更舒服。当然,他们也能准确感受一个人的态度、情绪、心理秘密……
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婴儿)来说,生存与成长的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吸引父母 (抚养人)的关注与爱。他们会凭借本能采取各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他们那些积极的方式,如微笑,咿咿呀呀“说话”,各种可爱的肢体动作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他们这些积极的表达方式就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尝试更多地通过这些方式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相反,如果他们这些积极的反应模式得不到关注,只有当他们变得“难缠”,或者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问题)时才能有效地获得关注,那么,他们就会变得越发“难带”。卢弗教授分析,艾尔莎恰恰是在通过腹痛这种方式吸引妈妈的关注,在反复实践之后,她发现这是最有效的手段,并且她痛得越厉害,哭得越凶,妈妈给予她的关注越多。于是,她就会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妈妈更多的关注。
卢弗教授的一番话使艾尔莎的妈妈豁然开朗。她开始更多地关注艾尔莎,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略显粗暴地对待她。奇怪的是,自从她与卢弗教授聊过之后,艾尔莎的腹痛也奇迹般的 “治好”了。当然,这样一来,妈妈也轻松多了。于是,妈妈与艾尔莎的关系得到改善,一切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了。
从艾尔莎的案例可以看出,孩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当然,艾尔莎的案例显得有些特殊,似乎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如果我们去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反应,就会发现,孩子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类似反应比比皆是。
曾经有不少妈妈因为孩子特别难带而苦恼。在她们咨询我的时候,深入一聊就会发现,不少妈妈属于“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想要孩子,却意外地怀孕”这一类型。由于没有当母亲的思想准备,孩子降生后,她们也就无法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于是,那个小婴儿敏感地洞悉了妈妈的心声,也因此焦虑恐惧起来。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变得“难带”些,以此来吸引妈妈更多的关注。于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接纳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妈妈的“麻烦”。当然,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微妙,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妈妈越来越疲倦,孩子越来越难带;孩子越难带,妈妈越疲倦。对于这一类型的母子/母女来说,改善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妈妈调整自身,试着全然接纳这个孩子,不管他“麻烦”与否。一旦妈妈发自内心地接纳了孩子,以平和之心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发生变化的。
相反,也有些妈妈并没打算要孩子,孩子却意外地降临了,这给她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因此,她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份“礼物”,享受与他相处的每一刻,那么,通常她们的孩子也会非常乖巧,特别好带。
当然,也有些妈妈作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当孩子真正降临的时候,才发觉孩子虽然可爱,却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于是,自由没了,羁绊重了,疲累增加了……如果爸爸参与度低,妈妈的内心就更不平衡了。各种不愉快随之而来。
还有一种情形是,爸爸妈妈因为儿时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疏离,成人后,他们往往会复制父母与自己相处的模式,跟孩子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导致孩子不得不通过“难带”争取更多的关爱。
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如此,与其他人的关系亦如此。甚至,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家庭氛围变得紧张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麻烦”,以此作出回应,表示他“收到”了相关的信息。相反,他就会满足、愉悦、安之若素。陶行知先生曾写道:“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果然句句真言。
即便孩子还不会说话,他们也能敏锐地读懂人间百态。他们的每个行为、每种表现都表达着无言的心声,都在向我们传递某些信息,警醒我们去改变。.

TOP

我来帮林老师更新

孩子心里有3个小人儿
到孩子两三岁,爸爸妈妈可能就要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头疼了——宝贝喜欢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一把就抢过来,惹得对方一顿痛哭;小朋友的做法不如他意,他一急,立刻双眼圆睁,反手就给对方一记重拳,谁都来不及阻止;明明知道不可以没完没了打开水龙头玩水,但是只要碰到机会,他就变成小落汤鸡;爸爸妈妈交代不许碰电源插座,他答应得好好的,但是,你刚一转身,他那只不安分的小手便悄然伸向了电源插座,惹得你心惊肉跳,一身冷汗……所有的规则与道理,他比谁都清楚,可就是做不到。下面的对话,或者类似的对话,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妈妈:你抢小朋友的玩具,对吗?
孩子:不对。
妈妈:如果你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要跟小朋友商量。小朋友同意才可以玩儿,不同意就不能玩儿。
妈妈:你知道应该这样做,为什么还要去抢小朋友的玩具呢?
孩子:因为我想玩儿。
妈妈:下次还这样吗?
孩子:不这样了。
妈妈:下次应该怎样呀?
孩子:跟小朋友好好商量。

如果有下次,孩子会怎样呢?当然,他可能还会毫不犹豫出手。这就是孩子,他明明知道某些事情不可以做,或者必须做,可他就是抵挡不住诱惑,控制不了冲动。
我们或许会给孩子的这种行为贴上“顽皮”、“淘气”、“明知故犯”等标签。可是,孩子果真如此吗?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8岁小男孩伊夏的故事。这是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因为阅读障碍,他的成绩一塌糊涂,并因此遭受了非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使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当他惹的麻烦超乎父母承受力的时候,伊夏的父母将他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他的日子更难熬了。没有人懂他,更没有人试图去理解他那异彩纷呈的世界是多么的神奇。直到一位代课美术教师到来,伊夏的世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伊夏重拾自信与快乐,一切开始奇迹般地转化。
正如伊夏一样,每个被贴上“顽皮”、“淘气”、“明知故犯”等负面标签的孩子都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深处始终有3个小人儿在斗法,不同的小人儿胜出,孩子的行为就会有不同的偏向。这3个小人儿分别叫做“父母”、“成人”、“儿童”,它们将伴随孩子终生。协调好这3个小人儿的关系,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负责告诉孩子规则,让他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应该做或者不应该做。孩子内心深处的这个“父母”主要是爸爸妈妈、老师等“养育”出来的。当然,小伙伴们之间的一些游戏规则,也会成为“父母”的养分,让“父母”变得日益强大。
“儿童”是与生俱来的,他代表了孩子的欲望与冲动。“儿童”从来不考虑后果,有欲望就行动。
“成人”主要由孩子的生活经验喂养,它会权衡利弊,规避危险,找到最佳的行动方案。
对孩子来说,他的“儿童”是最强大的,“父母”和“成人”都很弱小,甚至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发挥作用。如此一来,孩子一冲动,出现明知故犯的行为就很正常了。
父母教育的持续,生活阅历的增加,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介入,从书本等媒介接收到大量资讯……这一切都会提供越来越多喂养孩子“父母”与“成人”的养分,因此,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父母”与“成人”会逐渐强大。他的自我控制力也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他的“儿童”则会逐渐趋于弱小。
了解了孩子这种心理运行的机制,我们就能理解孩子的苦衷,试着更多地站在他的角度思考,体察他的感受与无奈,继而找到爱孩子的最佳方式。否则,在他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就可能随意给他贴上各种负面的标签,甚至将他定性为“坏孩子”。这往往会无意中打压了孩子,降低了他的自我价值感,最终逼迫他走向我们期待的反面。
“父母”和“成人”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规避危险,更好地适应环境,或者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约束力,防止他“误入歧途”。“成人”则权衡利弊,帮助孩子选择最佳的行事模式。
规则是滋养“父母”的养分。因此,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建立一些规则是有必要的。当然,要让孩子理解规则,最终自觉地遵守规则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孩子会不断地尝试突破规则。在爸爸妈妈一贯的坚持下,孩子会逐渐接受、遵守规则,形成自我约束力。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这个问题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爸爸参与育儿,对孩子“父母”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
当然,规则太多会削弱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行动力,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个度如何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简单地说,只要不给他人带来困扰,不破坏环境,孩子自己愿意做什么就让他去做就好了。
举例来说,几个月的孩子,他吃饭的时候用手玩饭是一种正常的需求,我们无须强求他,随他去玩儿好了。当然,我们可以引导他往嘴里塞,一旦他体验到吃饭的乐趣,自然就爱上吃饭了。等到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发育到一定程度,我们就应该鼓励他用勺子吃了。他可能控制不好力度,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但是,这种尝试无疑为他的自我成长提供了机会。当然,鼓励孩子用勺子吃饭也要讲究策略,不能简单粗暴。否则,吃饭这件事就会跟受罚这种不愉快的体验联系起来,变得很无趣,甚至有压力了。总之,规则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需要跟随孩子发展的需求及特点来变化。
生活经验与常识是滋养孩子“父母”与“成人”的极好养分。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我们最不缺的是塞给孩子知识/常识,最缺乏的则是给他自己积累经验的机会。不管孩子做什么,我们总在告诉他“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或者“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于是,他自我成长的机会就被我们剥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他的“父母”变得很强大,“成人”犹疑不定,“儿童”则越来越弱小,于是,他不得不依赖父母为他作决定。等到他上了学,工作了,他的依赖对象就变成了老师、老板、同事,没人给他指令,他就不知道如何动作。结了婚,他自然转而依赖自己的配偶。一旦他的配偶离他而去,他可能就彻底崩盘了。
让孩子的“父母”、“儿童”和“成人”保持三足鼎立的状态,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最有益的。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既不过于强迫孩子,又要让他自己体验到做错事的自然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想出各种方法不着痕迹地引导他,就更好了。以最常见的孩子尿裤子为例,我们惯常的做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  图省事,给孩子整天穿上纸尿裤。于是,有纸尿裤兜着,孩子尿了也体验不到不舒服的感觉,自然也就不明白尿尿这件事需要在固定的地点、恰当的时机解决了。
●  容不得孩子尿湿裤子,一旦发现他尿湿裤子,就唠叨开了。这样一来,尿尿这件事要么让孩子觉得很有压力,要么让他觉得这是吸引父母注意力的好方式,反而增加他尿裤子的概率。
●  担心孩子尿湿裤子,总提醒他尿尿。孩子还没有尿意,问题就解决了,他自然感受不到憋尿的滋味,也就很难知道什么时候该去洗手间。

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之所以频繁尿裤子,根源就在于他们缺乏自我控制的体验,一旦没有人提醒,就很容易失控。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对待这件事,没有必要穿纸尿裤的时候少穿纸尿裤,尿湿了,我们也不去“教育”他,而是很自然地帮他换下湿裤子,不给他压力,同时,在保持平和而自然的心态的前提下,不着痕迹地引导他:“尿裤子不太舒服吧?如果尿在洗手间,裤子就不会湿了哦。下次你试试看?”当然,也没必要没完没了讲道理,点到就好。为了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这些建议,我们可以借助相关书籍,通过跟孩子一起阅读帮助他理解并自然地接受这一切。也可以随口编一些小故事,通过故事不带压力地给予他引导。即便这些都不做,到一定的年龄,孩子自然就可以控制好大小便,因此,我们根本就无须为这个事情焦虑。
许许多多这样的琐碎小事,如果积累起来,就为孩子的“父母”与“成人”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又不过于压制孩子的“儿童”,他的3个心理小人儿自然就可以获得均衡发展了。虽然我们前期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会多一些,但是这种付出却是值得的。不仅如此,因为我们给孩子提供了更多自我探索的机会,没有刻意去制约孩子,他的“儿童”也得到保护,于是,他的3个心理小人儿就都得以健康成长,并各司其职,既保护了他的想象力、创造力、行动力,又促使他学会了自我控制。还有什么比孩子能够自我管理更令我们轻松的呢?.

TOP

讲得真好, 学习了。.

TOP

写得很好 有保留地学习了

对于11楼谈到婴幼儿对成人的所谓“表情和情绪表达不一致而做出的反应”的这段 不敢苟同
除非是在语言表达的时候语气也参与进去才有那么一点可能吧
这种实验我们也做过 甚至于 我小的时候也是类似被实验的对象.

TOP

孩子的儿语,你懂吗?

天天,小男孩,两岁,最喜欢的“玩具”是家里那个大纸箱子。每天一早起来,天天都会指着大纸箱,给妈妈提要求:“妈妈,进。”于是,妈妈把天天抱起来,放进大纸箱。
一进大纸箱,天天便兴奋地折腾开了——蹲下,起来,拍打纸箱壁,在纸箱壁上抓挠……一天,妈妈将天天抱进大纸箱,见他玩得忘我,便安心去收拾屋子去了。谁知,妈妈刚离开一会儿,天天就在那边大声叫嚷起来:“妈妈,门!门!门……”
妈妈走过去,赶紧附和:“哦,对,这个是门。你看,门在这里呢。”
可是,天天听后用力地摇头。看来妈妈会错了意。
“是要妈妈关上房门吗?”
天天又使劲地晃着脑袋,那神情已经略显不耐烦了。
“是有人来了,在敲门吗?”
这时,天天的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眼里的泪珠就要夺眶而出了。
妈妈一头雾水,也变得焦躁起来。不过,她还是不断提醒自己“要冷静”,一边搜肠刮肚地展开各种联想。可不管妈妈说什么,天天只是一味摇头,不耐烦地小嘴一撇,大声哭了起来。看来,妈妈并没有读懂天天在说什么。
很多次无效沟通之后,妈妈也开始变得很烦。这个小东西,他究竟要干什么?怎么这么难缠?听着天天尖尖的哭闹声,妈妈再也受不了了,照着他的小屁股来了一巴掌。这一下虽然不重,天天却哭得更厉害了,豆大的泪珠连成了串。妈妈赶忙心疼地把他抱了出来。就在这时,天天的号哭奇迹般地止住了。他的小脸上甚至漾出了满足的笑容。原来,小家伙只是想从大纸箱里出来。
正如天天妈所经历的一样,很多爸爸妈妈都被孩子的“儿话”折磨得抓狂。经常有爸爸妈妈一脸无奈地对我说:“有时候,我实在是不清楚孩子究竟要干什么。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能把你折腾坏!这也就罢了,这小东西人虽小,脾气可挺大,有时候简直一点儿道理都不讲。这个坏毛病不治可不行,要不就惯坏他了。”我非常理解爸爸妈妈们这种抓狂的心态,但是,我相信,如果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足够好,他一定会很委屈地抱怨:“唉,连爸爸妈妈都听不懂我的话,这太让人难过了。听不懂也就算了,他们居然还要整治我!这个世界太恐怖了!早知如此,我就躲在妈妈肚子里别出来了!做一个小孩怎么就这么难呢?!”
因为不被理解,孩子不开心,变得焦躁不安。如果一时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就会让父母也跟着产生挫败情绪,这又会无形中影响孩子。找到读懂孩子儿话的窍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增进亲子关系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可要读懂孩子的儿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样的烦恼,在琛琛小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记得有一次,看到书中的绿苹果,他纠结了很久,直至哭得伤心至极,我透过他的眼神才明白,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书上那只绿苹果跟茶几上的红苹果颜色不一样。在我说出这层意思之后,小家伙的哭声戛然而止。
回过头来,再看看天天妈的经历。“纸箱子”事件之后,天天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天天在很多时候都会用“门”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经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纠结后,天天妈豁然开朗,终于理解了他“门”的内涵。原来,天天所说的“门”,并非单纯指“门”这个实物,而是有更多的含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门”;二是指他被困在某处,要找一个出口出来,所以这个“门”还有“出口”和从什么地方“出来” 的含义;三是指跟“门”有关的动作,如“关门”、“开门”;四是指“门”的不同特性,如“门”的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上面的纹路不同,开启方式不同;五是指与“门”相关的一些事件,比如哪个小伙伴踢了门,捶了门等。
从天天这个“门”事件可以看出,因为表达能力有限,孩子的语言反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再分析几则发生在天天身上的小故事,我们对孩子表述自己想法的特殊性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了。
起床后,天天站在柜子旁边,小手指着高处,大喊“楼梯”。妈妈以为他要去爬楼梯,便牵着他的小手往门外走。可天天不仅不肯往外走,反而憋着劲儿把妈妈往屋里拽。这个小家伙究竟要干什么呢?
经历了天天一轮又一轮哭闹之后,妈妈筋疲力尽,不过最终还是明白了他的心思——他想爬到柜子上去够爸爸的剃须刀。之所以没有及时听懂天天的心思,是因为妈妈忽视了一个细节——天天小手的指向。如果妈妈看一眼他手指所指的方向,也许就能更快地明白他的想法了。
在经历很多次类似的折腾之后,天天这个“楼梯”的含义变得越加明晰了:毫无疑问,第一层含义当然还是“楼梯”;第二层含义则是“高处”;第三层含义是“爬高”。之所以衍生出“高处”与“爬高”这样两层意思,是因为天天观察到,只要一爬楼梯,人的空间位置就会提升,这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他就很自然把“楼梯”这个词跟“高处”“爬高”等概念联系起来。当他想要爬高,或者想要去够放在高处的某个东西的时候,他就会用“楼梯”来指代。
继续看天天的故事。天天指着身体某个部位说“药”,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未必是要吃药。当然,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除了指吃药之外,“药”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指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因为每次生病,他都会感觉身体不舒服,并且要吃药。于是,以往吃药的经验就会让他产生联想,把身体感知到的所有不舒服诸如痛、痒、冷、热等都跟这个“药”字关联在一起。
天天看姑姑在吃藕,突然开心地大叫:“牛!牛!牛!”天天的这个“牛”把所有人都给弄糊涂了。谁也不明白他在说什么。看人家都没明白,他又补充了一句:“蛮波波”。直到天天提到“蛮波波”,大家才意识到他究竟想说什么。因为我们老家跟小孩说牛,统统以“蛮波波”指代,所以“蛮波波”就是“牛”的意思。原来,姑姑吃藕的时候,藕断丝连,这使得姑姑看起来很像被绳子牵着的牛。当别人都不明白他这个“牛”的含义的时候,他想到了用另外一个词“蛮波波”来替换。对天天来说,这个“牛”或者“蛮波波”还不仅仅指牛。他甚至将所有跟绳子、丝、线有关的东西都跟牵牛的绳子联系起来,继而跟牛扯上关系。这就是他的逻辑。以后每次要吃藕,他不说要吃藕,而是说“蛮波波”。当然,看到其他绳子、丝、线等,他也一律以“牛”或者“蛮波波”指代。
当孩子语言能力有限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像天天一样,利用他们已经掌握的词汇,去描述一些与这个词汇相关的场景、人物、事件、动作,或者指代有类似形态,与该词汇指代的事物存在因果关系的一切。举例来说,一个家里养了小狗的孩子,他对小狗的认知会先入为主地影响他对其他动物的认知。因此,当他在户外看到牛羊的时候,他会一律称之为“狗狗”,仅仅因为它们都跟“狗”一样,有四条腿,有头有尾巴,会叫唤,或者有其他相似的特性。了解了孩子语言表达时存在的这个特点,再细心观察孩子的眼神、动作、表情,我们就能更好地听其音辨其心了。
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他们的“儿话”就不仅要听其声,还要辨其容(形)才能读懂。在学会母语前,婴儿通常有一些原生态的语言,并通过这些语言与我们交流。如果我们足够细致、耐心,并试着去分析、总结他行为背后的意义,就能轻松读懂他的需求,跟他有更多的互动,帮助他获得更好的发展。
琛琛几个月的时候,他有很多特别的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多年之后,我又听很多妈妈提到过婴儿类似的行为。可见婴儿的原生态语言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看看玖玖的故事,我们就会明白婴儿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

妈妈,我不饿,只是想跟你说说话——
玖玖哼哼唧唧的,妈妈以为她要吃了,赶紧给她喂奶。在奶头送过来的那一刻,小家伙迅速含住了奶头。不过,她含住奶头的方式跟平时可大不相同——她只用半边的嘴唇含住奶头,用舌头将奶头顶过来顶过去。小家伙一边顶,一边嘴里叽里咕噜说着话。看得出来,小家伙并不饿,她仅仅想要以此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和妈妈有些交流而已。相反,饿的时候,她会将奶头整个包住,急不可待地吸吮着,没有余暇顾及别的事情。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无须继续给孩子喂奶,陪他玩玩,他的需求便得到满足,自然就开心了。

妈妈,我很寂寞,需要你陪伴——
玖玖大声地哭起来,声音响亮而吓人,但是眼里没有眼泪。妈妈一走到她身边,她的哭声就停了。每当玖玖这样哭的时候,妈妈立刻明白,她只是寂寞了,希望跟妈妈玩儿,而妈妈又没有及时满足她的需求,她只好通过这种方式来抗议。

妈妈,我好委屈啊——
玖玖扁了扁嘴,看起来十分委屈。随后,眼泪慢慢地从她眼里渗出来,在眼泪出来之后,她委屈的哭声随之响起,那声音简直令人心碎,仿佛她受了天大的委屈。妈妈将她抱在怀里,她依然在委屈地哭。直到她哭够了,她的委屈劲儿过去了,她的哭声才转换成抽泣,逐渐停息下来。遇到这种情形,那就说明玖玖是真的感觉委屈了,只有给予她足够的安抚,她的委屈劲儿才会真正过去。

妈妈,我尿湿了——
某一天,到了喂奶的时间。妈妈抱玖玖在怀里喂奶。玖玖一边吸吮着,一边使劲地踢腾着双腿。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妈妈很奇怪,这小东西怎么老是在踢腿呢?妈妈正疑惑不解呢,玖玖干脆把奶头吐了出来,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看着妈妈,又使劲地踢起腿来。妈妈心想,是不是小家伙尿湿了?她打开尿布一看,果不其然。妈妈给玖玖换完尿布,继续抱在怀里给她喂奶。这下,玖玖的一双小腿变老实了,小嘴巴迫不及待地吮吸起来。原来,玖玖不停地踢腿,只是想告诉妈妈,她大腿根部不舒服,尿湿了,需要先把这个问题处理了再吃奶。

妈妈,纸尿裤系得太紧了——
到睡觉时间了。妈妈给玖玖换完尿布,然后把她像往常一样放在床上,哄她入睡。可是小家伙今天似乎特别精神,到了睡觉时间,居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刚把她放到床上,她就不停地踢开双腿。妈妈拍拍她,想安抚她一下,让她尽快入睡。不过小家伙一点儿都不领情,仍然继续踢腾着,那架势仿佛在说:我今天还就不睡了。妈妈琢磨来琢磨去,也没明白她到底怎么了。小家伙踢着踢着,终于不耐烦,大声哭了起来,看起来有点不舒服。妈妈排除了所有可能性,也没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妈妈将她的小裤子脱下来,看看是不是纸尿裤系得太紧了。果然是这样。等妈妈重新给玖玖系好纸尿裤,小家伙立刻一脸的满足,很快便进入了梦乡。

我要的是妈妈,不是外婆——
到了该陪玖玖入睡的时候了。这天,妈妈在本该陪她入睡的时间,去洗漱去了。于是,外婆便临时替代了妈妈一下。外婆将玖玖放在床上,玖玖哦哦地跟外婆说着话,小嘴到处舔着,似乎想要寻找吃的。外婆将手指放在玖玖嘴边,玖玖立刻将小嘴巴伸过去,但是她随即委屈地哭起来了,原来她发现自己上当了,那不是妈妈的奶头。听到宝贝委屈的哭声,妈妈立刻跑过来,将玖玖抱在怀里。这是玖玖哭得最久的一次,她似乎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释放这种委屈的情绪。原来,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我要妈妈,不要外婆。”

高兴还是不高兴——
对于小婴儿,踢腿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动作。当他往上踢腿的时候,通常表示他很满足,很高兴。如果他往下踢腿,那就说明他开始烦躁了,不开心了,我们就需要去关注他一下了。如果我们对他的这个动作无动于衷,他的不高兴就会升级——皱眉、咧嘴、更加使劲地踢腿,终至哭闹不休……
玖玖妈敏感细心,又颇爱琢磨孩子的心理,因此,她养育玖玖有很多的心得。而玖玖在妈妈的细心照料下,很多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这使她看起来比其他孩子显得更加快乐、满足。在养育琛琛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孩子,他是幸福、快乐的,满足的,很少有闹腾的时候。因此,如果我们试着读懂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他就很好带,而我们自己也会更轻松。
不仅如此,孩子的需求如果能被我们及时读懂,并获得回应,他表达自己需求的行为得到鼓励,就会尝试更多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爸爸妈妈互动。于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就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否则,他就会放弃表达,变得越来越安静。如果孩子长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各方面的发展,甚至大脑的发育都会受到阻碍。因此,读懂孩子的心思,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

TOP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走进孩子的心》,已更新完毕。.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