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归纳整合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如何使高三语文学习高效、实效

归纳整合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如何使高三语文学习高效、实效

归纳整合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如何使高三语文学习高效、实效
2012-10-29 12:36:20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   
高三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的过程。目的在于“把厚书读薄”。归纳整合不是进行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为了找出知识的本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性把握。古人曰“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日损,几近于道”,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就从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方法和作文素材三个方面的归纳整合来论述。
  一、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归纳整合
  高考语文知识点很多,如何有效、高效、实效地复习呢?可联系高中课文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
  案例一:归纳整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所以,首先认真领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之后联系高中相关课文,总结归纳出环境描写的几个作用。
  (一)交代、揭示背景
  景物描写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课文 《药》 的一段景物描写,“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 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用阔人家祝寿时的馒头比喻重重叠叠的坟墓,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富人剥削穷人,人吃人的黑暗现实。
  (二)渲染、烘托气氛
  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三)展示人物性格
  鲁迅《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我回到四叔的书房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 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检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 和一部 《四书衬》。
  从对联和书籍的内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顽固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他懒散、自私伪善,冷酷无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四)推动情节发展
  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想喝酒驱寒,才会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庙。因为风大雪紧,草屋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块靠住庙门。为了避风雪,陆虞候一伙才直奔庙里来,等等,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幻想超脱现实的情感。
  案例二:归纳整合文言文时间副词
  文言文常采用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做为文章的叙事线索,因而,理解和掌握这类提示事件的时间关系和表明前后事件的衔接的时间副词是十分必要的。常见的时间副词可归类如下:
  (一)表示过去时间的
  昔、向、曩、初、始、已、既、业、曾、尝、适、向
  (二)表示现在时间的
  今、方、会
  (三)表示将来时间的
  将、行、将、欲、且
  (四)表示较长时间的
  长、久、常、每、辄、素、
  (五)表示快速、短暂的
  “立、即、遽、亟、俄、俄而、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
  食顷、暂、旋、寻、未几、无何、既而、已而
  (六)表示时间终止的
  终、竟、迄、卒
  (七)表示特定时间的
  “曙、质明、朝、旦、晓、夙”意思是早晨,“日中”意思是正午,
  “旦日、翌日”意思是“明天”、“第二天”,
  “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日,都是名词。
  “旬”意思是“十天”,“兼旬”意思是“二十天”,“期月”意思是“一个月”,“期年”意思是“一年”,“明年”意思是“第二年”。
  案例三:归纳整合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
  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荐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逐、贬、黜
  表罢免的:夺、罢、免、去、废
  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
  表劝说的:劝、规、讽、讥、谤、谏
  二、对高考语文复习方法的归纳整合
  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采用的手段或遵循的途径。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到个别),归纳(个别到一般),涵咏,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案例一:归纳整合鉴赏古典咏史诗词方法
  (一)在内容上: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入了诗人独到的见识,借古伤今、讽今、伤己,即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二)在构思上:
  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借助典故叙事抒怀的(如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有议论引发的(如李商隐的《贾生》,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
  (三)在章法上:
  或进行盛衰、古今对比(李白的《越中览古》),
  或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等)
  案例二:归纳整合辨析文言一词多义的方法
  (一)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他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1.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
  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二)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三)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四)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离开”→废除→舍弃)

三、对高考写作素材的归纳整合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觉得素材太少太肤浅。其实,我们的课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一定能克服作文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也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
  案例一:苏洵《六国论》
  (一)写作素材: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立意】
  1.换个角度思维,你将获得对事物崭新的认识;
  2.奋力以赴方能无往不胜;
  3.失败的路往往是自己铺就的。
  (二)写作素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立意】
  1.善始还要善终;
  2.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
  案例二:《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写作素材:
  1.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面对秦昭王毫无惧色,进退有仪,不卑不亢,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2.渑池之会,秦王以鼓瑟为名羞辱赵王,蔺相如以死相逼,跪请秦王击缶,秦王无奈击缶。
  【立意】
  1.无畏者无惧;
  2.把握机遇才能成就未来;
  3.生活需要智慧。
  (二)写作素材:
  蔺相如接连升级,官位超越了大将廉颇,廉颇恼羞成怒,扬言欲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顾念国家利益,抛弃私人恩怨,处处避让廉颇。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立意】
  1.(宽容)宰相肚里能撑船;
  2.国家利益至上;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凡事以大局为重;
  5.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先归纳每一篇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再整合归纳教材中某些课文,然后进行求同存异的评价,让其同类化专题化,由此提炼话题与立意。我们对素材的异同进行思考与比较,能够有意识地将教材中某些有着相同或相似内容的课文进行整合归纳,对这些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进行素材的积累,这种过程是对阅读的归纳、整合和深化。可对高中教材中的写作素材进行专题分类:体味至爱亲情、洞察世道沧桑、建构精神家园、感受山水神韵、锤炼思想创新、抒写人性光辉、追寻文明踪迹、对话先贤圣哲、沉思历史得失和认识自我成长等。
  例如:可归纳体味至爱亲情的课文有史铁生的 《合欢树》、李密的《陈情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
  “暗中摸索总非真,眼触心生法自神”。归纳整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自己的摸索实践。一是要随时注意进行归纳,二是要随时注意运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养成随时归纳整合和运用的习惯,这对于我们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益处的。

责任编辑:陆芸
http://www.shedunews.com/zhaokao ... 2/10/29/400048.html.

TOP

谢谢分享!.

TOP

谢谢!.

TOP

谢谢分享
花~.

TOP

撒花,谢谢.

TOP

谢谢.

TOP

谢谢!.

TOP

谢谢.

TOP

谢谢!撒花.

TOP

收下了,给孩子留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