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幼小衔接 如何做好心理准备?

幼小衔接 如何做好心理准备?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就儿童心理的认知与发展而言,3至6岁(也就是幼儿园阶段)的学童处于“前运思期”,此时的孩子较爱幻想、个性较依赖;7至11岁(即小学阶段)的学童处于“具体思维运思期”,能初步掌握逻辑思维,且比较独立。但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在心理上并不是一下子就能独立的,所以这个阶段,帮孩子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是一项必要的功课。

  针对即将成为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孩子,要注重下面几点应培养的心理特质。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相信您的孩子在新环境里能更自信、开心地面对新的小学生活。

  1.耐心

  刚上小学的孩子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耐心”。小学教学中,每一节课程的上课时间是40分钟,孩子必须在40分钟专心学习后才可以休息,不再像以前随时随地向幼儿园老师耍赖、撒娇就能休息了。再加上每天都有回家练习的家庭作业,和幼儿园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能从幼儿园的生活中跳脱出来,容易产生注意力短暂、坐立不安的情况。此时家长应适时的培养孩子有耐心的完成一件事情。

  在具体练习中,家长朋友可能会感觉锻炼孩子的耐心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一下子就要求40分钟都保持注意力集中,这恐怕是孩子做不到的。因此,耐心的培养可以从5分钟开始,慢慢的增加,逐渐延长孩子专注力的持续时间。同时不要忘了,不论陪孩子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求他全部完成,不能半途而废!

  2.独立

  曾经有一位学生,在他第一天入小学,回家问他妈妈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老师今天没有叫我们喝水?而且也没有给我玩具玩?我的口好渴呀!”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由于3-6岁的幼儿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制度强调的是“保教合一”:老师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孩子饮食起居等生活方面的问题。

  但是到了小学,老师是以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状况,而且每个班里的人数增加到35-50人不等,但班主任老师只有一个,客观上也无法像家长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方方面面。

  因此,每一个孩子都要养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习惯。此时父母要能随时提醒自己别再替孩子完成他应该独立完成的事情,如:收拾书包、完成学校的作业等等。

  3.尊重

  “尊重别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是这个阶段孩子要学习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通过哭闹来表达情绪或提出要求时基本能得到满足。但是小学生活中,孩子不能再用哭闹等不理性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告诉孩子,遇到问题首先要找老师讲明情况,同时还要学会尊重他人,例如:不说不该说的话,不能欺负比自己矮小的同学;想用别人文具时,需事先经过对方的同意等等。并且要能启发孩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升入一年级的孩子必备的能力!

  4.服从

  小学这个时期的孩子精力旺盛,都比较好动。老师会要求孩子遵守校规班规,而且还会选出班长、副班长等班级干部,要求孩子不但要对老师的话遵从,还要服从于校规、班规,同时还要服从班级小干部的管理。所以这个时期要培养孩子在团体中服从相关规定,家长朋友要能适时的解释规范的作用及意义,让孩子了解团体秩序的重要。

  如果说“班兴我兴、班衰我耻”,孩子可能感悟不到,但如果强调“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为集体做事”,孩子就会容易领悟。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大家”和“小家”的故事或事例,还有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可以讲战斗英雄、正面卡通形象等故事让孩子建立为学校和班级争光的想法,明确个人应该服从集体的规则意识。

  5.抗压力

  随着小学课业的增加,培养孩子“自我解压能力”是爸爸妈妈最重要的课题。

  当今社会,竞争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要培养孩子对挫折的容忍力以及抗压的能力,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最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作为家长首先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会给孩子减压,以及教给孩子将压力转变成动力的能力。让孩子明白老师、父母的要求未必都是压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身为一个学生应担负的责任,培养正面思考事情的态度,这样才能养育出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

TOP

最后一条最重要,否则不会出现跳楼的孩子!.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