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2012年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2012年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

大纲卷 即全国统考卷

《落叶》
作者:修睦 朝代:唐 体裁:五律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和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第二联拟人手法对比写出落叶矛盾的心理状态,第一联视觉描写,红字言简意深,第三联动态描写落叶飘零,无处着落的凄惨的处境。
作用:呼应题目,为后文对比写松蓄势,营造凄凉的环境氛围。
2、借物抒怀,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情感。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20:04 编辑 ].

TOP

大纲卷
12题  填空, 共5分,
任选一小题作答:
(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荀子 劝学)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东坡 赤壁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破阵子 )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12:21 编辑 ].

TOP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 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 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答案C
解析:
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答案A
解析:
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答案B
解析:
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涉及3首李白古诗的一段文字,选择题5、6、7,每题3分
1、横江词
   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海潮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2、【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李白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悦。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3、相和歌辞·丁督护歌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9 18:58 编辑 ].

TOP

大纲卷 即全国卷 文言文试题 宋史 郭浩传节选

文言文
第一大题8-10题,共9分
第11题 文言文翻译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失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迁彰武军承宣使。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 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间,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收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绝密☆启用前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父亲曾任三班奉职.徽宗时,郭浩充任环庆路第五将部将,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城下,夏国以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充任渭州兵马都监。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茸平寨,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来断绝宋军的饮水,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被流箭射中左肋,发怒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纔停止;各军跟着前进,敌军逃走,郭浩从此知名。积功升任忠州刺史。
    钦宗即位,郭浩进升为安州团练使。因种师道推荐,被皇上召见应对,他上奏说:“金军长期在外,一心想着回归。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等他们渡到一半时,就可发动攻击。”正逢朝廷大臣议和议战意见不同,郭浩之策没有被采纳。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年间开拓之地,又全部失去。种师中为河东制置使,徵用郭浩跟随自己。
    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军攻取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弃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郭浩正好在半夜时来到郡中,他纸率领了二百人,捉到金兵不杀,让他们返回,说:  “替我告诉你们的将领,我是郭浩,想要交战就立即来决一死战。”金军于是退去。升任本路兵马钤辖、知泾州、代理主管鄘延路经略安抚使。
    绍兴元年,金军攻破饶风岭,盗取梁、洋,进入凤州,攻打和尚原。郭浩与吴璘前去救援,斩杀俘获敌人敷以万计。升任邻州观察使,调任知兴元府。飢民在米仓山聚结作乱,郭浩讨伐平定了他们。调任知利州。金步兵骑兵十多万攻破和尚原,进而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吩大败金军。升任彰武军承宣使。吴蚧查究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地舆敌人勾结.而利州方面的审讯结果不同,由此吴吩舆郭浩开始不和,朝廷就调任郭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金州残损破坏得特别严重,户VI也没有几家,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闢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其他军队因为军需困乏需要朝廷补给,而纸有郭浩把积馀的十万矫钱资助给户部,朝廷嘉奖他,以后凡有奏请,都能得以直达朝廷。九年,改任金、洋、房三州节制。
    金人归还了河南的土地,朝廷任命郭浩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充任陕西宣谕使、知金州。楼炤巡视关中,召用郭浩为枢密院都统制、    十四年,得到皇上召见,授检校少保,返回镇守,赏赐御府金器、绣鞍,并且授予一于文官资格,赐田五十顷。郭浩辞谢说:“我父子都是由军人起家,不敢忘本,希望退还文官。”皇上称许他的想法,另外授与一子阀职。逭年,分利州为东、西两路,任命郭浩为金、房、开、达四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驻屯金州,仍建置帅府。十五年,去世。终年五十九岁。追赠检校少师,谧号恭毅。淳熙元年,朝廷恩赐在金州为他立庙。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20:02 编辑 ].

TOP

广东卷B

第10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 朱樱:樱桃的一种。 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13:17 编辑 ].

TOP

广东卷B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韩愈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东阳马生序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13:18 编辑 ].

TOP

广东卷B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疏劾吏部重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銛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於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於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 漕:水道运粮。 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 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轸: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 之                              卒:最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出为川东道              B. 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结为婚姻                    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 灾民赖之无失所          D.  澍毅然以身任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分)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为四川第一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 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漕运。

D. 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TOP

2012高考语文安徽卷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林。(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帮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4)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TOP

2012高考语文安徽卷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 ,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遂发愤以卒                    B.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乐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3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 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液晶,有机会升迁时却病帮,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咸呼舞,以为数直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P

2012高考语文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span>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OP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阴兴字君陵 ,光烈皇后母弟也,为人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乎。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心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廉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华而少实              卒不为宗亲求位                                      
    B.我腾跃而上  为击破沛公军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D.但以刘日薄西山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
    ○1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2是以世称其忠平
    ○3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4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5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6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1○3○5           B.○1○4○6        C. ○2○3○6        D. ○2○4○5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 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 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TOP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五、16、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中本体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19:22 编辑 ].

TOP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14、阅读下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吴松道中二首 其2
【 宋 】【 晁补之 】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1、开头2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TOP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白部分,任选3道 6分
1、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荀子、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                          李白 、蜀道难
2、     臣 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苏轼 、赤壁赋
3、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 ——————————,与子偕老   诗经 、击鼓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王勃、 滕王阁赋
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子路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              辛弃疾、 书龙吟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19:14 编辑 ].

TOP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记,没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
    A.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4分)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4分)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

TOP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本词表达的情感。  4分
2、词中 “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8 19:45 编辑 ].

TOP

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

15、古诗文填空 选4  8分
1、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孟子
2、高渐离击筑            ,              ,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3、------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也有命?------鲍照 拟行路难 其四
4、我闻琵琶已叹息,------,------,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 琵琶行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TOP

2012年湖南语文考卷

一、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B    )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
  A.遗善为闾里传                 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               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译文: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
  译文: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译文: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TOP

2012年湖南语文考卷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TOP

2012年湖南语文考卷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边塞  诗。(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TOP

2012年海南卷即新课标卷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官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产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产,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

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

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

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

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9 21:20 编辑 ].

TOP

2012年高考语文海南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TOP

2012年高考语文海南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2)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

TOP

根据新浪考试频道
新课标全国卷(适用省:河南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陕西 海南 山西 新疆 云南 内蒙古 河北 陕西)   
大纲卷(适用省: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广西)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9 22:39 编辑 ].

TOP

2012年北京语文高考卷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 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6、【答案】B
【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 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莫舍我 然独好周人急
B. 吾宁舍之而受祸 然其行最著
C. 恐为他人得 何以为报
D.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妻卧草中以号

7、【答案】D
【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仗踵疑门,告曰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
B. 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 志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8、【答案】D
【解析】“寄其里人家”译为“寄送给景淳家”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9、【答案】C
【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TOP

三、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 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答案】C
【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答案】DE
【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11、【答案】略
【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

TOP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头 其 石 曰 君 与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12、【答案】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解析】上下文意思并不难懂,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断到下半句,断成“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就错了。此外并无难点。.

TOP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_______,则______。(《荀子.劝学》)
2城阙辅三秦,_______。与君离别意,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13、【答案】
①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⑥则游者众,则至者少.

TOP

2012湖北语文高考卷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              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⑤浑曰:“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          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TOP

2012湖北语文高考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TOP

2012湖北语文高考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TOP

2012湖北语文高考卷

2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TOP

2012湖北语文高考卷

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
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TOP

重庆卷

三.(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9题
战马记【明】罗洪先
王公桢,济阳公孙也。济阳死靖难,公死贼,获赠于朝,任意子产,吉水称忠义家莫过之。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间知苏州王公授牒捕贼,性柔怯而险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遁。局三日,贼复劫属邑大昌,公促王,王又不行,二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二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且激公曰:“公诚为国家出气力,肯慨然复行乎?”公即声应。即日勒民兵,夫曹、柴两人赴之,公大奋骂。贼怒以刀断其喉及右臂,堕淖中,马逸去。
始公赴大昌道,宿木商家。商稔公,知贼不敌,不敢言。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商密与家人负篑往寻乱尸,见衣白纱半臂者,公也。载篑上,令不深没。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马奔归府,门阖,长嘶踢其扁,若告急状。守者纳之,血淋漓,毛鬃尽赤,众始骇公巳死,而贼尤不解。后死之二十五日。子广始随木商往殓之,面如生,不以暑腐。然贫甚,不能归,尽售行李与马为资。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距殓之二十五日,夜且半,马哀呜特异。王命秣者加莝(1)豆,不为止。王疑秣者绐(2)己,自起视枥。马骤前啮其项,不释口,久乃得脱。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翌日,呕血数升死。贼既平,有司正功罪,曹、柴亦被诛。
呜呼!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世尝言至灵者人,畜之至贱宜莫犬马若也。衔辔所制,鞭策所驱,固有衣冠介冑所不逮者。呜呼!可不畏哉!可不戒哉!(有删节)
注:(1)莝(cuo四声):捣碎的草。(2)绐(dai四声):欺骗。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战马“义”的一组是
  ①至其战马事,有足为世戒者          ②长嘶踢其扃,若告急状
③而王意在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    ④复奋首捣胸,仆之地,不省人
⑤夜且半,马哀鸣特异                ⑥自昔相传义马事不一二,皆言临难能相济也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③④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死于靖难,王桢死于贼寇之手,他们都获得朝廷的封赠,承担过很多重任,在吉水以忠义之家著称。[来源:学科网]
B.王桢任夔州府通判时,遇到荆襄的贼寇前来大肆劫掠,而夔州同知王公和军吏曹能、柴成却不敢出兵。危急时刻,王桢出于义愤犬吠之警兵击贼,壮烈牺牲。
C.王桢遇难后,朋胡及家人找到了他的遗体,准备送回家乡安葬,但因贫穷,只好卖行李和战马作路费。战马落入夔州同知王公手中。
D.王桢战死后,他的战马狂奔三百多里夔州府报讯;在同知王公的马槽旁,哀鸣不已,最后将仇人王公置于死地,替主人报了仇。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3分)[来源:学+科+网Z+X+X+K]
②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4分)
    (2)用余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TOP

2012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TOP

2012重庆卷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3)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千里澄江似练,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____________。
    (6)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TOP

重庆卷

战马记 译文
王桢,是济阳公的孙子,济阳公在平乱中战死。王桢在剿匪中战死,被朝廷追封,留下一个儿子,名叫广。吉水称得上忠义的人家,没有比得上王家的。至于他家战马的故事,更足以作为世人的警示。
先前,王桢以太学生的身份担任夔州府通判。五月,恰逢荆襄之地的盗匪进入夔州劫掠,(他们)烧毁了巫山县衙。这时,苏州同知王某接到抓捕盗匪的文书,(他)性情软弱胆小而且阴险奸猾,因此借口有病不敢派出一兵一卒。王桢十分愤怒地当面指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掌管什么事务,忍心把黎民百姓丢饥饿的老虎的口中吗?”于是替他带领治下的民兵昼夜连续行军。到了之后,巫山已被攻破,盗贼们正在山中集结,王桢搜索并攻打他们,杀死那些善战的盗贼三十人,余下的全部逃走。过了三天,盗贼又劫掠了治下的大昌邑,王桢催促王某,王某又不带兵出发,而瞿塘卫指挥曹能、荣成二人,一向和王勾结在一起来躲避灾祸,多次使用诡辩的话语袒护他(王某),而且鼓动王桢说:“你真为国家出力的话,愿意再次慷慨地出征吗?”王桢立马出声答应。当日点阅民兵,带着曹、柴二人赶赴那里(大昌),和盗贼隔水摆开战阵。很快(王桢)指挥民兵全部过河进入战斗,曹、柴二人看到就逃跑了。王振陷入包围之中,误入充满淤泥的稻田中,不能脱身。盗贼想使他投降,王公大声地用力责骂他们。贼兵很生气地用刀砍断了他的喉咙和右胳膊,把他丢到烂泥中,他的战马(则得以)逃离。
先前,王桢赴任大昌道(官名),住在一个贩卖木头的商人家中。商人很熟悉王桢(的才能),知道贼兵打不过王桢,不敢(多)说话。这天,商人将要离开,有东西在山中长啸,商人很震惊地祷告说:“是王公吗?确实是你(的话),就长啸三声(再)停下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商人秘密地和家人背着竹席到乱尸中寻找,看到有个穿着白纱,只有半只胳膊的,正是王桢。商人把他放到竹席上,让他不至于沉没。从(王桢)死的地方到他家中三百多里路,马跑回家中,大门关着,马长声嘶鸣把门都踢扁了,好像要说急事的样子。守门人让它进来,(发现马身上)血水不停地流下,鬃毛全部变成红的,众人才震惊地知道王桢已经战死,而贼人还不放过(它)。之后,王桢去世的第二十五天,他的儿子广才跟着贩卖木头的商人去收殓尸骨,(王桢)脸像活人,没有因为天热腐烂。然而王广很穷,没有能力回去,就把行李和马全部卖了作为盘缠。而王某心思在马上,不按它的价值出钱,最终白白地得到它。收殓之后第二十五天,快到半夜的时候,马发出很不一样的哀鸣。王某命令喂马者添加铡碎的操和豆子,马没有因此停止哀叫。王某怀疑喂马的人欺骗自己,自己起床去马厩查看。马突然跑到前面啃住他的脖子,不松口,过了很久王某才脱离马口。马又抬起头撞他的胸膛,把他弄倒在地上,他(已经)不省人事了。第二天,王某吐血好几升,去世了。贼寇平定之后,有司判定功劳和过错,曹、柴二人也被诛杀。
哎!以前流传下来的义马的故事不止一二,都说面对危难的时候,马能救人。人们常说最有灵性的是人,牲畜中应该没有像狗和马一样低贱的了。(马)戴着辔头被管制,被鞭子所驱赶,本身竟有文人武士比不上的地方。啊!能不敬服(它)吗!能不敬服(它)吗!.

TOP

呵呵,这类东东喜欢的人不考也会去钻研,不喜欢的人,考好后二天就失忆了。只要有点小学、初中的古诗文名篇的基础就可以了。在日常工作中,绝大部分时候是没用的。建议教委还是改为文科考生要考,古汉语理科只参加语文平时会考,高考语文理科不考古汉语,增加一份说明文的写作(小作文)。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一个说明书都写不清楚,不知道毕业论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TOP

这个帖子真好,假期让孩子看看。.

TOP

2012上海高考语文卷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苟子《劝学》)

    (3)             ,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4)不义而富且贵,             。  (《〈论语〉七则》)

    (5)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6)             ,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7)一夫当关,               (李白《蜀道难》)

    (8)月子弯弯照几州,             。  (杨万里《竹枝歌》).

TOP

2012上海高考语文卷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一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TOP

2012上海高考语文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苟,子欲何?”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2分)
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3分).

TOP

2012上海高考语文卷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一26题。(11分)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叠饰而已奂矣。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22.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4.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TOP

2012上海高考语文卷古诗文参考答案

(三)

13.(1)心远地自偏(2)吾尝终日而思矣(3)起舞弄清影(4)于我如浮云(5)造化钟神秀(6)不以规矩(7)万夫莫开(8)几家欢乐几家愁

(四)

14.津亭

15.D

16.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五)

17.(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18.C

19.(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20.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21.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

(六)

22.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23.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

24.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

25.B

26.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

TOP

小议:上海卷中,全卷150分,包括阅读80分,作文70分。而古诗文合计42分,其权重不小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ououmama 于 2012-6-18 22:10 发表
小议:上海卷中,全卷150分,包括阅读80分,作文70分。而古诗文合计42分,其权重不小啊!
今年比之往年是有所增加吗?.

TOP

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相关部分

一、文言文和诗词 共42分
(一)默写:18分
1.树木丛生,________。
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
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4.宠辱偕忘,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5.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6.___________,鸡犬相闻。

(二) 古诗词赏析4分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7、题目不是问你是哪两组景物的?
天净沙秋填空答案: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2分
8、选项中哪一个和天净沙 秋所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
2分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古文:卖油翁   8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 本文作者欧阳修为______(朝代)的文学家,初中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___》  2分
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加着重号)
11、选择题,
C  表现了陈尧咨自傲,卖油翁自大卖油翁不是自大是成熟稳重   3分

(四) 文言文   12分
《皇明典故纪闻》,余继登撰
--太祖视事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太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其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12-15题共12分
12、此言甚善(善字解释, )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行字解释 )
13、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翻译选择题  D)
14。太祖的心情  太祖的行为(都是一个字)
15。谏言的目的(4选1)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2-6-20 22:25 编辑 ].

TOP

中考语文共100分钟,总分150分,其中作文占60分,阅读90分,而古诗文42分。与高考相比,古诗文比例略低。难度也低了不少。
诗词暂且不论,中国的孩子为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方面的确要花不少功夫。比起英语国度的孩子读莎士比亚难度大多了。.

TOP

LZ,你厉害的!.

TOP

2012年高考福建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 (27 分 )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 )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 ,三岁 食贫。 (《诗经•氓》 )
(2)群贤毕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 )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
(4)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
(5)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
(6)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解析】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句子,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从时间 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清五个时期,诗、文各占一半。
今年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两篇 古诗文《岳阳楼记》和《己亥杂诗》在考试中均有体现。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适当增加考试篇目, 考生必须特别注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考查的句子并非全部都是名句名篇,这就告诉未来的考生 不要偷工减料,仅背名句名篇,一定要扎扎实实背诵全文,这才是考试的初衷。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 需要一字不错, 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答案】 (1)自我徂尔 ( 2)少长咸集 (3)渚清沙白鸟飞回 (4)人非生而知之者 (5)岸芷汀兰 (6) 吟鞭东指即天涯.

TOP

 6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