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理论] 中国: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中国:是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6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7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7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7 编辑 ].

TOP

以谷物为主食的人群要比以肉类为主食的人群聪明(我自己感觉出来的),素食主义者聪明,只是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扼杀了创造力,所以发明创造显得少.

TOP

不要吃得太饱,穿得偏冷一点,环境简陋一点,头脑就会更清晰.

TOP

中国学生会考试倒是真的!而这个能力也是被训练出来的!.

TOP

5天一小考,10天一大考,不行也得行.

TOP

建议大家少谈论,多读书

http://www.amazon.com/Outliers-S ... dwell/dp/0316017922



这本书应该有中译本了。记得以前旺爸帖过中译本的消息。

关于这本书,大家比较清楚的是它提出来的1万小时刻意训练的概念,但是,对ww上的bbmm来说,可能更有价值的是其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

TOP

考試時挺聰明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2 10:20 发表
http://www.amazon.com/Outliers-S ... dwell/dp/0316017922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lzLPREH1L._BO2,204,203,200_PIsitb-sticker-arrow-click,TopRight,35,-76_AA300_SH20_ ...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8 编辑 ].

TOP

回复 11楼meia 的帖子

读了这个介绍,就非常想马上找来一口气看看。.

TOP

"North Americans tell you typically it's all luck. 'I'm born talented in mathematics, or I'm born less talented so I'll study something else.' 某些北美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

"In Europe, it's all about social heritage: 'My father was a plumber so I'm going to be a plumber'.
某些欧洲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

"In China, more than nine out of 10 children tell you: 'It depends on the effort I invest and I can succeed if I study hard.'(中国90%的学生回答,取决与我的努力,只要刻苦学习就会成功)

"They take on responsibility. They can overcome obstacles and say 'I'm the owner of my own success', rather than blaming it on the system." (他们可以克服困难,“我是我成功的主宰”,而不是责备体制)

这三种认识背后的因素或许是根本的原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2 10:20 发表
http://www.amazon.com/Outliers-S ... dwell/dp/0316017922

http://ecx.images-amazon.com/images/I/41lzLPREH1L._BO2,204,203,200_PIsitb-sticker-arrow-click,TopRight,35,-76_AA300_SH20_ ...
当初看了这本书,有一点奇怪,似乎这个主题和我认识中的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不一致。看到书最后的后记,才知道作者是牙买加后裔,或许和这个有一点点的关系。

从这本书当中,我看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到了“庖丁解牛”;看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苦自暗香来”;看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确实值得一看的书。.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3 16:52 发表
"North Americans tell you typically it's all luck. 'I'm born talented in mathematics, or I'm born less talented so I'll study something else.' 某些北美学生对于学习的认识。

"In Europe, it's all abou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13 18:54 发表

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的想法很励志,很好。(不过,也有些孩子是被强行灌输了这个想法)。国外15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很天真,中国的同龄孩子思想较成人化。
那是三种价值观。很有可能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价值观。没有接触过国外15岁以下的孩子,不过从影视和各方面的信息来看,他们接触成人世界似乎更多一点。
引用:
从结果看来,我们的整体教育成果却差强人意,下了苦工,却未得好成果。(群体对群体的比较,不拿个别人举例)

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也是我和一些网友的分歧所在。每个家长都被教育,尽量少的横向比较孩子,要纵向比,和自身比,看看孩子比之前有什么进步的地方。如果有进步,那么坚持正确的做法。如果要横向比,那也要找条件和基础相差不远的孩子比较。不能因为孩子还不如上海市最优秀的学生,就认为孩子的努力和方向就是错误的。

其实,在对待系统也是同样的。

这个60年来,我们整体的教育的进步是巨大的。同时,和60年前的相同起步水平的国家比,进步同样是巨大的。现在和同样人均收入的国家相比,我们教育系统质量也是世界一流的。不能因为我们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还不如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国家,就否定我们自身的努力。这个问题和网友在某个帖子里面反复的讨论过。只是我们中国人心气儿高,眼睛盯着最好的,于是心中多有愤懑之处。有网友提出20年后再来看,可能50-100年后来看,可能更好一点。20年想赶上美国,那是不太现实的。
引用:
外国人写这些问题是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我们看外国教育,也是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效率,单纯比高低没什么意义。
反智和血统论在外国是有传统的,是很难改变的。同样“惟有读书高”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家长能做的只是力争做一些缓和、补充和替换。不过从人生道路的平坦程度而言,读书确是一条最不崎岖的路。

谢谢您提供的信息和翻译。

[ 本帖最后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3 20:14 编辑 ].

TOP

回复 14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请问您认识中的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是什么样的呢?有点好奇。.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3 20:11 发表


那是三种价值观。很有可能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价值观。没有接触过国外15岁以下的孩子,不过从影视和各方面的信息来看,他们接触成人世界似乎更多一点。



这个也是我和一些网友的分歧所在。每个家长都被教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3 20:11 发表


那是三种价值观。很有可能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价值观。没有接触过国外15岁以下的孩子,不过从影视和各方面的信息来看,他们接触成人世界似乎更多一点。



这个也是我和一些网友的分歧所在。每个家长都被教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9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12 17:43 发表


感谢推荐,我查了这本书的评价,去找来看看。

A brilliant new book from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The Tipping Point and Blink Why are people successful? For centuries, humankind has grappled with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9 编辑 ].

TOP

回复 21楼meia 的帖子

我记得第一章主要讲的是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年龄大几个月有个初始优势,这个优势日后会不断放大。

比较聪明的孩子我更主张早点上学,因为课程内容太简单的话会觉得很无聊。当然,也要考虑自理能力、待人接物等。.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4 10:00 发表
我记得第一章主要讲的是加拿大的冰球运动员。年龄大几个月有个初始优势,这个优势日后会不断放大。

比较聪明的孩子我更主张早点上学,因为课程内容太简单的话会觉得很无聊。当然,也要考虑自理能力、待人接物等。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19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0 编辑 ].

TOP

回复 23楼meia 的帖子

就中国而言,我认为早晚都一样,关键是家长要能扛住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压力。
在这方面,我是不赞成全盘责任推给“教育体制”的。
体制是国家的,孩子是自己的。
做父母的不能保护孩子,而让孩子直接去承受体制的压力,甚至父母还要加码——我对此持坚决反对态度。.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4 15:41 发表
就中国而言,我认为早晚都一样,关键是家长要能扛住来自老师和学校的压力。
在这方面,我是不赞成全盘责任推给“教育体制”的。
体制是国家的,孩子是自己的。
做父母的不能保护孩子,而让孩子直接去承受体制的压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0 编辑 ].

TOP

最聪明肯定谈不上的,我们的好成绩是靠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达到的,已经达到残酷的地步。换一个美国孩子,德国孩子,也跟我们似的拼命学整天学,拿一个成绩出来证明谁更聪明。
还有基础教育学得成绩只代表基础教育,教育归根结底要看最终的,最终你有没有成为人才。
德国孩子基础教育只达平均线,但他们的设备我们买来抄,这说明什么问题。德国有很多工程师和技师根本没上过大学也不需要上大学,他们有一套人才培养的机制,把人培养成专门的人才。.

TOP

引用:
原帖由 -cc- 于 2012-5-14 17:20 发表
最聪明肯定谈不上的,我们的好成绩是靠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达到的,已经达到残酷的地步。换一个美国孩子,德国孩子,也跟我们似的拼命学整天学,拿一个成绩出来证明谁更聪明。
还有基础教育学得成绩只代表基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混凝土 于 2012-5-12 12:21 发表
考試時挺聰明的
考试上、个人利益的小算计上,绝对世界上最最聪明.

TOP

按对近现代文明所作的贡献,以人均统计,答案还有疑问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3 22:38 发表
请问您认识中的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是什么样的呢?有点好奇。
没有第一手的材料和经验,只是从各个途径来的二手信息,难免盲人摸象,不对的地方请指教。我的认识是美国的教育重视创造性,重视差异性,重视兴趣,重视学习的乐趣,重视生活性;不重视熟练、不重视刻苦、不重视记忆。

当我们谈论起美国教育的范例的时候,总喜欢谈论比尔盖茨、比尔乔伊等天才人物,以创造性作为他们的特征。可是这本书通过计算,颠覆了我之前的认识。天才的基础是在本专业花费了超越同龄人的大量的时间,所以在他们的某个年龄获得比同龄人高的成就,是合理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14 06:15 发表


西方国家不反智,他们比较理性。
可能我们的信息来源不一样,或者我们的解读不太一样,或者我的信息比较片面。从一部分海外的华人家长信息来看,他们觉得压力特别大,原因是在社会的"反智"氛围下,让孩子认真读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还有从海外的华人写的书(例如薛涌)和外国作者的书(例如那位美国最佳教师)。还有一些国外的影视剧。

我这里说的“反智”,仅仅代表不追求高学历,并没有歧视的意思。.

TOP

回复 31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而那些花费了超越同龄人的大量的时间而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并不是被逼的,应该有很强劲的兴趣在支撑。没有兴趣,靠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也来个10000小时训练,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4 22:25 发表


可能我们的信息来源不一样,或者我们的解读不太一样,或者我的信息比较片面。从一部分海外的华人家长信息来看,他们觉得压力特别大,原因是在社会的"反智"氛围下,让孩子认真读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还有从海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不园 于 2012-5-14 22:29 发表
而那些花费了超越同龄人的大量的时间而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并不是被逼的,应该有很强劲的兴趣在支撑。没有兴趣,靠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也来个10000小时训练,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14 06:11 发表


我接触到的英国 Teenagers 是比较天真的。他们的社会很开放,对孩子的态度是尊重和宽容的,他们的成年人对孩子的思想约束不多,也不习惯于直接灌输正确的观点,所以孩子常常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他们常常傻乎乎地笑,比较爱讲话,好动,甚至会毫无顾忌地在地上爬。
我们的社会,常常将成人世界完全和孩子隔离开来,所谓孩子不管大人的事。但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直接告诉他们人生道理,对于孩子自己的想法常常不加犹豫地进行批评。

不知道你指的60年前和中国相同起步的是哪些国家? 韩国?
中国现在和哪些国家是同样人均收入? 这些我不是很清楚。

日本战后花了20多年使自己成为发达国家。

我对我们教育的最大的不满意在于教育的内容。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学了太少的东西。
您说的国外孩子的这些特点,似乎很多外国成年人也是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和民族性有关?不知道海外的华裔小孩是不是更像白人小孩一样的性格呢,还是更像国内的孩子的性格?

60年前,就工业基础、人口、教育水平等和中国最像应该的印度。当然,一部分中国人根本看不上印度,认为和印度比是作践自己;也有一部分人中国人认为现在的印度不是中国可以比的。

就工业基础和教育水平而言,韩国和中国也可能是类似的。韩国在这60年的发展,令人瞩目,作为一个后发的农业国家确实了不起。不知道有没有网友比较了解韩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氛围,可以介绍一下,这或许参考。

没有国际的人均收入排名,只有GDP的排名。假设GDP和人均收入有比例关系(其实不同国家,这个比例相差很远)。中国2011年的人均GDP是4283美元。比中国高的人口较多的国家有:巴西12863美元,墨西哥9243 美元。我确实不知道这两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如何,但就科技水平而言,假设科技水平中教育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的教育水平应该比这两个国家要高。从文盲率来看巴西14.8,墨西哥8.6,中国6.7。以上数字来源互联网,不一定准确。不过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愿意去和巴西墨西哥之类的国家比较。

日本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进入工业化国家之列了,最明显的是二战中日本已经可以自己设计制造性能不错的飞机了。二战前,日本已经完成工业知识经验积累,工人、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都已经培养好了,重建和发展相对较容易。就像我们做一道难题,如果已经会做了,这时把作业本给撕了,重新做一遍是不需要花太多的力气;而如果从不会做到会做,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努力的。

日本的人口密度、资源匮乏程度、文化等和中国也有类似之处,不知道有没有网友比较了解日本在进入工业化阶段和战后重建阶段的教育是怎么样的,对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或许有参考价值。

和您一样,我也认为我们的教育让孩子接触到的东西太少,太拘泥于书本了。可是同样的教材,很多网友已经在抱怨内容太多了。也有的网友认为在课外补充一些内容属于不正当竞争。众口难调是必然的。我们家长可以做的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长自身的条件,有所增减。.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不园 于 2012-5-14 22:29 发表
而那些花费了超越同龄人的大量的时间而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并不是被逼的,应该有很强劲的兴趣在支撑。没有兴趣,靠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也来个10000小时训练,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您说的我并没有反对,兴趣当然很重要。所以在这本书看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本书还提到的“马太效应”,在某样东西特别重要的时候,可是孩子不喜欢,这时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从知之者到好之者,最后到乐之者,这个期间需要借重“马太效应”。.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14 22:53 发表


人学习的动力不来源于追求高学历。全社会追求高学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那如果按你的这个定义,中国应该是非常不反智的国家。

我理解的反智是不尊重学问,行为不理性。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按 ...
之前我说过了,“反智”在我看来,具体的表现就是不追求高学历,并无歧视之意。或许“智”这个字在中文中是非常好的一个字,说“反智”,容易引起误会。.

TOP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在多年以前,美国人高中毕业,就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工作。现在高中毕业生已经不是很容易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了。若干年后,不知道大学毕业是怎么样?

在中国也是同样。

将来的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一个很乐观的世界,因为对普通人脑的需求越来越少了。所以很难说如中国人现在这般着魔似的学习,追求高学历是好还是不好。

3D打印未来桌面工厂 创建三维实体打印
http://tech.qq.com/a/20110415/000084.htm

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是趋势也是考验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2/11/c_111234547.htm.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4 23:54 发表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在多年以前,美国人高中毕业,就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工作。现在高中毕业生已经不是很容易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了。若干年后,不知道大学毕业是怎么样?

在中国也是同样。

将来的世界,对于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1 编辑 ].

TOP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4 22:25 发表


可能我们的信息来源不一样,或者我们的解读不太一样,或者我的信息比较片面。从一部分海外的华人家长信息来看,他们觉得压力特别大,原因是在社会的"反智"氛围下,让孩子认真读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还有从海 ...
中国的教育不仅是反智,而且反道,因为不论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都是教孩子以后去索取,而不是去奉献。中国人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受"的人生,强者多拿,弱者拿不到,所以现代中国对世界进步的贡献很微弱,对世界的负面影响力却很大,因为太多人国内索取的不够,到国外去索取。.

TOP

回复 37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这本书讲马太效应好像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5 11:51 发表
这本书讲马太效应好像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5-15 11:51 发表
这本书讲马太效应好像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
马太效应是指圣经里面的那个关于仆人的故事。也是老子里面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就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财富如此,知识也是如此。

我们作过学生的都知道,如果不喜欢哪一门功课,那一门上课也不认真听,回家作业都不愿意做,或者拖拉着放在最后做,更不会主动去拿起那一门的课本学习。久而久之,这一门功课,相对而言就越来越差,很难赶上了,甚至成为一个苦恼的短板。这是反向马太效应。

那么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呢?就要利用正向马太效应。首先是从道理上面说服自己,态度上重视,时间上着重安排,再利用好的方法,取得少许的进步;然后从少许的进步中获得自身的和他人的肯定,从外力角度,推动获得更多的进步;最后从学习这门课程本身获得乐趣,形成正向反馈。对待孩子也是同样。

那本书对于马太效应可能更多的侧重解释现象的角度。我更多从如何让其发生正向作用的角度去理解。

不过反向马太效应是很容易发生的,而正向的马太效应是很难推动其发生的。努力了,但是无效也是很有可能的。.

TOP

关于刻苦的科学

我若干年前写过一个帖子,大概就是这个标题。不是说不要刻苦,而是说要科学刻苦。说句大白话,中国式刻苦是要不得的。至于怎样科学刻苦,大家还是要多看书、多看文章。.

TOP

回复 46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2-5-15 08:52 发表


中国的教育不仅是反智,而且反道,因为不论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都是教孩子以后去索取,而不是去奉献。中国人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受"的人生,强者多拿,弱者拿不到,所以现代中国对世界进步的贡献很微弱, ...
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敏锐的指出这一点了。
http://www.planetark.com/dailyne ... sid/48039/story.htm

"If you travel to India these days, then a main part of the debate is about the 'second meal'," Merkel said.

"People are eating twice a day, and if a third of one billion people in India do that, it adds up to 300 million people. That's a large part of the European Union," she said.

"And if they suddenly consume twice as much food as before and if 100 million Chinese start drinking milk too, then of course our milk quotas become skewed, and much else too," she said referring to EU limits on dairy production.

Biofuels, which are seen by supporters as a way to increase energy security 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made mainly from food crops such as grains, oilseeds and sugar.

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样很友善的指出这个缺点。
http://www.abc.net.au/7.30/content/2010/s2872726.htm

PRESIDENT OBAMA: Well you know I think China has an enormous interest in solving this problem. You know if you talk to Chinese leaders I think they will acknowledge immediately that if over a billion Chinese citizens have the same living patterns as Australians and Americans do right now then all of us are in for a very miserable time, the planet just can’t sustain it, so they understand that they’ve got to make a decision about a new model that is more sustainable that allows them to pursue the economic growth that they’re pursu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dealing with thes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5-15 22:49 发表


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敏锐的指出这一点了。
http://www.planetark.com/dailyne ... sid/48039/story.htm

"If you travel to India these days, then a main part of the debate is about the 'secon ...


[ 本帖最后由 meia 于 2012-11-28 01: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15 23:33 发表


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还高,他们是如何解决全民的富裕生活的?
没有很多的信息,也不知道来源是否准确,随便说说,有错误的地方,请网友指正。

1 日本是一个特例,自从工业革命在欧洲发生以来,除了欧洲列强(美国就是英国)之外,进入工业化强国的只有日本。目前的韩国还不算工业化强国。

2 日本并没有解决全民的富裕生活。几年前,我和一位40岁左右和一位30岁左右的日本同事仔细聊过他们的经济生活。他们的物价基本上是中国的10倍,工人工资也差不多是中国工人的10倍,有的高端工作的工作不到10倍。所以日本的工厂里面的工人和中国的工人的生活水平是相当的。这样的生活算不上富裕。房子对于我的这两位日本同事,遥不可及。不知道这是不是个案。

3 日本的财富集中在极少数的人(世袭)手里。据一位朋友讲,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去过东条英机后代的家,其面积,其豪华程度令人乍舌。

4 日本走上工业化的道路相对中国顺利的多。在亚洲,相对的先发优势明显。二战前,已经可以设计制造飞机和航母。这是工业强国的象征。

5 日本通过对外侵略,尤其对中国的侵略,获得了大量的额外的财富,帮助加快完成原始积累。

6 日本人非常勤奋。以至于欧美人称日本为可怕的蚂蚁。

7 日本人的精益求精的特征适应了石油危机,有利于日本商品畅销世界。

8 战败后,没有赔偿。又由于朝鲜战争,日本获得了美国的支持和援助,特别是对其开放市场,迅速恢复经济。从这次的核泄漏可以知道,美国的市场对日本开发如此之深。日本其实是美国的一个大工厂。

9 中国的工业化之路非常崎岖,被军阀混战、内战、侵略等频频打断,49年之后,又被经济封锁。日本在亚洲区域内缺少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使得其经济发展特别的顺利。日本2个失去的10年和中国参与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关系,恐怕日本会有第3个失去的10年。.

TOP

 117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