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69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普通公办学校的家长进来聊聊自己的想法(已更改)

回复 412楼一帘幽梦 的帖子

什么叫一塌糊涂? 考多少分叫一塌糊涂? 有的小学,总分270以下就要劝退了,在老师眼里恐怕就算一塌糊涂了吧,这些孩子将来申请国外的大学我个人不觉得跟考300分的孩子相比有什么劣势.高中的GPA当然重要,全A固然是申请的一大因素,但对学科的真正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才是学校考量是否录取一个孩子的重要的依据.这也是很多成绩极好的孩子最终没能进入理想的西方大学的重要原因.可惜很多人还是不了解.
我想强调的是ranking 在现在的很多学校已经有点变态了,就象前面说的140多分只能排到B一样,我们不赞成的主要是这个..

TOP

回复 413楼yanh81 的帖子

一塌糊涂是287楼说的,我也在质疑。成绩极好的孩子最终没能进入理想的西方大学有多种原因,但成绩一塌糊涂的,递交材料后就筛下来了。没注意到你编辑时的补充,前面说的大都是出国读本科,考研不一样。过去和现在也不一样。如果现在申请人成绩一塌糊涂,外国大学也是要先挑GPA高的,因为现在申研竞争也很激烈。

[ 本帖最后由 一帘幽梦 于 2012-5-9 17:09 编辑 ].

TOP

回复 414楼一帘幽梦 的帖子

如果GPA,SAT都一塌糊涂当然通不过了。东方不亮西方亮,总要有东西证明你的实力才行.

TOP

回复 415楼yanh81 的帖子

所以不能叫“一塌糊涂”。.

TOP

回复 415楼yanh81 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们没啥分歧。287楼说高中时成绩一塌糊涂,后来也出国了。那是因为父母都在国外。.

TOP

回复 413楼yanh81 的帖子

270分就是低分,平均90分这个分数还是差的,这个主要原因是学校的考试太不变态的缘故。
这类类似中考一样,把考试变成普遍高分的局面,恰恰是那些所谓鄙视应试,高喊素质教育的人种下的恶果。考试试卷稍微难一点,就是铺天盖地地问责,控诉,口诛笔伐是出题老师变态了。.

TOP

回复 418楼弈格爸 的帖子

这点我也同意,题目出的简单,不容易拉开差距,结果大家就拼命炒冷饭,但只要一切仍以分数为重,以应试为重,即使题目出的难一点,270分是低分的事实仍然无法改变.中国的孩子太会考试了...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原生态的孩子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孩子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

可惜的是目前绝大多数所谓的名校是在为最后的20分拼尽全力!
回到主题上来,选公立,源于非常朴素的心理,希望孩子即使考80分也不至于被学校劝退,保留起码的自尊,留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相对他将来的更长的人生,健康的身体,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TOP

回复 418楼弈格爸 的帖子

我也赞成有梯度的卷子,现在小学期中、期末的卷子实在是 ,而学校的竞赛卷一下就可以拉开十几分的差距.

TOP

引用:
原帖由 smderi0 于 2012-4-27 23:18 发表
再多说两句,楼主的发言理想主义色彩比较重,但有时说的太过绝对。比如,对各阶层孩子的性格划分,显然有点唯出生论了。在同一个阶层中,难道孩子只有一种性格特征吗?
同意!孩子在学校看到的只是他同学本人是怎么样的人,至于同学的家庭,是很难接触到的。更不要说去思考什么“商人没学历也会赚到很多钱,为什么有的孩子妈妈没有工作是临时工为了转正而努力,为什么有的同学会积极等待她午餐吃不下的食物.” 这个社会也根本不存在“劳动人民孩子的朴实,商人孩子的攀比,军人孩子的豪爽,甚至黑道人物孩子的勇敢和义气。”
   而且并不是上民办的就比上公办的辛苦,辛苦与不辛苦,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其它家长的态度,可以说有很大的作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guaiguai妈 于 2012-5-10 12:46 发表


同意!孩子在学校看到的只是他同学本人是怎么样的人,至于同学的家庭,是很难接触到的。更不要说去思考什么“商人没学历也会赚到很多钱,为什么有的孩子妈妈没有工作是临时工为了转正而努力,为什么有的同学会积 ...
孩子的行为正是家庭的集中映射.

TOP

回复 422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教育的反映会更加恰当一点。所以还是回到你的出身论,即使在不同阶层的家庭中,其家庭教育不同,显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孩子。

再多说一点LZ谬误的地方,现在的普通公办学校何以见得是由不同阶层的孩子组成的,应该也主要是由劳动人民(广义的,白领和蓝领)的孩子组成吧。商人的孩子大多去了民办吧;黑帮的孩子好像是传说;公务员的孩子去哪里,你懂的;现役军人的孩子大致是没有的,至于退役的,不是劳动人民就是公务员或者是商人,去向见前述。

[ 本帖最后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4:1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3:59 发表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教育的反映会更加恰当一点。所以还是回到你的出身论,即使在不同阶层的家庭中,其家庭教育不同,显然就会产生不同的孩子。

再多说一点LZ谬误的地方,现在的普通公办学校何以见得是由不同阶层的孩 ...
你这个只是猜测.

TOP

哪句话是猜测呢?其中是否有事实或准确的地方呢?请不吝赐教。.

TOP

引用:
原帖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4:53 发表
哪句话是猜测呢?其中是否有事实或准确的地方呢?请不吝赐教。
我是根据孩子班里实际情况写的,所以你认为我谬误我这点本身就是一种猜测。

我们班有一些孩子家里从事运输,酒店等行业,至少算个中型企业主,接送算是有豪车,也有部队学院教师的孩子,黑社会背景家庭是从孩子老师那儿了解到的,
有211大学教师的孩子,也有妈妈在附近糕饼店工作的孩子,也有父母都离去只有祖辈考退休金带大的孩子,也有父母在一个单位工作,妈妈依靠爸爸进入该单位但是没有转正,
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工薪阶层。因为是公办学校,学区里有户籍的孩子必须是无条件接受的。
在班级之外,还有一些外地班,个别孩子很优秀,去无法到我孩子班级。这些都是孩子了解社会的第一步。

这些比起大学附小,目前学校的家庭结构无疑是更加复杂了的。.

TOP

既然你不提我423楼的第一段的观点,那么先假设你接受了我的论述,在此就不再论述了,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

至于普通公办学校的组成,我说的是主要是由劳动人民组成,那么量化的话也就是大致2/3以上,严格一些的话80%以上。在你孩子班级中,部队学院教师更接近于教师职业而不是军人,而大学教师显然也是属于劳动人民阶层的。真正不属于劳动人民阶层的也就是那个中型企业主(其实也许别人也是从底层辛苦做出来的)还有那个黑社会背景的,总共也就两个,不到10%吧。(此处未看清楚LS在企业主前用了一些,能明确一下是几个吗?)其他诸如松饼点的,无父母的,妈妈未转正的,大学教师都是劳动人民阶层的,只不过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的区别而已。

总的来讲,因为有阶层不同的孩子而去选普通公办学校是大可不必的,我想这也不是绝大多数普通公办学校的家长去选择或被动进入学校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5:42 编辑 ].

TOP

回复 427楼smderi0 的帖子

你这个回复,貌似偏离了话题。我猜楼主的本意不是讨论受教育对象家庭的阶级属性。

楼主用了阶层这个词,可能对这个词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分歧。也许,用家庭类型(按主要成员的社会角色、受教育程度、对教育的期望值等)来代替阶层,要好一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5:37 发表
既然你不提我423楼的第一段的观点,那么先假设你接受了我的论述,在此就不再论述了,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探讨。

至于普通公办学校的组成,我说的是主要是由劳动人民组成,那么量化的话也就是大致2/3以上,严格一些 ...
我对社会丰富性的划分并不是从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这个意义去了解。这个划分对我的孩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如你所说我并不是主动去这所学校也不可能仅仅为了跟黑老大孩子拉圈子去该校,但是我们户籍所在区域择校是非常普遍的事也是很轻而易举的事,基本上只要托托人就能去一个不怎么
接受外地小孩的民办小学或者较为有名的小学对口一个较好的中学。他们最大的择校原因是不希望和外地的孩子在一个学校。甚至最近我爸爸去学校门口接孩子,他的同事还很惊讶的问他,你们怎么去这样的小学,他们招收外地人哎。
我们当时也有很多选择,可以去大学工会登记一下直接去附小,对口直升一个本区一流的公办特色班。我们也有自己的企业,可以去私立学校走所谓的精英路线,去国际学校走出国路线。
但我们全家都一致认为,我们的孩子需要有一种公民精神,我们不能认为学校有了农民工孩子的班级就认为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高贵与否是品格是素养,不是表面的名誉或种姓的划分。
而且我们坚信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中学。
所以我们决定不择校,直接去安排好的对口学校。我们社区大多数孩子都择校了。.

TOP

不评论你送孩子进入公办学校是好是坏,这是你的自由和权利。前面的探讨仅针对你一楼的观点:
——————————————————————————————————————————————————————————————————
我提倡孩子进公办有以下原因,公办有社会各阶层的孩子,从小学会和他们交朋友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心,让他们知道真是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每个阶层有缺点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有点,
劳动人民孩子的朴实,商人孩子的攀比,军人孩子的豪爽,甚至黑道人物孩子的勇敢和义气。假如老是希望把孩子放在同一阶层的人群中,他便失去了探索世界和思考社会的机会。
她会思考为什么商人没学历也会赚到很多钱,为什么有的孩子妈妈没有工作是临时工为了转正而努力,为什么有的同学会积极等待她午餐吃不下的食物....

而在同一阶层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缺点和优点都会同步放大,所以我没有让孩子去大学附小登记也没想过去私立小学。
————————————————————————————————————————————————————————————————
其中所说朴实、攀比、豪爽、勇敢和义气,大致可以归结为孩子的性格特征,那么不管是阶层也好还是CC所言的家庭类型也好,并不是造成这些性格区别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家庭教育和可能的学校教育才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那么LZ所言的这个提倡进入公办学校的原因是不存在的,而批评大学附小和私立小学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

[ 本帖最后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6:24 编辑 ].

TOP

而且我最看不懂的是,拼命拼命不希望和农民工孩子在一个学校的家长,自己也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是否他们潜意识里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也在否定别的孩子?

事实上,公办学校大多数都是把成绩最好的外地孩子和上海孩子编班(有个别遗珠可能),有的外地孩子非常的聪明,他们父母往往都是当地比较优秀的人到上海来做生意,对教育相当重视,而且非常团结一起出去补课。班里孩子相互竞争非常激烈,往往2分之差,就落后几个名次。.

TOP

引用:
原帖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6:23 发表
不评论你送孩子进入公办学校是好是坏,这是你的自由和权利。前面的探讨仅针对你一楼的观点:
———————————————————————————————————————————————————————— ...
你又自说自话的帮我做结论了,呵呵。我的做法只是一个实验性的个别尝试,别人怎么想怎么做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我没有否定大学附小和民办,也没有人敢于这么做。你老是坚持不懈固执地往我头上扣帽子我也感到很无奈,呵呵
我也没有精力与你纠缠你那些偷梁换柱的概念,只能提前说一声,88

[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5-10 17:08 编辑 ].

TOP

似乎没有帮你做结论,只是自己得到一些结论而已。

既是你个人的尝试,又何必用提倡一词(百度词条中,提倡的意思是:指出事物的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这岂不是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跟着你走吗?怎会现在又来一句别人怎么想怎么做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如果说你是否定大学附小和民办(发现我上你当了,其实我原话是指你批评大学附小和民办,并未说否定,这两个词在程度上有差别的),算是扣帽子,我就勉强接受了,但坚持不懈一词是何来由?

偷梁换柱的概念是指哪些呢,我很愿意知道我在哪些概念上是错的。

与你探讨还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对于我而言,某些模糊的观点可以渐渐清晰起来。可惜你未必这样认为,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来探讨啦。

[ 本帖最后由 smderi0 于 2012-5-10 17:17 编辑 ].

TOP

回复 428楼ccpaging 的帖子

CC数学家,好像没歪楼啊,紧紧针对LZ一楼的观点在讨论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0 16:02 发表
你这个回复,貌似偏离了话题。我猜楼主的本意不是讨论受教育对象家庭的阶级属性。

楼主用了阶层这个词,可能对这个词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分歧。也许,用家庭类型(按主要成员的社会角色、受教育程度、对教育的期望 ...
改掉了,呵呵,我这个工科生就没文科生那么咬嚼,对语言不怎么严密,所以在工作中看到那些文化人也是能逃就逃的,伤不起啊。.

TOP

回复 435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见错就改,是好同志。.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5-7 23:34 发表


复旦数学系的学生有一条专门为其设计的理科生道路,有专门的渠道不比参加中考,从高一开始即可接受为这些天才儿童设计的教育资源,并直接输送进入数学系。
他们其实避免了应试之苦、
最近有听家乡的人说高中好苗子有另外开课并直接接受某些大学教授的资助,类似奖学金之类的,不晓得是不是这条路?偶是江西滴.

TOP

回复 432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试验。公办学校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孩子,让孩子对未来社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如果一直坚持按照这种思路走,孩子将来的就业和创业都不需要操心。恰恰是那种只知道埋头读书,只接触过很少类型的孩子,只在一种纯粹的环境中生存过的孩子,容易出现偏执的性格,缺少大气,缺少生命力。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择生,由于其家庭环境过于纯粹,再好的校长和老师,都是白搭。.

TOP

私下认为,民办学校提供的是五星级服务,公办学校提供的是三星级服务,有钱有势的就追求更好的服务,追求实惠的一般服务也可以。所以啊,进了民办的,一定要觉得值,千万不要只闹了一个名气好,花钱买罪受。人生就那么一次,虽然未来精彩的生活很重要,但现在精彩的生活也很重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4 10:05 发表
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试验。公办学校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孩子,让孩子对未来社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如果一直坚持按照这种思路走,孩子将来的就业和创业都不需要操心。恰恰是那种 ...
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较为成功的人无不是能团结各方利益的人士。
有的企业家能礼贤下士亲自请到专家为其效力,能让员工心甘情愿为其出力,甚至有一些所谓鸡鸣狗盗之徒为他们摆平一些不便于公开出面去做的事。
有的仆人无论内心如何,至少做出一些悲天悯人,了解民众疾苦,作一些为百姓谋福祉的事获得较好的声誉。当然他们还需要处理更多方面的关系。
即便是在小区里当一个业委会委员,或者将来老了当一个楼组长,也是需要能团结小区各种观点的业主和该门牌各种背景的业主,从而
让大家齐心协力争取产权方面的权益得到保护。

我从来不信靠学校那点人脉能办成什么事,(我们邻居观点相反,呵呵)走上社会还是靠自己,即便同学是亿万富豪,人家也不会胡乱望你身上投资。.

TOP

回复 440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需要自己的能力,主要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下级的认可,同事的帮助,上级的赏识。要获得这些,需要的是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大概就是说的情商吧。情商的获得,个人以为有两个途径:
1、生活的实践。上学前,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起在外面玩耍,这是一种实践。上学后,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这也是实践。
2、通过阅读文史类的书籍,丰富人的感性体验,增进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上各种人的了解。有情怀,有包容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5 11:05 发表
一个人的成长固然需要自己的能力,主要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下级的认可,同事的帮助,上级的赏识。要获得这些,需要的是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这大概就是说的情商吧。情商的获得,个人 ...
大概就是宝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吧,她跟着5年级的表姐在小区里玩耍。然后回家搞了一个QQ群,把小区里和小区附近的孩子都拉到qq群里了,我至今都不知道她用什么方式拉的人,
也不知道她能在群里识几个汉字。后来小区里的孩子又介绍邻居或者同学进去,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发展到100多人了。
然后宝宝理所当然的又发展班里的QQ群,学校的有些老师知道以后也主动加入,老师和学生通过这样的平台打成一片,互相交流想法。还自己策划组织去某国家森林公园毕业旅行,
写了策划书,有一个公交公司工作的家长准备利用休息日开车接送他们,有的家长资助门票....

据说,她们老师最近也在感叹,舍不得这个班毕业......

TOP

回复 442楼小星星妈咪 的帖子

当我们越来越注重考试的时候,童鞋们所获得的也就仅限于考试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不过都是些过时的知识。
而且,随著人们考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锤炼,为达到考试目标的学习过程也日益地技术化、机械化,也谈不上对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有所提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只要考试成绩,最后也只能得到过时的知识。既没有获得智商,也没有获得情商。等童鞋长大以后,才发现,甚至生存都变得困难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5 12:28 发表
当我们越来越注重考试的时候,童鞋们所获得的也就仅限于考试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不过都是些过时的知识。
而且,随著人们考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锤炼,为达到考试目标的学习过程也日益地技术化、机械化,也谈不上对获 ...
考试没办法,躲不掉。但我一直是把考试作为检验我宝宝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也就是检验知识学习和消化的能力。
通过考试,我们可以了解哪门课哪些知识点是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在这一领域加强一些学习。
但如果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实在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事实上效果也不好。

[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5-15 13:18 编辑 ].

TOP

回复 430楼smderi0 的帖子

我也觉得楼主说出来的选择公办的理由不充分。但楼主的孩子将来要出去,又隐约看出楼主的老公是大学的,肯定对孩子的教育路线有所打算。果真如此,那么这种理由也许会造成误导。.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帘幽梦 于 2012-5-16 18:03 发表
我也觉得楼主说出来的选择公办的理由不充分。但楼主的孩子将来要出去,又隐约看出楼主的老公是大学的,肯定对孩子的教育路线有所打算。果真如此,那么这种理由也许会造成误导。
我也支持大家的孩子上民办啊,尤其是在学习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定好习惯的孩子,更应该上民办。

只不过我是出于保护孩子拥有独立学习的空间而产生这样的做法,也许公办也是题海战术,可我可以在孩子学习有绝对优势的前提下
跟学校老师协商我们自己的教育目标。
如果在民办,我们也许会把更多时间用在老师所制定的集体目标上。.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帘幽梦 于 2012-5-16 18:03 发表
我也觉得楼主说出来的选择公办的理由不充分。但楼主的孩子将来要出去,又隐约看出楼主的老公是大学的,肯定对孩子的教育路线有所打算。果真如此,那么这种理由也许会造成误导。
把别人老公的工作弄到讨论中来,不合适。况且还是“隐约看出”,直说,猜的,对不?把上了民办的和上了公办的分开,故意对立起来,也不合适。

就事论事,可以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4 10:05 发表
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试验。公办学校可以接触各种类型的孩子,让孩子对未来社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如果一直坚持按照这种思路走,孩子将来的就业和创业都不需要操心。恰恰是那种 ...
说这点倒是说对了。我家从小到大一直在私立学校长大,接触的同学都应该属于家境比较好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家长再怎么教育都不能理解也无法明白。只有进入公立学校,同来自各个阶层的孩子打过交道,去吃比猪食还难吃的学校午餐,才能体会生存不易懂得珍惜二字。不然抱着那种攀比心态来过日子,将来总有一天会跌得很惨的。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时候吃点苦不算啥,就怕长大后再去吃苦那倒真的是永无翻身了。不管将来做啥事,吃得起苦是第一位,也就是平常大家说的情商高。.

TOP

回复 448楼小维尼 的帖子

午餐是午餐的问题。要说比猪食还难吃,有点想象了吧。要说情商,首先要避免偏见,偏见多来自于不了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7 13:01 编辑 ].

TOP

回复 449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听我们周围好多上公立学校的家长都是这么评论学校午餐的。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现在外面的盒饭至少要10元一顿吧,公立学校的午餐除了个别学校自己的食堂负责烧,其余都是外面配送的。那个价格差不多也就在7-8元之间吧。
经常在网上看到某些学校的家长在抱怨:饭是冷的,菜是焦的,汤是辣的等等。比起家里吃的,那真是天壤之别。所以也就有好事家长就就事论事给难吃的午餐取了个生动形象的绰号。.

TOP

回复 450楼小维尼 的帖子

现在,大学里边的午餐好像也不好吃。学生可以提意见吗?.

TOP

回复 451楼ccpaging 的帖子

大学的午餐再难吃食堂里总有几个小锅菜。再不济,只要不心疼家长的钞票,天天去外面翻着花样吃也可以。
中小学生可就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再难吃也得吃。就算学校外面的餐馆烧得再好吃,午间休息时分学生是不可以擅自走出校门吃饭的。这叫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

TOP

回复 452楼小维尼 的帖子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为了吃饭,跟食堂闹过很多次。从来没想到要浪费家长的钞票。更别说是天天去外面吃了。这样不好吧。.

TOP

刚发现有这个圈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hh妈咪 于 2012-5-17 14:45 发表
刚发现有这个圈子
刚刚建立起来的,为了给公办的孩子加油!.

TOP

回复 453楼ccpaging 的帖子

当年的生活水准跟如今是不能相比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上。现在天天让你吃同样品种的菜,不要说四年了,就是一年半载下来不管是饭馆还是食堂乃至家里的饭菜都会让人吃腻的。
如果家里有这个经济条件,估计绝大多数家长是不会反对的。民以食为天食不厌精么。.

TOP

回复 456楼小维尼 的帖子

这几天,下班后,跟孩子一起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TOP

回复 457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没你那么空闲,下班后还可以看电视解闷。我的业余时间全部贡给弹琴了。.

TOP

回复 458楼小维尼 的帖子

我不会弹琴。总以为弹琴也是解闷。跟看讲美食的电视,没什么两样吧,都是一种幸福。.

TOP

回复 459楼ccpaging 的帖子

最初学琴是为了圆儿时的梦,后来变成了兴趣爱好,再往后逐渐演变成带有功利性赚钱的目标和动力了。虽然平生最爱的是旅游,但想到有朝一日能把兴趣当做工作来做也未尝不是件幸福的(今后退休就靠这项来发挥余热了)。
不管怎么说成人弹琴不比孩子,没人来逼也没有人来盯完全靠的是自觉自愿。为了往后不患老年痴呆症,也为了夕阳红时能老有所乐,更为了不降低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我愿意勇往直前。曾经也发过牢骚抱怨弹琴枯燥乏味,每当通过瓶颈口再回头体验当时的感觉,猛然发现自己毅力忍耐力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现在经常会时不时提醒自己:既然弹琴这份苦差事都能熬过来,那么在工作中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是不能吃苦的呢。.

TOP

回复 460楼小维尼 的帖子

幸福莫过于做自己有兴趣又擅长的工作。不过,常不能如愿。
儿子喜欢画素描,每周去磨几个小时的铅笔。要我说,那太苦了。儿子看我,整天坐在计算机面前打键盘,他是不是也会想:“老爸是不是上辈子跟键盘有仇啊?”
看来,兴趣的动力不可小视。也说不清楚,是先有兴趣还是先有毅力?.

TOP

回复 461楼ccpaging 的帖子

应该说兴趣和毅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毅力是在兴趣中逐渐培养的,兴趣在毅力中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