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耶鲁大学教授评述:中国教育只能培养最低端的劳动力

耶鲁大学教授评述:中国教育只能培养最低端的劳动力

http://www.szzh9.com/a/jiaoyu/baiyi/2012/0103/26036.html
时间:2012-01-03 15:31来源:转载 作者:陈志武 点击:次
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作者:陈志武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经济学家

      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

      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

      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艰难?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在核心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就能把这个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

      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

      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

      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原来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一种意义上,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回过头看,过去中国尽管统治是专制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政府是小政府,当官的也用不着像今天这样宏观调控经济。当时的考试只是考四书五经,我觉得科举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合适的,对当时的“小政府”来说也够用。

      可是,现在的教学与考试内容就很不一样,也会而且应该与时俱进。例如,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

      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

      中国的教育则侧重硬技术,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

      美式教育:没有家庭作业,不排名次

      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不要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到作业上,最后他们变成了人还是变成了机器?”所以,学校与家长谈判的结果,往往是这样一个结局: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四年级以前都不会布置作业。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你放心好了,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

      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等等;明年了解非洲、拉美等等。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深度会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

      你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做市场营销、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当然,沿着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

      另外,美国幼儿园、小学从来不会给学生排名,没有考试当然不会去排名。给奖状的时候是怎么给的?是每个人给一个。我以前就觉得纳闷,每个学生给一个奖状,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后来仔细一读,老师根据每个小孩的特长,哪方面很突出,就给他那个奖状,更多的是鼓励每个学生:你首先是你自己,不管你数学好不好、语文好不好、画画好不好,还是历史好不好,只要你哪方面比较突出,有较强兴趣,老师了解以后,就会给你写一个这样的奖状。这跟中国是完全相反,初一之前就给班里的学生每个礼拜、每个学期做排名,经常考试,这很残忍,因为这么小的小孩,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要开始面对别人告诉他“你不行”。这样的结论,对人的个性来说,没有比这种东西更敌意和更具破坏性,让这么小的小孩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美式教育:思辨能力的训练

      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另一方面,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女儿她们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

      这种动手不是为考试,而是最好的学习,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自己被别人愚弄。这种动手所达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问题,这非常出色。实际上,如果按照我女儿她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学到的科学方法标准去判断,国内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类学报上发表的许多论文,都没法及格,因为许多论文只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就把没有经过数据实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结论。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训练有关,跟没有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关于生活现象的假设中去的习惯有关。

      在小学没有考试,学生还做什么呢?我女儿她们每个学期为每门课要做几个所谓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选好一个想研究了解的题目或说课题。第二是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第四是给全班同学做5到15分钟的讲解。这种项目训练差不多从托儿所就开始。我觉得这一点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品牌跟市场营销很有关系,因为品牌、市场营销都跟表述技能有关。

      关于研究性项目,我的大女儿在五年级时,对北京的气候感兴趣,她在社会课上对其做了一项研究,把北京一年12个月中每月降雨量、温度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历史上每个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计算每个月温度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然后再分析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写好报告以及讲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学前讲她的这些分析结果。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实际上,她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当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写文章的训练也已经很多。这就是美国教育厉害的地方,你看一个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经这么成熟,以至于到现在,我跟我女儿说,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但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博士研究生时期,还不一定具备这些研究素养、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连做个研究助理可能还不合格。

      有思辨能力,方有经济转型

      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

      正因为这样,美国100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营销这门学问是在美国出现、发生和发展的。美国教育体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那么多自我表述的机会,等他们长大后,特别是念完MBA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班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这个地步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

      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神州智慧网责任编辑:天行健).

TOP

基本如此。重复性训练培养出来的本来就是机械劳动力。
看看我们五六年级的教材,再看看人家的,那差距岂止是鸿沟啊!

[ 本帖最后由 littletang 于 2012-4-16 12:35 编辑 ].

TOP

中国教育培养了大部分低端劳动力。(稍微修改下哈).

TOP

所以在跨国公司里面,底层的技术人员里面中国人、印度人的比例越来越大,美国人都转向管理层去了,没办法,人家就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原来以为是文化的差异,现在越来越觉得是教育的差异。
现在印度人也开始往管理层发展了,中国人却一直没有这样的趋势。.

TOP

回复 1楼ccpaging 的帖子

这是陈教授针对学校教育的感言,
但陈教授在家庭教育上也自有一套,
他有几本专著是为二千金而写。
所以,
家长若一味责怪学校体制教育,
而不做点调整的话,
成为低端劳动力也是必然。.

TOP

学习了。.

TOP

“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
我们国内哪个学校教这种“科学方法”?恐怕教委的人也想不到这样的教学内容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天妈咪 于 2012-4-16 15:55 发表
“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 ...
知道。他们不敢教。加州小学科学课本从一年级的第一册就讲这个。一旦讲了,“科学”就不再成为“迷信”的代名词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中国的教育历来注重经世致用,是比较实际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jj 于 2012-4-16 14:43 发表
这是陈教授针对学校教育的感言,
但陈教授在家庭教育上也自有一套,
他有几本专著是为二千金而写。
所以,
家长若一味责怪学校体制教育,
而不做点调整的话,
成为低端劳动力也是必然。
对,家长一面怪教育体制,一面把孩子推向应试教育的最前线。

如果羡慕美国的教育,家长就应该作出调整,但实际呢?有几个家长不是叶公好龙?.

TOP

标题说对了一半,应该说中国教育能培养劳动力。不只是最低端的,高端的也可以。但确实是劳动力。

在就业率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能当上劳动力就不错了。.

TOP

回复 11楼SHINE-ON 的帖子

也不能怪家长。记得小时候,家长一般是不管教育的。教育是国家的事儿,学校的事儿。现在完全不对了。把教育专业的事情推给家长,家长只有被忽悠的份儿。基本上就是,一边卖孩子,一边数钱,还不是收钱进来,而是付钱出去、、、.

TOP

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培养那样的公民,江山还坐得稳吗?低级才好控制呢。公子格格都是送去国外受教育的,他们不会成为低级劳动力。.

TOP

高端的难管。.

TOP

把教育的意义过分夸大了。经济转型依靠的是国家退出经济领域,所有国企实行私有化改造(公平的做法如按人头分配股份)。国家不再垄断那些重要行业,而专注于打造完全的市场、法治秩序。不出十年,必有大批伟大的企业崛起。.

TOP

“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
我就不同意陈志武的胡扯。人类的进步最终靠技术的进步,做管理者、做政治家、做军事家对个体一个人确实物质回报和心理回报大,实际上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甚至可以说塞翁失马焉知福祸)。
就像人人都去做生意、炒股票、炒房子、炒大蒜,不搞实业,社会财富根本不会增加。.

TOP

回复 16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逻辑上,必须是先有经济的转型,才有教育的转型。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对人才的需求则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TOP

回复 5楼ljj 的帖子

有几个家长敢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去跟老师、学校论理呢?.

TOP

实际上, 我在文学城论坛上看到, 很多华裔家长说美国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培养了很多夸夸其谈的人, 仿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总统, 不会做也看不起具体的脚踏实地的工作. 导致美国的大量技术工作的岗位被亚裔占据甚至于海外外包..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4-17 09:42 发表
逻辑上,必须是先有经济的转型,才有教育的转型。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对人才的需求则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经济转型也搞了几十年,民营和私营企业解决了大多数学生的就业,但实际上,这部分企业对人的诉求,教育基本是无视的。.

TOP

回复 21楼ccpaging 的帖子

经济上有民营企业了,教育上基本还是政府垄断.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4-17 11:13 发表
经济上有民营企业了,教育上基本还是政府垄断
民办学校,不能算是真正的民营,更像是电信联通这样的国营企业。如果你说的是真正的私立学校,我支持。这也许是打破教育僵局的一个突破点。.

TOP

回复 19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调整并不一定会引发两者间的直面冲突,有时候教育部门还是乐观其成的,
当然,两者间的矛盾还是常态,
这时,也不一定要冲到学校去论理啊,
阳奉阴违行不行?两面三刀也可啊,直接论理也是选项。

估计采取变本加厉对策的最普遍,
看看竞赛考级,小升初的状态就知道了,
其实,家长真正的对手不是教育部门,
而是另一部分持截然不同教育理念的家长。.

TOP

回复 24楼ljj 的帖子

是哦,给孩子再加额外作业、上补习课的家长不在少数.

TOP

回复 23楼ccpaging 的帖子

我说的是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完全自主办学的学校
不过这一块是很重要的“思想教育基地”.

TOP

回复 26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如果说是小学和初中的话,问题比较多。这是普及教育阶段,私立学校不可能成为主流。反而容易被应试裹挟,被利益集团利用。
大型的民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联合办职业学校,如民国的中华职业学校,实现的可能性较高。.

TOP

回复 27楼ccpaging 的帖子

之所以有应试压力,就在于高等教育没有开放。如果有几十家、一百家不经过高考而能自主招生的大学,形势就会大为改观。.

TOP

回复 27楼ccpaging 的帖子

职业教育目前也是政府垄断的,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要去搞职业教育。.

TOP

回复 30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除了最近六十余年,几千年来我中华国土皆行私校.

TOP

回复 32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全世界都有教育普及的趋势,不单我朝。

论教育投入,我朝还落后许多非洲兄弟呢。.

TOP

回复 34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教育体制再怎么不堪,只要政府不搞垄断,那么愿意付出相应代价的家长还可以有所选择。
现在是被垄断了,无可选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4-17 14:59 发表
全世界都有教育普及的趋势,不单我朝。

论教育投入,我朝还落后许多非洲兄弟呢。
投入不能单论。非洲有投入过多,教育过度的问题。教育投入跟医疗费一样,先要做到公开和透明。

另外,同意前面的见解。垄断是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唯一可以指望的是这种垄断已经难以为继了,或者正在难以为继。.

TOP

如果教育不垄断,怎么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2-4-17 19: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2-4-17 12:39 发表
之所以有应试压力,就在于高等教育没有开放。如果有几十家、一百家不经过高考而能自主招生的大学,形势就会大为改观。
只要自主招生搞下去,高考可能逐渐退化成资格考,即达到一定分数可以获得被录取的资格,那时,即使不取消,也无所谓。不过,这意味着垄断权的丧失,会遭到激烈的反制。.

TOP

回复 39楼ccpaging 的帖子

不光是自主招生,还要开放民营资本、私人资本和民间公益团体办各种学校,包括大学、研究院所、各种高中、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普及教育机构。这样家长们的选择就多了,用不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TOP

回复 36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打破教育垄断就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TOP

回复 40楼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最最关键是——教材啊,如果允许私校可以自主选择教材,哪是个什么场面还用说吗?.

TOP

反正多看看各种观点吧,我也不是很赞同他的观点,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TOP

听大家的讨论,思路开阔了许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4-17 16:08 发表
如果教育不垄断,怎么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

TOP

是不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实际上现在的教育不是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而是要破坏掉独立思考能力,然后,才能毫无怨言地被剥削受奴役?.

TOP

回复 47楼小宋的妈妈 的帖子

不是“毫无怨言”,而是“自觉自愿”。说白点,“哭着喊着”要孩子被剥削和被奴役。如果连这个资格都没有,还要呐喊呢:“请给我们的孩子这个机会吧!”.

TOP

回复 11楼SHINE-ON 的帖子

同意,家长是这种教育制度的一半的推动者。
家长找种种理由逼迫孩子去接受这样的教育,
然后再找种种理由去声讨这种教育。.

TOP

回复 49楼smileyoyo 的帖子

真不是故意的。

自秦以后,壹民论延续下来,就这样了。中国人的思想,只有到频临崩溃了,才会出离而趋于自然。一旦获得了某种发展,稳定下来,又逐渐地回到壹民。

教育功不可没。.

TOP

回复 48楼ccpaging 的帖子

那么你觉得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被剥削和奴役,现在的孩子和家长们又要怎么做?.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宋的妈妈 于 2012-4-19 12:28 发表
那么你觉得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不被剥削和奴役,现在的孩子和家长们又要怎么做?
这个题目有点大。先绕个弯子,说说几十年前。那时,农村户口的唯一出路是农转非,城市户口唯一的出路是进国有企业(例如参军、顶替、进中专和大学),出路都是被限定了的,那就只有走这条既定的道路。其它的任何想法都是妄想。后来多了些出路,如公务员招聘。

现在的情况不同。大的趋势是市场经济。政府未来将萎缩,国有企业将萎缩,过去那些唯一的出路,将来会愈加狭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孩子,由市场经济的主体说了算。

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学,最后决定你出路的是招聘员工的公司,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是关键。还有,那就是少数有能力自我创业的童鞋。.

TOP

回复 52楼ccpaging 的帖子

看来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方面,被剥削和被奴役。
谈到被剥削,我觉得,现在,上层利益集团是剥削集团,剩下的,被剥削的程度深浅不一。所以除非你进入利益集团,只要你遵纪守法,你都难逃被剥削的命运。
被奴役则不然,即使你在利益集团内部,甚至你高居殿堂之上,你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奴役。从这个角度来说,遵循市场规律去谋职,你受到奴役的可能性还会小一些。.

TOP

孔子说了: 君子不器,而我们的教育恰是在培养“器”。.

TOP

回复 5楼ljj 的帖子

能推荐几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吗?.

TOP

 82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