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澳洲智库报告书:上海学生数学成绩领先欧美三年

回复 48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看20年后谁是世界强国, 不是大国和富国, 那时答案自然都找到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nbow123 于 2012-2-27 23:07 发表
看20年后谁是世界强国, 不是大国和富国, 那时答案自然都找到了。
第一,您目光远大,看20年后,不是盯着眼前看。我很同意。
第二,咱中国人心气儿高。从49年几乎空白的农业国开始,希望经过80年,13亿人的国家就成为世界强国。虽然几乎没有先例。我也很同意。中国的文化向来就是胸怀天下。
第三,索罗斯写过一本叫做《金融炼金术》的书,说的就是思想对行为和现实的影响。首先要有强国思维,然后才能成为强国。如果每个人都被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是训狗的系统,是不可能成为强国的。
第四,不知道您认为什么叫做强国?就目前而言,毫无疑问,美国是强国,可是日本是吗?英国是吗?德国是吗?俄罗斯是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tommi妈妈 于 2012-2-27 20:24 发表
Jack爸爸厉害的,一通文就让中国航天业成了全球第二了。
估摸着再写几通就成全球第一了

  
我不希望中国的航天就是第一,第二挺好的。就像G2,这种东西是不能要的。如果您硬要说不是第二,那就算第三第四也有同样的意义。

就我知道的罗列一下,非常业余,请勿见笑:

1 美国的航天飞机由于设计线路错误已经退役,大推力火箭还在纸面上,将于2015年之前完成设计。完成设计到真正上天,加上现在的经济环境,那就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目前国际空间站的物资人员运送任务只能依靠俄罗斯。
中国的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预计2013年试飞。
没有大推力火箭,很多事情都是做不了的。

2 导航系统是现代信息化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系统。美国的GPS自然是最成熟的。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2020年全覆盖。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计划也做到2020年。
欧洲的伽利略计划也是做到2020年。预计2008年投入运营的系统,与2011年10月发射成功2颗试验卫星。考虑到现在的欧债问题。2020年能实现计划的可能性有多大?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10/22/content_360580.htm

3 国际空间站预计于2020年退役。没有后续计划。
此前的2000年,中国试图加入国际空间站,被拒绝,只有挽起袖子自己干。中国的神州对接2011年已经完成,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

4 探月计划。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有实际内容的探月计划。
中国正快速有序的实现计划中每一小步。
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全月球影像图世界领先

作为第一,会承受更大的心理负担,最担心背后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和出现越来越近的身影。
http://news.sohu.com/20080928/n259799476.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1/07/c_122247235.htm.

TOP

回复 52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就我们现在这样培养孩子的方式, 本人对二十年后的中国是否是强国没有多少信心的。.

TOP

澳洲有2100多万人,目前全澳有约450万工作年龄的澳人没有必要的较高阅读水平以及算术能力,也就是文盲
想想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水平
公立学校和私校相差很多,有的公校基本放羊,上课时间还能看到中学生成群在外游荡.

TOP

回复 52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从49年几乎空白的农业国开始,——教科书上看来的吧?政治、语文、历史是中国教育的SL奶粉。中国孩子就是这样喂B的。

[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2-2-28 22:12 编辑 ].

TOP

回复 48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我很欣赏您观察事体的角度。
孩子在体制内受教育,更需要家长努力践行。
看看可以走多远。

[ 本帖最后由 yingjie1018 于 2012-2-28 23:13 编辑 ].

TOP

回复 40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而当你正面思考时,由于得到正面结果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机会,有可能在你付出努力之后得到正面结果,也有可能在努力之后没有正面结果。
~~~~~~~~~~~~~~~~~~~~~~~~~~~~~~~~
真愿意看见体制内的孩子能自信满满地走很远。
为了这个正结果,愿意付最大的正努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2-28 22:09 发表
从49年几乎空白的农业国开始,——教科书上看来的吧?政治、语文、历史是中国教育的SL奶粉。中国孩子就是这样喂B的。
那您的意思是49年时,中国已经是工业国了?或者49年前已经是工业国了?

看您的意思,似乎您有证据,请拿出来,给中国的孩子一些营养吧。当然,我也要学习的。

如果您要质疑我的说法,可以说:“你为什么说49年是几乎空白的农业国?” 我自然会去找一些数据和证据来说明,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您也可以直接拿出一些数据和证据来证明那时候是工业国。

现实中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这个讨论孩子教育的论坛,家长也应该给孩子展现一个讨论问题的榜样。如果现实中孩子们都是如此讨论问题的,估计不是我们家长乐意见到的吧?

[ 本帖最后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2-28 23: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ingjie1018 于 2012-2-28 23:12 发表
而当你正面思考时,由于得到正面结果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机会,有可能在你付出努力之后得到正面结果,也有可能在努力之后没有正面结果。
~~~~~~~~~~~~~~~~~~~~~~~~~~~~~~~~
真愿意看见体制内的孩子能自信满满地走很远 ...
全球化、扁平化、信息化导致全球范围的竞争加剧。任何国家、任何教育体系的平民孩子,如果不自信不努力,就很可能会被世界淘汰。

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孩子自信、努力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但首先我们家长自己要有自信。

Bob the builder里面的一句口号就是:“Can we fix it?” "Yes, we can!".

TOP

回复 59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中国从来就是个农业国,我的意思是那个“一穷二白”熟悉,上海49年前就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了,49年前是否是“一穷二白”,我当然有资料,您要,我可以贴出来。.

TOP

回复 61楼丰禾妈 的帖子

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
例一,小学政治教材中就会读到: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一个“洋”字。(《品德与社会》6年级上册第6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例二,初中历史教材再度强调了“洋火洋钉”问题: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洋火”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火柴;“洋油”就是用来点灯的煤油;“洋灰”就是盖房子用的水泥;而“洋钉”就是钉木板用的小小的钉子。(《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第1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例三,初中历史教材还摘选毛泽东1954年6月14日所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文的内容,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历史》8年级下册第1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例四,高中历史教材又对当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必修2》第5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教科书,初读起来,1949年后的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祖国,精神令人异常感动。而且成绩如此斐然,令人自豪。不会有太多人会意识到,现行教材提及这段历史时,是撒谎造假的。
在“新中国”工业起步之前,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请看:
1,“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1879年,广东佛山就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1920年11月,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1930年时年产销量已占全国的22%。1934年,他又兼并了长江沿岸7家火柴厂,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资本激增至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刘鸿生也被称为“中国火柴大王”,并涉足水泥行业。1949年,他一度远走香港,后来在周恩来的“感召”下返回大陆。1956年,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刘鸿生名下的企业改行公私合营体制。
2,国产水泥长期垄断中国市场。1906年,周学熙筹建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优异,中山陵、上海外滩、上海邮政总局等民国知名建筑都选用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建造,建国后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新中国”“十大建筑”也同样使用启新“马牌”水泥建造。经过几十年风雨,这些建筑大部分完好无损。而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与刘鸿生名下的“象”牌水泥、以及南京中国水泥公司的“泰山”牌水泥一起,长期垄断了民国时期的中国水泥市场。建国后,毛泽东于1954年4月22日视察了启新公司唐山水泥厂,启新公司也与刘鸿生火柴公司一样,变成公私合营。
3,晚清与民国:可造枪支大炮军舰飞机。清末,洋务派集中国家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在短时间内开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工厂,以及汉阳铁厂等配套工业,让中国获得了枪支、大炮、轮船等装备的制造能力。在甲午战争前后,江南制造局就成功量产了120mm、150mm口径舰炮,福建船政局也造出了全钢甲战舰“平远”号。辛亥革命后,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
4,抗战时国民党武器自给。抗战军兴后,国民政府的兵器生产能力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兵工署直辖兵工厂(不含修械所)为24个,在陆军常用的武器弹药中,仅凭国产就能完全满足消耗的有三大类(迫击炮、重机枪、各种榴弹),能够基本满足消耗的有四大类(步枪、轻机枪、枪弹、迫击炮弹)。从1939年到1944年,国民政府生产步枪364,0111枝、轻重机枪42,189挺、迫击炮8,441门(含60mm、82mm、120mm等口径)、掷弹筒91,098具、枪炮弹上亿颗,还造出半自动步枪、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装备。直到1958年,“新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还在国防工业电话会议中说:“我们工厂生产的冲锋枪,只打了十几发子弹,击针尖就断了,还不如阎锡山兵工厂生产的好。”
为何历史教科书对以上史实总是按下不表呢?人们无从得知。这也许囿于毛泽东在1949后对“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多次定调:
“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现在,我国又不富,也不强,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飞机也不能造,大炮也不能造,坦克也不能造,汽车也不能造,精密机器也不能造,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能造,现在才开始学习制造。”(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我们所说的大跃进,就是这个意思。难道这是做不到的吗?是吹牛皮、放大炮吗?不,是做得到的。既不是吹牛皮,也不是放大炮。只要看我们的历史就可以知道了。我们不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把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从基本上打倒了吗?我们不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基地上经过15年的努力,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也达到了可观的水平吗?”(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为什么要搞公私合营,要搞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便于把国家发展起来,社会主义比私有制度更有利于发展国家的经济、文化,使国家独立。我们在经济上是不独立的,大的机器不能做,精密的机器也不能做,只能做不大不小的机器。飞机才刚刚开始出厂,汽车才刚刚开始生产。什么国家替我们设计的呢?是苏联替我们设计的,我们应该同苏联合作。”(毛泽东《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
从上述几段话里,可以窥见毛泽东当时对中国工业的基本看法:“我们一为‘穷’,二为‘白’”,“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能造,现在才开始学习制造”,“经过15年的努力达到了可观的水平”,“什么国家替我们设计的呢?是苏联替我们设计的”。
但即便是毛泽东的看法,也因为实际需要被推翻了,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的历史就很好地折射出了这一无奈:1958年11月27日,由前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跃进”号货轮建成,排水量22100吨,载货量13400吨。大连造船厂特地制作纪念章,铜质镀金,红色珐琅彩,副章上铸有主题文字“第一艘万吨远洋轮纪念”。当时各大媒体也载文欢呼“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竞相称赞“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伟大成就。为了宣传这一重要的工业成就,邮电部于1960年12月15日发行特种邮票(编号T32,全套1枚)《中国制造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画面为“跃进号”航行在大海中的英姿,船头有“跃进”二字。
但仅过了三年,在1960年4月15日,又一个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下水了。如果读者对同时存在两个“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感到疑惑,可以仔细阅读当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报纸的头版头条,不难发现这一个“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前边多了一个定语——“自行设计”。为何会特别强调“东风号”是“自行设计”的呢?回顾历史,1960年正处于中国与苏联交恶时期,“苏联替我们设计的”第一艘万吨轮当时自然是不好意思提了,由于“跃进”号在首航中便触礁沉没,以后更不好意思再提了。
以上就是“新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的故事。
但事实上,早在1920年,建造“东风”号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造船所,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而且还不只是一艘,而是美国政府订造的四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号于1920年8月3日下水;“东方”号于1921年2月23日下水;“震旦”号于1921年5月26日下水,四艘船的规格均为载重量10000吨、排水量14750吨。据《江南造船所纪要》称:“船壳、锅炉、烟箱等由富有经验之匠目甘熽初、李庆祥等包工承造,木作工程由何祖康、庆瑶等包工承造,机器、轮轴等件由本所机器厂制造。”这四艘船完工后均开赴美国交付,直至二战时仍在美欧航线上使用。
1920年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银汉在“官府”号下水典礼上的演说,称赞道:“江南造船所今既能造成美国引来宾所定四大船之一,则前所云中国不能造大船之说实无根据,因一国之成功全在其出产力之大。”
至此,读者就能对教科书中“旧中国工业相当落后”、毛泽东在1949后对所谓“旧中国”的“一穷二白”问题之类的论断,就有了清醒的认识。有人说,袁腾飞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论断夸大了,但也有人对此并不买账,应该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要将标点符号和页码的真实加起来,真实率低于5%。
当然,也会有人说什么“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之类的“辉煌”,但就是不敢提“两弹一星”的制造者绝大部分都是美国培养的;而所有的大师,也都是在1949年前的国民政府培养的。1949年之后62年来,迄今有哪一个“大师”可以拿得出手炫耀?!现在中国科技的所谓“创新”,大多是从欧美盗窃了机密之后,改头换面的仿造罢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16/20/8156058_172786408.s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sually 于 2012-2-28 18:56 发表
澳洲有2100多万人,目前全澳有约450万工作年龄的澳人没有必要的较高阅读水平以及算术能力,也就是文盲
想想这就是他们的教育水平
公立学校和私校相差很多,有的公校基本放羊,上课时间还能看到中学生成群在外游荡
根据2011UNDP发表的数据,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文盲率1%, 同排全球第20位
中国文盲率4.9%, 排全球第68位.

TOP

回复 63楼tommi妈妈 的帖子

这个帖子说得是上海和欧美的教育比较,所以你可以比较一下上海的文盲率和欧美的差别.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2-29 08:00 发表
中国从来就是个农业国,我的意思是那个“一穷二白”熟悉,上海49年前就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了,49年前是否是“一穷二白”,我当然有资料,您要,我可以贴出来。
原来您看的材料就是这篇文章呀?那我好好再仔细读一下这篇文章。

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2-2-29 10:22 发表
这个帖子说得是上海和欧美的教育比较,所以你可以比较一下上海的文盲率和欧美的差别
直接和美国黑人区比得了,肯定我们胜出。.

TOP

自己孩子读不好,就说教育体制不好的,实在太多了。那么多牛蛙,都是做题的机器嘛,不相信。只知道国外知名大学,来中国直接录取优秀的高中生,越来越多了。。。
人家看中,中国基础教育出来的优秀的娃。。

创造性人才重要,但中国还没有这种土壤,中国需要大量的工程师,需要制造业,工业化农业,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产业的升级换代是缓慢的,但中国是在往上游走,这个是事实。
有些人以为这个教育体制不好,逃到美国就好了嘛,没有看到有国内读书不好,出了国就进了常春藤的。 国内有人盯着都读不好,出了国靠自己就读好了嘛。很多例子多是杯具。
有些事情是回避不了的,将来,就是全球化的竞争。还是认清形势,充实自己比较好。在哪里成为精英之路,都是艰辛漫长的。
用句最喜欢的歌词“you can check out at any tim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

TOP

回复 67楼AndrewMom 的帖子

没人文思维的教育有多少创造力?就是个做题的机器,中国是在往上游走,这个是事实——你和过去的民国教育比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国外知名大学全世界网罗人才,又不光是中国。教育讲的是因材施教,关键还得看自己的孩子是那块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ndrewMom 于 2012-2-29 13:44 发表
自己孩子读不好,就说教育体制不好的,实在太多了。那么多牛蛙,都是做题的机器嘛,不相信。只知道国外知名大学,来中国直接录取优秀的高中生,越来越多了。。。
人家看中,中国基础教育出来的优秀的娃。。

创造 ...
总有笨和聪明的,国外大学找中国‘牛蛙’,国内读不好没进美国常春藤大学说明不了什么。
国内读书成绩不是很好在国外读的不错的例子并不少。这也不说明什么。

‘牛蛙们’也未必待见所受的基础教育。
记得在国外时聊起起教育,当年的牛蛙们调侃中国教育确实培养了不少牛蛙,不过多是井底之蛙....%##&*$#@W#^*@()&^^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2-2-29 16:5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2-29 08:46 发表
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
例一,小学政治教材中就会读到: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 ...
有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有一句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钉”,可骆驼还是死的,船还是烂的。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很聪明,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可他的蠢事肯定也有一箩筐,难道我们说”这个孩子很聪明“这句话就是谎言吗?

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学习、做事拖拉,说”你怎么这么拖拉“,可他玩iPAD的时候动作敏捷,难道我们说”你怎么这么拖拉“这句胡就是谎话了吗?

我们看到一个地方风景很好,说”这里风景如画“,难道看到角落中的垃圾,就说”这里风景如画“是谎言吗?

我们非常羡慕美国的教育,说”美国的教育一流“,难道看到许多的美国孩子吸毒、暴力、坐牢,就说”美国的教育一流“是谎言吗?

看问题和判断问题,抓住核心和重点才能理解问题的关键,从而解决问题。天下没有完美的。就如数学一般精密的学科,也需要预设定理的。尤其在人文和社会领域,当我们下一个结论的时候,几乎都能找到反例。这时候就是看一个人如何看待什么是主要,什么是次要了。.

TOP

回复 70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我只不过是针对你的“一穷二白”说的,“一穷二白”的含义就是什么也没有,这个解释没有问题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3-1 14:53 发表
我只不过是针对你的“一穷二白”说的,“一穷二白”的含义就是什么也没有,这个解释没有问题吧?
那就是说您认为“基础很薄弱“(如果我理解错误,请纠正我),但不是“什么也没有” 。我也这么认为的,这一点我们并没有分歧。

分歧在于您认为“一穷二白”是“什么也没有”。其实这也不是分歧,因为我根本没有说过“一穷二白”。

1. 我的原话:
第二,咱中国人心气儿高。从49年几乎空白的农业国开始,希望经过80年,13亿人的国家就成为世界强国。虽然几乎没有先例。我也很同意。中国的文化向来就是胸怀天下。

没有说“一穷二白”,而是说了“几乎空白”,就是基础薄弱的意思。

2. 其实就算您真的较真。说“一穷二白”也应该没有问题。理由在上面那个帖子里面说过了。再举个例子:如果说一个人家非常穷,“他家家徒四壁”。那他家如果有一张床,一张凳子外加一张桌子。那是不是这句话就说错了呢?

3. 您想必听说过 “一无所有” “一文不名”。
您是不是认为一个人如果说自己“一无所有”,如果这个人有任何一点东西,那他就是说谎了?您就可以义正言辞的反驳他说,“你还有一件衣服,怎么可以说自己一无所有呢”?

您是不是认为我们说一个人很穷,“一文不名”,如果他有一分钱,那我们就说错了呢?

4. 何况这篇文章里面也引用了毛泽东的话:

“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这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呀。一穷二白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5. 中文是有一点神奇的。
一文不名不是“没有一文钱”
一无所有不是“没有任何东西”
家徒四壁不是“家里只有四面墙壁”

类似有很多很多。

6. 如果大家都较真,那我们看看这篇文章的主题: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其实他是想表达的是不带问号的”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在题目上面遮遮掩掩。请看内文:

有人说,袁腾飞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真实率低于5%”论断夸大了,但也有人对此并不买账,应该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要将标点符号和页码的真实加起来,真实率低于5%。

那好,请作者说明5%这么精确的数字怎么来的?统计了多少项目?多少项目是不真实的?

作者应该多花点篇幅在这个主题上面。

7. 如果这篇文章只是想反驳”什么也没有“(”一穷二白“),那作者应该先说明毛泽东说”一穷二白“就是”什么也没有“。然后,再来反驳”什么也没有“。

[ 本帖最后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3-1 21:40 编辑 ].

TOP

回复 72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噢,你说的不是“一穷二白”,是“几乎空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是吧,那我转的那篇文章中一点点也不少了,一个国家的建设,关键是个人才,我们在谈教育,49年后有什么人才吗?——几乎空白。.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3-2 08:30 发表




噢,你说的不是“一穷二白”,是“几乎空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是吧,那我转的那篇文

章中一点点也不少了,一个国家的建设,关键是个人才,我们在谈教育,49年后有什么人才吗

?——几乎空白。
那关于建国时工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点,我们有共识了。从另外一面讲,工业化只从49年讲起是不公平的,把前人的贡献都抹杀了。从1840年以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前仆后继的最求强兵富国,尝试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政体,尝试过各种工业化方式,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没有试错,怎么知道什么是可行的呢?

所以我们讲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应该从1840年讲起。那些使得我们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的特质让我们在向工业化转向的时候,在内忧外患之下,显得步履蹒跚。虽然转型艰苦,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完成社会均质化之后,在巨轮调整好方向之后,乘风破浪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了。

下面我们可以讨论人才的事情。

首先我们得看一下什么是人才?我估计您所谓的人才就是那些天纵奇才的天才级的任务,如那篇文章中提到的钱学森等。我认为现在我们人人都是人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我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最近我碰到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和她聊解放前的土改、解放后的一些事情。土改的时候,她十多岁,小学毕业,她负责整个村的土改,因为全村就她一个小学生。有意思的是:她爹就是地主,而她就是批斗地主的组织者,批斗的时候,让地主跪在地上,不允许打。没收他们村5个地主的土地后,按照人头平均分给每家每户,地主家也是同样政策。我问起为什么就她读书,她说因为县城里一个学校的校长有求于她爸,就让她和这个校长的女儿一起读小学。讲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领导一个村土改的原因就是他们村就是她有一点文化。那个时候的文盲率超过80%。我们肯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乌黑的夜空中,只有几颗星星的时候,这几颗仅有的星星是不是特别的耀眼?当繁星满空的时候,反而找不出几颗特别明亮的星星了。

1. 在一个文盲率超过80%的社会,优先考虑的是扫盲。社会资源必然要向基础教育倾斜。否则印度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现在有网友找出来中国的文盲率是4.9%。在一个未完成工业化、人均gdp排名99位的国家里,这已经是伟大的成就了。

2. 在工业化初期,出任何成就,都显得非常伟大。可现在呢?世界级的工程、世界级的项目遍地开花,大家都审美疲劳了,谁还记得是哪些人弄得。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http://blog.sina.com.cn/chinatop10

3. 现在中国一心以为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别人就看不见了。连GDP成为世界第二这种事情,都低调的不行。http://finance.qq.com/a/20110120/003227.htm

4. 估计很少人知道中国对日本已经是顺差国了,可以预计的是长期的顺差。没有出口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对日本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下降,这是做不到的。而这些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背后不是成千上万的人才吗?

5. 顶尖的科技体现在军事领域。战略核潜艇是谁搞的?东风21D是谁搞的?北斗系统是谁搞的?神舟是谁搞的?叹曰谁搞的?亚洲最大风洞群是谁搞的?第三代核武器是谁搞的?四代机是谁搞的?反导系统谁搞的?万米深海潜水器是谁搞的?航母谁搞的?航空发动机是谁搞的?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谁搞的?大家可能不太会去关心。参考伊朗,估计国家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去宣传。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都是中国的教育系统自己培养的。

6. 我们每个人都是人才,只要我们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听到新闻说,在欧洲,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穿温州的鞋子。这样的成就,不是某一两个人才就可以做到的。背后不是成千上万的人才吗?.

TOP

回复 74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那关于建国时工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点,我们有共识了。——什么时候有共识了?差距不是一眼眼啊,有空再回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3-3 20:48 发表
那关于建国时工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点,我们有共识了。——什么时候有共识了?差距不是一眼眼啊,有空再回了。
关于建国时工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点,没有共识,不要紧。其实我也在学习,也在东找西找,希望看到您有空提供一些材料。.

TOP

回复 76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3. 现在中国一心以为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别人就看不见了。连GDP成为世界第二这种事情,都低调的不行。——这个中国指中国13亿屁民吗?GDP第二跟屁民有什么关系?中国的人均GDP是多少?这个才跟屁民有关系呢。.

TOP

回复 74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这种数据还让人有别样的解读。 国家如此强大和富强, 本人还在支持4-5个孩子读初中和高中, 这十几年来助学的事情没有段过。 而我们的税收的增长是惊人的, 可贫困地区孩子的状况随着国家的富强受益多少?勤劳的中国人创造的大量财富都哪里去了? 人民需要登月工程吗? 所以, 国家的这些数据没有多大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公民素质的增强, 是社会公正和谐, 是有凝聚力, 今天我们正在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3-5 09:49 发表
3. 现在中国一心以为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别人就看不见了。连GDP成为世界第二这种事情,都低调的不行。——这个中国指中国13亿屁民吗?GDP第二跟屁民有什么关系?中国的人均GDP是多少?这个才跟屁民有关系呢。
有一个公式: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口数

一个穷人家,人口很多,一家人辛勤劳作,家庭总收入年年增加,现在已经是村里第二高收入的家庭了,但是人均年收入还很低。除了供给家庭成员开销之外,每年还可以为家里购置一些大件,比如买个ipad给大家玩,买个冰箱放一点食物、买一辆车子,买一个股票之类的。

您说这个家庭的总收入和这个家庭的每个人有关系吗?

30年前这户人家在他们村,家庭总收入排在第15位,您说现在家庭总收入到第2位,对这户人家来说是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呢?对他们村其他人倒不一定都是好事儿。

A人家13个人,家庭总收入100万;B人家1个人,家庭总收入20万;哪个家庭实力强一点呢?

IBM的人均利润比一些做贸易的公司要少得多,那IBM公司的实力强呢?还是那种做贸易的公司实力强呢?

我们在说A公司比B公司实力强,说的是他们的总量呢?还是人均呢?

GDP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只能体现数量,不能体现经济的质量。世界500强的排名是什么指标?是年产值,年利润。而不是年人均产值,年人均利润。GDP代表国家作为一个单位,参与世界竞争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一种实力,一种获得利润和资源的实力。获得的利润和资源多了,分到屁民头上的自然会多一点。那到底多多少,那要靠我们屁民自己去争取了。

关于人均GDP,这里有一张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均GDP几乎在世界最末尾,比中国差的国家人口并不多,即比中国人均GDP高的世界人口在80%左右;而今天,比中国人均GDP高的人口只剩下30%。


可能我表述不清楚,那这么说,不知道是不是容易接受一点: 1、作为国家整体,实力已经很强;2、作为人均,还很穷;3、进步非常大,大家继续努力。

[ 本帖最后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3-5 15:43 编辑 ].

附件

20120224_6a777a41613197bfc2efHJAxTq5eNb01.jpg (28.01 KB)

2012-3-5 15:35

20120224_6a777a41613197bfc2efHJAxTq5eNb01.jpg

TOP

引用:
原帖由 rainbow123 于 2012-3-5 10:53 发表
这种数据还让人有别样的解读。 国家如此强大和富强, 本人还在支持4-5个孩子读初中和高中, 这十几年来助学的事情没有段过。 而我们的税收的增长是惊人的, 可贫困地区孩子的状况随着国家的富强受益多少?勤劳的中国 ...
向您的善举致敬。.

TOP

回复 79楼Jack的爸爸 的帖子

国有就是你家有?把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混淆,MY GOD!
1、作为国家整体,实力已经很强;
国家倒底有哪些组成?
2、作为人均,还很穷;
创造GDP的是人,人均GDP低,国家强和屁民有关系吗?
3、进步非常大,大家继续努力。国家到底有哪些组成?
你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横向可以和朝鲜比,纵向比可以和三年灾荒比,进步都很大。
声明一下:鄙人一不看D报,二而不看电视,三不学语文历史政治,你的这些数据俺都不入眼的,你我信息渠道不同,达不成共识。

[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2-3-6 09: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2-3-6 09:47 发表
你我信息渠道不同,达不成共识
如果达不成共识,不要紧,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经历和角度出发。

我是从我自身成长的角度出发去理解这个社会和世界。30年前,我生活的地方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公路,没有见过汽车,出远门是靠坐小船的。我父母清晨去河里挑水,如果晚了,河水就会脏一点,不能饮用,然后倒在水缸里,放上明矾沉淀,拿根打通关节的竹筒,把沉淀物吸出来。晚上点的是煤油灯。晚上出门,漆黑一片,必须带手电筒的,如果不小心踩空,落入河中,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时经常听说走夜路的人掉到河里淹死了。

现在我的老家,现状是尽管马路宽了,可是大家烦恼堵车;夜生活晚上10点才开始,烦恼晚上去哪里玩;烦恼吃胖了怎么办。

上大学的时候,去学校坐车经常需要24小时,现在3小时就到了,再也不用担心山体塌方,堵在路上了。

这就是我的信息渠道之一。这也是我认为这几十年发展是巨大的成就,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原因之一。从而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是卓有成效的原因之一。

可是从我太太的外婆看来,这几十年实在是糟透了。从一个富甲一方的地主,没落成平头百姓;经过土改;经过文革;生活困顿,担心受怕。

同样是老太太,上次我碰到的地主的女儿,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她认为这几十年变好了。她们家是北方的,那时候一亩地种麦子,只能收几十斤,收成不好时,那真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现在自己和90多岁的老伴身体好,退休工资很高,儿孙满堂,3个儿子都退休了,孙子辈的工作都不错,收入也好,第四代都有了。

如果两个老太太在一起,谈这几十年,估计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 本帖最后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3-6 11:30 编辑 ].

TOP

回复 18楼tommi妈妈 的帖子

看了这两篇文章,认同他的观点.

TOP

 83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