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1个人次参与评价】

[实践] 九年的体制内教育学到了什么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3-28 08:51 发表


考爸,这正是我想说的。其实不管是何种教育体系、何种社会,都需要热爱思考和乐观精神。
是的,但反过来说,热爱思考和具有乐观精神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表现良好的孩子,在更加人性化的教育体制下的表现可能比现在更加出色,他们的个性将得到更好的张扬,他们的时间精力的分配就更加有效,而现在的教育体制抹煞了这样的机会。

而有更多的孩子没有能够挺住,原来可以成为自己的人生,变成了成为流水线上产品的人生,也许他们要走到人生的第三个十年才开始寻找自我,也许一辈子都在迷茫中前行,而千千万万这样的人组成了“世界上最好最听话的老百姓”。.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4-21 09:35 发表


几乎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立场看问题的。

我来说说我看到的和听到的。

前几天碰到一个美国人,50来岁,自己在某著名公司工作,每个月都会在世界各地跑,巡视工作,亲弟弟在上海浦东工作。他说,他非 ...
无论在哪种教育模式下,中国都是在进步而不是在退步,这是自然的,因为几十年没有战争了,因为经济在发展,但这并不是现行教育制度成功的证明,相反现在的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束缚了这样的进步。

最好最听话的老百姓,也是横向比较而言,并不是说相对于历史我们没有进步。但围脖上的博友和街上的来去匆匆的沉默大众的确是两种人,而且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全民娱乐并非是无因之果。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说你要和自己的昨天比有没有进步,但作为国家如果不横向比较其实真的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哪里。美国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因素造就的,但造就后,给我们其他的人看到了一个新的国家的样子。这就好比说虽然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但我们至少知道了什么是成功。

中国的年青人是有能力的,毋庸置疑,但从我自己经历和目前为了女儿而去了解到的体制内九年教育来看,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教会他们如何获得幸福,您提到的这些年轻人是从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找到的自我还是从其他途径呢?我们的九年制义务是在帮助孩子们成为这样的人,还是在压抑他们成为这样的人?要知道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我想即使换一个教育模式,孩子们还是会竭力寻找自己本心喜欢的东西,那是一种植物寻找阳光的本能,种子在巨石下还是会找到一个缝隙发芽。况且现在的时代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外来的资源。

但是还有更多其他的年轻人呢?看看削尖脑袋的报考热门本科的孩子们,看看富士康自杀的工人,看看为了一把青丝,一个成绩跳楼的孩子们,看看在悦悦事件中默然而过的路人,还有那么多期待成为房奴而不得的小白领们,为了物质保障而放弃爱情的女孩子们.......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2-4-23 11:15 发表
如果你家是女孩儿,那还是幸运的。现有体制对女孩儿要显得容易一些,因为很多教学活动并不违反女孩的天性,对男孩来说,真是太残酷了。
是的,我还是幸运的。想当初一直到生也不知道孩子性别,一直惴惴不安,和老公说如果是个男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教养,所以医生跟我说是个女孩儿的时候着实松了一口气...
现在孩子明年要上小学了,虽然是个自己很有主见的孩子,但毕竟是女孩儿,当老师要求和自己的想法冲突时,天然懂得一定的调和之道。当然作为妈妈,在开解不良情绪和抵御不良洗脑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4-23 23:02 发表

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和平时代的发展,如中国这般的,不是必然的。有很多因素是缺一不可的,例如勤奋、教育、分配体制、人才、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等等。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关于这一点横向比较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几个大国即可知道发展并不是必然的。

与其说经济发展,不如说工业化来的更加贴近本质。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开采石油,开采矿上,也会带来经济发展,可是这样的经济发展离工业化非常遥远。世界上少数几个(少于5个)国家能够建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点没有我们强有力的教育系统自己培养的人才是如论如何做不到的。

工业化的经济的发展从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是离不开受到良好教育的劳动者的。中国有世界上最优秀(之一)的劳动者是世界上的共识,否则不会有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有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人工便宜,有的不是。

这些创造经济进步的劳动者都是(或者说绝大部分)我们这个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一方面承认我们优秀的劳动者创造的经济进步,一方面否定培养这些劳动者的教育系统,不知道这是如何做到的。

但是这样的教育系统有没有改进的余地?当然有,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在发展,文化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展,教育系统当然需要改进。
首先,这里本就没有人要全盘否定九年制义务教育,本来在讨论的重点就是需要改进的部分,尤其是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改进,就要有比较,和什么比,不会有人去和没有教育系统比吧?

其次,你认为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造就了“最优秀”的劳动者(其实最不最的还真不好说,现在从蓝领到白领很多职业的劳动者都浮躁静不下心来干好自己的本职,不然好阿姨不会那么难找,海底捞的服务也不会变成品牌),那么你能告诉我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那些部分造就了优秀的劳动者?在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体系里实际上除了分数这个价值评判之外,还塑造了怎样的价值观来成就一个优秀的劳动者;在手工美术音乐体育被普遍挤占的情况下,在作业多得影响睡眠更别说自理生活帮忙家务的情况下,孩子们是从哪里学到的吃苦耐劳,从哪里学到的用双手劳动创造价值?现在的教育让孩子们都不会想去做一个工匠技师倒是真的。曾经听到一个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说现在教改后的语文进度赶得都没时间去纠正孩子们写字的姿势了,连写字的姿势都没时间去纠正的老师,还有什么时间去关心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再次,外资使用中国制造的本质原因就是价格,当中国人口红利不在,劳动力价格上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这些格局就会改变。而且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从来就不是一个品质方面的保证。.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4-23 23:02 发表

我并没有否定横向比较。横向比较可以确定自己的位子,从而决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但是如果横向比较选择的对象不恰当,对于制定目标,对于指导行动并不有利。一个普通个子的篮球运动员去学习姚明的打球方法,是极其有害的。

美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横向比较的例子,原因是之前说过的,美国例外论。如果哪个国家希望通过学习美国达到美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发展水平,那是白日做梦。因为那种天赐良机不会再有了。

不过,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如中国人这样高的心气儿:一心盯着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其他国家根本不放在眼里?有这样的心气儿,学习、干活更有动力,当然是好事儿;如果自怨自艾起来,那就不然。
你认为现在的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还是教育体制是有哪一方面学美国学得太多了学过头了?如果有就请指出来再说这样的话。我自己看到的倒是到处对老百姓使用“中国国情”几字,无论毒奶粉毒胶囊,还是贪污腐败,仿佛尚方宝剑一般。如果自上到下真有你说的这样高的心气儿倒好了,省了我们多少口舌。要说自怨自艾,估计在WW上折腾得BBMM都不是那种品性的人,没有一人不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为孩子积极努力谋求最好的,不然也不来混这里是吧,有这时间看看小碟多好。

另外学习,不是照搬照抄的,这又不是体制内的语文教育,背作文考试的时候套套题就行了,这个不叫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的爸爸 于 2012-4-23 23:02 发表

因为立场不同,所以看法不同。在我看来,幸福是过程,而不是目标。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小孩。

哪个国家没有削尖脑袋报考热门专业的孩子?哪个国家没有自杀的工人?哪个国家没有为了学习成绩自杀的孩子?哪个国家没有见死不救的?哪个国家没有成为房奴而不得的小白领们?哪个国家没有为了物质保障而放弃爱情的女孩子们?

如果有人说尼泊尔,那我无话可说。 如有网友找出一个或者几个,我们可以看看这样国家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人(至少smartzoe)的公平正义非常强,例如有人买不起房,我们认为那就是不合理的。这不是大同社会,“居者有其屋”吗?仅仅就这一点,哪个国家的人们有这样的公平正义感呢?

同样我也万分希望全世界都没有上述这些问题。可是我看到的这个世界,有的是最烂的、比较烂的、比较不烂的。
幸福就是过程啊,所以我才提到自杀的工人和跳楼的孩子,才提到房奴才提到拜金女,我提到这些不是在和你讨论社会的不公,我是想提醒你在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没有幸福感,在社会环境既定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信仰没有内心的力量来支撑渡过这些危难,有些人直接划下句号,有些人缘木求鱼,饮鸩止渴。我们的教育呢有没有在这些方面帮到他们?我还是在讲我们的教育,在讲我们一代代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接受的有着政治思想课的义务的教育的失职,请勿跑偏。

发达国家也有人死,有枪击事件,但翻开他们一年级课本,至少首先可以看到“我”是可以和别人不同的,他们的教育至少致力于在这些方面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不作为,并强加单一价值体系给孩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2-4-24 00:12 发表
没有自己切身比较过,是体会不出 1. 体制内的问题。 2. 国外教育的问题。 3.体制内的问题远比国外的多,多得有时可以把国外的问题忽略了。
看结果论是不准确的,即使看到了一个体制内的优秀人,说不定他在国外会更优 ...
的确。.

TOP

好几天没来看了,今天过来一看,帖子长大不少啊:)

我也在这里招供一下,我女儿也没有上学呢,明年上。正因为要上小学了,所以四处收集信息,看怎么给孩子选择比较好。窃以为倒是这个阶段横向比较得比较多,真的上了哪个小学了,估计也只有和同类小学去比的功夫了,除非太不适应了,才会有眼睛去看看不同类别的小学了。

其实对体制内义务教育不顺从,并不是坏事情,多反思其弊端,一则可促其改进,二则家庭教育可有所弥补,而教育之弊直接受其损者即是孩子和孩子的家庭,所以父母是最该发出声音的人,但如果父母都被唯分数论洗了脑了或无视于现行义务教育体系内的利益链导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怎么让他们发出该有的声音呢。中国的教育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如同中国的医疗体制一样,但打碎现存的既存的利益分割局面是何其难,况教育不仅涉及经济利益更涉及政治利益。

前面Jack爸爸提到二三线等小城市的体制内教育没有像几个大城市如此给孩子沉重压力,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但其实如果是拿一些省市级的重点学校来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城市进入高中的比例本就低,初中结束就分流了很多孩子,初中阶段为了进入那寥寥几所重点高中以提高进入大学的可能性,那些孩子所付出的可比上海的孩子还要多。上海等大城市所反映的是浓缩了的问题,并不是外地小城市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我反而觉得应当庆幸孩子在上海,因为上海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其他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并不多,价格也昂贵。其实看看这两年上海体制外小学的火爆程度,就知道现在的确有很多家长对体制内义务教育不满,而且直接选择了用脚投票。而体制内的民办学校也相继纷纷开出的境外班国际班等,有需求才会有市场,说明这个市场正在日益壮大。虽然这不说明横向比较上海的体制外教育好到什么程度,但在这样的价格越来越多的家长做了这样的选择,本身很说明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体制外教育都以义务教育的价格出现,是何等光景?.

TOP

引用:
原帖由 meia 于 2012-5-2 17:18 发表
认真看了大家的帖子,不同意 Jack的爸爸 的观点。

家长不能给孩子设定走什么路,家长不具备这样绝对的能力。

教育应该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潜能,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潜能发展下去。可能 ...
对,体制内义务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抹煞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学校就像在生产机器,确保各种按要求必须具备的功能都安装了,然后用考试试运行一下,检验一下是否合格。而孩子的个性和各自特殊的天份如果仅仅被无视了,倒还好,但很多情况下是被压抑了,时间久了就没有了。其实人的异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记得以前看《理想的冲突》才发现马克思的理论里原来还有提到人的异化一说,可能与我国的教化不一致,故从未听到政治课有提及马克思的这部分思想,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是没有异化的劳动者。当然现在讲什么主义已经不流行了...

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甚至早在考入大学后就不再是一个学习者,而成为了一个本能的学习反对者。昨天看到一条微博说现在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的书一本都不到,这个还是算上了孩子们看的教辅和成年人为了职业发展不得不看的书。一直觉得我国全民娱乐的状态乐非无因之果,教育的失败是其中之一。.

TOP

引用:
原帖由 伊万豆夫 于 2012-5-3 12:53 发表
如果现在能回到过去,我一定选择:不要小孩,一个人的生活多好,快快乐乐,色色一一。

生孩子,教育孩子,真是麻烦事,对我而言,纯属多余。

心里话,尽管砸蛋。
嘻嘻,生活永远在别处:).

TOP

引用:
原帖由 christinesean 于 2012-5-8 14:10 发表
体制内确实问题很多。

但是只要父母和孩子能够适应体制内学校的压力(我认为是最大的弊端),我觉得就OK,毕竟也有它的优势。

如果适应的不好,大人孩子始终保持焦灼的状态,那就另外考虑了。

反正没有完美 ...
我感觉体制内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在中国,它对应的未来发展方向无论是大学还是职高都是在中国,对于以后还要在中国发展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很重要。而且中国的发展机会的确比其他成熟发达国家要多。
第二大优势就是成本低,光这一项就决定了很多家庭的选择。

而这两项都不是这个教育体制自身的优势。.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2-5-17 14:53 发表


上海在教育上有很多优势,例如各种展览,各种图书,各种博物馆。上海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一定要把孩子圈在教科书里边,去跟别人比个高下。浪费了。
是的,我一直认为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就应该充分享用这座城市的资源,其实在校门之外,上海还是提供了不少资源给孩子们,经常带孩子看给类演出展览,科技馆什么的更是一年不知道要跑多少次,到了小学里那些交给奥数补习班的时间如果还能用来这样跑东跑西该多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