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书友征集 -- 三月读书《爱弥尔》

这个主题好   书还没读   先支持!.

TOP

几天没来  发现班长作业催得紧的

周末作业
去了动物园和水族馆  发现1:上海动物园涨价了   25变成40了   也没看出来动物们的待遇有么有因此变得好一点   发现2:天鹅睡觉居然喜欢“金鸡独立”式    还把脑袋扭到翅膀下面藏着     这么辛苦的姿势    它们居然还能睡得着?

读书
本月书目的第一章读完了    自己体会这段的重点是要和对方“共情”(其实不管大人小孩都需要这个)   
但是这个手段主要用于双方没什么利益冲突的场合    好像平时也在做的   不算难     等着看看后面有没有介绍有冲突的时候怎么说服对方    比如放弃坏习惯什么的   这是我们现在最头痛的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lemonade 于 2011-9-18 09:54 发表
周末‘警民同乐日’。妈妈我摆摊头,孩子们和爸爸又吃又玩,还一人领了一条小金鱼回家。为两条小金鱼安家,又买了个鱼缸,家里有三个鱼缸了!

玩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玩,现在可算有机会达到这境界了。
好奇地问下   照片里练的什么摊?.

TOP

来交作业了   我承认   是昨天晚上为了赶作业   才看的书

第二章对我来说   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事实

夸奖要基于事实    对大人对孩子    都要快速地提炼出某件事情最有价值的部分  并表达出来    对别人而言    这能快速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机会    巩固彼此的感情基础    非常有助于提高双方在其他事情(特别是分歧)上的沟通效率

另一方面    批评也要基于事实    发生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    指出事实    解决问题   比发泄情绪有用的多(后者事实上几乎每天都在家里发生   孩子摔跤了    最常听到的是“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   而不是“摔得很疼吧    哦   还自己爬起来了   很勇敢呢”)

已经把书推荐给老公看了   希望全家一起进步.

TOP

我的下一本书   打算看的是蒙台梭利   或者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都是最近有人推荐的(包括旺网上的妈妈的推荐)   不知道LZ是不是也有兴趣.

TOP

每周作业么  小朋友最近看腻了Peppa pig  开始看Maisy了   这两个作英语启蒙都很好   确实是精心创作的作品
最近    她会不时问“桔子的英文叫什么    卡车的英文叫什么”之类的    在我看来   是开始对英语有了初步的兴趣了
好可爱啊   孩子在国外学毛笔   在国内的呢    学英语   真是一个地球村了.

TOP

谢谢LZ 《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确实很经典! 值得一读再读

回来报个道    国庆期间陪着生病的小朋友   什么事也干不了     上个周末刚把第一本读完    这才敢来露个脸

《孩子 请把你的手给我》确实是好书    很多细节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加上操作性强    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比如   给小朋友做选择题“今天早上吃酸奶还是水果”   比直接命令“早上一定要吃 xxx ”的效果要好很多     这个例子在《怎么说孩子才肯听》那本里也有类似的提及    经过我家的实践   确实证明这是个有效的小技巧

还有其他一些非常实用的观点:

- 在遇到麻烦时,父母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攻击孩子的人品和尊严,这样会有效得多
- 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要在跟他们有关系的事情上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如果必要,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
- 家庭作业完全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如果父母接管过家庭作业这个责任,而且孩子让他们这么做了,那么他们就再也无法摆脱这个束缚。家庭作业可能成为孩子手中的武器,用来惩罚、勒索、利用父母。
- 承认幻想要比干脆的拒绝伤害小(女儿说她不想去学校时,不要坚持说:“你必须去上学,每个孩子都要上学,这是规定。” 这样的回答更加富有人情味:“你多么希望今天不用去上学,你希望今天是星期六而不是星期一,这样你就能出去和朋友玩了”)
- 限制的语言越简洁、越客观,孩子越容易接受(“不是周末的晚上不能看电影”)
- 对于小孩子来说,行动经常比言语有效得多(“我看得出来你喜欢这里,我想你希望能多留一会儿,甚至多待十个小时,但是到回家的时间了。” 如果一两分钟之后,玛格丽特还是坚持要留下来,父亲可以牵住她的手,或者抱起她,带她离开操场)
- 发怒气应该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应该能够使父母得到一定的解脱和轻松,给孩子一些启示,对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有副作用(解释我们生气的原因,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以及我们希望的行为。“当我看到鞋子、袜子、衬衫、运动衫扔到满地都是时,我很生气,生气极了。我真想打开窗户,把这一摊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大街上去。”)

总之   谢谢LZ推荐的这本好书    确实是一本经典的家长手册

相比之下   和LZ同感的是    曾经读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   印象中书里的一些描述比较理想化    虽然有可借鉴的地方   但我暗自怀疑只有同时碰上“乖孩子+好妈妈”的运气    才能有这么美妙的经历     借这个机会快速地复习一遍    想看看为何很多人非常推荐这本书

[ 本帖最后由 还是冰冰 于 2011-10-18 14:44 编辑 ].

TOP

偶然看到“小书房论坛”出版的原创童诗  童画  和童话故事集子   有在线预览  http://www.dreamkidland.cn/mysf/5/index.htm

觉得跟小朋友分享应该能引起共鸣的   上来推荐一下.

TOP

终于看完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很喜欢下面几个段落   上来汇报下   

高考一段:
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   家长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   站在更高的层面告诉孩子  等他成年立足社会以后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困难    分享一些他所认可的成功人士的故事  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认识(让他理解那些成功人士就是从类似的甚至更复杂的困境中走出来   才取得孩子所钦佩的那些成就的)

孩子撒谎一段:
孩子天生有是非观和很强的自尊心    如果他企图遮掩自己错误(比如说谎)   正是孩子的是非观念和自尊心的体现   发现后不应该先指责他的错误   而要从积极的角度先肯定他的动机(知道自己犯错是不应该的)   获得情绪上的认同以后   再讨论更合适的做法(想起《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里面也有一些类似的情节)

记功簿一段:
强化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   比强调他的弱点和错误   更能帮助孩子固化好的行为习惯     淡化不合理的东西    特别是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孩子的很多观念其实来自于他所信任的家长    所以如果家长认定孩子懒    什么家务都干不好  还老把批评挂在嘴边    孩子怎么可能再有积极性去学习生活自理呢

最后非常感谢lemonade的鼓励   让我读完了一本有教义的书.

TOP

祝大家新年快乐!

元旦在家生病  但因祸得福  有时间看了本虎妈的书
有点意外  虎妈描写的严格家教   并不像当初宣传的那样令人觉得反感、不近人情   反而因为很多细节和她内心情感的描写   让我觉得虎妈只是众多能持之以恒地和孩子一起奋斗的父母中的一员而已    比起很多我们身边的家长   她只不过更有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直白地说出来而已
我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和虎妈一样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的家长  也许应该看一下这本书    汲取让自己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的勇气   因为虎妈的例子至少说明   要取得超乎常人的优异成绩    一种已经证明有效的途径就是   对孩子、对自己都要毫不懈怠
书里虎妈展示了几份她为女儿练小提琴所做的提示笔记    其详尽和熟悉的程度   我觉得足以当一名资深的指导老师了   我想如果说让孩子去挑战一门像小提琴这样高深的技艺是件艰苦的事     那又有多少年人愿意在三四十岁的时候用如此认真刻苦的态度去学习它呢?.

TOP

安排孩子的时间是不是就像做投资?

如果对某家公司或者行业的股票了如指掌,那么尽可以可以大力地只投资这一项,深耕细作,未来也可以有丰厚的收获;
如果对某公司或某行业的前景不甚明了,那么可能需要既炒外汇又买基金,广种博收,以保证未来至少有个平均收益;
如果根本没有投资意识,那就得看是否生得逢时,遇上了好的经济周期,可能资产自动跟着水涨船高,否则,可能连温饱也不济。

所以我觉得,采取哪种投资模式,取决于家长的意识和水平;投资的结果,则还和你处于哪个时代有关,有点运气的成分。

虎妈可能觉得自己的投资水平超高,所以放弃很多机会,只专攻某一方向。.

TOP

另外,不知楼主是否方便汇总帖子里推荐过的各类书籍,适合家长的和适合孩子的,放在1楼,最好还能持续更新?.

TOP

看到LZ的首页整理了   真是辛苦了   鲜花!!.

TOP

回复 330楼小宋他娘 的帖子

回味着你说的这个事    我忽然想起以前在大学里听说的一个故事     学完博弈论还是一门什么经济学方面的课    有个同学自发写了一篇case study    用博弈论里边的理论   来解释锦江乐园地铁站门口的三轮车大幅波动的聚集候客状况   他的观点是    我们身边某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可以用一种经济学的理论做完美的解释

据说这篇论文在学校老师那里被评为不及格(具体措辞不大清楚)   但这个同学属于眼界比较广的类型    他很不服气老师的这个评价    自己把论文翻译了一下   给当年在美国举办的一个什么世界大学生经济类论文比赛投了稿      后来还被邀请去美国参加颁奖仪式    抱了个奖回来

也许想起那么早的事情    是因为从那件事开始     我心底里会暗自幻想    如果我们体制内学生    能像那个同学一样    幸运地得到另一种评价体系的积极评价     也许能帮助我们都能更客观地看清楚     学习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有动力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只是某种评价体系里的工具   

但不知道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体制下    这种机会在哪里?   看旺网上讨论得很热烈的什么AP  IB    那都是高中以后的事情了    在这之前    小孩子们能不能熬过去    他们的心智能有多少机会和时间     能成长得健康成熟?  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   是不是会侵占孩子大量的时间精力    让他们即使不想争取体制内的良好评价    也剩不了多少时间     来做自我发展呢?.

TOP

说得全面!  出发点也很积极    值得好好体会   谢谢!

听同学说   碰到过小学老师    一天发六七个短信   提醒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需要怎么改进    要扛住这样的压力可真是需要技巧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