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中美妈咪战

打个岔

http://dongxi.net/b045Q
今天是马丁·路德·金日,我们放假一天。马丁·路德·金是一个民权领袖,论职业他是个牧师,可是总统日那天很少单位放假,但是马丁·路德·金日就放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马丁·路德·金把人“生而平等”很大地推进了一步,使得一个人不因肤色而被人公开歧视。对于一个社会来讲,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事实上我们今天中国人之所以在美国能工作,在这个空间里能够发展,其实也是受惠于马丁·路德·金博士。他争取的民权,也包括其他的“有色人种”(colored people)。

前天我们学校有一次员工聚餐,我放眼看去,好像就我一个是非白人。学校其他族裔的人也有,不过非常少,不到7%。我坐在那里问自己:我又感觉到我被另眼相看了没有?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了没有?好像没有,除非我想象力太丰富。这样“受歧视”的感觉,反不如我在上海,坐在一群上海同事中间的时候。我们走在街头,走在商场,有人敢公然歧视没有?这种情形也很少。我倒是在国内公交车上的时候,被人骂过:外地人,穷极无聊。我有个同学说他有次骑车上街,车胎破了,找一个修车师傅给他修,那师傅用的是一种新方法补胎,听他外地口音,说:”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你们外地人不懂的。“

我们走在这里的沃尔玛,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大家互相微笑,以至于我儿子突然冒出了一句我很震惊的话来,他说:怎么人们不管来自什么国家,微笑都是一个语言?(People smile in the same language, no matter which country they are from.)

 应该说,这也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努力,把种种形式上的歧视给消灭了。那么人们的内心还有没有歧视,有没有”你们“和”我们“的差别呢?当然有。就好比我们自己,对于黑人偶尔也有一点成见。上周中午,中午的时候我去学校附近一个小公园散步,中午公园里就我一个人,四周是树木,草地,这时候公园中间停了一辆车子,走出来两个黑人。我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打劫的犯罪分子,这里没别的人。我正在考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应对,这时候两人跟我擦肩而过,挥手跟我笑了笑,然后自己走自己的路去了。

可是人若能把内心的”歧视“收敛起来,哪怕是装一装,那也就是成功。人生就是一舞台,你演都不想去演,结果可想而知。自从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之后,美国人一直在“装”,装了几十年,由于皮格马里翁效应,还真给他们装成了,奥巴马上台了。目前在就业上,几乎所有单位都宣称自己是“平等机遇”雇主,不会在表面上歧视肤色、族裔等等。即便一个人心里有歧视,像我上面所说的陈见(stereotype)仍有存在,但知道公开发泄,会冒犯一个新的“潜规则”,那就是这样的歧视并不光彩。而在六十年代之前,黑人和白人坐车都分白人区和有色人种区,这样的区隔是常态。社会形态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主要是马丁·路德·金的功劳,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此后真正实现转变,靠的是全社会的努力,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因为全社会已经意识到,这种歧视的局面维持不下去了,继续下去就崩溃了。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很烦“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样的说法,我由此联想到了美国和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差别。我们中国人太把“出人头地”当回事,所以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的,更狭窄的圈子里,把“阿猫阿狗”们留在圈子之外。甚至在这样追逐与竞争的游戏中,都不知道了自己的所需所想,以至于搞到最后,也不过是到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之前一群人开始歧视另外一群人,另外一群人因为不服,开始斗争的状态。本来大家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要想高贵,我们都有着简爱所言的那种高贵精神的潜质,结果从人格高贵的精神贵族,落到了“富贵”游戏之奴隶的境地。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才有可能强大起来,因为它能容人。约瑟夫·奥尼尔就在《地之国》里写过,他到各个地方,发觉就是到了纽约这种地方,你一进来就能扎进来,没人把你当外人看。正因为这样,这些作家趋之若鹜跑过来。这种社会风气的造就,也颇有了些年月,如果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话,培养一个平民需要几代呢?起码要从我们这一代开始了。

可是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名猿们开始纷纷称名媛,“皇族后人”也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不反过来,追逐一个崇尚平等,不以出身论英雄的社会?

老电影《山谷百合》里,有位白人老太太老是吹嘘:我祖上是《独立宣言》签署人之一,一个黑人笑说:你这算什么,我祖上是摩西(圣经中《出埃及记》中的人物)。以后再有人跟你说他是刘邦爱新觉罗诸葛亮的后裔,麻烦大家也说一句:这算什么?我的祖宗是炎黄。.

TOP

回复 19#慢吞吞 的帖子

与许多家长接触后发现,他们大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这时候谁也不相信基因遗传了),希望提供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提供经济保障让孩子无需奋斗或轻松择偶,诱导孩子向着他们的设计的理想前进,却甚少关注孩子的想法(孩子懂个啥),极少人鼓励孩子做自己(别人开好的路走走就行,挤是挤,但安全)。他们觉得自己吃的苦头比孩子多得多,乐于用自己当年痛恨却坚信其有效的方法逼迫孩子(理由充分:这都是为孩子好)。这样一个怪圈,套住一代又一代国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1-1-18 19:42 发表
中国文化传统里面就没有平等二字。古话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看蔡大教授书里面讲了前半句,不知道心里面是不是想着后半句
这不。。。写脸上了呀!.

TOP

回复 26#pp_dream 的帖子

对于青春期逆反,我老早就跟女儿讨论过得(教育本来就是未雨绸缪嘛),我就一句话:我理解,我忍耐,跟她一起扛过这个阶段。

她会在我开始脸红心跳时,跑进房间,翻出常识课本,掀到青春期表现那页,戳着第一条(不听父母意见),然后仰着小脸儿,闪烁着双眼皮儿看着我。。。我会狠狠地回敬:你有青春期,我还有更年期呢,到时候有你受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redsun 于 2011-1-19 11:29 发表
你应该启发她,你经历的我全经过,而我经历的,你还知道的不多。
这句话对孩子没有任何意义,纯粹是炫耀家长的地位。.

TOP

回复 42#redsun 的帖子

恰恰相反,开明的父母才能赢得孩子长久的尊重和亲密关系,高高在上政治正确的长辈只能让孩子畏惧,而压抑之后的反叛会更强烈,同时也错过了与孩子分享内心世界的机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1-1-19 12:31 发表
现场感需要眼睛的。
同时协作技巧和感情投入程度会更直观地映入孩子眼里,感染力更强。.

TOP

回复 29#三峡移民 的帖子

照着这个逻辑,哲学家艺术家们都是家境无忧喽? 也难怪老邓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得到广泛支持。.

TOP

回复 53#三峡移民 的帖子

我同意这段所述,我们没有义务培养精英,但我们有义务为社会输出人格健全,有担当,有能力的年轻人。.

TOP

转自BBC中文网

愛琳
BBC中文網美國特約記者

中美兩國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南轅北轍。

華裔女性蔡美兒(Amy Chua)上周在《華爾街日報》以「為什麼中國媽媽更優秀」 為標題,列舉中式育子法的優勢和成就。文章挑釁的標題和她對待自己女兒近乎殘忍的教育法招來美國媒體和父母們排山倒海的討伐和爭議。

蔡美兒管教子女「牛」倒美國

看到這個標題,我的第一反應是:很具有嘲諷意味嘛,誰又在攻擊中國父母的棍棒家法了?誰又拿出什麼新的心理學論點拿中國家長開刀了?誰家可憐的亞洲孩子又死於望子成龍的壓力下了?

可文章根本不在諷刺挖苦。作者是耶魯大學法律系教授蔡美兒,美國土生土長的第二代華裔。她自稱「虎母」,不過我想「悍母」可能更加貼切吧?文章開頭就給了美國父母當頭一棒:為什麼中國母親更牛?想知道亞洲父母怎麼教育出神童天才的麼?我知道,我做過!聽著,我家孩子:

不許參加朋友夜宿聚會,不許同學間串門(記者注:這類聚會是西方習俗之一)

不許在學校參加戲劇活動,並不許因此有怨言

不許看電視,不許玩電腦遊戲

不許自己挑選課外活動

不許任何考試分數低於「優」

不許在任何科目上排名低於第一。體育和戲劇除外。

必須彈奏鋼琴或小提琴,並不許彈奏除鋼琴和小提琴以外的任何樂器

這堆規矩,在中國人,恐怕不值得大驚小怪。畢竟,我們成長於這樣的管教環境。也有「不打不成器」,「響鼓必須重槌敲」「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格言。然而對崇仰「愛子至上」「鼓勵」「引導」「為孩子奉獻一切不求回報」的美國父母來說,這樣的家規簡直就是牢籠啊,這孩子還能幸福嗎?還有自由嗎?還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嗎?

再往下看文章,美國人簡直氣得要拍桌子了:不肯練琴?蔡美兒曾在寒冬把3歲的女兒關在門外;孩子送她自製的卡片,她嫌不好,讓她們重做;為了激勵/批評女兒,她經常羞辱她們,甚至罵她們是「垃圾」「懶東西」;她用燒掉孩子的玩具來要挾她們;為了逼7歲的小女兒彈會一首曲子,她擼著袖子,罵啞了嗓子,不許孩子喝水,不許去廁所,還威脅把她的玩具小屋拆了捐出去。

蔡美兒對自己的中式育女成果甚為自豪,隨文附帶的兩張照片中,蔡美兒都是自信地兩臂相抱,身邊兩個乖乖女一個彈著鋼琴,一個拉小提琴,皆面帶幸福微笑:似乎以實例向西方父母展示著東方更牛教育的成功。

媒體討伐鋪天蓋地,家長之間議論不休

這篇文章猶如布什03年向伊拉克發動的「驚嚇戰」一樣向美國社會投下重磅炸彈。華爾街郵報上有近7000條評論,(蔡美兒稱現在每天要收到多達600條電子郵件),各媒體,報刊,網站,論壇,微博,無不圍繞著東西方教育子女的落差大做文章。其中雖有「啊,果然是這樣!」;「噢,原來是這樣」;「哈,這倒可以借鑒」的聲音,但討伐的鼓聲還是佔了上風。

《時代周刊》:中國本土的母親已不用蔡美兒的那套法子了,她們現在借鑒的是美式親子法。

《全國公益廣播》的書評:蔡美兒可能確實腦子有病…

美聯社:「虎母回憶錄遭遇虎嘯」

《紐約時報》社論:「蔡美兒是個窩囊廢」:「她不讓孩子參加更加需要思維能力的活動,因為她這竅不通。」「難怪15至24歲的美籍亞裔女性有這麼高的自殺率」

我女兒一同學的爸說:我讓孩子媽當著孩子們的面念了這篇文章,讓他們聽聽有好處。

美國媽媽Chista說:我大女兒常問我,怎麼班上亞裔同學的父母對孩子有那麼大的期望值?我雖然跟她講,管教孩子,各家有各家的方法,但我對這些孩子的可憐,我女兒一定能看出來。現在,起碼有這麼篇文章出來做個解釋了。

女兒同學Griffen的媽媽說:我能同意其中幾點,比如死記硬背確實來得快,還有美國人處處怕觸犯孩子的自尊心。不過,我每天難得找到10分鐘坐下來陪孩子做功課,而這個中國媽媽一天要花三個小時監督孩子練琴,她還是教授,真奇怪她哪有這麼多時間來煎熬自家的女兒。

自我炒作之嫌

讀了蔡美兒的文章,我感到,她對自己一些近乎虐待孩子的做法過分津津樂道,似乎醉翁之意不在育兒教育,而在炒作自己。幾天之後,我得到了答案。

蔡美兒在《華裔「虎媽媽」答讀者問》中辯解說,華爾街郵報摘取了她新寫的回憶錄《虎母的戰曲》中的一小段。她說:「我的書是一個母親的成長故事,開頭的那個人,也就是《華爾街日報》節選部分中的那個人,和這本書結尾的那個人不完全一樣。簡言之,我得到了應有的報應;書中相當部分講的是我決定放棄(但並不是完全放棄)那種嚴格的移民教育模式。」

原來蔡美兒自曝的中式教子法只是個幌子啊?教育子女她並非擅長,自我宣傳才是她的強項。上周的文章是個煙幕彈,一登場先炸開四方:本來默默無聞的大學教授,現在谷歌上能搜出幾百多萬條目。最重要的是:她的新書《虎母的戰曲》搭上了這艘火箭,一上市就在亞馬遜網上書店排上了第6號。數百萬美元的稿費已成囊中之物。美國各處還在育兒的問題上糾纏不休呢,蔡美兒卻已經虛幌一招,踏上售書的巡迴宣傳旅程了。

亞裔父母被打上烙印

可悲的是,亞洲父母本來就在西方有強制管教孩子的「惡名」,比如,在YouTube上總能看到鋼琴神童,大多數也總是亞洲孩子,留言中也總少不了這兩種:「她/他是亞洲人,有什麼好說的?」,「可憐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

蔡美兒的自爆書捧紅了自己,卻徹底地給亞裔父母打上了歧見的烙印。我的亞洲朋友說,現在到學校接孩子,感覺很不自在,孩子成績好,不僅不覺得「牛」,反而怕有「母老虎」的惡名。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在標題「虎母的撤退」中說,此書給其他在悍母管教下長大的華裔子女帶來了痛楚。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力圖逃離(悍母),而出生在美國的蔡美兒,居然還搞這一套,太可怕了。

忘了說,網上現在有了一個新動詞:

「你蔡美兒嘛?」「對,我蔡美兒我家孩子。」「真的?好多數據顯示蔡美兒孩子有害呢!」「哎呀,我已經蔡美兒了孩子,怎麼辦?」「那趕緊攢錢,好將來抵消蔡美兒!」.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1-1-25 21:31 发表
原来为自己书做广告呢?难怪她的孩子还活着。但是害苦了那些亚裔孩子。尤其是华裔孩子。
而且让虎妈们逼迫孩子时更理直气壮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福赛妈妈 于 2011-1-20 22:21 发表
平衡最重要
香港的教育就比较成功,既有中式严谨,又有美式的宽容
你指的是以往的英式教育, 现在已经变味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1-1-25 21:39 发表
若美国经济与中国相比是失败的,那么,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也是失败的,

这是哪里的烂作者。
美国经济超强的过去,怎么就没见有人大张旗鼓诟病美国的教育呢?移民到美国, 享受了制度带来的各种好处后, 嘴都没擦干净, 就迫不及待对人家指指点点,还真为咱华人脸上增光。.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1-1-26 14:56 发表
香港的教育怎么变味了?
跟国内差不多, 老师也公然叫学生去补习的。
我只好又让小混去国际学校了.

TOP

回复 108#子玖妈妈 的帖子

非也, 是一国两制的破产造成的。
香港的国际学校学费没有比上海贵.

TOP

回复 110#子玖妈妈 的帖子

教育是为什么服务的??.

TOP

补课是为了跟上节奏,填鸭的节奏.

TOP

回复 115#慢吞吞 的帖子

.

TOP

引用:
原帖由 慢吞吞 于 2011-1-26 16:11 发表
难说的,有些自私会以爱~~~~~的面目出现,而不自知。
不是有些, 是很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