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三字经》《弟子规》是经典吗?

《三字经》《弟子规》是经典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7063f0100ns1k.html

同社好友伯昏子先生以为,修习国学,应从岱宗正脉的《论语》入手,可辅之以唐诗,陶铸性情。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但在这个众声喧哗,礼崩乐坏的时代,社会上中人以下之材,惑于俗儒之见,把《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糟粕,都捧成了经典,实在令通人齿冷。
要传承儒学,必须要首先否定掉孟子的“亚圣”地位,必须重新认识并推尊荀子的历史地位。孟子的学说,从一开始就偏离了孔子的方向。盖孔子设教,依本人性,性之有差等,孔子之教亦有差等。而孟子以为人性本善,又以为人皆可以致尧舜,此皆荒唐之言,绝对不符合人性。故《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前二句是孟子乱作之辞,后二句才是孔圣本旨。一旦受孟子瞽说影响,不能受差等之义,就不可能不倾向民粹,这是我反对《三字经》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于《弟子规》,我以为它是法家化了的思想糟粕,但我每次跟人谈起这一点,十有八九是要和听众吵起来。我当然不会怕得罪人,该说的还是要说。儒家思想强调独立人格,此与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庄子有相通之处,而《弟子规》是反独立人格甚至培养奴才人格的。现在那么多江湖人士推广读《弟子规》,其用心一则揣摩上意,以伪儒之教维护一统千秋,二则很多家长根本不配做父母,一心要孩子听话、顺从,有巨大的市场诉求。然而长此以往,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就将澌灭了。
在传统蒙学教育中,《弟子规》并非重要,今天却神州赤县,遍地开花,朵朵向阳,其原因何在,不难想见。至于红都重庆没有推广《弟子规》,却实在出乎我之意料。.

TOP

红都重庆老大唱红歌被大哥大顶在杠头上,现在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唱红歌.

TOP

在婴儿阶段, 读点诗歌之类给宝宝听,  对宝宝母语语感, 发音, 韵律, 节奏等可有潜移默化的熏陶

但对'国学'的自主阅读最好等孩子大些, 比如11-13岁左右. 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定语言基础,  也有一定的理解和判断力.  虽然这些经典对现代人不无启迪, 但不加筛选地全盘吸收也肯定会食古不化的.

[ 本帖最后由 tommi妈妈 于 2011-1-11 21:56 编辑 ].

TOP

我是坚决不让我的孩子学《三字经》的,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谬误.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晶晶 于 2011-1-12 17:18 发表
我是坚决不让我的孩子学《三字经》的,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谬误
哈哈! .

TOP

《三字经》引发的荒唐闹剧
(原发《南航精英生活》)
徐晋如
2010年底,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严禁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传统蒙学著作,此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些传统媒体也对此事颇予垂注。很奇怪的是,在网络上发出反对之声的,主要并不是信奉儒学的学者,而是那些通常可以归入“自由主义阵营”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些山东省教育厅的反对者,绝大多数并没有全文阅读过《弟子规》、《三字经》以及所谓的《神童诗》,却想当然地主题先行地认定,山东省教育厅的举措是在自作圣心,要拿“国学经典”开刀。其实,山东省教育厅“严禁”之当否为一事,《弟子规》之类的蒙学著作是否“国学经典”又为一事,二者不必混为一谈。我同这些自由主义者一样,坚决反对以行政命令指导教育,但我同时认为,把《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这样的蒙学著作看成是“国学经典”,就好像把小学一年级的英语课本,看成是英美文学的典范一样可笑,而偏偏持此看法的,不在少数。以圣人之糟粕,为后人之醇醴,这才是当今时代最大的闹剧。
我在二十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杂文,文章说中华民族“热不醒”、“骗不乖”,当时深以为然,再看今天的“国学热”,何尝不是如此。有某当年靠卖春药赚钱的老牌文化流氓,今天是很多地方官员的座上客,还获得“国学大师”的尊谥;某以传销入狱的东北汉子,出狱后找风水先生改了名字,把几本通俗管理学的书籍和所谓的“国学”拼在一起,俨然就成了新一代的国学名家;又有台湾某老,所著书常识性错误满纸斥目,却是很多人的“伟大导师”……他们的走红,展示出民族文化断层后整个社会荒漠化的景象。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国学培训机构”,把《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读物吹成经典,更是让通人齿冷的一件事。
中国传统学问,有大学小学之别。大学是指经学,经天纬地,内圣外王,小学是基础,又分文字、音韵、训诂三门。在传统的学问界域中,何尝有蒙学的一席之地?旧时塾童入学,因要在一年的时间内识多几个字,故从“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入手,取其合辙押韵,便于背诵而已。中等之材,一年后即可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那才算真正开始读书。今日被家长送去读经的孩子,有几个不曾识得二三千常用字,又有何必要再去诵习“三、百、千”?
且若“三、百、千”俱是圣人之言,诵之自然有好处,即使不是圣人之言,能有陶铸性情之效,诵之亦无甚碍,然而“三、百、千”果真符合圣人之旨吗?果真能陶铸性情吗?我以为恰恰并非如此。
《百家姓》、《千字文》所涉思想内容甚少姑可不论,《三字经》加了一个“经”字,让不读书的家长以为这就是国学经典了,却不得不辨。按孔子思想,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惟上智下愚不移。”孔子的一切思想,都由这句话发端,孔子的一切教育,也都根据“惟上智下愚不移”的事实而设定。上智、下愚,都是就人性言之,“惟上智下愚不移”,是惟上智与下愚之性不移。人之性情、禀赋,天生就有差等,所以孔子才会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也正因为万事万物均有差等,孔子才会特别强调“礼”的作用,礼,是对人性情的节制。而孟子的思想却从一开始就悖离了孔子之教。这位师承模糊自称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的学者,固然有他可爱执著的一面,但他所倡导的“性善说”、“人皆可以致尧舜”说,却是与孔子的差等思想彻底对立的。孟子的平等思想,和法国思想家卢梭的思想不无共通之处,二者的结合,是不难产生出“多数即真理”、“多数即自由”的思潮的,而这样的思想,曾经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三字经》推尊孟子之处不一而足,不知儒学之衰,正自唐代韩愈推崇孟子开始。儒学要复兴,必须要廓清孟子的影响,重新认识孔子的最杰出的思想传人荀子的历史意义,以孔荀之道取代孔孟之道,我们的民族才会长治久安。
至于《弟子规》,不才区区由集部入手,进而经学、子学,所读的古籍也算得上汗牛充栋了,却直至去年,因接触了些江湖人物,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部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种法家化了的所谓蒙学,究竟符合《大学》中提出的“明明德、新民”中的哪一条?这种不顾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原则,以家长式的一言堂而不容置疑地让你“背”的种种“规矩”,究竟是在培育“止于至善”的人才,还是在专门生产奴才?请问孔子的门徒,有哪位读过《弟子规》?朱子的门徒,有哪位读过《弟子规》?
现在那么多江湖人士推广读《弟子规》,其用心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穿了,一则揣摩上意,以伪儒之教维护一统千秋;二则很多家长根本不配做父母,一心要孩子听话、顺从,有巨大的市场诉求。然而长此以往,我们民族的创造力何在?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又到哪里寻觅?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有完善人格的君子。他特别看重诗教对性情的感发作用、礼教对性情的节制作用、乐教对性情的调节作用,他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本来应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应该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快乐的事,可是在这个孔子的传统已经被连根斫断的时代,真正的教育离我们还很远。《三字经》所引发的闹剧,不过是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无知的状况的折射罢了。.

TOP

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有可取之处!其实万物皆有二面,就看人心了。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道理就在期间。其实我们现在最缺失的就是孝道。不是要孩子多听话而是做父母的自己对自己的长辈如何。.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青叶 于 2011-1-19 11:49 发表

不是要孩子多听话而是做父母的自己对自己的长辈如何。
特别赞同这1句!.

TOP

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不管自己是长辈还是小辈,就如同当官的与百姓。.

TOP

南怀瑾说得好:“不要曲解了孔孟的“孝道”。‘父慈子孝’,这是相对应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我们后来讲孝道‘你应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

TOP

当然是. 孩子有个幼儿园起的玩伴也是现在的同学, 结果那孩子现在有的地方学坏了,把我们孩子的东西拿走也不告诉我们孩子. 我们孩子很生气准备去对质被我劝回来. 过了几周孩子和我说她明白了三子经的第一句话-- 人之初, 性本善. 她的朋友是长大了变坏的..

TOP

我给闺女背和抄《千字文》《幼学琼林》,如果送出国最好上EF.

TOP

LD既然发起置疑,最好能多推荐出几个经典,也让我等了解下.

TOP

那就采取“扬弃”的态度去对待。.

TOP

《三字经》本来就是启蒙读物,不能称之为国学经典.但是它确实是一本非常好的启蒙教材,这是百度百科对它的部分介绍:"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让孩子接受这样的启蒙,有什么不好?当然,几百年前的读物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在的社会,但把《三字经》说成是洪水猛兽,好象读了《三字经》思想就受到毒害了,就有些可笑了.对比现在的电视,游戏中的色情和暴力内容,难道《三字经》还能产生更深的毒害?
至于"人性说",儒家有三种说法,佛家有佛家的说法,基督教有基督教的说法,学者可以写一本专著,对启蒙阶段的孩子不必深究.如果说孩子读了"人之初,性本善"就产生了不好的世界观,又或要否定孟子,这可是《三字经》不能承受之重了.
又现在很多过了启蒙阶段的人学习《三字经》里面的礼仪道德,在用启蒙教材补课的同时,发出要"被奴性化"了的恐慌感慨,这更是《三字经》不能承受之重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晶晶 于 2011-1-12 17:18 发表
我是坚决不让我的孩子学《三字经》的,因为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谬误
赞同。
其实直接学习论语最好了。
孔子说的很多话,现在看来也很有道理。他也有很多实际的社会经验,说得每句话也很谨慎,都是禁得起推敲的。
孟子虽然说是亚圣,但是没有实际的社会经验,虽然满口仁义(好像提到仁义次数远远超过孔子),但是有些话听起来觉得很傻很天真。.

TOP

论语和三字经不是一个平面上的,非要把它们绑在一起比较,本来就不合适.我孩子一岁多就能背三字经,但我不认为他那时能读论语.
论语里有些话放在现在也不合适,也要辩证地读..

TOP

《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后面的《论语》、《中庸》。。。绝对是经典,说不是的写一篇看看好了。
这些典籍没有什么不是的地方,之所以困惑,是它们传承的结果。如果国富民强,跟老美似的,不要说国内学典籍,全球都要修这门课,谁敢落下?
中国近代史很好的诠释了,“仁义”顶个球。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上升,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研究中国的文化,当然包括这些文化的渊源。
当然要学,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陈光标的钱撒得那是。。。如果大家能读懂《论语》,就该鄙视他,大家去看孔子是怎么说子贡的,说得真好,道德应该是人人能做到的。.

TOP

.

TOP

当然是经典!

引用:
原帖由 疾风 于 2011-1-31 11:59 发表
《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后面的《论语》、《中庸》。。。绝对是经典,说不是的写一篇看看好了。
这些典籍没有什么不是的地方,之所以困惑,是它们传承的结果。如果国富民强,跟老美似的,不要说国内学典籍,全 ...
特别是《弟子规》,教得全是做人的根本。待LZ看了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后再说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