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兴趣引擎”是怎样发动的——上海一所市郊小学的“另类教改样本”

“兴趣引擎”是怎样发动的——上海一所市郊小学的“另类教改样本”

“兴趣引擎”是怎样发动的——上海一所市郊小学的“另类教改样本”
本报记者  唐闻佳
    我们向读者推荐这篇报道。
    紫罗兰小学大胆允许一些“读不进书”的孩子离开教室去学手艺,更坦率承认“并非所有孩子都是读书的料”,这在一般学校肯定是行不通的。家长首先就不会答应。而紫罗兰学生的家长们,不一样,不那么“进取”、“执着”。但“不硬上”、“退一步”,是不是反而能给一部分孩子打开成长乃至“成功”的空间?
    当然,如果“成功”的定义就是一步步升学直至拥有体面的学历,那这个话题就说不下去了。这样的话,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和种种不良后果,也就没有多少施展空间了。  ——编者
   
    在上海市郊的周浦镇,有一所紫罗兰小学,教学楼不过两层,可网上议论它的帖子“盖”起了几百层楼。
    因为这所前身是民工子弟学校的民办小学,实在很特别。比如它最近两年试行了“走班制”:在紫罗兰,上课铃响时,学生们不总是坐在各个班级固定的教室里等老师来,而时常叽叽喳喳如小鸟一般各自飞进“数学教室”、“语文教室”、“英语教室”……
    在保证基础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走班制”让孩子们依照各自兴趣自主选择学习;而且,同年级同学科都有几位任课老师,今后“走班制”还可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从而促使老师们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注重结合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愿坐在教室里的请举手!”
    校长陈国华说,学校的一切改革,只有一个目的:尊重孩子兴趣,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紫罗兰小学,还有比“走班制”走得更远的“改革”。
    在任何学校,都会有一些“读不进书”的孩子,硬把他们圈在教室里,谁都受罪。但又有谁敢把他们放出教室?
    一日,上课铃响过许久,一间教室仍然聒噪不已。陈国华走进去喊道,“不愿意坐在教室里的请举手!”……终于,后排冒出了一只手。这个学生名叫梁永刚,五年级已读了两年,升学堪忧。“好!”校长领走小梁,约来他父亲,问:“孩子将来想做什么?”梁父低下头:“没想过。如果他能初中毕业,每月挣3000元就好了。”陈国华知道梁永刚喜欢手工:“给你一个螺帽图样,再给你一块铁皮,依样做个螺帽,好不好?”小梁兴奋起来,连连点头。
    此后,梁永刚获得“特权”,每天上学可以不进教室,而捧着本《机械制图》,跟着学校的后勤老张,帮忙修锁、焊铁。老师们发觉他像变了一个人,“这个在常规教育里饱尝‘失败’苦涩的‘差生’,有了朝气和自信”。
    那时的紫罗兰,还是一所9年制的民工子弟学校。梁永刚2008年初中毕业进了技校,新学校很快发现,这个学生“手上功夫了得”,便推荐他参加全市的职业技能大赛。没想到,比赛还未结束,他就被一家德国企业相中,愿支付4000元月薪;接着,上海船厂开出了更优厚的待遇……如今,梁永刚成了一名技术过硬的造船工人。
   
就因为少了来自家长的压力
    这个从“留级生到技工”的故事,让学校更明确了自己的想法:并非所有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从2002年办学至今,紫罗兰迎来送走了一批批学生,陈国华发现:在所有学生中,真能读好书、考上大学的,大约有20%;20%是常规教育模式里的“后进分子”,但如果善加引导,说不定能成为“怪才”;还有60%,如能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会是优秀的劳动者。
    其实这个“发现”,只是常识,但在一般学校,哪个校长和老师敢于放弃“赶鸭子上架”?首先家长就决不答应。紫罗兰的特殊在于,“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对子女的学业也没有很高期许,不像城市家长那样对孩子成绩每分必争、对孩子未来有着‘心比天高’的热望。”正是少了来自家长的压力,紫罗兰才有了2008年“教学改革”的可能——不想按着常规读书的同学,可以和校长“商量”,跟后勤师傅学电焊、跟木匠学木工、跟厨师学烧菜……学校缺少课桌椅,他们跟着师傅做木工;宿舍楼屋顶漏水,他们跟着师傅上房顶铺三夹板,还弄懂了什么是“混凝土”……
    只要学生有兴趣学就好,学习既不一定要坐在教室里,也不一定是常规概念的“老师”才能带教。不同的孩子各有爱好和特长,但原本的课堂没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语、数、英都为兴趣服务
    “改革”之后,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有的学生学做木工,很快着迷,劲头十足,简直没日没夜。不久,他们主动去找语文老师了,因为要读懂图纸说明书;再后来,要画设计图,他们又跑去数学老师那里,甚至开始翻阅立体几何课本,而小学还不教这门课。
    这一来,语文、数学、英语都成了围绕兴趣的课程。在兴趣带动下,孩子们爱学习了,重新捧起本来一碰就头疼的课本。
    紫罗兰小学的后操场上有八个大字:发现天赋、造就成功。为了发现天赋,每个任课老师都要挖掘身上的“武艺”,额外开设兴趣班。校长更发动老师充当“天赋发现员”——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发现某个学生有某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就记下名字、班级,上报校长室。
    最近,音乐老师毛勇就发现了一个葫芦丝吹奏能手。“好多人学一年都吹不好《月光下的凤尾竹》,可这个小女孩两周就吹得有模有样了,此前她根本没摸过乐器!”学校闻讯,马上给孩子买了个200多元的葫芦丝,让她登台为几百名同学表演。
    奇妙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紫罗兰,一所只有两层低矮校舍的城郊村校,走出的学生擅长电焊、木工、武术、机器人制作等等,各有绝活。紫罗兰渐渐声名远播,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纷来造访,又纷纷义务帮忙。现在,这个学校已经有了五六个志愿者外教,还来了口琴协会会员、少林寺弟子、自由音乐人……兴趣班由此越开越多。.

TOP

为这些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的家长们鼓掌!.

TOP

这个学校有创意,并且有市场。前途看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对未来趋势持乐观观点的话,手工业者前景看好、艺术从业者前景也很好。.

TOP

可惜WW上的家长很少会接受孩子这样的人生.

TOP

中国上海出现了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小学,培育着一群实现自我价值的孩子,看了激动人心啊!

[ 本帖最后由 约约妈 于 2010-12-2 12:3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香茗一杯倚清风 于 2010-12-1 20:40 发表
紫罗兰的特殊在于,“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对子女的学业也没有很高期许,不像城市家长那样对孩子成绩每分必争、对孩子未来有着‘心比天高’的热望。”
这个是亮点.

TOP

回复 3#子玖妈妈 的帖子

对,但愿能尽快扩张。.

TOP

什么时候拿钳子的工资超过拿鼠标的那么改革就成功了.

TOP

什么时候,任何工种的人只要努力工作都能有保障有尊严的活着,教育就有希望了。.

TOP

记得一个旺旺的妈妈还在那边做过志愿者是吧?不知是不是这所学校。.

TOP

什么时候 不偷不抢不拐不骗 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 就是有尊严有价值的 就是成功的.

TOP

这个是华德福小学吗?.

TOP

想起了小豆豆的电车学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TOP

什么时候中国取消计划生育,那么这所学校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TOP

引用:
原帖由 牙医叔叔 于 2010-12-7 21:31 发表
记得一个旺旺的妈妈还在那边做过志愿者是吧?不知是不是这所学校。
呵呵,就是这所学校。看到这个报道感觉很亲切。
陈校长给了我很多启发,也提供了一个很自由的平台。虽然受限于条件,他的很多理想没法很好地落实,也有很多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始终很感谢他,所以,即使我现在不直接为这所学校服务,但在组织其他公益活动时,还会为那里的孩子筹集物资;在我自己现在的教学和管理上,也会不时地从陈校长那里汲取营养。.

TOP

引用:
原帖由 lifangliu 于 2010-12-8 12:10 发表

呵呵,就是这所学校。看到这个报道感觉很亲切。
陈校长给了我很多启发,也提供了一个很自由的平台。虽然受限于条件,他的很多理想没法很好地落实,也有很多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始终很感谢他,所以,即使我现 ...
原来就是您,呵呵,向您致敬!.

TOP

引用:
原帖由 牙医叔叔 于 2010-12-8 12:33 发表

原来就是您,呵呵,向您致敬!
客气了。我去那里的缘由是,那时我厌倦了教学,离开了公办学校,在其他行当尝试过,一直不如意,找不到合适的方向。家人建议我再去当老师,于是,我就到了紫罗兰小学——当时是紫罗兰希望学校。在那里,有很多自由的空间,让我找回了热爱教育的感觉。后来为了生活,我离开了。不过这段经历,以及和陈校长的多次交流,的确给了我很多灵感。所以今天看到这个贴子,忍不住借题发挥一下,让大家有更多的了解。

[ 本帖最后由 lifangliu 于 2010-12-8 14:53 编辑 ].

TOP

其实整个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如果中国能像德国一样,做出色的技术工人能和所谓的白领,众多家长期望的,拿差不多的薪水。大家又多了一条生路了。
那个校长做得很对的。.

TOP

不过孩子的兴趣会变的,读书好坏也不是一成不变,老师应该思考一下怎样让孩子有兴趣地去接受知识..

TOP

回复 1#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看了让我想起了《窗边的小豆豆》---故事里的汽车学校.
我女儿就非常的向往这样的学校!!!!.

TOP

校长陈国华知道梁永刚喜欢手工,梁永后来捧着《机械制图》,跟着学校的后勤老张,帮忙修锁、焊铁;
一般学校不会这么做,只能靠家长和学生自己:
1,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
2,找到和这份爱好相匹配的练习机会;(家长)
3,勤学苦练,坚持。(学生).

TOP

回复 19楼lifangliu 的帖子

呵呵!.

TOP

回复 19楼lifangliu 的帖子

不容易啊。.

TOP

有理想且了解孩子的校长!希望多些这样的人。。。.

TOP

就像《巴学园》。
有个发现,教育上真正的创新,往往始于一些教育环境不好的地方,也许是因为缘于来自家长、教委的压力不那么大,所以,更敢于尝试创新。
记得在看芬兰教育时,他们的教育改革也始于距离“中央”偏远的一个小地方;
而蒙特梭利也是首先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

TOP

回复 17楼lifangliu 的帖子

第一次看你介绍的这样的学校就想把孩子送去,可惜太远了,在惠南镇。.

TOP

关注中,这所学校和美国很多社区学校的教育方式很像。.

TOP

回复 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好像美国的深泉学院。

我相信拿高级钳子的比拿普通鼠标的挣得多的时代马上就要来临了,产业结构、供需关系就是调节的无形之手。.

TOP

回复 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多么希望普通的学校,有几个下午不上课,让孩子们跟着后勤师傅做饭、做木工。.

TOP

真羡慕能在里面学习的孩子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是最开心的~.

TOP

回复 27楼核桃酥 的帖子

你说得没错啊,要是条件好的地方,家长的要求和想法都一大堆,怎么会给改革家实践的空间呢?

所谓的条件不好,给教育改革者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回头想一下,咱殚精竭虑的“为孩子好”,为孩子“设计将来”,有没有给孩子留出发展的空间呢?

呵呵!.

TOP

回复 25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昨天回给刘老师的一个“呵呵”,把这篇老贴给捞了出来。没想到还引来您的关注。

现在招供,昨天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去参观了这所学校,并有机会与陈校长做了沟通。

这是一次特别有意思的参观,我打算找个时间把情况整理出来给大家分享。.

TOP

回复 34楼胡豆妈 的帖子

参加过茜茜妈组织的三次活动,很有意义的。.

TOP

回复 7楼约约妈 的帖子

这是一所民工学校,也是好多城里人不屑自己孩子与之为伍的学校。.

TOP

回复 28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这位妈妈,你亲眼看到学校以后,就未必想把孩子送去了。

除了路远,学校的条件还是相当艰苦的。包括每班孩子超过50人,教室异常拥挤,校园活动场所极小,缺少运动设施。师资也有人员不足和流动性大的问题(据说这两年转成民办学校以后好些了)。

陈校长是在他的现有条件内做到了很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并不是说这所学校完美无缺了。也可以说他化劣势为优势,用创造力弥补了物质条件不足的硬伤。

接触了这所学校和校长后,我感到不管咱们孩子能不能上到比较理想的学校,家长能做的是:学习陈校长创造性的理念和做法,调整教育思路。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2-5-9 12:5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核桃酥 于 2012-5-9 09:43 发表
就像《巴学园》。
有个发现,教育上真正的创新,往往始于一些教育环境不好的地方,也许是因为缘于来自家长、教委的压力不那么大,所以,更敢于尝试创新。
记得在看芬兰教育时,他们的教育改革也始于距离“中央”偏 ...
是的,近代以来所有让人受益至今的教育创新,几乎都来自于帮助困难学生的尝试。
教好学生,几乎没有生成过让众多人受益的教育方式。.

TOP

感动!!!
我们现在搞素质教育,不一定个个眼睛都盯着音乐美术体育,好像每个人天生的兴趣都是一模一样的;
根据孩子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在学校里留出1个小时,随便小朋友看什么,老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他们的兴趣即可;这样一路9年义务教育下来,成功的应该会大有人在,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就是到了社会上,他也会找到自己的自信心.
现在的教育是苛求每个孩子只有一个奋斗目标,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孩子.那些学得好的,很可能为了学习丢了兴趣;那些学不好的,可能越来越差,因为在学校里,他的自信心就从没有树立起来。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能做到保护孩子的兴趣,那我们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TOP

回复 37楼胡豆妈 的帖子

理念和思路是最重要的,小学阶段能学到什么?如果把5年的功课系统整理、用有效的方法学习可能2年就行了。我希望孩子能够接触不同的人,学会与人不同的人沟通和相处。小学的功课,我们自己都可以辅导,我希望学校能够给孩子思想的自由和时间。貌似这个学校可以。.

TOP

回复 40楼感谢生活 的帖子

是呀,孩子上小学,除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包括礼仪和安全两方面)、健康生活习惯(国内这块已经完全不管了,国外是有营养、健康等方面的课程的)、学会合作、建立友谊、培养兴趣(现在的兴趣会成为未来的职业方向甚至理想)。小学和初中阶段能够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建立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就能够很好的地自处以及与别人相处,为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这个基础越扎实,将来能够盖上去的楼也越高。

如果在初等教育阶段把精力全放在知识学习上,就舍本逐末,甚至弄成内伤。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2-5-10 15:25 编辑 ].

TOP

为这样的学校鼓掌 ,不知这样的小学有中学衔接吗?.

TOP

回复 42楼tony的妈妈 的帖子

这个学校有初中,办到初二,因为都是外来孩子读书,没有办法参加上海的中考,到初三就回老家读书了。所以学校只到初二。.

TOP

回复 43楼胡豆妈 的帖子

这里的孩子真幸福,只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

TOP

在上海能看到这样的学校真不容易,希望看到胡豆妈妈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内容。.

TOP

回复 41楼胡豆妈 的帖子

说的好,顶。其实现在的学校也搭建了规范,合作,兴趣,友谊的基本平台,只是老师在灌输知识的压力下没法给予更多关注,这就需要家长更加着意培养,在大环境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家长的作用就更体现出来了。我这里指有能力管教孩子的家长,与其羡慕民工小学,不如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多些承担,多些尝试。.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2-5-10 09:07 发表
这个学校有初中,办到初二,因为都是外来孩子读书,没有办法参加上海的中考,到初三就回老家读书了。所以学校只到初二。
转制后,初中学生有的回老家学习然后参加当地的中考;有的留在上海,进入公办学校,一般会分在同一个班级,学校也不重视,初三也许回老家考试,也许考上海的职校技校。有一位大学退休老师王老师义务为部分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大约有二十多人。.

TOP

因为这所前身是民工子弟学校的民办小学,实在很特别。比如它最近两年试行了“走班制”:在紫罗兰,上课铃响时,学生们不总是坐在各个班级固定的教室里等老师来,而时常叽叽喳喳如小鸟一般各自飞进“数学教室”、“语文教室”、“英语教室”……
===============================
这是先进的教学方式。因为不同学科的教室可以情景化,有利于童鞋更好地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相比之下,市区的学校落后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5-18 10:20 编辑 ].

TOP

回复 48楼ccpaging 的帖子

走班制只搞了一学期,就因安全问题被停止了。安全永远是悬在教育部门头上的什么什么剑。.

TOP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2-5-18 11:37 发表
走班制只搞了一学期,就因安全问题被停止了。安全永远是悬在教育部门头上的什么什么剑。
要安全就需要有规则,而且童鞋们遵守这些规则。我的问题是,在这个学校,规则是童鞋们讨论制定的,还是校长老师们制定的?有没有尝试过让童鞋们每个学期都通过讨论来制定班规?.

TOP

 5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