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9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小儿郎 加国-中国 读书札记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4 15:09 发表

我们也是, 和加拿大的同学打电话,视频是他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但我怎么总觉得没有时间啊, 买了原版书也没有时间看, 怎么办啊? 原本培养的每天至少20分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快要毁于一旦了, 急啊!

...
我们正相反,在国内英文学得蛮深的,到这里炒剩饭了。反正就是什么都不用学了,天天就是高兴的玩。.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zhang0703 于 2010-11-25 09:40 发表
说的太好了,我们家孩子有一天回来也说老师说他们是“戆都”,我问是说一个孩子还是全部孩子,他说是说全部,我那个生气啊,这还是选拔出来的特长班的老师呢。我多次提醒孩子不能随便叫谁傻瓜什么的,但他好像不以为 ...
“戆度”还是轻的,说明大家还没见识过更厉害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5 11:00 发表
老师规定我们大家不可以和他说话
中国的老师,手段都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5 13:29 发表
Stupid是很不好很不好的,骂人的话。
为什么不选择进好点的民办小学?我感觉民办小学,特别是有境外班的,老师虽然严格,但还是比较与时俱进。
境外班和境内班差别蛮大的,一个可能是因为境外班不存在升学压力,另一个可能,我觉得中国人惯于“看人下菜”,面对拿着外国护照的家长,老师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个和社会现象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5 16:46 发表
说实话, 我很out的, 我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哪些小学和初中算民办的, 民办的好处到底是什么。

温哥华回上海的朋友倒是很多没有进公立的, 有的进了国际学校, 有的进了国际班。我们并不想让孩子近这样的学 ...
如果不介意诸如“戆度”、“孤立”、不断的批评这样的“中国文化”,那么融入是很容易的.

TOP

要说到人家教育的弊端, 还是要回到社会基础的不同。 昨天讨论的蓝领可以过不错的生活以及成年了还可以回炉上大学等, 决定了他们小学阶段快乐教育的可行性。
其实, 加拿大的孩子读大学的比例很少的, 只有15%左右。 第一次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 我很诧异的。 我不知道中国的数据是多少, 但至少在上海, 在我身边的人群中, 这个数据应该是很高的百分比吧。大家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进大学, 而是进什么样的好大学的问题。 

加拿大的教育就是自然淘汰的一个过程。 其实这也是合理的。 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的呀。不是读书的种, 何必要逼他进大学的门槛呢?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快快乐乐渡过一生, 很享受人生的。

因此, 学校老师也不会紧盯在孩子后面, 孩子愿意学就自己多学一点, 不乐意学绝没有人会push。
比如, 我前面说到过的那个space project, 发生兴趣的孩子会自己泡图书馆, 自己上网找资料, 每天花2-3个小时。 而没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就草草完成, 即使最后没有完成老师也不会批评的。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 天长日久慢慢就会有分化的, 但一切都在不动声色和不知不觉之中。

加拿大的学校没有教科书, 低年级基本没有作业。 作为家长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学校在干吗。 而且因为对于他们教学体系的陌生, 根本插不上手的。 去问问他们老师, 老师觉得很奇怪: 孩子教育教给学校就是了啊, 你们家长着什么急啊?

因此, 自觉的孩子就越学越好, 不自觉的孩子在岁月流逝中快乐地浑浑噩噩, 只留下家长也浑然。

如果, 能做到坦然接受孩子一生做labour 也能欣然接受的, 那就快乐地浑然吧。 我坦言, 我做不到, 我接受不了。
这就是为什么, 西人中产以上的家长也忙着择校和课外班,  为什么华人家长一般都盯在孩子后面不放松的道理。

其实, 在国外做家长比在国内还要累。 国内大家都是这样紧张, 有大环境的;国外大多数孩子都在放松, 孩子很逆反: 凭什么人家在玩我要额外读书?

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 在加拿大, 那是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和整个教育体系抗争, 我好累啊!
她的女儿在上海读好四年级过去加拿大的, 在上海属于那种很优秀的孩子。 去年在加拿大读七年级(就是我们的初一)。 
一天小姑娘回来和她妈说: 今天我被老师大大表扬了。原因是: 班级里数学已经教到unit 5, 而绝大多数同学连Unit 1的作业都没有完成, 而她属于班级里面极少数几个完成unit 1作业的人, 因而得到老师的表扬。
小姑娘所在的学校是市里面数一数二的公立学校。 我的那个朋友和我说那个故事的时候的郁闷啊!

我儿子过去加拿大的班级, 作业布置了, 并不是第二天要交的, 即使到了该交的时候, 说忘记在家是很正常的理由。 有时候, 大家都会说: 老师对不起, 作业没有完成。 老师会笑嘻嘻地说: 那好吧, 给大家20分钟时间, 今天课就不上了, 大家做作业吧。 我儿子一般作业都是做完的, 这时候他就无所事事地完自己的小玩具。

。。。。。。 先去接儿子, 回头再说。

[ 本帖最后由 DXMOM 于 2010-11-26 15: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09:53 发表
是的, 是的。
我记得和我儿子三年级的加拿大老师聊过的, 她有一句话让我当时就十分感动, 她说: 我的工作只是encouragement(鼓励, 激励)。
班级里面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的, 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 ...
中国老师的工作也是就是批评批评再批评。也许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让你不断的发现自身的缺点,然后不断超越自己,但对孩子来说,他们也许会从对自己充满自信,慢慢变得对老师的批评认同,认为自己的确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教育一直说不要给孩子扣帽子,但我们的老师做的最多的,也许是唯一的工作,就是给孩子扣上各种不同的帽子,但共同点都是:你是错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2:18 发表
对于小干部的特权, 儿子上周遇到一件事情;

学校里面科技节开幕, 大家搬椅子坐在操场上两个多小时。 居我儿子说: 很boring 的。 开幕式结束回到教室, 班长对开幕式上坐姿不端正的小朋友一一指出批评,  ...
说到这个“特权”,我们学校有个很特别的“星星榜”,红名单白名单(记得有位公办学校的家长曾经非常愤怒的说过这事),如果你儿子这一幕发生在我们这儿,你儿子违抗班长,班长有权扣除你的星星,一直把你扣到“白名单”里去。

我自己没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但听说过把名字挂着挨批斗的,可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享受着被高高挂着的“礼遇”。.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26 13:02 发表
哦,以我感觉,你儿子问得很好,没啥大问题啊。
你儿子挑战了班长的职责范围,问题问得非常有理有节。我感觉,老师不会批评你儿子吧。呵呵。
也许班长是奉了老师的指令对班级进行管理,此事对班长来说也是一件很具挑战意味的工作。相信班长回去心情也很郁闷。呵呵。
对于本例,我觉得是否需要进行换位假设(不是思考),如果作为班长接受了某任务,或者班长想声张自己的行为准则,该如何处理此事。
此问题讨论最不好的结果是导致孩子对价值观的强烈抵抗,最好的结果是让孩子懂得,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嘿嘿。
就这个例子,假如老师维护了班长,支持了班长呢?又如何教育孩子?最终结果,就是让孩子知道,和“权”斗,必伤。我们成年人,不也是在一次次这样的教训中成长为不敢和“上级”翻毛腔的人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6 13:44 发表
3年级以上每天1-1.5小时
国内翻个倍.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4:24 发表
其实, 在国外做家长比在国内还要累。 国内大家都是这样紧张, 有大环境的;国外大多数孩子都在放松, 孩子很逆反: 凭什么人家在玩我要额外读书?

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 在加拿大, 那是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和整个教育体系抗争, 我好累啊!
喜欢紧张的读书法,那在中国更合适;喜欢放松的读书法,那就去国外。.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哇, 转一圈回来, 那么多讨论啊, 开心开心! 让我慢慢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26 15:24 发表

自我感觉,这并非中西区别,是理解问题,在另一个楼,我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模式有些观点,从这个模式看,没有学出头的,都会对知识追逐产生兴趣,而学通的,就自然不会这么考虑问题了。
而国外的知识体系的区别 使  ...
能贴一下那“另一个楼”的地址吗? 很感兴趣。 谢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26 15:18 发表

您理解有些偏差,
我所指的,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是指事后的和解交流。
向上级翻毛腔,得看很多条件,不是会翻毛腔的就是好汉,我们国家好象这样的好汉不少。国营企业颇多。没有数据统计。当我随便说说。
对于这个问题, 我最近也很迷茫怎么和孩子沟通。
我既不希望他成为一个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的没有脑子的人, 希望他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同时又不希望他做戆头戆脑的冲头, 在斗争中受伤。 
我目前觉得: 
1, 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 不能人云亦云
2, 有不同意见的时候, 应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去和别人交流意见

当然, 要让孩子领悟到这个“度”并学会这个技巧, 那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很多时候, 我们也一直在学习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11-26 14:29 发表

中国老师的工作也是就是批评批评再批评。也许这是中国人的习惯,让你不断的发现自身的缺点,然后不断超越自己,但对孩子来说,他们也许会从对自己充满自信,慢慢变得对老师的批评认同,认为自己的确是这也不行,那 ...
我想, 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不同吧。

中国很多时候是先用怀疑的眼光看人, 除非他慢慢证明自己的能力, 或做出什么事情来说明自己是“好人”。
而西方文化中, 首先认定所有的人都是“好人”, 除非他自己做了什么坏事情被发现。 这体现在他的法律体系, 信用体系, 以及其他的社会体系中, 也包括教育体系。

理解了文化的差异, 也许孩子就不会那么不自信了吧。

[ 本帖最后由 DXMOM 于 2010-11-26 16:13 编辑 ].

TOP

同意。
太小到国外去读,很容易,非常容易,被淘汰。当然,所谓的淘汰是指学得不怎么样,以后就做极其一般的工作。并不代表他不快乐。但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是无法接受的。我见到的一个女孩,就是这样被淘汰的,现在20多岁,工作都是临时性的,住得很远,开着破车。但是她总是很开心,说很喜欢这个国家,很喜欢自己的临时的工作。实在没有钱用就在周末的集市上摆个摊卖卖小玩意。。。我想如果移民了孩子变成这样,我还不被郁闷S啊。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就在那里穷开心。
所以说,做学问总会辛苦的,小时候养成好的习惯很有必要。宗旨就是在哪里都要适应环境,对这里老师的要求我是高度配合。.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6 16:18 发表
同意。
太小到国外去读,很容易,非常容易,被淘汰。当然,所谓的淘汰是指学得不怎么样,以后就做极其一般的工作。并不代表他不快乐。但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是无法接受的。我见到的一个女孩,就是这样被淘汰的, ...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也许是我们的标准太势力, 对于生活的理解太功利。
有几次, 在加拿大坐公车, 看到公车司机的那份快乐, 那是怎样的来自于心底的快乐啊, 那种快乐不仅仅从他的眼睛中透露出来, 更从他的和每一个乘客的招呼声中, 每一次抑扬顿挫的报站声中, 那种快乐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条皱纹, 感染到整个车厢的人们。 
我忽然疑惑与我们所谓的生活的追求。 我们是不是要的太多了?
想起《圣经》上所说: 有衣有食便当满足。 也许精神的快乐是更重要的。.

TOP

回复 130#不二周助 的帖子

是啊, 要作学问, 总是要辛苦的,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时候, 中国的古话“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记得在温哥华移民的一个论坛中, 有一个网友说过他女儿的故事:
他女儿在国内一直粪土分数, 想到了加拿大就是乐土了。 没曾想如果想进好的大学, 到哪里都是以分数说话的。 孩子高二去的加拿大, 等明白过来, 连哭都来不及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我们回来把孩子扔进公立学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26 15:18 发表

您理解有些偏差,
我所指的,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是指事后的和解交流。
向上级翻毛腔,得看很多条件,不是会翻毛腔的就是好汉,我们国家好象这样的好汉不少。国营企业颇多。没有数据统计。当我随便说说。
就以你上面说的,孩子没有清晰的“公平”的概念,只是对老师的态度有怀疑,那么,当你的孩子回来说:同样一件事,我做了和班长做了,老师只会批评我,不会批评班长。你如何解释?你如何教孩子事后和解?

当孩子根本没法理解为什么同样的行为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不是偶然的时候;当你教育孩子以宽容待人,不计前嫌,而孩子通过事实发现,我不计前嫌却遭到有意无意的“小权力”的报复,你不认为所谓“和解”教育,是那么乏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6:08 发表

我想, 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个不同吧。

中国很多时候是先用怀疑的眼光看人, 除非他慢慢证明自己的能力, 或做出什么事情来说明自己是“好人”。
而西方文化中, 首先认定所有的人都是“好人”, 除非他 ...
同意这个观点。中国人眼里,反倒是人之初性本恶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6:52 发表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也许是我们的标准太势力, 对于生活的理解太功利。
有几次, 在加拿大坐公车, 看到公车司机的那份快乐, 那是怎样的来自于心底的快乐啊, 那种快乐不仅仅从他的眼睛中透露出来, 更从 ...
这个我也很认同,在中国,即使公司里做到多高的职位,大学里做教授,或者有着多么令人羡慕的“好”职业,年薪多少高(这些在旺网上都不少),依然没有阳光快乐的心态的比比皆是。这个环境让人不快乐,而不是其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7:00 发表
是啊, 要作学问, 总是要辛苦的,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时候, 中国的古话“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记得在温哥华移民的一个论坛中, 有一个网友说过他女儿的故事:
他女儿在国内一 ...
我倒是觉得,国内养成所谓的“学习好习惯”,不过就是用孩子完全不喜欢的方式,逼孩子做他们未必喜欢做的事,并且用一个同样的借口:“大家都是一样的”,来掩盖真相,哈哈~

我一直认为,学习是有方法的,而这个方法,首先是让孩子产生兴趣,无论是哪一个项目(语文数学英语,或者是体育艺术,甚至是手工是娱乐),孩子有了兴趣,谁说不能行行出状元?

当然不排除大家说的,是不是读书这块料。不是读书这块料,逼死孩子又能怎样?是读书这块料,早晚他们自己都会要走自己喜欢的路,家长拦也拦不住。当然,在中国,很多家长是不允许孩子有这种勇气去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的。中国从小的教育也注定了有勇气坚持自己的孩子,不会很多。

我坚信,只要是好胚子,等他们“开窍”了,绝对不会比被逼无奈读书的“好习惯”的孩子差的。而很多好胚子,在国内这种压抑的教育模式下,变成唯唯诺诺一无是处的普通胚子也是很绝对可能的。中国现在太急功近利,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孩子们慢慢长大,恨不得他们一出生就和刘翔比高低。这就是最大的弊端。

这就是我反感的中国式教育法,而不是想出国想移民的都是贪图享乐、巴不得孩子不学无术的家长。

当然,如LZ所说,家庭教育占很大比重,在国内国外都是,这点我坚信。.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26 11:18 发表
哦,我的理解,1、是否是孩子对老师对待学习差的学生的态度产生了疑问,也就对在国外老师评价标准的不同产生了疑问?
另外想了解,孩子对老师的方式方法不好?还是觉得老师的评价方法是错误的?
2、是否是孩子觉得 ...
儿子回来, 特意和他讨论了这个话题。

一, 有关老师对待同学的态度
他回答: 在加拿大我一直觉得老师的方法是很好的。 现在也慢慢明白中国的老师是用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方式来刺激我们。 比如, 我们班的XXX小朋友过去总是上课做梦, 就是被老师骂醒的, 最近老师一直表扬他, 说他进步了, 今天他默写还得了100分呢。  所以, 这是老师刺激我们的一种方法。

二, 有关小干部
我儿子是一直很想“管管别人”, 记得他第一次听说中国有小干部这一说就两眼发光。 他很希望能做leader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6:00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 我最近也很迷茫怎么和孩子沟通。
我既不希望他成为一个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的没有脑子的人, 希望他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同时又不希望他做戆头戆脑的冲头, 在斗争中受伤。 
我目前觉得: 
1, 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 不能人云亦云
2, 有不同意见的时候, 应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去和别人交流意见

当然, 要让孩子领悟到这个“度”并学会这个技巧, 那是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很多时候, 我们也一直在学习中。
你的2条,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不过在中国,我想你还要有个心理准备:
假设你不人云亦云的想法,被“权威”、被“上级”否定并且批评,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是否还有勇气一次又一次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否以后还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一次次受伤后,不用我们说,孩子都明白了:指出“权威”、“上级”的错误,结局是“倒霉”的。“权威”们如果能给你交流的机会,能听从你的意见,那中国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我和LS某位交流的时候,用了个词“翻毛腔”,可能他(她)也理解到另一条路上去了。那再换直接一点的例子:报告领导,你这里错了。

结果会是啥?大家展开联想。我先抛砖引玉:

1、领导很高兴:这孩子有前途,比我强

2、领导很生气:我哪里错了?你算老几,用得着你说!

3、领导很生气,表面上不动声色,以后鞋子就挤脚了

.

TOP

回复 136#m宝贝 的帖子

我一直认为, 学习并不是一件“苦”的事情, 也不应该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被逼迫去做的不得不做的痛苦的事情。
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 是我一直试图在做的。 

而正因为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种快乐才可能成立。.

TOP

回复 136#m宝贝 的帖子

是否有勇气坚持, 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 最最关键的不是身在何处, 而是家长的心态。

家长的心态绝对是教育孩子的根本, 不同的心态有不同的教育模式, 会成长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TOP

回复 139#DXMOM 的帖子

我倒是觉得,快乐是建立在兴趣上,而不是习惯。爱好阅读,和习惯阅读,我感觉是不同的

而且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不单是要考试的这几门功课才能作为兴趣。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才是快乐的。而现在,凡是和升学有直接关系的项目(比如奥数,比如英语考星级),都成了“不得不”的选择。肯定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这些,不喜欢又怎么会快乐,怎么不是“苦”。

我是替古人担忧,“忧国忧民”哈哈,倒不是抱怨自己。因为我孩子读书完全不需要操心,但我还是希望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他想做的事,哪怕只是看看电视打打游戏,哪怕是像那个德国帖子里,做做面包卖卖蜂蜜都很好玩。不过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不让他读他会觉得是惩罚。.

TOP

回复 140#DXMOM 的帖子

可能我操心的和大家不同,很多家长比较关注学习,操心怎么能保持孩子学习的紧张度和强度。我比较关注的是孩子内心和人格的发展。

我不喜欢听到一会这个同学受到什么不公正待遇啦,一会要孤立那个小朋友啦,一会又莫名其妙被批评啦等等,不希望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关爱和感恩,我觉得这才是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更要学习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这点大的孩子,不能在同学中感受和学习到互相关爱,而是互相竞争、互相歧视、甚至互相报复,搞小心眼什么的,而只有会这些的孩子才能讨老师喜欢,我觉得太可怕了…….

TOP

回复 141#m宝贝 的帖子

说到阅读, 我很感谢加拿大为我儿子培养起来的阅读习惯。

学校鼓励孩子阅读, 办公室发下阅读记录表, 每天任何语言的书阅读满20分钟, 家长签个字。 满25天, 学校可以发一个证书, 并给一张星巴克的饮料卷以资鼓励, 还会在每个月的学校newsletter上公布名单。

每年暑假, 市政府会组织小朋友的读书俱乐部活动。 同样也是每天15-20分钟, 家长打个勾, 满50天就可以在九月初, 由市议员在庆典上颁发读书奖章。

儿子一开始是为了打勾看书的, 后来就变成一种习惯, 再后来就成为一种乐趣。 慢慢地他自觉地每周要借一大摞的书回家。 
这种阅读习惯,让他的英语有了极大的进步, 我想这种习惯会让他终生受益的。

现在, 只要一有时间阅读仍然是他最难舍弃的。 这几天晚上一看书就一个多小时, 叫他睡觉也不想睡。

这就是我所喜欢的: 培养习惯-发生兴趣-推进学习的模式。这样的阅读, 孩子会觉得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痛苦。.

TOP

回复 143#DXMOM 的帖子

我也喜欢.

TOP

回复 89#汪洋大海 的帖子

我们教育的长处就在于,由俭入奢易,将来去国外读书也不成问题。外国小朋友想读我们的书,那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教育肯定不全是缺点,只是缺点比较严重而已。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11-26 19:28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6 16:52 发表

也许是我们的标准太势力, 对于生活的理解太功利。
 
我忽然疑惑与我们所谓的生活的追求。 我们是不是要的太多了?
(我认识的中国人不多,主要是通过网上论坛认识这个国家的文化的,所以可能不正确。)

我觉得:不是追求太多,而是追求的东西太一致,追求的标准太绝对。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又是周末了, 真是感谢上帝赐予上海今年有这样一个美丽和漫长的秋天。 据说, 今年11月的降水之少快创历史记录了。 我不知道这对于农业作物是否不利, 但至少对于我们小老百姓的生活出行和感受季节真是太美妙了。

温哥华早已是白雪皑皑, 应该很美。 儿子遗憾不能玩滑雪板了。
往年一下雪, 孩子们在学校的小坡上拿个小滑板在雪地上疯玩是开心的记忆。

我和孩子说, 不同的地方可以享受不同的玩法。

周末想带他去看电影《哈里珀特》算是对他最近辛苦学习的奖励; 带他去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玩耍, 享受亲情的温暖; 小区里面运动一下; 休息, 放松; 还有和孩子一起玩他的游戏, 当然还要完成作业。。。。。。
过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 周末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perfeiti 于 2010-11-26 22:26 发表

需要问一下, 能否介绍一下,你和你家孩子对沪上图书馆的看法? 谢谢!
另,现在还能借到心移的书吗?

我一直觉得上海的图书馆不好,这才是最大的差距.虽然比起内地来说已经很好了。
说到图书馆和图书资源, 真是太感慨了。 说来话长的, 留到周一再说吧, 先去陪孩子, o(∩_∩)o....

TOP

DXMON继续, 关注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7 10:58 发表

说到图书馆和图书资源, 真是太感慨了。 说来话长的, 留到周一再说吧, 先去陪孩子, o(∩_∩)o...
不知道你们住哪个区?如果长宁,我推荐你天山路长宁图书馆去办个图书证,那里面少儿图书蛮多的, 而且这个借书证可以和仙霞路的少儿图书馆共用,我儿子去一次会借5本书, 一个月内归还。 当然这种图书资源和国外还是没法比, 可是我已经很满意了。 仙霞路上的图书馆有几乎全套的英汉双语的“magic tree house", 我儿子就是看完中文, 又全部看了遍英语。 你们可以反一反。 .

TOP

我觉得若干 年后你会为自己现在这个想法后悔不已

引用:
原帖由 DXMOM 于 2010-11-25 16:46 发表
说实话, 我很out的, 我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哪些小学和初中算民办的, 民办的好处到底是什么。

温哥华回上海的朋友倒是很多没有进公立的, 有的进了国际学校, 有的进了国际班。我们并不想让孩子近这样的学 ...
[ 本帖最后由 mermaidmermaid 于 2010-12-15 10:39 编辑 ].

TOP

还有

1

[ 本帖最后由 mermaidmermaid 于 2010-12-15 10:39 编辑 ].

TOP

楼上的妈妈说的,我正在仔细回味认真思考中。。。

[ 本帖最后由 shzla 于 2010-11-27 17:25 编辑 ].

TOP

我们是在南京西路上的儿童出版社办的借书卡,因为里面有不少的原版书,有好多我们喜欢的SCHOLASTIC出版的书,还有GOOSEBUMPS系列、和ANDY GRIFFITHS(我儿子比较喜欢的一个作者)系列的,一次也是可借五本,两本原版,三本中文,当然和在国外图书馆一次可借12本相比,是差了很远,但能够借阅到一些我们也已经挺高兴的了,其余的只能去网上或外文书店再购买一些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59#perfeiti 的帖子

没明白你的话,我是针对移民回来的孩子说的。该参加高考的孩子和本话题无关。回来的孩子有英文的优势,有健康的价值观,对玩有更理所当然的渴望,对国内的环境有本能的不适应,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一定是有风险的,我只是写了一部分风险。

[ 本帖最后由 mermaidmermaid 于 2010-11-27 20:33 编辑 ].

TOP

回复 154#mermaidmermaid 的帖子

这样说虽然有道理,但还是太极端了。小学的公校其实有很多很多时间阅读,就看家长怎么做了。特别是中文阅读量,可以做得很好的。

我们这里混血的孩子还是小学公校,中学国际学校,高中回国读非常优秀。

读书和家庭环境,家长要求还是有关系的。

[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0-11-27 21:1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