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ZT 将儿子送到威廉姆斯学院的妈妈的教育心得

回复 12#ccpaging 的帖子

这个就牵涉到后面我那篇关于普通家庭教育一文中要写到的“放下功名心”。

这个谈何容易!我是知道自学的重要性,以及自学兴趣、能力、恒心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甚至不是仅仅完全是人可以把握的,有的时候,还要看老天的安排。尽管我知道这些,有时看见孩子有些迟钝、或者说不如其他孩子显得伶俐,我的心里有的时候也会嘀咕嘀咕。想想要是用我爹妈教我的那一套东西来对付我女儿,拿着卡片给她认字、描红、做数学题,以她的记忆力、理解力,她进展会明显加快。至少让老妈我脸上更有光一点。但是我担心会破坏她问问题的热情,破坏她专注力的成长,所以我忍~~~~~~~~~~~~~~~忍住不主动教,不系统地教。.

TOP

回复 16#唐丫妈妈 的帖子

每个人面对真实的生活都不是那么容易。即使是明白这个道理,并且下决心去做,但在做的过程中,不可能心无杂念。

上面写的就是我自己的杂念,好在我知道这是杂念,会主动地控制自己。说到底,我们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对于名次、竞赛,有着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敏感,只是有的人强一些,有的人弱一些。即使我这方面比较弱一点,但是仍旧有杂念会浮上来,那么就需要自我克制,放下自己的面子。

我不是说不能教,而是不能主动地教。当孩子问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是会回答的。如果这是教,那么我是在教的。但是我不会主动地教,哪怕我预见到她前面会遇到什么困难,我决不会主动帮她扫除那个困难。我也不会解释得太详细,象CC在他的数学帖子里,我感觉他老兄比我敬业,要是我的孩子来问我,我提几个思考点,不会把问题掰开揉碎来分析。因为发问是自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发问好比是思维的刀锋,能够为思维开路。我妈妈曾经说过我在外公家的时候,经常会观察自然现象,问为什么。可见我的幼年是一个很好奇的孩子。但是到了初中,我的老师不止一次地批评我说我有思维惰性。的确,那时我已经发展到不问任何问题的地步。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我被灌得完全没有兴趣去思考了。等我到高三,我又开始好问了。学得最透彻的、综合运用能力最强的科目,都是我一点一滴问出来的。所以我信奉“困知勉行”,困惑了之后学来的东西才会成为思维的一部分。


自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即使是已经具备自学能力了,它也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如果是老师主动地教,老师教一段,学生学一段,那么从掌握内容来看,这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比如,一本书分十章,老师教,学一章,会一章。一眼看过去,下了多少功夫,就有多少收获。但是自学蛮不是那么回事。自学一本难度比较大的书,也许花了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测试一下,也许只有一半的分数,但是再花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就很扎实了,所以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自学的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贯通,但是一旦贯通就全通了。这个时候,你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那门科目所教的思维模式,即使时隔多年,你也许忘记了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但仍旧可以在其他场合自觉地运用那门科目的思维方式。

我是觉得学校里已经在灌了,我就不灌了,学龄前尤其不能灌。我们做一点事情去对冲学校里面的灌。我也有功名心,但是我勉励自己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明白这个道理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更不容易,我已经预见到我会遇到的各种压力。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16 18:21 编辑 ].

TOP

回复 15#ccpaging 的帖子

没问题。讨论自学,是教育中最有意义的论题之一。.

TOP

回复 20#xiaochouyu 的帖子

培养孩子的自学,一开始是和考试不合拍的,会影响孩子的成绩。

但是一旦孩子通过自学贯通之后,百考不倒,和考一个好成绩是不矛盾的。

所以,培养自学是苦在前面,终会苦尽甘来。.

TOP

回复 28#唐丫妈妈 的帖子

因为高三没人敢管我了。


另外功名心只能作为驱动力中的一部分,完全靠功名心驱动,后果是不妙的。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17 18:30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