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021个人次参与评价】

[大势] 2010年11月:这是个混战的月份

献花.

TOP

甲:360不是卖运动鞋的吗,怎么跟qq掐上了?
乙:我也一直没有搞懂,做运动鞋的跟做汽车的闹腾个什么…….

TOP

【转】:本周末消息回顾:1.  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万亿美元 2.银行再融资恐惧退潮 汇金757亿认购两大行配股 3.中法签署多项经贸协议 金额达200亿欧元 4.迪士尼项目启动 百余上市公司分享盛宴 5. 就业报告好于预期 美股收高 6.  上交所释疑:启动应急预案排除交易系统故障.. 消息点评:以上消息中除第5条均是对周1市场比较大的利好特别是第2和第3条意义重大,而第4条将会直接导致周1早盘上海本地股全线上攻,建议大家不要追上海本地股,如果早盘涨幅不大的上海本地股可以适当进仓,因为是题材性质很难延续!.

TOP

申万佣金不太好谈下来,而且服务基本没有,好像开了户就和他们无关了一样,我以前就是申万千分二点一,
后来换了个万六的公司,而且服务蛮不错的。佣金估计还能谈,但是资金不大也不在乎那几个点了。.

TOP

回复 982#huihui0409 的帖子

我换了国泰君安,国泰的交易系统也有对手中个股的评价,而且还会短信点评大盘和荐股,
这是以前申万没有的,那次09年2月大跌申万的交易系统瘫痪了,电话都打不进去.

TOP

昨天收盘国泰君安短信推荐了黄山旅游和瑞贝卡,看来都不错呢.

TOP

回复 1119#乐乐孩子的妈妈 的帖子

可以换的,我就是换了证券公司懒得再去办理手续图方便换了银行.

TOP

回复 1274#闲闲女人 的帖子

说的是中金股海指南针的直播吧.

TOP

回复 1480#duanfa99 的帖子

应该就是底部持有股票的股民,手中的票已经有些快达到自己目标价格想要抛出的时候,你却在这时候买入,这时候是不是就离底部筹码松动的时间太近了呢?你这时候涨得少了不愿抛,可是想多了又涨不到位,是不是很难把握涨幅?,同样道理,在底部买入的到了半山腰盈利较多,自然抗跌能力更强,所以不建议半山腰买票就是把握不好就容易挨套,就像老师说的成本远离了股价,对于短期的涨跌也就不会太那么在意了, 我是这样理解滴

[ 本帖最后由 但凡 于 2010-11-11 23:18 编辑 ].

TOP

荣盛发展------机构出逃慌不择路
来源:同花顺    发布时间:2010-11-12 23:18:45


    今天,对很多散户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异常凄惨的一天,两市两千多只个股,仅100余家上涨,跌幅超过5%以上的个股近1400家,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个股跌幅超过5个百分点,放眼望去,整个盘面都是满眼的绿色,跌停家数将近150家,可谓“哀鸿遍野”,整个市场都处于暴跌的恐惧之中,散户在出逃,大户在出逃,机构也在出逃!

笔者很是不解,国家引入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不是维稳股市的么?所谓维稳,难道不是在大涨之时抑制,大跌之时冲锋在前么?但是从今天深交所公开的成交回报中,我们却看到一些不应该看到的东西,比如,机构也在出逃!

机构当然可以买,也可以卖,但是你在大盘暴跌一百余点之时不但不体现你的责任,反而推波助澜,落井下石,疯狂抛售,如此这般,在机构的心中,是否还有维稳这一概念?!机构的这种操作方式是否符合规范,如此追涨杀跌何以体现专业?

以荣盛发展为例,从今天的成交回报来,卖出5大席位上全是清一色的机构席位,5家机构可谓你追我赶,生怕落后,哪怕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其行为何其“散户”!五家机构的竞相出逃,致使该股股价大跌7%以上,略作计算,五家机构出逃共计8200多万元。

一两家机构的抛售可能对股指的整体走势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这种慌不择路的出逃方式,是否略显粗陋?机构大肆出逃是否会由此引发蝴蝶效应我们亦无从得知,我们仅能在此呼吁,希望尊敬而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在自己身上除了利益,还有责任,这个责任叫——维稳!.

TOP

财政部否认上调印花税传闻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布时间:2010-11-12 23:18:50


      11月12日,受市场上调印花税传闻等因素拖累,沪深股市今日突现暴跌,上证综指失守3000点重要心理关口。据财政部相关人士透露,不会上调印花税。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此时调整印花税“没有道理”。他认为,首先,市场本身并没有出现问题,也没有出现离谱的现象,运行尚属健康。

  其次,调整印花税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吗?不应该把调整印花税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最后,资本市场本身也需要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税收环境,它是资本市场发展最重要的环境之一。.

TOP

送花.

TOP

同一个新股不能重复申购,只能打一次,比如新股ABC,A打了5000股,还想A再打3000股就不行,只能打BC了.

TOP

低开这么多.

TOP

回复 2196#gemaoshi771018 的帖子

太可爱了.

TOP

又大面积跌停开始了.

TOP

回复 2333#huihui0409 的帖子

如果用的是IE8的话是需要设置一下才能安装上控件的.

TOP

如果是IE8的话,打开IE8浏览器---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里面安全项小项里找到启用内存保护帮助减少联机攻击,去掉前面的勾,确定后重新安装就OK了.

TOP

回复 2349#歆晴 的帖子

.

TOP

我晕000795.

TOP

刚看见一个帖子不知真假,转来看看

惊 天 股 市 操 纵 案

   谁也没有想到,在貌似平静的周末,一场官民网路战突然爆发。这场网络战的起因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惊天股市操纵案。目标是严惩或者包庇有后台有背景的犯罪份子。
   当中国亿万股民沉浸在久违的大牛市行情时候,2010年10月26日开始,一场神不知鬼不觉的阴谋在策划和行动中。大约20家券商在期货市场开始起利用这波脆弱的牛市,大赚一笔的勾当。他们逆势为而为,暗暗建立空单大仓。此时的股市已经是压抑两年的火山,一发不可收拾,两市成交量屡屡突破创记录的50000亿元,按照量价规律,没有人怀疑这是一个大牛市的开端。几乎100%股民兴高采烈。但是,也有不高兴的。这些不高兴的就是逐步建仓的股指期货空单机构。
   10月26日开始,股市成交量成直线上升,预示行情将向上突破。事实上,作为中国股民心目中最大的心理线是3000点大关。这个点位已经被反覆试探,到11月11日14:30分以3%涨幅强力突破。
   屡屡上涨的股市造成股指期货做空机构巨大亏损。11月合约于11月19日到期交割强行平仓。时间仅仅一周,如果此间股市不能大跌,他们将面临10亿元以上亏损,反之若出现大跌,他们将赚10亿元以上。在大利大害面前,他们作出了选择:利用资金优势打压股市,然后在期货上交割获利。
    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开始只是偷偷摸摸的干,单个的干。方法是每逢股指出现上涨冲动,那边股指期货就随即来个向下大力抛单。事实上,自从股指期货开通以后,绝大多数股民就一边看股指期货一边操作自己股票,因为大家都认为股指期货有“ 发现价格”“预测价格”功能。于是,这种打压屡屡奏效。但是效果不明显。因为毕竟这个大牛市是史无前例巨大资金推动,而且目前股指点位处于历史低位。这样的打压只是将股指打压半个百分点,第二天开盘又跳上原位。这样,这些机构只好重新开始打压,尾市股市又跌一点点。股指出现历史罕见的一个个小的“黑乌鸦”(高开低走小黑线)。
   到11月11日,行情出现巨量突破,压抑日久的股市像火山般爆发,整天走势如日中天,下午收盘20分钟左右已经上涨罕见的3%以上。按照长期规律,这种走势如论如何也不会变脸。股市这样走下去,意味着这些空单带着做空机构10亿元将化为灰烬。
   于是,一场中国证券历史上第一次联合操纵案件发生了。当日收盘前15分钟左右,2 0家券商在股指期货上突然抛出大量卖单,10分钟成交量达到平常时间的5倍。短短1 0分钟,就把股指期货打落4%,而沪深两市看着股指期货操盘的股民不知道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于是先走为快,股市行情急转直下,仅仅10分钟两市股指突然间暴跌2%~4%。
    获得初步成功后,他们信心大增,联手再接再厉,一致加仓空单。历史最丑恶的一幕在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开始了。当日在无任何消息任何先兆情况下,股指期货跳空开盘暴跌2%,接下来空单如疾风暴雨,导致两市出现巨大恐慌。股指期货一度盘中大跌达到8%以上。而沪深股指则跟跌到达5%~7%。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无原因暴跌。根据公开信息,股指期货前20家机构全是净空单,12月合约净空单达到4000多手,两月合约净空单达到6000多手,扣除双向持仓无效仓位,前20家机构的净空单占整个股指期货市场净空单的45%,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寡头而创造了世界之最。当日这20家获利至少6亿元,而两市股民损失达到5000亿元以上。

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中国现行法律规定这样操纵市场最高可以判处极刑。
   为躲避罪行,于是有人编造出各种各样理由解释这个大跌。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市场传言调整印花税,二是加印花税,三是高盛的报告。但是这种解释不堪一击。因为谁都知道印花税调整是极端措施,非到所有措施失效股市过热才使用,现在不可能;而加息周期最少也是2个月,现在距离上次加息仅仅一个月,也不可能;高盛就不用说了,外国机构搞个报告能起多大作用。更让人不可信的是,这次股指期货打压行动不是12日单独行动,而是持续了数天的行动,特别是延续了11日下午尾盘的行动。手法相同,作案者也是一个。而这些传言是12日才有的事情,今日传言怎么就影响到昨日的股市了?
  于是,12日晚间一个正义帖子出现了。这篇题为“20家券商逆势联手做空 亿万股民损失5000亿元,网络紧急呼吁救救2亿股民要求下周一11月15股指期货暂停交易一天”。
   帖子在中国网络上不胫而走,股民看到帖子恍然大悟,一时间纷纷转帖,评论。两日点击量达到数百万之多。打开搜索引擎,只要输入上述内容,就看见全版都是这些内容。股民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惊天大案,要求官方彻查严惩犯罪份子,并要求暂停股指期货交易。
   一方面,股民引用各种法律法规,提出要求,并纷纷转帖纷纷发表评论;而另外一方面,采取剧烈删帖,有的帖子不到一秒即被删除。两者对抗到14日已经成为白热化。该内容的帖子和评论已经达到数十万,点击上百万;而删帖者防不胜防。开始只是在股票贴吧和论坛上发表,后来把帖子发表到所有的论坛贴吧,连什么房产信息,婚介都有身影。不少人表态,周一一上班就要打电话找证监会。估计周一证监会电话会被打爆。
    官方处理面临两难。如果惩罚犯罪份子,会得罪这些人后台,将面临丢乌纱的危险;而不处理,将激发亿万股民的暴怒,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测。目前事态在继续发展中,大戏刚刚开始,好镜头还在后面.

TOP

听老师的话下午开盘减仓打新股了,去年打过中了一次希望再中一次.

TOP

回复 3209#happyone 的帖子

是有问题,总算登上了

[ 本帖最后由 但凡 于 2010-11-25 10:25 编辑 ].

TOP

准备金或继续加码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10-11-25 10:25:55


      继1年期央票之后,3个月及3年期品种操作量也相继跌破百亿元关口。观察人士指出,公开市场回笼能力与流动性管理重任的不匹配,决定了未来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仍有被频繁使用的可能。

  11月23日,1年期央票象征性发行20亿元,创出该期限品种近两年的发行量新低。紧接着,央行24日公告,新一期3个月央票及3年期央票发行量分别为30亿元和10亿元。至此,公开市场主流央票品种的发行量已全部跌进两位数水平。

  如果联系到近期被频繁使用的准备金政策,央票发行量的削减似乎“情有可原”。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准备金政策与公开市场操作有交叉使用的传统。两大数量工具轮番“上阵”,既可实现对过剩货币的持续回收,又可以避免叠加回笼对资金面的过激影响。譬如,今年1月18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之后,公开市场接连五周实施净投放,直至2月25日准备金率再次上调。随后,准备金调整暂告段落,回笼冗余货币的重任又交回给了公开市场工具。

  然而如今,数量工具良性“互动”的场面却没有再现。准备金率一调再调,而公开市场回笼量则一减再减。10月以来,算上差别化调整,央行已连续四次动用准备金工具,使用频率不亚于2007-2008年紧缩周期;同期,公开市场回笼量则由10月最高的单周2380亿元逐步下滑至上周的260亿元。

  尽管在热钱加快流入与银行信贷冲锋的背景下,准备金政策可谓是应势而出,但频繁上调准备金率进行替代性回笼,也恰好反映了公开市场回笼功能的缺失。在公开市场回笼量持续缩水的背后,或许不能排除供给收敛的作用,但相比之下,需求制约体现得更为明显。事实上,11月以来,随着央票利差缺口不断拉大,其市场需求出现了持续下滑。

  目前来看,未来公开市场回笼量仍然难以有效提升。诚然,为提升央票吸引力,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的现状亟待纠正。然而,现实是央票利差太大,即便上调发行利率恐怕也很难解决问题。当前央票利差普遍超过40个基点,如果一次性大幅上调发行利率,无疑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其结果将是快速推高二级市场利率。而若采用持续小幅上调的方式,又可能落入央票利率上调预期自我强化与自我实现的怪圈,其结果是一二级市场利率交替上行,利差缺口始终难以得到弥补。

  另外,从期限结构来看,3个月品种由于在春节之后到期,对机构的吸引力一般。同时,明年2、3月到期资金已经较高,也限制了3个月工具的使用空间;对于3年品种,由于目前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而且前期机构持仓较高,吸引力已大不如前。相比之下,1年期央票利差最小,期限适中,有望成为未来公开市场回笼的主力。然而,1年期央票背负的政策色彩,使其不得不顾及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况且短期要化解利差倒挂的问题也绝非易事。

  货币当局连续上调准备金率已经宣示了其政策收紧的姿态。长期来看,数量工具依然是回笼存量冗余货币的主要手段;短期来看,临近年末,外汇占款流入与财政存款季节性释放加剧了流动性回收的压力。而公开市场的回笼困境,决定了未来资金冲销的任务还将继续倚重准备金工具。事实上,经过年内第五次普调后,目前存款机构法定准备金率已突破17.5%的心理关口。这意味着,未来准备金率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TOP

机构称12月加息无悬念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0-11-26 22:01:33


      兴业银行:预计12月加息已无悬疑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考虑到11月份CPI的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在管理流动性上遇到的困难、政策部门官员的相关言论、缩短政策时滞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我们预计,12月7-18日之间再度加息1次已无悬疑本次加息之后,除非公开市场大幅放量,否则,年内仍有上调0.5-1.0%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鲁政委表示,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机构为避免未来出现的浮亏,对央票认购热情不高,由此导致本周央票发行跌到了只有几十亿元的地量水平  央行年内或二度加息债市资金面堪忧  近期,债券市场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加大,资金面预期的趋紧,导致短期品种出现大幅调整有业内观点指出,当前央行对于银行资金的紧缩力度正在加强,两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回购利率明显上行,现券收益率也小幅上升,10年期国债再度向4靠近由于央行控制信贷的目标非常明确,所以预计在年底前整个信贷紧缩的状况将不断强化,再调准备金率与加息的预期交织在一起,债券市场也在寻找方向中反复振荡  紧缩预期11月贷款或反弹年内加息可能性加大  目前各家银行本年大项目贷款额度基本使用殆尽,尽管个人贷款仍在办理,但是全年信贷额度所剩无几而全年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承压背景下,管控流动性成为货币政策首要任务,包括加息在内的信贷调控手段将得到加强  市场有消息称,部分银行11月前半月信贷投放增量已超过10月按照全年7.5万亿元的规模来看,前10个月的信贷增量已达6.9万亿元,今年最后两个月的额度仅剩6000亿元.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