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小学的偏差最终将被放大

===========================
摘自: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b43b30100m4ww.html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

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

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
在小学的置顶帖“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4875-1-1.html)里边曾经讲到这么一件事。一个小三生、二个小四生曾经在数学讨论中自己搞明白了分数加法,即1/2 + 1/3 应该如何计算。我曾经把这个活动的详细情况写给儿子的数学老师看,这篇报告引起了轰动,老师们觉得这几个小三生、小四生是数学天才。当时感觉有些郁闷,事实上我觉得他们不是天才,任何一个小三、小四生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也许晚点,小五生、小六生吧,只要老师和家长给他们时间。可是,恐怕绝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都不会认可这样的教学,最普遍的批评是:
1、费时间,学习知识的效率太低,赶不上大部队。
2、考试只管你知不知道、会不会用,不考知识从哪里来。
3、普通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24 10:45 编辑 ].

TOP

回复 22#子玖妈妈 的帖子

要命啊,这是夸我还是、、、貌似看过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书,好像全忘了,都有点吃不准是否看过。
恍惚记得,老喜欢跟人谈心的。女生们似乎更喜欢跳舞、郊游啥的,不喜欢坐而论道。.

TOP

回复 26#水之形 的帖子

嗯,接受批评。.

TOP

“悟”将安出? 并 回复 116#全职妈妈 的帖子

唉,可惜时政民生版被关了。要带个想象力被充分发挥出来的四五年级学生,还真是不容易。但是,这并非全无办法。
咱的能力不够,那就要搬救兵了。可是,真正的教育高手,如007、水老师他们,又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猜,007和水老师他们也看到了这一点,把寻找适合平民父母和平民孩子的家庭的教育方法作为自己的己任。这是我特别佩服他们的地方。

实际上,当水老师指出“悟”的重要性时,我觉得,那种可能的教育方法已经有了曙光。不管是自悟、体悟(积累体验而顿悟),抑或是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的“引悟”,都把学习指向了学生本身,如果这种“悟”是不依赖于需要有多么高深知识的老师,那么就等于说,我们这些普通的BBMM也可能使同学开窍,体验到“悟”的真谛。

想要孩子开始“悟”,那么,BBMM首先要做到“空”,心中空无一物。不要觉得自己有一身的知识,恨不得一股脑在最短的时间,全部倾倒给孩子,那是“灌输”。面对孩子,跟孩子一起探究问题,先要提醒自己,要“空”--无预设的教案,无预设的教学步骤,无预设的教学目的,老实说,不是老师的BBMM也不擅长这些东西,那么索性忘掉它们。用自己轻盈的思想步伐,去配合孩子的思想,他想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最多也就是顺势引引。知道的,我也不说,等孩子问,答就是了。不知道的,那就有问题咯,何妨提出来,一起来猜,一起想象,一起验证。这听起来像是在跳舞,亦步亦趋,女方(就是爸爸妈妈吧,委屈爸爸了)只是暗示要往哪个方向走。没错,这是思想的舞蹈,自由自在,其乐融融,为“悟”提供一个美不可言的绝妙环境。

此情此景,何愁“悟”之不出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 00:5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