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b43b30100m4ww.html

照片(见原文)说明: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照片(见原文)说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座无虚席。

  日前,两张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多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照片显示: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我就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丽服饰,不见浓妆异彩,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人们: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你到了哈佛,你就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了。

    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的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感觉到,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迸发了出来。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主要课程,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的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那个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您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相比之下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我们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很难让人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过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二是,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的时候,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身为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我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一位中国旅美教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中国学生的学习动力,还有大学的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都让他们觉得上大学是无比轻松的一件事情。从自身到外在都没有敦促他们学习的力量,于是,放松成为一种普遍的状态,都在讨回他们前12年被克扣的休闲时间,尽情地休闲。中国学生是刻苦学习12年,到大学休闲。美国学生是“休闲”12年,大学开始刻苦学习,玩命的学。这是走向社会前,最有价值的黄金学习阶段,这4年,他们在本领与情商的提高上会有质的飞跃。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而我们的大学生,正在品尝这种痛苦,我们民族也在为此付出代价。

    哈佛的毕业生有一个传统:捐助哈佛。哈佛的资金三分之一来自捐助。很多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哈佛校友哈佛人。一代一代的哈佛人,进入社会上层又把财富反馈给母校哈佛。每年的捐款,是哈佛收入的重要部分。给予往往是相互的。是先有哈佛的给予还是先有给予哈佛,这个问题或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那样说不清。或者只有让哈佛告诉你。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决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有人称史华慈是哈佛的一位类似东方的大儒,在他动过癌症手术的82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时去办公室工作,即使有时要倒下。而他办公室里挂大衣的两个衣架,竟是用铁丝胡乱缠绕而成的。

    某教授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小时。学生想,那么,我学四门课,我就没有睡眠时间了,我就得倒贴睡眠时间了。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

    哈佛学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样的发挥潜力?哈佛告诉你。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高学府的象征。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哈佛告诉你。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哈佛学子接受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这些问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 本帖最后由 慢吞吞 于 2010-10-13 19:53 编辑 ].

TOP

孩子到美国读书后,每天要做功课三-四小时,还说,国内的功课很白痴(可能以偏概全了),没什么兴趣做,这边的量不大却有难度,但文科类(文学、历史)又太难了。。。但是无论如何在我看来已经很了不起,也很累了。看了这片文章吓一跳,原来大学比中学还要累!哈佛可能是标杆,估计一般大学也不轻松,因为人家定的目标就是:一路累上去,还越来越累。

混还是国内好混阿,不过也别想跟人家斗了,人家个个都钢铁战士一路打拚过来的。.

TOP

回复 2#慢吞吞 的帖子

照这样说,最累的选择就是在中国进行完初等教育,又去美国高等教育,从未轻松过。.

TOP

我想美国的教育环境下的累是你心甘情愿去承受的累,因为你带着兴趣所以很充实。.

TOP

回复 3#meia 的帖子

是的 一直读书很卖力的肯定是,不卖力的也还得重新把读书的胃口捡起来(丢那么长时间了,不适应了),也很累。.

TOP

回复 4#viviancao 的帖子

是的。.

TOP



[ 本帖最后由 LSGLSH 于 2010-10-15 13:03 编辑 ].

TOP

很好的文章啊,学习.

TOP

我的表妹,本科读斯坦福的营养,为了拿证又读了康奈尔的研究生,然后得了抑郁症,现在不能上班,也无法正常生活..

TOP

引用:
原帖由 桐桐妈 于 2010-10-15 14:50 发表
我的表妹,本科读斯坦福的营养,为了拿证又读了康奈尔的研究生,然后得了抑郁症,现在不能上班,也无法正常生活.
每个人的目标不同,但是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相同的愿望~愿你表妹早日康复~.

TOP

引用:
原帖由 桐桐妈 于 2010-10-15 14:50 发表
我的表妹,本科读斯坦福的营养,为了拿证又读了康奈尔的研究生,然后得了抑郁症,现在不能上班,也无法正常生活.
同情ing,
偶有个表妹,本科硕士读斯坦福的计算机,毕业去oracle,现在生了个女儿,生活幸福得不得了.
看来个人情况不同,不能逼着每个孩子都去珠峰冲顶
健康平安最重要..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9#桐桐妈 的帖子

啥叫拿证?

我也觉得对压力,每个人承受度是不同的,而且老天爷给每个人的天赋也是不同的,听话的孩子可能比较容易读过头. 相比之下, 老美的心态真是很放松, 能进达特毛思已经很值得讲一讲了..

TOP

回复 11#seawind 的帖子

也是美国各种机会多吧 大家也不用挤一条道..

TOP

回复 13#慢吞吞 的帖子

营养师证,好象不读研究生就拿不到证书.肯定不是父母逼的,是她对自己要求太高,可怜我舅舅舅妈70多了也不能安享晚年,还好有美国政府照顾.据说康奈尔有条伤心河,读书读得跳河的也不少.

TOP

引用:
原帖由 慢吞吞 于 2010-10-13 19:38 发表
很多学者用金字塔来形容中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在于,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正金字塔,年纪越大学习的空间越小。而美国学生的学习是倒金字塔,他们学会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
说的是,中国学生的学习强度也搞反了,小小孩子该玩的时候被家长押着去补这个补那个,号称不输在起跑线上,到了大学从能力体力智力上都适合强度教育时,反而被放羊了.
光责备教育制度是可以的,但也是无谓的,家长自己掌握尺度还是需要的..

TOP

回复 15#桐桐妈 的帖子

悲剧.
我认识一姑娘,读了硕士父母已经不大高兴了,后来还要读博士,父母无论如何不答应了. 还有个女生(以前上海四大高中之一的)在澳洲读金融, 数学太难, 做梦都在解题..

TOP

美国的教育体制设计从小学到大学是科学的,前面12年的着重培养学习能力和积累智慧,这样到了大学才就能用运他的能力和智慧完成学业,并且完全是由内在动力驱使的。中国的学生前面12年为了应试,精力浪费在获得高分上面,学习能力很低下,到了美国应付学业变成了压力负担,完全没有完成作业先苦后甜的收获和成就感。纯粹是被动学习,恶性循环了。这篇文章让我重新看待基础教育在中国,高级教育在美国的思路(即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读大学,认为凭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程度,可以把美国学生扔几条大马路了)。.

TOP

回复 18#lizadhq2000 的帖子

恩你的话也启发了我,是阿,人家是个系统工程,“只有某段(比如本科)才是精化”很可能犯了跟洋务运动一样的错。.

TOP

小学的偏差最终将被放大

===========================
摘自:
到了哈佛,你就会知道中国高校的差距在哪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b43b30100m4ww.html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

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

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比较中国,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于是,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
在小学的置顶帖“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4875-1-1.html)里边曾经讲到这么一件事。一个小三生、二个小四生曾经在数学讨论中自己搞明白了分数加法,即1/2 + 1/3 应该如何计算。我曾经把这个活动的详细情况写给儿子的数学老师看,这篇报告引起了轰动,老师们觉得这几个小三生、小四生是数学天才。当时感觉有些郁闷,事实上我觉得他们不是天才,任何一个小三、小四生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也许晚点,小五生、小六生吧,只要老师和家长给他们时间。可是,恐怕绝大多数的老师和家长都不会认可这样的教学,最普遍的批评是:
1、费时间,学习知识的效率太低,赶不上大部队。
2、考试只管你知不知道、会不会用,不考知识从哪里来。
3、普通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24 10:45 编辑 ].

TOP

回复 15#桐桐妈 的帖子

康奈尔----------我女儿的梦想,我担心她即使考上了,也毕不了业。那个学校自杀率据说挺高的。.

TOP

回复 20#ccpaging 的帖子

你已经快成教育专家了,有没有想去选修一门教育心理学??.

TOP

回复 22#子玖妈妈 的帖子

要命啊,这是夸我还是、、、貌似看过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书,好像全忘了,都有点吃不准是否看过。
恍惚记得,老喜欢跟人谈心的。女生们似乎更喜欢跳舞、郊游啥的,不喜欢坐而论道。.

TOP

回复 23#ccpaging 的帖子

当然在夸你了,我认识一对学教育心理学的夫妻,他们的孩子确实成长得很好,学和不学还是有差距了。.

TOP

回复 1#慢吞吞 的帖子

最近看了篇关于MIT的报告,好象比哈佛更........

TOP

回复 20#ccpaging 的帖子

先给你插10朵花,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请你吃两只蛋。

插花,是因为很赞同你说的“感悟”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只有通过这个费时间的过程,孩子的学习能力才会提高,也就是中国说的“悟性”会提高。

请你吃蛋,是因为不要简单地用“美国”和“中国”来给这两种教育进行分类。中国也有很讲悟性的教育,有一些老师和家长在这种大环境下还是坚持这样的教育。

另外,中国的大学生中,还是有一小撮,在大学里其奋发程度,自主学习的欲求,可以和国外大学的一流学生相媲美。.

TOP

回复 26#水之形 的帖子

嗯,接受批评。.

TOP

目标太远大,这种学校读起来太累,更何况在国外工作读什么学校就业都差不多。要多培养孩子读书以外的能力。.

TOP

回复 28#不二周助 的帖子

支持!.

TOP

回复 28#不二周助 的帖子

同意!读书以外的能力能受用终身!其中有个健康的身体是个坚实的基础!.

TOP

就是,身体第一,我家的那位星期六游泳1小时,星期日1小时羽毛球,固定,雷打不动,一星期的学习已经累得够呛!.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2#乐童培育 的帖子

柳暗花明了,对吗? 谢谢你的经验。.

TOP

回复 26#水之形 的帖子

我觉得你的一只蛋有点问题。 看了ccpaging 的文字, 才知道美国小学教的是中文翻译是“感悟”。我现在在美国和女儿一起上一年级。 一手资料, 我觉得是概念教学。 比如上个月他们要小朋友“感悟”的是 Text to Text, Text to self , Text to world. 要求举例子,画故事。女儿得的是S ( E最好)。 画得是 Text to self。 我现在想了一个月, 也没想出如何Text to Text。 他们的感悟课理论基础满深的,一大堆人琢磨出来的, 老师只是执行者。 这套理论。不是中国家长个体能轻易完整模仿。 我觉得Text to Self 容易, text to world 和 Text to Text 难。

看过你让女儿背古诗的帖子, 她属于 Text to Self。

我基本上准备让女儿在美国教室里去感悟了, 我就去欣赏而已了。 不准备跟她比赛了。 我亲眼见过几个美国小孩举Text to world 的例子, 这些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惊人。 我成他们是美国牛娃。.

TOP

回复 35#全职妈妈 的帖子

蛮好的意见。

我只是对CC的提法有意见,对于他主要表达的意思没有意见。给蛋只是玩笑,我只是不同意截然将好的东西归到美国,坏的东西归到中国。美国的教育犹如天外来物,我们不能学步了。美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是不代表他们的那一套,中国就没有,中国的家长就做不了。远的不说,CC本人在数学上的教育,就是一种悟性的教育。此外,教育跟其他东西不同,它面对的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孩子在基础达到一定的面和高度之后,就可以开始自我的教育,自我的引导,就是自己去“悟”,甚至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去悟。如果把孩子看成一个系统的话,那么他们不是线性的时不变系统,而是非线性的时变系统。孩子到了能自己创造条件去悟的时候,环境的因素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你说的几个学习的几个阶段,我是认同的。但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一个过程是以前面一步为基础的。如果你看到我女儿背唐诗,就认为这是诗歌教育的全部,那就错了。这只是幼儿诗歌教育的一个序曲,诗歌的教育可以贯穿一生。即使是在我这个年龄,某些境遇之下,瞥见自己小时候读过的诗歌,都会有另一番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对自己的教育并不局限于文学,甚至在想不到的领域会影响自己。人,尤其是一个容易学习的人,是个时变的系统,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去悟的东西,在不同的时间段下有不同的悟的能力。

我绝对相信美国有很多牛孩,我也绝对相信美式的教育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就像布什也觉得中国式教育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一样。只是我更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的一些开明的老师和父母,通过努力,吸收传统教育中的精髓,借鉴西方教育中的优秀之处,也可以让中国的孩子达到自己创造条件去悟的境界。.

TOP

自己创造条件去悟,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共同目标。

我看过林肯传和富兰克林自传。尤其是富兰克林自传,我深深地被打动。他们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他们上过几天学?他们那时的教育氛围是非常严苛的。但是他们通过自己创造条件去悟,自己引导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都改变了。人一旦到了排除万难,自己教育自己的境界,那是势不可挡,任何老师,任何教育方案都无法匹敌的状态。

我不迷信任何一种教育,我相信的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力。我们看到美国教育的的好处,每日三省吾身,拿来为我所用,保护好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把他们往自我教育这条路上去引。.

TOP

回复 36#水之形 的帖子

我是试图在古诗中找出 text to world 和 Text to Text 的例子。 但是我现在觉得stuck 在 text to self 上了。 我说的是美国一年级的课, 他们在这方面对孩子的要求满高的。 当然他们是expouse, 不是一刀切, 要求所有小朋友都会。 这个妈妈也比较容易“ 滥竽充数”。

中国教育里有很多好东西, 如您和 CC的感悟的东西。 但比较可惜的是没有人深入探讨, 广泛收集, 形成强有力的reference系统。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对的,但是在路上没有参照系, 走得辛苦, 也容易误入歧途。

[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1-1 13:58 编辑 ].

TOP

美国教育总体投入大, 所以好东西显得多一些。.

TOP

回复 38#全职妈妈 的帖子

这样吧,你举一些美国小学课堂里text to world/text to text 的例子,让我来找找到诗歌教育中对应的步骤。.

TOP

在4岁小孩的回忆录里,
他说他小的生活中zoo里, 现在大了,和他的猴子生活中床上。
小朋友以zoo 为 connect 点, 发现另外一个故事里面也有 zoo 和 bed 的讲法, 从而推断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这是一个Text to Text 的例子。.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9#全职妈妈 的帖子

中国领先了几千年,落后了三百年。

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外忧内患,不仅有着形成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统一的主权国家的任务,还有完成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任务。整个国民进行现代化的教育,也在这几十年。前一百年,大部分中国人那么穷,除了精英阶层,其他阶层的人面临的是温饱问题、活命的问题、保国存种的问题,现代教育没有系统性地总结,这是正常的。

我对中国的目前教育也有很多意见,但是我更愿意相信重视教育的父母越来越多,有条件去探索教育的父母也越来越多。感谢美国人的发明,让中国有互联网,使得优秀的传统教育不再局限于精英士大夫阶层,而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平民阶层扩散。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1 13:52 编辑 ].

TOP

回复 36#水之形 的帖子

我儿子(5年级)给我讲的富兰克林如何从素食主义者变成吃肉的。 老师讲科学的时候给他们讲的。

说富兰克林原本是素食主义者, 后来在船上看水手煎鱼(就是我正在厨房煎的那种), 和水手聊天, 知道鱼也以其他鱼为食物, 还了解到自然界的秩序, 从而改变了自己的食物习惯。

我不是和您抬杠, 实在是白描自己的生活状态。 又想和孩子们谈中国好, 又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一不留神又被他们给带过去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5#perfeiti 的帖子

都是联想(connection), 但有三种不同形式, 从Text 到自己, 从Text到世界, 从 Text到 Text。.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1#全职妈妈 的帖子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理解错,

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动物园里面,现在跟猴子睡在一个床上。那么,他通过另外一个故事中zoo和bed的联系,推断除了作者的什么意图呢?.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143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