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北大“天才学子”柳智宇古刹修行,寺中有多位北大清华高材生ZT

北大“天才学子”柳智宇古刹修行,寺中有多位北大清华高材生ZT

  新闻回顾:

  北大学子被传为出家拒美名校邀请 父亲出面辟谣

  僧人证实柳智宇目前是龙泉寺“净人” 龙泉寺竟有多位北大清华高材生

  本报讯(驻京记者 柯立) 两棵600多岁的巨柏散发着苍凉的神秘气息,一左一右守护着千年古刹的山门——昨日,记者驱车北京西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行驶一刻钟后,龙泉寺到了,传闻武汉伢柳智宇放弃了麻省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要来此出家。

  始建于公元951年的龙泉寺,山门显得窄小,但进门后却另有洞天,一座金龙桥似乎把寺内的一切隔在凡尘之外,这是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石桥,距今有上千年历史。

  观音殿前,记者向正在擦拭莲花灯的居士打听柳智宇,她略一思索:“有这人,是净人(尚未剃度的佛教修行者),前几天还见过。”

  到寺院接待处“客堂”查询柳智宇,只说是同乡拜访。接待的僧人说:“又是来劝他回家的吧?前不久他父母来过,也坐在你现在这个位置。他二十多岁的人,高智商,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外人不必过于干涉。”

  客堂旁有扇月亮门,门开着,但一旁有提示:“僧众生活区,游客止步。”

  记者来到客堂,再度求见柳智宇和主持学诚法师,值班的义工答:“主持大师不方便,柳智宇这几天外出了。”闲聊中得知,此义工是东北某重点高校毕业生。

  记者离开前,再次向一掌管花木的僧人求证:“柳智宇也就是圣宇师兄现在里面吗?”对方双手合十:“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让我很为难。”

  据居士和义工们介绍,龙泉寺内隐居的“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还有一位名校高才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了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

  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他的师兄、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八七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从净慧老法师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与许多人想象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活所迫等原因,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龙泉寺的僧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父母希望他先到社会上走走

  据京华时报报道,柳智宇此前申请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家人都已经帮他准备好了行李,却没想到半途出现变故。“我们坚决反对孩子的这个决定。这一两个月我已经心力交瘁,他的母亲也病了一场。”柳智宇的父亲说。

  “我们不埋怨任何人,只是感到很无助。”柳父称,柳智宇刚刚毕业还没有社会经验,家人希望他到社会上走走,“李叔同也是在39岁功成名就之后才选择出家,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没法帮助别人”。[详细]

  龙泉寺主持谈柳智宇出家:世人观念有待转变

  据荆楚网报道,昨日下午,在龙泉寺新工程工地,记者遇到前来察看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该寺住持学诚法师。身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在国内宗教界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看着背着行囊的记者,学诚法师和蔼亲切,满脸微笑,对记者的来意似乎早已心中了然。未等记者开口自我介绍,他主动发问:“你是哪个媒体的啊?是不是来找柳智宇的?”

  记者回答“是”。但当进一步询问柳智宇的具体情况时,他却笑而不答。

  傍晚时分,记者再次遇到学诚法师。这次他终于开口,证实柳智宇还没有正式出家,并表示他们会充分尊重柳智宇的选择。“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言毕,他与众僧相视而笑。“其实出家也很好啊。”学诚法师说,据他了解,还有人到国外留学,读了一半去出家的。他说,在国外,大学教授当牧师的不在少数,而国内高学历人士出家如此广受关注,“说明我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详细]

  ■众说纷纭

  ★蒋方舟:我看过他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网友博悟馆:柳智宇古刹修行是损失的考量,显示出理所当然的功利主义。个人的成长,凭什么只能纳入唯一的、所谓主流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柳同学的另一个华师一附中校友李喆,也是个天才少年,因为去学围棋被很多人认为“可惜”,如今李喆贵为国手,可惜声便少了许多。

  ★网友多情无情剑:我们为金钱,为名利,为地位,为工作,为家庭,为感情,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束缚,无法逃离。而他,已经脱离了俗世的束缚,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他需要考量的问题。

  ★网友工程师:这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上了这么多年学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

[ 本帖最后由 amy0202 于 2010-9-8 15:33 编辑 ].

附件

Img274751559.jpg (22.63 KB)

2010-9-8 15:22

Img274751559.jpg

Img274751558.jpg (34.64 KB)

2010-9-8 15:22

Img274751558.jpg

TOP

龙泉寺主持谈北大天才出家:世人观念有待转变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特派记者高家龙北京报道)北京大学湖北籍“数学天才”柳智宇,大学毕业后放弃拿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名校深造的机会,而是到北京西山龙泉寺修行。他为何做出这一选择?昨日,本报记者再次踏访龙泉寺,但仍未见到柳智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泉寺住持学诚法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高学历人士出家的话题广受关注,说明我们的观念还有待转变。

  龙泉寺女居士——柳智宇可能月内出家

  昨日中午,记者在龙泉寺碰到一位戴眼镜的女居士,她身着黄色T恤衫,上面印有“龙泉寺”字样。

  听说记者来找柳智宇,她十分热情地介绍:“他在北大读书时就经常来这里做义工,特别聪明,人也随和。”她说柳智宇一心研习佛法,出家的决心比较坚定。

  记者问:“听说他现在是居士,如果出家估计还要多久?”

  女居士说,柳智宇很优秀,已经比一般居士更进一步,现在属于“近士”。“听说他进内院跟着法师学习了,平常很少出来。如果他要出家,应该会比别人快,估计国庆节期间就有可能举行仪式。”

  在这位女居士的印象中,柳智宇很能吃苦,“干活的时候只顾着干活,衣服脏了也不换。”

  柳智宇做出准备出家的决定后,他的父母到过龙泉寺好几次。女居士说:“他的父母都比较文明,不像有的孩子的父母那样大吵大闹。”

  再寻柳居士不遇——记者托人捎话无回音

  据了解,在龙泉寺修行的居士都有分工,有的负责内务整理,有的干体力活。柳智宇是该寺“突击队”成员,最近经常到后山搬石头,为寺庙新建工程忙碌。但昨日记者遍寻工地,却未见柳智宇的踪影。

  记者再次来到龙泉寺客堂。一位居士听说是找柳智宇的,立即说:“柳智宇不在这里!”那么能不能见见住持?对方回答:“法师很忙,没空接待。”

  随后记者在该寺转了一圈,也未遇见柳智宇。

  但另一位居士说:“柳智宇在庙里,昨天有记者来采访过,柳智宇不愿见。”听说他是北大毕业生,还成功申请到前往美国名校深造的机会,这位居士显得有些吃惊。

  一位看上去年龄较小的居士也告诉记者,柳智宇确实在庙内,“中午我在斋堂吃饭时还见到过他。”记者委托小居士给柳智宇带话,希望能见个面,但截至傍晚时分记者离开该寺,仍无回复。

  在该寺采访过程中,不少僧人好像统一了口径,对记者的提问一概回答“不清楚”或干脆不予回答。在建筑工地干活的一名戴黑框眼镜的男居士说:“柳智宇不会见你们的,请你们不要来影响他。”

  住持学诚法师——充分尊重他的选择

  昨日下午,在龙泉寺新工程工地,记者遇到前来察看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该寺住持学诚法师。身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在国内宗教界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看着背着行囊的记者,学诚法师和蔼亲切,满脸微笑,对记者的来意似乎早已心中了然。未等记者开口自我介绍,他主动发问:“你是哪个媒体的啊?是不是来找柳智宇的?”

  记者回答“是”。但当进一步询问柳智宇的具体情况时,他却笑而不答。

  傍晚时分,记者再次遇到学诚法师。这次他终于开口,证实柳智宇还没有正式出家,并表示他们会充分尊重柳智宇的选择。“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言毕,他与众僧相视而笑。“其实出家也很好啊。”学诚法师说,据他了解,还有人到国外留学,读了一半去出家的。他说,在国外,大学教授当牧师的不在少数,而国内高学历人士出家如此广受关注,“说明我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学诚法师还与记者交流起大学生“蚁族”的话题。他说,不少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并成为“蚁族”,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十分可贵,比那些养尊处优的人更有可能成就大器。

  何看待柳智宇的选择?多数网友表示“理解,人各有志”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罗欣)如何看待柳智宇到寺庙修行?昨日,楚天都市网等网站进行了调查,多数网友表示“理解,人各有志”。

  截至昨晚9时20分,共有20752人参与了网络调查,其中50.2%的网友选择“理解,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25.7%的网友表示“遗憾,他本应该在科技领域有所成就”;21.0%的网友提出质疑,觉得柳智宇“钻了牛角尖,未考虑父母的感受”;另有少数网友选择“不好说”。

  在楚天都市网的调查中,61.5%的网友选择了“人各有志”选项。

  还有众多网友在各大网站发帖评论此事。一位网友说:“看到柳智宇,我想到一个人——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他是艺术上的天才,在艺术上的造诣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一位网友则感叹:“中国不缺修为高的隐士,缺的是像亚里士多德、牛顿这样在哲学与科学领域都很有影响力的人。像柳智宇这样有天分的人,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TOP

蒋方舟谈柳智宇:他不研究数学是个损失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他文章中体现出的思想不是一般的同龄人能够达到的,他思考的问题都很终极,比如生死、宇宙、大爱。他想问题比一般人更深刻些,但总在终极问题上纠结,得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去修行就是他的精神皈依。”昨日,少女作家蒋方舟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不过,我觉得他不研究数学,是我们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损失。”

  蒋方舟也毕业于华师一附中,比柳智宇低两个年级,曾公开宣称柳智宇是自己的“梦中情人”,目前在清华大学读大三。她说,这几天她要去龙泉寺看看柳智宇,“我不想打扰他的宁静,只希望远远地看一下,看看他在那里好不好。”本报首席机动记者 陈世昌 记者周鹏 罗欣.

TOP

柳智宇曾经的同学:他是一个数学天才

“他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提交到我们科学院(指华师一附中学生科学院,柳智宇16岁时任该院院长——编者注)评审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社科部、工科部、理科部、数学部的各位部长们,以及所有指导老师,全部沉默了。在几页A4纸上,充斥着各种我见都没见过更别提理解的字符,以及看上去似乎是中文、但却完全无法领会其意义的文字。在一片沉默之中,这篇论文拿了一等奖。论文答辩的时候,他的PPT居然能让我看懂一点点儿了,里面貌似讲了四维。我努力听,听懂了前3分钟的内容。其他一等奖得主都被各种提问淹没,轮到他的时候,又是一片可怕的死寂。最后有一个人问:"你是如何想到去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柳智宇回答:"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

TOP

僧人称其是居士

本报特派记者高家龙发自北京

  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他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的“梦中情人”……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他就是柳智宇。最近,关于他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有人唏嘘叹惋,有人追忆怀念。柳智宇真的选择了古寺修行吗?昨日,本报记者赶赴北京进行了采访。

  修行寺庙远离市中心

  记者从北京大学东门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终于抵达西山凤凰岭脚下,得见千年古刹龙泉寺。它依山而建,坐西面东,斑驳的红墙,“龙泉寺”三个鎏金大字部分笔画已经掉色,似乎显示着年代的久远和沧桑。

  龙泉寺位于凤凰岭景区内,是北京市海淀区正式开放的第一所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951年,是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寺在文革期间大部分被毁,1995年开始修复,2004年4月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

  西山连绵起伏,古寺清幽静谧。踏入寺内,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行走在石板路上,身旁不时有身着僧袍的僧人和前来拜佛的善男信女来来往往。“烟霞清净尘无迹,水月空灵性自明。”庙内各祠堂、殿宇门匾上,都贴着各种颇有禅味的楹联。

  寻访柳智宇居士不遇

  记者穿过两道门来到客堂门口,只见内房一名戴眼镜的僧人正与来宾交谈,外间的桌子上摆放着几部电话和一部笔记本电脑,一名僧人正在接电话。

  僧人询问记者来意后,说:“有这个人,但这几天他出去了。”记者追问柳智宇何时归来、所住何处、能否见面,僧人均表示不清楚。

  这时,从僧侣生活区走来另一名僧人,自称法号“贤栋”,是两年前来此修行的。贤栋告诉记者,柳智宇确实在此修行,但目前还只是居士,如欲正式皈依佛门一般要等两三年,“时间长短,要看他个人悟性和造化。”据悉,居士与出家人有所区别,居士不受佛门戒律戒规约束,只要虔诚于佛、遵循佛之善心善意即可。

  贤栋并不知道柳智宇是北大毕业生。“他在这里过得很好,每天跟其他修行者一道进行各种活动。”贤栋说,柳智宇父母曾到寺里看望过他。“他为什么作出这个选择?”面对记者的疑问,贤栋单手作礼:“一切随缘。”

  记者提出想面见柳智宇,僧人先让记者稍等片刻,尔后又说,柳智宇带话“不便见人”。过了一会,又说柳智宇“出去了”。“住在寺院里,每日上殿、读书、劳动。慢慢的,对性别的关注会少一些。看待一个人的时候,有时会忘记他是男性、女性或是他的外貌,仿佛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简化到了一种更质朴的层次。”在贤清法师主持的“西四沙龙”博客上,柳智宇于今年5月撰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这段话,或许可以给他的修行生活做一个注脚。

  “智宇真正做到无我”

  柳智宇是北大“耕读社”前社长,龙泉寺与这个社团素有渊源。曾一手创办该社的北大2002级哲学系研究生邓文庆,毕业后就在这里剃度出家,其父母也住在寺院研习佛学。

  “北大未名站”讨论区里,一名学弟发帖回忆与柳智宇交往的点滴,称柳智宇曾找他商量开办讨论班帮同学脱离“苦海”。帖中感叹:“世间少了一个柳智宇学长,多了一个圣宇大师。”

  “孔老师,孟老师啊,教教弟子吧。弟子一直在向上仰慕和希求,愿冷漠、孤独、伤害离我们远去,愿善良、仁慈、忠诚、智慧的光辉遍洒人间。”这是柳智宇发给中学语文老师周文涛的《观功念恩日记》中的一段话。

  “智宇对我说,最近他发现自己有时会计较利益问题,他心里有些不安。智宇是真正做到无我的人。但我怕利益问题会成为他的负担,便告诉他,孟子讲的义利之辨中的"利"字不是利益的意思……但智宇接着说,关注利益时,就会计较,就会产生物我之分。”同为“西四沙龙”成员的“勤劳的土拨鼠”(网名),今年3月在博文中回忆了他和柳智宇的一次对话,结尾处写道:“智宇的境界仍远在我之上。我区分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是依据不同的情境来分的,这种区分依然把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打作两截。但智宇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相分的基础,换句话说,天人合一是体,天人相分是用。”

  这些文字,或许能告诉我们柳智宇在思考些什么。.

TOP

柳智宇的获奖日记

  这次去斯洛文尼亚参加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我的心情非常轻松。2006年7月10日从北京出发,登上飞机时我突然觉得,既没有仪式能让我担忧或害怕,只不过是做一次旅行,做一套题目而已。到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已经是晚上。
  11日傍晚,我在小城漫步,晚霞鲜艳无比,在一瞬间,突然不知道“我”是谁,只觉天地万物,无一不恰到好处,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和苍白。12日开始考试,清早,下了大雨,走出宿舍时,只见一道彩虹闪耀在不远处的小山之前。考试是在一间体育馆篮球场内,我在一楼。第一天题目比较简单。第二天我起得很早,端了早餐到门外邀青山白云共食,有些小黑虫,我开始嫌恶,后来想,它们是主人,我是客人,客人怎能对主人不敬,于是专门为它们准备了一小盘又在地上撒了一些,给虫儿和鸟儿们吃。
  题目很难,做到两小时的时候,第5和6两题都还没有思路,这更激发了我的斗志,我用上了一年来悟出的应对办法,逐条列出已有思路,发现思维火花并进行下去。
  在还剩一小时的时候,对这两题都有了思路。接下来的3天,我们在斯洛文尼亚旅游,认识了许多各国的朋友,对考试的结果最初还有所挂怀,后来我想,这次我已在考场做了完美的发挥,当时就已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又何必为成败在意。
  7月16日,我们知道了成绩,我自认为有一点小漏洞,但思路全对,组委会给我评了满分。得满分的还有,俄罗斯Magazinov Alexander,摩尔多瓦的Iurie.Boreico。在17日的闭幕式上我们3人单独颁奖(perfect score)。.

TOP

《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柳智宇

谈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昨日,记者在北京龙泉寺网站上,查到今年2月23日,柳智宇写的一篇文章,名为《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文章说:思想之于人生,犹如一张地图,上面不仅标明了各处的景致、风光,也标明了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所谓有思想,不是说对一些地图上不相干的地方有一些繁复斑驳了解和猜测,而是关注于人生社会的大问题,就好比地图的整体、地图中的一些重要特点和我们的起点、终点、中间的路径。
  “同时,思想中蕴涵了行动,我们有了地图就是要去走一条路的,而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
  他认为,“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
  在柳智宇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他谈到自己的感悟:其实出世,获得解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存在状态……就个人来说,我小时候就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觉得他们天天在那里闹腾,太没意思了。这也是一种出世。有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TOP

高中时就对佛学兴趣浓

  刚从北大毕业的武汉女生雯雯告诉记者,在北大校园里,柳智宇的—举—动很受关注。她曾听说,柳智宇在刚进大学时,就开始研究佛学,常常撰写—些佛学文章,很是经典。
  柳智宇曾就读于华中师大—附中,他的高中班主任文勇—直认定,这孩子—定会成气候。对于爱徒出家的消息,他显得很平静: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传言。因为联系不到柳智宇本人,他也无法求证。
  文勇认为,柳智宇是他从教多年来,遇到的最优秀学子。在很多人看来,出家是因为看破红尘。但他认为,柳智宇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传言是真的,那么他将来也许会为佛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文勇记得,身为理科生的柳智宇高中时,就对老庄等经典很痴迷,偶尔也会试图了解佛学。“我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样的事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0-9-8 17:02 编辑 ].

TOP

接着转

大“数学才子”柳智宇果真遁入佛门(2010-09-08 14:05:57)转载标签:文化 分类:教育系列
昨天,本埠《长江日报》开始报道网传武汉伢柳智宇遁入空门。柳智宇是湖北最著名高中华师一附中高考进入北大的“数学才子”,北大大四毕业后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之后不知去向。近日传出他一直诚心向佛,在高中时就能写出很优秀的佛教文章,是一个有不同凡人思想内涵的男生,而现在,他已经是龙泉寺的“圣宇大师”了。

以我目前对佛教的理解,现代人如果略知佛教或有较深的造诣,并不是什么灭顶之灾,却是一种心灵救赎。当然,这主要是指中老年人。因为这一代人经历了人生风雨和尘世冷暖,需要一种沉淀,需要一次回归,而佛教正是一个接纳和拥抱凡人的精神家园之一。

但是,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在他的人生还有很多选择的时候,在社会对他还有比佛门更为需要的时候,在他本人经过10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即将喷发智慧惠及社会的时候,他却冷不防选择了佛门,这是不容易让大家接受的。所以,我多么希望这件事正如柳父所说:这是一起网络恶搞。

看到这条消息,我想起了前不久一位博友妈妈谈到她的女儿,一位在校大学生也一定程度地堕入佛学之中而不能自拔。这位妈妈自己有较一定的佛学修养(文化意义上的),却始终认为如花似玉、学业优秀的女儿,在大学阶段试图皈依佛门仍然是“跨了季节”,误入歧途,无论怎样苦口婆心也说服不了女儿。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发给她,给她一个警醒,希望能有所帮助。

早上一上班,我们从报纸的头版得知,记者从事发地北京传来消息,龙泉寺僧人证实柳智宇目前已经是龙泉寺“净人”,即尚未剃度的佛教修行者,说前几天还见过,这几天刚好外出了。寺院接待处僧人说:“又是来劝他回去的吧?前不久他的父母来过,也坐在你现在的这个位置。他二十多岁的人了,高智商,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外人不必过于干涉。”

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龙泉寺里“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还有很多名校的大学生在这里做义工。其中有一位名校高材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

柳智宇当年参加数学奥赛的主教练余世介绍,柳智宇对于所有的学习科目都有同样兴趣,而且每门课程都会融会贯通。每次讨论,他都会用较为深刻的理念阐述一种理念,令人折服。柳的其它老师很是称赞柳是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他真的入佛门,一定会为佛教事业作出贡献。

我的那位博友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就以为是“家庭悲剧,被迫出家”。我告诉她,不是这样的。正如今天记者从北京传来的报道所言,与许多人想象不同,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感情因素、生活所迫等原因,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他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话又说回来,如果更多的优秀学子和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像柳智宇这样,不恋凡尘,遁入空门,放弃所学专业,甘于暮鼓晨钟,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这就值得我们这个社会反省和警醒了。.

TOP

这叫人想起了宁铂

宁铂(1965年--)是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当时曾被誉为“第一神童”,2003年出家为僧。“第一神童”使其轰动一时,他的经历又让人们为之喟叹。
   记者到离南昌不远的某寺采访时无意中得知,素有“中国第一天才少年”之称的宁铂就在该寺院出家,担任该寺佛教学院的讲师。这令记者大感意外。毕竟,此时全国有许多记者都在找寻宁铂,但无人清楚其下落。   经与该寺院的住持沟通,记者被允许到佛教学院听宁铂讲课。   在住持的带领下,记者进入课堂坐在最后一排。几分钟后,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七,圆脸、微胖的僧人捧着一大摞经书走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他就是宁铂,赣州市人。   他讲课的语速很快,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从不翻教材,却能说出哪个内容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页。昔日神童,今朝高僧,宁铂需要的是一份宁静的生活。.

TOP

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

上人之将为僧也,余曾问之:“何所为?”曰:“无所为。”曰:“君固多情者,忍抛骨肉耶?”则答曰:“譬患虎疫死焉,将如何?”.

TOP

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是他决定归隐时的第一次选择,而他最终选择了佛教,则和他的交游圈子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说,杭州佛事繁盛的氛围,以及周围师友们的影响,加速了李叔同迈向佛门的步履。 从清末直至抗战前夕,浙江文化领域的名士们形成两个圈子。第一个圈子以鲁迅为代表,还有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蔡元培、章太炎,致力革命,壮怀激烈,是儒者中的革命家。而第二个圈子则以马一浮为精神领袖,其中有李叔同、夏丐尊、经亨颐,以及属于晚辈的丰子恺、刘质平,是儒生中的隐逸者。 马一浮在五四运动前后就过着隐居的生活,并在杭州一带宣扬佛学。在现代学者看来,马一浮却是“新儒学”的典型代表,西方文化、佛学以及道家思想,都与儒学相会贯通,成为新儒学一代大师。 据丰子恺的回忆,李叔同学佛,正是响应了马一浮的倡议,对马一浮这位仅仅大3岁的同龄人,李叔同当成了自己的名师,他说,马一浮是“生而知之”高人。 学佛之后,李叔同经常在虎跑寺等寺院留连,有一次还在那边住了半个多月,自己觉得十分愉快,也和大和尚们一起吃菜蔬。回到学校的时候,也就是1917年的下半年,他开始吃素。 到冬天的时候,他请了许多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等,在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等,天天烧香。放年假的时候,他没有回家,而是在虎跑寺过的年。 1918年正月,他在虎跑寺拜一位老和尚为师。农历二月初五日是李叔同母亲的忌日,他提前两天到虎跑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母亲祈祷。这个时候,他还在学校任教,却已经决定出家了,所以,在五月底,他把自己课程的考试提前,赶回虎跑寺。 这次,他开始穿出家人的衣裳,准备第二年剃度。夏丏尊看他没有出家,却穿出家人的衣裳,就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即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李叔同最终在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剃度,落发为僧。
    马一浮提倡佛法,自己却只是居士,且用佛法来理解儒学,也常常说,信佛不一定要出家。事实上,民国时期的许多名士都有读经的习惯,却并不出家。 号称章疯子,敢骂光绪皇帝为“小丑”的章太炎读佛经,嬉笑怒骂的斗士鲁迅也读佛经,因为佛经可以抚慰心灵,做一种权宜的稳遁。但真正要抛撇妻孥,去忍受寂寞、苦守古佛青灯,他们是做不来的。所以,他们也有隐逸的想法,却难以实现。
    李叔同不同,除了作为儒者内心的痛苦之外,还有更多让他抛弃尘世的理由。 李叔同的父亲晚年礼佛,常常请僧人到家中诵经和拜忏。而临去世的时候,更是延请高僧,在病榻前反复诵念《金钢经》,整个丧事期间,按照老人的嘱咐,逐日分班诵经,送他往西天。 每逢这种场合,他都会与年纪相仿的侄儿李圣章扮和尚,用床罩做僧衣,口诵佛号。而年级稍大的时候,更是自封“大和尚”。 家里一位姓刘乳母,也常常教李叔同背诵《名贤集》中的格言诗,如“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荣华尽头是悲哀的意思,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所以,13岁的李叔同就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佛意十足。用佛学的眼光看,他已经具备通达佛门的“根器”和法缘了。
    和他相对照的是,鲁迅的童年也有类似的经历,他曾经拜过一个和尚为师,并取法名为“长庚”。不过,他接触到的是佛经中的因果报应,那些“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所以还当过骑马招魂的“义勇鬼”。而老祖母和长妈妈给他讲的故事中,也多太平军等排满的故事。 此外,母亲以及他的日籍妻子也是心头之痛。
    李叔同奉母至孝,却对母亲有强烈的负罪感。母亲24岁守寡,44岁早逝,用屈辱、痛苦的小妾生活换来了他的快乐童年。李叔同由此对一夫多妻没有好感,他的原配夫人是芥园大街俞家茶庄的小姐,结婚的时候,他18岁,整个婚姻由母亲包办。而在日本期间,他又娶了个日籍女人,这个妻子,他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好事者附会的名字有千叶子、福基、薰子等等。 因此,他难以面对九泉之下的母亲,也同样难以面对异国他乡的弱女子。道德感强烈的李叔同,默默忍受着自责带来的痛苦,最终,他出家为僧,一了百了,“岂为阿女恋尘世,真爱合当断情痴”,正是古代士人们的惯常法门。
    所以,遁世说和幻灭说的某些方面是合理的。不过,他的遁世,是为了化解自身内心的道德煎熬,他的幻灭,是对王后将相方面事功的幻灭。但他没有逃避自己的责任,也没有对一切说空。他依旧关注自己的儿子的成长,也终身不敢忘记母亲的养育,而当国难当头的时候,佛门高僧发狮子吼,誓以佛门残躯“殉教”救国。 不过,尽管他从儒家的教条出发出了家,当身处佛门的时候,他还是成了真正的佛教徒。谭嗣同说:“佛教精微者极精微,诞谬者极诞谬。”上至慈禧太后、恭亲王,下至深山贫妇、市井贩夫,用佛教来超度亡灵.

TOP

我为什么一定要出家(弘一法师自述)

按: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的范围太广泛了,而且又无参考书在手,于短期间内是不能做成的;所以,现在就将我从前在西湖居住时,把那些值得追味的几件事情来说一说,也算是纪念我出家的经过。
我第一次到杭州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按:本篇所记的年月皆依旧历)。在杭州住了约一个月光景,但是并没有到寺院里去过。只记得有一次到涌金门外去吃过一回茶,同时也就把西湖的风景稍微看了一下。
第二次到杭州是***元年的七月。这回到杭州倒住得很久,一直住了近十年,可以说是很久的了。我的住处在钱塘门内,离西湖很近,只两里路光景。在钱塘门外,靠西湖边有一所小茶馆名景春园。我常常一个人出门,独自到景春园的楼上去吃茶。
***初年,西湖的情形完全与现在两样——那时候还有城墙及很多柳树,都是很好看的。除了春秋两季的香会之外,西湖边的人总是很少;而钱塘门外更是冷静了。
在景春园楼下,有许多茶客都是那些摇船抬轿的劳动者居多;而在楼上吃茶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常常一个人在上面吃茶,同时还凭栏看着西湖的风景。
在茶馆的附近,就是那有名的大寺院——昭庆寺了。我吃茶之后,也常常顺便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年夏天,我曾在西湖的广化寺里住了好几天。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在出家人的范围之内,是在该寺的旁边,有一所叫做痘神祠的楼上。
痘神祠是广化寺专门为着要给那些在家的客人住的。我住在里面的时候,有时也曾到出家人所住的地方去看看,心里却感觉很有意思呢!
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吃茶。
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到了***五年的夏天,我因为看到日本杂志中有说及关于断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所以,我便预定十一月来作断食的时间。
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当时我就和西泠印社的叶品三君来商量,结果他说在西湖附近的虎跑寺可作为断食的地点。我就问他:“既要到虎跑寺去,总要有人来介绍才对。究竟要请谁呢?”他说:“有一位丁辅之是虎跑的大***,可以请他去说一说。”于是他便写信请丁辅之代为介绍了。
因为从前的虎跑不像现在这样热闹,而是游客很少,且十分冷静的地方啊。若用来作为我断食的地点,可以说是最相宜的了。
到了十一月,我还不曾亲自到过。于是我便托人到虎跑寺那边去走一趟,看看在哪一间房里住好。回来后,他说在方丈楼下的地方倒很幽静的。因为那边的房子很多,且平常时候都是关着,客人是不能走进去的;而在方丈楼上,则只有一位出家人住着,此外并没有什么人居住。
等到十一月底,我到了虎跑寺,就住在方丈楼下的那间屋子里。我住进去以后,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的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到他却十分的欢喜呢!因此,就时常和他谈话;同时,他也拿佛经来给我看。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这回到虎跑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欢喜而且羡慕起来了。
我虽然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里却十分地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所吃的菜蔬,更是欢喜吃。及回到学校以后,我就请用人依照他们那样的菜煮来吃。
这一次我到虎跑寺去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到了***六年的下半年,我就发心吃素了。
在冬天的时候,即请了许多的经,如《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及《大乘起信论》等很多的佛经。自己的房里,也供起佛像来,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的像。于是亦天天烧香了。
到了这一年放年假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家去,而到虎跑寺里面去过年。我仍住在方丈楼下。那个时候,则更感觉得有兴味了,于是就发心出家。同时就想拜那位住在方丈楼上的出家人做***。
他的名字是弘详师。可是他不肯我去拜他,而介绍我拜他的***。他的***是在松木场护国寺里居住。于是他就请他的***回到虎跑寺来,而我也就于***七年正月十五日受三皈依了。
我打算于此年的暑假入山。预先在寺里住了一年后再实行出家的。当这个时候,我就做了一件海青,及学习两堂功课。
二月初五日那天,是我母亲的忌日,于是我就先于两天前到虎跑去,诵了三天的《地藏经》,为我的母亲回向。
到了五月底,我就提前先考试。考试之后,即到虎跑寺入山了。到了寺中一日以后,即穿出家人的衣裳,而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介绍,到灵隐寺去受戒了。
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很欢喜的。我出家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像灵隐寺那么好!
八月底,我就到灵隐寺去,寺中的方丈和尚很客气,叫我住在客堂后面芸香阁的楼上。当时是由慧明法师做大***的。有一天,我在客堂里遇到这位法师了。他看到我时就说“既系来受戒的,为什么不进戒堂呢?虽然你在家的时候是读书人,但是读书人就能这样地随便吗?就是在家时是一个皇帝,我也是一样看待的!”那时方丈和尚仍是要我住在客堂楼上,而于戒堂里有了紧要的佛事时,方去参加一两回的。
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和慧明法师时常见面,但是看到他那样的忠厚笃实,却是令我佩服不已的!
受戒以后,我就住在虎跑寺内。到了十二月,即搬到玉泉寺去住。此后即常常到别处去,没有久住在西湖了。.

TOP

唉~说实话,我不能理解。
要折腾佛学完全可以当成爱好,
我是父母,我不能接受这个结局,我不是圣人~.

TOP

我完全能理解柳.
我也曾经想出家.现在偶尔也想.但是毕竟自己不是个聪明人,出了家也没什么用.浪费香油钱罢了.
如果我的孩子也要出家,我不会反对.但我也会陪伴一起.也算圆我出家梦吧..

TOP

我是俗人一个,我觉得这样出家的人是很自私的,是只关注自我的一种表现,想摆脱尘世繁杂轻松的活,不想把自己的天赋贡献出来,留福后人。只可惜了他父母他老师曾在他身上花那么多心思.

TOP

对的,我同意LS的观点,先不说他聪明与否,对将来佛学的贡献会有多少,但这样,是对他的父母老师的“自私”。人活在这个世上,不是孤立的,很多事,要为身他养他的父母师长考虑的,更何况,这个考虑应该不需要他剔骨还肉的。
不是说出家不好,但是,我是肯定难以接受的,对他的父母,是绝对的残忍!.

TOP

为什么出家就不会对社会有贡献了?就可惜了?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了?不是很能理解。佛学也是一个研究的领域啊,是涉及人的心灵的,这和其他学科没什么差别啊,只不过学习的方式和普通的有些区别而已。.

TOP

回复 17#妈咪的兔仔 的帖子

这个结局可能也是他的父母老师造成的。.

TOP

玉佛寺里也有挂着复旦牌子的佛学研究机构呢!.

TOP

回复 9#cherry98 的帖子

北大大四毕业后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

这个新闻还是有点问题的,我觉着他如果一心向佛,怎么又在毕业前煞费苦心地申请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呢,这是需要很多精力的,麻省理工不可能直接找他给他奖学金吧。.

TOP

或许他自己根本就没想得和我们一样复杂。他就觉得这是自己倍感幸福的方式!.

TOP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TOP

每贴都回,我在努力挣工分,哈哈.

TOP

因为我已为人母,所以我也觉得无法接受。想着他爸爸妈妈该多伤心,心痛吧。想起我大学一个最好朋友,因为一些事情导致精神出了问题后,她爸爸给我电话说,一夜急成满头白发。可怜父母心。.

TOP

出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有着另外一种追求。只是和常人的生活方式有异才会有人大惊小怪。我支持!.

TOP

不支持,不反对。.

TOP

引用:
原帖由 dirui03 于 2010-9-9 13:04 发表
因为我已为人母,所以我也觉得无法接受。
.

TOP

我支持,世界太乱太浮躁,还是守住一个安宁的心吧.

TOP

个人选择,应该尊重。
他的选择并没有损害的别的人,当然从经济利益考虑,也许他的父母觉得有损失。.

TOP

功德无量,自己想得通,为什么父母想不通。.

TOP

一切随缘,阿弥陀佛!祝福他吧!.

TOP

所以说,读书读多了人会读傻,特别是高智商的。.

TOP

回复 22#牙医叔叔 的帖子

所以才说他自私呀,也反应出人才选拔机制和教育机制有问题,教出的孩子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生活方向,对自己大学的学习和研究并没激情,白白浪费了一个可以让其他真正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在中国最高学府学习的机会,是我国重技术不重品德的现实体现,不过也要感谢他觉悟的早,没白白浪费麻省理工大学全额奖学金的机会,留给真正该得的人.

TOP

很多伟大的人物不一定是好父亲,好儿子,但他们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

比如季老,李可老....多了.

TOP

佛缘~佛学.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就个人来说,我小时候就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觉得他们天天在那里闹腾,太没意思了。”

不好意思,我小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只是我辈愚陋,长大后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以致现在的庸碌。
我小时候常常一个人下围棋,(我水平不高,围棋仅仅入门)但是一个人下很艰难,就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我看了柳同学的日记,不知胜出我等多少!
亏得我还在社会上游走多年,不知道这些年瞎混了什么?
真是惭愧.

TOP

我想,作为父母,绝大多数都是无法确切的表示支持还是不支持,这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不知道,现在做和尚需要同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断绝尘世关系的吗?
如果需要断绝的,一般作为父母的,肯定无法接受的。特别在父母老了之后,在看到其他子女陪着父母话家常时,在逢年过节时看到其他家庭子女同乐时,他的父母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落寞寂寥的,特别是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

突然想到鸠摩罗什法师,他7岁时,信奉佛教的母亲就带着鸠摩罗什出家(鸠摩罗什从小天资极高,能“日诵千偈”)。
所以,只有父母亲也是信奉佛教的,那对于孩子的出家肯定也是非常支持的,或者亦可父母随着孩子一起出家。.

TOP

作为一个思想境界很一般,随大流的父母,肯定是反对的,不能理解的.

暂且不论他是否能够成为一代大师,为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作为一个个体,他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他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和想走的道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ngxiang 于 2010-9-10 09:29 发表
如果大家对"大爱"有一点领悟,就不会说他是自私的,也不会觉得他亏待父母.严重同意35楼的观点.
一人出家, 七祖升天. 阿弥陀佛!  他父母的福份!.

TOP

我能理解。因为经历过。当然不是我。我高中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毕业三四年就在某外资品牌做到了地区总代理。然后就出家了。读大学时寒暑假见到他就是听他弘扬佛法,所以我相信这是他们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TOP

我支持。能理解。柳非凡人。他中学阶段的日记看了令我等汗颜。均是不惑或者接近不惑之人却大多没有他的境界。.

TOP

非常理解!远离浮躁喧嚣,清净求本真。
只要孩子自己认为是幸福的,父母就应该认同。

只是社会压力大了些。但是,社会中的大多数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比如,文革时大多数学生停课上山下乡,它是正确的吗?有几个人敢于正面作对呢?
今天的应试教育,大多数中小学生熬到晚上10点,11点才睡觉,它是正确的吗?但又有几位家长敢于超凡脱俗呢?(虽然心里很是纠结)

不是我们没有思考过,是我们思考的不深刻,没有胆量去冲破!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10-9-10 12:59 编辑 ].

TOP

研究佛学也不是一般人研究的。
柳同学也不是一般人吧。.

TOP

我高中和大学时期一直在考虑出不出家的问题
当时懒惰没有去了解出家的流程,应该去哪里出家就给耽搁了.

TOP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子吾子以及人之子。
希望儿子完成出家意愿的按报道中的关键词培养就是了,不愿意的避开那些关键词就可以了。.

TOP

只能是无语了。。。.

TOP

能理解,就是作父母要伤心了。.

TOP

我还是不能理解,但是如果我孩子选择走这条路,我会尊重他的决定.

TOP

 5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