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1个人次参与评价】

[甜酸苦辣] 请问:对于智力状况大幅度低于同龄孩子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9-24 17:53 发表
-----------识字看报总要会吧,你尽力了吗?--------------

我终于明白了,这个识字看报是要家长教好后,才能去学校,
小光:你偏了一点点。你忽略了他说的前提,老师先给免费补课,家长拒绝。
如果你当过老师你就知道,在这种体制下,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是受害者。
其他你的观点我赞同,不过这个案例比较特殊,有空我跟你讲讲更特殊的,我儿子班级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9-25 21:52 发表
好的,好的,我很喜欢听你说的,总觉得很特别的,我不喜欢随大流的东东.

我也理解这个老师的,那个校长不对.

但家长要工作,把基础学习交给老师,然后家长配合老师,帮孩子巩固.如果家长都教好交给老师,那么老师成了给家长打分的裁判了,是伐?

我们这学期好多了,家长的事少点了,孩子自觉性反而增强了.
我们这些家长,凑在一起总说以前我们怎么怎么没人管,自己读的书,不也就长大了吗
但是大家都忘记了一点, 我们以前光学拼音、学笔画就学了整整一年;二元一次方程式好像是初一才学的;课文的段落,写作文都是四年级的事儿了;英语也是五年级学习了以后初一又重新滚过一遍的。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都默写生字了,二年级写句子了,四年级学二元一次方程式了。我有个朋友,儿子上课不听,只好自己在家再教一遍,儿子四年级的时候,看到她儿子在玩,她在一旁做二元一次方程式,说了一句话让我喷饭:“我一定要解出这道题!”
你看过孩子的书,肯定也知道,一张白纸进学校的话,孩子没有超级强的能力和注意力,随堂吸收是肯定有问题的。课文里生字那么点,但是其他字一个不识肯定不能过关;数学从20以内加减法到乘除法也就一年,中间还有很多其他概念内容;英文上来就是单词和句子,伴随着字母一起教。
这点进度定死的,老师也被卡死在里面了,怪只怪那些变态的体制,每改革一次知识向小龄化推进一次,我奇怪现在大学里都在教什么啊,到高中都学得差不多了呀。
偏偏,一张白纸进学校的孩子大都注意力不集中,因为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训练,而且这些孩子都很感性,因为父母非常尊重其个性发展,他们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知道学习成绩意味着什么,他们更不知道如何面对老师,因为自己有个性,那么就更不讨老师的喜欢了。他们显得很特殊这非常正常,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生长环境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导向。.

TOP

回复 82#桥哥 的帖子

有10朵是我给的,我要澄清一下
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体制和衡量标准,目前国内难以做到人性化地去评判老师好坏与否,大都倚重于成绩,那么碰到新潮的家长就不管用了,老师要抓,家长不肯抓
你说个别辅导,那么还是特殊教育了,看来这个家长根本连个别辅导都不愿意,他只要孩子开开心心地就可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26 14:41 发表
幼升初的孩子都会100以内加减法了,都过了二星口语、三星口语,小学老师也只好顺应家长们的要求因材施教了。
小学前面由父母自己家教闹出的问题,貌似也不能算在小学老师头上吧。
不好意思,我说来说去都说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丝毫没有谈到老师有问题,麻烦你参见我蓝色字体的话
我的主要观点是:老师、孩子和家长都是教育体制下的受害者

你说的“顺应家长们的要求”,恐怕老师还没那么大的权力,他们都是按着教学大纲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9-26 17:40 发表


对!这就要看家长是否能坚持自己的理念了,坚持或者是胜利,或者是彻底失败,妥协就前功尽弃~~~做人就是"难"一个字!
第一,坚持说起来很容易,做就未必了。孩子不是试验品,失败了再弄一个试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家长估计都会很矛盾及困惑的,痛苦不堪,到最后随大流的可能更多。
第二,坚持了,胜利了,未必你就赢了;失败了,未必你就输了,任何事情都是双刃剑。我主张中庸,在变态的教育体制和孩子自我心理健康的中间取一个平衡。
第三,我重复一点: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人,不是读书人。所谓社会人,不光要会学习知识,还要有诸多社会生存技巧,知识只是很小一部分。不知道你们做过没有,叫孩子倒垃圾,买啤酒,买东西自己算钱,找钱,购物还价、砍价,自己去上学、独自坐公交等等。

如果这个社会退化了,他也得退化,如果这个社会进化了,他也得跟着进化,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就是社会人,要与时俱进。
但,不是另类教育,也不是不管不顾。.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9-26 21:54 发表
我看来还是要坚持我自己的理念,因为随大流,按我孩子的天性,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会毁了她的灵性,以后连社会人也不会做.不懂得生活中的乐趣,就太恐怖了.

在13岁之前.我会管住她,是看上去松实际紧的管,尤其是在人格上 ...
我不知道你对大流的定义是什么
总体来说,我周围注重孩子个性培养的家长越来越多,排斥刻板的教育,注重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精神层面的
我感觉以后这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既坚持个性和综合素质,又注重知识文化的培养,包括帮孩子择校

你说的管孩子的方式我很赞成,不能松也不能紧,所以总体感觉你也在主流里
不主流的一端是本贴的主人公以及我周围那些放弃义务制教育的家长,另一端的非主流则是两眼只看成绩其他什么也不看的家长.

TOP

回复 93#ccpaging 的帖子

引用您86楼的话“幼升初的孩子都会100以内加减法了,都过了二星口语、三星口语,小学老师也只好顺应家长们的要求因材施教了。
小学前面由父母自己家教闹出的问题,貌似也不能算在小学老师头上吧。”
可能我没说清楚,我回应您86楼帖子的主要目的是阐述:
没有什么事情理应“算在小学老师头上”,我也从没有说应该“算在小学老师头上”
恰巧我认为老师也是受害者.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E-ON 于 2010-9-26 22:24 发表
我们大人的随大流,大概就是金榜题名,踏入中产以上咯.如果孩子到那时自愿自主随大流,我们不是达到了无为而治吗?如果不能,那她至少还有个对生活本质的追求,还是个社会人,对伐?
完全同意。
个人认为你还是在大流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26 22:15 发表
像现在好多BBMM自己在家教加减法,孰不知他们过去学习加减法的时候计算器还不普及,加减法是被作为实用技能来学的。
现在的小学教科书着重讲的是进制和算理,已不把加减法作为实用技能了。
这就造成一个现状:
一 ...
你说得很对啊!现状就是这个样子的,家长有时好心办坏事了。
小学教科书不把加减法作为实用技能,但是到了乘法呢,除法呢,约分呢,加减法仍旧是实用技能。因为要进位了,要退位了,要得出余数了。考试的时候没有实用技能来不及呀(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懂得数学原理,考试却来不及计算的孩子)。竖式乘法、竖式除法每道题你还是要做下来的,口算本拿回来你家长还是要管的,听算磁带你也是要做的。
教科书还是教科书,是一本粉饰太平的教科书,里面没有阐述实用技能的重要性,但是到了考试,相信教科书的家长就都要吃药了。
听说外地很多学校索性一二年级不教数学,因为那时孩子太小,理解不了,到了年龄,能理解了,教起来事半功倍。

[ 本帖最后由 hanxinjuan 于 2010-9-26 22: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26 22:28 发表
那么,对于一个小学同学,灾难从哪里开始的呢?
老师是灾难的施加者,家长也是
他们施加在孩子身上的灾难,前者处于自己生存的需要,后者出于考虑到孩子的生存需要
后面的话我不多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26 23:25 发表
乘除法也是讲算理,不作为实用技能讲的。不否认某些老师,某些学校,某些家长把加减乘除作为实用技能去讲,去学。
错误地做法就包括追求计算速度、计算的准确性(包括一次准确性)、限时听算、考口算。因为这些要求根本不符合小学一年级小朋友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看看“小学(及小学择校)”里边的帖子,一年级小学生碰到这类问题,基本就是家长、孩子、老师统统没招。为何?手部肌肉发育不到位,大脑的缓冲区不足,平均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这些都是小一生无法克服的障碍。要强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跟自然规律作对,这肯定没好结果了。
其实仔细想想,放松一点,过一年,孩子长大一岁,这些问题就会好很多,再过一年,很多问题就都不存在了。何必紧张兮兮地非要在一年级花费力气做这些事呢?更何况这些要求跟教科书的要求并不一致。
记得儿子数学考试前,我交代过他,别以为试卷上写个“口算”,你就一定要“口算”,“笔算”也可以啊,老师只会给错误的结果扣分,没人管你是“口算”还是“笔算”。

另外,别的教科书我不敢说,因为我没看过。数学教科书我是看过的,这本书有个别的小问题,总得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反正,我是信数学教科书的,目前看状态良好,没有吃过药。
既然追求计算速度是错误的,那么一年级何必发口算本和听算磁带呢,而且一年级的整个寒假要求的就是天天听算,提高计算熟练程度,暑假就是背诵乘法口诀,现在都要求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了
教科书没有跟自然规律做对,但是考试的时候并没有顺应自然规律去考啊,这点内容这点时间,按自然规律考的孩子估计来不及的
我还知道有数学得分为个位数的孩子呢,一年级是个位数,两年级也是个位数,但是他逻辑上完全没有问题,就是数字大了做不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27 11:12 发表


儿子所在的学校也有这些要求,但俺们从来没做过。因为这样做的效果不适合我和儿子的情况。达到同样的结果,我们另外采取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老师没什么意见。
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您认为家长没有必要过分在家强化孩子,按照课本就可以自然吸收知识。但由于家长在家许许多多的小灶,才造成学校教育的现状的。您在自己孩子身上按照自然规律来了,孩子没有任何不适应。.

TOP

回复 116#ccpaging 的帖子

你说的家长的这样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
以前不是这样的,那大家现在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都这么做?为什么普遍到这种程度?.

TOP

回复 118#ccpaging 的帖子

他们都为了一句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谁让跑的?为什么要跑?竞争为什么越来越激烈?
为什么择校?为什么学校有好坏之分?为什么学生也有好坏之分?
考核老师的是什么?考核学生的是什么?考高中考大学靠什么?
最后问一句,大家你追我赶的为了什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