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薛瑞萍老师谈《学校是一段旅程》

薛瑞萍老师谈《学校是一段旅程》

12月20日   星期日    晴
    所教即所是
      
寒霜凛冽、阳光灿烂的冬晨,穿过操场走进学校的一路,心情愉悦而晴朗。这种感觉来自天气,也来自刚刚读完的一本小书:《学校是一段旅程》(人民文学出版社  特林•芬瑟著 吴蓓译)。13万字我用一周慢慢读完。值得回味的地方很多,现选几处谈谈感想,一是为自己的阅读作个总结,二是向朋友做个推荐。
  一、讲完之后,才开始理解
我总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计划中的一切,总觉得自己缺乏诗人的灵感、绘画的专长、讲故事的本领和戏剧才能,尽管这些让我苦恼,但我还是得到了孩子们的回报——他们吸取了我给予的一切。我们在一年级做的大部分活动仿佛沉入潜伏着理解力的水塘深处,留待以后通过谈论和观察加以反馈。孩子们听课时,似乎能把我的缺陷变得完善起来。对他们来说,由于他们出色的想象力,各种任务形象变得完整而真实。(P17至18页)
我一次次地发现,只有当我讲完故事,我才开始理解我所说词句的意义——圣人和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活在我心中,激励我奋勇前进。教学的艺术化使我筋疲力尽,同时又让我精神焕发。在每次教学圆满结束之后,我总是注意到自己呼吸的变化:更 深沉、更健康。(P31)
我相信,每一个习惯了在教室里为孩子讲述、朗读的同行,都会对这两段话深深认同。对我而言,每一次讲述或朗读都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险,也是借助伟大事物的鼓翼而飞。所以甘愿费尽心力,所以乐于耗尽热情,只因为个中感觉太好。虔敬于伟大事物的讲述或朗读,使得教师更加坚定也更加温软、灵动。高贵的语言能够激活、培养高贵的思想和气质。当教师用声音将儿童、文本和自己融为一股生命之流,教师便与学生一起,实现了朝向伟大与纯真的成长——或返回。
华德福的语文教学只有大纲而没有教材,学习内容由教师选择。在华德福学校,将学生一年的笔记合订起来,就是这个班的语文教材。亏鲁道夫•斯坦纳想得出!这真是充满诗意和挑战的——神奇的、生命的教育。其实,当我们讲述、朗读、诵读,我们也是华德福教师。为什么我的日志总忍不住要录用学生文字?因为它们更具说服力、生命感。
能够将日记发到网上的总是少数。即便学生一字不写,你也绝不能说付出没有价值。
二年级的一个傍晚,操场散步遇到朱紫晖,一个内向到几乎木讷的老实孩子。 “老师好!”“朱紫晖好!喜欢《犟龟》吗?”“喜欢。”“那就陪老师走一圈,讲给我听。”“好!”孩子爽快地答应。于是开始了啃啃吧吧且让教师愁肠百结的讲述,“有一只小乌龟,嗯,她是母的。这是一位龟小姐,名字叫陶陶。嗯……狮子大王的婚礼开始了!陶陶送上礼物。陶陶喝着美酒。陶陶说:我说过的,总有一天,嗯,总有一天,我会按时到达。”一路走一路想一路讲,朱紫晖有些气喘吁吁了。“你觉得自己讲得怎么样?” “好啊!我觉得自己讲得很好!”男孩仰面看着教师,月光照在他的脸上。一瞬间,有强烈的感动和惭愧漫过我的心头。
14日,也就是这个星期一,为帮助43个学生重写“我佩服的人”,教师讲到这件事。“知道吗?老师当时对朱紫晖真是佩服之极!为什么他那样的回答?因为他既不拿自己和同学比,也不介意老师的看法;因为他的心里,只装着对陶陶的喜爱和对自己的信心。陶陶说:‘总有一天,我会按时到达。’朱紫晖说:‘好啊!我觉得自己讲得很好!’那个晚上,老师认出了身边的陶陶;那个晚上,朱紫晖就是犟龟!”

二、你可以强迫植物提前开花、结果,但是……
如果没有属己的幸福作为深层动力,华德福学校的主课教师很难坚持到底。这份神圣的工作需要广博的才学、非凡的耐心、卓越的智慧——同时又绝不缺乏学生及家长需要的权威的力量。芬瑟在华德福担任主课越久,越觉得自己没有信心和能力胜任传统学校的教学任务。芬瑟不能胜任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功课及考试给孩子和自己带来的伤害:
许多教育工作者仍然在把孩子们丰富的内在精神生活挤压成乏味、枯燥的功课,而这些功课正是由那些已经失去欢乐童年的成人们制造的。(p31)
多年来,我观察到一种现象:八年来一直跟着我学习的学生,如果在开头三年允许他们慢慢地发展阅读能力,那么,到高年级时,绝大部分人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那些在传统学校较早就达到预期阅读水平的学生,在往后的日子里,其阅读动机似乎减弱了。以此类推,我联想到一个来自植物学的说法:你可以强迫植物提前开花、结果,但却要牺牲植物的长期健康的生命力。我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们在我的关怀下成为一个人,而不是让他们参加爱荷华州每年一次的考试和评估。(p39)
山东一些地方,由于韩兴娥等老师的努力,不少学校一至三年级的考试完全取消。可以想象,这一解放将使多少孩子的童年及一生变得大不相同!
极少会有孩子因考试而得快乐。考试给多数学生带来的是折磨、挫败和痛苦。总是名列前茅的,往往精神更紧张。一到三年级,是孩子求学之初的三年,也是孩子及父母最脆弱、最敏感的三年。一年级,很多孩子还没明白测验是怎么回事呢,就已稀里糊涂成为差生,和父母一起堕入焦虑和恐惧的深渊了。正如每个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旨在让同龄儿童同期长牙、走路、说话的医学努力一定会让人们感到荒唐、残酷吧?然而,“标准测验”和随之而来的对教师、学生的粗暴评价却很少有人质疑——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稳定而成熟的节奏,就是稳定而成熟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节奏,允许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慢慢来——慢慢跟上集体的节拍,这是一种慈悲,也是一种智慧。
然而在现实中,考试又是必须面对的。那么,到哪里去找一个自由空间,让孩子在其中听任自己的节奏,舒服地吸收、释放、甚至休息呢?在看云这里,相对自由空间,就在朗读、阅读和不求甚解的诵读里。言语层面的、显性的 “对话”,总是发生在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少数孩子中间,多数孩子的存在在哪里?就在灵动、温软的教室气氛里。这气氛源于共同体又无声地弥漫、净化、提升着共同体。气氛是海洋,气氛无声胜有声,而听得见的对话不过是海面上扬起的浪花。先有海洋,后有海浪。即便没有讨论,聆听或朗读时刻他们的表情和语调,也一样有力的告诉教师:影响正在发生,宝物已沉入池塘。
真实的成长总是缓慢而静谧的,不要急。不能急。

        三、让学生与真实的个人相遇
与布鲁诺和哥白尼相遇之后,孩子们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不是通过我的教学,而是与这些真实个人的“相遇”。……每当转来一位新生或者某位学生缺席,班上的气氛就会有所不同。我早就注意到全班因多一人或少一人带来 的变化,但这次的原因有些不同——传记以相同的方式在起作用!一旦我有了这种感觉,教室里好像立即充满了所有我们探讨过的“人物”。我是在七年级上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了这种感悟。那时我和我的青春期学生们有了一种隔离感,而这一感悟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力量。学生们可以不与我握手,或假装对我满不在乎。但现在我看到一幅巨画,里面有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所有的人和地方。每当外面的场面难以忍受时,内心的这幅巨画就可以呼之欲出,两者相比,心中的场面作用更大。(p156)
六年级,我的日志几乎不提课文。其实,为了应试,教材及围绕教材的练习,仍然占用了教学时间的大部分。面对教材,教师当然是尽责而饱满的,然而较少发自深心的兴奋。《郑成功》里的郑成功,《钱学森》里的钱学森、《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里的肖邦、《最后的姿势》里的谭千秋、《小草与大树》里的夏洛蒂姐妹——论起来,值得敬重和兴奋的人物也不少,可惜他们一旦以“教材版”面孔出现,就基本丧失了作为人的温度、气息和脾性。文以载道,说到底,他们其实不过是承载“道理”的名叫“郑成功”“钱学森”或“肖邦”的车子而已。和教材中的英雄人物相比,更亲切更可信,更能自然地对学生发生影响的,是犟龟、毛毛兔、失落的一角、杰逊、罗拉、迪姆胖傻、……这些人物,因其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已经成为班级成员——他们呼之欲出,他们就在我们中间。原因很简单,这些虚构出来的艺术形象,比教材里的真人真实。
当然也有不错的形象,比如《船长》中的哈尔威、《爱之链》中的乔伊、《鞋匠的儿子》中的林肯。生命充满矛盾,矛盾为生命提供动力。对矛盾或冲突的凝视和深思,将使孩子的理性和德行得到真实的成长。
船长非殉职不可吗?哈尔威的牺牲是否值得?
失业的乔伊哪里来的爱之力?付出或者奉献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和能力?对我们小学生而言,为社会做贡献真的要等到长大以后吗?项文静问:乔伊为老妇人修车分文不取,比尔•盖茨在机场帮助着急要去洗手间的老妇人看管行李却收取了一美元小费,乔伊和盖茨谁做的对?
林肯说过:消灭政敌最好的方法是化敌为友。心理学家荣格告诉我们:你所对抗的东西,将因你的对抗而永远存在。“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这句恶意善解的开场白是扭转会场气氛的关键。想一想,其中体现了林肯怎样的智慧和襟怀?班级往往发生纠纷和冲突,很多时候,宽容比对抗更有力——举例说明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纠纷和冲突?
当然,我们也常看见将拙劣文本演绎得感人肺腑的课堂。那是真正的死水微澜,为每一个尚未丧失起码艺术品位和教育良知的人所不屑。
七八年级,为了克服青春期叛逆心理带来的师生疏离,芬瑟带领学生读人物传记。“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对李君华说,“我知道毕业之前该给学生什么建议了。不过,我要提醒他们,多读外国人写的伟人传记。”
有人讲,很可惜,他不是从技术院校毕业的。约翰回答:“不,我很幸运。如果我参加了学院课程,我就会盲目听信权威,再也不可能发展自己的原创力了。”(p182)
在我看来,芬瑟提供的约翰•埃里克森的传记材料已经够个性、够生命了,然而他说:
上面的片段没能充分表现的是这个人的气质——他的暴躁天性和追求成功的意志。我的学生知道这个埃里克森脾气很坏,无法与人相处,但还是很敬重他的天赋。通过个人传记,我希望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许多机械与技术革命能映现出人的面孔。(p183)
“通过个人传记,我希望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许多机械与技术革命能映现出人的面孔。”读到这句,看云几乎要哭!我们语文的课本,写景状物类、说明文类都算差强人意,最缺的就是真人、活人。什么营养就养成什么人。儿童是懵懂而敏感的。只有真实的人才能对他们发生真实的影响。只喝纯净水绝不能使人长得强壮,风干过滤出来的英雄事迹,只能使得一切“德育”目的归于虚无。
“他根本不是什么共产党,是我们把他逼走的!”“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海军次长金布尔如是说。二战期间,作为空气动力学家的钱学森为提升美军作战能力、战胜法西斯倾尽全力、功勋卓著,从而赢得美国政府的高度信任。1949年,钱学森申请加入美国国籍。新中国成立后,以麦卡锡为首的极右势力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钱学森因被怀疑为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军事部门突然吊销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岛上将他拘留14天……钱学森归来的真实原因是受到美国政府的侮辱和迫害。
历经艰辛终于归来,回国不久钱学森就发现:泛政治化、肆意迫害科学家的现象在红色中国一样普遍存在。科技人员被关牛棚、派系斗争残酷激烈、在仪器上刻写领袖语录,在零件上镶嵌领袖像章……文革期间,钱学森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领导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规划中国未来的军事科技。因为他已身在祖国,因为他横下一条心:要为中国争口气,要提升中国国防力量。
在美国,钱学森度过一生中最幸福、最舒畅、最为意气风发的日子,钱学森对美国可谓爱恨交加。所以,尽管一再得到美国的盛誉和诚邀,晚年的钱却毫不领情。“当年我是被驱逐出境的。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我是不能再回美国的。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决不再踏上美国国土。”
以上是我从《南方人物周刊》上读到内容。相比之下,教材中的那个于中秋之夜慷慨陈词的钱学森显得多么虚假、浅薄和可笑!为什么这样的一个钱学森更能让我起了敬爱和亲切的无限深情?因为他是辉煌、丰硕的,也是曲折、痛苦的;因为他是一代伟人,也是让凡人之心起了共鸣的“真实的个人”。
一切伟人都是人类娇贵、倔强的生命之花。真实的花朵就会为风雨所伤、为虫害所害,真实的花朵就会加倍敏感于绽放的幸福、飘零的惆怅。所以,只有真实的花朵,才会激发有灵的我们珍爱生命、追求美好、向往光明;而塑料花则不能触动我们——因为它徒有花的色泽和形状,却没有生命的气息。
那本《南方人物周刊》已经借给一个学生。说明真相就要戳穿教材,所以不在教室里这么做的原因有二:第一,不想惹得学生从小轻视教材,而这种轻视无疑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第二,在学生那里,教师的权威性多多少少和教材的权威性联在一起。对儿童来说,权威的存在和对权威的敬重,使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中。他们将吸收内化权威的力量,并由此成为有力量的人。
要么别说,要么说真话。敬重、满足儿童真实的需要,让学生与真实的个人相遇。希望教材值得敬重。

       四、不解释,让他们自己体悟
和低年级一样,我不对神话做任何“解释”,而是让每个孩子慢慢形成对人物角色的理解。我知道必要时,每位孩子会从中吸取养分。这就是形象鲜明之处。……形象的力量在于对未来的潜在理解,而解释会削弱它的力量。(p69)
自从第一次在五年级讲过这个神话(得墨忒尔和珀尔塞福涅)后,我一直对它感兴趣。孩子们从故事中体会到季节轮回的主题:他们发现自然界生长和衰败之间的平衡,神话人物之间的平衡,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平衡,我并没有解释事物之间的平衡,而是让孩子自己去领悟。作为一名成年人,我要加深对珀尔塞福涅故事的理解,我没有终止对意义的追求。(p105)
相信这段话,会给热衷解读或者苦于无力解读的人们带来启发。教师当然不该超然于材料之外,教师所讲述的,必须是自己有感觉、有体悟的。这种包孕在语气和动作里感觉、体悟——是激发学生感觉、体悟的前提。
三年级排练《圣经》旧约之《约瑟夫和他的兄弟》,这涉及到忠诚、奴役、偏爱、命运等严肃问题。五年级的历史课上,芬瑟将孩子们带入古印度、古代波斯、古埃及、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从而让孩子在比较中获得清明的理智、开阔的视野、包容的胸襟。这让我感到震撼。作为一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同时我也困惑于芬瑟的教学中几乎没有儿童文学的位置。须知,本书描述教育历程发生在1982——1900年,而且是在美国。
这当然值得商榷。我所受到的正面启发是:教师应当在儿童显性兴趣、潜在需要之间求平衡。不能误读了孩子的需要,不要被孩子当下的口味所主宰——从而遮蔽了应当属于他们的更为开阔的天空、更为坚实的大地和更为真实更为幸福的成长。
如今的孩子,如今有谁会将把炒豆子作为美食呢?即便有,也是店里买来的“**炒货”,酥松、可口、多味。需要费力的一切,别人都已代劳。吃的人只需张嘴就可以。他们是幸福的。然而我们知道:硬邦邦、没滋味的蚕豆,经了臼齿的强力碾磨,唾液的耐心调和——最终的滋味何其甘美、丰富。于今我才悟出:赋予家炒蚕豆深长滋味的,正是“自己牙齿”慢慢碾碎、“自己唾液”慢慢调和、“自己味蕾”慢慢品味过程中所激发、所消耗、所强旺了的生命力——还有妙不可言的成就感。所以呵,从牙口开始,今后的儿童,他们的“深层体质”,将永不如前辈健旺生猛了。他们果然幸福吗?
教学过去一直是,我希望将来也是,一种人性的艰苦征程。我们成为我们所教的,我们所教的也是我们所是的。(P58)
最让我震撼的,是这一段话。最深的认同,反而让我无话可说。“我们成为我们所教的,我们所教的也是我们所是的。”然而我知道,这话将成为我的信念。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