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

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

形而上的说词讲不来,什么体格啦,健康啦,性格啦,行为啦,讲几句俗之又俗的价值比较。
现代体育与现代教育一样都是引进的舶来品。
中国是奥运金牌大国,练体育,请注意是正儿八经的练(不是普罗学生的体育课,那个基本上类似于看守所短暂放风),实际价值是可以换取一张文凭,并以运动成绩的优劣决定文凭的含金量,具体可以参见各中考高考加分政策,许多大学则明文龟腚以训练和比赛成绩代替修学考核给予学分,授予学位。奥运冠军可以拿到清华北大的文凭,也可以本,硕,博一条龙。
而在现代体育的另一乐园,学校体育只是Play Game而已,没有任何等级的学校将体育运动成绩与课业学分直接挂钩,并授予学位,罗马和凯撒分割清晰,玩好了哪怕成偶像了,给奖学金免费读书也就到头了,还是要老实上课吃萝卜干饭,NCAA规则显示,挂科者连训练和比赛资格都会被剥夺,后来进入NHL,NBA职业联盟的某些大神都有大学留级的辉煌纪录。
这样看来,似乎体育在中国学校教育中的价值远大于美国,这与家长同学们的实际感受是否一致啊?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TOP

回复 13#ccpaging 的帖子

比赛冠军,放风赛水准的吧?开个玩笑。
有个经历,曾陪着一帮练家子去沪上的一家著名国际学校,结果被人家业余学生打的稀里哗啦。

校内两类人相互间的辨识感觉的是:要么书呆子,要么没脑子,或二合一。

[ 本帖最后由 ljj 于 2010-8-2 20:51 编辑 ].

TOP

回复 15#ccpaging 的帖子

不是放水啦,放风式体育就是禁闭久了活动下筋骨的意思,是这里多数家长喜欢的形式,但在此地的学校里也难以保证。
打架也是体育的一部分,比赛中的打架体现了对团队和同伴的忠诚,真正的体育缺不了Blood、Tear、Sweat。

体育的价值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你看,美国大学每年要发放近40万个体育奖学金名额,大约有10万个新生拿体育奖学金入学,这些募集的奖学金代表的是校友和社会对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的认可和感谢。.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8-3 14:47 发表
我是不会把儿子送进专业队去训练的。
那你打算怎么运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讲来听听。
送两张手机谍照,普通小学生的,供运动量参考。

[ 本帖最后由 ljj 于 2010-8-17 12:48 编辑 ].

TOP

回复 28#子玖妈妈 的帖子

没办法,大热天路过冰激凌店,迈不开步了。
一水库的好鱼,看到晚了,只能临渊羡鱼。.

TOP

回复 88#子玖妈妈 的帖子

长期的外来刺激会改变思考和行为方式。

长期不懈的训练也会改变(改善)神经类型。

创造力需要发散型思维和聚合型思维,在两种思维间迅速转换需要非常严密的大脑控制力。
在即兴活动中表现出色的演说家、喜剧演员、运动员擅长控制自己的大脑,勤于创造性活动的人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模式转换的训练。
=======================================================================================================================
星座====》神经类型====》运动====》思维====》能力.

TOP

回复 97#子玖妈妈 的帖子

选拔和训练运动员都是要进行神经类型的测试分类的,许多研究证明长年的训练改变神经类型,当然也会改变思维习惯。

至于神经类型和星座的关系,你要多讲讲,可能还要多到你的星座楼里,学无止境呵。.

TOP

运动员在精神上一直需要有侵略性,要更快,更迅速,更强壮。

CNN(Talk Asia) :你认为中国篮球在未来有多光明?

  姚明: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没法简单的回答。这不是怎样改变训练球员的方式,而是整个体系,我们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从职业联盟,到国家队,到我们怎样教育那些孩子。这是个太大的问题,我不能给你一个简单的回答。

  CNN:但是你是否觉得中国的意图是正确的,让他们在体育方面有成型的未来?

  姚明:我不知道“成型”这个词是否恰当,我认为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谈论篮球吧,我对此更了解,我们的篮球球员听得太多,而不是跟随自己的心。

  CNN:你认为什么阻止了他们?

  姚明:我不知道,我只是这么感觉,很多时候他们在场上打球,有点只是按照命令打。一些时候,情况改变了,你需要做出反应,那个反应不能通过教练告诉你,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心做出反应。

  CNN:如果你是中国的运动员,来到世界的舞台上,你有13亿人关注你在做什么,在美国如果你失败了,那是你个人的失败,但是如果在中国,每个人都觉得这是他们失败了。这肯定很难吧。

  姚明:是很难,这在几年前更难,现在已经好多了。中国的体育系统不同,他们的训练和教育由政府支持;美国孩子他们打篮球,橄榄球,他们只是自己喜欢打什么就什么。这就是区别。.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8-2 00:57 发表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43130-1-1.html
奥数竞赛不过是体育竞赛的翻版1、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底层的全民奥数完全是为了筛选少数竞赛尖子。
2、只追求最后的锦标,无视大多数的利益。
3、吃的青春饭,透支未来。体育运动员留下的是一身的伤痛,奥数留下的是思想的伤痛。
4、忽视全面发展。运动员被忽视的是文化学习,奥数被忽视的是身体素质、人文素质。
5、拿了许多金牌,民众的数学素质不高。
6、跟国绩政绩联系在一起。
7、把本应用于普及教育的资源集中在竞赛上,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LZ,你拿奥数作靶子,也别将体育一并来陪绑啊。
大概是听多了搓澡女冠军的故事,吓惨了吧,不过公允的讲,大家是否应该在相同的环境,类似的家庭背景下比较才合适,中国非常的大,农村是绝大多数,现实情况是能够吃大苦,耐大劳的确实是农村和小城镇出来的孩子,训练非同一般的刻苦,体育比赛也是成绩突出,尤其是力量耐力项目。但,他们退役后的境遇真的是体育带来的吗?如果不入体育这一行,他们就有很光明的前途?城里人和农村人对吃苦,对前途,对生活的语境不会是一样的吧。
兼听则明,也来一段故事,我的体会是这个故事在此地更有比较性。
+===========================================================================================================================================================================================
三次转学


  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徐愿愿的童年也是被父母“一手包办”的。还在幼儿园时,徐愿愿受酷爱乒乓球的老爸的影响,开始接触这项运动。刚开始在东城体校打过两次,后因离家太远,转到西城体校,启蒙教练是后来张怡宁的国家队主管教练李隼。打了半年多,为了方便学球,刚上小学的徐愿愿开始了住校生活,过着上午上课、下午训练的半专业生活。他也从家附近的翠微小学转到西城区的按院小学。


  每天晚上,爸妈骑自行车从家里给徐愿愿送吃的,吃完饭,爸爸再陪儿子推两板。慢慢地,徐愿愿对乒乓球不像一开始那么厌烦了,球也越打越像样。小学四年级时,徐愿愿被选入海淀体校,于是有了第二次转学,从按院小学转到海淀万泉河小学。


  那时候,徐愿愿已在北京市业余体校的比赛中崭露头角,单打获得北京市同年龄组前三名、双打获得北京市同年龄组冠军。六年级刚开学时,被什刹海体校的教练相中,在进行一系列考试之后,成为了海淀体校82年龄组唯一一个被挑进什刹海的队员。徐愿愿又转学了,这次是从万泉河小学到北海小学,李佳薇、郭焱和徐愿愿同班。那时徐愿愿已经对学习没什么兴趣了,由于长期半天训练,再加上频繁转学,让本来学习底子还不错的他文化课成绩直线下降。乒乓球成了他生活的重心。和其他孩子相比,徐愿愿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儿童节,没有寒暑假,甚至没有春节,每年大年初二就开始训练了。


  在什刹海打了一年,徐愿愿被选进了北京队。得知这个消息,徐愿愿高兴坏了。当天他还得到了爷爷的奖励——在城乡贸易中心买的装甲车模型。


  在北京队,徐愿愿开始了完全专业化的训练。虽然同时是200中的学生,但球队里基本没人上课,每天的生活也完全由早上出操、上午训练、中午午觉、下午和晚上训练组成,宿舍、球馆、食堂,三点一线。刚进队时徐愿愿是年龄最小的一批,再加上发育比较晚,和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大队员打比赛,总是吃体格的亏。“那时在北京队吃的是‘大锅饭’,拿大铲子炒的那种,每次训练完,洗完澡都累得吃不下东西,营养跟不上,长得也慢。我在我们年龄组里也是体格偏弱的,力量也没他们大。”


  在激烈的队内大循环中,徐愿愿总是打在后面,这让一向走得很顺的他感到倍受打击。“我属于比赛型的,一比赛我就兴奋,头一天晚上我睡不着觉。我特想把比赛打好,但是他们都比我大,小孩大两三岁,差距还是挺大的,力量旋转比你大,没法打。一次打不过,两次打不过,老输,我都要吐了。”没有信心,没有成就感,此时的徐愿愿对乒乓球又提不起兴趣来了。职业生涯遭遇到瓶颈,人生道路也进入了十字路口。


  “我当时已经没有优势了,打到国家队的可能性也不大。继续在北京队这么耗着,没什么前途。当时也有出国打球的机会,但一想回来以后文凭都没有。再加上当时太小了,出国家里也不放心。”徐愿愿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上学。“当时是初一,落下的不太多,趁早上学吧,不能再耽误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徐愿愿很庆幸自己当年的决定。“大家的印象里,运动员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们那代都那样,这是体制造成的。那时文化课是忽略不计的,你学习再好,也是运动员,人家不拿这个来考量你。”


  做回学生


  本来应该上初二的徐愿愿自降一级,来到十一学校从初一开始读起。刚开始他特不适应,上课坐不住,还和同学打架。和那些完整地上了6年学、参加各种课外班的同学比起来,徐愿愿感觉压力很大,学起来很吃力。但他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开始疯狂恶补。他对文科感兴趣,进步飞快,历史成绩名列前茅,本来英语底子差,但只一个学期就从班级20多名一跃到了前5名。为了肯定他的进步,班主任还专门为他设了一个班干部职位,学习监督员(监督大家学习)。那三年,徐愿愿几乎没再碰乒乓球,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家和学校,和其他学生无二。


  徐愿愿的中考成绩很不错,但照自己的理想学校人大附中的录取线还差10来分。报着试试看的想法,爸爸来到人大附中的校园碰运气。碰巧遇到了竹老师,竹老师是人大附中的劳技课老师,也是乒乓球队的主教练。听了徐愿愿的情况,竹老师让他过来试一下。“当时我都不知道人大附中招乒乓特招,要不是我爸找到那,要不是碰到竹老师,我就进不了。”徐愿愿说在关键时刻,他总能遇到贵人,竹老师算是一个。


  徐愿愿赶紧到爸爸单位“找补”了点打乒乓球感觉,虽然有点生,但底子还在。他和人大附中校队队员打了几场比赛,全赢了。竹老师当场就决定要他,徐愿愿以乒乓特长生的身份如愿进入人大附中。


  到了人大附中,徐愿愿算是“开了眼”。“学习好的太多了,全市的学习尖子可都在这呢。”他初中的强项英语在这只能算中等,因为理科不好,综合成绩排在班级中下。在学习氛围超好的环境下,徐愿愿对学习一点不敢放松。同时,他还肩负另一项“任务”——训练比赛。徐愿愿是学校乒乓球队队长,也是劳技课课代表,三年间给学校打过不少成绩。


  高三分文理科班前,徐愿愿最喜欢上的课,除了劳技课,就是体育课。他最盼着学校开运动会,每次运动会前都兴奋地睡不着觉。“运动会我肯定是第一,我跑100米和400米特别快,后面甩一片,那时大家都知道我体育好。”也因此,他被任命为体育委员。徐愿愿终于实现了做早操时站在最前面,面对所有人的“梦想”。


  高三分文理科时,徐愿愿“理所当然”选了文科。同年12月,北京市各大高校陆续开始乒乓球特长生的测试。徐愿愿整天骑着他的小摩托车全北京市的高校转,前后参加了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北大和人大的测试。“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当时就表示要我了。但我没法决定去不去,因为还有更好的学校还没开始呢。北大我打了前三,清华也比较靠前,但清华只要一个。后来人大我打进前两名,校队侯教练决定要我,我对人大了解比较多,人大附中与人大同属一个系统,它的新闻是最好的,我就决定报人大。”


  4月份,徐愿愿拿到了人大的预录通知书,高考报志愿时,徐愿愿在10个备选项中只填了一个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按照人大给徐愿愿划定的分数线,达到360分就可以上。这让徐愿愿的冲刺阶段相对轻松,时间比较自由,有时去麦当劳看看书,一周去学校拿一次卷子回家做。高考成绩发榜时,徐愿愿的分数是534分。


  越跳越快乐


  大学四年,徐愿愿过得舒适又充实。徐愿愿仍然是乒乓球队队长,仍然给学校拿成绩。大学的课不多,这让他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除了每天两小时的训练,参加社团活动,闲暇时徐愿愿会去做乒乓球陪练,赚点零花钱。一次经朋友介绍,徐愿愿给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做陪练,因为教得好,学生家长口口相传,找徐愿愿教球的人越来越多。那段时间,徐愿愿一个月最少能赚800,多的时候有1000多。


  徐愿愿只教小孩,小孩可塑性强,从不太会打,到一板一眼有模有样,这个过程让他特有成就感。他带过一个什刹海体校的女孩,就在家附近的花园里的台子上打,后来那个女孩进了八一队。


  大四时,徐愿愿开始琢磨工作的事。他思量着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因为从小对电脑比较感兴趣,学的又是新闻,他决定投身IT媒体。正好以前的一个球友在《计算机世界》工作,没事时他跟着去参加些活动,觉得很喜欢,就来到《计算机世界》实习,负责数码产品的采写编辑。在那干了八九个月,徐愿愿又来到赛迪集团旗下的《中国电脑教育报》实习。还没毕业,徐愿愿在中国最有名的两大IT媒体赚足了经验。


  毕业找工作时,徐愿愿并不发愁。“我即使不靠学校,不靠学习,我还有球呢。”当时国家安全部,还有几个北京市的公务员单位想要有乒乓球特长的人,都找到过徐愿愿,但因为错过了公务员考试,没去成。而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并不是靠乒乓球。那时恰逢千橡互动集团招兵买马,徐愿愿凭借优秀学业背景和之前宝贵的实习经历,顺利地进入了千橡互动集团工作,著名的猫扑网、校内网(现在叫人人网)就是千橡集团旗下网站,也是从那时起,他才真正感受到互联网的奇妙和强大。


  在千橡,徐愿愿的职位是媒体公关,负责和媒体打交道,撰写公司的宣传稿,安排公司领导接受媒体采访等等。在那待了一年多,主管领导要离职,临走前把他推荐到了更高的平台——一家门户网站。




省略N次跳槽,网上可查。。。。。。。。。。。。。。。。。。。。。。。。


  徐愿愿以前的领导对他的评价是“有狼性”。在做PR时,徐愿愿负责公司重大项目的推广传播,能传播50家媒体,他不会传播40家,遇到有些不太好搞的媒体,他就挨家去沟通,一家一家地磕。


  徐愿愿说,他工作中的这股劲头其实是和乒乓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打乒乓,自己从小就争强好胜,不服输。“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算,想各种技战术和套路。只不过以前是动脑子想比赛,现在是动脑子想工作。” 为了把事情“做到极致”,徐愿愿都怀疑自己有强迫症,“每次出门,都走到电梯那了,还得回去看门到底锁上没有。不过‘强迫症’用在工作上,其实是好事。”


  现在,徐愿愿的生活离不开乒乓球,乒乓球已经变成他的爱好,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每周他都会和同事去隔壁大厦的天台上打一次球,公司有打得不错的同事,赶上业余比赛,他们就报名参赛。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和地产首都新闻杯乒乓球比赛中,徐愿愿和他的同事们为新浪拿了团体第三,在小组赛中还战胜了夺冠大热门中央电视台,位列小组第一名晋级淘汰赛。“一比赛就兴奋,小时候的毛病,现在还有。”


  说起让自己曾经“又爱又恨”的乒乓球,徐愿愿觉得,不同的阶段,乒乓球在他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不一样。“小时候打专业队时,它是饭碗,是我的全部。高中到大学,乒乓球是我上学的敲门砖,让我的学业更顺利,更轻松。工作之后,它是我锻炼身体、交朋友的方式。没有乒乓球,我可能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特长和爱好的人。乒乓球是能拿得出手,结交朋友、与人沟通的很好方式,我的好多朋友都是因为喜欢打球才走到一起的。我的工作需要经常跟媒体打交道,每周我会和媒体的朋友打打球,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沟通手段。如果没有乒乓球的话,我会失去很多乐趣。”


  今年6月,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徐愿愿有了自己的女儿。“长得像我,胖乎乎儿的。”徐愿愿乐得合不拢嘴,满脸的幸福。“孩子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当爹了,更有责任感了。”至于以后是否让女儿打乒乓球,徐愿愿希望走走看,“看她以后有什么兴趣爱好,适合不适合打,我不会像我爸逼我打球那样逼她,这都什么年代了。我得尊重她的想法。”


  因为孩子的缘故,徐愿愿减少了自己的应酬,能推的都推了。对乒乓球的热情却始终没有减退。“一周能打一次球?”“能!那没问题,至少一次。” 努力、幸福、快乐、充实、运动,是他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他目前生活的关键词。.

TOP

回复 131#ccpaging 的帖子

冠军的故事吸引眼球,无论是李宁,亚萍或者是搓澡女,正像你所说,能练出来的并不多,很大程度天赋决定还有刻苦,不管好坏,冠军的归宿属于极端,参考价值不大。

而更大多数是金字塔中下层所谓被淘汰者,半途而退的,上边故事中的徐愿愿比较典型(职场与人大,人大附中校友比,什么水平?),进体校,靠等级运动员特长拿个大学文凭,机灵点,人缘好还是能谋个不差的前途,体育还是起到些提升的作用。在多数小孩子眼里,训练比不上读书辛苦,习惯也就是游戏了Game,不过WW上的家长基本还是不屑于此,侬讲是伐?

特长招生水还是很深的,徐愿愿北大清华测试,说只有一个名额,没有强大背景,当然也只有知难而退了。
他的书还是读得不太差,360特长录取分,居然能考到534,大概离人大最低录取分不远。
具体出路还是因人而异了,读书又能如何呢?不是在都讲情商吗。.

TOP

回复 133#ccpaging 的帖子

老爸陪儿子踢足球,好情深温馨。
不找教练,也要学几招拿手的才好将来秀下,有兴趣的话去看看www.ehow.com;有不少soccer drills的视频,儿子学得快就不再和你玩儿了。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