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5个人次参与评价】

到底怎样的孩子才算是“成功”?

得到一个好分数的过程有可能带来的不光是有毅力这个好素养。还是个性差异不同会有很多不同的结果,比方有的可能失去了自信,有的可能找到了投机,还有的可能扼杀了创造性。.

TOP

回复 106#jimmy妈咪 的帖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父母是,孩子也是,LD的意思可能是怕本末倒置吧。
但是你认可的方法可能是操作上相对简单,至少表面上的得到好结果的概率上相对较大,而且对自己对孩子也能交代的过去的比较中庸的方法之一吧。.

TOP

回复 109#jimmy妈咪 的帖子

不是,我说的是副作用。.

TOP

回复 115#jimmy妈咪 的帖子

这是骗人的。.

TOP

没有1%,永远不可能成为天才。.

TOP

回复 124#jimmy妈咪 的帖子

我理解你,也相信以你的坚持,会换来你想要看到的孩子的未来。如果真正确认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且坚持下去的,一定会得到想要的东西的。怕就怕要错了,但是你应该不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妈咪 于 2010-7-27 17:03 发表

你没理解。我坚持的是“现在的生存压力大”这个观点。
你没看见我回答LD的问题:我要的是1、能够生存2、能够给社会留下点什么。就行了
我要孩子有毅力,我要孩子拿出成绩是因为生存压力,而不是因为LD说的“做一 ...
生存的压力在于怎么看这个压力,家长活到3、40岁当然是不惑,甚至知天命的年龄,看法难免多少有点失去激情,虽说经验或许使他们能够总结出该如何走好每一步,但是那是对他们的过去的总结,况每个家长本来的生命轨迹就不同,对生活压力的感受也不同,有人可以泰然处之,有人可以焦虑万分,而我们的感受肯定会自然不自然地传导给孩子,都说社会太浮躁,可能我们也是浮躁的一份子。.

TOP

回复 130#jimmy妈咪 的帖子

其实我还想问你个问题,你能允许你的孩子成为木匠么,如果他对木匠很感兴趣。
1、当然他可能发展到有机会成为能生的起大病,赚得起大钱,给社会留下了点什么(我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只要留下了对别人有帮助的东西,但不一定名垂青史)的木匠;
2、也可能成为生不起大病,但不会生大病,而且生活快乐,给社会留下了点什么的木匠;
3、当然也有可能成为生不起大病,但生活快乐,给社会留下了点什么,走时快乐的木匠;
4、也有可能成为生不起大病,生活快乐,给社会留下了点什么,但临走时后悔成为木匠的。
以上四项皆有可能,是不是因为以上四项中最后一项的可能,你不能允许他成为一名木匠呢?
同样的,拼了分数,进了大学,走上一些体面的工作岗位,同样有以上四种可能,但是可能你会认为你作为父母
努力了。

[ 本帖最后由 ziqunlu 于 2010-7-28 09: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28 10:04 发表
我倒觉得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做木匠的人不可能快乐。而不可能快乐的原因是:没有房子,生不起病。
LD我觉得其实这种讨论也许能发人深思,但是还是得因人而异,不能误人子弟,有时候该孩子父母坚持的,可能是最适合该孩子的。只要坚持,意念很重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还是相信的。.

TOP

比方说有的妈妈跟帖说从不参加补习班,其实这个不是个不随波逐流的标准,有的孩子资质中上,没什么特别的天赋发展方向,也许他最好的选择就是考个大学,做个白领,认认真真做事,简简单单做人。.

TOP

是,每个人都是有底线的,我相信肯定也有允许孩子游山玩水,并孩子通过游山玩水达到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的境界的。只是我们每个人的底线不同,而底线的设置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生命轨迹在无形中形成的。所以我不完全排斥你说的拼分数,进大学,目的可以理解,方法有待探讨。我想我理解此贴讨论的目的是让一味拼分数的家长反思下对他们的孩子来说有没有比拼分数进大学更好的兴趣选择去培养,而对在快乐的名义下放松孩子的家长提起警示,注意引导孩子们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TOP

回复 222#m宝贝 的帖子

1、当然有,手艺到一定的地步可以延伸发展,这种情况不想多举例,可能已经不叫木匠,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事的是从自己喜欢的兴趣木匠开始的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也许叫大师,叫老板,都有可能。
2、尊重是靠自己的,每个人都能热爱并自豪于自己所从事行业,认真工作,别人也定不会轻视,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在本职岗位上热爱并认真工作的人少了,所以社会才会越来越浮躁。当然要等整个社会改变看法也许要很久,但是即使是目前,真正敬业的人还是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即使以上两个问题都如你所说的,你就会放弃让孩子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么?那么就永远恶性循环下去,只有家长用自己好的心态去引导,孩子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去实施,那么社会会变得更良性。其实在国外也有被公认的崇高职业,如你说的医生律师,但是不是这个职业的人会仰视尊重医生律师,但是不会瞧不起自己的。.

TOP

回复 246#m宝贝 的帖子

1、有这份热爱,并享受着的人不见得比读了大学,无激情工作着的人晚买上房子。
2、发自内心的热爱、发自内心的自重绝对是会感染他人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妈咪 于 2010-7-28 12:20 发表

“孩子通过游山玩水达到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的境界”钱呢?父母提供?
我理解此贴的讨论点是在没有父母背景、没钱没权的,甚至是底层百姓的条件下展开讨论的。
恰恰相反,我倒觉得敢于这么做的,现在很可能是既没钱,也没权的老百姓们,孩子既然有这个兴趣,就自己通过自己的方式得到这个目的啊,有了很多的人是怕失去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m宝贝 于 2010-7-28 12:20 发表

可惜生活中少有看到这样享受着的人,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问题所在啊,因为没多少人真正是热爱自己工作的,或者知道工作的目的不止是满足私欲,还有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

TOP

回复 271#m宝贝 的帖子

我就很尊重我们小区一个很认真安排车位,很负责安防工作的一个保安。正因为他的敬业我尊重他并能感受到他的自重。不要夹杂物质因素,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种尊重无足轻重。.

TOP

回复 293#jimmy妈咪 的帖子

该读书的时候读书是没有错的,关键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哪一方面的书读到哪一个程度。
不要太绝对的例子,木匠和游玩什么的吧,比方说,你允许你家出个韩寒类么,或者说你会给你家出个韩寒类提供宽松的条件么。或者韩寒类还是太极端,太个别。就说有偏科的,但是考大学要考全科啊,你会为了补这些偏科给他压力,打着有毅力的名号让他去参加补习,而由此肯定少了他有兴趣学科的学习时间,和一些可能对孩子心灵产生的负面因素。大学出来,貌似全材,其实还是个适应这个社会的小白领,表面不错,而失去的机会成本令我遐想。教育贯穿与成长的整个过程,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的。

[ 本帖最后由 ziqunlu 于 2010-7-28 16:3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