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9个人次参与评价】

[留学] 转贴: 北京状元回应,我为何被世界名校拒录

转贴: 北京状元回应,我为何被世界名校拒录

值得想留学的家长和同学借鉴:


我本是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媒体的覆盖倒能淡然处之,直到我看到了许多网站对于我申请失败的分析。我忍不住了。

主要不是要为自己正名,而是要向大家向社会特别是向学弟学妹们传达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一切靠自己。

有某位留学公司的执行长认为我的申请一定是有斧凿之痕,只展示了各种头衔和奖项,而忽视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从而导致失败。也有人评论道美国人觉得我的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工作经历都是官方行为,在“政审”方面没有过关。还有朋友直接评论道:“书呆子,活该!”

感谢他们的精彩点评。如果把我的申请失利作为一个案例研究而呈现于大学课堂之上,他们的解答不可谓没有创意,不可谓不深刻。然而,我想,真正了解我的人是我自己,真正能够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的人,还是我自己。所以我想在此回驳以上观点,并提出我自己的感悟。当然,回驳并不是冒犯;观点的碰撞才最能营造学术的氛围。况且,我还要感怀所有对此发表见解的人(无论什么见解),因为毕竟,你们对我的关注,见证了我的成长。

回应1:我的申请中集中突出的是我的好奇心,而非各种头衔。我的essay中,完全没有提我的各种头衔,完全没有提到数学竞赛的奖项。我的主题全部是兴趣,特别是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活的兴趣,对于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兴趣。我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最终落在了I love everything I do, and do everything I love的主题上面。

回应2:其实,学生会和班长的工作并不是我的侧重。恰恰相反,我的申请中着重于展现在模联、志愿服务和宿舍管理方面的initiative和creativity. 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我强调的是我的自己联系、创办的活动和机会,比如校内外的志愿服务、北京地球村的环保行动等等,避开了主流的“官方”行为。我想,如果要吸引对方的注意,就要尽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回应3:这个我没话说,不过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高考状元不一定(或者说一定不)是书呆子。至少,他们还有丰富的感情生活(这个略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申请出现了问题呢?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而他们又从来都不会告诉你。那么我想,现在我自己的分析,应该是最权威的了。既然权威,就要深入,我们说得远一点、广一点。



外因:美国的问题,美国人的问题

曾经有人安慰我,如果你想被美国名校录取,要么你家有钱,要么你家有人,要么你是女生。这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它传达的精神或许值得我们品玩。



内因:我自己的问题。

1、  起步晚:我做出申请美国本科的决定,是在高二上学期学生会竞选获胜、丘成桐杯成绩差强人意之时。反观成功的同龄人,这个时间或许可以提前5年甚至15年。我对美国的认识相当有限,自然对于美国人的胃口把握也就不很到位。

2、  SAT分数不够高。其实2240还算不错了,但是在美国人非常重视的CR和Essay部分我只有710和11分,当然更好的分数才配得上自己的志向。SAT2只有传统的数理化,而且没有AP(当然这个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这与自己起步晚、活动多而分散了一定经历有关、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fa99c70100jryz.html?tj=1) - 为自己的留美申请说两句_李泰伯_新浪博客
3、  美式竞赛AMC-AIME系统成绩不算最好。虽然在高中联赛-集训队系统中我取得的成绩算是申请人中最为出色的之一了,但是(我自己也奇怪)AMC和AIME的成绩至少没有拿到过学校最高分,而美国人当然相信自己的系统。这完全是我的问题,AMC和AIME考得太不在意了。

4、  不了解很多讯息和包装手段,包括被waitlist之后还可以用被录同学的推荐信这样高级的手法……

5、  过于全面的展现了自己。我感觉能写的太多了,最后全面照顾的结果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照顾到。如果你每方面都很优秀、都很喜爱,美国人是不会相信的(这或许是为什么有人会以为我的申请有斧凿之痕)。技巧是,一两个闪光点远远胜过几百个闪光点,因为你能被阅读者记住。

6、  (我不觉得这是我的问题)我全部要了全奖,税单的收入少的可怜(from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最后说两句

从留学申请道内人士角度看,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Brown, Caltech, Columbia, Duke, Harvard, MIT, Princeton, Stanford,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lliams, Yale 这十一个顶尖学校全部拒绝了我(虽然其中H/Y/M/W/Columbia/D/B都让我有过waitlist的幻想),这或许在中国人留美申请的历史上也可以记上一笔。但是我觉得这些拒绝并不能摧垮我对自己、对朋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因为毕竟,申请只是一个经历,申请结果也只发生在过去。美国人对大陆学生的录取现在看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有章可循的模式,因为大量留学机构的介入使得在中国学生和美国大学的双向选择中很多心照不宣的传统已经形成。我觉得我最成功的一点,在于自己敢于申请全奖,敢于抵制中介,敢于面对挫折。我还坚守着一个真实的、没有被“专业人士”的咨询打乱的自我,纵然这个自我并不完美,但他很纯粹,让我很踏实。

当然,我要对学弟学妹们说,选择中介而走入世界顶尖大学亦无可厚非,这是灵活变通之道,而对于你们的未来或也大有裨益。但是,不管你选择了怎样的道路,请你热爱自己的选择,然后全身心投入去做,对于结果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申请的作用在于使你认识自己,结果完全应该是第二位的考量。纵使中介帮助了你,也请你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在自己的展示过程中扮演主动。功利一点不一定不好,有人引着浏览身边的风景,也不一定不从容淡定。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最后分享两句话:

1.       It’s better to be rejected by Princeton than by yourself.

2.       1+1在Harvard等于2,在清华还是等于2。



祝大家都能快活地为自己的前程奔波,能始终不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奋进的动力。我们一定会成功!



后记:个人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提出质疑我们一起来探讨吧。我写这些话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和大家分享,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因果,没有那么多逻辑。(参看Taleb Black Swan)媒体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看它。我就是希望大家能转移对我的结果的关注,摒弃一切的成见。我们的处世态度,不能被别人左右。想好了,就做吧。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fa99c70100jryz.html?tj=1) - 为自己的留美申请说两句_李泰伯_新浪博客.

TOP

这名状元很不错啊. 要是好学生都让美国人拿走了, 我们国太亏了..

TOP

回复 2#meia 的帖子

他一定会锲而不舍的。.

TOP

回复 3#ljj 的帖子

也许吧.如果身边出色的同学走了,他会朝这方向走..

TOP

早晚会出去的。.

TOP

看来我姐二个儿子真的厉害,一个哈佛,一个哥伦比亚,不过是算美国籍的。二个小孩二,三岁时就跟一般小孩不一样,我把他们会的实验在女儿身上结果没有反应,所以讲读书好也是天生的.

TOP

......

[ 本帖最后由 dtdtdtdt 于 2010-6-28 10:21 编辑 ].

TOP

这种案例应该请考王爸来具体分析一下,到底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

TOP

"要么你是女生"?!....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TOP

曾经有人安慰我,如果你想被美国名校录取,要么你家有钱,要么你家有人,要么你是女生。这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它传达的精神或许值得我们品玩。
要么你是女生?/?.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像李同学这样的绝对不是个例,男女同学都有。主要是近几年国内优秀高中生申请读美国名校本科的越来越多,综合能力和素质接近李同学,或在某方面超过李同学的也有一些,美国名校给中国内地的名额是有限的,挑花眼是难免的,尤其影响录取因素很多,但也要有一定的运气。就像李同学这次考了状元,实力是基础,但也有运气的成分。另外,现在国内高中生有美国或海外一年以上游学经历的人不要太多,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如果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在名校申请中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很多国内的同学都是通过中介申请到的美国名校,中国学生较之美国学生自我包装、自我推介的能力明显不足,“高水平”的中介可以把普通的女生包装成韩国美女也不奇怪,不要以为国外名校录取的就一定个个是精英。李同学的经历对RDFZ也可能是个好事,好像RDFZ前些年一直不太鼓励同学出国不知真假,正可以号召同学继续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高考和竞赛中去,前些年不就是靠这些逐渐超过了四中,看家本领不能丢啊。.

TOP

可能是太面面俱到了,没有突出的个性

在人大附中副校长沈献章看来,理科状元李泰伯可谓“德才貌皆有”。李泰伯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高中三年一直是班长,并出任学校模拟联合国主席,同时还是学校志愿者负责人,组织同学多次参加社会活动,包括前往盲人学校、农民工学校开展活动。

  “李泰伯在人大附6年中一直表现突出,不管老师还是学生一直评价非常高,在同学中威信很高。”沈献章透露,李泰伯在高一就写了入党申请书,今年“七一”将发展为中共党员。

  据介绍,虽然社会活动很多,但李泰伯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今年高考前二模拿到全区第一。高中期间两次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这种经历在同龄人中十分少见。

 学习秘诀在于提高效率

  在繁忙的社会活动中如何保证高水平的学习状况?这是个令很多人好奇的问题。在李泰伯看来,效率是21世纪很重要的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把老师传授给的一道题延伸到多道题,跳出题海,多角度思考,从更高角度通盘把握一门学科。

  “时间从来不是一个问题,是因为有兴趣和信念,学习充满动力,也能保证社会活动和学习的平衡。”李泰伯认为,在人大附中这个多元化、充满激情的校园里,与同学交往充满乐趣。通过学校搭建的舞台,学习知识,获得历练,在模拟联合国大会这个世界舞台上与同龄人交流,获得独特的精神体验。“我爱着我做的每一件事,我做着我爱的每一件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fa99c70100jpis.html) - 北京高考理科状元为父亲编写手机铃声_李泰伯_新浪博客
  据介绍,李泰伯还和老师们一起开设了模拟联合国选修课,高二时候便带着学弟学妹们开展研讨。

  状元创编父亲手机铃声

  把“全才”两字搁在李泰伯身上并不过分,除了学习尖子、学生干部等身份,他还是个在艺术领域具有不俗创作能力的高手。

  沈献章介绍,李泰伯高中参加全国作文竞赛,获得二等奖。在高一高二选修课中,选修美术、音乐创作等学科,是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很强的学生。

  李泰伯告诉记者,他从小学钢琴,爱好画画,热爱莫扎特音乐。在他看来,艺术修养是人格修养的重要部分,是保持宁静心态、化解困扰的重要方式。

  母亲张女士透露一个小秘密:李泰伯父亲的手机铃声,就是李泰伯自己创作的。

  状元放弃北大投奔清华

  上北大还是清华,或者香港高校?这种幸福的烦恼在李泰伯身上显得格外突出。

  据介绍,之前李泰伯已获得北大数学系保送资格,但他决定放弃保送资格,决定凭实力参加高考,并报考了清华大学电子系。对此他的解释是,当时对于自己未来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但是自己有这样的自信,在关键时候能发挥潜能,从而与父母一起慎重做出决定。

  另外,他认为清华提供的宽口径培养和通识教育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他希望通过科技创新对人类真正做一些贡献。

  据了解,高考之前他也申请了包括哈佛等美国11所高校,结果全部被拒。这一过程给他带来更多人生历练,也让他领悟到在国内发展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不过,李泰伯同时报考了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等多所香港高校,最终究竟选择哪所高校仍在考虑当中。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6-28 14:37 编辑 ].

TOP

与其在国外做中产不如就留在国内发展,说不定更好,.

TOP

和国内填志愿一样,应该有冲刺的,有保底的。
所有的志愿都是名校全奖没有一点坡度。

不过他受了挫折后高考还能得个状元,心里素质够好的。赞一个!.

TOP

咱们国家的媒体啊
新闻不是发现的,都是自编的
上网搜搜帖子,自己加点料,一篇新闻诞生.

TOP

回复 1#huangxh999 的帖子

我也相信既然是状元,一定有过人之处。
可是,他自己的内外因解释,让我感觉不太舒服。.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wind 于 2010-6-28 10:44 发表
这种案例应该请考王爸来具体分析一下,到底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
既然你点了,我也来说说。
楼主上这个帖子之前,我和儿子在视频聊天。他说起一件事,其实就和这个帖子相关。
儿子在美国,今年参与了学校的招生。参与者经常会有对学生材料检视及录取想法的沟通。
以下是我们通话时他说的一些情况:

近年来申请美国学校有一个情况非常突出,就是由一味展示学习成绩,变为过度展示“综合素质”。
这种展示让美国学校觉得:
1、参加这么多活动、做了这么多事,他是如何进行课业学习的?
2、为什么要参加这么多活动、做这么多事,难道这些都是他所感兴趣的?这些活动和项目都是他所必需的?
3、参加这么多不相干的活动,他的兴趣在哪里?关注点在哪里?长处在哪里?
以上的疑问聚焦到一点,这个学生是不是为了申请美国的大学而这么做的?这是不是就是他参加这么多、并且有些不相干的活动的目的性?
因为这些存疑,学校选择了不接受。

儿子说起,美国的学校对国内学生的申请思路已有了解,结合历年招录学生学习情况的追踪及与当初申请材料的比对,对中国学生的申请技巧亦已了然。
他认为,美国学校喜欢真诚热爱某一门学科、能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投入精力的学生。以为读书、只会应试的学生固不足取,但是,带着很强目的性的活动资料获得和积累也容易被一眼看穿。
11所名校同时拒绝一名“优秀学生”,说明美国名校达成了某种共识。

显然,在由一味展示学习成绩,变为展示“综合素质”的转变中,有一种功利、于一种“矫枉过正”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家有考王 于 2010-6-29 00:10 编辑 ].

TOP

博客已经被删除,为什么?.

TOP

回复 18#家有考王 的帖子

说的真好。我相信这些才是症结所在。所以,这个状元自己分析的原因,让我觉得太表面化,分析和看问题能力不强呀。.

TOP

回复 20#baby100 的帖子

如果四年本科不能做出出色的成绩,这篇博文可能会成为再次被拒的因素之一。.

TOP

我昨天在和老公说的,如果他四年后还想出国,就不要写这种博客
进了北大清华,里面30%都是要出国的
现在这么弄僵特,有什么意思啦
这小孩情商很低的,不是很看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8#家有考王 的帖子

好喜欢考王爸这篇贴子,也感谢考王的分析。

我看了那篇网上的介绍文章也有类似的感觉,有点为了优秀而优秀的感觉,自主性不太强。从他申请了那么多大学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象考王说的“真诚热爱某一门学科、能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投入精力的学生”,到高中毕业阶段会有自己特别中意的某几个大学,而不会申请国内外近二十所大学的。

由此看来,为了考大学而读书是个错误的目标,为了自己热爱的方向学习,因此找个合适的大学比较好。.

TOP

[quote]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10-6-28 10:02 发表


很有点道理。.

TOP

美国一些高校在录取亚裔学生时存在歧视。
  美国精英高校在录取新生时是否公平对待亚裔学生,在美国社会争议已久。近来,随着一位华裔美国学生指控普林斯顿大学因其华裔背景而拒绝将他录取,这一话题再次在美国社会引起反响。
  一些大学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已是耶鲁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李健,向美国教育部“民权办公室”申诉普林斯顿大学在今年春季招生时不公平地对待他。今年 17岁的李健在“学术能力测试”(SAT)中得了2400分的满分,在物理、化学及微积分等专项测试中取得2390分的优异成绩,但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这3所“常春藤学院”,都将其拒之门外。
  李健4岁从中国移民美国,如今持有“绿卡”。他在大学申请表上注明了他的中国国籍及自己的第一语言和在家使用语言是中文。
  普林斯顿、哈佛等4所大学均将李健列为候补录取名单,但最终都没有录取他。李健后来看到了普林斯顿3位学者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申请入学的亚裔学生SAT分数需要比其他申请者高50分,才有进入名校的相同机会。这促使他将普林斯顿告到美教育部。
  美国教育部“民权办公室”起初以“证据不充分”拒绝了李健的指控。李健随后以高中同班的一位白人同学成绩不如他而被普林斯顿录取为由提出上诉,该办公室上个月末通知他,将对此事进行调查。普林斯顿过去在面临类似指控时曾表示,学校将每位申请人视为个体来看,没有歧视亚裔美国学生。
  调查显示,亚裔学生进入美名牌大学的门槛明显高于其他族裔。弗吉尼亚州“平等机会中心”针对密执安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2005年该校录取的亚裔学生平均SAT分数在1400分(满分1600),比录取的白人学生平均分高50分,比拉美裔学生高140分,比黑人学生高240分。该中心主任克莱格认为,面对亚裔学生的指控,美国一些大学在“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
  歧视亚裔学生的院校还不少
  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发现,尽管亚裔学生的成绩和评级要略高于白人学生,但哈佛大学录取的亚裔学生要少于白人学生。调查还发现,哈佛大学负责录取的工作人员对亚裔学生抱有成见,认为他们内向、害羞、爱好数学等自然科学。最终,美国联邦政府认为,哈佛大学对运动员及该校毕业生子女的偏好造成了上述情况,因此联邦政府并没有以种族歧视起诉哈佛大学。
  加州大学在1989年也曾遭受指控:指其伯克利分校对亚裔学生有录取限额,该校校长为此道歉。1990年调查人员发现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在录取研究生时歧视亚裔学生。该校法学院1992年迫于联邦政府压力放弃了限制亚裔入校生的政策。
  亚裔学生在名校录取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与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行的“平等权利行动计划”有相当的关系。所谓的“平权计划”,是指美联邦和州就业法律禁止用人单位因年龄、残疾、性别、婚姻状态、原国籍、种族、宗教信仰等而歧视应聘者。平权措施旨在促进机会均等和消除歧视。虽然平权措施并非规定 “配额”,或因为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或原国籍而给予任何个人优先照顾,但在实施结果上往往引起很大争议。
  亚裔学生最初在“平权计划”实施时也曾受益,不过,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亚裔学生在美国名牌大学所占比例,很快就超过了亚裔人口占全美人口的比例。许多大学开始限制亚裔学生入学人数。
  也有学者表示,美国大多数名牌高校在录取亚裔学生时较过去更为公平。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排在前25位的高校中,亚裔学生所占比例为 15.9%,而1992年的比例仅为10%。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亚裔学生家长仍然抱怨说,他们成绩优异的孩子在报考最著名的高校时,常常被不公平地拒绝录取。这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2006.

TOP

回复 24#胡豆妈 的帖子

他哪里申请"近20所"了?11所而已,这几年美国的高中生差不多也是申请这个数量。对于一个要经济资助的中国学生来说,11所绝对算少的了。.

TOP

回复 27#deluxe 的帖子

近20所是包括了国内的大学还有香港的多家学校,不是单指美国。

而且这11所美国学校全是最顶尖的,没有形成梯度,不象是为了深入学习某个专业而进行的选择,而更具“名校”心理。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6-29 20:30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这位学生申请的是全奖,本科全奖是很有难度的,另外十一所大学是很正常的数字。
他没有通过中介包装自己,本身是挺有勇气的,但可能忽略了些技巧性的东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现在媒体的过分炒作对他不太公平。.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6-29 21:36 发表
这位学生申请的是全奖,本科全奖是很有难度的,另外十一所大学是很正常的数字。
他没有通过中介包装自己,本身是挺有勇气的,但可能忽略了些技巧性的东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现在媒体的过分炒作对他不太公平。
对滴,不通过中介,还想申请本科全奖,狂妄过头了
这是根本原因,考王什么的说的都是废话
美国经济不好,学校也穷了,奖学金少了很多,特别是08年以后
旺旺上话题挺多的,但有建设性的回复太少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yx902 于 2010-6-28 12:45 发表
曾经有人安慰我,如果你想被美国名校录取,要么你家有钱,要么你家有人,要么你是女生。这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它传达的精神或许值得我们品玩。
要么你是女生?/?
家有俩女生.

TOP

回复 28#胡豆妈 的帖子

他要申请全奖,当然要申请顶尖学校了。
非顶尖学校给不起那么多钱。.

TOP

我觉得 他这句话“2.       1+1在Harvard等于2,在清华还是等于2。”是个败笔

既然你觉得清华不错,何必去申请美国的十一所顶级大学?

有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35#shuangbaby 的帖子

父母都是八十年代上海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后来出国了,后来又海归了做生意了。反正小孩小时候的思维就是不一样,老大从小就喜欢一支笔,一本本子拿到东拿到西,就爱看书。就爱教别人。老二从小就会用一根皮带弄1234567890的数字,会在电脑上打游戏,而且那时都只有二三岁。.

TOP

我很欣赏这位状元,从他的辩解来看,这个孩子很坚强,这在中国当代孩子中难能可贵。看来国外的制度也有缺失的一面。BBMM们,我们的孩子能有这种心理素质吗?孩子,你是好样的,没有录取你是他们的损失,相信经历过失败后的你,将更坚强!.

TOP

回复 37#cfj73128 的帖子

同意!他还只是个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学生。要求他向一个哲人一样地去思考行事是要求太高了。希望他能走出他精彩的人生路,不管他去哪里呆在哪里。.

TOP

李同学去了港大了。.

TOP

百度来的。
“李泰伯也同时报考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对大学是在清华念还是在香港念,他已经决定就读香港大学,但在清华先委托培养一年,之后去港大,港大表示4年会对李泰伯提供64万港币的奖学金。”

看来还是希望出国的。.

TOP

我听说现在美国给全奖的基本很少,所以不成功的可能这方面因素比较多一些.

TOP

回复 41#fredzy_007 的帖子

李同学申请的主要是号称need blind的学校,钱肯定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6-29 21:36 发表
这位学生申请的是全奖,本科全奖是很有难度的,另外十一所大学是很正常的数字。
他没有通过中介包装自己,本身是挺有勇气的,但可能忽略了些技巧性的东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现在媒体的过分炒作对他不太公平。
同意。中肯。.

TOP

引用:
原帖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6-29 21:36 发表
这位学生申请的是全奖,本科全奖是很有难度的,另外十一所大学是很正常的数字。
他没有通过中介包装自己,本身是挺有勇气的,但可能忽略了些技巧性的东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现在媒体的过分炒作对他不太公平。
同意,孩子还没有踏入社会,有这些见识,难能可贵。.

TOP

回复 18#家有考王 的帖子

你的分析让我想起来我父亲曾经给我过说的一句话:最聪明的人是最诚实的人。.

TOP

回复 18#家有考王 的帖子

分析的非常好,不是状元不优秀,是很多东西“矫枉过正”了,...
今年的美国大学申报,已经有太多的优秀学子被“全聚德”,.....

TOP

I love everything I do, and do everything I love。

这句话可能就是他失败的关键,美国人可能会多想,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不小心被你爱上了,如此坚定的做,不是很可怕么。

这句话会让美国人看不懂吧。.

TOP

毕竟只是个高中生,能经受这种挫折已经难能可贵。

媒体,应该宽容点。

矫枉过正的味道是有一点的。.

TOP

回复 48#家有亲亲 的帖子

同意。高中生能有这样的感受,有这样的文笔,不错了,很成熟了。.

TO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63ce90102e2c3.html
北京状元李泰伯转学麻省理工学院!真金自重,风火不害.

TOP

 5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