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32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中招那点事 说说“肥水不流外人田”。2011中考自主招生继续讨论。。。

2009年上中在现浦东新区(包括南汇)招收的名额:
零志愿  3名;
推优生  2名;
名额分配  5名。
自主招生人数不详。
2010年上中在浦东新区招收的名额:
零志愿  9名;
推优生  11名;
名额分配  5名。
分析:正如上中在闵行区对上宝一样,上中接收张江开始办学前,和浦东新区社发局有过沟通,对投放浦东新区的推优名额进行定向投放。这肯定是当时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江今年是第一届毕业生。从推优生来看,上中对其他学校减少1名。零志愿增加6名,这是其他学校和张江之间可以竞争的一块蛋糕。名额分配保持不变。
至于自荐,权在高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yfmm 于 2010-6-14 16:40 发表

09年上中在浦东预录取:自荐一名、推荐一名 http://www.shmeea.com.cn/node2/n ... object1ai13559.html
你引用的2009年数据,浦东新区和南汇区是分开的。我的数据是合并的。合并以后的数据去和2010年的比才有可比性。

[ 本帖最后由 chen70211 于 2010-6-14 16: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fmm 于 2010-6-14 22:36 发表
今天研究了一下上海中学2010年的预录取名单,一点小想法,大家商榷:
1、自荐上中要慎重。上中拿出60%强的名额给自己的嫡系部队,剩余40%的名额,基本上落在了各区的名校,多数是竞赛突出的初中。如果您的孩子既不在 ...
在2006年和2007年张江招生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张江的招生形势是很严峻的。特别是第一年,由于张江集团公司确定上中承办较晚,许多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已经“名花有主”。在第二年,华育由于名额的限制,推荐部分落选的学生到张江,很多学生家长还放出话来“你华育不录取我家孩子,华育推荐的学校我们偏不去”。
目前这样的形势,4年前LZ应当是有所预计到的。不过,看了你的帖子,你虽然做了几年初中学生的家长,但仍然对本市初中的情况不甚了了。可想而知,4年前LZ没有预计到目前的情况也是自然而然的了。LZ当时肯定也在竹园和张江之间徘徊过,但是竹园和张江的教育模式不一样,张江又是第一届,“第一次吃螃蟹”是要冒风险的。LZ最终选择了竹园。竹园也是民办,钱不一定省。现在看到张江有这么多孩子进上中,就……。.

TOP

引用:
原帖由 QIQI的MAMA 于 2010-6-15 13:06 发表


说实话,当初是很犹豫的,但四年后的今天来看,当初选张江是选对了,张江各方面都还不错。
张江进上中的这些孩子真的是很优秀的,比其他三大高中在张江预录的都要优秀,换句话说这些孩子上中不要,其他三校也都 ...
如果在今年中考中,张江在“掐”去这么多优秀生源(包括华二等名校自荐和推优的)后,仍然能在零志愿这个平台上取得突出的成绩(例如上中的9个零志愿名额能占到2个以上),那真的是打响了中考的第一炮。.

TOP

回复 1#yfmm 的帖子

因为华育和上中同在徐汇区内,所以华育的党支部是由上中党委领导的。前几年华育的党员先进性教育都是由上中党委直接领导和组织的。
2009年10月16日,华育全体师生举行"庆祝十周年校庆庆典"联欢会,是在上海中学大礼堂进行的。
华育理科班的奥数教学老师是由上中的高等级的数学老师,甚至是国家级的著名奥数教练担任的(如上中数学教研组组长、今年上海市高考数学卷出题者、高中数学多功能题集主编)。例如在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满分,上中毕业后被耶鲁大学录取,并享受全额奖学金的华育06届6班学生牟晓生。他回忆说:“记得在华育的第一年,我们住宿生住在上中,得以感受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不仅如此,身在华育也让我得到了上中许多奥赛金牌教练的特殊指点——从预初起我就跟随冯志刚(多次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国家队副领队)、周建新等上中老师学习竞赛课程。”
张江集团学校每年的第一次招生活动是在上中校园内进行的。
上宝中学和张江集团学校每一届的学生都由学校组织到上中校园内进行春游或秋游。
有时逢到重大节日,上中老师和华育、上宝、张江及上中东校的老师一起在上中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
有时逢到重大节日,上中师生和华育、上宝、张江及上中东校的师生代表一起在上中大礼堂举行庆祝活动。
您说他们之间的关系铁不铁?

[ 本帖最后由 chen70211 于 2010-6-15 14:26 编辑 ].

TOP

回复 82#yangzhe 的帖子

只是今年自荐和推优的绝对数字比往年大大增加了,各位学生家长当然有自己的想法啦。.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小老虎 于 2010-6-16 08:59 发表

好像华二当初没有承办,也非华二本意。
张江集团公司开始谈判的第一家中学并非上中。您如现场观察张江集团学校的建筑风貌,即可明暸。这段历史,不用再提了。.

TOP

回复 1#yfmm 的帖子

我没有什么内幕消息。我是根据推断,而且不是根据华育的情况进行推断,因为华育和上中都在徐汇区内。我推断的依据是上宝中学,因为上宝在闵行区。上宝中学于2002年招收第一批预初学生,2006年有第一届毕业生。
2005年上中在闵行区招生人数           2006年上中在闵行区招生人数

零志愿10                                                        零志愿23
推优2                                                              推优10
择校0                                                              择校2  
共计12                                                           共计35.

TOP

回复 1#yfmm 的帖子

上中招收华育、上宝和张江的学生比较多,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有的高中,办民办初中,牌子也挂了,宣传也宣传了,钱也收了,只是到学生初中毕业的时候,管他们到哪个学校读高中!.

TOP

回复 1#yfmm 的帖子

以前上中自己有初中部的时候,初中部毕业的学生,往往有75%进入上中高中部,大家都感到很正常。为什么要进上中初中部?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以后进上中的高中部。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中途思想有变化,后来考了其他高中。
所以,现在大家想进上中,首先想到的是先进华育、上宝和张江,这也很正常嘛。只是因为现在上中的招生总额有限,初中教育基地多,初中毕业生多,上中对这些学校来说也是“僧多粥少”了。.

TOP

回复 1#yfmm 的帖子

在四校中,上中是唯一的非大学附属中学。在大学的自主招生中明显地处于劣势地位。当然,华二由于是华师大的附中,他们的学生不见得都通过自主招生进华师大吧?所以,华二只能以竞赛取胜,上中只能以高考取胜。如果这两所中学不好好地争取好生源,不好好地加强教学,它们的毕业生,能得到复旦、交大的青睐吗?到头来,恐怕上海只有“二大”了。
所以,楼主要“扒皮”,首先去扒复旦、交大自主招生的皮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honey妈妈 于 2010-6-17 17:08 发表
留给寒门子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相信录到上中去的孩子非常优秀,但上中的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如果家庭经济不允许孩子选择收费昂贵的民办初中,优秀的孩子渴望去上中读书的愿望就只能是海市蜃楼了,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去 ...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去年就因为家里负担太重而让孩子放弃了张江选择了公办,现在只有自责自己无能了。 “
上中并不是只有3个初中教育基地。上海中学东校去年就已经开始招收初中预备班了,那是公办的,占地150亩,设施设备一流,不要说学费不收,连住宿费都不收,这样优惠的条件在上海滩上恐怕也不多见吧?而且上中东校是由上中的党委副书记(历史高级教师)担任校长的,领导层的档次比华育、上宝的还高些。称之为“上海中学东校”,应当更显“嫡系”的关系了吧?你的朋友的孩子既然有能力有水平进张江,那么要想进上中东校,那真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的事,为什么不去上中东校呢?

[ 本帖最后由 chen70211 于 2010-6-20 09:48 编辑 ].

TOP

回复 250#海之蓝 的帖子

公办,民办,这不是上中定的。公办、民办,是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主办方确定的。上中不是主办方,也不是投资方,而仅仅是承办方,包括上中东校和其他初中教育基地,上中只是出劳力和智力,是打工的。.

TOP

回复 253#老枪 的帖子

上宝在2002年,张江在2006年的时候,也是新的:新的校舍。新的老师,新的学生。有很多学生家长都怀疑过,一切都是新的,行不行?每一次,上中接受承办的时候,都会出现招生难的问题。2002年,在学生和家长为进哪所学校左右为难的时候,出现过上宝的教导处主任亲自登门拜访的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honey妈妈 于 2010-6-20 10:07 发表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应住校的生活,更何况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这些质疑无法掩饰上中的阴暗
美国不远,11岁不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