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95个人次参与评价】

[古典] 听听古典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6-9 08:44 发表

谢谢龙龙娘 512687
.

TOP

回复 401#龙宝娘 的帖子

今天办公室没有咖啡了,我晕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6-9 10:09 发表
今天办公室没有咖啡了,我晕了~~
我请你~~纯的~~加不加糖?.

附件

xinsrc_3020705230903453203224.jpg (18.63 KB)

2010-6-9 10:11

xinsrc_3020705230903453203224.jpg

TOP

回复 401#龙宝娘 的帖子

对了,说到中毒。昨天开会,我脱口而出一句:好好肖习。别人都笑了,我糗了.

TOP

回复 403#龙宝娘 的帖子

千万别加糖   谢谢!.

TOP

回复 404#vivianda 的帖子

哈哈 .

TOP

回复 402#vivianda 的帖子

http://songtaste.com/song/31005/
《D大调卡农变奏曲》专辑——好听,一直喜欢巴赫的5首卡农变奏曲,喜欢这样的风格~~
加上我喜爱的J.S.Bach图像~~

[ 本帖最后由 龙宝娘 于 2010-6-9 19:48 编辑 ].

附件

0d968f23d030ae5eac34de2c.jpg (4.41 KB)

2010-6-9 11:03

0d968f23d030ae5eac34de2c.jpg

TOP

楼主楼主 喝喝咖啡 实在不高兴可以向W爸申请丢到回收站 重新开贴来过 呵呵 。。。。  。。。。。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5NzAzMTY=.html.

TOP

回复 407#龙宝娘 的帖子

现在听不到。你才是此楼的专家呢。给我们上上音乐课吧 ,从卡农开始?.

TOP

卡农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年),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当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时,即称为卡农。其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起句或主句,随后进入的各声部称为应句或答句。 卡农有许多类型,主要有:①正格卡农。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②变格卡农。答句是主句的变形。若将主句的时值成倍扩大,则成增时卡农,反之,则成减时卡农;若将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称为倒影卡农或反向卡农,若将主句各音出现的次序颠倒模仿,称为逆行卡农或蟹行卡农,答句若为主句之逆行并倒影者,称为逆行倒影卡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卡农,如二重或三重卡农,即同时有两对或三对不同旋律的卡农进行;无终卡农,即卡农的结尾与乐曲开始相衔接而使音乐循环不已者;有终卡农,即答句不再进行模仿,另加结尾部分以构成终止者。 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TOP

这些通俗歌曲中有卡农的影子

《love is color-blind》 sarah connor 2 《graduation Friends Forever 》3 《our canon in d 》4 《彩虹糖的梦 》5 《lookin on the sunny side 》6 《rain and tears》 aphrodite's child 7 《sweet dream red sox》 8 《life is cool》 9《 两个世界》 胡清蓝 10 《C U When You Get There》 11 《爱你卡农》 丸子 试听 12 《ホントの笑颜》 岩田さゆり 13 《爱是什么》 Yangpa (百度能找到视频) 14 《Love Is 加藤ミリヤ》 15 《There is a key》 百度有视频 16 《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Ashily魔女柔熙 17 《思念 爱 伤痛》 Mad rapper 下载地址 (http://user.chollian.net/~lehayim/eg_music/madraper_love.mp3 ) 18 《思路 》洪卓立 19 《心里有数》 飞轮海 20 《come sweet death》.

TOP

咳 就不知道楼主会不会又不高兴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6-9 10:32 发表
现在听不到。你才是此楼的专家呢。给我们上上音乐课吧 ,从卡农开始?
V,你是专家哦
什么是卡农?其原意为“规则”。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其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TOP

George Winston - 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 -Album:《December》
全智贤弹奏的曲子,改编自乔治·温斯顿的专辑《十二月》中的《卡农变奏曲》,也就是现在的背景音乐。乔治·温斯顿改编的卡农深情自然,旋律和声极富现代新世纪音乐的心灵风格,直入人心。在《我的野蛮女友》一片中,因为剧情需要,音乐监制将乔治·温斯顿的乐谱作了适当的修改,但其魅力却丝毫不逊于原曲,为电影平添了几分靓色。
乔治·温斯顿,作曲家兼钢琴家,1949年生于美国密西根州,1972年录制他的首张个人专辑演奏专辑《Ballads & Blues》。他的专辑《森林》荣获1995年格莱美音乐大奖。《十二月December》是他“四季”四张专辑里的最后一张,也是最闻名的一张。
柔美优雅极富文人气息的清新曲风,使其成为新世代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乔治·温斯顿因为优异的音乐才华而多次获得格莱美奖和格莱美提名的极高荣誉,每年都因乐迷们的强烈要求而进行100 多场全球巡演,受到世界各地观众们的热忱欢迎。
他成长的蒙他那州的季节变化景象,丰富了他的灵魂。这些优美的钢琴乐曲都是大自然季节变换时赐给温斯顿的天籁之音。

◇其实,乔治·温斯顿的《卡农变奏曲》又是改编帕卡贝尔的《D大调卡农》
◆古典曲目:Johann Pachelbel - Canon and Gigue in D
◇其实,《D大调卡农》的原名应该是《Canon and Gigue in D》,这Gigue是吉格舞曲的意思。
帕海贝尔(1653-1706),德国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师。帕卡贝尔擅长演奏风琴,作为德国十七世纪后期的著名作曲家,尤以此曲饮誉至今。
帕海贝尔穷毕生精力所写的教会音乐,在今天已少有人听。人们谈到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时,他很少被排上名。即使提到,也多半仅是说他是“数字低音时代”的管风琴大师而已,事实上他的作品曾对巴赫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跟他所写的那些教会音乐堂皇钜作比较,卡农曲长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使帕海贝尔留名后世的正是这首卡农。.

TOP

回复 1#ruixuet 的帖子

楼主有没有钢琴版的"瑶族长鼓舞"?  网上搜只有交响和葫芦丝或古筝版的, 而且无法下载..

TOP

TOP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DDEpWNACl8/

听听这个吧 经典

视频一时还没找到 呵呵.

TOP

回复 392#vivianda 的帖子

啊额。。。是手机里的。。。 那天想着晚上再回答,后来一转身。。。就。。。I  am  sorry! .

TOP

回复 418#cocoding 的帖子

侬呀~,我要不好意思了.

TOP

回复 419#vivianda 的帖子

表生气哈!我也贴段古典乐凑数!你边听边想虎口脱险里的小老头哈!
视频: 卡拉扬 柏辽兹匈牙利进行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zMzE1MTI=.html

[ 本帖最后由 cocoding 于 2010-6-9 12:19 编辑 ].

TOP

回复 420#cocoding 的帖子

我没有权力生你的气的 ,相遇是缘.

TOP

回复 421#vivianda 的帖子

惜缘。。。.

TOP

回复 422#cocoding 的帖子

.

TOP

回复 423#vivianda 的帖子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滴清水 于 2010-6-9 10:28 发表
楼主楼主 喝喝咖啡 实在不高兴可以向W爸申请丢到回收站 重新开贴来过 呵呵 。。。。  。。。。。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5NzAzMTY=.html
楼主人呢 不妨仿效一下
下午适合 喝着咖啡 听听莫扎特的圣歌 轻松一下
比如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0OULdn0qts/.

TOP

不妨仿效某位前辈一下。。。。。。。

然后来杯咖啡 听听音乐

.

TOP

这个建议可不是我想出来的偶也是从下面这里得到的启发和猜想 供楼主参考 呵呵

.

TOP

只能说有些人天生会演戏 碰到偶们这种认真的 就吃亏咯。
消消气 看偶也学会娱乐精神和带面具了。 要以前偶碰到什么不顺的事也一生气删了帖子或向你一样咯。
听听音乐 听听音乐。。。
哈哈.

TOP

这个叫为了和谐

埃尼奥·莫里康内 威尼斯和平音乐会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4NjkwODIw.html.

TOP

勃拉姆斯-摇篮曲

TOP

1833年5月7日 -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德语:Yuehannaisi Brahms),一般简译为勃拉姆斯。 1833.5.7 - 1897.4.3),德国作曲家。 1833年5月7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
来源: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_百度百科 - 相关网页
baike.baidu.com/view/161395.htm

1853年 1853年 - 1853年,勃拉姆斯来到了舒曼和克拉拉的家中,拜舒曼为师。 勃拉姆斯对克拉拉一见钟情。 勃拉姆斯压抑着自己对克拉拉的感情,始终保持缄默。 而他的内心和音乐创作几乎全部被克拉拉占有。
来源: 真正的Vincent,真正的我! - Windows Live - 相关网页
vincenttinghoi.spaces.live.com/

1854年 1854年 - 8 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三重奏》 这首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83 -1897)于1854年早期完成的第一钢琴三重奏,是作曲家发表的第一首室内乐作品。唱片出品:Philips唱片公司唱片编号:442 123-2 钢琴:Andre Previn普列文小提琴: Viktoria Mullova穆洛娃大提琴:Heinrich Schiff席夫专辑介绍: Brahms: Piano Trio No.1 in B,Op.8 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三重奏》 这首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83 -1897)于1854年早期完成的第一钢琴三重奏,是作曲家发表的第一首室内乐作品。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 -《勃拉姆斯第一号钢琴三重奏/贝多芬第七号钢琴三重奏(大公)》(Brahms … - 相关网页
www.wangchao.net.cn/bt/detail_36136.html

1868年 1868年 - 1868年,勃拉姆斯再次遭受感情上的挫折,这一年的7月克拉拉25岁的大女儿朱丽叶(勃拉姆斯长她10岁)突然宣布与一位意大利伯爵订婚,这对勃拉姆斯的打击超出我们的意料,勃拉姆斯听到消息后的反应简直可以用震怒来形容。 不过,作曲家自有发泄情绪的独特方法,他写出了女中音、合唱与乐队 ...1868年,勃拉姆斯再次遭受感情上的挫折,这一年的7月克拉拉25岁的大女儿朱丽叶(勃拉姆斯长她10岁)突然宣布与一位意大利伯爵订婚,这对勃拉姆斯的打击超出我们的意料,勃拉姆斯听到消息后的反应简直可以用震怒来形容。 不过,作曲家自有发泄情绪的独特方法,他写出了女中音、合唱与乐队《女中音狂想曲》(作品53),气极了的勃拉姆斯给作品加了个嘲弄与醋意一样多的注解:"为舒曼伯爵夫人作的婚礼音乐"。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女中音狂想曲和经文歌 - 相关网页
www.catv.net/ClassicMusic/CATV/ClassicMusic ...

1878年 1878年 -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1878年,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奏以d小调热情而华丽地登场,由主奏小提琴演奏的主题速度减慢, 充满牧歌风格接下来的是美妙的发展及变奏使整个乐章从头至尾都具有浓重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征!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Hilary Hahn--Brahms Violin Concerto 希拉里哈恩cd1 | 古典音乐| 全集作品| … - 相关网页
www.weamea.com/forum/content ...

1887年 1887年 - 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和友人的帮助下,很快便完成了《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 的创作,并且于1887年的10月18日在科隆举行了首次公演。 当时的首演是由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豪斯曼演奏大提琴,勃拉姆斯亲自指挥。 最后,这场演出在一种疾风暴雨般的热烈氛围中辉煌结束。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在约阿希姆和友人的帮助下,很快便完成了《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二重协奏曲》 的创作,并且于1887年的10月18日在科隆举行了首次公演。 当时的首演是由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豪斯曼演奏大提琴,勃拉姆斯亲自指挥。 最后,这场演出在一种疾风暴雨般的热烈氛围中辉煌结束。 勃拉姆斯将这首作品题献给了约阿希姆,在总谱的扉页上勃拉姆斯这样写道:谨献给约瑟夫·约阿希姆。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朋友在人生中的位置 - 相关网页
www.qidi.org.cn/news/ShowNews.aspx?ID=105

1896年 1896年 - 1896年,克拉拉病逝,勃拉姆斯无法从失去克拉拉的悲痛中摆脱出来, 十个月后也与世长辞,他完成的最后作品是一首管风琴曲———《哦! 世界,我必须离你而去了》。 或许是由于勃拉姆斯的音乐具有更加强烈的德国民族特征,所以他的音乐只有德国人自己来演绎才能最到位,因此在选择勃拉姆斯音乐 ...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勃拉姆斯似乎特别喜欢单簧管的音色,在五重奏之后,他还创作了两首单簧管奏鸣曲。 1896年,克拉拉病逝,勃拉姆斯无法从失去克拉拉的悲痛中摆脱出来, 十个月后也与世长辞,他完成的最后作品是一首管风琴曲———《哦! 世界,我必须离你而去了》。 或许是由于勃拉姆斯的音乐具有更加强烈的德国民族特征,所以他的音乐只有德国人自己来演绎才能最到位,因此在选择勃拉姆斯音乐的版本时,建议首选德国演奏家和德国演奏团体的演奏唱片。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巅峰之作: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op.115_勃拉姆斯吧_百度 … - 相关网页
tieba.baidu.com/f?kz=496595400

1897年 1897年 - 勃拉姆斯和瓦格纳都是小约翰最敬重的朋友,而小约翰的创作风格,优美、雅致、韵味十足和充满才智的作品也使瓦格纳、勃拉姆斯、勋伯格等一批作曲家成了“斯特劳斯迷”。 1897年勃拉姆斯去世后,小约翰深感悲痛,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以前的那种旺盛的创作精力。而当另一位著名作曲家被要求签名留念时,他在一位女士的扇子上写下了《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的开头几小节,并注明:“可惜,这不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创作的”。 勃拉姆斯和瓦格纳都是小约翰最敬重的朋友,而小约翰的创作风格,优美、雅致、韵味十足和充满才智的作品也使瓦格纳、勃拉姆斯、勋伯格等一批作曲家成了“斯特劳斯迷”。 1897年勃拉姆斯去世后,小约翰深感悲痛,以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了以前的那种旺盛的创作精力。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和他的音乐家族(二)_拂袖_新浪博客 - 相关网页
blog.sina.com.cn/s/blog_4c7a60bf01000do0.html

1947年 1947年 - 所有的音乐会都通过主要的国家广播网络向全欧洲播出。 1947年秋天,这个小组在伦敦演出了以下曲目:. 9月22日:勃拉姆斯,C小调四重奏,作品60号;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 号;舒伯特,降E大调第二号三重奏。 9月24日:勃拉姆斯,C小调三重奏,作品101号;E 小调大提琴奏鸣曲 ...第一场演出节目在Edinburgh举行,跟着是在伦敦举行一个勃拉姆斯-舒伯特音乐节。 所有的音乐会都通过主要的国家广播网络向全欧洲播出。 1947年秋天,这个小组在伦敦演出了以下曲目:. 9月22日:勃拉姆斯,C小调四重奏,作品60号;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78 号;舒伯特,降E大调第二号三重奏。 9月24日:勃拉姆斯,C小调三重奏,作品101号;E 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99号;A大调四重奏,作品26号。  
显示详细内容
显示简短内容
来源: 今天我们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人了_hughke_新浪博客 - 相关网页
blog.sina.com.cn/s/blog_559cc6010100epw1.html

2008年 2008年5月26日 - 我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关于勃拉姆斯作品欣赏讲座的题目是在刻骨铭心的512之前定下的我本来想重点介绍能够反映勃拉姆斯奉行的自由而快乐座右铭的愉悦篇章为听众播放乐天达观的《学院节庆序曲》欢腾奔放的《匈牙利舞曲》超迈高蹈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怡然心悦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以及精美圆融的《F大调第三...
来源: 勃拉姆斯的“安魂曲” - 相关网页
magazine.caijing.com.cn/2008-05-24/110057193.html.

TOP

勃拉姆斯 的第四交响曲是很出色的。。。
我所知道的这些一开始最初都不是来自于网页。我很幸运。..而现今发达的网络也带给了我更多的便捷等等。。。.

TOP

借花献佛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虽然只有四部,但它对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交响音乐的发展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七十年代初期,勃拉姆斯在给当时一位指挥的信上曾这样写道: “我还没有写出过一部交响曲!你不想想看,当我还听得见像贝多芬这样的巨人的步伐声时,要从事这一方面的创作,可得有多大的勇气 才行。”但是,就在这时候,年龄已经四十开外的勃拉姆斯却已开始专神贯注于他的《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当时,他已掌握了创作大型交 响音乐作品的全部技巧,对自己所要创造的形象已经构思明确,他那独特的风格特征也已经形成。从《第一交响曲》开始,他在短短的十 年中,又相继写出三部交响曲、两首协奏曲和两首序曲,也就是说,作为一位管弦乐作曲家,他重要的优秀作品,都是在这一个阶段产生 的。他的这些作品确实独具一格,具有自由的、即兴式的气质和丰富的形象,但这些浪漫主义的诗意感情,又同古典曲式结构的严格规律 紧相结合着。他的交响曲的构思之宏伟和规模之庞大,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他的音乐的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法于舒柏特,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从深刻的人道主义 和热烈的爱国主义不断汲取力量,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   如果同奥地利交响乐作曲家布鲁克纳相比较,布鲁克纳的九部交响曲好像都是从一个统一的结构派生出来的,而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却各有其不同的思想内容,各自形成一部独特的音乐戏剧:《第一交响曲》像史诗那般宏伟,可以看到受贝多芬“从黑暗到光明”的构思的强烈影响;《第二交响曲》是风俗性的抒情诗;《第三交响曲》是 一曲悲壮的颂歌,但它的戏剧性的终曲却以令人神迷心醉的平静作为结束;而《第四交响曲》的戏剧性发展则几乎达到古典悲剧的境界。这四部交响曲所使用的乐队编制,都比较稳定,用的是管编制,但加用一只低音大管(《第二交响曲》除外),而在《第四交响曲》 的第三乐章中才另加短笛和三角铁两样乐器。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写作,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写作格外精致而富有 表情。   《第四交响曲》在1884-1885年间写成,1885年 10月由作者亲自指挥它的首次演出。据说作者创作这部作品前,读过古希腊悲剧诗人索福克勒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从中感受到极为深刻的印象,这部悲剧的悲痛而恐怖的情绪,在这部交响曲中很可能也有所反映。《第四交响曲》用悲戚的调性——e小调写成,它始终是深思熟虑的产物,有时有哲理性的表现,偶尔还是欢愉的,它那首尾两个乐章如此激奋而动人的篇页,在欧洲交响音乐作品中也是少有的。   这是一部卓越的交响戏剧,它从第一乐章悲戚的沉思和情绪的飞跃,通过行板乐章的幻想和自我内省,发展到最后乐章的大悲剧;至于其中根据维也纳生活音乐素材写出的第三乐章,其健爽而喧闹的朝气,则用以同最后乐章构成鲜明的对比。从整个作品统一的戏剧性和力度发展这一线索着眼,它比前三部交响曲尤为突出。   第一乐章 从容的快板,e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洋溢着淡淡伤感的乐章, 寂寞的情怀,呜咽般的哀诉,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这一乐章相当独特,它采用传统的奏鸣曲形式,但不用引子,直接从宁静、诚挚而伤感的第一主题开始。这主题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相隔几度齐奏奏出,而中提琴和大提琴则用一些上行的和弦分解进行作为陪衬;这个主题由两个音在各种不同高度和音程不断反复组成,它的效果好像是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提问一般,而在这音型间的间歇休止,则是木管乐器对小提琴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的不完满的答复——像这样絮絮不休的对话组成了乐章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以变奏的方式反复陈述,节奏也更趋活跃,它的发展开始具有越来越热情和紧张的特性。随后,第一主题本身很快便为连接段的新主题所打断——这好像是战斗的信号,是对现实的召唤,它那英雄性的合奏在很大程度上与前面的抒情主题构成对比。这主题分明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由木管乐器奏出,后半部分则用乐队全奏。连接段坚定的主题在全乐章中或明或暗地呈现十次左右,而且每一次都是不期而然地出现,有力地活跃了整个乐章,特别是发展部的音乐。    不多久,大提琴和法国号又奏出第二主题,它宽广、壮丽,是作者创作中最美丽的抒情旋律之一。此后还有一个更明朗的大调插段,它把音乐导致带有胜利号角的凯旋性高潮。但突然间色彩又起了变化,音乐重又回到悲戚的第一主题上来。   发展部开始了,它像作者通常所习惯的那样,比较压缩和紧凑,在这里,可以看到呈示部主题进行着各种新的结合,调性的频繁转换也显示出作者的创作特征。再现部以乐章的第一主题放宽节奏重现作为开始,它依然贯串着主题不停顿的发展。最后,充满戏剧性的尾声篇幅相当扩展。这里,第一主题具有了悲剧性的形貌,它的音响强烈(ff ),用乐队全奏形成了全乐章的最高潮。这一乐章的不同情绪的自由转换,使音乐具有一种叙事的性质,它的结尾好像是最后乐章的内心大灾难的预告一般,换句话说,整个交响曲的基本发展线索,即从伤感到悲剧的演变,在这一乐章中已经露其端倪了。   交响曲的当中两个乐章,都是从第一乐章进入最后乐章间的过渡,它使人们暂时忘怀那些烦恼而沉醉在这宁静和安谧的欢乐之中。
  第二乐章 中庸的行板,E大调,6/8拍子。很多乐评家认为, 作者虽然将本乐章写得古老而晦涩,可是旋律所表现出的凝重、沉静的美感,却决非其他交响曲可与之比拟。简朴而沁人心脾的柔美主题,仿佛描绘了仲夏夜里的美梦。   这一乐章体现的是勃拉姆斯平静而开朗的浪漫主义心境,它仍直接从第一主题开始——起初是法国号的独白,很快木管乐器就在八度音上加强它。这是一支宛如夏日美梦一般温柔和美妙的旋律,它把前一乐章那些烦絮的对话,包括狂热的提问和不完整的回答,那些骚乱和喧嚣的争斗,以及压倒一切的蛮横力量全都抛置脑后;如今,一切都是如此明朗、宁静、温暖和沉着。确实只有真正的大师,才可能运用这样简朴的素材,一下子便直接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   第二主题在小提琴装饰音型的背景上由大提琴奏出,它的旋律进行很像一首宽广的圣咏,音调杂有愉悦和忧郁,仿佛是对过去动乱岁月的一种回忆。乐章充满着深沉的静观和冥想,在音乐的进行中,前一乐章的号召性主题虽然一度改变形象闯入进来,但并没能打破它原有的情调。最后在尾声中,弦乐器组的分奏构成了八部合奏,富有鲜明的色彩性效果。作者在这一乐章,运用了弗里吉安调式,勉能察觉的匈牙则曲调的精细色调,纯净的乐队音色效果,管弦乐声部的呼应,以及用弦乐器拨奏旋律等手法,使这一乐章成为作者在这方面创作的卓越范例之一。
  第三乐章 谐谑曲,C大调,2/4拍。充满着不可遏止的欢乐,生机盎然, 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沸腾之感,那气势磅礴的气氛,极像一首狂热的乡村舞曲。   这一乐章反映了勃拉姆斯生活感受的另一个方面。勃拉姆斯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都远离了贝多芬力度强烈的诙谐曲的传统,其基本情绪是抒情性的。唯独这部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可以说有点接近贝多芬诙谐曲的特点:这是一首真正的诙谐曲,类似民间街头的节日,充满喧闹和不可遏止的欢乐,完全是一种沸腾的活力和奋激的热情的体现,它同前两个乐章构成了极好的对比。乐章的基本主题由整个乐队奏出,以定音鼓的轰鸣结束,它的进行气势汹涌,很像一支狂暴的农村舞曲。这里音乐的明朗而宏亮的特点,使勃拉姆斯一反自己严格遵循的不使用太多乐器的乐队写作原则,加用了短笛和三角铁的光辉闪亮的音色,同时还用了低音大管。音乐在往后的发展中,充满了力度的对置,包括从极强到突然极弱的变化,以及辉煌的号角声和疾速进行的速度;简短的主题进行也富于变化,它时而改变音色,时而转位重现,时而又移换到中间的声部或低声部中——完全是一片节日欢腾的景象。   第二主题典雅娇媚,它本身同前一主题也形成了对比。在这一乐章中,只是在“Poco meno Presto”的一小段,音乐的进行一时有所缓和,这时,在定音鼓勉能听得出的滚奏背景上,法国号和大管引出了一支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的旋律,但很快又被威风凛凛地闯入的狂欢主题所打断。整个乐章结束时情绪高昂、大喜若狂。
  第四乐章 G大调,3/4拍。本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乐章主题在“固定低音”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变奏,乐队的木管组和铜管组一齐奏出庄严、宏伟的和声旋律。本乐章具有深刻的悲剧性,各种悲哀、绝望、愤怒以及骚乱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毁灭性的结局。这一悲剧结尾反映了一种"宿命论"的影响,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苦恼与孤独。   最后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高潮阶段,即全曲的中心,整个交响戏剧的内容以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展开和得到了最终的体现。首先,这一乐章在其结构方面也完全可以说是作者的一件杰作。乐章以一个“固定低音”主题的一系列变奏为基础,接近于古老的恰空舞曲。这个基本主题在每一次变奏中都不断地反复出现,它时而在低声部,时而在上声部;时而明晰显著,时而比较隐蔽。它的原型在乐章一开始时由全部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奏出——铜管声部在这里由于加用三只长号,音响显得更为庄严、宏伟。主题由八个和弦组成,像一支圣咏旋律,但其中第五个和弦,即在e小调音阶中出现升高第四级的不协和音,而且当它出现时又用定者鼓的轰鸣予以陪衬,这样就使主题本身的内容存在着矛盾冲突。这个主题在整个乐章中有过三十二次变奏。换句话说,这个乐章是以比较自由的形式,即主题的严格反复组成的。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也是采用类此的变奏曲形式。勃拉姆斯遵循着贝多芬和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做法,在写作变奏曲时兼用奏鸣曲原则的规律性,即根据戏剧发展的线索而安排变奏,使每一个变奏之间自然地过渡而不留痕迹,并在最后导致最紧张的高潮和结局。这一乐章中,三十二个变奏按三部曲式分成三组:第一到第十变奏是这出悲剧的基本陈述,即发展的第一阶段;从第十一变奏到第十五变奏是一种间奏,转为二三拍子,情绪出现转折,其中第十二变奏是长笛的独白,而小提琴、中提琴和法国号则以断续的和弦为其伴奏,它那奇妙的伤感情绪成为这几个变奏的抒情中心。从第十三到第十五变奏是田园诗的篇页,音乐转为明朗的大调,其中第十四变奏的基本旋律,在古老的萨拉班达舞曲的节奏上由长号和大管奏出,体现了庄严而壮丽的形象。第三阶段包括从第十六到第三十二变奏,这一组是第一组的再现,它突然转回到原来的形象和调性,但有很大的变化和补充。像这样精确划分的结构,一般说来容易失于呆板,但是勃拉姆斯以其极大的才赋,使这最后乐章深具悲剧性激情的音乐,不管是哀求和悲悼,是绝望和期待,还是愤怒和骚乱——所有这些各不相同的情绪,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始终贯串的巨流。正是在这一组音乐中,戏剧性达到了极限,音乐最后越来越加紧进逼并导致毁灭性的惨剧作为结局。   勃拉姆斯辉煌地完成了作为一位交响乐作曲家的道路。在这部交响曲中,勃拉姆斯表明了他的创作中的悲观主义情绪、万事皆空以及命运之不可抗拒等思想,都是根深蒂固的。这些思想和情绪,也同样使在他之前的一些德国浪漫派作曲家感到苦恼。这部交响曲是记述着浪漫主义艺术家的悲剧性的隐退和极度的孤独的卓越文献。.

TOP

这就是学习古典音乐,不光听了曲子,而且也了解作曲家

谢谢!.

TOP

S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10-6-24 11:39 编辑 ].

TOP

不要为了。。。来此扔蛋哦
潜水听听音乐吧。。。.

TOP

回复 436#ruixuet 的帖子

哪里有蛋的?.

TOP

就在此页面, 自己找....

TOP

回复 437#vivianda 的帖子

V,晚上好~~.

TOP

蓝色多瑙河-也是俺的一个空间的昵称

TOP

回复 439#龙宝娘 的帖子

龙龙娘,好!.

TOP

李斯特:升c小调第2匈牙利狂

TOP

S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10-6-24 11:41 编辑 ].

TOP

回复 438#ruixuet 的帖子

没有鸡蛋哦,只有一颗爱音乐的心。.

TOP

TOP

呵呵 这些网上的音质总还是有点差别的.

TOP

楼主其实有2幢古典音乐楼 但是真正懂古典的能有几个其实 ........

卡门幻想曲
可惜我上传不了录音。.

TOP

S

[ 本帖最后由 ruixuet 于 2010-6-24 11:40 编辑 ].

TOP

伏尔塔瓦河----贝多伊齐·斯美塔那

美丽的伏(沃)尔塔瓦河!(百度知道、贴吧转载)
  

乐曲开始由长笛缓缓的奏出,清澈悠扬,略带着动感的引子,好似一汪汪泉水,晶莹剔透,缓缓的从源头流出,溪流一般的泉水会合在一起,逐渐向前急流而去,慢慢的又形成了支流,不断的向下游流去--------。

此时弦乐齐奏,那个优美流畅,热情奔放,宏伟雄壮,激昂澎湃并赋予动感的主旋律响起,与前面幽静的旋律形成对照,宽大的场面,雄伟的气势,赋予动感的旋律,很好的描述出了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和壮观,一副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首主旋律一边又一边的演奏,使乐曲达到了一个赋予美感的高潮,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第二边主旋律刚刚奏完,紧接着弦乐齐奏,又出现了进行曲的节奏,河水波涛汹涌向前推动,一浪高过一浪,紧张而富有激情,让我好似看到了美丽的沃尔塔瓦河的两岸,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人民幸福生活的繁荣景象,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幸福快乐。乐曲是那磨坚定而自豪,显示了两岸人民勤劳勇敢的气节和壮丽的山川景色尽收眼底,随着音乐的推进,壮美的景色象一幕一幕电影一样闪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我们的想像力可以看到,两岸群山山峦叠抱,森林古柏郁郁葱葱,牛羊肥沃,鸟语花香,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让人羡慕不已。                    
就在此时我已感到,此曲虽未过半,里面却有山有水,有情有景,更有美丽的生活画卷,还有令人流连往返的山川景色和古老文明,一览无遗。此时我想,现在就是被瓦格那称赞为音乐风景大师的“门德尔松”,听了以后也会自叹不如的!
   
接着令人难忘的主旋律再次响起,又重复了两边!更加深了我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更加强烈,心潮澎湃,使人陶醉在这美丽的画圈和壮美的音乐中。

就在乐曲达到高潮后突然断奏,片刻之后,一个木管乐又奏出了,缓慢悲伤 的曲调, 缠绵而忧伤,此时的沃尔塔瓦河安静了,她似乎在轻声诉说者,那沧桑悠久的古老文明和捷克人民艰难,曲折,略带悲伤和屈辱的发展史,一副副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只有沃尔塔瓦河默默的见证了这一切。   

接着这壮丽优美的旋律第五次响起,摆脱了忧伤的过去,展现了捷克人民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第五次响起的主旋律正在达到高潮,乐曲又突然的断奏,被紧张急促令人不安的大鼓的声音所代替,急促的大鼓,让人感到紧张,压抑和恐惧,似乎有不详之感,那鼓声越来越响,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好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即将要爆发的战场,也似乎看到了侵略者的狰狞面目,一场战争在所难免。就在这时乐曲加入了弦乐齐奏,没有旋律和节奏,调性混乱,而只有弦乐组和大鼓声相互对抗着,异常的紧张激烈和残酷,让人感到窒息。这种冲突一直持续着,并逐渐逐渐达到了高潮,异常激烈和恐怖,就在此时嘹亮的小号也加入了近来,战争立刻就有了明朗的感觉,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时乐曲的戏剧性冲突达到了最高潮,并以狂乱和吓人的齐奏而结素。

战争结素人民胜利了,这时壮美的主旋律又再次的响起,让人感受到胜利的喜悦,美好的未来,自豪的心情,祖国是如此美丽。沃尔塔瓦河又一次见证了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英勇抗敌的这历史的一幕。
这时主旋律第七次的响起,就象第一次听到时一样,感到祖国江山的美丽和富饶,人民赋予这个国家的骄傲和自豪,并赋予了沃尔塔瓦河养育人民和见证历史的重任,旋律到了尾声将要结素时,又出现了长笛缓慢而轻柔的独奏,非常甜美,就象沃尔塔瓦河水一样,带着美好的祝愿,憧憬,精神和信念,漫漫地流向了远方---------,消失在夜空里------!!!

第一次听完此曲时的感受似乎只有壮美,而后越听越觉得此曲内容丰富,情景交融不止河水美,山川美,风景美,更有捷克人民的幸福,欢乐,屈辱和苦难。他是通过沃尔塔瓦河,以拟人的写法,诉说她见证了捷克民族的发展史,美丽,沧桑,幸福,屈辱和振兴。通过描写沃尔塔瓦河的壮美,来表达对祖国,人民的一种敬仰,和对英雄主义的赞美。这首作品可以说它是交响诗中最为壮美的杰作。令我百听不厌,每一次听都充满了敬仰。

感谢斯美塔那给我们带来了那磨好的音乐和意境,大胆的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音乐教科书。说他是民族乐派的先驱一点不为过,他写的这首交响诗套曲,是自浪漫乐派李斯特创造的交响诗以来的又一个高峰,尤其是沃尔塔瓦河,更是脍炙人口,极具欣赏力。他凭借此交响诗套曲,使他进入了古典音乐作曲家大师的行列,虽然有人评论他,离巨匠只有一步,但是他的很多作品将流芳百世!


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创作于1874—1879年间,在音乐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历来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交响音乐的起点。作品中充满了爱国的热情,乐曲结构宏伟绚丽,音乐形象富有诗意。斯美塔那是在丧失了听力后用心灵谱写这组作品的,并在每个乐章都加上了内容的说明。

作品共分六个乐章: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描写古代捷克的光荣历史。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描写纵贯捷克的沃尔塔瓦河的风光。第三乐章:《沙尔卡》描写民间传说中的女英雄。第四乐章:《捷克的田野和森林》生动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第五乐章:《塔波尔》和第六乐章《布兰尼克山》描写了人民与异族压迫者的斗争。

六个乐章都可以单独进行演奏,其中最著名的是完成于1874年12月8日的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曲中所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捷克民族的母亲河)由南向北纵贯美丽富饶的国土,是捷克民族的摇篮。引子中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逼真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潺潺流水,渐渐汇入大河,大河流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乐曲奏出最为著名的河流奔腾的主题,展示了沃尔塔瓦河瑰丽、庄严的景象。随着河水的奔流,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农民在欢乐地举行婚礼。乐声渐渐远去,河水向前奔流,月光下一群水仙女唱着歌,在水面嬉戏。穿过峡谷,沃尔塔瓦河的激流冲击着石坎和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河面渐渐变得宽广,最终,沃尔塔瓦河波涛滚滚流向无尽的远方。这是一段激奋而欢乐的音乐,旋律抒情妩媚。音乐在史诗般的音响中结束,小提琴的波动旋律滚滚而去!  

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
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
一条清凉
一条温和,
这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
冲着卵石哗哗作响,
映着阳光闪耀光芒,
它在森林中逡巡,
聆听猎号的回音;
它穿过庄稼地,
饱览丰盛的收获。
在它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
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戏
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
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
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
顺着圣约翰峡谷,
伏尔塔瓦河奔泻而下,
冲击着悬崖峭壁发出轰然巨响。
尔后河水更广阔地奔向布拉格,
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德
现出它全部的瑰丽和庄严。
伏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
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汇合并逐渐消失在远方。
久违了
故土母亲,
带着四十二年异地羁旅的沧桑与垂老的鬓白终于回到捷克的库贝立克,
是怀抱如何深沉复杂的感觉重执最早就受他领军的捷克爱乐指挥之席呢?
依旧沉稳,
大师风范的演绎中交杂著久游归来的孺慕深情。
已经不是一场可以在技巧风格这些层面被评论的演出
因为一种对人类最基本尊严的追求而流亡,
因为希望的重燃而重返。

http://www.xiami.com/song/175782.

TOP

canon in D,忘了是哪位提过这个名字了,从此很着迷这个曲子,听到古典有人提这个曲子,我的琴弦就断了。
这里可算是各种版本,各种乐器的卡农合集了,
http://www.xiami.com/album/311412

最喜欢的几个版本,
1. 经典版变奏,钢琴solo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4NTA0NjA=.html
2.木吉他独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Dk2NTQw.html
3.双吉它版,很棒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3MjQwNTI=.html
4.小提琴有模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xMTMyODQ=.html
5.弗拉明戈版本,最喜欢的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 ... ult%26object_id%3D0
6.竖琴长笛版,可算最美的版本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g5NjU1MzY=.html

好像这旋律被韩国一个电影当作主题音乐过。
我这得收多少花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