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124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人] 永远的外婆

永远的外婆

在令人绝望的希望中,我在房间每个角落寻找她,我找不到她。

我来到她永恒的边缘,这里万物不灭。无论是希望是欢乐,
还是从泪眼中看见的面容。

让我在宇宙的圆满里,
感受一次那失去的温馨触摸吧

                                                                                      ------泰戈尔


外婆的一生中有很多传奇的事,最早的一件是发生在她十一岁的时候。

外婆的故乡是河北省一个偏僻小村。三岁时母亲病逝,走的那天早晨紧紧拉着女儿幼小瘦骨嶙嶙的手,用尽了全身的劲,但还是慢慢地软下去、软下去。

几年后后母进了家门成了外婆的妈妈。新来的妈妈不年轻也不漂亮,是穷人家的女子。一个家重又变得完整,如塌下的部分墙砖给补上了,风不能再透进来。只是父亲关照女儿,不许再提生母的事。从此生母的影子也被擦净,连回忆都消失。只有那只手,想要握紧外婆的手,渐渐无力垂落的手,被打印在她的心里,像一张模糊不清的陈年底片。

后妈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也不阴湿毒辣。只是坚持不让外婆上学,不管外婆哭闹多少回都没得商量。后妈很快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外婆便担当起了照看弟弟妹妹的工作。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停息。读书的念头早就打消了,只是每次带弟妹出去玩时,总爱躲在学堂的墙角跟。就算听几句朗朗书声也算是安慰。

十一岁那年,由于家乡大旱,稻谷颗粒无收,年轻健壮的父亲终于下决心离开故乡,迁去上海。对于年幼的外婆来说,离开家乡是一件天大的事,很慎重很慎重。于是在走之前,她在河边早早洗完衣服,拿着帮地主家干活偷偷换来的一小袋米去了后山的一座尼姑庙。

尼姑庙是东边山头上的一座小庙,都是一些穷苦人家的女子迫于生计出家向佛。但这个庙被维持得干净妥帖,香火不断。庙的后院种着一颗颗大枣树,树下有一口天井。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口井就成了圣物。有些人去卜卦,问个吉凶,只要看一下那个深井就明白了。幽幽古井会显示出一张动态的画面,预示神秘的未来。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那里预测自己的命运,很多人在井口看了大半个时辰,只看见井水深深绿绿,沉默无语。

外婆在离开家乡前心神不安,想要偷窥一下自己的未来。大上海,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像另一重世界,路途遥远,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返乡。

尼姑们看外婆独自上山来敲院门很是惊讶,但什么也没多问。接过外婆手中的米袋子,让她在观音像前上一炷香,连磕三个头。然后领着她进了无人的后院,告诉她先在井前拜拜,心里默念想要询问之事,然后才能去看井,急不得。看得见看不见,能看见什么都是天意,不可轻易告诉旁人。说完尼姑就走开了。后院静悄悄的。偶尔有风拂动枣树叶片。那天没有太阳,天地黄黄。

十一岁的外婆已经很懂事了,失去母爱的孩子总是特别敏锐,为了少挨骂少挨打,像警惕的鹿时时观察四周动静,懂得随时做出正确迅即的判断。外婆按照尼姑的指示,小心谨慎一步一曲地做着。最后探出头看井。外婆回忆这段往事时神情激动,眼睛晶亮通透,这个世界真的是有神奇的东西啊,难以置信。千真万确我看到了那深不可测的古井里的画面。很多人交了许多香火钱,还是什么也看不到。但是那天我真的看到了。

井里只有一个画面,一座四人抬的花轿,能闻得见香气的桃红,上面绣着开得满满的结丝瓜的黄花,底下一排绿色穗子。桥夫在走,轿在动,穗子在摇,一切都是热闹的喜庆的,可是奇怪,为什么花桥下有一双脚在走?凭直觉,外婆知道那是她的脚。花轿没有底,人是站着跟着轿走。外婆年老的时候说,这就是我的命,一分一毫都不差。花轿上绣的花不是牡丹不是凤凰,是丝瓜花。小轿子看得好看又体面,里面的辛苦只有坐轿子的人自己最清楚。

[ 本帖最后由 花瓣雨 于 2010-1-25 09:06 编辑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花瓣雨 的帖子

好看,期待!.

TOP

.

TOP

花瓣雨再现江湖, 太好了.

TOP

时隔半年,重见楼主,期待.

TOP

留个位置.

TOP

占座位.

TOP

美文就应该大家分享。.

TOP

留爪.

TOP

喜欢才女们把旺旺建设成有品味的育儿网站,而不仅仅是灌水,加油,花瓣雨.

TOP

喜欢美文,也很想看看传说中的才女的美文,加油,花瓣雨。.

TOP

.

TOP

终于等来了花瓣雨归来,今天的阳光也格外灿烂呢.

TOP

外婆十一岁那年,全家正式来到了上海。

估计那应该是二十年代初,苏青、张爱玲开始渲染上海文坛。全英文的《字西林报》已经发行,外滩最欧式最豪华的大楼已经建成。上海取代广东成为最热门最有规模的远东港口。一个混血的新鲜的殖民城市诞生。上海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地方,从江南温婉的小家碧玉瞬间长成了讲着洋泾浜英语的时髦女子。英国商船装满机织细布,先到印度,将部分细布换成鸦片,再来中国,将鸦片换成茶叶、丝绸和银子,再回英国。许许多多西方冒险家加入了淘金大军,be shanghaied成为一个动词,投机的外国商人通过鸦片挖到了第一桶金,通过炒地皮挖到了第二桶金,洋行驻进,各种贸易蓬蓬勃勃兴起。萨金特在《上海》一书中写道:就是被蒙着眼睛,你也能感觉到上海有彻底的、几乎歇斯底里的能量。卢卡斯说:将认真的事实与无限的幻想混合。

从北方农村一下走进了混杂富丽、天方夜谭的上海,外婆年幼的眼中究竟看到了什么?

马路上美国的雪弗莱对着黄包车狂按喇叭,有轨电车摇晃着叮叮当当开过街头。乞丐们吊在人身上,用手指戳着自己溃烂的皮肤。肥胖的中年俄国女人,黄头发的欧洲水手,包红头巾的锡克巡捕,胸前挂着十字架的传教士,蹬高跟鞋的旗袍少妇,一身和服的日本女人……。

纷杂高贵的上海冷漠地打量着她。即使再贫穷的人,也会被上海飞扬着的活力感染,上海虽然冷漠,但不拒绝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哪怕只是卑微的梦想。

外婆的父亲是一个健壮朴实的北方男子,很快在外滩码头找到了工作,帮着来往的货船卸货。后母帮附近人家做布鞋。外婆一边照看弟弟妹妹,一边也做起了小帮手,打纸样,拌浆糊,学着用粗大的针一针针穿过厚厚的粗制布料。后母关照针脚一定要整齐规则匀称,否则没人要。外婆做事手巧,学得像模像样。潮湿的低矮木屋里挂满了厚厚的布制鞋垫,家里飘着略带酸气浆糊风干味。

一年后,父亲经人介绍去了香烟厂上班。工作时间虽然长些,但工资稳定,比做苦力赚得多了。后母去了纺织厂,家庭经济总算安稳下来。后母看街坊邻居都送孩子去一个郑先生那里读书识字,想想在上海孩子不读书总是吃亏的,比不得乡下。和父亲商量之后,把自己的二个孩子也送去郑先生那里认几个字。外婆也随着弟妹一起进了学堂,说是照顾她们,倒也偷学了不少东西。郑先生是个混得不得志的读书人,不会英语做不了买办,就在自家客堂办了个私塾,教附近孩子读书写字。学费便宜倒也吸引了不少穷人家的孩子。这个郑先生是半腹经纶,也教古书经典。只是用的都是上海方言,三字经也使用本地语来朗读。外婆和弟妹跟着他,先是把上海话学得滚溜,又知道了不少儒家做人的道理。

十五岁那年,外婆进了一家日本纺织厂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日本人那时被称为东洋宁,管理她们的工头被称为那摩温。日本纺织厂的工作环境比起欧洲人来要严酷得多,对工作要求也更苛刻。日本人无心模仿英式的傲慢贵族风格,只想赶上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洋毛,他们对生产中的一切规则都制定得极其严密,对质量审查十分严格,一旦达不到标准就即可解雇,毫不留情。

外婆的聪慧和灵巧在这严酷的工作中发挥得凌漓尽致,从一个学徒工很快成长为一名深得那摩温喜欢的女工。五年之后,外婆已成为车间骨干,工资也涨得飞快。外婆后来回忆这段时光时说:那摩温虽然凶得可怕,为人刻薄,但只要你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她竟然也能和颜悦色。偶尔请个假,也会答应。外婆在那家日本纺织厂干了八年,因有人偷窃厂里布料,一下又查不出是何人所为,老板嫌麻烦就把她们这一批人同时解雇。

外婆二十三岁那年失业了。

[ 本帖最后由 花瓣雨 于 2010-1-28 07:30 编辑 ].

TOP

花粉来报道..

TOP

回复 5#钊元妈妈 的帖子

只是一篇家族日记,纪念过世15年的外婆。

江湖太深,不敢现。仅仅是纪念亲爱的外婆。.

TOP

回复 15#花瓣雨 的帖子

你写得太好了,只有7朵花,都献给你哦。
“小轿子看得好看又体面,里面的辛苦只有坐轿子的人自己最清楚。”----------这句话太好了!!!.

TOP

二十三岁的外婆已出落成一个玲珑标致的秀丽女子,有北方人修长错落有形的身材,长年的劳碌与营养不良使外婆始终偏瘦,活泼泼的大眼睛晶亮晶亮,一直到晚年都是如此。眼尾柔和,轻轻往上扫去。神情永远是温和喜悦的。外婆后来有了二个女儿,弄堂里的人都称她们为“上海洋囡囡”,其中一个洋囡囡又生了我,旁人是如何评论我们祖孙三代容貌的?一代不如一代。 千真万确。我妈年轻时还做过一阵子厂花,到我这里只有ID才能带花字。

二十三岁的外婆打了八年的苦工,依然是一无所有。她的工资全数上缴了后母,作为小弟上正式学堂的学费。小妹也已进工厂自食其力。后母有严重的关节炎,咸腻腻的海风和潮湿阴暗的矮木房使后母的病越发严重,手指变形,人不能长时间站立。不得已他们搬离了潮湿肮脏的棚户区,父亲用这些年积攒下的存款重新借了一套老式砖瓦房,大大小小三个房间,长大了的子女们欢天喜地,全家人兴奋了好一阵子。

外婆就在搬家不久失去了工作,后母的脸像下雷雨前的天空越发阴沉,每次吃饭时总是把不多的菜往小弟小妹碗里夹。外婆低着头只扒碗里的饭,不敢夹菜也不敢喝汤。有时父亲看不下去会夹上一筷子菜放在外婆碗里。吃完碗里的饭,就出去打水收拾。就算肚子没吃饱也断然不敢加饭。偶尔父亲买回家的烂洋梨,外婆只挑最小的吃。外婆出门买菜时,街口有个小贩常常会叫住她,拿个馒头塞在她手里,你爸给的钱,他让你在外面吃,别给你妈看到。

二个星期后,外婆在法租界的一家西式餐馆里找到了工作。最初是去洗碗清扫的,没料到长胡子的犹太老板觉得外婆长得清秀高挑,模样俊秀就让她去前台做了服务员。外婆学着其他时髦服务员的样子,用线把脸上的汗毛清除干净,画上细细弯弯的眉毛,涂上口红,头发梳紧了扎成结盘在脑后,整个人一下成了清丽妩媚的窈窕佳人,自己在镜前都看呆了。

背菜单,招呼客人的礼仪,外婆很快就学好了。天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笑眯眯地出门。回家时还常常带些饭店的剩菜,后母乐得笑开了花。终于为外婆订做了二件当时还算料子讲究的旗袍让她上下班穿。

一日有个在永安公司上班的年轻人和他的上司陪着客户来餐馆吃西餐,客户是个从海外回来的洋买办,上海话中夹着飞飞扬扬的英语单词,外婆听得云里雾里,不明其意干着急。桌边的年轻人自动充当了翻译,给外婆解释他所说的单词的意思,还鼓励外婆要学些英语。

之后这个年轻的男人单独来了一次,约外婆休息日见面,说是要教她英语。

这个年轻的男子祖上是宁波人,家境还算富裕,在宁波人的私塾学堂里学了一口比广东人正宗的英语,在永安公司谋了份高薪的工作。

长得儒雅,文质彬彬。额头方正,鼻尖肉鼓起饱满,即使不笑,也让人觉得亲切可信。声音清和,待人和蔼。外婆和他在一起平生喝了第一杯咖啡,第一次去了百乐门舞厅跳舞,见识了美国爵士乐,第一次穿上了高跟鞋和丝绸内衣(他送的)。很多的第一次都和他连在了一起,第一次爱上一个人,陷入情网。人生就像一根绳索,一点点地编织着,在这一段是优美炫丽的,色彩缤纷华瑞。

半年之后,外婆成了他的妻。仰望着最初最圣洁的爱,喜孜孜地走进了他的家,江南的小康人家。.

TOP

回复 18#溪水鱼妈 的帖子

谢谢你。收下。.

TOP

回复 19#花瓣雨 的帖子

送花了。
外婆真是不容易,也算修成正果。.

TOP

期待啊.

TOP

被吸引住了.

TOP

好文~送花~.

TOP

我家的外婆也是这样过来的,只是她的运气比较差.

TOP

好看!LZ继续!.

TOP

楼主好文采啊!一上来就吸引了,加油!期待下文。.

TOP

送花了,还想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西门吹沙 于 2010-1-25 13:29 发表
我家的外婆也是这样过来的,只是她的运气比较差
你看下去就晓得了。.

TOP

好文~送花~.

TOP

夫家虽然家境不错,可人口不旺。兄妹们身子骨个个都弱,一个接一个过世。父亲生肺痨也走了,只剩下母子二人。婆婆见外婆端然简洁,明眸皓齿,女心清幽,说话温和随礼,性格婉从,为人安分,心生欢喜,找人去提亲。外婆的父母自然一百个满意,自家孩子能嫁给这样的人家也算是高攀,哪有不答应的。后母替外婆办了嫁妆,那个大木箱后来外婆一直带着不舍得扔掉,直到她过世。

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半洋半中。先是借了车去接外婆,车到门前,大小炮仗如雨,又有人敲锣打鼓,又有人高喊新娘子来喽,欢天喜地的声音混合着扩散着,邻里都来看闹忙,小孩子钻在前面抢着看新娘子好看不好看。外婆凤冠霞帔,璎珞垂旒,大红描凤旗袍与大红绣花鞋。引到堂前,大红双花烛一左一右喜气洋洋地烧着,夫妻拜天地,拜父母,又是对拜,在祖宗祭坛前磕头时,夫君那头的红烛突然灭了,大家一惊,有聪明人忙点上蜡烛,口里说祖宗来了,这么大的事,祖宗自是要来看的。

突然灭下的红烛似乎是个不祥的预兆,在外婆心里落下阴影。

新婚过后,依然是婆婆疼丈夫爱,婆媳融洽,夫妻相敬。小日子过得平安喜悦,花团锦簇。夫君升迁,外婆有了身孕,婆婆满心盼着是个健壮的男婴。婆婆三天两头熬鲫鱼汤给外婆补营养,又是红枣莲子桂圆鸡蛋。

外婆真是争气,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婴。粉脸嘟嘟,哭声嘹亮。这二个小家伙带给家里无穷尽的欢乐,婆婆担心外婆奶水不足,还特意请了奶妈来帮着喂奶,照看孩子。一切都是那样的好,样样称心。如花苞层层清澈,清露滋滋,幽香重重。

一九三七年的八月,中国飞机误炸外滩,战争的浓厚阴影已开始笼罩上海,日本军队即将攻入这个殖民城市。婆婆开始心神不宁,盘算着是否回宁波乡下去。但儿子不愿舍去工作,做了父亲想赚更多的钱。.

TOP

很快战争来了。有很多人不相信真正会打到上海,世界金融中心,那么多的外国人,那么多的外企,巨大的投资,还有四大家族,蒋介石的娘家,万国博览群一般的建筑昂扬着,应该不会有事吧。吃着大饼油条小笼馒头的小市民不相信,开着雪福莱,喝着咖啡香槟的欧美人也不相信。但日本人不这么想,东亚共荣圈首先要挤掉欧美人,占领东亚。把东亚变成日本的东亚。日本的地图每天都在改版,像魔法师般把一切统统吞进嘴里。吞进嘴里来不及咽下又反出来,又吞又反。

据记载,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即加强了对经济重心上海的挑衅。1937年8月9日,日军侵入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滋事,藉此集中多艘战舰,并以海军陆战队登陆,要求我撤退驻沪保安队,经我严词拒绝。其后,日军长谷清师团企图重演“七七事变”,于8月13日上午9时15分,集结驻沪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约万余人,向我保安队进攻,淞沪战事拉开揭幕。

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8月13日到9月11日,国民革命军防卫该市,阻止登陆的日军;第二阶段从9月12日到11月4日,两军卷入血腥的巷战,争夺对城市的控制;最后的阶段,从11月5日到月底,中国军队遭到日本的侧翼攻击,向后撤退。上海于11月12日陷落。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国军投入兵力70个师近70万人,伤亡25万余人。

25万余人之一是我外婆的丈夫。

那个夏天,天空是雾蒙蒙的,到处是黄色粉末在飘,空气中有血腥和硫磺的味道。头上支流支流有炸弹在飞。四处横陈着血肉横飞的尸体。小贩们在街角卖防毒口罩。

外婆的夫君参加了淞沪会战。很难说他是完全自愿,当时国民党征兵,被迫着紧急入伍。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是男人的总该出几分力。那天上午他就那么走了。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照顾好孩子,没事别出门。打完这一仗就回来。上海不行了,我们再回老家。别担心!

好像是对外婆说,也好像是对他母亲说。皱着眉头笑了笑,看了眼孩子就走了。用篱笆围着的院子里爬满了牵牛花,粉蓝,玫红,纯白,天阴沉沉地晴着,阳光像巨大无边的炸药明晃晃地闪着,在孩子们的哭声中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TOP

好文采.

TOP

在接到白色的阵亡讣告前,婆婆已有预感。心头总是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有一天又做梦梦见儿子头上血淋淋,一口一声地叫着妈,嘴唇干得如涂了一层白色面粉。婆婆天天拜佛,唯一的一个儿子,心口的肉呀,千万要平安地回家。外婆安慰婆婆道,他只是去做个后勤,那轮得到他拿枪呀。不会有事的。

那天傍晚,晚霞在血红的烟雾里仓惶,天地间如隔着一层撕裂的伤口。阵亡通知书送到了家里。冰冷的白纸上冻着一行字,婆婆一看就大叫着晕了。又是灌水又是掐人中,婆婆醒来之后,泪水纵横,儿啊儿啊地喊得凄惨,哭倒实在哭不动了方才躺下。外婆虽然也是撕心裂肺,但要照顾婆婆,还有二个四处乱爬的孩子。忙到半夜和衣躺在床上,才细细地回想夫君的一点一滴。这些日子有哪天是不想不思的?一旦事情真真实实地降临,外婆看到婆婆如此伤心,反而冷静下来,盘算着大不了自己出去赚钱养活婆婆和孩子,总会有生路的。

天亮时迷迷糊糊睡去,突然听到婆婆急促的呼吸声,惊恐地下了床去看婆婆,只见婆婆透不上气来,拼命在呼吸,又像是噎着了,气下不下去,出来的与进去的乱作一团。婆婆脸色发白,浑身痉挛,话也说不出来。外婆到底年轻,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中去敲隔壁邻居的门。开门啊,不好了,姆妈不行了,快救救她啊!有经验的邻居说看样子像心脏病,有没有药啊?外婆直摇头,从未见婆婆吃过药,老人身子骨一向硬朗。

又有热心邻居乘着黄包车去请医生。医生一个小时之后才到,婆婆早已咽了气。这下外婆放声痛哭,哭声震得左邻右舍都来劝,劝着劝着大家跟着一起哭起来,上海已成了日本人的天下,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外婆说以后她再也没流过什么泪,这一生的眼泪都给了心爱的丈夫与婆婆。

一场战争让一个家瞬间土崩瓦解,外婆幸福的甜滋滋的小家园已成了一种过去,这种过去把现在推向痛苦的制高点。结婚时参加婚礼的男方亲戚们又重新出现,鬼魅般阴冷。大舅公的眼神变得陌生,不可捉摸,他看外婆如隔了一座墙,视线不停留在外婆身上,在屋里荡来飘去,仿佛在找什么遗忘的贵重物品。

大舅公清了清嗓子开口了,这家多灾多难,当初在乡下时,二个儿子夭折,来了上海,又走了三个,只剩下母子两。好不容易成婚得子,又遇上这等事。兰儿,我也不是要为难你,你们孤儿寡母我们理当帮一把的。只是有些事情还是要和你讲清楚。这房子早就抵押给我了,那时你公公做生意亏本,身子又不好,急着要钱还债、看病,就把这房子压给我了。今个我把房契带来了,还有当时留下的凭证,你过目。你们老家还有房子,有田。你要回乡下去住也行,你要是不想去,那就把宁波乡下的房子卖给我们。现在打仗,世道乱着呢,你有心留给我们,有我们照看祖上的家产。钱上面你放心,我们一定出个好价目,不会亏待你的。

外婆问,哪能不能用乡下的田和房子换这里的房子呢?我们娘儿三总得有个地方住吧。

大舅公垂下的肌肤绷了绷,半笑着说,乡下房子,一点儿田,哪能和这里比?要不我们给你在找一套房子,不会让你们没地方住的。

外婆到底斗不过他们,最终还是被赶了出门,拿了一笔钱带着二个年幼的孩子回到娘家。外婆说以后想想真怀疑那张地契是不是真的。婆婆和老公活着的时候从没听他们提过这事。.

TOP

回复 29#花瓣雨 的帖子

恩,静待,你的文字画面感蛮强,表一个.

TOP

是偶像的文章,总归要过来留个印。.

TOP

好看的,等。.

TOP

就像在看连续剧,写得真好。.

TOP

好看,好拍成电视剧了.

TOP

回复 34#花瓣雨 的帖子

.

TOP

美文啊美文,搬个沙发来看。.

TOP

花粉来报个到! .

TOP

啊出来了,又看见美文了.

TOP

好文章,送花.

TOP

偶的神呀,送花咧.

TOP

好像不是第一篇了,希望能写到底啊。.

TOP

回复 46#semain 的帖子

你真了解我,知道我的弱点。不过放心,这次不会了。.

TOP

爱玲说,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之感。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个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带着钱和孩子回到了家,后母倒是大大同情着外婆。外婆边照看孩子边打理自己的娘家。小菜钱总是天天贴一些,上桌的菜品种多了一、二个,家人倒也过得和乐。外婆天天过得平平静静,仿佛什么事也不曾降临过。有太阳的日子,牵着孩子出去散步,买一些糖果糕点给他们吃。下雨的日子,拿着脸盆铁罐在漏雨的屋子里盛雨。两个孩子听着雨水落在盆里发出丁丁答答的声音,就会好奇地坐在盆边看啊看,还用小手沾着水玩,又放进嘴里舔。这时外婆就会说,开音乐会啦。来来,唱歌。把自己小时候的家乡童谣教给他们。

可能是从小失去母亲的缘故,外婆总是异常坚强,而且敬畏命运。再多的苦难,在她的心里像流水的腐叶,一一遥送它流走。一切的一切都会流走,就如同眼泪、时光。只要自己不崩塌,春天总是在躲藏又躲藏之后露面,外婆说春总是要露面的,哪怕严冬再长。个人命运在时代的命运里旋转,各自的平安往往自己做不得主。内心要度过最寒冷最寂寥的日子,像漏斗一样无休止的日子,那也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比如在黑夜里怀想夫君。

和乐的日子并不长,小弟要结婚了。后母明言要外婆搬出去住,年纪轻轻何必守寡,大可再找一个。早晚钱用完了,一个女人家带二个孩子如何过。

喜欢外婆的人倒是有好几个,大多老婆跟人走了或病死留下一堆孩子。外婆绝不和这种人相亲,她担心孩子太多无法照顾好自家的骨肉,那是先夫残存的最后一点骨肉。不能被人家欺负。

但是有一个人让外婆动心了,不是因为他特别好,而是他的条件不错。隔了几条街的一个年轻男人,个子不高,五官整齐,常常来外婆家窜门,每次总是带些吃的东西给二个小双胞胎,还逗着他们玩,二个小家伙很喜欢他,一见他就人来疯。他未婚,在荷兰货轮公司做小头目,工资挺高的。家里二个姐妹都出嫁了,只有他和他母亲同住。祖籍扬州。他后来成了我的外公。外婆嫁给他完全是看在孩子的份上。为了孩子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长大,外婆嫁给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男人。.

TOP

外婆是二婚头,还带着两个拖油瓶,婚礼不热闹也不张扬。外婆对第二次婚礼没有亲口述说过,日记里也没有记录。总之外婆结婚了,外公比她还矮一些。后来我妈、阿姨和我都遗传了外公的身高,只有舅舅像外婆,魁梧高大,南方人的脸,北方人的身材。

外婆新婚不久,又出了一件大事。外婆的父亲在香烟厂清洗机器时,忘了关电闸。换班的工人来了也不先检查机器就随手按下了电钮,外婆的父亲在机器中旋转,半个身子被卷进了筒口,等血肉模糊送医院时,医生说救不了,内脏都压坏了。沉默憨厚的老父亲奄奄一息,临走时和厂里来看他的头说,让我的大女儿顶替我,我的大女儿命苦啊。

外婆说,那时要进香烟厂可不容易了。工作没那么累,工资特别高,没有倒闭的危险,真算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多人眼红。父亲一辈子对我也什么特别好过,我只是三个孩子中的一个,最大的一个。可他心里一定最疼惜我,只是他老实人一个,不善于表达,又碍着后母。临终前的那一句话温暖了我对他一生的回忆,使回忆不仅仅是无形的重压,有了一种豁然的喜悦。穷人的感情与对孩子的溺爱之心有时被清彻彻的贫穷压着挤着,像一块压缩饼干似的,无滋无味。但终究是一块饼干,饿慌了的时候是可以充饥的。父爱是我生命中拥有过的美好。

外婆正式进了香烟厂工作。她的生活似乎又走上了平顺的轨道,自己赚钱不少,丈夫收入也丰厚,婆婆帮她照看一对宝贝。孩子们快二岁了,想着要给他们过个生日,在大饭店里,带婆婆去吃一顿好的,也算一种孝敬,感谢婆婆帮着带这一对和她毫无血缘的孩子。就在生日的前二天,外婆去上班之后,孩子们突然病了,也不知是什么病,小脸红紫,躺在床上一个劲地哭,嘶声力竭哇哇大哭。婆婆请了弄堂里的郎中来看,说是没关系,着了凉,开了中药。外婆下班回家见此情景大吃一惊,孩子脸都呈紫红泛黑,哭声已是有气无力,小小身子抱在怀里已是软塌塌。外婆急得六神无主,婆婆直说没关系,小人家受点凉捂捂暖喝点药就好了。凭直觉外婆知道二个孩子有生命危险,不能拖了。问了附近的人哪里有好的西医抱着孩子和婆婆一起去了一家私人诊所。那个自称在英国留过学的戴金丝边眼镜的医生,看了半天也查不出什么病,随便打了二针。

当天晚上一对活泼调皮的双胞胎就这么一前一后走了,就像他们当初一前一后来到人世那样。

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繁星点点,冷冷的天际横着眼睛,风柔软无骨从窗外溜进来看二个躺在床上安静极了的孩子,黑夜舔着舌散发出恶臭死神的味道。
外婆没有号啕大哭,一会儿抱抱这个,一会儿抱抱那个,轮流抱着,嘴里哼着家乡的儿歌,一直到天亮。

天渐渐亮了,太阳出来了,晴朗温和的一天。外婆替二个孩子洗了澡,换了新衣裳。亲了又亲,然后说,去吧去吧,你们一定是想爸爸和奶奶了。去了那里要乖些,不要老是打架,哥哥不许再欺负弟弟,不许抢弟弟的赤豆糕吃。过一阵子妈妈来看你们,你们要长得又高又胖哦,记住了没有。乖毛毛,去吧去吧。.

TOP

.

TOP

 138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