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9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建议初三家长去看看这篇东西

从阅卷数据看初中语文的薄弱环节

从阅卷数据看初中语文的薄弱环节

上海市中考语文阅卷忠心组 黄怡

2009年中考已尘埃落定,近万名考生都已“花落名家”。中考是“指挥棒”,有着教学的导向功能,中考阅卷的一些数据,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了初中教学的一些薄弱之处,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诊断、反思”的功能。

1、要重视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重视教学内容的精准性
以第7题为例。
这道题测试的目标是“考查学生在学习时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
《山居秋暝》选自六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唐诗精华”。教材中对“王孙”有如下的注释:“王孙,原指贵族弟子,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2006年1月第2版)“王孙,贵族弟子的通称,这里借指自己。”(2008年12月第3版)
看似简单的题目,得分率却不高,只有63%左右。考生的失误率不低,在37%左右,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答错。分析下来错误的答案主要有两类。一类的错误答案为“贵族弟子”、“隐居之人”,这类答案失误的原因在于理解的精准性不够,答的是注释中的“原指”,忽略了题目要求回答的“些处指”。另一类的错误答案千奇百怪,有“姓王人家的孙子”、“王八的孙子”、“王维与孙悟空”等,这类答案不着边际,胡言乱语,实在是不可思议。
考生忽略了什么呢?忽略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着资料,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
而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精准性,也是应当引起教师重视的。忽略了借助注释理解内容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学生失误的主要原因。
同样的问题,还反映在另外几道题中。
如:第10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其中的“以”字,考生译成“以为”;“清”字,译成“清凉”、“清净”、“安静”等;“居”字,译成“居住”等,而且错误的卷子往往连续出现。
再如:第9题,要求学生写出柳宗元,写出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文章篇名时,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捕”字少一点,“黔”字多一点,等等。
这就涉及到教学内容的精准性,尤其在古诗文的教学方面,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2、要重视阅读中把握信息的全面性,处理信息的精准性
以20题为例。
这是一道复合题。要求学生读懂图表并联系文本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绝大多数的考生(95%以上)在读图表时只注意了花期、花型、忽略了“颜色”一栏,回答时只写了花名。信息的把握不全面。在98107名考生中,写了“花色”的仅608人,没有关注到“花色”的有97499人。“列图表”作为列入考试内容的说明方法之一,学生没能全面掌握,以致在读图表、答题目时,忽略了四分之一栏的信息。
同时,考生也没有能够精准地“联系文本内容”。文章第5段有明确的“装饰原则”和答题示范――“布置庆典场所时应选择色彩鲜艳热烈的花卉,使用时间通常是不需太长的,因此无需考虑花卉材料的耐久性,大多选用花大色艳富丽华贵的插花花篮或盆花,如粉月季、红牡丹”等。而许多考生并没有把握文本给出的提示,造成只写花名,漏写颜色的失误。
反思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会忽略了文中反复强调的“色彩鲜艳”、“色艳”,会忽略了文中反复出现的“粉月季”、“红牡丹”等表述形式?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对指导学生如何全面信息、精准处理信息等方面有所欠缺。
在信息的把握和处理上有问题的,还表现在第15题上。
文中的“一德”指的是_____。(3分)
这是一道稍有难度的题目。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信息:在原文中注意“于五德之外,竟原具一德”,此“一德”是在“五德”以外的。那么“五德”是什么呢?注释中有相关信息:“五德:指仁、义、礼、智、信。”借助注释中“五德”的解释与语言表现形式,联系下文的“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不难把握文中的一德为“慈”的信息。
这道题的得分率是全卷中最低的,仅为38%。究其原因,除了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的学习习惯(方法)未能养成外,在审题、读文时,信息把握得不够全面也是重要原因。

3、由于现在提倡“淡化语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几乎不教语法,造成学生对最简单的词组或句子也会产生理解误差。
最典型的莫过于对作文题目的理解。
“在学海中游泳”――竟然有考生理解为“在学”“海中游泳”。这样的考生有多少呢?据一位阅卷教师反映,他每天都能批到十几篇这样理解题目的作文。据一位教师统计,在她执教的一个班级学生中,起码有5个学生将题目理解为动宾结构。
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教语法、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薄弱环节。再如:
第13题,翻译句子:“白者频来顾视之。”句子的基本构成十分清晰:“白者”为主语,“来顾视”或“顾视”为谓语,“之”是宾语,“频”或“频来”为状语。可是有不少的考生,都把“顾”当作为了“视”的状语。这样的现象令人担忧――我们的汉语教学究竟要不要讲点基本的语法?“淡化语法”是不是等同于“不讲”、“不教语法”?
如果要教一点必要的、实用的语法的话,教学的要求有吗?教材又在哪里?这是基层一线教师所期盼的。


PS:打得累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2-31 10:28 发表
老揭强的,一下把大幕拉开,不象LZ还@#¥%……&。
偶只能做做迭种端茶送水的基础工作,理论探讨还得HLD您多费心啦!
祝WW上所有的W友新年快乐!.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