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语文如此高考,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语文如此高考,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文章“被阅读”,思维可不能被框住

2009-10-30 新华每日电讯3版



新华每日电讯观察员 王小舒

    “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寂静钱钟书》的作者周南(化名)只能这样感叹。

    据报道,发表于2008年《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的阅读试题。日前该文章的作者自己做了一遍这些试题,比照“标准答案”,却只拿到了全部15分中的1分。更搞笑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按照参考答案判断却是错的。

    正如有网友说的那样,这些高考题其实“读了文章反而不会做”。拿全分还是只拿1分,不在于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答题者在不在“框架”里,用不用特定的“话语体系”说话——答题并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想,而是让我们钻进出题者的“套子”里。虽然很尴尬,但这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现实。

作者都没想到的创作意图

    类似这种作者“不清楚”自己的写作意图的怪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更早些时候,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面对某年度高考语文试题时曾这样感叹过:“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

    周南的遭遇,无疑是此类怪现象的又一个鲜活注释。“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将我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了。我的文章在出题老师这种高超的二次加工艺术中,就变成这样了,很好很强大。”周南这样表达着文章“被阅读”的无奈,而人们在她的遭遇背后窥见的,却是所谓“参考答案”的荒诞,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尴尬现实。

别框住孩子的思维

    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设置的前提是,学生的回答要比照它,通过偏离或符合它的程度而给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体现的正是学生拥有的思维能力和独创性思考。

    对此,《长江日报》指出,周南的遭遇意味着在语文考试的命题里,类似的“意义”、“作者意图”的标准答案早已成为一个“形式化”的模板,而考察考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却逐渐被淡化,考生的思维独立性也在被弱化,甚至于让人难以辨识其是否还存在着具有独创性的思考角度。

    这些题其实“读了文章反而不会做”。有网友说,拿全分还是只拿1分,不在于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答题者在不在“框架”里,用不用特定的“话语体系”说话。正如《潇湘晨报》所说,高考“话语体系”是一个框架,一个喜欢“标准”喜欢“统一”的框架。然而对于主观性很强的阅读理解题目,本就不该设定什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无疑会把每个个体的思维独创性扼杀掉,强行挤进一条胡同里。这样的试题培养的只能是一群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学生——人们对此次事件的抨击,正是基于这类题目有扼杀考生思维的嫌疑。

我们需要统一零部件,还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人?

    不论是句、段还是全文,都要总结出意义和中心思想来,这是我们普遍接受的语文教育答题训练。

    曾有学生这样总结自己的语文阅读答题体会——考到鲁迅,必须扯上点评判旧社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考到周国平,必须写点哲思;若是考到毕淑敏,少不了说点对于人生的感慨……

    无疑,这样的体会表明,如此形式的阅读理解题考的显然不是对原文的理解,而是考生揣测出题者意图的本事。有分析指出,在现行语文教育环境下,试题设置早已经习惯性地将本该“主观”的阅读体会“模板”化了。反映到这个案例,命题人凭自己的阅历和体会,甚至能把把文章拔高到一个作者完全陌生的层面。而出题者对咬文嚼字的“偏执”,也让人们不得不疑惑,“这个词好在哪?”、“这个字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一类让人无奈的考题,考的到底是什么?

    《新民晚报》的评论指出,出题者对作品进行过度阐释,或是对文章进行语义“肢解”,无疑都会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旨。这种背离作者本意,遵循着高考指挥棒方向,依据出题者标准的标准化答案,却硬被说成是“作者本意”,这无疑是一种”意见捆绑”。而这种“捆绑”着出题者思维的阅读理解题,只能成为一种应试教育的检验工具,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特定范围内。

    阅读成了“被阅读”,由此暴露出来的,正是语文教育和语文试题中的巨大弊端——答题并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想,而是让我们钻进出题者的“套子”里。

    这些已经习惯了在“被标准”的答案里寻找“意义”的孩子们在高考的考场上也许都能取得理想的分数。然而问题是,若干年之后,我们“收获”的,是标准统一的零部件,还是一些真正有独立思想独立判断的人呢?






文章“被阅读”,思维可不能被框住

2009-10-30 新华每日电讯3版



新华每日电讯观察员 王小舒

    “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寂静钱钟书》的作者周南(化名)只能这样感叹。

    据报道,发表于2008年《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的阅读试题。日前该文章的作者自己做了一遍这些试题,比照“标准答案”,却只拿到了全部15分中的1分。更搞笑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按照参考答案判断却是错的。

    正如有网友说的那样,这些高考题其实“读了文章反而不会做”。拿全分还是只拿1分,不在于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答题者在不在“框架”里,用不用特定的“话语体系”说话——答题并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想,而是让我们钻进出题者的“套子”里。虽然很尴尬,但这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现实。

作者都没想到的创作意图

    类似这种作者“不清楚”自己的写作意图的怪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更早些时候,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面对某年度高考语文试题时曾这样感叹过:“面对着这份试卷,脑子里一片空白,弄懂题目要求就费了极大的劲,有的至今也没有弄得太清楚。”

    周南的遭遇,无疑是此类怪现象的又一个鲜活注释。“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将我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了。我的文章在出题老师这种高超的二次加工艺术中,就变成这样了,很好很强大。”周南这样表达着文章“被阅读”的无奈,而人们在她的遭遇背后窥见的,却是所谓“参考答案”的荒诞,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尴尬现实。

别框住孩子的思维

    阅读理解参考答案设置的前提是,学生的回答要比照它,通过偏离或符合它的程度而给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体现的正是学生拥有的思维能力和独创性思考。

    对此,《长江日报》指出,周南的遭遇意味着在语文考试的命题里,类似的“意义”、“作者意图”的标准答案早已成为一个“形式化”的模板,而考察考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却逐渐被淡化,考生的思维独立性也在被弱化,甚至于让人难以辨识其是否还存在着具有独创性的思考角度。

    这些题其实“读了文章反而不会做”。有网友说,拿全分还是只拿1分,不在于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答题者在不在“框架”里,用不用特定的“话语体系”说话。正如《潇湘晨报》所说,高考“话语体系”是一个框架,一个喜欢“标准”喜欢“统一”的框架。然而对于主观性很强的阅读理解题目,本就不该设定什么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无疑会把每个个体的思维独创性扼杀掉,强行挤进一条胡同里。这样的试题培养的只能是一群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学生——人们对此次事件的抨击,正是基于这类题目有扼杀考生思维的嫌疑。

我们需要统一零部件,还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人?

    不论是句、段还是全文,都要总结出意义和中心思想来,这是我们普遍接受的语文教育答题训练。

    曾有学生这样总结自己的语文阅读答题体会——考到鲁迅,必须扯上点评判旧社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考到周国平,必须写点哲思;若是考到毕淑敏,少不了说点对于人生的感慨……

    无疑,这样的体会表明,如此形式的阅读理解题考的显然不是对原文的理解,而是考生揣测出题者意图的本事。有分析指出,在现行语文教育环境下,试题设置早已经习惯性地将本该“主观”的阅读体会“模板”化了。反映到这个案例,命题人凭自己的阅历和体会,甚至能把把文章拔高到一个作者完全陌生的层面。而出题者对咬文嚼字的“偏执”,也让人们不得不疑惑,“这个词好在哪?”、“这个字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一类让人无奈的考题,考的到底是什么?

    《新民晚报》的评论指出,出题者对作品进行过度阐释,或是对文章进行语义“肢解”,无疑都会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旨。这种背离作者本意,遵循着高考指挥棒方向,依据出题者标准的标准化答案,却硬被说成是“作者本意”,这无疑是一种”意见捆绑”。而这种“捆绑”着出题者思维的阅读理解题,只能成为一种应试教育的检验工具,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特定范围内。

    阅读成了“被阅读”,由此暴露出来的,正是语文教育和语文试题中的巨大弊端——答题并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想,而是让我们钻进出题者的“套子”里。

    这些已经习惯了在“被标准”的答案里寻找“意义”的孩子们在高考的考场上也许都能取得理想的分数。然而问题是,若干年之后,我们“收获”的,是标准统一的零部件,还是一些真正有独立思想独立判断的人呢?.

TOP

韩寒也做不来他自己的文章的阅读分析。.

TOP

是的呀,读书时最痛恨这类题目,好像作者当时怎么想的都告诉他们似的,简直莫名其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