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6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中国青年报文章成高考阅读题 原作者仅得1分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1#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对此周南有些异议。“我是作者,我做不出来,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吗?他们可以指责一个答错题的学生不了解文章,总不能指责一个作者不了解自己写的文章吧?”

作者对自己文章的含义具有无上的解释权威这一点未必可以无条件接受。
事实上,也可以认为作品本身就是独立的整体,一旦作品从作者笔下诞生,就和作者再无任何关系。.

TOP

回复 12#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阅读理解答案的正确与否的标准并不在标准答案的本身,而是标准答案所隐含的东西。这东西你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可以说是美学取向,只有把握这个隐含的东西,才可能得出标准答案(或者说是正确的答案,能得高分的好答案)。语文的教学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让学生把握这个隐含的东西。

上述观点我相信对于任何国家的语文教学而言都是适用的,我并没有对中国语文考试标准答案后隐含的东西作出是好还是坏的评价。.

TOP

不管怎么说,文章的阅读还是要教,还是要考,现在的学生(以及很多曾经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阐释和欣赏学习得太不够了。.

TOP

回复 16#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均存在仁者见仁,知者见智的现象。有时候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见解是有高下之分的。

另外,我的帖子没有为现在的语文阅读题打保卫战的意思。.

TOP

回复 22#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何况,有些高下有时也是暂时的,有时候还会倒过了”

你说的这种情况也是少数中的少数。

“文科的题目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文科的题目答案没法评判对错高下”这句话是错的。.

TOP

回复 30#欧阳BB 的帖子

创新很重要。目前的教育体系对创新的扼杀,在社会上讨论得也比较多了。(纵观历史,创新总体而言大都是处于被扼杀的不利地位的,无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过需要澄清几个概念,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不一定是创新,扣分也未必是因为作答的学生创新才扣的。
如果不搞清楚这些,一些议论往往会被滥用来逃避错误、掩饰不足、混淆是非。.

TOP

回复 41#H爸 的帖子

父母自己就没有阅读的习惯,怎么可能强求孩子读书呢。
父母和孩子一定要念过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才可能有共同讨论的基础。
最后,很多家长往往拿一些纸媒上的学习方法,成功历程,不良习惯的批判的文章硬塞给孩子看让孩子学习,孩子看完了还要孩子总结汇报。这是借文章作者的笔来教训孩子,绝对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这种事一旦做过几次,这辈子孩子都不会和你有共同爱好了。哪怕你真心推荐的东西,孩子也会条件反射地讨厌。切忌。.

TOP

回复 39#H爸 的帖子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找几篇有类似之处(可以是题材,可以是形式,可以是主题等等)的文章,放在一起,大家读完以后,各自把这几篇文章打分品评高下。最好是每人就每篇文章写一句话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大家对照彼此的打分和点评,基于此展开讨论。.

TOP

回复 40#高兴 的帖子

其实有些家庭父母没有阅读习惯,一下子要求具备可能比较困难。

不过也有补救的办法,
1 拿出1万元来买书,买哪些书可以请人指点,没人指点则到大学周围的书店去买那几个有名的出版社出的书,放在家里书架上。(不要舍不得,特别是家里本来就没几本书的,拿1万来买书真的不算多。)
2 客厅和孩子房间不放电视。(父母自己要看电视回卧室看)
3 给孩子每个月一定的购书预算比如30-50元,过期不用作废,但确定了计划购买的对象则可以滚入下个月。初期可以限定几个出版社其他不限,一段时间后可以不做限制。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9-10-29 17:09 编辑 ].

TOP

回复 44#H爸 的帖子

恩,确实3篇以上要做一些事先的功课,不过“收益”也是大幅增加的,毕竟2篇变3篇,结果的变化大大增加。

挑文章不容易,而且孩子一下子读几篇也花时间觉得负担重,不妨挑一些古诗词。有几个好处:一容易挑选,二篇幅不长,三含金量比较高,四延伸阅读用的扩展资料丰富。.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