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6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中国青年报文章成高考阅读题 原作者仅得1分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中国青年报文章成高考阅读题 原作者仅得1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04:4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庄庆鸿 实习生 李伟峰

  近日,一篇博客《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不少网民对出题人甚至高考的抨击。

  本报发表于2008年12月24日的《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为作者的本报前实习生周南(化名)自己试做了一遍题,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发现,走出学生时代的“80后”青年回头看“考试”,别有一番理解与滋味。

  阅读成了“被阅读”?

  “我对了对答案,除了第一个选择题,我拿了1分外,其余全错。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周南在博客上这样写道。

  《寂静钱钟书》倒数第二段写道:“寂静,这是钱先生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对这一段,福建高考题问:“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当作者周南第一次看到这道题时,她一下就傻了。

  “我没有想那么多,写到那里,顺手就用了‘格调’一词,哪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周南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笑说。

  “这题有点难,后来对答案时发现,我基本都没有答到点上。”参加了今年福建高考的某211大学大一学生郑钰莹说。她也在网上看到了这篇博客,并不感到惊讶,“毕竟出题人不是写文章本身的人,所以可能想的方向会不大一样,这也是现在语文阅读题的普遍现象”。

  “80后”作家韩寒也曾“细心地完成”了针对自己文章《求医》一节的中学语文阅读题,8道题只做对了3道。甚至,他选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韩寒对此曾评论说:“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

  “如果有人反驳说韩寒不会做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题,那是因为他‘没上过大学’的话,那怎么解释我是高考出来的,却做不对题?”几年前是高考省前10名的周南说。

  “我当时也认为答案给的不够理想。”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改卷领导组成员之一、福建师大附中教研室主任杨建成老师在谈到《寂静钱钟书》最后一题时说,“现在的高中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根本无法作答。”

  杨建成认为,现代文阅读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命题者都从文本出发,只能就文本进行解读,答案出来也就10天左右,与作者的想法有些出入也是正常的。”

  但杨建成认为:“阅读题总体来讲,还是能考察出学生对文章的把握水平,只是在一些小的方面因为没考虑太周到,而致学生觉得题目太难。”

  对此周南有些异议。“我是作者,我做不出来,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吗?他们可以指责一个答错题的学生不了解文章,总不能指责一个作者不了解自己写的文章吧?”

  “把自己当成高考生,就做得出了”

  “很多学生看到博文后,去抨击出题者。我并不批判出题老师,如果换成我出题,我绝不会更高明。我写博客,是因为我被一个问题所苦恼、所困扰——我不知道,拿我文章考出来的学生的能力是什么?”周南说。

  “大家都觉得阅读题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运气,所以语文老师只叫我们记答题方法,比如‘很多题在文中找答案会比自己论述得分高’、‘答案在问题相关的字眼的那一段找’。”刚参加完高考的郑钰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如数家珍。

  “很多时候阅读题考查的是运用答题技巧答题套路的能力,而不是真正去鉴赏文章的能力。”郑钰莹说。

  清华大学中文系旷新年教授认为,受英语“完形填空”等题型的影响,语文阅读在考查上也越来越注重细节,长时间的阅读题方法训练使“学生失去了整体把握的能力”,结果往往是“终于会做题了,却不会写文章了”。

  本报记者潘志贤写的关于洪战辉报道,被许多中学用作阅读理解范文。他曾做过七八份相关试卷,准确率九成以上。他说:“可能是我中学时受此类考试训练较多吧。”

  有网友提醒周南:“第一道多选题不读文章也能做,读了文章反而不会做了。”周南发现她一开始做题,正是忘记了高考生的身份,所以错多,而冷静下来之后,她仔细回忆了几年前高中老师教给她的答题技巧,她发现大部分题目是“可以下手”的。

  这让她觉得:“这些题目,很多时候考的是高考语文技巧的掌握,却并不一定能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大家都在同一套框架里讨论问题,出题人根据高考框架出题,考生根据高考框架答题,阅卷老师根据高考框架批改……”

  “因此拿12分和拿1分差距这么大,不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是看你在不在高考框架里、用不用高考‘话语体系’说话。”周南说。

  框架框没了“寂静钱钟书”

  “那么语文阅读考试,你的目的何在?阅读能力的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种‘发’一定要按同一个方向发吗?作者创作文章的时候,并不是为了高考阅读考试的需求来创作的。所以按照高考的框架来给出的答案,就会和框架之外的作者原意产生了差距。”周南这样解释自己的“1分”。

  韩寒在提到命题者与作者想法不一致时说:“选择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个世纪就死了,真是死无对证了。”这句话在网上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在文学水平来说,已故作者的作品已由时间证明了经典性,被选为高考文章,当然更保险。所以我一个‘80后’学生时代写的文章能被选入高考题,还是受宠若惊的。”周南说。

  “那至少应该多去理解下写文章的人的想法,不要使出题变得一定要学生用上某个答题套路。”郑钰莹说。

  旷新年教授认为,在高考导向下,“考试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因此命题人转变思维很重要。他建议阅读题的考查应该回到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上,而不要求难求偏求细节。

  “GRE、托福等英语考试的阅读都是考纯逻辑解释题,答案是相对客观的,而现代文阅读把主观性很强的问题放在有客观标准答案的高考里,这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周南说。

  福建省高考此篇阅读的最后一题是:“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周南认为这题的初衷很好。“因为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思考时代环境和个人成才的关系。但哪个回答就该打3分、哪个就该拿6分?怎么可能判定呢。我作为作者,读者如果批评我,我也会尊重他们。本来读文章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不好拿来考试的。”

  杨建成认为主观题是一种对高考“标准化”的改进。“这是探究题型,阅卷者在评阅的时候会互相讨论补充参考答案,使得评阅的标准适度放开。”

  “我写博文不是为了几败俱伤、求个无解,而是三赢。我赢了,因为我文章问出了时代环境和个人成才的关系;出题老师赢了,因为他们把这个问题付诸高考题的纸面,促使考生去思考求学过程中的问题;考生赢了,当他们面对着这道现代文阅读题——为自己谋求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的一道坎时,他们也许更能体会到时代环境与个人成才之间的联系,也更能思考怎样沉下心来,摒除环境的不利因素,去奋斗,去成才。”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寻找追求大师,必然也要寻找跳出框架的思维。”周南说。.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9-10-28 07:25 发表
“因为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让读者思考时代环境和个人成才的关系。但哪个回答就该打3分、哪个就该拿6分?怎么可能判定呢。我作为作者,读者如果批评我,我也会尊重他们。本来读文章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不好拿来考试的。”
现实是阅读理解的分值还越来越高!.

TOP

可悲,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主观性太强的阅读题目反而局限了考生的思路.

TOP

太讽刺了!我看到题目真的笑了。.

TOP

“很多时候阅读题考查的是运用答题技巧答题套路的能力,而不是真正去鉴赏文章的能力。”郑钰莹说。

这个真的是我们语文考试和学习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败。
我的兔子在中考前,一直纠结于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而不是理解文章。如果她一理解文章,题目全错
无力改变,只能适应。而用课外的阅读帮助补充。.

TOP

这个周南有点笨得可爱。
我倒腾了一段时间,有点弄明白了写作、阅读、阅读理解和阅读理解练习(考试)之间的内在联系。
1、写作——作家兴之所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阅读——读者兴之所至,感受多少,个人喜欢。
3、阅读理解——中国特色的整齐划一式理解,培养套中人。
4、阅读理解考试——中国特色加出题“专家”的深不可测的理解思路,要无数遍琢磨出题专家的思维方向。慢慢弄吧,就怕您刚弄明白,又换人了。.

TOP

阅读理解本来就不应当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回答的问题思路清楚,有个性更应当给高分!
非要说人家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现在作者自己出来否定了。不知道出题的人脸红不红。

李鬼遇到李逵不脸红,那就是不要脸!
相当于某一个名人的模仿秀比赛,名人本人却直接被淘汰了,连第一轮都得了最低分。

[ 本帖最后由 今天天气晴朗 于 2009-10-28 12:52 编辑 ].

TOP

回复 7#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我以为是不脸红的。
怎么写——是作家的事;怎么理解——是出题者(并出标准答案)的事。
周南属于少量的、在有生之年、荣幸之至地、看到自己的文章被选入高考题,有幸“被阅读”了一把;那些已故作者只能任人“大卸八块”、“任人宰割”了。
出题者也不可能每个题目都去向原作者求证一番。拔高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不拔断就行。.

TOP

出题的老师太与时俱进了,以后老师会汲取教训的。再也不把活人的文章拿出来考了。.

TOP

鲁迅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课文里,鲁迅的文章很多,我中学时,老师那个逐字逐句地解释啊,挖那个字后面的意思啊。当时我就想,你怎么知道鲁迅就这么想的。为什么鲁迅写的错别字就不是错别字而是故意的呢?.

TOP

回复 10#zhanggogo 的帖子

连圈中人也称现在的语文阅读是“大卸八块”和“千刀万剐”。.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8 13:26 发表
连圈中人也称现在的语文阅读是“大卸八块”和“千刀万剐”。
应当鼓励对文章有不同的解读。
红学这么多年,学者们还在各执已见。为什么孩子阅读文章时说一个不同也许比标准答案还要正确的声音就要被判错呢?荒唐的考试制度。
不过,这不是出题者所能决定的了。。

什么时候,这种荒唐的事情能少一点。

福建教育部门包括出题的老师专家们,不知道敢不敢对此出来说句话。

[ 本帖最后由 今天天气晴朗 于 2009-10-28 13:45 编辑 ].

TOP

回复 1#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对此周南有些异议。“我是作者,我做不出来,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吗?他们可以指责一个答错题的学生不了解文章,总不能指责一个作者不了解自己写的文章吧?”

作者对自己文章的含义具有无上的解释权威这一点未必可以无条件接受。
事实上,也可以认为作品本身就是独立的整体,一旦作品从作者笔下诞生,就和作者再无任何关系。.

TOP

回复 12#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阅读理解答案的正确与否的标准并不在标准答案的本身,而是标准答案所隐含的东西。这东西你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可以说是美学取向,只有把握这个隐含的东西,才可能得出标准答案(或者说是正确的答案,能得高分的好答案)。语文的教学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要让学生把握这个隐含的东西。

上述观点我相信对于任何国家的语文教学而言都是适用的,我并没有对中国语文考试标准答案后隐含的东西作出是好还是坏的评价。.

TOP

不管怎么说,文章的阅读还是要教,还是要考,现在的学生(以及很多曾经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阐释和欣赏学习得太不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10-28 19:01 发表
对此周南有些异议。“我是作者,我做不出来,是我对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吗?他们可以指责一个答错题的学生不了解文章,总不能指责一个作者不了解自己写的文章吧?”

作者对自己文章的含义具有无上的解释权威这一点 ...
不敢苟同,作者应当对自己的作品有最后解释权。虽然不是无限的,但现在那些无视作者本意,作出的八股的解释显然是自以为是的自恋式的。

文学包括所有的和美相关和意识形态相关的东西等,均存在仁者见仁,知者见智的现象。有时候可能没有对错之分。同一个人对同一篇文章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虽然可能存在“现在的学生(以及很多曾经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阐释和欣赏学习得太不够了”的现象,但是那些出题目的人本人的“对于文章的阐释和欣赏学习”水平也不是不能质疑的。

以“现在的学生(以及很多曾经的学生)对于文章的阐释和欣赏学习得太不够了”将自己的所欣赏的观点当作权威连作者甚至更资深的专家的观点都不放在眼里是自为以是。

我们课堂上的很多解释,实际上是将美丽的生命体肢解为器官。

教当然要教,要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理解别人的观点,如何形成和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而不是背出别人的观点。
考也要考,但是这种考法扯淡。

我们国家目前最需要的创新,根源在于教育过程中拒绝让学生形成批判式的思维。

徐中玉说过他来考小学语文可能得六十分,对一些义务教育阶段考试题目的讽刺还不强烈吗?

[ 本帖最后由 今天天气晴朗 于 2009-10-28 20:12 编辑 ].

TOP

正要转这篇文章。。。。。。
阅读理解,成了出题人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美好的文字意境,被蹂躏的面目全非.

TOP

狂顶!
强烈BS现在的语文教育.

TOP

可悲的语文教育,强烈建议取消语文阅读分析,用套话进行阅读分析,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8 12:14 发表
这个周南有点笨得可爱。
我倒腾了一段时间,有点弄明白了写作、阅读、阅读理解和阅读理解练习(考试)之间的内在联系。
1、写作——作家兴之所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阅读——读者兴之所至,感受多少,个 ...
送你一句:活到老学到老!这不,你不光学了还有感触了。.

TOP

回复 16#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均存在仁者见仁,知者见智的现象。有时候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见解是有高下之分的。

另外,我的帖子没有为现在的语文阅读题打保卫战的意思。.

TOP

引用:
原帖由 jyuntoku 于 2009-10-28 21:10 发表
“均存在仁者见仁,知者见智的现象。有时候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的见解是有高下之分的。

另外,我的帖子没有为现在的语文阅读题打保卫战的意思。
呵,但即使有高下,也不等于对错。何况,有些高下有时也是暂时的,有时候还会倒过了
就是,多少美文被搞得百孔千疮,还以为你和他们一伙的呢。呵.

TOP

这种阅读理解没有实质性意义,纯粹是应试。.

TOP

回复 20#高兴 的帖子

为了应试,被逼无奈,有时不得不看些阅读理解的套路。
真正的阅读理解,应该属于读者自己——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就是好的理解和鉴赏。
我也给孩子们讲现代文阅读,更多地是跟孩子们一起来欣赏好文章,让孩子们珍视第一次读文章时的那份最新鲜的感触——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虽然孩子们边读边谈时的阅读感受,有些稚嫩,有些浅显,但却是鲜活的,质朴的。.

TOP

向H爸学习,向H爸致敬!
喜欢看H爸的帖子,理性、实在,不过激。在应试的大环境里,只有像H爸这样平和的心境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吧。.

TOP

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完全剥夺了孩子们的文学审美情趣.

TOP

回复 16#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就是八股文式的教育,包括现代文阅读,包括作文都是如此。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对曾经阅读过的文章比较“仇恨”。但是在应试的环境下,这是唯一的一种方法。我不赞成这种方法,但是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
因此,家长需要引导和介入。需要引导孩子欣赏好的文章,就像H爸做的:一方面应试,一方面欣赏好文章。


又:再读了一下H爸的文章,感觉。。。。。。H爸。。。。。。好像是语文老师?.

TOP

这种出题和作答有一个经典的熟语可以描述,那就是:看鬼打架!反正闲着也是无聊,就多出点题喽.

TOP

回复 22#今天天气晴朗 的帖子

“何况,有些高下有时也是暂时的,有时候还会倒过了”

你说的这种情况也是少数中的少数。

“文科的题目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文科的题目答案没法评判对错高下”这句话是错的。.

TOP

一切以标准答案为准,那里来的创新,创新要被扣分的,被扣分要进不了好学校的.要没有好工作的,我们的孩子就是从读书开始就是这样被教育的,创新被扼杀在摇篮里,萌芽状态,教育局还在高叫培养创新人才..

TOP

回复 30#欧阳BB 的帖子

创新很重要。目前的教育体系对创新的扼杀,在社会上讨论得也比较多了。(纵观历史,创新总体而言大都是处于被扼杀的不利地位的,无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过需要澄清几个概念,和标准答案不一样不一定是创新,扣分也未必是因为作答的学生创新才扣的。
如果不搞清楚这些,一些议论往往会被滥用来逃避错误、掩饰不足、混淆是非。.

TOP

引用:
原帖由 欧阳BB 于 2009-10-29 12:51 发表
一切以标准答案为准,那里来的创新,创新要被扣分的,被扣分要进不了好学校的.要没有好工作的,我们的孩子就是从读书开始就是这样被教育的,创新被扼杀在摇篮里,萌芽状态,教育局还在高叫培养创新人才.
这样考学生真是误人子弟啊。
以后将考题“请说明这一段话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改成“请分析或猜测一下出题人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更为确切些。.

TOP

引用:
原帖由 欧阳BB 于 2009-10-29 12:51 发表
一切以标准答案为准,那里来的创新,创新要被扣分的,被扣分要进不了好学校的.要没有好工作的,我们的孩子就是从读书开始就是这样被教育的,创新被扼杀在摇篮里,萌芽状态,教育局还在高叫培养创新人才.
严重同意你的看法。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么可能观点一致呢?现在的语文考试还搞出标准答案,实在是很有意思。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最擅长的是人云亦云,没有也不敢有独立的见解。长此以往,何来创新精神?.

TOP

回复 32#幸福家庭 的帖子

对,其实这个就是答题思路。
优秀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在做题的时候,想想出题老师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老师的出题思路是什么?他想考你什么?
我们的学生就这样从小被要求揣摩别人的心思,不要自己思考,不要理解文章,只要答题思路就可以。
我们的语文教育啊!.

TOP

回复 3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我们的学生就这样从小被要求揣摩别人的心思,不要自己思考,不要理解文章,只要答题思路就可以。


所以长大了就知道如何揣摩上司、领导的意思。哈哈。 .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8 12:14 发表
这个周南有点笨得可爱。
我倒腾了一段时间,有点弄明白了写作、阅读、阅读理解和阅读理解练习(考试)之间的内在联系。
1、写作——作家兴之所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2、阅读——读者兴之所至,感受多少,个 ...
思路瑟清.

TOP

回复 36#shumi1 的帖子

被逼无奈,素质教育的同时,也研究起应试套路来了。 两手都要过硬。.

TOP

引用:
原帖由 H爸 于 2009-10-28 23:32 发表
为了应试,被逼无奈,有时不得不看些阅读理解的套路。
真正的阅读理解,应该属于读者自己——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就是好的理解和鉴赏。
我也给孩子们讲现代文阅读,更多地是跟孩子们一起来欣赏好文章,让孩子们珍 ...
我喜欢你的做法!以后多请教了。.

TOP

回复 38#高兴 的帖子

谢谢鼓励。
跟孩子们一起阅读文章,我是以大同学和大朋友的身份,一起阅读,一起欣赏,一起质疑,孩子们有时候提问题的角度,也给大人一种很好的启迪。
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前半程读文章,孩子们兴致很高;跟我一起讨论,思路也很活跃;一旦翻到后面的阅读理解题,孩子们有点吓丝丝,担心“踩不到点”,“给不了分”。所以,我一般会选一些启发性的题目,开放性的思考题,有助于归纳和提炼。.

TOP

回复 39#H爸 的帖子

今天,我也遇到一位好老师,套路、观点和你一样,他还强调家庭阅读氛围很重要,以后有机会,我请他出来做讲座。.

TOP

回复 40#高兴 的帖子

以前没有电视,家庭围坐在一起,读读新民晚报和刊物;现在的家庭,一人一台电视机,从此消灭阅读。.

TOP

回复 41#H爸 的帖子

父母自己就没有阅读的习惯,怎么可能强求孩子读书呢。
父母和孩子一定要念过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才可能有共同讨论的基础。
最后,很多家长往往拿一些纸媒上的学习方法,成功历程,不良习惯的批判的文章硬塞给孩子看让孩子学习,孩子看完了还要孩子总结汇报。这是借文章作者的笔来教训孩子,绝对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这种事一旦做过几次,这辈子孩子都不会和你有共同爱好了。哪怕你真心推荐的东西,孩子也会条件反射地讨厌。切忌。.

TOP

回复 39#H爸 的帖子

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找几篇有类似之处(可以是题材,可以是形式,可以是主题等等)的文章,放在一起,大家读完以后,各自把这几篇文章打分品评高下。最好是每人就每篇文章写一句话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大家对照彼此的打分和点评,基于此展开讨论。.

TOP

回复 43#jyuntoku 的帖子

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和评点,我有做过,多篇的话,需要时间选阅读文章,做好基础功课,然后聚在一起点评。.

TOP

回复 40#高兴 的帖子

其实有些家庭父母没有阅读习惯,一下子要求具备可能比较困难。

不过也有补救的办法,
1 拿出1万元来买书,买哪些书可以请人指点,没人指点则到大学周围的书店去买那几个有名的出版社出的书,放在家里书架上。(不要舍不得,特别是家里本来就没几本书的,拿1万来买书真的不算多。)
2 客厅和孩子房间不放电视。(父母自己要看电视回卧室看)
3 给孩子每个月一定的购书预算比如30-50元,过期不用作废,但确定了计划购买的对象则可以滚入下个月。初期可以限定几个出版社其他不限,一段时间后可以不做限制。

[ 本帖最后由 jyuntoku 于 2009-10-29 17:09 编辑 ].

TOP

回复 44#H爸 的帖子

恩,确实3篇以上要做一些事先的功课,不过“收益”也是大幅增加的,毕竟2篇变3篇,结果的变化大大增加。

挑文章不容易,而且孩子一下子读几篇也花时间觉得负担重,不妨挑一些古诗词。有几个好处:一容易挑选,二篇幅不长,三含金量比较高,四延伸阅读用的扩展资料丰富。.

TOP

回复 46#jyuntoku 的帖子

找现成的三四篇一组的文章也不难,比如《点击》里的扩展迁移就是同主题的三四篇文章,《精彩阅读》也是四五篇文章一组的;但看下来觉得有些文章选得不错,有些文章“组”在一起有些别扭。需要花时间沙里淘金选文章。
古诗词的组团式阅读是我一直提倡的,篇目还相对好找些。.

TOP

教坛经年目睹之怪现象!.

TOP

引用:
原帖由 兔子的姐姐 于 2009-10-28 09:50 发表
“很多时候阅读题考查的是运用答题技巧答题套路的能力,而不是真正去鉴赏文章的能力。”郑钰莹说。

这个真的是我们语文考试和学习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语文教育(中文教育)的失败。
我的兔子在中考前,一直纠结 ...
一样的,一定要往正确答案靠,否则就是错。有时觉得孩子的答题很好啊,满有想法的。这样的答题基本上面临的是第二天的订正。.

TOP

引用:
原帖由 zhanggogo 于 2009-10-28 13:19 发表
鲁迅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课文里,鲁迅的文章很多,我中学时,老师那个逐字逐句地解释啊,挖那个字后面的意思啊。当时我就想,你怎么知道鲁迅就这么想的。为什么鲁迅写的错别字就不是错别字而是故意的呢?
哈哈哈,跟我当时想的一样一样诶!.

TOP

 56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