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把分数的焦虑还给孩子

把分数的焦虑还给孩子

把分数的焦虑还给孩子                                        宫学萍 《少年儿童研究》09年10月

理论上讲,每一个稍微懂点心理学或是教育学的人都清楚,我们不应该由于孩子一次、两次的考试失败,就影响到生活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就影响到给孩子的爱;而是应该坚持不受影响地继续信任孩子、关注孩子和支持孩子。

这些理念都非常好,可惜问题的关键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毕竟我们既不是得道高深的神仙,也不是标准化的计算机程序。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存在着一大堆不如意的“实然”世界,而不是一个被各种“应该”和“必须”规范好的“应然”天堂。

很多教育专家都提醒过家长,不要将孩子的成绩视作保持自己面子的工具。但这又是实实在在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都会习惯性地把自己关注的那个人的事情,一定程度上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这就好比太太们会因为先生的加薪升职而激动,而老公们也会因为太太被人夸奖漂亮而忘形。这些表现背后的心理机制,都与家长们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考进好大学是一样的——因为“我的丈夫/老婆/孩子”是“我”的一部分,他们好,就是“部分的我”好,他们糟,就是“部分的我”糟,我又怎能不为他们的事情着急呢?

精神分析说:理想的亲密关系,需要双方在各自拥有独立人格的基础上享受彼此的依恋。如此的理想状态,在成人的伴侣关系中都难以寻觅,又如何能在原本就不那么平等的父母——子女关系中保持活力?

太多的家长都习惯了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不懂事的,不知道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幸福之间具有那些重要的关系。所以,只是硬生生地劝诫他们不要为了孩子的成绩太着急,他们又怎么能够听得进去?

但其实呢?孩子们真的不知道吗?

去看看两三岁的小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就会急不可耐地想要超越身旁的小朋友。看到有哪个娃娃跑得比自己快,急的小脸红鼓鼓的,赶忙使劲全力去追去赶。打败别人、在竞争中获胜,这种胜出的快感连幼儿园的小不点儿都知道,何况是上了学懂了道理的大孩子们呢?而每当最终的成绩公布,知道了自己在团队里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如果成绩不好,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孩子们自己会不着急吗?

一定会的。

如果有谁随随便便就断言“我的孩子就是不会为了糟糕的成绩着急”,那么我就很想挑战他一句:为什么呢?是怎样的生长环境剥夺了他认真对待自己事情的天性呢?

这里先讲一个老故事,说一位先生因为房前屋后有顽童叫喊而睡不好午觉,就心生一计,告诉顽童们:你们谁喊得声音最响亮,我就奖励他一块钱。于是顽童们声嘶力竭地高喊,直到这位先生给最使劲的孩子付账后结束。第二天,奖励的金额提高到了五元,第三天十元。等到第四天的时候,这位先生突然说:我今天不想听了,不给钱了。
不给钱谁喊?顽童们一哄而散。

有趣吧?本来叫喊是顽童们自己高兴去做的事情,只因为这先生给了几块钱,就变成了“为别人”做的任务;既然是为别人的事情努力,若是没有足以动心的回报,当然也就难得有谁会去尽心尽力完成了。

同样的道理,学习成绩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考的不好,也一定会感到沮丧。可是每每孩子拿着讨厌的成绩单回到家,他就发现——啊?我的老爸老妈比我还紧张,原来这是他们应该着急的事情啊!时间久了,孩子的这种“不管我事”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泛滥,最终有一天,就发展到连学习本身的目的似乎都变成了决定爸妈的日子过得是否痛快。

当心,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

很多父母们看过上面的文字就会暗下决心:“好,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着急。”然后在生活中不断地告诫孩子这句话。

可效果十有八九是孩子们会更加不着急了。

因为语言的内容不可能欺骗任何人的内心。千万不要以为沟通就等于对着一个人说话,我们的行动所泄露出的大小信息对方都能捕捉得到。你这里每日一歌式的叮嘱,还不是着急吗?还不是把孩子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办吗?只不过你的这件事(让我的孩子成绩提高,重点是“我的”)需要人家帮忙实现。可怜的家长们常常就是如此地焦急着被动。

最好讲一个我身边的小故事,应该会对大家理解什么是“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有所帮助。

我姐家里有个宝贝儿子,从孩子刚长第一颗牙齿的那天开始,全家人就为了孩子的吃饭问题大伤脑筋,整天都琢磨着应该给孩子吃点什么,怎么吃。所有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高招他们都使过儿,就是不见效。到了孩子三岁以后,这问题就更是严重,妈妈姥姥每顿饭都要举着饭碗奔赴客厅的各个角落,而当爸爸的也常常为了制止骚乱而大发雷霆,惹得孩子眼泪汪汪。

总之是一家人不得安宁。

吃饭的问题一直延续到孩子上了小学。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大家才突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起这孩子的吃饭就没问题了。小伙子每天胡吃海塞得油光锃亮,一点儿也没留下厌食儿童的痕迹。

他们一家人跑来问我问什么? 我只好苦笑着回答:因为你们一家人全都着急他的学习去了!

当孩子发现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时,他自然就能好好吃了。

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常常要等到爹娘为了他找不到对象而着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来源:http://blog.baby.sina.com.cn/s/blog_599470060100fajj.html.

TOP

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常常要等到爹娘为了他找不到对象而着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学习是他自己的事。

太有道理了!

常常埋怨孩子“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看来还是为人父母的自己要修炼啊,.

TOP

话是这么说,但小孩真有分数的焦虑吗?.

TOP

同意这个观点,要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自己学习的成果——分数,也是自己该审视和考虑的问题。.

TOP

我们家最近在尝试文中所说的做法。

苹果同学一年级时,外婆盯得蛮紧的。成绩上是看不出啥,但孩子对某些盯得太紧的科目没兴趣。有点逆来顺受的感觉。
这学期幸好班主任朱老师觉得不太对劲,跟我们沟通后,现在就渐渐“放羊”:自个儿安排做作业和看什么、玩什么,我们大人只负责检查作业项做没做,不管对错。即使老师退回几次,也只让她自己去改。
这样进行了一个多月,作为父母感觉还不错。做某些作业不再愁眉苦脸好像是为别人做的,出去玩也尽兴、自己到点了就回来。

或许,孩子更多需要的是我们的放手,和耐心、等待.

TOP

家长还是放过孩子们吧,老师抓得比谁都紧。看看墙上的红旗,看看区教育局要纳入考核的科目,压根不用我们再去凑热闹。如果孩子不紧张,那么恭喜了,该生心理素质超强,不会跟风人云亦云,也是一大优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