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8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中日两国妈妈的差距

中日两国妈妈的差距

转贴
1.胖好还是瘦好?
加藤太太的儿子又胖又壮,算得上是个壮实的胖墩,不管他走到哪里,都常常会有中国人拍拍他的肩膀,向他伸大拇指,夸他“棒”。加藤太太不解地说:“我都发愁他会变肥胖儿了,怎么中国人都夸他呢?”

和加藤太太相反,有几个太太的孩子偏瘦,但也并不是骨瘦如柴,只是不胖而已,于是又常常被人说:“太瘦了,得多吃点。”有个小男孩儿会几句中文,只要有人这样说他,他就冲人家喊:“我不想胖!”他妈妈也觉得只要孩子身体健康,胖点瘦点无所谓,不希望别人对此指手画脚。

最有意思的是小林太太,一天,她说想辞退家里的阿姨,理由是阿姨有点虐待她女儿。一问详情,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原来每次吃饭,当小林太太三岁的女儿说吃饱了,推开饭碗之后,阿姨总要连哄带骗地硬让她再多吃一些,直到把个小肚子吃得圆圆的才罢休。小林太太怎么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最后只好理解成虐待了。

这误会可闹大了,我赶紧向她解释,这是阿姨认真负责的表现,然而,要让她真正明白这层意思,还真是费了我不少口舌,恐怕那阿姨做梦也不会想到差点为此而丢了工作吧。
天长日久,许多日本妈妈明白了,中国人比较喜欢胖孩子,胖反正比瘦好。可是当她们看到电视里的儿童减肥药的广告时,又糊涂了,为什么先要把孩子像填鸭似的填胖,然后再吃减肥药?

2.冷还是热?
几乎所有在上海的日本妈妈都有这样的体会:秋冬季节带孩子出门,准会有人问孩子冷不冷,还有人会摸摸孩子的手。田中太太在路口等红灯时,不光周围的人问,甚至连交警都过来问:“冷不冷?”而她的儿子被问得多了,只要遇到有人摸他的手,还不等人家问,干脆先回答:“不冷。”这也是除了“你好”之外,他说得最多的一句中国话。

每当有日本人跟我说起这个话题,我总是说,你们日本人给孩子穿得也实在太少,在中国人看来真是难以接受。可她们却说:“就算习惯不同,我们穿得太少了,可也不至于像中国孩子穿这么多吧。”“中国孩子就这么怕冷吗?”“穿这么多,怎么活动?”“穿那么多,不容易感冒吗?”等等,问题一大堆。如果我回答正是因为怕感冒才穿这么多的,那又要引出她们的疑问了:“孩子爱动,爱出汗,穿得多更容易出汗,再一吹风,不是更容易感冒吗?有的太太还说,我倒想问问中国的孩子:“热不热?”

铃木太太参加完中国朋友的婚宴,跟我说:“宴会厅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有的人连毛衣都脱了,可是一个抱在怀里的小宝宝,穿得鼓鼓囊囊的,脸涨得通红,也没人帮他脱衣服,这不是欺负宝宝不会说话吗?太可怜了。”我没想到她会用上“可怜”一词,不知道那位十分疼爱自己宝宝的妈妈听了会作何感想。

就在昨天,山本太太又跟我说了这样—件事:一个中国小孩摔倒在她眼前,当她把孩子抱起来之后,她说;“不抱不知道,一抱吓一跳,孩子在哪儿呢?”看我—愣,她又接着说:“我觉得只抱到了衣服,没摸到裹在厚厚的衣服里的孩子。”其实,山本太太来上海快三年了,算是已经看惯了中国孩子的着装,可是当她这样用手去触摸时,还是让她吃了一惊,“衣服的厚度,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她说。

3.重结果还是重过程?
在上海的日本孩子有不少都在学一两样东西,比如中国画、舞蹈、武术等等,不过他们的学法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玩儿。在这样—个以日本人占多数的舞蹈班里,也有几个中国孩子,可是不久,开始有中国孩子转班,转学了,原因是:和这些日本人一起学,什么时候也学不好,跟玩似的。


无独有偶,和日本孩子一起学国画的中国孩子也被妈妈带走了,说是 老师要求不严格,教法不规范,孩子回家不练习,跟玩似的,这怎么行?

学舞蹈的也好,学画画的也好, 退出的理由竟是那么相似,而告诉我这两件事的桥本太太和清水太太虽然互不相识,可她们对此事的感慨和困惑也是惊人的一致。“难道中国妈妈不是打算让孩子来玩的吗?总不至于指望每星期学一次来培养画家、舞蹈家吧。”她们说,早就知道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高,这不难理解,可是没想到对于学业以外的兴趣学习也是如此高标准的苛求。特别是桥本太太,她的女儿曾在中国的小学读书,深知中国学生之辛苦,所以她觉得,中国孩子更需要这种“像玩似的”学法,以放松紧张的神经,调节单调的学习。要是连这点宽容都没有,那中国的孩子不是没有喘气的机会了吗?

我问她们:“真的不在乎孩子学得好不好吗?”她毫不犹豫但又是认真地回答:“重要的是孩子能和小朋友一起学得开心,在学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至于舞跳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那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不会去计较。”说到这里,桥本太太表情有点严肃了,“我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非常关爱孩子的中国妈妈却不大在乎孩子的感觉,不大在乎孩子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呢?”

当我告诉桥本太太我将把她的这些话写进文章的时候,她叫我还要再加一句:“以前只知道中国孩子辛苦,现在觉得中国妈妈们也很‘心苦’。”.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