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2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教育的关键在于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77#水之形 的帖子

好注意啊!不过,我还没有想那么远呢!先收藏起来。.

TOP

最后,我来谈谈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在我们这个教育体系中,听起来非常遥远,遥远到我都一直提不起笔来写。因为我们的高中生,有几个有空进行社会实践?有几个目的明确地以社会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能力?但这不能怪我们的高中生,因为大方向不是这么引导的。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没有引导孩子们切实地思考过自己未来的人生。在高中,没有方向,自然也就不知道如何针对自己的情况设计社会实践。我们读书的时候,社会实践大都是当作放风了。同学们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还来不及,哪里来的正经的实践?社会实践需要时间的保证,我不清楚两三天的下乡有什么具体的作用,不过是领略田园风光吧。

        尽管如此,社会实践仍然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教育环节。它是孩子进入社会之前的练兵。就像学习任何一门新知识一样,需要基础的积累。社会实践的基础就是了解你自己。了解自己,确定自己日后方向,才能主动地为自己设计合适的实践机会。这部分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在高中来不及做的孩子,记得在工作前补上,否则工作后一样要补。

        如果一个学生还不清楚自己以后该干什么,那么就去锻炼任何专业都用得着的能力。以前,总有不少迷惘的学生来跟我说;“老师,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干什么。”每次,我听到这样的问题都感到痛心。读书,考名牌大学,最后把自己给弄丢了。面对这样的无奈,我一般是这样劝告:“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确定自己日后该做什么,那么就去学英文,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因为这是你以后做任何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个孩子,只要进入社会工作,就会面临两个能力的提升:其一、说服他人;其二、激励他人。无论你在哪个位置,你都要用到这两个能力。要锻炼这两个能力,也不需要你参与公司的管理才能得到锻炼。去卖东西吧,做个售货员。这个工作整天都是在主动地寻求顾客,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判断他人的年龄、审美倾向、心理特征以及经济条件,推荐适合对方的商品,说服他人接受。或者做个家教。分析雇主的心理,知识结构的残缺点。如果一味地考虑治本的方案,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没成效而导致雇主不满意。如果一味地考虑治标的方案,则雇主无连续的成长。如何长短结合,是做家教的孩子需要考虑的部分。当然,还可以组织某项活动,要去谈场地,拉赞助,说服他人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这都是很好的社会实践。或者做义工,了解底层人生存的状态,对于责任感和同情心的培养很有好处。

        对于一个清晰自己日后专业方向的孩子,可以去谋求定向的社会实践。这里给一些基本功强的,有专业兴趣的孩子一点建议,如果从事某一专业的研究工作,在填志愿前最好到该专业的实验室去看看,当个把月的小工。获得一点关于研究、开发工作的感性资料,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科研。从事科研工作和学习科学知识是两个概念。科研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失败的风险,在连续的挫折之下,孩子可以很好地审视自己是否是真的适合科研工作。我知道很多父母在孩子大学毕业的时候不遗余力,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好工作。拿出这个劲头,用在给孩子寻找合适的社会实践上,是值得的。.

TOP

回复 252#水之形 的帖子

很认真的同意!
社会实践可以让孩子提前感受到社会中的各种情况,并为她今后正式进入社会进行一次预防接种。特别是你提到的“说服能力”和“激励能力”,的确很重要。
上次有个MM好像让孩子去摆地摊的,方法很好(当然我个人不会实践,因为怕被城管抓,不容易进行)。如果有类似的机会(或者有类似的想法),我会让兔子试一试的。.

TOP

回复 242#小蟹妈妈 的帖子

适时地介入,是以孩子主动性为前提。如果一个孩子根本不动,再有耐心的家长也会上去拨一拨,或者是全程护驾。孩子的主动性来自于他们所能得到的自主权。他只有习惯了自己做决定,才能够自主地规划求学生涯。这一点应当从小培养。我知道很多中国的学生,到后来不是无法适应不自由的生活,是无法适应自由的生活。他们从小没有面对过自由,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决定由他人代劳。成年之后面对自由手足无措,心慌意乱,恨不得立即找个箍给自己戴上。就像《申肖克的救赎》电影中讽喻的那样,在监狱里一心盼望假释,但出了监狱却不知道怎么生活。

给孩子自由,哪怕他一开始选择是错误的。家长一旦给予自由,孩子会象个大人思考。

今天早晨,我的孩子不想去上学。昨天有人share了一套逻辑书,她昨晚玩得起劲,今早继续一个人在玩。她玩得兴起,不想上学。

孩子:“妈妈,我今天没睡够,我可以不去上学嘛?”
我知道她是找个借口在家里玩逻辑,佯装不知:“可以。”
孩子:“你可以帮我给老师打个电话嘛?”
我:“好的,我会跟老师说你没睡够,今天在家补觉。”
孩子:“妈妈,你真的同意我在家?”
我:“没问题啊,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长大了( ,其实她在幼儿园也是低年级),可以自己决定。”
孩子:“妈妈,我不是没睡够,我是想玩这个。”
我:“也可以啊,我可以跟老师说你想玩这个,所以请假一天。”
孩子:“老师知道会不会生气?你也不生气?”
我:“上不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妈妈没有关系。送你上学或者是帮你请假才是妈妈的事情。在家陪你玩不是妈妈的事情。”
孩子想了一会儿;“我还是去上学吧,这个回来再玩。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情。”.

TOP

回复 254#水之形 的帖子

侬家孩子应该怎么称呼侬?叫大姐姐更合适。
鲜花,掌声!.

TOP

回复 254#水之形 的帖子

这个思维逻辑训练的飒飒清,逻辑书也别玩了。.

TOP

"孩子的主动性来自于他们所能得到的自主权”

   太精辟了!
   一直以来在我培养孩子的计划中始终把培养孩子主动性放在首位,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这一点给我的经验教训很深刻。但是,在执行方法上我犯了很大的错误-----很多时候在扮演说教的角色,也就是潜意识里怕孩子不会、容易犯错、多走弯路,然后事事都替孩子设想好。其实也就是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权。直到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你老是让我要有想法,但是我的想法是没有用的。”一下子点醒了我。于是在两个月的暑假里我完全给她自主权,没想到假期结束后孩子象换了个人似的,她的主动性使她做的事情事事令我满意。近日在小水老师的启发下我从说教的角色转换到倾听的角色,没想到孩子又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孩子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反映出对不同事物的接受能力的强弱,这时也需要家长很敏感很及时地发现孩子的状况,以便及时介入不同的教学内容。
  
  从小水老师和女儿对话中可以看到小水老师是个很好的心理学家,常常设好“陷阱”让孩子往里钻,而且还那么不露声色.

TOP

回复 257#小蟹妈妈 的帖子

小水只在家里带一个孩子,貌似有些资源没用足哦。.

TOP

回复 258#H爸 的帖子

我到觉得更需要请小水老师出山带带孩子们的家长,教几招设陷阱的把式

[ 本帖最后由 小蟹妈妈 于 2009-10-28 12:50 编辑 ].

TOP

回复 259#小蟹妈妈 的帖子

侬哪能关注几招雕虫小技?抓几只小蟹脚?
先学大智慧,逮住法海和尚。.

TOP

回复 260#H爸 的帖子

偶能抓住这几只小蟹脚就已经不错了,不要对偶要求太高好伐 小水老师是常青藤的产物,偶们哪能跟她比。

[ 本帖最后由 小蟹妈妈 于 2009-10-28 13: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天向上 于 2009-10-28 09:37 发表
“写作,思想是第一位的,思考不精确,语言功底再好,也没法精确起来。但没有语言功底,会有辞不达意。训练了精确的思维,同时辅以文字的训练,才可以满足你的要求。”

呵呵,赞同啊。文字再好,没有思想,这样的文章总是让我不忍卒读的。
词 目 不忍卒读
  发 音 bù rěn zú dú
  释 义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出 处
  示 例 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注意: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TOP

回复 262#超超爸妈 的帖子

呵呵,多谢指教!.

TOP

通往幸福的道路是怎么走的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tinsuka 于 2009-10-28 14:07 发表
通往幸福的道路是怎么走的呢?
懂取舍,知进退。.

TOP

回复 255#H爸 的帖子

她有时喊我名字

不过我不会答应,我告诉她我们中国人不是这个习惯。外国人是这个习惯。让每个人保有自己的习惯。

只要让孩子说,他们的逻辑能力就会成长。不允许驳斥,也就不允许孩子们运用自己的逻辑能力。.

TOP

说到“常青藤”,这里借小水老师的宝地推荐一本关于教育方面的值得家长们读一读的好书。细细品味会很受启发的。

  书名是《一岁就上常青藤》,这本书提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与小水老师的论点很一致。

  所谓“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世纪末一批研究性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大学等等和常青藤并立而为世界一流名校。但在习惯上,人们还是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

  以下转摘提要:

  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研究导向,更是成功导向。这种成功,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世俗成功,更是人的成功。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权威主义式的:讲究满堂灌、死记硬背,上课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孩子的教育起点,常常是从背古诗开始。有关研究显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创造性、人格培养有严重的负面作用。

“ 常青藤原则”则是从美国大学的常青藤盟校的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它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作者薛涌毕业于北大,负笈美国,获耶鲁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大学。著述颇丰。作者夫人复旦毕业,现就读耶鲁博士课程。他们悉心观察、揣摩美国家庭和学校教育,汲取精华,并将其贯彻于女儿的教育培养中,成效斐然。其经验和理念极具颠覆和启发性。

  作者主张,常青藤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岁开始。

  这本书就是他们教育女儿的心血、心得之作。.

TOP

回复 252#水之形 的帖子

“” 如果一个学生还不清楚自己以后该干什么,那么就去锻炼任何专业都用得着的能力。以前,总有不少迷惘的学生来跟我说;“老师,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干什么。”每次,我听到这样的问题都感到痛心。读书,考名牌大学,最后把自己给弄丢了。面对这样的无奈,我一般是这样劝告:“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确定自己日后该做什么,那么就去学英文,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因为这是你以后做任何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特别赞同黑体字的部分,很多优秀的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找到自我是人生的第一必修课。

就有一点想疑问,如果使劲读了英文,会不会都想做英语老师或者翻译工作?

我有个英语特别好的同学,人很聪明,但是找不到人生方向。虽然有常人眼中无比理想的工作,却不能体会到充实和幸福。现在想改行,重新学习,今后做同传。.

TOP

回复 257#小蟹妈妈 的帖子

不需要设陷阱。在今天早晨,我没有设任何陷阱(有的时候还是会设点陷阱地),我只是本着尊重的原则。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完全具有自主权的成年人,她经过思考之后决定不去做一件事情。你作为她的朋友,会立即说出你对她动机的怀疑和反对意见嘛?孩子思考的时候,往往只有一个方向。他们很少思考一个行动的后果。要让他们了解选择的后果并决定是否承担,这就教会了孩子做选择。我的孩子不想去上学,以为我看书,她玩逻辑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整天。我让她拥有一个成年人所具有的选择权,但我也要让她象个成年人一样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我的整体态度是: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必为取悦任何一个人而去读书。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平时告诉她每一个想长大的孩子都会去学校学本领,学了本领会变得又高又大又开心)。如果某一天不想读,那就不读,没有人会强迫你去长大。但是请自己管理这段空闲时间,妈妈没有任何责任陪伴你。

再小的孩子都是有是非观念的。她问我老师和我会不会生气,就表明她知道这件事好像不那么好,不是那么理直气壮。这就很好。把不上学的后果摆明了(一来不光明正大,二来会孤单),孩子是会选择的。

在我周围,一些家长的表现恨矛盾。一方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比地自信,认为自己孩子不能比其他孩子差一点点;另一方面,面对孩子的时候,把他当残障人士来养,事事不信任孩子。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知行合一,真心相信你的孩子。.

TOP

回复 267#小蟹妈妈 的帖子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权威主义式的:讲究满堂灌、死记硬背,上课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孩子的教育起点,常常是从背古诗开始。有关研究显示,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创造性、人格培养有严重的负面作用。

这段话不赞同,其他的话赞同。

对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需要改革,但是不必全面否定。对某一门知识的熟练掌握,是灵活运用的前提。背诵古诗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只背古诗不做其他。背诵本身不错,错在只有背诵而无分析。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对一门知识没有经过熟练的阶段就可以运用自如。即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爱因斯坦,他读书也是读得很好,至少人家博士毕业。数学差,还是花了三、四年去补数学。

所以,我们引进西方的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同时,不要全部否定我们自己的模式。要知道中国强盛了几千年,落后才三百年。教育没有独到之处,文化如何绵延不绝?其实开放式教育模式也不是西方独有的,中国自古就有书院模式的教育。一群具有基本功底的学生,聚在书院,互相研讨,老师进行答疑点拨。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子,他的教育方式就很现代、很西方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09-10-28 14:53 编辑 ].

TOP

回复 261#小蟹妈妈 的帖子

纠正一点:我不是出身常春藤。
虽然耶鲁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也拿到了它的门票。站在它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需要去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养育一个孩子。

当然,我希望能养育一群孩子,心有余力不足.

TOP

回复 268#胡豆妈 的帖子

不会。

我的学生都是有自己的专业,英语是个重要的工具。.

TOP

回复 269#水之形 的帖子

"在我周围,一些家长的表现恨矛盾。一方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比地自信,认为自己孩子不能比其他孩子差一点点;另一方面,面对孩子的时候,把他当残障人士来养,事事不信任孩子。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知行合一,真心相信你的孩子。"

又学习了!

  对于学本领的概念我是这样灌输的:(我女儿经常被称赞漂亮,让我很担心这一点点资本被放大而忽略学习)
  “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你漂亮吗?因为你学了很多本领,每天到幼儿园学本领,每天回家听很多故事,会说英语,会画画-----,你看你比小时侯照片上漂亮吧,因为你现在比小时侯有本领。你看爸爸比妈妈漂亮吧,是因为爸爸比妈妈有本领。”直到孩子一年级还深信不疑:学本领可以获得美丽。哈哈
  其实有本领的人确实是美丽的。

[ 本帖最后由 小蟹妈妈 于 2009-10-29 08:33 编辑 ].

TOP

回复 273#小蟹妈妈 的帖子

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信任比什么都能激发一个人的生命力和潜能

我的母亲,在经历了她人生中重大打击之后,身体很差。我们做子女的,也非常担心她的健康。什么事情都不让让她做。去老中医那里看病,我都全程陪同。一天我母亲跟我提意见,她想自己独自前往,她说她年轻时候走南闯北,不至于现在这么没用。劝说无用,我只好相信她。我给她手机充好电,并把她个人信息写了个条子,放在她衣服口袋里以备不测。她独自出门之后,我也是很不安,但是还是估摸着她看完病了才给她打电话。老太太晚上回来,容光焕发,还拿着一双新皮鞋。老太太很久很久没有自己主动买过衣物了。她想起来要妆扮自己,这很好,这让我看到了她的生命力。信任,让全程押解的看病变成了一个人逍遥的逛街。.

TOP

在我周围,一些家长的表现恨矛盾。一方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比地自信,认为自己孩子不能比其他孩子差一点点;另一方面,面对孩子的时候,把他当残障人士来养,事事不信任孩子。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知行合一,真心相信你的孩子。

这个。。。。。。怎么。。。。。。好像。。。。。。就是我?
真在努力改进中。。。。。。.

TOP

回复 266#水之形 的帖子

应该同意她称呼英文名字。.

TOP

回复 275#水之形 的帖子

一直关注这个贴,开始还能提一些问题。后来楼主和爸爸妈妈的发言越发精彩,我都插不上话了。
在这个帖子尚未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之前,先一条一条地把我这个大人给教育了。
反省自己的许多选择,都是随着众人的惯性,又有多少是自己理智思考抉择的呢?
所以好奇楼主从大学辞职后,是做全职妈妈了?还是换其他职业了?我猜测楼主是暂时给自己一个自由思考的时段,伺机做出定位更准确的选择?
我总想先辞职,留出2月到半年的自由真空期,再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却总也下不了决心。要顾及的因素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09-10-28 21:10 编辑 ].

TOP

回复 278#jrmm 的帖子

何必好奇我的生活?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不必参照他人来做抉择。

我放弃了Yale/Berkeley,是为了在正常的生育年龄拥有一个孩子。我辞职却不是为了孩子,虽然这两年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比较多。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里人会教育她:“你妈妈为了你如何如何,你还不听话。”我最反对这样说。我做一个妈妈应该做的,她却没有必要为此负债。她的努力,她的成长,是属于她自己的快乐,不是为了还老妈的债。说来也许不信,我没有耐心给她系统地讲解知识。因为那些东西,太容易,耐不住性子去讲解。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她的生命没有必要来为我做装饰。我也没有必要为她舍弃一切,我有我的事业。她的成长,是她自己的事情,我的责任只是引导、疏导和激励。等她逐步有点基础,我会有兴致做她一个能切磋的朋友。要做的,也就这么多。

放弃以前的轨迹,我花了两年半来持续思考才得出这样的选择。求仁得仁,在这个年龄拥有这个孩子,我很满意我当初的抉择。后来辞职,是花了四年的时间思考,是有方向之后的辞职。没有明确的方向,辞职之后的空虚寂寞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也许比上级的威逼和同事的倾轧还要难以承受。

在做一个重大人生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所选择的对象作为对现在生活的逃避。否则,将承受无与伦比的痛苦。我最小的一个师弟,回国跟我谈他的抉择。我认为他思考得不成熟,客观条件也不成熟,劝他不必冒昧行动。也有身边的人,出于对现状的逃离,做了选择。他们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做选择,一心想的就是对现状的逃离、再逃离。就像旧时逃婚的年轻人,离开家后,连糊口都难,离逃婚时设想的幸福十万八千里。他们无一例外地又回到了以前的轨迹中。

因此,你不必以我为参照。人生的重大抉择一定是自己深思熟虑做出来的。当你放弃一种生活的时候,请想清楚你为什么放弃,你渴求的是什么,你如何才能把握你所渴求的,主、客观条件具备嘛?.

TOP

回复 279#水之形 的帖子

“当你放弃一种生活的时候,请想清楚你为什么放弃,你渴求的是什么,你如何才能把握你所渴求的,主、客观条件具备嘛?”
不大同意用“放弃”一说,这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鱼,或是熊掌,都有理由选择其中的一种。.

TOP

回复 254#水之形 的帖子

原由、内容、形式差不多的对话,在我儿子一年级时也有过一次,但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请假不上学,而且压根没想过老师,妈妈会不会生气。害得我想了一整天该怎样引导他,最后也只有和他说选择好好学习和不好好学习可能导致将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大道理,然后“威逼利诱”他第二天去上学了。.

TOP

回复 281#LUKE妈妈 的帖子

我当时让孩子选择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准备她会选择不上学。

她一旦选择不上学,我就会找借口出门。总之,要让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我没有空陪她。她留在家,要面对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当然,我会悄悄地在门外等候),要面对自己解决中饭。我不相信她明了这些后果之后仍旧会选择不上学。.

TOP

孩子要走的路需要一个长期规划,成人要走的路也需要有一个准确的长远规划。只是每个人的规划能力的强弱不同,对未来掌控有所不同。
  这样看来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 本帖最后由 小蟹妈妈 于 2009-10-29 09:13 编辑 ].

TOP

回复 281#LUKE妈妈 的帖子

很好奇的是,你的儿子那天没有去上学,在家做什么呢?他有没有后悔的意思?
小水,如果孩子没有后悔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TOP

回复 28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这件事细写起来可有得写呢。

一个年幼的孩子,他逃学,要么贪玩、要么依恋父母。学龄前的孩子,一般而言是没有勇气一个人在空屋子里待很久。除非他能够被某项事物长时间吸引而忘记孤独的恐惧。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这个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禀赋。下面是怎么去引导他走另外一条路的问题,而不是劝说他必须出全勤上学。我的孩子,如果没有后悔,我就会让她一个人待着,直到她给我拨电话。

如果是一个比较大的孩子,逃学,也分几种情况。长时间逃学,是厌学的表现,家长应当从方方面面下手,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偶尔的逃学,一是贪玩、二是为了满足自己独处的需要。偶尔地因为贪玩而逃学,如果这个孩子求知欲很旺盛,家长不必大惊小怪。为了满足自己独处的需要,是青春期的特征。家长也不必大惊小怪。跟孩子谈谈逃学后都干了些啥,从而了解孩子逃学的动机,再进行说服点拨。

偶尔逃学不是很可怕的事情。我小时候从不逃学,大了反而逃学。高三的时候,每两三个礼拜定然逃学一次。逃学之后,我就去远足。这是一种自发的休整方式。每次逃学,我都感到身心重新充电,能够全身心投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我父母和老师看在我成绩的份儿上,也不怪我。如果一直压着我不允许逃一天学,我早就烦躁不安,罢工了。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09-10-29 10:11 编辑 ].

TOP

回复 285#水之形 的帖子

明白了,谢谢哦!
我已经将你的有些帖子发给了我的一些朋友,大家在分享中......
更多的时候,我是将你的一些理念开始贯彻在我的日常行动中了。.

TOP

理念是好的,理想是美的。
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平凡的。
父母是辛苦的,学生是无辜的。
儿子是费力的,女儿是费心的。
升学是激烈的,成绩是必要的。
家长是功利的,学校是认钱的。
未来是渺茫的,孩子是要长大的。
生存是必须的,幸福是心灵的。
人与人是不同的,教育孩子是没有模式的。.

TOP

回复 287#维麟妈妈 的帖子

o(∩_∩)o...哈哈.

TOP

回复 284#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他在家看书,做手工,画画,忙进忙出的,一点也没有感觉无趣,下午就问我了,明天能不能还请假。.

TOP

回复 271#水之形 的帖子

很可惜,你只教育一个孩子。
如果,能教育更多的孩子就更加好!
如果,我们中国有更多像你一样的老师,还要好!
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对于孩子都没有远大的设想和规划,遇到问题,解决的方案往往是错误的。在现存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盲目地跟从着,知道有问题,却不知道如何弥补。.

TOP

被旺网美食板块吸引好长一段时间,差点忘了旺网的正宗——育儿。

真感谢水老师花这么多心思和我们分享她的教育理念,和楼上有一样的感想:我们周围要是多几个水老师该多好。.

TOP

回复 270#水之形 的帖子

很佩服水老师的学识、修养、思想。对水老师的理念几乎通篇赞同,但是有一点,颇有异议。

对于中国式教育中的机械记忆方式,我和小蟹妈妈一样,比较反感,前阵子还特别写过一段文字批判这种只注重灌输而不注重理解、分析和批判的教育法。现在把摘抄一点下来,也让我有更多机会去领悟旺网上诸多高人的批判意见。我始终觉得,真理总是在争鸣中渐渐清晰。另注,我没学过神经科学,所以我的逻辑很可能不科学。
——————————————————————————
为什么机械记忆力强了,创造力、想象力等就弱了呢?大家都知道用进废退的原理,人脑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某种功能经常锻炼,这种功能自然发展的好,不经常锻炼的自然就退步了。这种现象在儿童身上可能表现的更明显一些,因为儿童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还没有成形,这时候如果一味的追求机械记忆力,那么其它的能力势必会被压抑。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假设一个孩子一天有8小时时间处于学习状态,如果用6小时来锻炼机械记忆,那么其它能力自然得不到良好的协调的发展。

我喜欢读史,所以就机械记忆这个问题,我也喜欢从大历史的角度做一翻思考。有些人认为中华民族是骨子里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对这个观点我持否定态度。看看先秦历史,看看诸子百家,试问在那个时期哪个民族的思想创新精神能比的上中华民族,再说技术创新,虽然没有思想创新那么轰轰烈烈,但是像秦皇陵这种工程,没有先进的技术能修的出来吗?但是秦后死气沉沉的封建社会居然能持续两千多年,而且在这两千多年中,除了文学书画上奇葩不断外,在思想和科技领域几乎死水一潭,偶尔跳出几个像张衡、王阳明那样,让死水微澜一下,然后又悄无声息了。我早有写过相关文字分析其中的原因,从意识层面分析,封建礼教是罪魁祸首,封建礼教的本质是培养奴性文化、扼杀独立思想;从技术层面分析,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方式就有问题,把孩子们脑袋给搞坏了。中国自古就是特别提倡机械记忆的民族,古人认为4到1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记忆力最强,古代的教材基本上是儒家经典,这些深奥的典籍大人都很难懂,何况小孩,孩子们仅仅是死记硬背而已。长此以往,机械记忆力强化了,而大脑的其它功能就被抑制了,脑袋都不行了,还怎么去创新?所以,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机械记忆教育法有百害而仅一利,这一利是增强了机械记忆力。个人认为在IT高度发达的今天,大脑的功能中最没有价值的就是记忆力,人脑储存的信息量再多也比不上电脑。当然话又说回来,在不影响其它能力发展的条件下,记忆力强点总是好的。.

TOP

回复 273#小蟹妈妈 的帖子

哈哈,我用的方法和你一样,我家嗲虫也经常被夸漂亮。

一方面,我很担心她有这点资本后就不思上进,欣赏水老师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个人比较欣赏内在美,所以也跟蟹妈一样,用漂亮作为诱饵,试图引导她明白,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才会更漂亮。

但是,另一方面,就是我最近经常在反思的一个问题:我很担心,我老在她面前漂亮长漂亮短的,无意间会造成她很关注“漂亮”这个问题。.

TOP

回复 292#嗲虫妈 的帖子

这种争论是争不出名堂的。


为什么机械记忆力强了,创造力、想象力等就弱了呢?

你提出这个问题,应该是看过我在其他帖子里的发言。这个观点我已经驳斥过。大脑的容量和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定量,不是一种功能发达了必定对另外一种功能就是挤出效应。记忆里和创造力、想象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记忆作为基础,想什么呢?思路的附着点在哪里?


假设一个孩子一天有8小时时间处于学习状态,如果用6小时来锻炼机械记忆,

这个不是我的观点。先定义一下什么是“机械记忆”?记忆的过程中没有分析、理解、归纳和联想嘛?

古代的教材基本上是儒家经典,这些深奥的典籍大人都很难懂,

古代教材分经史子集。经部主要是儒家典籍,其余都不是儒家典籍,可以说儒家典籍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基础,但远不止这些书。史部典籍比儒家典籍难的有的是。儒家典籍难懂一点的唯有荀子著作。荀子是儒法二家的承启大师。中国古代教育讲究“博闻”与“强志”,这是没有错的。不要拿乡村私塾几个腐儒的观点代替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观点。我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倡导单纯的机械记忆而不及其余。有那么多有启发性的观点,为什么不去研究呢?为什么要执着于对儒家典籍一知半解的人的观点呢?

大脑的功能中最没有价值的就是记忆力
错,如果没有记忆力,其他能力化为虚谈。能告诉我离开记忆如何发展想象力嘛?一个没有正确记忆能力的人,在他的领域如何发展他的创造力?如果有人有正确的方案,他可以获十次以上诺贝尔奖。如果没有记忆的不足,美国不会有那么多拼写障碍的人。


总结一下:
1、我从未提倡过一味发展机械记忆。记忆是个复杂的过程,机械记忆只是记忆中很少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个阶段,决不能把记忆和机械记忆等同起来。
2、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强调机械记忆。
3、机械记忆是记忆的初级阶段,记忆又是其他能力的基础。不能完全依赖记忆而不发展其他能力,但也不能撇开记忆发展其他能力。
4、蔑视记忆的人和过份依赖记忆的人,都会吃苦头。鄙人就吃过蔑视记忆的苦头,我周围一些自恃聪明而羞于训练记忆的人一样吃过苦头。没有博闻强志,别想做一个成功的seminar,甚至像样的问题都提不出来,不要提独自探索了。.

TOP

回复 290#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任何有决心探求教育之道的妈妈,水平都不会比我差。

每个妈妈都应当鼓起信心,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因为妈妈是最有条件全面了解孩子的人。维麟妈妈有句话很对:教育孩子是没有固定模式的。

妈妈们应当自己探索,我这里写的也只是一家之言,一种思路而已。参考借鉴可以,照搬照套不行。

现实生活中跟我比较熟的妈妈们,总想我来象管教自己孩子那样管教她们的孩子,以为我有点金术。其实每个妈妈都有针对自己孩子的点金术,你的爱心将会引导你找到自己的金手指。.

TOP

回复 294#水之形 的帖子

你的写作功底真是了得,就这么点时间,洋洋洒洒数百言跃然纸上。我是懒人,摘录一点以前写过的还愿意,要是现在单独写长篇大论,那就懒的花心思了。这段话是我很久以前写的,现在太懒了,只想鉴赏。哪天你若是经过上海南站地铁站,看到有个人傻乎乎盯着墙上的字画两眼发直,浑然忘记了周围嘈杂的人群,说不定就是我了。.

TOP

回复 217#水之形 的帖子

和我家嗲虫非常像,内向,开口晚,坐功超好,一听故事两三个小时,一玩新东西三四个小时。你父亲和我父亲也相当像,我父亲不仅有一流的数理化成绩,琴棋书画,样样拿手,他的软笔书法,当字贴没问题,他的旧体诗,至少不亚于本朝太祖,他半百过后投身商海,居然也干的不错。只是我和你太不像了,我属于自由散漫的那种人。.

TOP

回复 295#水之形 的帖子

是的,每个BBMM和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只能学习一种思路,具体的实施还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并且随时修正。
也有共性的地方,以及相对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TOP

回复 297#嗲虫妈 的帖子

超级羡慕啊!为什么你们都有这么优秀的爸爸s和孩子s呢?.

TOP

回复 299#兔子的姐姐 的帖子

从你以前的贴子看,你家兔子很不错的,比较从容、大气的女生。

我父亲的事没说开呢,要是说开了你会喷饭的。他自己样样优秀,什么都做的不错,唯独一件事没做好,就是父亲这个角色没做好,也许和他出身有关吧,他是孤儿出身,自己没享受过父母之爱,也不懂得给孩子慈爱。举个例子,他因为自己读书很轻松就能拿高分,所以一看见我埋头写作业就急眼。我这种懒懒散散的个性的养成,就和他有关。

至于我的孩子,才两岁半,太小了,未知数太多,压根谈不上优秀。.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