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9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伤仲永”与“小时了了,大必未佳”

to: 瘦豆妈妈

搞地域攻击或人身攻击就无聊了,我只是开个帖子大家开心聊天而已,我不想针对你的逻辑混乱的观点做任何回复。
不过还是很开心其他人都是很有素质的。.

TOP

to 快乐的小肥阳

“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所建树,以父母为傲的孩子,将来也会向榜样学习,差不到哪里去”

说的太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6-7 18:28 发表
但也有很多少时聪明长大也很出色的人,同时也有更多的小时后一般,长大后更一般的人。

片面地强调聪明的重要性是有危害的,很多旺旺上的父母已经有认识了。
怎样优化教育,怎样“助长不拔苗”才是关键。
强烈赞同!.

TOP

“让小孩从小就尊重长辈,懂做人的道理。”这个观点我是支持你的。其它的观点,一家之言,听听,看看,就算了,我是不敢这么说的,怕误人子弟。.

TOP

回复 1#杰茜妈妈 的帖子



家长理智,理性地对待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切不可为孩子一时的优异表现而冲昏了头脑。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结局好才一切都好(这结局好包括了孩子和家长都要好,双赢才是真正的成功)。.

TOP

还好LZ不是比尔.盖茨,否则更“牛逼”.

TOP

呵呵,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请原谅我们在网上的胡言乱语,呵呵..

TOP

也许是旺网上太多优秀的孩子充斥了我们的头脑,大家都要让自己的孩子以这些优秀的孩子为目标为榜样。但是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聪明的孩子毕竟占少数。就像一个“几”字形,上面的一横我是不敢奢望的,我的孩子只要在这两条竖的中间游离就满足了。.

TOP

回复 1#杰茜妈妈 的帖子

我觉得“伤仲永”说明的似乎不是“过度教育”而是“没有适当的教育”。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孩子是不是“天才”,都需要因材施教,当然这不意味着就是拔苗助长,提前灌输知识,教育蕴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看家长如何理解和实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的小肥阳 于 2009-6-8 09:29 发表
我不太喜欢在别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有点炫耀,是金子总会发亮的,不需要父母在边上吹嘘
在背后我会对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在人前,我更多的是淡然一笑或者勉励孩子要学习别人的优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然孩子的 ...
理智的爸爸/妈妈!

孩子很多时候是被父母给吹坏的。这些爱吹嘘的父母,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吹嘘对孩子的恶劣影响。这种吹嘘使得孩子处于众目暌暌之下,一举一动都是受到别人的挑剔。同时孩子听父母吹自己吹多了之后,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评价,没有反省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就是一溃千里。.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6#杰茜妈妈 的帖子

这位杰茜爸爸说得太好了,严重支持!.

TOP

这个帖子俺要狂顶。.

TOP

不急

有什么好急的?太早用力容易后劲不足。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50米,某一圈跑到前面没用的,关键是耐力。
这个马拉松没有终点而且各人的路线各不相同,没有可比性。
不要跟在别人后面转,发现一下自己孩子的独特优点和潜质吧。
实际操作的难度决定于家长的观念。.

TOP


对于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相信每位为人父母的都有自己的忧虑,想让孩子快乐成长确实是件需要我们共同讨论与学习。
现在孩子将上小班,但我的忧虑已经开始!在家里我从小都没特意教她什么,只是让她要有礼有理。也许是长得很精神的样子,许多人夸她聪明!但作为妈妈,我深知孩子并不异于他人,没有什么优于他人的天赋。.

TOP

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不如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所建树,以父母为傲的孩子,将来也会向榜样学习,差不到哪里去”--52楼.

TOP

大家和和气气的,其实家长的观点很多也是缘自与自己孩子的状况,而且也在不断改进中,孩子的个体差异其实非常大,这些我想只有自己的父母能够观察得到,而且我还是赞同培养好习惯好品质为第一,这是孩子受益终生的。当然,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德才兼备,个人觉得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不是太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做一个能保护孩子又能使孩子适当发展的家长,比一味逼孩子学东西的家长要难的多。
旺网上的优秀家长优秀孩子真的很多,最近小学招生,网旺上满眼的一顶一的名牌小学,很恭喜这些家长孩子,但是这样的孩子又有多少呢,是上海小学生的总比例的多少呢。想想自己也是茫茫人海中很渺小的一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何苦要让自己的孩子去争这争那。.

TOP

刚刚回味了快乐小肥阳的“不如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所建树,以父母为傲的孩子,将来也会向榜样学习,差不到哪里去”,
非常有感触,这也是帖子里面我觉得最好的回复。

实际上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你尊敬长辈,你老了,你孩子也会尊敬你;你工作努力,你孩子也会以你为榜样,努力学习;你爱好广泛,心胸开阔,你孩子也应该业余生活丰富,对人大气。言传身教比赶着小孩去培训班强多了。.

TOP

现在社会 仲永 可能很多 不再是一个几个了! 能不跟上时代步伐吗?大环境和教育体制现实放在面前 我觉得 只要不骄傲 永远保持学习热情 和正确引导 就不会有什么伤仲永 而且不是瞎说 我小时侯小学同班同学 当时聪明好学成绩好的 现在都很有出息 不见得什么小时了了,大必未佳.

TOP

to angela12:
大必未佳是指“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并非是“长大了一定没有出息”,你理解错了。.

TOP

赞成LZ。小学不要过度学习。我也举两个例子。我记得我真正的懂事要好好学习是从高二开始,英语我更是从初一第一册一新自学的(我数理化比较好,但英语是一窍不通,考高中时考了6分,全是填空时瞎猜到的)。我记得高二开学时我问同学a, an 和 the怎么都有一的意思?我同学说这都不知道,还学什么英语,赶快回学种田吧。但到高三我英语是全校第一。全校两个上重点大学线的人之一(近400人参加高考,上线6人,其中二人上重点,4 人上中专。另外一个上了重点的是初中没上线的听说是差2分,他高考分数比我高,他是学校第一)。再举一例子,我一老乡(我爱人同学老公,现也在上海),初三之前特别调皮,成绩也很差,但在初三上半年因打架住院约二个月后(这年回家参加农活时,他叔叔说他以后就要这样种田了开始反思)开始懂事,刻苦学习后上了县重点中学,后来考到北京大学,分配工作不如意后重新考回北大的金融类研究生。现在上海。我也认为关键是要懂事愿意自己学习。从初中开始完全来得及(我高二开始就嫌晚了些),小学不易过度教育。

[ 本帖最后由 MINGMINGBB 于 2009-6-8 11:51 编辑 ].

TOP

有教无类

1 幼儿期,小学期间到底是否需要知识点的“教育”?教“语数外”?是否需要“过度教育”?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作答。

2 教育没有统一的法则,每个个体情况都不一样,大家对“过度教育”的理解也不一样。

3 具体个例什么情况都有,但个例没有统计不能用来说明整体。见过太多太多“仲永”,也见过太多lz这样的例子,身边很多人包括自己都与lz有些成长情况相似。但这不能用来说明整体,更不能用来佐证一个未知的个体。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差异实在太大。

4 就自己的观点认为:如果各方面条件都适合,适当教育一下也没啥不好,前提是a孩子自己也喜欢,也能接受。b 不要太多,还是要给孩子尽量多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是很重要的,自由了,他才能思考;能思考了,以后才能学习好,逻辑清楚。c 不要强调太具体的东西,如三岁背会某一首英语。那是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开开玩笑还可以,真的为此炫耀,有点那个。

5 假如条件不合适,或者孩子不接受的情况下,硬要开展某些教育,是非常不理性的,因小失大。具体表现如花超过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钱去上某种班,或为上个兴趣班严重影响家庭关系,起早贪黑,三年换8次学区房,或者三岁学奥数,或打骂逼孩子学写字等等,实在是不可取啊,不可取。人生很丰富,什么重要,什么次要,要拎拎清楚。

6 对孩子要有爱心、有耐心、理解他、与他交流。相信他会以百倍的爱心、耐心、理解和交流来回报你!这比背500首唐诗都有用,比背一万首唐诗加过一万星都管用。

[ 本帖最后由 尼克 于 2009-6-8 12: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晟宝他妈 于 2009-6-7 22:10 发表
看到这个话题,我也忍不住说几句。其实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教育还是很有关系的。我身边就有2个很好的例子。
1)父亲同学的儿子,称为A吧。A-22个月就能认字,教了就会,爷爷很得意,小时候就常被夸奖为天才。因为A的 ...
顶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教育还是很有关系的!非常赞同。小时候读书好的,如果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大了未必有出息。但是小时候一直靠点小聪明混在中上游的,如果没有家长在成长的路上助一把力,这块金子就是到了大也未必能够闪光。拔苗助长现在大家都知道不好,但是矫枉不能过正阿.

TOP

在见到非常优秀的孩子后心理难受时不妨这样想想,但是我们周围确实有一些德才兼备的孩子,他们真的很优秀,因为每个孩子的智商本来就不同,优秀的孩子不见得都是被逼出来的。我不会怪孩子笨,因为我就是个比较笨的妈妈,我喜欢接受事实,不喜欢自欺欺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尼克 于 2009-6-8 00:30 发表
1 前面这位妈妈,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有话好好说,不要说侮辱人的话,更不要说粗话脏话。
2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比英语钢琴更重要,这一点正常人都知道。
3 性格决定命运,对某些人的艰辛生活深表同情,但考虑到其 ...
呵呵,严重同意。。。。。。.

TOP

我就想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而不是学习机器,或者其他的什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阿贝爸妈 于 2009-6-8 12:02 发表
我就想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而不是学习机器,或者其他的什么。
同意。。尤其是小学学习过得去就行。初中后要多注意些,最好是让小孩自学学习。。。。。.

TOP

引用:
原帖由 杰茜妈妈 于 2009-6-8 11:37 发表
to angela12:
大必未佳是指“长大了不一定有出息”,并非是“长大了一定没有出息”,你理解错了。
我知道的  但楼主帖子潜意思其实不就那意思吗

所以不确定的事情 至少对我来说 只要把握好当下就可以了 孩子聪明有天赋那更好 有这个实力就不见得是什么过度教育 所以我认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 对待方法就肯定也不同 

[ 本帖最后由 ANGELA12 于 2009-6-8 12: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INGMINGBB 于 2009-6-8 11:39 发表
赞成LZ。小学不要过度学习。我也举两个例子。我记得我真正的懂事要好好学习是从高二开始,英语我更是从初一第一册一新自学的(我数理化比较好,但英语是一窍不通,考高中时考了6分,全是填空时瞎猜到的)。我记得高二 ...
初二是关键,高二也是关键,基本上就是分水岭。
惭愧,我初二开始学英文,一直很一般,哎。.

TOP

其实也是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幼儿园的孩子要学这么多,为了考小学,读了好的小学,才能考好的中学高中,才能考好的大学!上一般小学的孩子就没出路了吗?就成不了财了吗?
对于孩子上什么小学,才是最初的症结所在吧!.

TOP

上面爸爸妈妈说得不错。初中应当开始自学。可是自学的能力等到初中才开始培养嘛?

小学是基础,讲究全面发展和习惯的培养。也许不必计较分数和名次,甚至学校的排名也不必计较,但是习惯的培养应当始于小学,甚至幼儿园中、大班。

而且语文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是靠长期的积累,一时的努力是不会有质的飞跃。小学语文基础不好,后患无穷。初、高中再来补语文,事倍功半。英语的教育也是这样。但是英语的教育不能建立在母语虚无的基础上。母语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母语功底深厚,英语学习会受益,反之,会遇到瓶颈。

至于数学,一旦开窍,是可以突飞猛进的,这和语言不一样。但这不是说数学不重要。早开窍,早学习,功底不一样。

语言功能的发育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龄前,注重幼儿的语言功能的培养没有错。当然,方式以及进度,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调整。.

TOP

回复 81#杰茜妈妈 的帖子

所以说小时候的学英语的环境很重要。

[ 本帖最后由 尼克 于 2009-6-8 12: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09-6-8 12:17 发表
上面爸爸妈妈说得不错。初中应当开始自学。可是自学的能力等到初中才开始培养嘛?

小学是基础,讲究全面发展和习惯的培养。也许不必计较分数和名次,甚至学校的排名也不必计较,但是习惯的培养应当始于小学,甚至 ...
绝对赞成,补充一点,个人认为幼儿园开始学习习惯就要开始培养,其实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不认真,一定要陪着才做,不陪就不专心,我认为是家长太早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觉得陪了放心,孩子做的对,做的好,这难道不是家长的问题吗?孩子是白纸,有时候出现的坏习惯,家长式有责任的。.

TOP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讨论这些其实没什么必要,散养的还是散养,拔苗的还是拔苗,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是一定正确的,只要不“过”就可以了~

作为父母,我只希望对孩子的培养到位,当机会来临时,他不会应为没有文凭、没有能力而使之交臂。但是让学龄前孩子去考星,以应付升小择校~我觉得这些家长都是本身没有什么能力~有本事人脉混的好点,走走路子,自己不行,让孩子苦读~以达到上名校的目的~不觉得惭愧吗?.

TOP

我想,很多爸爸妈妈其实是想通过培养孩子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而混淆了其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
对于成功,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认识。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尽管也曾经发奋努力过,但是没有大的提高。庆幸的是复习后的那次高考考得非常的好,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我希望我的小孩在生活中能够收获自信和快乐。这也是我自己期望且还未达到的成功。
一句话,我不希望我的小孩不快乐,我希望他能一直快乐下去。.

TOP

我写的一堆东西呢,.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杰茜妈妈 于 2009-6-7 22:24 发表



多谢,对于英语这点,您说的有道理,我英文不好,吃了很多亏;也就是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报个班(前面我也认同了这点),但是毕竟一年要将近1w大洋,对于一般家庭还是有压力的;如果自己能抽空来教的话 ...
发贴,也可能是喜悦的表现,不能全当炫耀.
你自身发现的是英语不好,你赞成报个英语班.
我小时候,学习全不好,是不是给孩子语数外全报呢?

家长的心态,我基本上很能够理解:
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样样棒
同时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好的教育.开放的,活泼的.但是中国的教育体系哪些学校能做到呢?
关于发贴,我们要报着家长还是很想通过发贴来给大家一个好的借鉴,或者表现下喜悦的心情.

现在的教育体制和我们接受西方外来的教育理念还是有很多的矛盾的.
开放的教学理念,已经传进中国,并且影响着我们家长,但是,教条的学校学习方法,还是要求我们必须要应试,因为这个是检测孩子的唯一方法

那个实验的孩子,最后只上了2本,会不会是他高考的失误呢?

楼主的想法是很好,但是也要理解并且容许其他的教育形式出现.
脑力的开发3-6岁是最活跃的,很多家长是不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才去开发孩子们的呢?

思想比较凌乱,写的也很凌乱.不好意思..

TOP

我也希望孩子能够足够聪明,辨别是非,不要生活在蒙蔽之中。能够欣赏艺术,感知生命之美。.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使爱旺旺 于 2009-6-7 20:03 发表
嗯,这段时间我们周围的几个同事都在谈论学区房的事情,希望能为孩子未来能上个好学校未雨绸缪一下。我就和他们说,有这个经济实力自然好,没有经济实力硬是卖掉现有的大房子,买一个房龄老的不行,面积小的不行的房 ...
事实如此哦,很让人无语。.

TOP

引用:
原帖由 shjxluo 于 2009-6-7 21:48 发表
我非常同意LZ的看法,只是在实际生活中,碰到那种看上去很厉害的小孩,而他的妈妈又超喜欢在你面前喋喋不休的吹嘘孩子的本事,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一点心理定力的。我同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同事把她中班 的女儿的 ...
和你有同样的遭遇,无奈此种父母不在少数。.

TOP

我也很困惑于‘过度教育’,想让孩子有玩的时间,比如和小朋友交往,搭打lego或klikko,画画,所以七外的校门都没踏过。但据在里面就读的孩子家长说,孩子自己不觉得累,挺开心的。继续困惑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杰茜妈妈 于 2009-6-8 12:09 发表


初二是关键,高二也是关键,基本上就是分水岭。
惭愧,我初二开始学英文,一直很一般,哎。
乡下中学,第一也是很差的。口语到大学毕业还等于零。我口语是工作后再才始自学的。我认为小孩最关键是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这也是最难的)。初中开始完全来得及。小孩在小学阶段不要过度教育。当然不是说不要管。过度或强迫小孩学习有可能是“小时了了,大时未必佳“的。因为到了初中和高中你还能强迫小孩学习吗?强迫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导致反感的。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过度教育不等于强迫”。但请想想,哪个小孩不喜欢玩?玩是小孩的天性。真正自己天生不喜欢玩而喜欢学习的人我到现在为止还没看见过。。。。。。.

TOP

身边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小时候成绩很差甚至留级,大了居然读到博士或者更甚.但是这只是个概率问题,我不想拿孩子的不能重来的未来赌这个.


旺网上确实优秀的孩子不少,可以肯定的是,父母都不上旺网的现实中优秀的孩子也不少,亲眼看到有的小孩因为小一学习不好被老师批评的伤了自尊和自信,每到这个时候,总是情不自禁的把散养孩子的心收紧了.

只能说因材施教,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好的,当然这个结果,也要若干年之后才看的出来.

TOP

顶.

TOP

同意LZ的看法:
我前天也为此和LG争论了半天,后来被LG说服了:我希望给儿子报少年宫的学习班,LG坚决不让报,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给孩子学习兴趣带来的不好影响可能远大于所学的这点知识,LG是希望让孩子充分地玩,最后没有去报班,报班的几百快钱当天去动物园玩掉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赞同LZ.
我和我弟弟就属于晚发的人,到初中(弟弟到高中),老师才象突然认识我们俩.小学时候,我和我弟弟都很一般,我们的功课都是在学校的水泥乒乓台边糊乱做完,然后就是跳橡皮筋,丢沙包,乒乓球,羽毛球,还有挖沙坑,可以在操场边挖一天.父母是双职工,也没办法管我们.不过到初中高中,我们就知道要读书了,居然也就从四川考出来了弟弟比我更好一点,读博后在德国工作.我也就在上海混混.
现在让我很抓狂的是,小姑娘们都不成群结队跳橡皮筋了,也不玩丢沙包了,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都是要参加昂贵的培训的,不是和小伙伴你打我打就会的,其实小时候的游戏真的很益智,越玩越聪明,只是现在大家都忙考级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灏灏妈妈 于 2009-6-8 12:42 发表

发贴,也可能是喜悦的表现,不能全当炫耀.
你自身发现的是英语不好,你赞成报个英语班.
我小时候,学习全不好,是不是给孩子语数外全报呢?

家长的心态,我基本上很能够理解:
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的发展, ...
很中肯。顶一下这个回帖。.

TOP

回复 101#grant 的帖子

回完发现这个是版主发的...
俺的回帖有MP帖的嫌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