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4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实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实验?

从数学教育的重大变革谈起

实际上,整个中国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的实验或试验.
成功吗?失败了吗?抑或与时俱进?
上海的二期教改,评价不一.
以数学的教学改革而言:上个世纪,一直进行着数学的改革,
1.20世纪初培利-----克莱因运动
英国数学家培立教授数学教改的中心思想是:
(1)强调数学的实用价值问题。
    ①数学要从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②注意数值计算、对数的使用、代数公式的应用,坐标纸的应用,重视实验实测等技术教育。
(2)要实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个性教育。
(3)反对为了通过考试的数学教育。
     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Flix Klein,1849-1925)则积极主张数学、物理、工学内容一体化(统一起来)。这位在大学任教期间,就一直关心数学教育,并给志愿当教师的学生开特别教育讲座的数学家,于1904年,在德国自然科学会议上,发表了《关于中学数学与中学物理的若干问题》,也提出了类似于培利的数学教育改革措施:
(1)顺应学生心理自然的发展,安排教材,选取教材;
(2)融合数学诸分科,并且使数学和其他各门科学紧密相联系;
(3)不过于重视数学的形式陶冶,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方面,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4)为培养这种能力,必须以“函数观念”和 “直观的几何”作为数学教材的核心。
这些措施的要点是强调数学的应用性,教育心理研究成果的指导性,以及突出函数的核心性。这些全新的观念无疑给当时沉寂而落后的数学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整个数学教育观的变更。同时,及时地把这些观念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例如,1908年在德国出版了一套全新的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在内容上把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代数、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内容融会为一个整体,增加授课时数(每周4—6小时),教学效果非常好。而且克莱因本人还发表著作《从高观点看数学》,在理论上对其观点做出积极的宣扬,促进了数学课程的现代化进程,推动数学教育观的更新和数学教育的发展。
培利、克莱因在20世纪初,极力提倡数学教育要进行改革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成为50年后世界范围内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先声.由于这次数学教育的改革影响广泛,波及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数学教育历史上是一次重要的数学教育观的转变,因此人们把它称作培利——克莱因运动。
尽管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间,数学教育现代化并无多大进展,但他们的主张,却埋下了后来20世纪60年代的数学教育现代化的种子,给后来世界范围内的数学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新教”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工业先进国家转入了经济恢复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数学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得中学数学教育再也不能保持着所谓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特别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得自以为“世界霸主”的美国朝野震惊,深感教育的落后、科学人才的缺乏。美国认为出现这种“导弹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学教育的落后。于是他们便从数学教育的改革入手,提出新数学运动——数学教育现代化。
1958年春,美国成立了规模宏大的“学校数学研究小组”(School Mathematics Study Group)(SMSG):进行数学教育改革的研究工作,并动员了全国的人力和舆论,致力于数学教育现代化工作。
对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兴起有决定意义的是1959年9月美国“全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的一次会议。会上全面研究了中学数理学科的改革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四个新思想:
(1)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这就是所谓结构思想;
(2)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可以用某种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即所谓早期教育思想;
(3)以往教学只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今后则应重视发现的能力,或称之为直觉思维的能力;
(4)学生学习的最好动机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对数学的真正兴趣,因而提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上的一系列问题。这次会议还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实用性要求。
1959年11月在法国莱雅蒙召开了关于数学教育改革的国际会议。会议一致肯定了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组织了一批学者编写理科学生用的“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大纲”。会上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
     ①新的数学思想;     ②新的数学教育手段;     ③教学手段的改革。
会后,西方各国纷纷组织了研究机构,开始形成了国际性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数学教育现代化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的“学校数学研究小组”(SMSG),他们集中了人力,在几年之内编出了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新数”教科书,数学教师手册,各种课外阅读读物达百种之多,其中中学数学教科书为《统一的现代数学》。
英国的“学校数学设计组”(School Mathematics Project)(SMP)编写了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统一的现代数学》。美英两国的教材反映了当时现代化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这场以学校数学课程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几乎波及了全球,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了新的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新的数学教材,“新数学”的洪流在冲击着数学。人们称此运动为“新数”运动。
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曾盛极一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希望它取得“神奇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导致了整个运动在某些地区受到挫折。一些地方上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数”遭到猛烈批评,许多人提出了“回到基础”(back to the basics)的口号,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校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培养数学家;(2)抽象概念过早引入学生接受不了;(3)新数学忽视应用;(4)数学不能割断历史,传统数学是基本的,不能大删;(5)二进制之类的东西也不必人人都搞。总之,“新数学”的高潮已经过去,但仍有人坚持试验,相信总有一天会取得成效。他们相信:“现代化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
1980年8月10日—16日在美国伯克利举行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ICME-4),会议对20年来的数学现代化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会议总结报告认为,这次现代化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在中学引进了现代数学的概念,使整个数学课程结构化。其特点是:
(1)追求现代化
为追求现代化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放入了大量现代数学内容,如集合、逻辑、群、环、域、矩阵、向量、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等。还使用了大量的现代符号:如Î、∪、∩、Ì、Þ、"、$等。甚至在小学里也加进数的理论、简单的概率、统计、代数、函数等。
(2)强调结构,追求统一化
不分算术、代数、几何等科,以集合、关系、映射、运算、群、环、域等现代数学观点把中学数学教材统一为浑然一体的逻辑内容。
(3)采用演绎法,追求公理化方法
首先,它强调了集合论,从小学就渗透集合的概念,同时强调数理逻辑的初步知识,把几何中的公理法搬入新教材,至于代数结构更是公理化了的。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有益的。
(4)破欧几里德体系,简欧氏几何内容
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打破欧几里德体系。各国想尽办法力图用其它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如有的想用代数法、向量法、变换群的方法,有的想用测度理论。总之,企图改造欧几里德几何学,并删去其繁杂内容。
(5)削减传统计算
认为大量的传统计算无助于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各国对计算的有关知识均有削减。
总结报告还认为,这次改革运动的主要缺点是:
(1)增加现代数学内容分量过重,内容十分抽象、庞杂,致使教学时间不足,学生负担过重。
(2)强调理解,忽视基本技能训练;强调抽象理论,忽视实际应用。
(3)只面向优等生,忽视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4)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没有跟上,使得不少教师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
总结报告还认为,这次数学现代化运动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1)出现了一些对数学和数学教育有远见、有洞察力、有影响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一些国家里建立了合作机构来研究课程的发展。
(2)大多数国家的中学数学课程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结构和原理。
(3)在国际上,数学教育工作者活动的联络网已形成。四年一届的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使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数学工作者之间的活动日趋活跃。
(4)数学教育的大改革使得教师更加集中注意教育的成果。使教师经常研究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一些问题。
3.“数学大众化”运动
80年代以来,吸取“新数学”运动和“回到基础”运动的教训,数学教育面向大众便成了明智的选择。  “为大众的数学”这一口号就数学教育而言,蕴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数学教育必须顾及所有人的需求,使每个人在数学教育中得益;其二是指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水平,但数学教育存在一个人人都能达到的水平。随着“为大众的数学”思想的兴起,下列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1)数学是否应以为大众的课程保持其核心地位?
    (2)什么样的数学课程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
    (3)如何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区分学生和课程?何种程度的区分是需要的,可能的?
    (4)如何理解数学教育的“机会均等”与“各取所需”的矛盾?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0-7-30 11:44 编辑 ].

TOP

对于上实的实验如何评价?
上实的实验是整个中国教改的一角,坚持20年而始终坚持着,有自己的特色。有成功的一面,也有经验和教训。把教师自身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实验内容是很有远见的。
愚见是积极参与,冷静评估。.

TOP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大纲

新加坡政府在1997年提出了“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的教育总目标。为响应这一宏观的理念,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了试行的小学及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在数学课程的框架上,2000年大纲与1990年大纲大致相同,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仍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大纲明确指出,所谓的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在实际任务、现实生活问题和纯数学问题中使用和应用数学。在这里,“问题”一词包含了广泛的情况,从常规数学问题到需要用到有关数学及思考过程的情景不熟悉的问题和开放性探究问题。如图二所显示,围绕着数学问题解决有五大紧密相关的要素:概念、技能、过程、态度和元认知。对这五大要素的具体内容,大纲作了以下说明:
1、概念:指解决数学问题所要用到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概念、几何概念、代数概念和统计概念;
2、技能:指要求学生在进行解决问题时运用与内容有关的运作技能,包括估计与近似、心算、交流、使用数学工具、算术运算、代数运算和数据处理;
3、过程:指数学问题解决中所涉及的思考和解题策略(Heuristics)。(对于具体的思维及解题策略内容,大纲对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作了不同的说明,见表一);
4、态度:指数学学习的情感方面,如喜欢做数学、欣赏数学的美和力量、具有运用数学的自信心、以及有解决问题的毅力;
5、元认知:指监控自身在问题解决中的思考过程的能力,包括持续而有意识地监控执行任务中所用到的策略和思考过程、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及检验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表一、新加坡中小学数学大纲所列的思考技能及问题解决策略


新加坡中学(低年级)和小学的数学大纲是分开出版的,这样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教师使用,但联系十分紧密。这不仅体现在前面提到过的宏观的数学教育的目的和课程框架相同,而且更多反映在中小学具体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联系和衔接上。大纲试图按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同水平安排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例如,小学的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两维和三维系统中的空间关系,而中学的数学课程则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关系。对于数学中的模式和关系,小学阶段的数学只作认识的要求,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就不仅要能够识别这些模式和关系而且要能够运用它们。在对数学语言、符号和图式的使用上,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它们表达和交流数学思想,而对中学生来说,不仅要能够运用还要能够理解。同样地,对于所学的数学概念,小学阶段的要求是让学生能够使用这些概念进行问题求解,而对中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能对在熟悉和不熟悉的情况中,包括日常生活,所遇到的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上,小学数学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解题,而中学的数学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分析问题、将问题数学化并使用恰当的策略进行解题、验证和解释所得到的解,并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解说他们的结论和解法。此外,中学阶段的数学课程还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计算器、收集和分析数据、认识大纲中涉及的不同数学内容间的关系、以及认识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这些都是小学数学课程所不曾提及的。表二简略地列出了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范围。

表二、新加坡中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表


注:1、小四分流后的小学课程共分三种课程:EM1、EM2、EM3;

  2、中学阶段的分流课程共有四种:特别课程、快捷课程、普通(学术)课程和普通(工艺)课程。

[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10-7-31 11:58 编辑 ].

TOP

上实的数学教本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很有特色,美国加州许多学校采用了新加坡的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材,取得不错的效果.
我没有机会得到上实小学部的各年级的数学教材,仅就目前接触到的内容而言,1年级上学期就引进了数轴和负数;2年级下含简单方程.在每学期的想一想做一做类的题目中有一些数学趣题其难度不亚于奥数题目.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近似和估算的训练.更有与一般小学的心算练习本相同的作业,不过快一年.对照新加坡的数学课本,上实也明显超前..

TOP

王老师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