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4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实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实验?

实验,到底是什么样的实验?

上海市实验学校,很响亮的名号,有前领导人的题字,有很多官员的挂名。气魄很大,名气很响,很多家长趋之若鹜,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幸进入其中。
  我和实验无缘,但是一直很关注。因为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答案。实验学校到底在试验什么?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各少读一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少读这2年的结果到底如何?翻阅这几年的上海市高考学校排名,我没有在前10名里看到实验学校的名字;在小学和初中的各项竞赛中偶尔会看到实验的学生,但大都是孤零零的几个,仅能视为个体性的得奖,绝非体现学校实力的群体性获奖。
  我本凡人,看不懂那些高深的教育界人士的高瞻远瞩。在教学内容大体相同的现实下(因为无论再怎么实验都无法摆脱高考的指挥棒),少读2年书显然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试验,甚至可以称之为是一场赌博。赌资就是这些孩子,赌注是孩子们的未来。已经20多年过去了,这种赌博式实验的阶段性结论有了吗?最先的几批学生应该大学毕业了,有没有进行跟踪呢?教材据说是自编的,效果到底如何?少读2年的结果是更具有竞争力还是不过如此,仅仅是比同辈早赚2年工资呢?--没人知道?
  逻辑。我觉得实验的教学方式和其他学校常规方式的关系有如矛和盾一般。如果20多年来,实验学校的这种实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么上海市教委对于其他学校的教学不进行改进和向实验模式靠拢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反之,如果实验学校20多年来的实验并没有显现出令人信服的数据结论,那么这种模式的继续则是对实验学校孩子的不负责任。--这就是我一直关注实验学校,但同时也一直无法解答的问题。
  不能否认实验的质量还是不错的,但问题是教育主管机构是否有权力对学生进行如此凶险的试验?在独生子女居绝大多数的社会现实下,是否有必要进行这种拿别人唯一的孩子的前途,拿别人家庭的精神寄托的赌博?
  不是来砸什么场子的,我不是流氓。就是因为搞不明白这个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土豆爸妈 于 2009-5-30 00:45 发表
思考过同样的问题,不过对“凶险”程度认知没有您这么强烈,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10年制的学制长大的,换句话说,10年变12年是最早的“实验”,呵呵!
10年变12年是为了分散,12年变10年显然应该是一种集中。我纳闷啊:实验的老师是凭借什么来确定他们选择的孩子可以适应这种集中?难道他们个个目光如炬吗?在一个孩子年仅7岁时即可一眼看到他的未来?或者是仅仅凭借几道事前准备的考题来确定这一点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chentang 于 2009-5-31 13:52 发表
实验学校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学习上有兴趣、生活中有情趣、对未来有志趣的人。
呵呵,看来实验学校的公关确实很振奋人心啊!这么些华丽的词藻,这么些远大的目标,可是还是没有回答到问题的本质。
  1.“实验学校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学习上有兴趣、生活中有情趣、对未来有志趣的人。”---这个说法似是而非,又有点似曾相识,有太多的学校的招生简章上是这么说的!   2.“另外十年制是可行的,因为有一部分群体的孩子不需要在小学和初中的最后一年进行反复的操练。”---十年制是可行的,这是实验学校试验了20年后的的正式结论吗?如果这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结论,那么不正是反证了上海市内其他所有学校12年制的误人子弟吗?此外,“有部分学生不需要在小学和初中的最后一年进行反复操练”,这个结论我是相信的,可问题是,实验如何在小学招生时,在一个孩子年仅7岁时即能确定他是适合的呢?有一个祖传的秘方吗?如果有这样的标准的话,那绝对是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史的一个巨大进步,现今,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因遗传学的研究,就是为了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类生存的质量,这个工作的起始部分就是筛选,实验学校如果有了这种筛选的标准的话,那绝对是轰动世界的科技成果。 3.“实验的教学除了语数外以外,注重的是德育、科技和艺术教育。“展能成志”构建以六大兴趣、八大课程让孩子学会尊重、负责和感恩,培养稚趣、礼趣、阅趣、探趣、博趣和艺趣。八大兴趣课程是一体系ten for ten德育校本课程、感恩系列、自主式学生小课程、阳光好少年习惯养成教育、亲子系列、儿童团少先队争章课程、班主任专业发展系列课程、家校联动系列课程.
其中一体系ten for ten德育校本课程即10个年级有10方面的课程,这些校本课程作为正式的科目安排在每日的课程表里,如一年级是爱的系列、社会考察、五节和ss。
自主式学生小课程是学生混龄参加科技小沙龙、实验小农场、书社、主持人、合唱、乐高、折纸、乒乓球等等
通过以上课程与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达到有一次演出机会、一次获奖机会、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次特长展示、一次作品展示、一次干部体验的六个百分百的目的,培养孩子的信心、孝心、爱心与忠心。”---轰轰烈烈一大把目标。本就少读2年书(整体教学内容一致),还要搞这么多的活动,在孩子精力相同的情况下,会有多少质量呢?难道不会影响到成绩吗?殊途同归,最终的结果都是要参加高考的。你学得比人家时间少,基础本身就不见得比人家扎实,即使达到了上面的所有要求,考的大学比人家差,机会就比人家少。.

TOP

引用:
原帖由 临港俊俊 于 2009-6-1 20:20 发表
同意土豆爸妈的观点。孩子需要发展的是综合能力,成绩并非是唯一的出路。
成绩好与综合能力强并不矛盾啊?成绩固然不是唯一,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名牌大学的就业率一定是高于普通大学的,这一点无法改变。成绩好,进入名牌大学的概率就会高,未来找到好的职业的机会也就多。职业生涯的开端有一个好的平台发挥,机会是一定更多的。这是一个大概率。当然普通大学里一定也会出现杰出人物,这是小概率。我想,我们还是应该追求大概率事件比较稳妥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土豆爸妈 于 2009-6-1 13:35 发表
记得哪个爸爸做个一个统计,上海每年的小学生是6万-7万?想想以下几个数字,就不会再纠结实验怎么挑选这60个孩子了

先假设孩子的智力水平也呈正态分布,即60-80%的孩子智力是正常人水平,10-20%偏强,10-20%偏弱
...
呵呵,我想如果实验学校真的是作为对于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或者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改革的话,正如您说的:60个人,0.1%的标本根本就是无意义的,不具有代表性。这也正是我疑问所在:这样的尝试意义何在?
我不是在指责实验学校,我是在质疑主管部门的这种尝试。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实验实在是不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因为事关那么多孩子未来的竞争力,这种尝试很可能仅仅就是一种冒进。.

TOP

其实我总结了一下小学招生的具体考查范围:
1.幼儿园。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的学生获得青睐的机会更大,依次下去是一级幼儿园和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民办幼儿园。
2.孩子的基本反应能力。
3.家庭的背景。--家长的职业;学历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
4.无法掌控额人脉基础。.

TOP

家长们讨论很踊跃,我倒是真想听听那位传说中的王老师怎么说? 千万不要误解开这个讨论的原意,没有丝毫贬低实验学校的意思。只不过听说了好多年,却突然发现这个试验里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如果20多年的试验是成功的,那么为何不进一步地推广?如果试验的结论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那么为什么还要继续这种试验?
   少读2年书没什么问题的,当年的我们小学5年加初高中6年,本也是少读一年的。问题是有没有这个必要呢?7岁和9岁的孩子会一起玩得很开心,22岁和24岁的年轻人则会存在很大的认识度差距。在谁都要面对的高考时,不会因为少读2年而给予照顾;在面对这样一个相同的,人生最严峻的关口时,积累的基础似乎更重要。小五和初三的复习现在看来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一种融会贯通之后的提高。题目做得多;题型接触得广怎么说都是具有优势的。实验是如何来化解别人的这种优势呢?
   至于什么愉快教育之类,我是不相信的。因为在高考的指挥之下,愉快教育的结果一定是家长和学校的不愉快。除非特殊的原因,家长不需要追求国内教育的结果而只关注过程。
而素质教育,我也是怀疑的。言传身教,素质教育的本身就应该是家庭教育。把素质教育完全交给学校有一点点的不负责任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