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0个人次参与评价】

[甜酸苦辣]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教学公寓

这是紫罗兰小学陈校长的梦想。

     这个公寓里,有不同的工作室,文化的、艺术的、心理的、科学的等等。学生根据需要进不同的教室,每个教室布置的环境都与学科相关,学生一进教室就能受到熏陶。老师如同老中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出方子,或调理或治疗。

    陈校长曾在学校进行过实践,都未能成功,第一次维持三天,第二次维持一个月。

    却给了我许多灵感。尤其是第二次实践时,我也直接参与了,跟他也有过很多这方面的沟通,以及听到他在大会小会上的宣讲。我发现,他的设想适用于携飞这样的个性化辅导机构。

    先从我开始吧,我希望有个工作室,现在基本已有个固定教室,可以有一个书柜——这项也已与杨老师提过,他也赞同。其他教室也可以逐渐布置起来,形成不同的风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教育。

    当然,以此为立足点,会与外界有密切联系,我的特色则是带动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还是要坚持的,这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所谓的富二代,特别有意义。只是,活动的形式可以更丰富。                               2011、2、27.

TOP

变换

每次感觉压抑之时,便是我要变换的时候。

    人的心灵是追求自由的,但为了生活,所以要忍受许多不自由。

    我一定要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创建一个自由的平台。

    由于有网络,应该可以实现我的梦想——找到志同道合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整合资源,会有一番新天地的。

    如好友chehongyan带老公孩子参加义卖会时所说的:“感觉你在做大事。”是啊,在看似自娱自乐的活动中,已融进了我很多超前的理念,是个很开放的平台,跟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机构合作,就会有不同的异彩。2011、3、19.

TOP

流失率

最近作统计,李老师说:“兼职老师的学生流失率好高啊。”“为什么?”“不够用心呗。又不好管理。”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是欠缺了提升渠道吧,兼职老师不断上课,进修的时间少,缺少更新更好的内容去吸引学生,于是学生上了一期后就不再报班学习了。

   这对我也是一个警示。一方面,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用以教导学生和管理老师;另一方面,也要组织培训,用言传身教+书籍引导+公益活动等方式,全面提升老师的水平。这样,全职老师的价值会越来越大。2011-2-24.

TOP

突围

旺旺关闭半年,主要的宣传渠道没有了。

   随着旺旺他爸,转战到了新浪微博,又转到喵喵网,自然开始时效果不会好。但微博的确是可以好好用的,以后要多使用多推广,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渠道了。

    此外,就是搜房网,我通常一口气发许多帖子(在不同的小区论坛),直到管理员提醒“不能发广告帖或重复发帖”为止。这里也有人关注和参与,我要好好研究。

    还有市民论坛、市民博客、社区网,另外就是通过短信及学校门口宣传和邀请携飞学生参加。反正,宣传渠道也是立体的,这样才能找到我们的目标人群。2011、3、5.

TOP

衔接

今天,有一个新学生,虽然只上三节课,但却很有意义。

   用了三节课,6个小时,浓缩5年的语文学习以及衔接两地教材(上海—广州),真的很符合我的心意:大容量!

    当然,也不能只看速度不看效果。也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像这个学生,接受能力强反应也快,我也希望能帮助他衔接好。因为我就有过类似的遭遇,就是没有人来好好地引导我,通过自己的摸索要走许多弯路。

    衔接的方法,真的很有价值,于我来说,教授这样的方法既有经验又有切身体会。来到携飞,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衔接,如升入不同年级、转学、国际学校等。我自己也有过很多变换与衔接的体验。生活环境、学业、工作等等。哪个不需要适应与衔接呢?好好研究这类课题,就会很有意义。   2011年2月10日.

TOP

杞人忧天

昨天,从美术馆出来,经人民公园穿到福州路,春暖花开!可是,一条提醒短信出现,要戴口罩了、要吃防辐射食品了。

   哦,原来自由呼吸时那么的可贵。人啊,为了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为所谓的便利,而失去最可贵的健康、自由。2011、3、16.

TOP

被取笑的梦想

我自小的梦想就是跟书打交道,当图书管理员、书店营业员。生活中,也实现了部分的梦想,当过几个月营业员,是两家书店,也管理自己的和公司的书籍,可还是不过瘾,也一直教书,但仍然不是我最想要的。

    最近想要做卖书这个项目,也跟不同的人说起,有支持的有质疑的(不赚钱)。做起来再说吧,一定会积聚更多资源的。这么些年其实也积累了很多,是该运用起来了。

   即使是被取笑的梦想,也可以因为追求者的努力而成为可以实现的梦想。2011、3、25.

TOP

念头

一个念头出来了,就挥之不去。

      最近琢磨的就是卖书。但如果不花工夫就不会有成效。

      想着,是否把这边的工作变成兼职,然后业余时间做点感兴趣的事。4月6日.

TOP

发展

今天看了财经类的节目。嘉宾说到,创业不难,难的是发展,和突破瓶颈。4月6日.

TOP

积聚

为了经营书屋,积聚了一些所谓的资源,也有了不少灵感。但是实践得还是太少了。还是得有所突破。也许,先从义卖会开始吧,经营书,尤其是正版书,也像做教育,还是带点公益性。4月6日.

TOP

想经营书,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感觉头脑很乱。

     一位对经营书有所体验的同事又自己创业去了,虽然仍会继续合作,但到底不方便了,尤其在起步阶段。4月7日.

TOP

终于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探索,这周终于有了明确的安排。

      有了更多相对自由的时间,自然的,就少了薪水,也许得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也许有另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一定要很多薪水。

    这样的决定也许很令公司负责人失望,曾经那么看重我的能力,事实确实是,我的到来令自己和公司都上了台阶。表面看来,坚持下去应该很有前途,比如可以当高管、可以持更多的股份。但我更爱自由,我更希望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5月31日


       就这样吧,在这样的经济时代经济社会,我做着很不实际的事。.

TOP

每个月都在组织活动,比人家注册的公益机构还要忙,真是的。

    也许是为了寻找突破吧,又或是内心的驱动。

    但因为我们的活动完全是自发的,所以有利有弊。有利:参与度较高;有弊:不知道规模。尤其是天气不好或是换了个新地方。6月29日.

TOP

不断挑战吧。

以前都在周边,宣传起来还算方便。

7月份在新场,又连办两天(各两小时)。6月29日.

TOP

组织公益活动,草根型的,最锻炼人的地方在于,要预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多种备案。6月29日.

TOP

7月7日--7月17日,带孩子回了一趟老家。接触了一些朋友,感受颇多。7月17日.

TOP

又要组织活了,在新的地方、和新的机构合作,还连办两天,是会有压力的。好好计划一下吧。7月17日.

TOP

7月7日前:
1、配合公司宣传,在花小、六一幼儿园发了一些单子;
2、网络宣传:新浪微博、喵喵网、市民信箱(论坛、博客)、飞信;
3、邀约遇到的新朋友;
4、重点:王老师爱心教室,组织学生参加活动;
5、邀约:熊老师、月月妈妈

7月17日后:
1、巩固加强前面的工作;
2、落实:江总——宣传单内容;社工小刘——宣传单及捐赠对象;
3、联系其他机构和团队:贝贝妈、徐老师、陈峰、晴妈、萤火虫、阿辰  
7月17日.

TOP

我的课还是不少。看样子,要调整好才能兼顾工作于爱好。7月18日.

TOP

7月的活动顺利结束,虽然规模不大,但收获不少,尤其是对于组织者来说。因为:1、这是新的尝试,我们有了突破;2、合作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特别是第一次和新场的创意中心合作,彼大家都很认真,为以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3、这回,王老师的团队是主力,我们的合作更好了。8月1日.

TOP

有个新的公益项目可以做,也一直想做,但没整合好。心里很乱。希望能行动起来吧,这样也许会更好。8月1日.

TOP

“爱·艺术”小屋 20110814

(一)考虑   
     我们在新场古镇连续两天办了义卖会,我还带朋友逛新场。经过这么一番合作,新场创意中心的江总主动提出把洪东街3号的房子提供给花木公益亲子园作活动用,只收水电费。我问:“商用的,还是民用的。”“民用的。”   
     听到这话,我有点心动,但又很犹豫:我一直喜欢新场古镇,早就希望有那么一间小屋子可以承载我的某些梦想,况且我在个人职业规划方面也在寻找新的方向,得有些新尝试。可是,如今真有那么一所房子供我使用时,我却犹豫了,因为如果接手,总要好好“经营”,把项目盘活起来,但我有时间吗?能坚持吗?一见钟情是难得,长相厮守更不易啊。如果不好好操作,没产生影响,即使现在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不愿意受约束的我,是否能接受呢?
    跟公司主管的杨老师谈,他不反对;和王老师谈,他说可以配合;与茜茜爸谈,他不置可否放任自流。那么,就这么定了吧。跟着感觉走。诚然,接下这个项目来是累的,但联想到当今的很多负面事件,我既然有能力聚集更多不同的人去参与公益,为什么要放弃这个平台呢?更何况是自己喜欢的地方。         
    江总建议展示孩子作品,我加入了图书室的计划,因为不管走到哪里,我身边总能弄出个“图书室”来,也许是天性爱看书使然吧。。            

          (二)换地方   
      周日的上午,我拖着拉杆箱带着书籍资料来到新场。刚下车,接到王老师电话,他已经到了。他说:“房子很不错的嘛。”“是啊,只是市口不好,人流量少而已。”
    最近来新场的次数多了,以为会倦怠,但一下车,尤其是从大路转入洪东街,心就会静下来轻松起来。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在洪福桥旁边一家小店买了一块海棠糕,店主说:“你很面熟。”我说:“以前来过的。”一回生二回熟。早餐吃得少,再补充一点。
   走到洪东街,大家问:“今天有什么活动?”“布置一下房子。”——呵呵,因为上次的活动时我做推广,所以街上很多人认识我。

    刚到那里,江总的助手在3号房子的门前,对我说江总找我,给我换另一个房子。我想,是啊,3号房子虽说市口不好,但好歹开间大很适合做门面房,租出去不难。换到了37号。江总说:“这房子暂时不租给别人,你们可以用得长一点。”我自然说:“谢谢!随您方便吧。”       来到37号的小房子,说实话,相比3号房子(更像门面房),我倒更喜欢这样的小房子(有居家的味道),稍稍布置一下就有样子了,一室一厅,而且还有阳台,临河哦,景色很不错,如果种些盆栽,就更有意境了。                              

    (三)开始布置   
     我和王老师就动手了,先搞清洁。  
     这时,门口来了一位先生,模样敦厚,姓郭。聊聊艺术与公益,他擅长剪纸,住洪东街,在陆家嘴某高档小区做保安。以前还从事过图书买卖。
    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志愿者:提供图钉、剪蝴蝶作装饰、搬桌椅、钉宣传单,琢磨如何把门定住。他是辽宁人。我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啊。”
    王老师去配钥匙,我和郭先生就布置房子。         
    后来,来了一个小朋友,是棕编艺人马老师的女儿,她知道我们要建图书室,很热心地把她的一本书拿来,我让她挑了一个小挂件(我把和茜茜做的小挂件带来了);我让她帮忙提供簸箕和扫把,她还帮忙清洗散落在地上的小饰品。
       
    布局如下:墙上贴海报和活动信息;玻璃橱里放了一正一反两张新场地图,放上孩子的手工作品;木橱柜上放艺术书籍和公益信息。都在前间。后间和阳台留给孩子们设计。                     

        (四)午饭   
    午饭,还在阿婆茶坊,还在河边就餐。上次就在这里。这个茶坊是创意中心的配套设施,我们也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跟公司的另一主管李老师学习的,商业的一些小技巧也用起来了。
    看到江总招待了一些客人谈笑风生。我和王老师边吃边谈。
       
           (五)聊天  
     饭后,看到马小姐(剪纸艺人),她已从辽宁回来了,和她聊聊,聊我们的图书室,让她也贡献点书籍,还关心一下她的终身大事,她:“有人让我去马来西亚,但一去半年,回来又大了半岁了。”把齐家的交友活动介绍给她。
                                   
       (六)看书   
    我又回到小屋,再整理一下,把志愿者胸牌和小挂饰挂在窗前,把亲子园名片贴在窗上,虽然是个小小的窗户,但也是个很关键的对外窗口,等待有心人去发现吧。   
    下雨了,越下越大,那就看看书吧,带了一本《爱弥儿》。天色渐暗,开灯吧,有点犹豫,毕竟是要额外花钱的。但还是开了。——在家里,在公司,可不这样哦。前间有雨从开着的门飘进来,后间会漏雨。难怪说短时间不会出租呢。那我们的东西还得注意防潮呢,或是放置不易受潮的物品。                                       

           (七)逛逛                                                
     雨停了,去教堂,这天是安息日。下午不开放。
     我就在街上逛。到二元店买点东西,灵感忽至:“东西不多嘛。”老板:“有些货还没到。”“我们的孩子做的手工作品能放在你这里代售吗?”老板说:“可以的。”   
     到了新场大街,又见到淘宝斋那位笑容可掬的老板,他说:“上次那个做丝网花的也是你们的吗?我买了几朵。这样的活动挺好的。”说的是上次义卖会的事。我问能否代售,他同意了。我还为公司的小朋友买了点东西作奖品。      
     我又回小屋。途径创意中心办公室,进去和江总聊两句,希望能把体验价确定下来,我说“免费体验券虽然好,但材料费不定的话,大家心里还是没数。”江总拿出一份体验活动的价目表,原来他们也有完善的体系的。她的样子有点心神不定,唉,在上海大家都有压力,要操劳的事太多,总不能定下心来。                                

          (八)感觉   
     回到小屋,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我们的项目终于有了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落脚点。亲子园的项目一直处于漂泊状态,因为我自己要自由,既不注册也不挂靠,又不大力发展,项目是非主流的是另类的。是不是到了要有个归宿的时候呢?   
    正在感觉良好之时,江总过来,说:“刘老师,还没走啊。这么热心公益真不容易啊。”我说:“自己喜欢的,也没觉得辛苦。”她又说:“一会儿有个画家要来看房子,洪西街还有几间,洪东街就这一间了。反正就看看呗。”        
   明白了,也是不稳定的。哦,只求曾经拥有吧。本想在房间多呆一会儿,说不定明天就不属于我们的了,但也要识相,先离开吧。拍几张照片留念吧。哦,真的是梦想中的小小屋呢。跟我童年时居住的小屋差不多,也是那么长长的小巷,也是那么一间小小的屋子。
    遐想联翩之时,看到有位老人家送子女出门,要走了,还要说:“个个都很好吧?”“都很好。”这样的古镇,留下来的也就是老人家了,子女都往城里发展,节假日回来探望。不禁想到我的外婆,生前住在乡村,我去探望,她拄着拐杖在小巷口送别,临行前叮嘱:“记挂着你妈。”爱折腾的我,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做妈的最牵挂了。外婆也为我妈感到心疼啊。                                 

         (九)暂别   
     离开洪东街,把茜茜和我一起做的20个小挂件带到淘宝斋,老板娘在,是个面容清秀和蔼可亲的女子。把挂件就放在那里出售了。试试吧!如果合适,其他孩子的作品也可以放在那里。           
     新场大街上有当地农民在卖水果蔬菜,我买点桃子、玉米,回家啦!(回家一吃,味道真不错呢。)           
     每次来新场古镇,都有收获,那是我心灵的后花园。相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但离我家这么近,又如此贴近我的风格的,也许就是这里了——原生态,既不过分商业化又不破落。                        

               (十)自己的小屋   
     回到家。啊,好凌乱的小屋!常常带着孩子当“社会活动家”,有时还要茜茜爸配合。却忽略了自己的小屋的建设。“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更何况,年轻时,设想未来,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即使是住在森林里的一间小小木屋,有蓝天白云鲜花小溪相伴就会很快乐。如今,在上海,在浦东花木,我们有了自己的小屋,也该好好布置哦。.

TOP

后记:终于有了一所小屋,即使是暂时的,但经营得好,也会是长远的。.

TOP

“爱·艺术”小屋2011-8-21

(一)电话
    下午,在往新场的车上,接了一个电话,是《浦东时报》的记者,以前采访过亲子园的张小姐的同事。他提前到了,我说我们的活动3点开始。
    然后打了个电话给王老师,他说要晚点过来,只有他一人来,并说及紫罗兰小学陈校长对我们的小屋很感兴趣。我的灵感也来了,看样子开设没有围墙的艺术学校应该可以提上日程了。
       
                             (二)小志愿者
     到了我们的小屋,还好,书籍没受潮,还担心前段时间雨水多,放在那里的书会受潮呢。我把丝网花和丝网金鱼放在橱柜里,和上次的挂件放一起。
     把棕编艺人马群的女儿马倩邀来,她说:“你这几天没来,我都有点想你了。”她又说:“我还有两本用不上的书,也放到这里来吧。”积极的小志愿者哦!我让她签上名字。还和她一起玩布袋木偶——我带了三个布袋木偶备用。
       
                              (三)推荐
     不一会儿,来了一位年轻男子,背着大大的包。我估计是他。介绍说是摄影记者,就住附近。由于王老师没到,我就和这位记者聊聊,但他是负责摄影的,对项目和活动本身并不感兴趣。
     他说:“想参加个比赛,关于贫困孩子的,但9月份就截稿了,有点晚,那些民工子弟都回老家了吧?”我说:“其实也有很多留在上海帮爸爸妈妈干活的。”推荐了王老师的爱心教室和久牵服务社。后者在浦东公益圈内已经很有名气,也很成体系了,他们专门做民工子弟的课外辅导。相关资料也给了他。我说:“我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这些资料很容易拿到。”交流公益信息本来就是我们做“爱·艺术小屋”的内容之一。
       
                               (四)采访
     就这样站着聊了好一阵(小屋没有桌椅),又来了一位年轻男子,介绍说是文字记者,实习生。我们到棕编艺人马群的店里进行采访,但这位记者很招蚊子,于是我们把凳子搬到门口聊。这时,王老师也来了。这样,摄影记者和王老师聊,我和文字记者聊。
       
    他问了亲子园的情况,以及项目的变动,我和参与者的收获,还问:“为什么说这个项目是草根项目?”这些都引发了我的思考。相关资料也给了他(上次在新场的义卖活动信息以及亲子园启动仪式的海报),因为他也关注了我的微薄,所以,有不清楚的可以再了解。
       
                               (五)摆拍
    他们要拍点照片,我去找小朋友。来到千秋桥旁。看到几个小朋友。但他们都被一艘将要下水的皮划艇吸引住了。我后悔没想到早点发动当地的小朋友,像上次搞义卖活动那样。——可能是因为这个项目刚启动,我还没准确的思路?还是因为陈校长要介入,我打算调整方案?
    还好,马倩过来,我对王老师说:“你来贴,我不上照。”他让我来。拍了几张照片。                  

        (六)怠慢
    就这样结束了,我带来的东西其实还没好好发挥呢。原先计划,王老师带几个学生来,就让他们现场画新场,做小屋的标牌,还可以表演布袋木偶剧。但他的学生没来,记者倒来了,打乱了我的思路,然后又没好好发动当地的小朋友。确实有点怠慢了两位记者。
       
     这也是我太任性的表现。记者给我的感觉一直不太好。去年,我做阳光妈妈沙龙这个公益项目,也接受过《家庭教育报》的记者的采访,同时还有两位家长接受了采访。我做公益是凭热情,所以也希望参与者热情投入,而那位记者给我的感觉是“来这里只是因为工作”,对活动本身并不感兴趣,然后又想从中寻找其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如今这两位记者也给我这样的感觉,所以我的灵感和热情也灭掉了。不过,话又可以说回来,我为什么就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呢?也许因为天性酷爱自由,所以不愿意去说服勉强别人,所以除了因为工作需要,我会花脑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没热情的也要求他们学习外,其余时间我一概不浪费我的热情。在公司里(课外辅导机构),我不想做管理工作也是因为这样吧——多数人只是带着打工赚钱的目的来的,对教育教学并没有真正的热情。
    以后再也不想接受什么采访了,除非碰到真正对公益感兴趣的记者。
       
       
                            (七)布置
    记者离开后,才是我们真正的布置。
    把王老师的学生的画画作品贴在墙上,就在海报旁边。这回能贴住了,上回得用图钉,也许是上次墙面泛潮了,而近两天出过太阳,墙面比较干。
    新场义卖活动的照片印了几张,王老师说:“给我几张,让学生看看。”我说:“是江总提议的,先让她看看吧。”给了王老师两张。“让学生到这看吧,不要心肠太软。”把照片放橱柜里。本来要塑封的贴墙上,但外面的照相馆塑封太贵,所以想拿到公司塑封,本来也是一种宣传。照片之间放上学生折的爱心,还放了两朵丝网花。
       
    王老师:“蛮像样了。”
    临走前,我想起来,标牌还没做了,也是江总提过的。我来动手吧。就在纸上写“爱·艺术小屋”,然后加上点爱心、花和星星。贴在门上,呵呵,大功告成。我说:“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先有,然后再改善吧。”
       
    拍几张照片,关窗关门离开。我想,如果陈校长介入,这里就不是完全由我们说了算了。
       
                             (八)商议
     我和王老师到小广场坐着聊聊项目的将来。
     王老师说:“我一跟陈校长说,他就很感兴趣,还说可以带外教志愿者过来看古镇。”我说:“我的一些灵感本来就是从他那里来的,他有很多超前的好想法,就是没人落实而已。”
     我说:“陈校长介入是件好事。”我们现在的资源和经验还不足以支撑好整个项目,本来,创建这个小屋的目的之一也是要积聚资源的。需要商议的是如何结合我们自己的项目。准备下周约了一起谈谈。
    “我就这样矛盾,既不想操心,又有很多想法。”我说。我的一位以前的同事说:“你是有野心,没机心。”所以需要大家帮忙。
    “如果陈校长和江总谈不拢怎么办?”我问。“如果陈校长很想做的,应该能做到。”王老师说。我们都曾是紫罗兰小学的志愿者老师,是认可陈校长的能力与魄力的,只是我对陈校长的为人还不是很了解,也许王老师了解得更多吧,毕竟他们交往更多一点。
       
    王老师问:“如果报道要发表,会不会出现我的名字?”我说:“会啊。”他说:“好像不太好吧,总觉得一炒作,什么都变味了。”上次义卖会,笑风说有机会要好好写写我们,王老师也是这样的态度。我其实也有同感,一旦被关注就不自由了。可是,媒体也是可以借助的力量啊,就是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我说:“你放心,上海信息量太大了,很容易被淹没的,除非是真的去炒作,偶尔在报纸上出现,也没啥。”他说:“倒也是。还可以给学生看看激发一下他们,毕竟照片上有他们的作品。”

                            (九)离开
     活动没有好好开展,心里总觉得遗憾。还想在新场到处荡荡,每次都如此,因为每次都能找到新灵感。还想买点水果蔬菜呢,上次买的桃子和玉米都很好吃啊。
    可是,傍晚,茜茜爸约了朋友在周浦吃饭,邀我同去。以前,对这样的饭局我兴趣不大,但如今各种圈子都应该接触一下吧,他们都是上海人,我既然在上海应该对本土文化有更多了解。不能像以前在学校工作时那样,除了上班和自己的小圈子,就宅在家里。结果把自己的激情和灵感也灭了。
     为了心中的梦想,要不断突破自己。.

TOP

后记:生活在上海,总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事,记录下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对于我来说,比编故事要有价值。报道看到了,基本符合事实。后来,王老师说有浦东时报的记者又去采访了他,是为教师节做专题的。
     对媒体,我们要借力,但又要保持距离。.

TOP

爱·艺术小屋20110829

(一)又来了
    因为昨天没把小屋的窗关上,所以决定今天再去一次新场。
    本来有课要上到18点,我说要早点走,于是调了课。其实也不算早,今天是8点上班的,下午5点下班也正常。前台金老师和我关系尚可,随口问原因,我没法说呀。茜茜在同学家,也只好等茜茜爸下班回来再接了,我也没法说原因。——粗心大意,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啊。
    花上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当然会觉得有点麻烦啦。但是,下了车,从大路沿石阶从小河边树荫旁转入洪西街,心情马上就很愉悦。呵呵,最初的感觉真没错,对于我来说这是个值得来多少次都不会厌倦的地方。

(二)晚饭
      到新场已是晚饭之后的时间了,街上的居民悠闲地乘凉。
      饥肠辘辘,就在新场大街上的一家店就餐。这家店既出售土特产也提供馄饨和汤圆等,这样立体的经营应该还是不错的吧,据说还上过电视“时尚频道”呢。对面有一家臭豆腐摊子,节假日时要排长龙。

(三)夜游
     第一次独自走在幽深的小街上,走过小桥,流水静静,树影婆娑。“幽灵小镇”——想起茜茜和菲菲他们的形容,去年暑假的某天也是下了班才带我妹和她的孩子菲菲来新场,到达时已是傍晚,他们就说有那样的感觉,源自宫崎骏的一部动画《幽灵公主》。
     茜茜是冲着洪福桥旁的一家小食店来新场的,以前我带她在那里吃的鹌鹑蛋和豆腐干,她念念不忘。那天她也兴冲冲地带菲菲来,但那家小店不开了。之后也换了别的店。于是茜茜对新场就没有太多的感觉。尤其前些日子,为了组织活动带着她连去了两天,现在跟她提起来,她就说:“能不能不提新场啊,我头皮都发麻了。一个月提一次就好了。”是啊,我自己喜欢不等于别人也同样喜欢啊。所以两次小屋的建造活动暂时没把她带过来。

(四)聊聊
    不就是关个窗嘛,也没啥事,所以我就在洪东街上漫游,许多艺术工作室关门了,偶尔看到几个人,曾参加过活动或以前打过招呼,但没有太多交流。
    见到棕编艺人马先生,他的工作室还开着,就在他店里聊聊。
       
    今年端午节,我们公司组织活动,我怂恿大家来新场。杨老师看到了棕编,觉得不错,于是在暑托班上开设了棕编的课程,每周一次,我也跟着马先生学会了用棕榈叶编蚂蚱、玫瑰和蛇,和他也逐渐熟络了,他和妻子、孩子马倩也参与过我们的义卖活动。所以大家也熟络了。
    闲着没事,大家就聊开了。谈谈经营谈谈孩子的教育。他特别问到能否联系到更多的类似的课外辅导机构开设手工课程。我们还讲到现在的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艺术课的教学。喜欢这样的交流,会给我带来很多灵感。
       
        (五)路过
     正和马先生聊着,剪纸艺人马小姐经过,说:“我们的包子店开了。”估计是协助她弟弟开的吧。她:“好累啊。”我说:“那快点回去休息吧,我不找你聊天了。”以前我和她聊得最多。
     不一会儿,马倩回来了:“真累啊!”一屁股就坐凳子上了。大概是刚才到哪里玩现在回来了。这时,有一位中年男子从门口经过,个子不高,不苟言笑的样子,看上去很面熟,马倩还和他打了招呼,喊他什么叔来着。我做宣传推广接触的人多,记性又不太好,常常对不上号。我想了好一阵才想起来,哦,他是江总的助手,江总回宝山后(她的家和其他项目在那里,是大本营),江总不在的时候,这里也许就是交由他来管理了。看样子将来跟他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
       
        (六)画画
     我说:“要去小屋玩一会儿吗?”马倩说:“好!”马先生说:“太晚了,以后再去吧。”我说:“很快回来的。不会多呆的,我也很快就走了。”就在隔了几间房子。
     一进门,就一定要先把窗关了,否则忙乎别的事就忘了。有什么好玩的呢?(马倩倒挺积极的,前些天主动捐了两本书过来。)最近没添置什么新东西啊,因为想着如果陈校长来操持这个项目,我就省心了,所以也没特别张罗。
     这时,我看到了上回带来的一些颜料和蜡笔、水彩笔等,哦,有主意了。我说:“你来画画好吗?”她说:“好的。”“要画上新场的景物哦。然后其他随你画。画好了,下回贴在小屋的墙上。”拿了一张宣传海报给她,把背面空白纸作画纸。
     马倩一回到她爸爸的工作室,就说要画画,还问:“爸爸,怎么画呢?”好,就交给她了,街上那么多画家和其他艺术家,会有人教她的。
       
        (七)思索
     离开新场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
     坐车等车时,不禁要思考我的突破。新学期要开始了,我要有调整了。连续两天的新场之旅,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和信心。没有围墙的艺术学校越来越清晰了。.

TOP

后记:总是这样的丢三落四啊。才有这样的新场之行。.

TOP

爱·艺术小屋20110906

(一) 决定
     还是决定了要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尝试。
     明知这样做会让公司老板不高兴(曾经,我很用心工作,取得了信任,如今有了新的想法时,就没法像以前那样了),明知会对收入造成影响(相当于由专职转为兼职了,而目前又还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但是,想做的事还是去做吧。
    不过因为还有工作要进一步落实,所以今天下午(周二)还得上班。
    约了江总谈合作,这回是我和她的合作。

(二)自己来
    曾把江总介绍给杨老师、陈校长。但是,目前还没进一步行动,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却逐渐明了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江总的意图。
    本来就是我喜欢的地方我喜欢的项目,我自己也应该可以做啊,不能偷懒,况且,支持的朋友越来越多,如王老师、海若一家等。每次都是这样,就想找现成的,但是因为是我自己的梦想,所以没法找别人去承载,那么,就自己来吧。如同以前做公益活动,当时只想
    参与别人组织的活动,但发现不是最合适的(同时合适我和茜茜),所以干脆自己来组织了,之后,再反过来跟别人合作。

(三)依然
     上午10点,又一次来新场,还是没有厌倦。从兴趣入手真的太重要了,对我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坚持。其实也不太近,即使乘龙平芦线公交是跑高速的,但从家到车站再等车,前前后后也要一个多小时。不过,每次看到小巷和老屋、小桥和流水,就感觉很恬静,再加上不断认识新的朋友,巩固原来的朋友的情谊,说不定还会是新事业的开端,那就更有意义了。

(四)马先生的徒弟
     等江总的时间里,我到小屋去,经过棕编艺人马群的店,马倩上学去了不在家,他的白领徒弟又来了。
     这位先生是从报纸上看到相关介绍,找到了马先生,然后拜他为师,一有休假就过来学习,吃住也在师傅家。暑假时,我们公司为小朋友开了棕编课程,他也和师傅一起来教,我学会了基本的编法是跟他学的——呵呵,我知道刚学会的人是最有耐心去教别人的。马先生说:“又带朋友来啊?”“嗯。”现在啥事还没做成,不想多说什么。

(五)擦拭
    小屋要透透气,开了窗门。擦擦灰。虽然目前没什么活动,但这好歹是个展示的地方。如何好好发挥这间小屋的作用,还得要费点心。
       
        (六)明确
    见到江总,她说:“就你一个人?不是说王老师也来吗?”其实,电话里我只是说我和王老师想做这个项目。我说:“我来牵头,他说他会配合的,还有其他家长也是。”和她明确了我的意向,也就是设计民间技艺课程并且推广,江总这边派出老师。公益上的合作,我们完全没问题。现在的合作就不局限在公益了,毕竟大家都要生活。
    没来得及详谈,有两位女子来找江总。我离开了江总办公室。事实上也没必要多谈,关键还是行动。一些相关资料她会通过邮件发给我。
       
        (七)等待
     下午1点要上班。所以要回去了,但是多么想再逛逛,每次来新场都这样,这次本来特别想去跟那个做雕塑的艺人的妻子聊聊,感觉她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应该可以找到更多灵感,为将来的行动作储备。
    但,只好等以后了。有缘会再聚的。
       
        (八)转转
    于是就在新场大街转转,和淘宝斋的老板聊了几句,我曾把一些我和茜茜做的挂件放在他那里销售。他说没什么顾客,暑假一过就更清谈了。
    然后,我又在当地农民手上买了一些玉米和黄豆,上回在新场买的玉米可真好吃啊。摆小摊的通常是上年纪的农民,他们通常会结伴,有经验的带没经验的。
       
        (九)思索
    相比上海许多地方,新场古镇算是很穷的——当地人这么说。我当然不希望新场古镇也通过过度的商业化而致富,但也不可能是为了保留原生态所以希望老百姓还是很穷。平凡如我,能做点什么呢?能否聚集更多力量促进创意产业、艺术教育和文化旅游以及公益事业?这对于新场古镇会是有价值的吧?
       
   
(八)挑战
     又要开始新的挑战了!.

TOP

后记:经常把自己放在了破釜沉舟的境地。.

TOP

暑假时作了些储备,所以新学期可以有所行动。.

TOP

现在,在公司的作息是这样安排的:周一和周五上班,各有一个一对一学生,还有就是协助晚托工作;周六周日,主要是辅导一对一学生。其余三天自由安排,可以休息也可以尝试别的项目和活动,如果对公司有用,就为公司服务,如果没用就自己用。.

TOP

说真的,探索与创新,比守成和微调要有难度,因为后者能看到业绩,而前者可能是浪费(对小企业来说,但对于我个人,我相信一定有价值,因为以前的事实已经证明过了)。总要试试吧,生就了这样的性格也是没办法的事。.

TOP

爱•艺术小屋201109014

(一)        期待
     中秋节通过飞信给朋友们发祝福。闵老师与我联系了。
     说及我现在所关注的——手工艺和健康农业,她也感兴趣,于是邀请她一起去新场古镇感觉一下。
     很期待哦,我们以前曾是同事,后来她在一些教育机构干过,主要是行政方面的,涉及的面比较广。在师资积累和课程推广方面有不少经验。
    一直在探索中,需要集思广益,也很想参考别人的想法。

(二)        交流
     上午,等闵老师办事回来,我们一起到乘龙平芦线到新场,在车上就交流起来了。到底好久没见面了。很多信息啊,但如何整合还是要花工夫的,我也讲了我们的探索。

(三)        聊家常
    到了古镇,已是中午。先找吃的。进了洪福桥旁的小店,吃绿豆刨冰和海棠糕,这家的海棠糕买过几回,那家店的老板和我也熟悉。
闵老师和那老板谈开了,我偶尔插插话,就那么聊聊家常也聊了好长时间。我一直是公事公办的(为公益或为工作),很少唠家常。这回,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他们。
     这天是周三,工作日,游人很少。有一年轻女子过来买海棠糕,挺和气的样子。她离开后,小店老板说:“你以后搞活动找她吧,她很热心的。她是镇里的幼儿园老师。”当然好啦。
有一男子进来,请我们吃甜簏簌。闵老师没吃过呢。他是隔壁饮料店的老板,我们搞义卖会做活动宣传时,他也挺热心帮忙的。做推广就有这个好处,大家会认得你。

(四)        新朋友
    到了洪东街,来到我们的小屋。我向闵老师简略介绍了一下,目前也没太多内容,希望大家来补充。
    这时门口来了一男子,好像对我们的小屋有兴趣,邀请他进来。原来是大学老师,姓刘。想在这边买房子。——呵呵,就像我以前所想的,想要买一间这样的屋子,只是我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啊,所以只能以目前这样的方式暂时拥有了。我们房子对面有套宅子,是几进的老宅,据说被一位大学教授买下来了,我曾从旁边房子的二楼看过那个宅子,自有乾坤,是小小的江南园林呢,小经通幽,树影婆娑,很有味道的。
    我把我们的项目情况介绍给刘老师,同时大概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他说:“我也喜欢艺术。”往往就这样,我喜欢直接一点,至于将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就让别人选择吧,反正我构筑的平台都是开放的,只要愿意都欢迎参与。

(五)        走走
     我说:“来当导游。”带两人走走看看。逛的是洪东街和下塘街。千秋桥还是很值得了解的,我们的义卖会就在旁边的小广场举行的。桥身的对联也很适合公益宣传。桥身南侧刻的是“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桥身北侧刻的则是“济人即为济已,种福必须种德”。
    刘老师说:“河水不够清,水是古镇的灵魂。”是啊,江南水乡啊。我说:“河道治理是个大工程呢”。
    然后大家在第一茶园分开,因为刘老师是从新场大街过来的,我和闵老师是从洪东街进入新场的,我要带闵老师逛新场大街。
     我抽空打了电话给江总,她在新场办事,约了3点碰面。

     闵老师住在周浦,离新场不远。我就带她逛了一部分。她说:“我以后带老公过来。”我说:“留点地方让你们自己来探索。”
    我们买了一些玉米和蔬菜。

(六)        准备
    小屋的水费单来了,11元。见到江总,问是否交给她统一交。她说这个月她来付费。

    提及艺术课程的设计,江总说前一阵扭了腰,还没来得及整理,这两天给我。闵老师觉得是可以推一推的,尤其现在她去的那家机构有些面向全职妈妈的课程。她对剪纸比较感兴趣。

    把两份《浦东时报》给江总看,一份是报道亲子园的,也提到了我们的小屋,和创意中心的支持;另一份是报道王老师的爱心教室的,因为记者来采访我们的活动,我觉得挺怠慢的,所以把王老师“出卖”了。

     江总问:“你每周都来?”我说:“是啊,常常带朋友来。”江总:“王老师呢?”我说:“他没时间。但他一直跟那边学校校长有联系。”

(七)        离开
    因为考虑到要照顾我自己的孩子,她四点放学。所以我也没能在新场多留,原计划要去走访的那个雕塑家的妻子也没成行。
   心里还是惦记着的,虽说每周尽量去一次新场,还是有很多机会碰面的,但上次从她的话中,我隐约可知他们会到其他地方流浪——找寻合适自己的地方。到那时,要见面就不容易了。

(八)        努力
       还在努力中,进展有点慢。可是,不急,慢生活也许适合我。.

TOP

对手工艺感兴趣的朋友还是挺多的。应该能做成点什么。.

TOP

昨天,很抱歉地对茜茜爸说:“我又要折腾了,你就忍一忍吧,习惯了就好了。”.

TOP

不一样

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很多人那样,工作没激情,就发展业余爱好?或者等到退休了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定要自由与梦想,就现在!.

TOP

9月25日亲子互动义卖,大家来聚聚吧。http://ww123.net/viewthread.php?tid=4645825&extra=&page=1.

TOP

爱•艺术 20110922

(一)        畅谈
    和海若妈妈一起到新场。
    如今,我每次外出活动尽量带一个朋友,这样,可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或人物。上周和她一起去的是生态生活展,接触了一些这个领域的个人与机构,也很有收获啊,后来还推荐给王老师,毕竟他要主要负责这一方面。
    但这些朋友通常每周只一次,要有消化的时间,毕竟我的思路是比较跳跃的。同时也要培养更多的人。
    和海若妈妈每周有这么一次交流,感觉真不错。对于教育,我们有很多实践与探讨。在车上就聊开了,加上走高速,所以很快就到新场了。

(二)        找房子
    这回到新场的一个目的是帮刘老师找房子。他想买一间临河或临街的老房子。
    帮他问问当地人、问问中介、问问在这地方经营时间长的商家。我也长了不少见识哦,什么使用权、产权、私房、房管所、户口等等。一圈下来,好像有些信息,顺手帮点忙也行啊,况且自己也能多了解些事情。反正来也来了。
    我自己也想买啊,可是没有钱呢。也好,钱约束了我的欲望。

(三)        整理
    因为没组织活动,我们的小屋也没新的东西,所以只是理一下,扫扫灰。
    心里觉得有点辜负了江总的好意。不过我在努力啊,已经和喜马拉雅艺术中心的公益部门联系过了,他们说了国庆后来看看。我也会继续找其他机构协助我们的,或者我要想办法用起来。

(四)        找老师
    另一个目的是找个美术老师,本来是公司的金老师想学,从素描学起。于是勾起我另一个梦想——也曾经想过学画画的,也摸索过,但不成气候。如今想做艺术类课程,自然自己得是行家,最起码得是半个行家吧。
    最初的目标是洪东街的一位老先生,但今天他不在工作室里。
我还约了一位雕塑家,前两次就想找他们了——是一种感觉,觉得他的妻子能做一番大事。
于是,我们在洪东街的千秋桥旁的小广场休息聊天,然后到画家村找他们。我:“以前到杭州西湖边,就希望找个朋友,坐在湖边,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现在就做到了。”

(五)        实战
    休息聊天的时候,顺手通过办了一件事。
    说来这事有点郁闷。某书店的老板还开了家水果店,我说可以卖蔬菜,她说给我自由安排,大家也是长时间的交往了。由于我自身的拖拖拉拉和物色合适资源需要时间,所以昨天才落实了和生耕农社的合作。这之前,她自己经营过蔬菜,好像不成功,所以对这个经营不感兴趣了。她找的店长倒挺认可这个事的,可是我通过他去做工作还是没用。
    于是,今天我再次确定了这个事,然后,跟生耕农社的场主顾先生回复。有点过意不去啊,我可是拍着胸口说没问题的。没想到人家说变就变,还是因为我行动太慢?不过还是很有收获的。(后来我请教有经验的人,他说有这方面因素,但不是主要的,是对方的眼光问题)。那就继续探索吧,找到合适的方式或合适的人。


(六)热情
    雕塑家的妻子阿应看到我们很热情。他们正在搬东西,那个大型楼盘全部售出,三年免租期到了,这些画家得各奔东西、到处流浪了。
    阿应带我们看看他们认识的画家,还邀请我们到她家。就如第一次见到时,她仍然怂恿我去做这事:创意+房地产。我以前没概念,看到她那么欣赏自己的先生,相信他如果有好的机会一定是位大艺术家,她一直做着他的贤内助,跟着他四处流浪学习,我终于明白了关于创意与房地产运作方面的一些门道。
    也许第一步是先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室。“我试试,尽力吧。”我说。
    她觉得我适合做这事,说我是个阴谋家。呵呵,是吗?我还以为我适合当个玩家呢。
    首先可以做的是,我打算,我和金老师跟这位雕塑家学习,呵呵,起点不低啊。我看中的是,他是比较全面的,素描、书法、雕塑、绘画、篆刻等等,阿应也多才多艺,且很有想法和行动力。那么,对于我来说,学素描是个切入点,还可以做很多事。
    海若妈妈说:“我还是第一次这么深入地接触一位艺术家的生活。”

(七)购物
     又买了玉米、青菜、毛豆回家。还捎上几个海棠糕,海若妈妈和阿应也买了,呵呵,团购哦。

(八)信心
    每次的新场之行都像一次进修,不断丰富我的生活。我对自己的探索还是有信心的,对于公益、商业、人生。.

TOP

打算跟金老师一起学美术,啊,一下子又要支出不少啦。得作为投资赚回来才行啊。否则,就我目前的状态,又养不活自己啦,谈什么梦想啊,还有对茜茜的教育投入呢。.

TOP

不过,也好,有压力才有动力呢,否则总是一付不紧不慢的样子。.

TOP

借书单2011、10、1

减少了课时,收入也少了,不能随心所欲地买书。那就去借吧。来到了社区文化中心哇,汪洋大海(附近的浦东图书馆更壮观,茜茜爸一直想让我去),光是挑选就花了不少时间,也是因为好久没借书了,都想看,不知哪一本是最想看的。下回可能会果断一点的。选好了!
1、《芳香花卉》(365种芳香花草的彩色图鉴)——最近对农业特感兴趣,关注一下,先纸上谈兵。
2、《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呵呵,有很多行为艺术哦。最近也关注艺术,明年喜马拉雅中心开放,估计会更多接触艺术了。现在先储备起来。
3、《丰子恺谈名画》——一直喜欢丰子恺的画和文章。跟着他一起深入艺术吧。
4、《小豆豆和小豆豆们》——不止是窗边的小豆豆哦,看看做亲善大使的小豆豆。
5、《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敬仰大师。
6、《高高的树上》——那天看易中天谈《水浒》,对他的言论又有点兴趣了。
    这阵子就多看书,多写点啥吧。

[ 本帖最后由 lifangliu 于 2011-10-1 20:12 编辑 ].

TOP

爱•艺术20110927

(一)        拜师
    这回可是和金老师一起去学美术的。
    因为金老师下午要上班,所以我们安排得早一点,9点半开始。这样的话,我就得8点钟从家里出发了。尽量在8点半前坐上车子。正好是早高峰,从高架进高速的路就比平时慢。
还好,及时到了美术王老师家,这位老师也就是阿应的先生。从车站到老师家是有点路哦。走在古镇里,有一种拜师学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二)        学习
    简短交流了一下。主要是让老师了解我们的情况,没啥基础,金老师好歹还算初中遇到过好老师学得不错,而且又年轻,印象较深。而我呢,离开中小学的学习生活那么多年,对美术课一点记忆都没有了。王老师:“要考试吗?”我和金老师:“不考试。就是兴趣。”我说:“你就因材施教吧。”
    画的是素描,先学握笔、运笔。画两个图形,正方体和圆体。王老师先作示范,然后我们就画起来。我不时地要问老师:“接下来怎么样?”金老师则仔细地画着。学习结束,金老师的笔法要比我有章法,我的构图还行。王老师的话不多,用金老师的话形容,说到一半就不说了。(我以前到实业公司,人家也这么形容我。行业影响性格吧。)我知道,真正的艺术家会把语言内化了,往往通过作品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还应该多看相关书籍。
    我们学习的时候,阿应就带着两个儿子在旁边的屋里练小提琴。
    最后,我当然要问回家作业了,因为这样的基础,这样短暂的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呵呵,还算是个好学生吧?一方面也是因为付了学费?王老师:“多画,看到什么画什么。”明白了,就如同写作,平时多写写,随意写也是有用的。当然,还以后应该多看看。但归根到底还是在老师指点下多练习。

(三)        午餐
     带金老师认认路,顺便在镇上吃午餐。是那家小店,吃老鸭粉丝汤。上次托老板帮忙为刘老师找房子,她说联系过了,还没找好。

(四)        喝茶
     我不急着回去。又回到美术教室,和王老师聊了一会儿,然后,阿应请我到店里喝茶。说说我们的爱-艺术小屋,又说起“房产+创意”的项目,我告诉她,联系了一位黄先生,他认识不少开发商,就是没空一个个去问谁又兴趣,让我先写份介绍。阿应:“就是策划书嘛,我以前做广告就接触过。”
    这时接到了钟先生的电话。对了,之前我约了他,他想和我探讨一下关于公益的事,他有一些困惑。征求了阿应的意见后,我把钟先生约到店里了。
    钟先生来了,给我们带了两份点心,还送给两个小朋友一些剪纸。真的是太细心了。大家就坐着聊聊艺术,钟先生一直关注沪上各类画展,剪纸也是自学的。阿应跟着先生耳濡目染,也懂不少。我从中也获得不少艺术给养。

(五)        搬东西
     正在聊天的当儿,阿应接了个电话,有个画家朋友要搬离了,一些物品不带走。我们决定把用得上的东西先搬到小屋里备用。
     先带阿应去看看我们的小屋,沿途就碰到两三个画家,阿应和他们聊了聊。她对民间艺人的看法与我不同。不过也不要紧啊,和而不同嘛。见到江总,问她:“国庆有活动吗?”她说:“没有。”然后,我们就没说别的了。我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反正民间技艺课程方案也没给我,然后又没啥活动。那么,就忙我自己的吧。
    还真有不少东西呢,桌子、柜子、画框、颜料、画册等等,甚至席子、床架也拿了。呵呵,可以搞行为艺术了。我和阿应是“艺术爱好者+家庭主妇”,那真是什么东西都能用上啊。
    忙开了。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不怎么做家务的人有时难免不知道如何下手,“东西是要的,又不动手。这两个丫头!”钟先生说。我说:“席子啊,这个也要?”钟先生:“可以钉墙上,我可不帮你涂墙。”
     终于,找了个电动三轮,把一些东西拉到了小屋。
嗯,不错,加上上次义卖会(9月25日社会创新孵化园的)收集的书籍及其他东西,应该有足够的物品搞一次布置小屋的活动了。

(六)        回家
   告别了钟先生和阿应,我又买了一些玉米、柿子回家。
   干点体力活,还行。就这么摸着石头过河吧。.

TOP

不知不觉,为了这个项目,去了新场8次了。对我个人来说是有突破的,但没在新场组织孩子进行活动,的确还是有点过意不去的。.

TOP

借书单2011、10、6
     上次借的书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这回挑书可就快多了。《小豆豆和小豆豆们》——上次借的,还没还,给茜茜看看那些生活极其困难的孩子。
1、《开心农场——在阳台种菜》——先纸上谈兵吧。
2、《我的父亲丰子恺》——继续了解丰子恺。
3、《高调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传》——电视上看过他的访谈,还是有感人之处的,多了解一点吧。
4、《红楼梦》(绘图本)——茜茜对这书感兴趣。
5、《英国漂“留”记》——漫画本,写一名中学生的留学经历。让茜茜知道一些不一样的生活。

    这阵子就多看书,也要多动笔了。

[ 本帖最后由 lifangliu 于 2011-10-6 22:26 编辑 ].

TOP

爱•艺术2011-10-11

(一)乘车
     早上八点左右乘上龙平芦线,到新场教画画的王老师那里。上次这个时间段,车上是很多空位的,这次却没位置了,因为一下子上了十七八个民工,带着许多行李。新场古镇附近是有工业区(所谓的开发区),我有个朋友也把工厂设在那里。
    虽然有助于经济发展,但不知道会有多少污染。
   
              (二)学画
     我先到,金老师还没来。先在包家桥边等她。想着应该画画桥吧,但终于还是想想而已。
今天还是练素描,然后就是写生了。我在构图方面应该说还是可以的,就是握笔还没掌握,透视也不了解。写生,老师教我先构图。这一招真的有价值,以往我都是先画了再说,没有整体构图的概念。其实我平时做事倒经常是这样的概念“先有再完善。”先有框架,再填内容。原来是有共通的。
    给老师看我的作业,画了四副写生。他认为我的笔法有所掌握了,还可以给画加上题目。
金老师说她只练了一小时线条。我说:“我们两人是两种风格,你是宁缺毋滥,我是宁滥毋缺。而李老师是既不缺也不滥,所以最累。”

              (三)送
     因为开始学习晚了,阿应他们搬了很多东西,还没整理好,所以我们在前面的店里等了一下。
    金老师要回去上班,没时间在镇上吃午饭。她就在洪福桥边买了粽子和海棠糕作午餐,我送她到车站。其实她也认得路了,只是我反正没啥事,所以就陪她走走等等车,大家也随意聊聊。况且既然是我介绍来的,提供点附加服务吧。
    她上车后,我又返回古镇,同样买了粽子和海棠糕,在下塘街的小河边吃午餐。

                  (四)整理
    每次来新场,我都要到小屋看看,先开窗,然后扫扫灰。上次从画家村搬来的东西也没好好整理过。这回,稍稍理了一下,主要是把一些捡来的画册放在合适的位置。
阿应过来,她说:“你比我会整理。”我:“也多亏了钟先生。平时我家里也很乱的,工作的地方还好。”

                 (五)拜访
    约了朋友,还没到。一直想去拜访两位当地的老先生(唉,他们的名字我没记住),他们是艺术爱好者,是我在新场认识的最早的朋友,当时他们在新场大街办画展,我在等茜茜爸和茜茜,所以聊了很多。后来我又一次到新场,又遇上他们在大街的另一所房子里办画展。之后和市民博客的网友在新场聚会,无意中经过一所民宅,看到小院生机盎然,大家想进去看看。开门的是一位老先生,呵呵,他居然还记得我。而另一位老先生就住在对门,门前有一棵腊梅树。
    从此,我就和他们成了朋友,有时来新场,就会去拜访一下。
    这回,带了两本画册过去。和其中一位老先生及其老伴边吃瓜子边聊天。也不知道这本画册合不合适他们,因为是比较现代的。

                      (五)刘老师
     邀请了喜马拉雅美术馆教育部的刘老师过来,协助艺术类活动,因为我坦言力不从心需要帮忙。
     他下午到,发短信:“高速路上,好远啊。”呵呵,我只告诉他第二站下车,他没想到这两站有那么远,再加上是一个人过来的,所以觉得更远了。
     我问:“不赶时间吧?”他说:“不赶。”我说:“那么我们就慢生活吧。”
     带着他看看古镇、看看我们的小屋、走访几个朋友,最后一起吃饭,还是他请客。到晚上8点多才离开。
     最后,他说:“我没方向了,只知道你让我来这里,不知道具体干什么。”冤啊!不是让他帮忙看能做什么的吗,而且时间安排我也问过他的呀。不过也正常,我是这样的脚踩西瓜皮,阿应更使如此。这样,就把他给转晕了。
   
(六)钟先生
   带刘先生在新场转时,我打了个电话给钟先生,他在上班。但不要紧,我也是随性的,想着也许能一起琢磨点啥。
   钟先生说他要搬到金桥,他现在租的房子可以让我们用。呵呵,我那一间小屋子还没好好用起来呢。估计一些闲置物品倒是可以用用。尤其是我们现在还缺凳子椅子。阿应本来还说人家还有个玻璃橱,问我要不要。我想到要搞活动,东西太多了反倒不方便,小小的屋子里本来已经有两个玻璃橱和两个木橱了。
   但是很感谢他的热心。他真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只是现在还处在生活的底层,还在探索出路。虽然只见了两次,通过两次电话,那份热心与行动力真的很强,我感觉他真的很不错啊,将来应该能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

                             (七)电话
    接到公司李老师电话,说我的一个学生竑谕的文章获得了学校校庆征文一等奖,老师要电子稿。说是上课时放在我的电脑里,而电脑又在公司。本来要回去接茜茜(她上晚托班)时,顺手发给他。但是因为到8点多才离开新场,所以只好第二天发了。茜茜也要委托茜茜爸去接。茜茜爸说:“你做事有点计划好不好?我今天正好在那边下车,现在都回到家了,又得出去。”况且一辆自行车被我骑到了车站,另一辆还没打气呢。
    我说:“老是这样脚踩西瓜皮,总得随机应变。”阿应说:“我觉得这样挺好。”可是,别的人就觉得很晕啊。所以得有团队去弥补。

                          (八)老画家
    阿应说起一位很特别的老画家,就带我们去拜访。从包家桥转过去,咦,别有洞天哦!这个地方还没来过呢,也是沿河,有高大的茂密的树。
    请我们喝八宝茶,大家随意聊聊。他说:“你一进来,我就觉得你像是做公益的。做公益或信基督的人,就你这样!”我说:“什么样?”他:“很阳光。”“呵呵,看样子。我是要做这样的事哦。”或者是,正因为做公益,所以带来这样的面貌。
    讲到我在做的一些事,我说:“哈哈,我是比较另类的。”阿应说:“现在的年轻人就这样。”唉,我也不年轻啦。老先生说:“她好像不是另类,是带社会责任的呢。”我有时是很宏观与超前的啊,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哦。但是,上海如此丰富,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再说,我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呢。
    阿应跟我有很多相似,都是能把人聚在一起的。我们应该要好好发挥,干点有价值的事。很有信心!

                        (九)压力与动力
    车上,我和刘先生又聊了许多,关于具体的活动策划也基本成型,一些细节也考虑了。感觉这个年轻人还是比较靠谱的,就看实际行动了。
    和不同的机构合作,对我也是促进,促使我不那么的自由散漫。
决定要为我们自己的项目募款了。亲子义卖会做了几年,一直是为别人的项目募款,这回可要发挥一下作用了,当初做义卖会的其中一个希望就是做成另类的基金会,不需要仰仗他人的施与。.

TOP

活动终于有点眉目了!但还没办,总会捏把汗。.

TOP

借书单2011、10、16

上次借的《红楼梦》(绘图本),茜茜还没看完;《英国漂“留”记》(漫画本),学生感兴趣,没看完,暂时不还。
1、《我的视觉日记》(王小慧)——看看别人在艺术领域方面的奋斗。我在写“爱-艺术”系列,也是想留点素材。
2、《毕加索加城隍庙》(张仃)——艺术评论方面的。最近既然要深入艺术领域,总得多了解一些。
3、《微型小说美学》——喜欢记录实实在在的事,但辅导学生时需要有点写作技巧,可能在某些表达上也得有些包装。有时太原生态就显得粗糙了,自己不觉得,但别人不易接受。
4、《观叶植物秀》——继续了解植物。.

TOP

爱•艺术2011-10-18

(一)钟先生
    坐在开往新场的车子上,我给钟先生打了个电话,如果他在新场就可以在聚聚。他告诉我换了工作,在金桥,新场租的房子还没退,但很少过去了。
他说正在生病休息。我说:“也许是太累了。”是啊,又要工作,又要发展自己的爱好,是很累的。所以现在我缩减了自己的工作量还是很明智的。我说:“以后我来看看你,花木到金桥还是很方便的。”

(二)画画
     今天画四个组合图形,还学画阴影。我理解这些图形还是比较快的,就是运笔不规范。也许跟我比较理性有关吧。金老师理解图形就有点困难了,可能她比较感性,而且以前数学没学好。但她的美术功底比我强。
      我们各自带来两幅课外的写生。从画面看,我的偏重情趣,她的偏重情感。

(三)阿虎
好久没在新场看到阿虎了,上次农好农夫市集我们组织义卖会,他也过来了。说没带什么,就给人家画肖像。
他一直在外面跑,新加坡啊什么的,七宝啊也有摊点。现在和他聊天,感觉越来越有默契了。毕竟也算是老朋友了。我在洪东街上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他。
这回我想落实的是11月份在新场的艺术活动,让他帮忙教孩子们手艺,只收点成本费。他很支持。当然,不知道到时要不要到别的地方,先约了吧,到时再调整。他可以教捏面人和画京剧脸谱。

(四)马小姐
     大病一场后,马小姐的状态大不如前了,我也不多拿活动鼓动她。不过她还是很支持我的,也愿意教孩子们剪纸。我也先约了。
     棕编艺人马先生不在,应该也是可以约的,他的夫人和徒弟也可以教的呀。

(五)蝴蝶标本
千秋桥旁有一家蝴蝶标本馆,也可以做手工。海若妈妈上次看到,就说不喜欢拿动物做手工,于是我也受影响了,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也许会有小朋友感兴趣,也联系一下吧。
虽然以前没打过交道,但这家比较流水线不是纯手工,所以开价不高。不过写到这里,我倒觉得这个有可能手艺和艺术性也不高。

(六)瓷刻
     这个手艺是上次陈校长来看到后比较感兴趣的,我个人兴趣不大,但不妨多几项选择,不能局限在我个人兴趣 。
     正好碰上他们这个团队负责对外联络的一位先生,我们就谈得比较深入了。加上我来自南国陶都,觉得将来会和老家有一些联合。
     说及我们的花木公益亲子园,他问:“有没有考虑过盈利的模式。”我说:“我自己的工作就是商业的,所以业余兴趣就不想再考虑利润了。但是因为先启动了义卖会,所以这个公益项目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当然,因为我是在商业机构上班,如果有些资源是合适的话也可以推荐给公司或其它机构。

(七)阿应
     阿应又带我到画家村转悠,但因为小屋11月份的活动打算让给喜马拉雅美术馆的教育部做主导,所以我就不打算放太多东西,要留点空间给他们。这回我就没要什么东西,何况这天我还没带小屋的钥匙!
    阿应又收集了些东西。她真的很适合做物资调剂方面的事啊,物尽其用哦。

(八)回家
    还是很想买点玉米蔬菜回家,但用的画家村旁边的路,所以没能在洪福桥旁买。呵呵,我还是家庭主妇哦——虽然不那么称职。.

TOP

有了具体的目标,做事就更有效果了。.

TOP

爱•艺术20111025

(一)画画
    今天主要学画阴影。         
    两个人一起学的好处是,互相补充,比如金老师问:“要画多黑?”王老师回答她,我在旁边听到就明白了,其实原来不是物品本身原有的明暗,而是为了要区分每个面,凸显立体感。所以我就放心大胆地画了。至于后来老师提到的每一笔的表现力,呵呵,他说着说着也停下来不多说了,大概也感觉我消化不了。         
    学习进度还是蛮快的,四节课,构图、线条、透视、阴影。但要逐步落实了,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了。平时还得多练练。         

(二)午餐
    和金老师一起吃午饭,是在洪西街口的一家小饭店。味道不错,态度一般。
    和金老师交流挺好,我们不讲工作只讲画画。逐步感觉到了画画的乐趣了。

(三)棕编  
    金老师离开新场去上班,我仍在新场古镇上流连。主要在洪西街上,想为下月活动物色手工艺项目,没啥具体目标,凭感觉吧。
    看到了棕编艺人马先生,和他聊聊。昨天世纪公园亲子义卖活动,他的妻子带了孩子马倩和徒弟过来。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家聊到了活动的安排,原来他是很有经验的。好啊,以后,我们可以组点活动,并且开设教学点。因为他们已基本形成团队了:他为主、妻子、两徒弟。为单枪匹马的艺人开课要慎重考虑。
瓷刻可以考虑开课,但没合作过,所以要试试。

(四)打扫
     和马先生聊天之间,有人过来,告知不要离开工作室。原来什么地方的政协委员来考察。
     哦,我也要把我们的小屋整理一下,万一有机会接待他们呢。先打扫,哇,水斗下居然有壁虎!阳台有蜈蚣!再把以前收集的东西理一下,至少看起来美观一点吧。
后来,也许因为有专人带队,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屋自然不在考察之列了,我又不好主动出击。但没觉得白费工夫啊,既然是我想要的小屋,我该多费点心啊。

(五)小凳子
    上回我们到画家村搬东西,剪纸艺人马小姐说想要一张小凳子。我在整理的时候找出了那张小凳子,反正最近也不用,将来要搞活动再找他们借去。于是把凳子给了马小姐。她不在店里,据说去出场了,只有她妈妈在店里。10月11月是个好时节,艺人们出场的机会是挺多的,还有就是春节了。

(六)兔子灯
    继续再找找还有什么适合孩子学习的项目。我发现,只要把难度降低,就适合孩子们。我自己也做手工(丝网花和穿珠子,以后还准备弄弄布艺),还教孩子们,所以有体会哦。真是有意思啊。
    再找了一家捏面人的备用,但开价太高,目前不合适。因为没打过交道,所以价钱就咬得紧,不像其他的熟悉的朋友。
    有一家做兔子灯的,他说要通过江总联系,他大概是新来的。哦,那就先算了。感觉上江总可能忙着宝山的业务,这边不一定作为重点。毕竟这边大概还没成气候,不赚钱啊。

(七)蛋画
    兔子灯的对面,就是蛋画艺人。哦,是那个画家,他还弄皮影、糖画呢。问一下价格也不高。经常看到他,以前就接触过,但没有更多交流,以前有点距离感,也许是我当时对艺术了解太少或者他对我不熟悉造成的吧。
    希望以后有更多合作。一个人有好几种技能,而且又有画画功底,应该挺适合教孩子的。

(八)土布
     到阿应那边聊聊,说起最近我关注的汉服,她提到用土布做的衣服,和他们的老师设计的服饰,她把收集到的三十捆土布寄发给了老师。呵呵,真不错,也许我适合穿那类的服装呢。不做老师的时候,穿中式衣服有点不搭调,后来又去做老师了,那个味道又合适了。

(九)艺术沙龙
     阿应邀请我参加一个艺术沙龙。
     咦,不错哦。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作家等等。
     一套三层楼的农民别墅,毛坯的,给艺术家那么一摆弄,马上就很有特点。还会借屋外的一片竹林的景。小院子也摆弄起来了。
    现代艺术有一种叫装置艺术,于是这些艺术家的动手能力也挺强的,真是纯手工制作啊。一些废弃的物品也可以摆放得很艺术。
    他们还办酒会、烧烤呢。
    我想,如果我也有那样的艺术眼光和动手能力,大概也能把我自家那小小的杂物很多的房子摆弄得很有个性。
    因为要回家带孩子,所以我真的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不过,也想明白了,艺术这玩意儿还不能太沉迷,那是会让人着迷的,进而会影响了日常生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