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生活] 谈谈父母现在的养老和我们将来的养老

谈谈父母现在的养老和我们将来的养老

周末,儿子跟了合唱团去中福会养老院慰问去了。
回来我问他:养老院怎么样?老人看起来怎么样?
他只说:还好。老人看起来还行,有一个人坐着轮椅。
我又问:如果爸爸妈妈老了,你推荐我们去养老院吗?
儿子说:不推荐。
我又问:为什么呢?
儿子说:那里的气氛比较闷。
那我问: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儿子说:你们在家里互相照顾。
我问:如果我们有一个摊在床上,另一个照顾不动了呢?
儿子说:那就请一个阿姨来。

想想自己的母亲也有70几了,不在上海,现在一个人过,周围有很多她的好朋友,老同事,很开心。
她不愿意与同城的弟弟一家住,嫌不自在。不过再往后身体不行了,怎么办呢?所以她正在考虑养老院的事。

再想想等我们老的时候,不仅养老设施不够,连照顾我们的人手也不够的。估计要引进印度人,人手才够。
前提条件是国家对外开放劳动力市场,我国的薪资超过印度。
至于自己的儿子,我从小就跟他说,我们尽量不拖他后腿,也不指望他将来照顾我们。

对于父母现在的养老和我们将来的养老,我都很悲观。大家怎么看?.

TOP

父母的养老

父亲几年前因患癌症,动了大手术,2次住院约1年。其间我和姐姐从国外回来看望过几次并照顾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其余都是母亲整天陪在医院,晚上张开折叠床,睡在父亲旁边守着。周末弟弟顶替母亲,换她回家补个觉,拿换季的衣服。父母虽然有我们子女三个,但我们都各自有生存的压力,有幼小的子女需要照顾,真是有心而无力啊。
后来父亲终因不治而亡,母亲虽然很伤心,但她也有一种解脱感。她后来常说那段陪护的日子不是人过的,还说得亏父亲的病拖得时间不长,如果拖个5年10年的,那太可怕了。她特别担心自己得个什么病,瘫在床上啦,痴呆啦,死又死不掉,把我们全拖累了。所以她考虑进养老院,拿钱买服务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 本帖最后由 英君妈妈 于 2009-2-18 22:49 编辑 ].

TOP

我们的养老前景

前几天看新闻,说日本有个现象,叫做陪护辞职。也就是日本人手不够,所以人工很贵。壮年期本应工作的人请不起人来照顾父母,只好辞职回家做陪护。因为陪护而失去工作导致贫困,因为陪护而精神压抑,最后杀死父母自己自杀的事,时有报道。日本民间一直呼吁政府对国外开放护理市场,进口护理人员。
我国因为计划生育了几十年,老龄化比日本还要剧烈,日本正在发生的事很可能发生在我们老的时候。而我国还未富先老,情况应该会更严重,因为请不起那么多国外的护工。就算中国足够富,能承应得起中国这么庞大的陪护需求,恐怕只有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了。
作为我个人来说努力维持健康,争取到60-70岁的时候还能去照顾80多岁的人,让处于壮年的孩子们能去搞国家建设,也算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想法吧。
真到了自己需要别人陪护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也没有好想法。

[ 本帖最后由 英君妈妈 于 2009-2-18 22: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larin 于 2009-2-19 08:25 发表
现在有许多民办的养老院,会不会比中福会的近人情些?
民办的价格瞒高的,一分价钱一分货,估计服务设施会好不少.
知道有一对老夫妻,儿女都在国外,老太太70几,照顾着80几的先生,快照顾不动了。
他们3月份开始要去中福会试住。不晓得会不会习惯那里。.

TOP

回复 21#shuaishuaimm 的帖子

光靠政府来建养老院是不行的,民间肯定要参与的。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除了资金来源外,人员募集及管理,医疗服务,各种生活服务等等要考虑的事挺多的。我们先一起来画饼啊.

TOP

不过养老院里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很多的。自己能走出来看我儿子他们唱歌的是比较幸运的一部分了。我们再怎么注意保养,注意身体检查,但谁也不能担保自己年龄大了不会得中风、瘫痪一类的病。年龄大了骨头脆,不小心摔一跤髋骨骨折,从此卧床不起的人也很多的。谁也不能担保这类意外肯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万一发生了怎么办?提起想好了对策,自己安心,孩子也安心。我们与父母的也同理。
我母亲和弟弟一直采取鸵鸟态度,不敢去想这些,但其实都觉得远处有个让人不安的黑影等在那里。我觉得一家人要好好商量,提前安排,这样母亲也安心,我们做子女的也不会到时候手足无措。.

TOP

回复 27#云雀 的帖子

一起去.

TOP

回复 32#云雀 的帖子

羡慕你外公,走得干净利索。希望自己也能这样,生龙活虎地活,干净利落地死。.

TOP

回复 39#greenjyz 的帖子

有的钱赚,自然会努力学的啦!很多老外上海话很溜的。.

TOP

回复 46#云雀 的帖子

愈发感到要抓紧时间尽孝心了,不然将来后悔。
我的爷爷、外公和外婆都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一直没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出国不久就在老家过世了。父亲去世后不到3个月我回国了,给了母亲很大安慰。现在每年接她来上海住一段时间,不在上海的期间就每周挂个电话问候,周末抽时间去看看。母亲70几了,跟照料父亲那一年多相比,这几年要开心健康得多,我们也无限喜悦。.

TOP

回复 48#云雀 的帖子

见过了死亡,就明白生的可贵了。哭哭啼啼一辈子,嘻嘻哈哈也是一辈子。我宁愿嘻嘻哈哈一辈子。.

TOP

发新话题